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注意调摄精神,避免情志过激、精气妄耗,才能保持真气充盛,使疾病无从发生。中医有一种情志致病学说:认为人的七情是统于心而分之于五脏的,有点“心脏领导下的多脏器合作”的机制,每一种情感活动都与内脏相关联,也就是每一个脏腑都对情感有感。心之志为喜,肝之志为怒,脾之志为思,肺之志为悲,肾之志为恐,情绪和脏腑的联系依靠气机的运行来建立,例如“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导语:一张好的摄影作品它是能充分表达出作者的情感的,许多时候光线的利用也能为照片增分不少,那么如何了解光线的方向拍出光线的感情呢,下面就由我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光线的方向如何拍出光线的感情采光的概念,第一件事是要了解光的方向。我们生活的立体空间中,可以想像成一个圆形的球体,而我们所在的位置是这个球体的剖面上。太阳的位置就在这个球体上移动。从这样的观念来看,光线的方向,有纵向及水平两个方向,为了在有限的篇幅方便大家了解,我们先探讨水平方向的光线。
▲了解光线,就能拍出光线的质感。
▲想像一下,太阳的位置就在这个球体
以下二张正是最简单的示范,用来说明光线的趣味。位在路边的货柜屋,一面接受到阳光,在有光影的作用之下,对照于另一边没有光影的,显然光影带来了更多的变化。
▲有光影。
▲无光影 。
水平的采光
以水平方向来看,光线因太阳、被摄体和拍摄者的相对位置而有了以下几个变化(由右至左):
顺光
侧光
半逆光
逆光
顺光的特性
顺光的时候,光源在我们摄影者的后方,正对着景物而照射。这时候的光线会让色彩最鲜丽而且饱和,很适合作「色彩」方面的表现。以拍摄题材来说,顺光用在风景摄影很常见,不过用在人像摄影方面就比较不合适,因为顺光的艳阳会让被摄者的眼睛张不开,眯眯眼的表情很怪。
▲顺光示意图
▲一般的风景明信片最喜欢的采光方式就是顺光,它让画面中的色彩变得十分鲜丽,让人心旷神怡。
▲如果要把顺光用在人像摄影,要考虑被摄者受到强光后的表情,可能要等到太阳快要落在地平面时,光线变的柔和了才行呢。本范例便是拍摄在海边的货柜货,接近海平面的太阳,才让被摄者可以轻松面对镜头。
▲顺光的天空,在天气好的时候,不用任何滤镜或特殊手法,就可以拍到最蓝的天空呢。
逆光
逆光就是光源在被摄景物的后方,摄影者的前方,这样子的光线会让色彩变得灰暗,但是光线会强调被摄景物的轮廓,适合「形状」的表现。对于人像摄影来说,逆光是满常见的摄影手法,以往在日式的人像写真,就满常运用逆光人像的采光方式呢。
▲逆光示意图。
▲逆光下,万物都变成了剪影,在逆光下虽然没有亮丽的色彩,但是利用剪影也可营造出属于逆光才有的趣味。
逆光的注意事项
在逆光的环境中拍照,除了注意测光的技巧之外,也要注意防止光线直射镜头的情形。当太阳射入镜头之后,会造成画质低落及光斑,会干扰画面的视觉效果。要防止这种情形,可以在镜头前装置「遮光罩」,用来减轻这样的情形。遮光罩是一项有助于提升画质的镜头小配件,出门时别忘了它。
▲使用遮光罩。
▲未使用遮光罩。
▲遮光罩装置在镜头前的样子
半逆光及侧光
把半逆光和侧光一起介绍的原因,是他们之间有时候不好分,原因是当太阳由侧光转换到半逆光的时间其实很短,摄影者若是强要去区分有些困难的。虽说半逆光和侧光在摄影采光上的技巧略有不同,特别是在人像摄影的时候。但受限于大自然的环境及拍摄者的位置,摄影者很难去「创造」出半逆光或是侧光的效果,尤其是拍摄大的场景。半逆光及侧光者都有强调立体感的效果。适合强调「立体」及「质感」的拍摄手法。
▲半逆光及侧光示意图
▲从侧面而来的光线,它让景物变得很有立体感,原因就在于受光线照亮的面和阴影面形成的对比。
▲于拍摄人像,侧面运用的难度很高,常形成太大的反差而形成所谓的「黑白脸」,必要时可以用反光板或是闪灯来平衡一下。
1中医“治未病”的内涵 《淮南子》中有句名言:“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防治思想。这里的“治”,并不单纯指医疗,还含有管理、整理、治理、研究等内容。“治未病”,就是预先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大致讲,可以理解为三个层面:一是“未病先防”,二是“防微杜渐”,三是“既病防变”。它要求人们在平时就要防病,有了小病就要注意阻止其酿成大患,在病变来临之际要防止其进一步恶化,这样才能掌握健康的主动权。 具体说来,中医“治未病”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平素养生,防病于先。毫无疑问,“治未病”首先应该着眼于平素养护和调摄,未雨绸缪,积极采取措施,防止疾病发生。也就是《黄帝内经》中所强调的“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在平时注意保养身体,从培养正气,提高机体抗邪能力和防止病邪侵袭两个方面预防疾病的发生。 防微杜渐,欲病救萌。《黄帝内经》中提出:“上工救其萌芽。”也就是说疾病虽然还没有发生,但已经出现了某些征兆,或者是疾病还处于萌芽状态时,就应该采取有效措施,防微杜渐,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 我们知道,健康与疾病之间并没有一个截然的界限,中间可能存在一个“第三状态”(即亚健康状态)。在“第三状态”,尽管事实上体内已开始发生某些异常变化,但病象尚未显露,或虽有少数临床表现,却不足以据此确诊病症。“第三状态”的前途有两种可能:或者向健康态转化,或者向疾病态转化。中医“治未病”的任务就在于促进其向健康态转化。《黄帝内经》中提到:“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显然,这里的“治未病”,不是未病先防,而是在病虽未发生、但将要发生之时,采取措施治其先兆。临床上像中风之类的病证,多数有先兆症状,如头眩、肢麻、手颤等,如能及时发现,采取果断措施,就可以避免发病。还有一些发作性疾患,如哮喘病,当出现先兆症状时,或在缓解期,预先采取措施,就可以阻止其发作。 2 已病早治,防其传变。 疾病发生的初期,就应该及时采取措施,积极治疗,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这也属于“治未病”的内容。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讲到:“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又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都是在强调疾病的早期治疗。 在疾病初期,一般病位较浅,病情较轻,正气受损不重,因此早期治疗很容易解决问题。正像《医学源流论》所说:“病之始生浅,则易治;久而深入,则难治”,“故凡人少有不适,必当即时调治,断不可忽为小病,以致渐深;更不可勉强支持,使病更增,以贻无穷之害。”疾病在早期即被治愈,就不会进一步发展、恶化。否则,等到病邪强盛、病情深重时再去治疗,就比较困难了。 从根本意义上讲,人类医学应该是关于“健康”的学问,而不是关于“疾病”的学问。治疗“已病”只是在疾病发生后不得已的应对措施,是“消极医学”;而“治未病”,防患于未然才是积极主动的。预防为主,防重于治,应该说是中、西医的共识。但是现代预防医学主要是针对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规律,探索和分析环境中主要致病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并通过公共卫生措施达到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目的。而中医的“治未病”思想则主张通过饮食、运动、精神调摄等个人养生保健方法和手段来维系人体的阴阳平衡,提高机体内在的防病抗病能力,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从而维护“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健康状态。(摘自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王琦主编《中医中医治未病解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