史湘云为何处处针对林黛玉?

史湘云为何处处针对林黛玉?,第1张

湘云是贾母的侄孙女,林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这两个人有亲戚关系,就亲戚关系来说二人的关系应该比宝钗近,可是史湘云自从宝钗来了以后,只认一个宝姐姐,处处与林姐姐黛玉作对,处处为难黛玉。

表面看湘云是一个豁达大度、不拘小节的女孩子,其实湘云也是小性的,只不过她的小性只针对林黛玉。那么湘云为什么处处针对黛玉呢?原因如下:

一、黛玉的到来,湘云不得不回到史家吃苦挨累。湘云本是住在贾府的,黛玉一来,湘云被迫回到了史家。史家的家境正在没落,湘云在史家累死累活地做全家人的针线活。湘云本是爱玩爱笑的女孩子,一回到史家,就再也不能随心所欲的玩笑,湘云心有不甘,她怨的对象只能是黛玉,怨黛玉占有了她本来的位置,因此一有机会,她就针锋相对的打击黛玉。

二、黛玉到贾府之前,湘云住与宝玉一起住在贾母房里,二人也算是青梅竹马了。黛玉来后,宝玉黛玉二人的亲密友爱,也较别人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止同息,真是言和意顺,似漆如胶。宝玉一颗心都用在林妹妹身上,疏忽了史大妹妹。湘云每每离开贾府时都千叮咛万嘱咐宝玉,千万别忘了提醒贾母去史家接她来贾府。如果没有黛玉,湘云岂不住在贾府了?湘云的心是酸的。如果没有黛玉,湘云是宝二奶奶的最佳人选。有了黛玉一切都完了。于是当湘云叫宝玉“爱哥哥”,黛玉与她开玩笑时,她马上反唇相讥:“这一辈子我自然比不上你。我只保佑着明儿得一个咬舌儿林姐夫,时时刻刻你听‘爱’呀‘厄’的去!阿弥陀佛,那时才现在我眼里呢!”这话就耐人寻味了。第一句话,因为你我这辈子错失了一段姻缘,比不上你了。第二句话,有些诅咒的意味了,你黛玉未来的夫君是一个咬舌儿的人。宝玉不咬舌儿,湘云以此告诫黛玉:你的夫君不是我的二哥哥贾宝玉!第三句话,

三、贾母将黛玉养在身边,万般怜爱,连自己的亲孙女都靠后了,湘云自然也靠后了,湘云岂能不嫉妒黛玉?于是只要一有机会她就打击黛玉。芦雪庵湘云烤肉时,黛玉开了一句玩笑,湘云马上质疑黛玉的本质是假清高。她冷笑道:“你知道什么!‘是真名士自风流’。你们都是假清高,最可厌的。我们这会子腥的膻的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人人都知道黛玉本性清高,湘云偏偏讽刺黛玉假清高,当众给黛玉下不来台。让人迷惑不解的是,黛玉没有生气,一句话都没有说,只把湘云的话,当作无心之谈,看到这里你能说黛玉小性吗?

当宝钗说:“你回来若做的不好了,把那肉掏出来,就把这雪压的芦苇子摁上些,以完此劫。”宝钗的玩笑比黛玉的话严厉多了,可是湘云一声没吱。看来湘云只与黛玉计较,对宝钗相当宽容。

其实湘云比黛玉更小性,当王熙凤说小旦长得像一个人。湘云便接口道:“我知道,是像林姐姐的模样儿。”宝玉听了,忙把湘云瞅了一眼。众人听了这话,留神细看,都笑起来了,说:“果然像他!”一时散了。戏子是下九流,把大家闺秀比戏子是很不礼貌的。但是黛玉没有计较,晚间时,黛玉主动去找湘云,恰巧听到湘云对宝玉气恼地嚷嚷:“大正月里,少信着嘴胡说这些没要紧的歪话!你要说,你说给那些小性儿、行动爱恼人、会辖治你的人听去,别叫我啐你。”说着,进贾母里间屋里,气忿忿的躺着去了。湘云说完小旦像黛玉,大家笑一阵儿,就散了,黛玉虽然恼,却没说什么。湘云反而大为恼怒,还说黛玉小性儿。黛玉听到她背后说自己的不是,还是没有与湘云当面发生争执,自己忍下了。黛玉只是恼恨宝玉“你为什么又和云儿使眼色儿这安的是什么心”黛玉单单对宝玉小性,这也是初恋小情人的心思。

湘云不只是与宝玉说黛玉的不是,她与袭人也常常谈论黛玉的不是。一次袭人告诉湘云:“旧年好一年的工夫做了个香袋儿;今年半年还没见拿针线呢。”还说黛玉不仅不做针线而且铰宝玉的扇子套。还有一次袭人告诉湘云,宝钗劝宝玉读书上进后,被宝玉甩脸子,宝钗大度,若是换成黛玉不知哭成什么样。看来袭人和湘云经常在一起褒扬宝钗,贬低黛玉。

袭人和湘云说宝钗比黛玉宽容的时候,黛玉又恰巧听到了,然而黛玉依然没有计较湘云的诋毁。在黛玉心里,只要宝玉明白自己就够了,其它都是浮云,都不值得林妹妹计较。

黛玉不计较湘云处处作对,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两人都是父母双亡,同病相怜。黛玉心地善良,怜惜这个看似大大咧咧的小妹妹。

湘云对黛玉的不依不饶,处处打击,归根结底源于湘云对黛玉的嫉妒与迁怒。

文:润杨阆苑

在我个人看来,《红楼梦》中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的刻画,无疑是深入人心的,无数的读者都会被林黛玉的气质所折服。林黛玉的性格是自尊自爱,多愁善感,而且林黛玉博览群书,学识渊博,想必也正是因为她才华横溢,让她思想比任何人都丰富,也因此才会让她时而觉得空虚寂寞。

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用在黛玉身上似乎不是很妥当,她思想越是超前,反而让她觉得越孤独。别人在她的眼中都会被考量一遍,因此她不是很喜欢和别人亲近,她这种清高的气质也是她被世人痴迷的原因之一。

原著中对林黛玉的描述为: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可见林黛玉经常患病,这也是林黛玉除了才华横溢被人喜爱的又一个特点。林黛玉从出场之时就患病,一直到结局也没见林黛玉好转过,林黛玉给人感觉就是一只刚出土的幼苗,必须想法设法的去呵护她,不敢让她受半点委屈,她那弱不禁风的样子总会让你情不自禁的想保护她。

虽然林黛玉天生身体虚弱,但是也并不代表她就一直在生病,试想一下,倘若一个人长时间生病,久治不愈,那身体恐怕早已承受不住了,作者之所以一直描述黛玉身体虚弱,是因为以此来突显黛玉身上的那种独一无二的阴柔之美,而这种阴柔之美用微弱的病情来称托再合适不过了。

怎么样?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欢迎给我留言点赞哦~

提起《红楼梦》中的薛蟠,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薛大傻子。他可以说是吃喝嫖赌,样样俱全。他仗势欺人,打死和他争香菱的。他庸俗,行酒令时“女儿悲,嫁个男人是乌龟”,唱歌时唱出了“哼哼韵”。他偶尔有龙阳之好,呆霸王调情,遭风流柳湘莲苦打。可以说,薛蟠是出场自带笑点的人物。

薛蟠这个让母亲、舅舅、姨妈、姨夫都头疼的“问题少年”,有一个软肋,那就是他的妹妹。

贾珍对妹妹惜春如何?贾琏对妹妹迎春如何?我几乎看不出一点兄妹的交集;宝玉对妹妹探春,根本不像兄妹之情,倒像姐妹之情;贾政贾赦对妹妹贾敏呢?就从他们对初进贾府的黛玉那冷淡的态度也能看出兄妹之间并不热情;至于邢夫人的哥哥邢大舅、王熙凤的哥哥王仁,就更是刍狗虎狼一类。而薛蟠和妹妹宝钗之间,却是我们每个人最熟悉的血缘手足之情。

妹妹从小身体不好,一个癞头和尚给了一个复杂至极的药方,他不遗余力地搜求各个节气、各个种类的花蕊来做药引。林黛玉曾说“我便是得了奇香,也没有亲哥哥亲兄弟弄了花儿、朵儿、霜儿、雪儿替我炮制。”这句话虽是玩笑,但透露的信息很明显:宝钗的冷香丸的炮制,薛蟠一定是为之作了很多奔走的。

有一个晚熟的哥哥,就有一个早熟的妹妹。

哥哥荒唐,妹妹懂事;哥哥坦怀外向,妹妹城府深厚;哥哥总是让母亲担心,妹妹则是母亲的贴心小棉袄。薛蟠可以在下人面前施威耍横,也可以在母亲面前耍赖撒泼,唯有面对妹妹,他是又疼又爱又依赖又害怕。

妹妹渐渐长大,端庄、娴静,读书、习字、做针线,对调皮捣乱的他微微皱眉,甚至爱答不理,让他懊恨又困惑。其实宝钗对哥哥的感情也很矛盾,她一方面知道哥哥的不懂事,另一方面又知道哥哥的好。

在一些需要男人抛头露面的场合,在一些基本的人情事理上,薛蟠是能承担其角色的。贾宝玉和王熙凤被魔法魇镇发疯,满园子如乱麻一般,这时“别人慌张自不讲,独有薛蟠更比诸人忙到十分去:又恐薛姨妈被人挤倒,又恐薛宝钗被人瞧见,又恐香菱被人臊皮”,一个家中顶梁柱的角色呼之欲出。他获得好东西,是“连忙孝敬了母亲,赶着给你们(贾府)老太太、姨夫、姨母送了些去”,然后又特请了宝玉等兄弟朋友来分享。

所以,该用到薛蟠的地方,宝钗知道自己的哥哥是不会掉链子的。她在园子里和众姐妹起诗社摆酒,首先想到的就是让哥哥出力,“我和我哥哥说,要几篓极肥极大的螃蟹来,再往铺子里取上几坛好酒,再备上四五桌果碟。”

这“我和我哥哥说”几个字,流露得多么自然、多么让人羡慕!

再推演一步讲,宝钗利用自己家的买卖铺子还做过许多人情,比如给黛玉送燕窝、帮邢岫烟赎冬衣,她一个深闺的大姑娘怎么直接跟外边的男人接触?很可能也是“和哥哥说”才办到的。

薛蟠和宝钗关系最集中的一次体现,是在第三十四回“错里错以错劝哥哥”,宝玉挨打,薛姨妈和宝钗都以为是薛蟠告的,这一回,他是真正被冤枉了。“薛蟠本是个心直口快的人,一生见不得这样藏头露尾的事。”急得乱跳,堵身发誓的分辩。

在这段三人的争吵中,我们发现,薛姨妈的话都是粗暴的训斥,“不知好歹的东西,你还有脸来问!”“你还装憨呢!人人都知道是你说的,还赖呢!”对此薛蟠是大吼大叫地顶撞。

而妹妹的话却是柔中带刚、句句在理,让人气急败坏又难以驳正,“你是个不防头的人,过后儿没事就罢了,倘或有事,不是你干的,人人都也疑惑是你干的,不用说别人,我就先疑惑。”“你只怨我说,再不怨你顾前不顾后的形景。”“谁闹了?你先持刀动杖的闹起来,倒说别人闹。”对此,薛蟠完全没法辩驳。

这时,薛蟠正在气头上,为了堵回妹妹的话,终于使出来撒手锏:道破妹妹的女儿心事!

“好妹妹,你不用和我闹。我早知道你的心了。从先妈和我说,你这金要拣有玉的才可正配,你留了心,见宝玉有那劳什子,你自然如今行动护着他。”如果就吵架主题本身来说,最后那句“你自然如今行动护着他”才是重点,但实际上最噎人的是前半句,把妹妹的心事道得透透的!难怪宝钗一下子气怔了、气哭了,与其说是气的,不如说是被哥哥道破心事羞的吧!

第二天,他道歉的情形更是有趣,对着宝钗左一个揖,右一个揖,“好妹妹,恕我这一次罢!”“我若再和他们一处逛,妹妹听见了,只管啐我,再叫我畜生,不是人,如何?”“何苦来,为我一个人,娘儿两个天天操心!”“妈为我生气还有可恕,若只管叫妹妹为我操心,我更不是人了。如今父亲没了,我不能多孝顺妈多疼妹妹,反教娘生气妹妹烦恼,真个连畜生也不如了。”

这段道歉,名义上是连带着母亲妹妹两个人,其实是专为哄妹妹的。

看妹妹破涕为笑了,他又像所有直男哄女孩子一样,跟性情内敛的妹妹发生了如下画面感极强的对话:

“叫香菱来倒茶妹妹吃。”

“我也不吃茶,等妈洗了手,我们就过去了。”

“妹妹的项圈我瞧瞧,只怕该炸一炸去了。”

“黄澄澄的又炸他作什么?”

“妹妹如今也该添补些衣裳了。要什么颜色花样,告诉我。”

“连那些衣服我还没穿遍了,又做什么?”

这一副热脸往上贴的样子,真是又蠢又萌又有爱。瞧,薛蟠这个家伙,不管怎么疯魔,一到妹妹面前就处于下风,一点脾气都没有了。

这幅娘儿三个聚在一起为家庭琐事讨论的画面,在几十回以后再现了。只是这一次,不再是气急败坏的冲突,而是让人感动得想哭的温馨美好。

薛蟠出远门做生意回来后十几天,小厮们抬进两个大箱子,用绳子捆着,用两个夹板夹着,包装得很用心,说这是爷自己个买的,不在货帐里边。

薛蟠说:“嗳哟,可是我怎么糊涂到这步田地了!特特的给妈和妹妹带来的东西,都忘了没拿了家里来。”

这时,一向稳重的妹妹难得促狭打趣:“亏你说,还是特特的带来的才放了一二十天,若不是特特的带来,大约要放到年底下才送来呢!”

大家笑了一回,然后正式打开箱子。

我们知道薛蟠一向不靠谱的性子,所以看着箱子,我们也像薛姨妈和宝钗一样升起一肚子疑问:“到底是什么东西,这样捆着绑着的?”

而当箱子打开以后,我们几乎在一瞬间对薛蟠黑转粉了!这个一向不靠谱的人,居然买了最靠谱的东西!

让小厮开的那一箱绸缎绫锦洋货等家常应用之物也就罢了,重点是薛蟠笑着道:“那一箱是给妹妹带的。”亲自来开。

却是些笔、墨、纸、砚、各色笺纸、香袋、香珠、扇子、扇坠、花粉、胭脂等物;外有虎丘出的自行人、酒令儿,水银灌的打筋斗小小子儿,沙子灯,一出一出的泥人儿戏,用青纱罩的匣子装着;又有在虎丘山上泥捏的薛蟠小像,与薛蟠相差无毫。

从一二十天才想起来打开箱子来看,薛蟠绝对是个糙汉子,但从箱子里的物事来看,却可见他情商上线时是多么精细。

他给妹妹买的闺中女儿所用的笔墨纸砚香袋扇坠等东西,都极其体贴,而那些朴而不俗、直而不拙的小玩意儿又充满了哄孩子的童趣。

还记得探春曾特地请宝玉给她从外边带些柳枝儿编的小篮子、整竹子根抠的香盒、胶泥垛的风炉儿,还要自己拿钱,还要做两双鞋来道谢;

如今呢?薛蟠给自己的妹妹买了一箱子!

而宝钗的反应,也同样叫人感动。

她对别的都不理论,对薛蟠的小像却兴趣极浓,拿着细细看了一看,又看看他哥哥,不禁笑起来了。

在这一瞬间,宝钗完全没有了“宝姐姐”的矜持老道,而是在哥哥面前回到了“妹妹”的本色。

难怪林黛玉总是羡慕宝钗有哥哥呢!

原来这夏家**今年方十七岁,生得亦颇有姿色,亦颇识得几个字。若论心中的邱壑经纬,颇步熙凤之后尘。

这话说的,是夏金桂其实还是颇有些王熙凤本色的。那么,夏金桂和王熙凤到底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第一,精于算计。

这一点说得很清楚,所谓丘壑经纬便是。就是说夏金桂和王熙凤一样都是很聪明的女人,都是善于算计谋划的女人。这可以从夏金桂到了薛家之后怎么样算计薛蟠算计薛姨妈算计香菱看出来。这和王熙凤怎么样收拾尤二姐,收拾贾琏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第二,就是醋性很大。

王熙凤是很有名的醋坛子,贾琏和鲍二家的、多姑娘什么的就不说了,毕竟是贾琏不对,但即便贾琏和平儿,王熙凤也是反复无常,没事找事。这就和夏金桂有得一拼了。香菱那么好的姑娘,那么浑然天真,那么纯洁善良之人,夏金桂也容不得,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于是她变尽法儿整治香菱,直至废了香菱之妾位。

平儿是王熙凤废了贾琏原来房里人后给贾琏的,夏金桂也是以宝蟾取香菱而代之,都换上自己放心、能控制得住的人。

第三,报复心重。王熙凤对于冒犯她的人,肯定出狠手除之。夏金桂更是如此,那怕一小点不痛快也要发泄出来,加以报复。所谓“在家中时常就和丫鬟们使性弄气,轻骂重打的。”

第四,都很美丽。

王熙凤和夏金桂不仅精明,而且美丽。

这大概就是所谓颇步熙凤之后尘的意思。

但是,即便如此,王熙凤和夏金桂的差距,也还是本质的差距。夏金桂如何能与凤哥儿比呢?

首先,王熙凤可以为家族鞠躬尽瘁,夏金桂却不能。王熙凤为了贾府,为了荣国府可谓操碎了心,累坏了身,几次小产,落下血崩之症。夏金桂可没有这个胸怀,她一进门想着就是怎么样把一个好端端的家闹得鸡犬不宁。

其次,王熙凤是爱丈夫的,是希望丈夫学好。夏金桂却不是,夏金桂是想着怎么样治服丈夫。还记得贾琏陪黛玉回扬州,王熙凤是怎样嘘寒问暖的吗?贾琏一次一次背叛,王熙凤是怎么原谅的吗?贾琏有难处,王熙凤是怎么帮的吗?夏金桂不是,夏金桂是毫不顾及薛蟠的感受,想的只是拿下薛蟠,至于薛蟠成不成器,是否学好,一概不管。凤哥儿即便把平儿给了贾琏依然会吃醋,说明王熙凤真爱贾琏,搁在现在就是个痴情女子。但是夏金桂呢?为了治服薛蟠,害香菱,不惜用宝蟾色诱薛蟠,对薛蟠毫无一点点哪怕怜惜之情。

第三,王熙凤知道尊老爱幼,夏金桂不会。

除了对贾迎春,因为贾琏之母于迎春之母的隔阂,王熙凤比较冷漠以外,王熙凤无论对长辈还是小辈都是很好的,很尽心的,哪怕是贾环,也是恨铁不成钢的。即便是贾赦邢夫人,王熙凤也能做到有礼有节的。这说明王熙凤懂得天理人伦。可是夏金桂就不是这样了。她可以和婆婆吵架,可以撒泼,完全不成体统,对于宝钗也是想治服,只是忌惮于宝钗的实力而已。

第四,王熙凤并不势利,夏金桂却很势利。

王熙凤其实并不势利。她善待贾探春,善待邢岫烟,善待鸳鸯,善待小红,善待刘姥姥便是明证。只要是有本事的,王熙凤不论出身,一概另眼相看。夏金桂就没有这样的格局了,香菱这样的女孩子,不惟贾府上下就是王熙凤也是很喜欢的,可是到了夏金桂手里,不论青红皂白,只有死路一条。

这就是夏金桂和王熙凤的异同,这就是夏金桂和王熙凤的差距。夏金桂和王熙凤的差距,因了做人的底线,因了胸怀格局,在相似的本色之后,便是迥然异途了。一个成长为脂粉堆里的英雄,一个却堕落为人人耻笑的泼妇。这其中的差异,还在于教育。所谓:

只吃亏了一件,从小时父亲去世的早,又无同胞弟兄,寡母独守此女,娇养溺爱,不啻珍宝,凡女儿一举一动,彼母皆百依百随,因此未免娇养太过,竟酿成个盗跖的性气。爱自己尊若菩萨,窥他人秽如粪土;外具花柳之姿,内秉风雷之性。在家中时常就和丫鬟们使性弄气,轻骂重打的。

家教很重要。王熙凤生于王家,四大家族之一,虽然是武将之家,却也是有些章法的。虽然王家人都有工于心计,下的狠手的武将本色,但其中也不乏高昂的英雄本色。而生于商人家庭的夏金桂就不是了,父亲早亡,没有儿子,一味骄纵,不知规矩,那么,再好的胎质,也终不免要贻误了。

可见宝玉的珍珠与死鱼眼珠之论,也不可一概而论。夏金桂还没有出嫁之时,就已经是一颗死鱼眼珠了,而贾母和刘姥姥历经风霜,却是一颗老珍珠。

〈一〉香菱——平生遭际实堪伤

  香菱是薛家的丫头,进不了“正册”,可她原是姑苏乡宦甄士隐的女儿,又是薛蟠的妾,并且香菱在薛家也有自己使唤的小丫头——臻儿。可见香菱不同于一般的普通女子,她还是有一定地位的,所以也不能进“又副册”。

  香菱薄命——三岁被拐,十几岁被卖给薛蟠,给这个只会作“哼哼韵儿”的花花太岁作了妾 ,真是“菱花空对雪嘶嘶”啊!后来,薛蟠娶了个搅家不贤的泼妇夏金桂,香菱受尽了他们的凌辱与虐待。在其判词里,前两句“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点明了甄应莲即是香菱的平生遭遇令人悲伤。而后两句“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交代了香菱的结局:被夏金桂折磨致死。高鹗续书写金桂死后,香菱被扶正,是显然不符曹雪芹的写作意图的。

  我这么说,肯定有人会置疑: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时香菱掣了一根并蒂花,题着“联春绕瑞”和“连理枝头花正开”,这不是暗示着香菱将会变好的命运吗?非也!非也!“联春绕瑞”并非说香菱有好命运,而是对青春美丽的香菱的赞美。而“连理枝头花正开”出自宋朝女诗人朱淑贞的《落花》: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更相摧。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落翠苔。作者隐“妒花风雨更相摧”于无形中。“妒花”者,金桂也!“风雨相摧”者,呆霸王与河东狮也!因此,香菱的结局是不可能有任何好的转机的,她最终是被摧残致死。

  香菱是副册中唯一被提及的,是否她就是十二副钗之首呢?细细梳理,第五回贾宝玉在薄命司看十二钗正、副、又副册的情景。宝玉看又副册时“揭开一看,只见这首册画着~~~”,可见宝玉看书是从第一页看起的。再看金陵十二钗排名情况可以得知宝玉看书习惯从头看起,并不是随意乱翻一页。所以,香菱位于副十二钗之首。其实,细想香菱之为人,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所惜者青年罹祸,命运多舛,至为侧室。副十二钗之首,香菱实当之无愧。

〈二〉宝琴——万千宠爱在一身

  十二副钗第二位应该是薛宝琴。宝琴是宝钗之堂妹,贾府之亲戚也。她不同于大观园任何一位年轻美丽而又充满诗情的女性。她见多识广,“天下十停走了有五六停”,八岁随父亲到过西海,见过真真国美女,会吟外国诗。她的才气不同于薛林,她的思维完全置于大观园以外更广阔的领域。作者对宝琴这个角色似乎充满了偏爱,宝琴才一出场作者就把许多溢美之词毫不吝惜的加诸于她身上。

  第四十九回众人初次见到宝琴,她立即受到众人的喜爱。宝玉说“你们成日家只说宝姐姐是绝色的人物,你们如今瞧瞧他这妹子~~~我竟形容不出了”。探春说“据我看来,连她姐姐并这些人,总不及她”。“老太太见了,喜欢的无可不可”,逼着王夫人认宝琴做了干女儿。并且,“贾母欢喜非常,不命往园中住,晚上跟着贾母一处安寝”。赐住不算,又是赐穿——凫靥裘(这凫靥裘可是连宝玉都舍不得给的啊)。除此之外,贾母还专门派琥珀去吩咐宝钗“别管紧了琴姑娘,让她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她要什么东西,只管要去”。连艳冠群芳的宝钗都不及宝琴,这是什么概念?难怪一向大度的宝钗也竟有些酸溜溜的说:“我不信,我哪些儿不如你”。真是宝琴一出,谁能与之争锋?

  紧接着,书中又出现了一副绝美的画面——宝琴雪下折梅(与湘云香梦沉酣被誉为‘红楼双绝’)。这副画面描写只有一百多字,并且全是贾母与众人的对话,虽无直接描写,却胜似千言万语,宝琴那风华绝代之美,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宝琴是大观园里的一朵奇葩:既有黛玉的风流别致,又有宝钗的娴雅气韵;既有探春的高远心胸,又有湘云的旷大气魄。可惜的是八十回后关于宝琴的情节几乎找不到。

〈三〉平儿——人间没个安排处

  平儿是《红楼梦》里给人感觉最舒服的人,她温顺柔和,平易可亲,待人不分贵贱。下人们有什么难处只要去求求她就可以了。另外,她心思缜密,处理事情平心静气,面面俱到!第五十二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可以看出平儿善于替人着想的一片好心。第五十六回敏探春管家,要拿人作法开端,面对探春的兴师问罪,平儿表现得更是不急不躁、不卑不亢、不偏不倚。第六十一回《判冤决狱平儿行权》里平儿办事干练,决策简断,公平地洗刷了五儿冤屈,圆融地给足了探春面子,成功的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平儿和丰儿(凤姐的另一丫鬟)好比是凤姐面前的一道“屏风”,是二奶奶王熙凤的心腹,在贾府,平儿有很大的权力和面子。然而,平儿终究只是王熙凤的陪嫁丫鬟、贾链的小老婆而已,面对凤姐之威、贾链之俗,温顺柔和的平儿即使再小心翼翼地周全妥帖,还是会成为贾链夫妻二人不和时的出气筒,还是会惨遭荼毒。这不啻于是在夹缝中求生存,真真可怜平儿——人间没个安排处!

〈四〉尤氏——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尤氏是副十二钗的第四位,也是年纪最大的一位。但是可以看出尤氏绝不会太老。在第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园那章凤姐说过“那边珍大嫂子,她也不算很老”,在第七十六回过中秋时贾母曾对尤氏说过“你们小夫妻”的话,可以得知尤氏大概三十六七岁。虽然贾宝玉说女人出嫁前是无价宝珠,嫁人生子后就成了鱼眼睛,但好在尤氏幸未变成鱼眼珠,至少不会像王夫人、邢夫人、赵姨娘等那么可恶、可憎、可厌。况且,同样结婚生子的李纨、凤姐都能进十二钗正册,那么,尤氏进十二钗副册又有何不可呢

  尤氏是宁国府的当家奶奶,不过,她这个当家奶奶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啊!丈夫贾珍挥霍奢靡、败坏伦纲、荒*无耻。尤氏有苦无处说,只能强颜欢笑、忍气吞声,泪水也只能往肚里流。

  尤氏在贾府地位不高。在第七十一回里贾母八旬大庆时尤氏进园见各处角门未关好,命传管家的女人。而二门外鹿顶内(管事女人议事聚齐之所)两个婆子“听见是东府的奶奶,不大在心上”,只顾分果菜,并不理会。

  在第七十五回尤氏赌气从惜春处来到李纨这边,李纨的丫鬟素云拿出自己的胭脂给尤氏用(李纨孀居,不施脂粉),懒怠得向**们那边去拿,在洗脸时“丫鬟只弯腰捧着脸盆”,并不跪下,直到李纨骂“怎么这样没规矩?”,丫鬟才赶着跪下。然后,尤氏辞了李纨来到贾母这边。贾母吃罢命尤氏告坐吃饭,并命鸳鸯、琥珀陪吃。可贾母的饭完了,尤氏吃的仍是白米饭,鸳鸯却说“我不会吃的”并吩咐媳妇们添上探春的饭来吃。尤氏在贾府地位不高可能有三个原因:一是尤氏娘家无权无势;二是尤氏乃贾珍续弦,贾蓉并非尤氏所生;三是尤氏本人过于忠厚老实。

  尤氏在贾府位卑言微,可仍不失一颗悲天悯人之心。在第四十三回众人凑份子给凤姐过生日,凤姐在人前卖乖,说自己愿替李纨出钱实际未出。尤氏当面点清银两揭穿凤姐并把平儿、鸳鸯、彩云、周、赵姨娘的银两一一退还。再看第四十四回凤姐夫妻吵架拿平儿出气,贾母不明真相也责骂平儿。这时,又是尤氏仗义执言:“平儿没有不是,是凤丫头拿着人家出气。两口子不好对打,都拿平儿煞性子”。一直以来,尤氏在大观园里都是默默无闻的,但她的宽厚、善良、贤惠、忍让、正直都给人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除此之外,尤氏之才不让凤姐。在第六十三回贾敬吞金丹死于元真观,而贾珍父子都不在家,尤氏独理亲丧,把事情办的有条有理,有章有法。这让人恍然明白:尤氏在儿媳秦可卿死时并非无才不能理事,也许是因为她装病不想理事而已(可能尤氏在那时刚发现了丈夫与媳妇的丑事)。

〈五〉尤三姐——拼将一死证清白

  尤三姐是副十二钗的第六位,她是尤氏三姐妹中性格最刚烈的一个。她貌美如花,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也,在依附于贾氏兄弟的情况下,轻狂豪放是她保护自己的外衣。用三姐的话说就是:“我所以破着脸,人家才不敢欺负”。——这是旧社会弱女子的生存之道。因此,我们不能苛求三姐能像黛玉般风流婉转,宝钗般端雅娴静。

  三姐对爱情的执着让人可敬。五年如一日,痴情待湘莲,千方百计思嫁柳二郎。得到湘莲的定礼后更是喜出望外,自为痴心有托,终身有靠。谁知,湘莲听了宝玉的一番话后,不屑以三姐为妻,前来索要定礼。刚烈如三姐,怎能忍受得了一直苦苦追求的爱人竟对自己充满了疑猜、不信任,“情小妹”因此耻情自刎,可怜“揉碎桃花红满地,玉山倾倒难再扶”。三姐的篇幅虽不多,可是却缠绵悱恻、凄婉哀怨,读起来令人荡气回肠,令人不由为她的爱情悲剧洒一把同情之泪。

〈六〉尤二姐——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日好?

  副十二钗的第六位是尤二姐。二姐是个“水性人儿”,“虽标致却没品行”,是三姐妹中最没主心骨的一个,她一生都活于别人的玩弄和操纵之下。

  对于这个角色,我实在不想过多置评。从第六十三回二姐一出场,她给人的印象就很轻浮、轻佻,由于她貌美,贾氏兄弟如同偷腥的猫逐臭的苍蝇一般整天围绕着她转,最终,她沦为贾氏兄弟的玩物。拾捡九龙佩——偷嫁贾二舍——赚入大观园——吞生金自逝,这是她一生命运的曲线。对于毫无主见的二姐来说,生活在大观园这个人心险恶的地方,吞金自逝是她必然而不可逃避的最终命运。

〈七〉邢岫烟——浓淡由他冰雪中

  十二副钗第九位应该是邢岫烟。邢岫烟是邢夫人的侄女,生的端雅稳重、才貌双全。可惜的是家境贫寒。在大观园众**里,邢岫烟是最寒碜的一个。在第四十九回,下雪了,众姐妹都是一色大红猩猩毡与羽毛缎的斗篷,而邢岫烟呢?“仍是家常旧衣,并无避雪之衣”。短短十二字,道出了岫烟的贫寒。作者在五十一回通过细心聪慧的平儿把这件事情再现于读者眼前:“昨儿这么大雪,人人都穿着不是猩猩毡,就是羽缎羽纱的。十来件大红衣裳,映着那么大雪,好不齐整,只见他(岫烟)穿着那件旧毡斗篷,越发显的拱肩缩背,好不可怜见的!”。看到这里,鼻翼不由一酸,心口一阵发紧,岫烟何其可怜也!

  邢岫烟虽然家境贫寒,难得的是她还能淡然处之。看她写的《赋得红梅花》:桃未芳菲杏未开,冲寒先已笑东风。……看来岂是平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我们可以清晰的感受到邢岫烟在面对困境时的那一丝无奈、一丝淡然、一份豁然、一份达观。

〈八、九〉李纹、李绮——秋水并蒂开芙蓉

  李纹、李绮姐妹分别位于副十二钗的第八、第九位。她们是大奶奶李纨的堂妹,贾府的亲戚,其品貌自是不差,和宝琴、邢岫烟合起来“倒像一把子四根水葱儿”,其才华亦强似迎、惜。作者虽仅寥寥数笔,稍加勾勒,却也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十〉小红——一双冷眼看世人

  小红位于副十二钗之十。小红因贾蔷之故,也可归入贾府亲戚之列。从第二十四回《痴女儿遗帕惹相思》与第二十六回《蜂腰桥设言传密意》中可以看出贾芸与小红已经互生情愫,小红后来应该嫁给了贾芸。

  除这个原因外,小红位列副钗还有一个原因:小红是黛玉内在的一个折射、影子。(晴雯是黛玉外在的影子)。首先,二人名字十分相似。小红原名林红玉,和林黛玉名字只有一字之差,十分相似。“黛”,画眉之物,黑色也, “黛”与“红”相对也。其次,二人对人生聚散看得很透彻。黛玉是自不必说。小红曾说过:“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谁守一辈子呢?不过三年五载,各人干各人的去了,那时谁还管谁呢?”。三是二人都想攀高,一展其才抱负。元春省亲时,黛玉曾想才压群芳、大展其才。小红呢?也是不肯屈居人下,后来凭借自己的伶俐口齿和绝顶记忆力赢得了凤姐的欣赏,攀上了王熙凤这棵大树。四是二人都有着对爱情的追求。黛玉对爱情的追求是保守的、试探性的,而小红却表现得更直接更大胆些,她第一次见到贾芸时就敢“下死眼”盯着他看。在《红楼梦》里最勇于追求爱情的人不是贾宝玉,也不是林黛玉,而是小红。在大观园那个等级森严的牢笼里,小红敢于与自己喜欢的男子私自传递信物,悄定终身,她把黛玉没敢表现的都表现了出来,所以说小红是黛玉内在的影子与折射,她是黛玉心理压抑的那个自我。

〈十一〉鸳鸯——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

  十二副钗第十一位应是鸳鸯,鸳鸯虽是贾府的家生女儿,可在贾府的地位却很高,介于主子和丫鬟之间,相当于大半个主子,有时候甚至代表着贾府的至高无上者——贾母。

  鸳鸯是一个极有心胸见识的人。贾赦看上了鸳鸯,命邢夫人去讨来做姨娘。邢夫人自以为一说即中,谁知道鸳鸯却十分不屑:“别说大老爷要我做小老婆,就是太太这会子死了,他三媒六聘的娶我去做大老婆,我也不能去”。鸳鸯“两边腮上微微的几点雀斑”也是别有风味,“雀斑”,“痣”也,作者喻其“志”也。对于为小做妾,鸳鸯的反抗坚决如铁:“纵到了至急为难,我剪了头发做姑子去;不然,还有一死”。作者赋予鸳鸯的姓一个“金”字,实喻其威武不屈、富贵不*的金子般的宝贵品质。

〈十二〉夏金桂——机关算尽,反害了卿卿性命

  夏金桂是薛家的少奶奶,贾府的亲戚,且她“生得颇有姿色,亦识得几个字。若问心里的丘壑经纬,颇步熙凤的后尘”。按理说夏金桂够格入十二钗副册。只是由于她又狠有毒、又贪又嫉,“虽外具花柳之姿,却内秉风雷之性,待自己尊若菩萨,窥他人秽如粪土”。其品质恶劣如此,故只能排于十二钗之末。

  其实,仔细想来,夏金桂也非生来就是如此歹毒。她之所以这样,完全是因为婚姻的不幸福和不如意导致的。婚姻悲剧在封建时代几乎是每个女子的悲剧与噩梦,不光林黛玉、薛宝钗如此,就连骄悍的夏金桂也不例外,她亦难逃此劫。

  笔墨淋漓间,十二副钗一个个鲜活的闪现于眼前:苦香菱、美宝琴、俏平儿、惠尤氏、烈三姐、软二姐、贫岫烟、静二李、识小红、志鸳鸯、妒金桂。回眸凝望,粉红的花絮悄然飘落成满纸的忧伤,我空空的兀立着,心潮就如秋夜一般凝重,思绪的柔指再一次触碰:红颜薄命,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版本啊!红楼梦里唱不尽的,依然是那薄命红颜的晶莹忧伤!

这边两个小年轻吵架,那边是大人们的忙碌!永远在孩子的眼里都是看不到事情的,似乎大人们忙碌的所有事都和他没有关系。

所有的大人们这几个月都忙得不得了,有的买古董,有的买唱戏的小孩,买动物的,给大观园的家庙里买小尼姑的…就这样,贾家全家人忙碌到了过年,贾家的女儿—元春终于要回来了!

这一回的后半部分,基本上就是写元春回来的细节。比如,元春出宫的排场。她是哪个时间,坐的车是什么样?穿得什么牌子的衣服?包括她拿了些什么行李啊,等等…

家里的人也同样,怎么迎接?怎么妆扮?怎么做准备,等等…

这里面最让我读了好几次的,就是元春回来见家人,按理说,她虽然是回家,可是,她是有她的身份的。她不是一个普通的贾家女儿了,她现在是宫里的娘娘。那么贾家在迎接这个女儿的时候是要讲究礼数的!当元妃回来,老太太都要亲自跪下接待的,这也是很多人不太明白的点。

元妃回到家中,和父母子妹相见也是这一回特别刻写的场景。也是曹公特别提出来的一部分。这部分,曹公分别写了元春见贾母和妈妈,以及其他女眷亲戚。又见了她的父亲,还有宝玉。可分别见这些人的语言描写确完全不一样!非常的生动!

贾元春到家后,先见了贾母和她的母亲(王夫人)。大家一见面,就哭成泪人。先看看原文:至贾母正室,欲行家礼,贾母等俱跪止不迭。贾妃满眼垂泪,方彼此上前厮见,一手搀贾母,一手搀王夫人,三个人满心里皆有许多话,只是俱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泣。邢夫人、李纨、王熙凤、迎、探、惜三姐妹等,俱在旁围绕,垂泪无言。半日,贾妃方忍悲强笑,安慰贾母,元妃道:“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说到这句,不禁又哽咽起来。

整段充满了真实,温情。这才是见了家人,妈妈的感觉。能抱怨,能诉苦!女儿的一面就出来了!

而和贾政相见呢?看看原文吧:又有贾政至帘外问安,贾妃垂帘行参等事。又隔帘含泪谓其父曰:“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贾政亦含泪启道:“臣,草莽寒门,鸠群鸦属之中,岂意得征凤鸾之瑞。今贵人上锡天恩,下昭祖德,此皆山川日月之精奇,祖宗之远德钟于一人,幸及政夫妇。且今上启天地生物之大德,垂古今未有之旷恩,虽肝脑涂地,臣子岂能得报于万一!惟朝乾夕惕,忠于厥职外,愿我君万寿千秋,乃天下苍生之同幸也。贵妃切勿以政夫妇残年为念,懑愤金怀,更祈自加珍爱。惟业业兢兢,勤慎恭肃以侍上,庶不负上体贴眷爱如此之隆恩也。”贾妃亦嘱“只以国事为重,暇时保养,切勿记念”等语。

这段写得极好!贾元春见到父亲了,挺开心的!给父亲说,我虽然现在很富贵,但富贵却要骨肉分离,终日不能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我很羡慕那些一般的家庭,他们虽然家里条件差一点,可他们却能团圆!

而贾政的语言好恐怖!他却说,你能当皇妃是我们祖上的福荫,是皇帝的大恩。等等…听着就好官方!我一直在想其实这个父亲也不是不想女儿,只是他做官做得太久了,已经都刻板得没有人情温度了!也或许是他已经在官场被训练得太久了,说话和思维已经形成了模式了!元春最后也就很官方的回了父亲一句:以国事为重,多保重身体,不要太挂念!

写到这里,曹公就结束了元春和父亲见面的场景!恰到好处!再多一分就太尬了!

而元春见自己的亲弟弟宝玉呢?这一场景,又让元春重新回到了家的感觉。和宝玉的相见,她不再是皇妃,她是一个姐姐!原文如下:小太监出去引宝玉进来,先行国礼毕,元妃命他进前,携手拦于怀内,又抚其头颈笑道:“比先竟长了好些……”一语未终,泪如雨下。

一个人在一种思维和环境呆久了,他的一切语言都会变化。理性的人生没有不好,可在久别重逢的时候却还在理性的状态,未免会让人很有跳戏的感觉!时间,不仅能疏远亲人的情感,也能让你没有了爱的能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0122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0
下一篇2023-11-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