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的书名源自甲壳虫乐队的同名乐曲《Norwegian wood》,我在网上找来听。
一个女孩带男孩回家,女孩让男孩随意坐,但女孩家中却没有椅子,于是他们坐在地毯上,喝酒聊天到深夜,女孩说第二天还要上早班,男孩便懂事的去浴室里睡。当男孩醒来的时候,女孩已经走了,只剩下一个如挪威森林般清冷的房间。
I once had a girl,
我曾经拥有过一个女孩
Or should I say
或者我应该说
She once had me
是她拥有我
这是渡边与直子的关系,渡边从未拥有直子,却把自己交给了直子。
“我所把握的,不过是空不见人的背景而已。”
直子依赖渡边,渡边是她与世界最后的联系,在渡边的回忆中,直子抓着渡边的手,告诉渡边:“现在我这么紧靠着你,就一点儿都不害怕。就是再黑心肠的,再讨人厌的东西也无意把我拉去。”
直子畏惧集体生活,自从木月死后,她似乎也死去了,只有在渡边这里,她能够获得短暂的内心中的安宁。但她却心知肚明,她只是在渡边处重温木月仍在时的情愫,她与渡边之间的情感,有多少是靠木月的死维系的呢
She asked me to stay and she told me to sit anywhere,
她叫我留下,让我随便坐坐
So I looked around and I noticed there wasn‘t a chair
然后我环视了房间一周,发现这连一张椅子都没有
直子和木月
《挪》中有四个人自杀,木月、直子、直子的姐姐以及初美,他们都是死亡投射在这世上的阴影,他们有着超越常人的敏感,能察觉自己与外界的格格不入,在与外界对抗的过程中不断破碎,却又无力阻止这一过程。因此死亡诱惑着他们,像村上回忆中的那口井,井中是浓密的黑,那种黑暗预示着一种宁静,让自己可以得以保存完整,他们最终都选择了这条道路。
直子的讲述中避开了木月,也许是无意的,也许是有意的,在回忆中将她最重要的部分——渡边——割裂出来,是她在回忆中探寻如何离开木月而存活的方式。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那一晚的直子将自己坦诚的交给了渡边,希望渡边能够代表这个世界重新接纳这个不完整的她。
而渡边却完全没有意识到,在听直子讲述时,他只感觉直子在就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不厌其烦地喋喋不休,他没有倾听直子的倾诉,也没能接纳直子。他打开了唱片,从《佩珀军士寂寞的心俱乐部乐队》听到《献给黛比的华尔兹》。六首唱片听完后,指针指到十一点时,渡边沉不住气,打断了直子:“该回去了,电车也快到时间了。”
这是多么的残忍啊!虽然我不是直子,未曾经历过那样的时刻。但是当一个人遭受不幸,向同伴倾诉却发现同伴只是敷衍时,那种不被理解的二次创伤,我是能够感同身受的,而直子在那一刻所感受到的,何止是百倍于此。
“直子微微张开嘴唇,茫然若失地看着我的眼睛,仿佛一架被突然拔掉电源的机器,双眼雾蒙蒙的,宛如蒙上了一层不透明的薄膜。”
“她眼里涌出泪珠,顺着脸颊滴在唱片套上,发出很大的声响。泪珠一旦滴出,随后便一发不可遏止。她双手拄着草席,身体前屈,号啕大哭起来。如此剧烈的哭,我还是第一次看见。”
而后渡边和直子做爱了,渡边认为直子情绪激动,不知所措,希望得到他的抚慰。而直子只不过是意识到自己再一次被世界抛弃了,她在今晚所做的一切努力,被渡边漫不经心的话语打破,随之打破的还有她经由渡边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这种强烈的与世界的割裂感让她不知所措,像是婴儿被抛弃在河流中的摇篮里,无依无靠,无法靠岸。
这是直子第一次湿润,也是最后一次,在这个夜里,她想放开自己,融入世界,却被无情地再次打碎。这一次做爱,是直子与渡边的唯一一次结合,也是直子与世界的最后一次交融。
绿子和渡边
性爱是探究存在的意义的某种方式,是疑问,偶尔也是回答。
全书有两次完整的做爱,第一次,渡边与直子,是直子与世界的告别仪式;第二次,渡边与玲子,是给直子的葬礼,也是生者在世上的互相安慰。前者是渡边与直子共同拥有木月的死亡,后者是渡边与玲子共同拥有直子的死亡。
⊥像绿子和渡边的初吻一样
绿子是全书唯一的亮色,我将她视作直子的另一面,我认为生活中只存在两种人。一种,也是大多数,都如同敢死队那般活着;另一种人,他们的身上既有直子,也有绿子,一体两面,才得以在这世上继续活下去,在生与死中拉扯,在希望与绝望中求存。
关于渡边,我并无一字可说,他只是一个可怜的人,感受最多,却又最弱,缺乏能力,也缺乏勇气,他在这世上,只能承受。
《挪威的森林》里绿子的那个男朋友
绿子的那个男朋是没有任何错的,他要求绿子的都是一个男朋友基本的要求,比如不能穿短裙这之类的,我相信各位有女朋友的也不希望自己的女人穿的很露吧。当然我不是说因为绿子来了月Jing他很生气这个事,这个事他是不应该生气的(其实生气也能理解也能被女朋友原谅的吧,如果相爱,绿子何必因为这个也生气)。我是不是可以这么说,尽管她男朋友管得再严,她还是有了机会和渡边一块过了夜(渡边是有机会上的,只不过渡边没要求,渡边要求绿子是愿意的)。假想绿子是你女朋友,你该怎么看你的女人。绿子这种女人是容易变心的,遇见好的就要去追求,难道爱一个人不应该一心一意吗,我们这些年轻人的恋爱,以后的路还很长,以后肯定还会遇见比自己的男朋友或者女朋友更优秀的,难道都应该像绿子一样去追求吗。永远追求优秀的人,恐怕永远也追不到那个最优秀的。绿子是很可爱,我也很喜欢这种敢爱敢恨的女孩,但是我知道我不是渡边,你也知道吧。所以,爱上绿子的都很倒霉,是我我也会像绿子的男朋友那样管她,而且会更严的管她,最好那个接吻的下午把她叫出去,因为遇见这种女孩而且爱上了,不得不看着啊。最想奉劝女孩,男主角是你身边爱你的这个,别觉得绿子不过分
描写男女情爱的作品一直在人群中有很大的市场,如台湾的言情教母琼瑶就造就了一个时代的狂热追捧,如张爱玲描写的爱情游戏更是让一代又一代的人在其中发掘人性与现实的挣扎。
人世间真真假假的感情,扑朔迷离的在张爱玲的笔下灵动,造就了感情与现实的隔膜,如范柳原和白流苏,你可以认为他们是精刮的利益算计,也可以认为他们是真心相爱的游戏与试探,如姜季泽与曹七巧,你可以认为他们是为欲纠缠,也可以理解成他们是为情克制,但不管怎样,爱情放进现实这口锅里翻炒,很难不沾染上世俗的味道。
这样的作品相较于琼瑶理想下的纯爱,可能更接近于现实中人们的挣扎与取舍,更能引起我们心中的刺痛,获得广泛共鸣。而日本作家渡边淳一更是关注社会问题,直击现实的敏感之处,表现对现代人生存状态的深度忧虑,擅写婚外情小说中人心的抽离感和人身的不可脱,剧中人摇摆在现实家庭和虚幻婚外情之间,是人们对压抑生活的偶尔放风。
经过二战后的日本,失去民族自信,到处流露出一种颓废气息,但人们依然为了现实角色,不得不扮演一个看起来差不多的人,一边为社会期待拼博,一边却又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似乎出轨搞点婚外情才能稍微搅动一下这沉闷的空气。
渡边淳一的《失乐园》更是把这演绎到了极致,偶尔出轨的男女主人公渐渐发展为定期相约发泄欲望,然后若无其事的回家,他们维持这样的稳定关系,却都不打算离婚,这是对沉闷现实的反抗,但最后男女主人公深陷这种难得的感觉不能自拔,以双双殉情而告终。
如果说《失乐园》是婚外情的一条不归路,那么《紫阳花日记》则是一段偶尔的出走,正如书中出轨教授说的“船的归处只有岸”。中年人,家庭事业经过前段时间的忙乱打拼,渐渐走向平稳期,少了先前新鲜刺激,一切归于平淡。这是我们竭力追求的舒适区,但正因舒适,生活开始变得一成不变,如一塘死水,人们就开始蠢蠢欲动,寻求新的刺激。
事业有成,家庭美满,一切都形成了固定模式,丈夫省吾在外经营一家自己的医院,妻子志麻子在家料理家事照顾一双儿女,结婚十五年,夫妻之间除了“吃饭”“洗澡”“睡觉”和“好”“什么”之类的简单对答,已经没有以前那种浪漫的氛围了。
熟悉的人、熟悉的事、熟悉的日常、熟悉的相处模式,老夫老妻早已激不起半点制造浪漫氛围的心情了,只是看着儿女们一天天长大,等着自己一天天老去。
表面一切平静如常,但中年的焦虑不是没有。新一轮的危机开始于丈夫的“偷”(在外面搞婚外情)却在妻子面前装腔作势打哈哈,妻子正面交锋无果,就开始在一旁偷窥,把自己观察到的一举一动写进了一本封面印有紫阳花的日记本。
志麻子与省吾共同生活了十五年,对丈夫的行为习惯早已了如指掌,一皱眉一顿足都知道他打的什么鬼主意,正像那句俗话说的“你屁股一撅,我就知道你拉什么屎”。
志麻子虽把一切看在眼里,但省吾一概打哈哈,志麻子知道家丑不可外扬,苦闷无处诉说,她只能把她这一切写进日记,表达自己平静外表下那颗起伏不定的心。
但一个很偶然的机会,省吾发现了那本日记本,看下来,才知道妻子对自己一直在窥视,从他的一举一动中对他的出轨行为了如指掌。这让他不禁大汗淋漓,觉得太可怕了,但他也留了个心眼,自己偷看妻子日记这件事,可不能让妻子发现了,只有这样才能便于下次偷看随时了解妻子动向,以便提早想好对策。
故事就在这样偷情、偷窥、偷看的循环往复中展开了。一如猫捉老鼠的游戏,每个人在拼命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使这出戏不停地唱下去。
这本书没有真实场景的描写,都是通过妻子日记的记述,与省吾看日记时的回想和感悟对照,还原事实真相的。一段表面上百无聊赖的中年夫妻就这样你来我往,开始了暗中较量,看起来真有点侦探故事的紧张感,特别是省吾偷看日记时那种紧张又兴奋的心情,听见妻子回来的声音,一个鲤鱼打挺起来将日记本藏好,把定锁的门轻轻打开,又迅速返回床上装睡的神情,总是让人忍俊不禁。
而妻子一切尽在掌握,却佯装不知的表现,让省吾既狐疑又安心的搞笑,总是为我们带来一点黑色幽默的轻松。
偷与被偷贯穿始终,最后发展到省吾送女孩诗织九十几万的珠宝首饰,妻子步步跟踪调查找到了他们专门偷情的公寓而告终。而在这个时候,剧情发生了反转,志麻子经过痛苦的抉择,知道挽回省吾已经不可能,便把心思放在自己身上,却没想到也出轨了。
这时,身份对调,省吾再也没有心思去关注情人了,每天趁着一个人时偷看日记,对着那本日记抓耳挠腮,心急如焚却无能为力。
妻子的痛苦挣扎,丈夫的渣性无情,就这样如两条并行的线缓缓铺陈开来,但故事在沉重的现实面前,却带有一丝轻松的成分。《紫阳花日记》就如一条长长的垂线,妻子偷窥着丈夫的出轨行为写在日记里,省吾又紧张地偷看着妻子的日记,我们却又透过故事偷窥着省吾的种种表现,一连串的看与被看,让我们体验到一种极其私密而又无法言说的感觉,就像玩一个刺激的游戏,这本书读起来非常过瘾。
渡边淳一被誉为日本的情爱大师,但他描写的婚外情故事,并非简单的言情写性,而是带着他对人类感情和婚姻的思索。一段感情从萌芽到浓烈,再到平淡就像一个生命周期,它会展现出不同的变化,而其中最敏感的,莫不是心情的故事。
而这本《紫阳花日记》,描写的就全部都是心情故事。一本日记,里面写下的是妻子志麻子的心情故事,外面是丈夫省吾看日记时的心情故事,这种平行叙事的方式像两条曲线时而并行时而交差,让我们的神经也时时被男女主人公的心情牵着走,对这段婚外情未知的结局充满期待。
这本被命名为“紫阳花日记”的书,正是因为其情感变化如紫阳花花色一样变化多端。
紫阳花,原产于日本,又俗称八仙花或绣球花,其花序为两性花,它最大的特色是“善变”,在短短的一个月花期当中,它的颜色会产生许多变化,而且并不是单纯的由红转蓝或由蓝转青。前一天夜里,还是纯白的绣球花,到了第二天早晨,就变成了由红、绿等各色混合的花了。
很多作家,都喜欢用花来喻爱情,如中国的张爱玲以“红玫瑰和白玫瑰”来寓义爱情中冷淡与热烈两种截然不同的女人,英国的小仲马以“茶花女”来寓义欢场中女子的纯洁与忠贞,而紫阳花花色、花形、花序的两性特征更能够寓义男女在感情中起伏不定的爱的变化。
在婚姻中,爱情渐渐由浓烈转为平淡,似乎生活变得只是每日茶米油盐的琐碎,但潜伏在平静表面下的细腻感情依然变化多端。所以家庭里一触即发的矛盾和瞬间冰释的诡异,都是敏感感情带来的结果。
在书中虽然志麻子没有直接揭露省吾的出轨行为,但对他行为的改变和感情的变化都洞若观火,心知肚明。比如她写道:
……
省吾的一点点小动作、微表情所隐藏的内心秘密,都逃不过志麻子的法眼,他的手机挂件换了、周日早起外出、借口与朋友打高尔夫球,回来时脸上都没有一点被晒过的痕迹,鞋子还干干净净没沾上一点泥土草屑,这些志麻子都心知肚明。
志麻子几次正面指出,省吾总是打哈哈,他抱定的思想是无论怎样都不承认,这让志麻子束手无策,但她把所有觉察到的一切写进了日记,甚至比省吾这个当事人更清楚,连第三者使用做什么品牌的香水她都掌握得一清二楚。
省吾以为自己的出轨行为被掩饰的滴水不漏,但在妻子面前,他无论掩不掩饰,其实都是一样的。正像妻子说他:假面夫妻!既然你死不承认,愿意以假面示人,那我也就什么也不说,以假面应对就好了。
跟随着这本日记,省吾从外出约会到租下高档公寓让年轻女孩诗织居住,从送小礼物到带诗织吃十几万的情人套餐,再到送上百万的珠宝首饰,把这段婚外情渐渐引向高潮。而随着省吾婚外情的愈演愈烈,志麻子从开始的担心、厌恶,到后来的挣扎、崩溃,再到最后的放手、释然,让我们见识志麻子一路起起伏伏的心情变化。她也想过离婚,但终究没有勇气承受那样后果、面对那样的结局。
在志麻子的心情因为省吾的出轨起伏不起的时候,省吾是笃定的。他无论如何也不愿改变现状,因为他既不想离婚,也不愿与诗织撇清干系。而基于日本婚姻法规定的离婚女人的弱势地位,志麻子根本没有勇气离婚,省吾是有持无恐的。
但紫阳花花序是两性花,当志麻子承受心情阴阳不定的变化的时候,省吾不可能一直高忱无忧。在省吾以为志麻子无计可施,自己胜券在握的时候,剧情发生了反转,志麻子出轨了。
这时的省吾再也不能淡定,整日牵挂着那本日记,以便了解志麻子的最新动向。现在省吾变成了那个围着志麻子转的人,再也无心与他的情人诗织纠缠了。
《紫阳花日记》虽然表面上描写的是一个婚外情故事,但对立才是本质。男女的关系,就像一个跷跷板,你付出的多一点,他就会付出的少一点,在婚姻中,夫妻之间总是维持着这种动态的平衡。他们的感情看似平稳冷淡,实质只是保持在一个绝对平衡上的瞬间静止,但这种平衡很快被打破,从本质上说他们的关系应该是依赖共生。因为这一切总是运动着的,这就好像我们看见一个平静无波的水面,以为一切是静止不动的,但实则它的内部是一直处于激烈的抗争中,不停地进行着物质的置换。
在自然界中,所有的一切莫不如是,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表面,虽然万物各归其位,但没有哪一种物质是绝对静止的。人的感情来自于意识,而意识是由非常微小的微粒组成,它无时不刻不在流动、穿越、破坏、重组。
所以渡边淳一用一对夫妻心照不宣的假面,以一段婚外情为隐性线索,以一本日记为显性写意,向我们呈现了感情变化最真实的一面。
正像渡边淳一说的:“我写的是爱的转变,不能简单理解成婚外恋。感情的变化才是它最真实的一面。作为小说家,我只想写出人的本性,追求人的本质和真相。”
因此,在感情中,我们不能轻易对一段感情下定义,认为出轨的爱情就没有真情,浓烈的感情就没有休止符。人性是会面对着外界的条件不断做出反应的,只要是保持在一个相对的水平左右摇摆,我们就可以认定它基本上是稳定的,显然,对于婚姻,情感的浮动也在情理之中。但是否一定要弄到出轨的地步才能回归原点,我认为是值得商榷。但无论如何,我们始终要承认,感情是一个变化的过程,我们要允许这种起伏。
如果说渡边淳一在《失乐园》里演绎的是爱情的理想版,那么在《紫阳花日记》这本书中,渡边淳一让我们看到的却是婚姻中情感的现实版。爱情没有永恒的定格与凝固,而是像生命一样不断进行着新陈代谢,完成自己的更迭,就如树还是那棵树,不过它已越长越高大。
在故事的结尾这对陷入婚姻危机的夫妻当然没有离婚,他们都带着以前的伤痕和芥蒂重新融入了对方。因此大多数时候,出轨只是婚姻矛盾的爆发,并非终结。一部书写现实的书,虽然不太美好,但也并不太悲观。它要向我们展现的是婚姻和感情的真实,呼吁我们要在意人精神世界的沟通、个体生命的需要。
因为许多人认为一旦进入了婚姻,爱情就进入了保险柜,正如所有童话的结尾,“从此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但这只是一种唯心的理想主义。相爱的人进入婚姻之后,在这个保险柜里爱情也会有着种种变化,如感情归于平淡、生活陷入琐碎、个人在家庭与事业间的平衡或舍弃,都会为感情带来种种危机,我们要做的无非是看清感情的真相,然后接受它的变化,坦然的面对,不必过分纠结于婚前和婚后的情感变化。一切既然以一个更稳固的方式存在,我们就要接受它的平淡,然而,在平淡之处,往往会仍不乏一些动心之处,重要的是你要有一颗发现的心,不要认为对方的付出是一种理所当然,要用感恩的心看待对方为你做的任何一件小事。
爱是一种感觉,当你把这种感觉放于其中,平淡的生活也会熠熠生辉,千万别因为久浸幸福,而麻痹了那颗可以感受幸福的心。在《紫阳花日记》里,出轨的婚外情只是一剂激活生命能量的兴奋剂,它并不是最后的终结,因为书中的所有出轨者都认为船的归处只有岸。
渡边彻作为书中第一视觉的主角,读者通过渡边彻联结了木月、永泽、直子、绿子、突击队队、初美、玲子这些人。这些主角身上的所有特点,是作者想要表达的特点,正是作者呼之欲出,要告诉世人的特点。那么,其实,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渡边是作者本身,他具有鲜明特点,这些鲜明特点通过某种映射,散落在故事的主角们身上。
•背景介绍 渡边彻是一个待人真诚、心底善良、勇于承担责任的近乎完美的形象,凡事也有自己的想法,不随波逐流,凡事有自己的见解。爱好广泛喜欢阅读、看**、听唱片、品伏特加和威士忌,用现在的话来说简直就是一个略带忧郁气质的文艺小清新少年。
但是性格偏内向、内心孤独(甚至有时候有一点孤僻),偶尔也会毫无主见还有不自律以及滥交(和永泽去夜场找**,以及面对直子、玲子姐等的ML要求都没有拒绝)
而总得来说,他时而却是游离于社会边缘的,至此的原因多半是木月的死,以及直子的病情与他们二人关系的发展所致。
•层层分析 本书的写作背景大约在上个世界的六十年代,日本战后经济急切的寻求高速发展,而渡边彻这一人物形象却没有当时日本战后背景下,人们对物质生活追求的急切。渡边反而是一个自己边享受自己的精神生活一边双手创造自己的物质(大学经费基本都是搞自己勤工俭学)的人。
渡边身上有哪些值得学习的特质呢?我们是这分析一下
1、浪漫 在书中,村上对这一部分做了比较详细细腻的描写,如绿子要求渡边形容对自己的喜欢之情时,渡边说的不是那些偶像剧里俗套的台词,而是用在绿油油的草地上,晒着阳光,和小熊一起打滚这种平常的生活。 春天的原野里,你一个人正走着,对面走来一只可爱的小熊,浑身的毛活像天鹅绒,眼睛圆鼓鼓的。它这么对你说道:你好,**,和我一块儿打滚玩好么?接 着,你就和小熊抱在一起,顺着长满三叶草的山坡咕噜咕噜滚下去,整整玩了一大天。你说棒不棒? 我相信无论哪个读者读者这一幕时,心里总是会有那一份痒痒的特殊情感,很难想像村上春树,一个将近四十岁的男人能够将二十岁的少年以及小女孩的那份情愫描写的如自细腻。
2、倾听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渡边觉得算得上是个高材生,而且对省会有追求。对社会以及这个世界的一切他都喜欢默默地观察去体会。 他有才华爱读书,但是没有一丝的骄傲和藐视他人。对直子一点一滴的话语,一点点聒噪无趣的谈话他总是回去安慰回答答疑解惑,哪怕是他回答不上来话题他也会一直跟在直子身后默默的陪伴,陪她沿着铁轨走一下午。 对绿子,绿子是一个开放的女孩,哪怕是女子问他和永泽去夜店找**的事,还是开玩笑说渡边君和有夫之妇一起睡觉的事情、还是说要求一起讨论色情**的事情,哪怕渡边对这些话题不敏感甚至嗤之以鼻,但他从头到尾没有过一丝丝抱怨甚至是生气,依旧像一个捧哏演员似的陪伴着绿子,倾听者着他的无理取闹。 对玲子姐、初美姐、甚至是有点让人讨厌的纨绔子弟(当然他的才华以及个人趣味还是比较高尚)永泽,他都是一个好的倾听者。当朋友失落的时候,要喝酒要看**要听唱片,他依旧陪伴着他的朋友们,可是他却经常孤独没人陪伴。这种宽厚,体贴最得人心。
3、感性 渡边是反对永泽经常找陌生人ML的行为的,在他眼里。找陌生人ML滥交是可耻的行径。但是有几次和永泽以及出去找猎艳找**甚至是交换陪睡的女孩,内心中他虽然很反对这种行为,但是他自己还是去做了,表现了他自己那种孤独,寂寞急切需要有人温暖陪伴的那种迷茫。
在打工的店里,望着店外那些社会上一些他不入眼的做法,他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偶尔吐吐槽。对于那些做法,他很不喜欢甚至是有写厌恶和鄙视。 那些闹学潮主张罢课受了处分的学生,竟然在暑假后像个没事人一样照样到学校上课,而渡边却厌恶他们的行为。为表达自己对这种”下流行为“的不满,他上课的时候不答道,老师喊他的名字也不理,尽管只有一个人,他依旧坚持自己做着着无声的抗议,哪怕这种反抗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效果。但是他内心中,有一个感性的英雄人物。
•总结 渡边虽然看起来有很多朋友,但本质上他一就是一个孤独的人。他身边都一些奇奇怪怪的人,放浪不羁的永泽、奇葩的突击队室友、离婚了患有精神疾病女同性恋玲子、以及自杀的直子,同样自杀的木月等等。这些人最后基本都是离他而去,因为完完全全没有没有走进他的内心,似乎是总他们生命中路过一般。(作者在书最后也写了,村上君有些朋友或离开或死去,渡边仿佛就是村上自己但又不是他自己) 他对一切生活都不抱期望,哪怕是玩**、看色情**、抽烟、喝酒(他爱喝酒快到酗酒的程度,文中大量笔墨描写他喝酒,喜欢伏特加、白兰地、威士忌、以及各种红酒葡萄酒)对一切都坦然接受,好像没有什么能够真正让他去在乎(没有丝毫准备,一个人满目目的没有目标的旅行),似乎对生活又丝丝放纵,但是对于直子以及他的好兄弟木月,却又格外的在乎。渡边似乎就是一个矛盾综合体。 生活中抱着无所谓态度,和室友以及玲子姐截然不同。室友坚持做广播体操画地图坚持了许多年,而他的爱好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没什么喜欢、也没什么不喜欢,怎么样都可以”。和各种奇葩的人做室友、交朋友,上这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课,让人起来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也许大部分时候,他的行为只是在掩饰自己孤独。假装去融入这个社会,融入这些朋友们的社交圈,哪怕是放弃自己。他不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自己在哪里。就像小说结尾,他端着话筒心里一遍遍问自己“我不知道这里是哪里,全然摸不着头脑。这里究竟是哪里?”
部分引用资料来源:
1、卢芳:《寻找“森林"中的精灵——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作品分析》,
2、尚一鸥:○《村上春树年谱(1949 - 2007) 》,《日本学论坛》,2008 年第1 期,第63至72页
3、王红梅:《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中人物性格特征解读》,《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社科版),第26卷第3期,第69、70页
4、秦瑞、杨青芝:《解读挪威的森林中的三个女性形象》
望采纳
葫芦子,直子,魉呼,是贯穿这部剧的一部小说中的女性人物——《挪威的森林》。这三个角色都是和《挪威的森林》的森林主角约会过的女性。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结局。可以说,《猎场》中的郑和《挪威的森林里的渡边》中的渡边的情感经历真的很相似。不知道这是不是导演和编剧一开始介绍小说的本意。虎林小林陆子是青春爱情小说《挪威的森林》的人物,和主角有过互动。和渡边见面的时候,小林路子对渡边很有好感。两人成了朋友,但渡边因为直子一直控制着和胡尔科的距离,而小说中,胡尔科对渡边和直子的关系毫不知情。最后,渡边淳一方面抵挡不住绿的大胆表白和迷人活力,另一方面又想到了直子的缠绵状态和柔情。直子直子是渡边同学木月的女朋友,但后来木月自杀,直子一个人生活。一年后,渡边桐子机缘巧合地遇到了。此时的直子已经变得乖巧起来,眼神中不时掠过一丝阴。直子20岁生日那天晚上,两人发生了性关系,但第二天奈子不知去向。几个月后,直子写道,她住在山里的精神疗养院。我去拜访的时候,发现直子开始带着成熟女性的丰满和美丽。他还遇到了和直子同宿舍的魉呼,并说他会永远永远等直子。石田紫菱是直子在阿梅的女室友,身上有很多皱纹。当渡边以观察员的身份拜访直子时。从小就是职业钢琴家,却因为精神疾病被迫放弃。后来,他娶了一个和她一起学钢琴的男生。邻居被批评,最后和老公离婚。喜欢抽烟和弹吉他。《猎场》这部剧绝对是尚虎哥的好剧。剧中每个角色的性格描写也相当到位。胡歌饰演的郑,从最开始的呢子少年到上市公司的总裁,人物的性格刻画的相当到位。感兴趣的网友,不要错过这部好剧。对渡边来说,直子是唐晓芙中部的一个《围城》的存在。她很美,没有时间,又那么脆弱。对于直子,渡边是喜欢就喜欢,就像直子对木月一样。只是直子和木月一起去了,渡边却选择了留下。直子和木月是渡边的少年。他们应该有一个好年景。随着他们的离开,“好像带走了什么”,就像初美的离开仿佛成了永泽生活的一部分。因为不是得来的,就像童年的女神,永远像海市蜃楼里的玻璃容器一样精致。浩克,出现在渡边追直子的时候。虽然她已经有男朋友了,但她还是在遇到渡边的时候吻了他。吕子专门撒娇渡边,看火戏看得很邪乎,看成人**,认真讨论。胡尔基好像很喜欢三部里的渡边。但是,她保持着最好的自己。即使三个月不接触,也能保持喜欢。即使她和渡边说再见,她也可以生气,不会发生。直子想把自己献给木月,但陆子却把自己植入了渡边的世界。穿上直子衣服的紫菱,应该就是直子活下来的样子。虽然她已年过半百,但仍有魅力。48Geefest播放,仿佛她在渡边的马灯里放映。于是他们合并了,又分开了,紫菱向远处游去,渡边像找打火机一样向浩基游去。不幸的是,渡边最后还是被。
出自于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
完整句子:
“我告诉你我喜欢你,并不是一定要和你在一起,是希望今后的你,灰心的时候有人喜欢过你。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于1987年所著的一部长篇爱情小说。
故事讲述主角纠缠在情绪不稳定且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和开朗活泼的小林绿子之间,展开了自我成长的旅程。
扩展资料
内容简介
渡边的第一个恋人直子原是他高中要好同学木月的女友,但后来木月自杀了,直子一人生活着。一年后,渡边同直子巧遇开始了交往,此时的直子已变得娴静腼腆,眸子里不时掠过一丝阴翳。直子20岁生日的晚上两人发生了性关系,不料第二天直子便不知去向。
几个月后直子来信说她住进一家远在深山里的精神疗养院。渡边前去探望时发现直子开始带有成熟女性的丰腴与娇美,还认识了和直子同一宿舍的玲子,在离开前渡边表示永远等待直子。
在一家小餐馆渡边结识了绿子,因为绿子问他借了《戏剧史II》的课堂笔记,以后就渐渐熟络。当绿子的父亲去世后,渡边开始与低年级的绿子交往。绿子同内向的直子截然相反,显得十分清纯活泼。
这期间,渡边内心十分苦闷彷徨。一方面念念不忘直子缠绵的病情与柔情,一方面又难以抗拒绿子大胆的表白和迷人的活力。不久传来直子自杀的噩耗,渡边失魂落魄地四处徒步旅行。最后,在直子同房病友玲子的鼓励下,开始摸索此后的人生。
《挪威的森林》你看完了吗?看完之后你的读后感是什么呢?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挪威的森林读后感1000字2020”,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1000字2020(一)如果你不想心痛,请不要翻开《挪威的森林》,因为这本书足以让你恐惧村上春树的所有作品,你会恼恨世界上居然有这样一个人,用这种方式诠释青春,残忍地拨动那根被你忘却的弦。
《挪威的森林》描写了一群患自闭症的现代孩子,他们的心灵被孤独磨蚀,他们是熙熙攘攘都市中的一群精神流浪儿。木月、直子、渡边、敢死队、绿子、永泽,无一不是孤独的俘虏。惟其四周喧闹,他们的孤独才是更显得致命而无奈。于是,绿子、渡边在孤独中苦苦挣扎;敢死队、永泽在孤独中自我炫耀;而木月与直子在孤独中自我完结。
生在此岸,死在彼岸;绿子在此岸,直子在彼岸;现实在此岸,梦想在彼岸;人生在此岸,心灵在彼岸;衰老在此岸,青春在彼岸……一切都不可解释,一切都在互相控制。
“害羞的时候往往摸一下发卡“的直子像蝴蝶一般优美的出现,像蝴蝶一般轻盈地隐去,最终像无法度过冬天的蝴蝶一般命中注定的消失了。她的心没有人能真正读懂,木月没有,渡边没有,玲子没有,甚至直子自己也没有。她在喧嚣的尘世中寂寞地煽动翅膀,陪伴她的始终只有寂寞。
“死的人就一直死了,可我们以后还要活下去”(作品中直子语),只是对于孤独者来说,失去了参照的生命无所适从,一切都只能在迷失中挣扎,从而导致了一切都只能任凭漩涡卷席的结局。无论时光如何流逝,每个人都只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即使刻骨铭心的爱情也无法将他们从孤独中救赎。
在池内纪的《注定失去的恋人们》中说:“说注定失去含义固然暖味,但事实如此。同任何人都不发生关系,行云流水般的台词和动作的交接,无不来自各自的表演的虚构性。而其演技的天衣无缝又同远景的效果相得益彰。“既然每个人都只能从属于不同的空间,那么相互错过也就成为必然。心灵的呼唤最终无法传到对方的耳中,所以“我”只能“在那里也不是的处所呼唤绿子”,“目力所及,无不是不知走去哪里的无数男男女女。失去了坐标的“我”不知身在哪里,绿子也不可能知道“我”在哪里。
爱情的蝴蝶最终飞不过孤独的沧海。
于是“我”与直子,“我”与绿子,永泽与初美,玲子与玲子的丈夫,无一不在无可奈何中错过,恋人注定只能成为远方的风景,渴望而永不可及,纯净脆弱得让人心痛。二十年过去后,只剩下满怀青春的伤感与回忆。
青春就这样孤独地逝去了。
青春又这样伤感地留了下来,不过留下来的仅是青春的残片,因为残缺而更加动人。
人生成了空白,心灵成为空白,梦想成了空白。
戴望舒说:“你教什么智慧给我/小小的白蝴蝶/打开空白之页/合上空白之页?”其实,蝴蝶告诉每个人,青春年华只剩下了两个字:“寂寞。”
也许你不明白青春为什么是这样的。
然而村上春树告诉你,青春只能是这样的。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1000字2020(二)因为作业的缘故,抽时间读了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听说这是文青们必读的一本书,作为文青与愤青间杂的普通青年的我,从初中开始听说这本书,一直没读过,原因很简单,在初中还在读郭敬明的我,听说书中涉及性描写,就没了读的念头。现在想想自己是多么的肤浅,当然现在也还是很肤浅。
告子讲,食色性也。不肮脏,不可耻,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对于生物来说,生存是大道理,吃饭,是为了个体生存,上床,也是为了生存,为了种群的基因生存。之前有人跟我说,年轻时对于情色的偏爱是理解感情的一种障碍。其实,性对于人来说是一种欲的快乐,对其的适度描写应该是人类走向文明的进步。
《挪威的森林》有几处对于性爱的描写,其中我认为最美的描述是直子夜间把自己的身体展现在渡边面前的情景。“我伸出手,想要摸她。直子却倏地往后缩回身子,嘴唇略略抖动。继而,抬起双手,开始慢慢地解开睡衣的纽扣。纽扣共有七个,我仿佛继续做梦似的,注视着她用娇嫩的纤纤玉指一个接一个解开。当七个小小的白扣全部解完后,直子像昆虫蜕皮一样把睡衣从腰间一滑退下。她身上唯一有的,就是那个蝶形发卡。脱掉睡衣后,直子仍然双膝跪地,看着我。 沐浴着柔和月色的直子身体,宛似刚刚降生不久的崭新肉体,柔光熠熠,令人不胜怜爱。每当她稍微动下身子,实在是瞬间微动,月光投射的部位便微妙地滑行开来,遍布身体的阴影亦随之变形,恰似静静湖面上荡漾开来的水纹一样改变着形状。这是何等完美的肉体啊,我想。”星光下的直子仿佛就是一座雕像,是上帝的完美的艺术的杰作,她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不容亵渎的,我想每一个人都会从直子的身体而探寻到艺术的内涵,而并非是仅仅认识到那是女人的身体。看《挪威的森林》中性的描写,让我有些感觉到性融于生活的本意。村上春树没有像中国一些书籍对性描述采用隐语的方法,而是自然地象山涧水一样叮咚流淌,不回避,不夸张。
说到人物,书中的渡边和绿子都是很有人格魅力的人物。让我感受强烈的是渡边的真实,他不会故意让别人去理解他,他真实地生活在自己的天地里,一旦有人因好奇进入他的城堡,他也不会改变自己,还是把自己真的一面原汁地展示给别人。他面对直子和绿子的感情时也是真实而且真诚的。绿子也同样如此,真实坦率,不矫揉造作,对渡边的感情也好,对自己的性情的展示也好,都那么的真实可爱。我喜欢村上春树笔下的人物,喜欢他描述的那种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既是保护着独立空间的尊严,又以无比的真诚与他人相连。
除此之外,村上春树在书中能够很坦然平静的叙述生死这件事,也是我看下去的理由之一。如他在书中所言,“死并不是生的对立面,只是生的一部分”。人们往往在生死这件事上显得很忸怩,要么是大肆渲染大无畏的英雄主义,要么就是避之唯恐不及。能够坦然谈及生死的不多。这让我想起来自己很喜欢的作家吴念真,不同的是除了坦然之外,在吴念真的笔下,生与死都被温柔地对待。
在书的结尾,渡边和绿子通电话,绿子问渡边在哪里时,渡边环顾四周“我现在哪里?我不知道这里是哪里,全然摸不着头脑。这里究竟是哪里?目之所及,无不是不知走去哪里的无数男男女女。”作者想表达些什么呢?大概是如他自己所说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1000字2020(三)世界变大了,心却变小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把生活塑造得越来越完美,却把心雕刻得越来越粗鄙,把社会变得越来越繁华,而心却在这种繁华中渐渐落寞。
《挪威的森林》中展现的就是一群人在冷酷的现实社会面前的困惑与苦恼,他们孤独,寂寞,却无法排遣,于是便开始把玩孤独,把玩寂寞,把玩无奈……《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佳作之一,他给我们展现的就是一个孤独,腐化,堕落的世界。作家借此来表达现代人在机械化、科技化的现实社会中生存的悲哀与生存的困惑。
“我真的太寂寞了,非常非常的寂寞……”阿绿总是像一头黑夜被遗弃在荒漠中的狼向世界发出最沉痛的哀鸣。他们都很寂寞,所以需要被在乎的感觉,而这种在乎不一定是喜欢和爱,在乎只是寂寞中的人急切需要、时刻需要的镇痛剂,仅此而已。在他们的世界里,爱情不再是爱情,爱情是被亵渎被蹂躏的对象,他们只是打着爱情的幌子获取肉欲上的满足与快感来融化寂寞,腐蚀孤独。他们只靠啃食那点可怜的低级的肉体的快感在世上苟延残喘。
像永泽与初美,初美从来不管他多么滥情,她只需要他在她身边,陪伴她,哪怕他是一具行尸走肉的躯壳,而她相信这只是暂时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因为事情到最后只能变好!所以她在脑海中独自编织美妙的梦想,梦总是美的,而悲哀的是一个人在把梦编织好之后要被现实压迫得不得不万念俱灰地亲手撕碎自己的梦,然后恶狠狠地告诉自己这永远只能是梦。明知道在扭曲变形的世界里,爱情只是一个人寂寞时的玩物,而她却要冒险。很长时间之后,当初美发现她与永泽之间的爱情除了肉体上的占有外,其他的全是一片令人绝望的惨白时,她呆滞的眼神向永泽发出绝望的质问:难道有了我,你还不能满足?他冷冷地说:“并非不能满足,在我的心里面有某种东西渴求那样做。但我只能活在那种饥渴感之中。这就是我,有什么法子?”他无法把爱情当爱情,他只有把玩孤独把玩无奈,他才能活。
而女人天性的善良与软弱终究决定了她们没有勇气与毅力去陪男人玩这种游戏,所以初美选择走向死亡,用死来诠释生的另一种方式。初美选择了死,永泽选择了生,人不论是生还是死,都会有一种信仰,一个人之所以死,是因为她(他)相信死比生更好,而一个人之所以选择生,哪怕是痛不欲绝地生,是因为他(她)相信好死不如赖活着。而对于渡边君、直子来说,生活的信仰就是那些最低级的肉体性行为所拼凑起来的碎片,他们饥饿的时候啃“寂寞”,独孤的时候玩“寂寞”。渡边君一直放不下直子,可在放不下的同时却又玩弄阿绿,两个女人便是他的世界。直子在疗养院那段时间,他在和阿绿玩“寂寞”的同时又在心里想像直子回来之后生活会有多么多么的美好,而支撑着这些信念的只不过是那些碎片拼凑的庸俗。这,也是爱情吗?
直子,是因为适应不了这种扭曲的社会,所以她到疗养院来,把自己扔进和她一样需要宁静与安然的人群里,而疗养院的主治医生告诉她们:“你们之所以不能在外界生活,是因为你适应不了那种扭曲,既然不能改变,你们就应该让自己有一个适度的心理空间去接受那种扭曲……。”直子,她在努力啊,她想活着,简单地活着。可事与愿违,她适应不了那种扭曲,所以她越是强迫越是更糟,后来出现严重的幻听。她没有片刻的安宁,她崩溃了。在一个寂寞的深夜,她走向了茫茫的森林,用一根寂寞的布带让自己告别了世界,一个人孤苦地咀嚼着死亡……是的,对她来说,死亡才是最轻易的割舍。
《挪威的森林》的旋律开始在浩渺的黑夜中哀鸣,久久没有散去。而当渡边君知道直子死了之后,他深知,他与直子彻底地永别了。茫然苦楚之时,他想起了阿绿,他拨通了阿绿的电话,阿绿在电话的另一端沉默了好久,可最后还是低沉却平静的声音:现在你在哪里?“我现在在哪里?”渡边君自问道,如今他在什么地方?他猜不着,到底这里是哪里?映入他眼帘的只是不知何处去的人蔓,神色匆匆地从他身边走过去,而他只能站在那个不知名的地方,不停地呼唤阿绿的名字……也许他已经不需要知道自己在哪里了,只知道或许从阿绿那里可以获得某种让他排遣寂寞、无奈的镇痛剂,继续活下去。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1000字2020(四)我翻开书,看见自己色彩斑驳的青春。
谁没有过迷惘的青春?怀疑朋友的友情,无视父母的亲情,对存在的意义和世界的真相提出质疑。混混噩噩不知前路在何处,只得相信自己,一个人蜷缩得更紧。
人活于世,无非迷惘于未来,纠缠于情感,徘徊于成败,超脱于生死,这些都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来的。而在现在这个社会,十八九岁这个年纪,我们已接触到了全部,并深深陷入其中。
在旁人看来,我们只是自说自话的无病呻吟。“哪有如此多的苦痛落在你们身上,等到你们长大了就知道这个世界上比这个残酷的事物还多着呢!”诚然,在他人眼里,这些莫名的伤感都是无用且乏味的。但对于我们来说,我们被种种迷惘纠结所缠绕不胜其烦,其苦痛怎轻于他人?
我苦于这些事情无人诉说,形单影只地走在成长的道路上,邂逅了《挪威的森林》。
从书中我看见了自己,也看见了跨越时间的真理。
初读时,我看见了一种在世人眼中称之为颓废的生活和思想。主角渡边无所谓明天如何,对大多数人漠不关心,按照自己的步调行走人生,平时去大学上课,周末呆在宿舍洗衣服和晾衣服,到了晚上去打工,如此反复。这种人生无所谓好不好,谁都没有资格对别人的人生指指点点。只是我想,在一味追求成功与荣耀的现在,能不受周围环境与世俗理念影响,保持着自己的个性与信念,实在难能可贵。这点给我感触颇深。
我还看见了凄苦的爱恨纠缠。渡边的情感被往事和现实所缠绕不得解脱。代表过去的直子,渡边对她的情感是十分复杂的,不仅有少时便存在的憧憬,还有因自觉认为被友人所托付而产生的责任感等等,真正称为爱的部分占的比例并不高。在直子住院后,渡边遇见了代表现实的绿子,与直子不同,绿子身上有蓬勃的生命力并对生活洋溢着热情,是个人见人爱的角色。渡边同样深深地为她着迷并且感到为难,无法从示爱的两人中选择,体现了他优柔寡断的一面。
再读时,我看见了自己。与渡边相似,我对生活也没有十分的热情,提倡顺其自然,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导致朋友寥寥无几。但就是这样的自己,也平稳地走过了十八年,并且将继续淡然地生活下去。读完《挪威的森林》,带给我的并不只有故事完结的悲戚惆怅,同样还有对未来无限的希望。
到第三遍,我不再局限于从故事具体情节和人物情态中发现什么了。从整本书讲述的故事和作者所想表达的思想。我悟到了,书中反复提到的“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的确,怎样才算人的出生和终结?如果一个人死了,他就真的消失于这个世界了么?亲友的记忆,遗留下的物品,都彰示着这个人的生命的痕迹。只是形体的消亡,真的是生命终结的标志么?
我还悟到,所谓青春,是横贯古今中外共同的命题。青春的迷惘、无奈、惆怅无论是村上写下《挪威的森林》的八十年代日本,还是现在的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都未曾变过。这一命题还将继续困扰数以百万的年轻人,并且谱写出一幕幕可歌可泣的生命之歌。
我合上书,侧头看见湛蓝的天空,和远在天际的未来。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1000字2020(五)当我合上书,厚厚的一本书哗哗啦啦像树叶,发出声响,只觉得有点像《小时代》,又有点像《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序言里这样评价这本村上春树的小说,“我们则觉得是在读自己,是在叩问自己的心灵,倾听自己心灵的问声,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游历,看到的是我们自己。简而言之,也就是村上引起了我们的共鸣“心的共鸣”,而为什么叫“挪威的森林”,我想或许是因为那首同名的歌,渡边君自述的开场,故事的第一幕。
虽然,并不知道的青春是怎样的,但青春是每一个人所不可或缺的思想的洗礼,只有经历了青春,一个人才算是真正意义的长大,这本书褪去了幕布上的戏剧化,向我们真实的展示了渡边君的青春,或许这就是这本书所与众不同的地方。
在喧闹的城市中,风什么时候能够卷走灰尘和阴霾。想起直子,木月和自己那些过去的年华,渡边君或许终身难以忘却吧,那应该是他的青春里最快乐的时光,就算直子是他最爱的人,就算木月是他最好的朋友,我想他会祝福他们。因为爱是爱的人比自己过得好,仅此而已,那个人是不是自己,又会有什么区别呢?可是想祝福时面对的只有他们两个矮矮的坟头了!而渡边君呢?从一开始就应该明白直子爱的从来都不是自己,这样最后也就不会那么悲痛了吧!直子的心应该同木月的心一起破碎在月光下,只是没有人知晓为什么,木月要自杀,直子与渡边君不知不觉中的交往成了直子精神上一根紧绷的琴弦,压迫着直子的思想,渐渐促使它变成一种伤害,最后成了精神病,并没有留下遗言——自杀了!
绿子,这个女孩对于渡边君来说不应该是最适合的吧,当所有人都已经离去,哪怕连“敢死队”那样的都期盼,至少能带来一丝的温柔,像永泽,都不过是一笔青春中刺眼的彩色而已。
真的,写的或许就是那句话吧——人生有太多无奈,很多错再也法改,不是改不了,而是来不及改,来不及弥补,人生又能有几次重头再来,逝去时才发现再也回不来。
生活中正是如此,比如说《小时代》,亲情、爱情、友情,有泪友笑,有的错可以挽回,然而有的错成了莫大的伤害,有的错是因为年少轻狂,有的错是因为年少无知,有的错因为蒙蔽了心灵和双眼,就像是顾里,高高在上她也有犯错的时候,因为尖锐的荆棘缠住了高跟鞋,那双站在炫目舞厅里的高跟鞋在艰苦的行程中折断,跌倒了太痛了,荆棘的尖刺划破了细腻的皮肤,更扎痛了那颗华丽外壳下一颗脆弱的心,混杂着泪水染红了成长青春路。人生真的有时太无奈,错错错,有时怎么做都是错,只有错过了才知道怎样做对的,太多伤害。当走过来时,一回头期盼有一个人站在背后,因为人生孤寂,那声对不起在心中说了千万遍,或许,就会像渡边君那样感到人生无奈吧!
就像顾里说的那句话一样——每一个人,包括我自己都有愚蠢透顶的时候,所以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一次被原谅的权利。
我想,或许多年后,当自己正值青春,更能够读出这本《挪威的森林》里人生的无奈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