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姨娘 ,是大观园的标准姨娘。 前文已详 :古中国富豪以上家庭,姨娘丫头的性质和地位,基本没有区别;通俗地讲,就是女仆兼陪睡和生殖机器。这是赵姨娘恶性恶行的根本原因。
此篇为赵姨娘母子翻案。
尽管赵姨娘母子很不得人心,但其邪思恶行的原罪,却并不在他们身上。赵姨娘恶行根源,如果得不到及时疏理,便会积恶为祸,成为历史变迁与朝代更迭的动因。
一、赵姨娘母子很讨厌
赵姨娘这个女人,惹得书里书外都很讨厌。有读者说:赵姨娘是曹雪芹刻意丑化、有意妖魔化的一个人物。他们进一步推测:现实中的曹雪芹,很可能吃过像赵姨娘这样女人的大苦头而怒不可遏,便画个 狰狞脸谱 给世人看。该观点表面的合理性在于:
其一 , 赵姨娘母子没有干过任何叫人高兴的事,没有说过一句中听的话,没有动过一个善良的心思。他们的确坏透了。
其二 ,它见证一个文学规律:即人物形象与现实生活的必然关系。
读者无论对人物形象的喜爱或厌恶,都是与作者的共鸣。人们十分讨厌赵姨娘母子,同时见证曹雪芹对赵姨娘母子形象的成功刻画。
从探春的风姿以女论母,年轻的赵姨娘应该颇有不凡之处;起码有几分姿色。但贾环却让赵姨娘大跌颜面而怒其不争。 用凤姐的话说: 真真的竟不知一个娘肚子里,如何生出这么天悬地隔的两个人来。
这也是所有读者的疑惑: 虽说如此的生理遗传问题现实中很多,但绝不至于让曹雪芹从前至后一直在夸张这个主题。
红楼故事主旨之一,是对自由精神的崇尚。 同时,曹雪芹细致地发掘梳理人类反抗意识产生的因由;体现在 宝黛 身上就是所谓 叛逆精神 ,而体现在赵姨娘身上的泼妇行径则多是其所处阶层反抗意识。
当年与刘心武先生秦学同时扬名的红评,还有一个 非常品红 系列。他们几乎不谋而合,认定赵姨娘是残害林黛玉的原凶:说赵姨娘残害林黛玉的目的,是为了逼疯、逼死宝玉,而让贾环独享荣府家业。
刘心武先生进一步推测: 赵姨娘用金钱勾结贾府不良子弟,在为黛玉配药的药方中做了手脚,致使黛玉的病情越来越重。
刘先生等人的结论,令人胆颤心惊。
前多年我不大认可;但近年终于悟出,这一结论的意义,于红楼梦意旨的合理性。虽为猜谜,但很符合中国社会和一夫多妻家庭的主要矛盾特征。
体现在权贵家族、皇帝家族和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就是残酷的 嫡庶斗争 。 不客气地说, 无休止的嫡庶斗争,是中国文化第一大特征 。
二、赵姨娘的抗争意识
以 嫡庶斗争 而论,赵姨娘的抗争精神,是她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背景所造就。她一直在寻求自我尊严,并且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
二十四回下半部 马道婆施咒 这段戏,导致凤姐和宝玉同时中魔、几乎送命。赵姨娘向马道婆说得明白:就是盼望宝玉和凤姐早死,好让她们娘儿俩得荣府绝业。
赵姨娘为何如此恶毒?就恶人恶行的根子,儒家归于无德,法家归于人性本恶。如果陷入哲学悖论,将永远没有答案。欲识赵姨娘,还是回望现实生活从她的身世着手。
赵姨娘身世的线索,很难寻找,书中并没有明确交待。
但在六十回末尾 伏苓霜 那一节、曹雪芹为柳五儿立传时,发现有一笔与赵姨娘的身世有关。
曹雪芹说:柳五儿的风姿和平、袭、鸳、紫等属同类,可见这个女孩子很美;她被荣府一个高级奴才家庭的男孩相中,这个男孩名叫钱槐。
钱槐何许人? 曹雪芹说:他是赵姨娘的内侄,父母在库上管帐。荣府奴才阶层的钱槐之家,有着相当不错的身份。
但让人糊涂的是: 既是赵姨娘的内侄就应当姓赵才对,却如何姓钱呢?此说总有疑惑之处。 内侄 一说,会不会因地域方言差别与 外甥 等同?也未可知。
我推断,钱槐之母和赵姨娘,可能是同一娘家的姐妹;比如堂姐妹或是表姐妹,总之都是赵氏族人。
闲言少叙。此例可证 :赵姨娘的娘家,总不是地位低下的奴才,在荣府很有些背景。赵姨娘是贾政的姨太太,为贾政生下一双儿女。以钱家的职业观照,赵姨娘娘家,在荣府中上层应该具有一定经济特权。
因此,赵姨娘就会常常跟贾母和王夫人、凤姐、宝玉等人明里暗里 寻上下、争高低 。 荣府主子共有三大势力:
之一, 常说的 那边儿, 即大老爷贾赦、邢夫人处;也就是贾琏、凤姐家。
之二, 是王夫人、凤姐为首的 王家党 ,后又增添薛家母女。
之三, 就是贾府最高权力者贾母、宝黛木石圈子的 史家党 。
荣府若说还要寻找第四股势力,不用说就是中上层奴才的赵姨娘一派。
但以宗法论,赵姨娘只是王夫人的一个分支;她们的依靠,都是老公贾政。但很明显,王夫人依靠的不仅仅是老公贾政,她后面还有王氏家族。
王夫人为嫡夫人,赵姨娘为庶姨娘。嫡庶之间待遇差别很大,主要体现在祖宗 荫 功继承权 与 家业支配权 两个方面。这就是王夫人、赵姨娘之间产生矛盾的根源。
荣府第五大势力,是奴才阶层。 当然,奴才永远无势可言,只能寻求主子做依靠。所以荣府奴才阶层也有三大派别:
之一, 是赖嬷嬷为首的 赖家党 ,以贾母为靠山。
之二, 是宝玉奶妈李嬷嬷为首的 李家党 ,以贾政王夫人等主子为靠山。
之三, 是林之孝夫妇为首的 林家党 ,以贾赦那边儿的邢夫人、贾琏凤姐夫妇为靠山。
三、赵姨娘的反抗精神
综上所述,荣府各派争斗态势十分明确: 主子阶层,能够平衡三大势力的两个关键人物,就是贾宝玉和凤姐;凤姐,是贾赦邢夫人那边儿的儿媳妇,又是王夫人的内侄女;宝玉是王夫人的爱子,也是贾母的爱孙。
而凤姐何等聪慧?自然常常会向贾母讨好卖乖。显然,赵姨娘经常会有自己的想法,凤姐和宝玉,当然就成为她的眼中钉、肉中刺;赵姨娘对他们恨之入骨。
赵姨娘其实并不算笨、也不算愚,仅管她很坏,但她看问题很清楚。称她是 愚妾 ,大约应该是曹雪芹的无耐之叹:一叹赵姨娘 身份不高 ,二叹赵姨娘 技艺下流 。
因此,雌老虎凤姐,对三姑娘探春才会不住赞叹叫好;因为探春是能够平衡赵、王、凤、贾母 四方势力 的唯一之人;当然,主要因为除了丁点嫁妆之外,女孩儿不会牵扯爵位继承权和家业分配权这两项重大利益问题;探春是庶女,更不会沾边。
探春很聪明也很懂事,而贾环就不行, 他是庶子,又不识秤 。贾环的继承权和支配权,只要宝玉和贾兰还活着,他仅限于赵姨娘名下的财产和自己在荣府应得的一份人生礼金及生活费用。
以上所述,就是中国社会 嫡庶斗争 之所以残酷的根本之因:一旦触及基本权力及较大利益,定然是你死我活的结局,极难协商。古中国社会的这朵奇葩,全拜儒家嫡庶等级理论和皇帝治下等级制度所赐。
嫡庶斗争 ,体现在宫殿那把椅子上,就是骆宾王在《 讨武檄文 》中罗列的弑父鸩母、杀子屠兄等种种罪行。体现在中国社会与中国历史中,就是陈胜吴广们发出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的呵斥与质问。
二十四史 ,记录了至少二十五次陈胜吴广们的“宏号之志”,对其中成功者,国人都能膜拜敬颂甚至下跪认亲;而只要读了红楼故事的中国文人,却就是容不下小小的一对赵姨娘母子。
这种奇葩现象 ,除了儒家半仙的灌输教导之功,还能是谁干的好事?
四、赵姨娘的反抗方式
赵姨娘买通马道婆向宝玉、凤姐二人施咒的手艺,就是传说中的所谓 巫蛊之术 。人类原始文明早期时代,巫蛊之术原是一种克敌制胜之法。 巫 ,是现象、 是精神迷惑 。 蛊 ,是本质、 是下毒杀敌 。二者合在一起,便是 巫蛊之术 。
马道婆 ,是社会中下层的精明智者,即俗称的 半仙 之流。她略知佛道文化之旨,精通 巫蛊术 艺 。
佛道文化之旨,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创始人释迦牟尼和老子的初衷,都是在思考寻求济世安邦的大学问。
但在其发展和演化过程中却都被神化、被曲解、被居心叵测之人利用。后世弟子,还为祖师安上无所不能的本事,拜为神祉。这是皇帝治下愚民政治的成果。
皇帝等级治下,赵姨娘的反抗精神,是其背景和地位造就,她不可能具有正当的竞争意识和竞争手段。因为大观园人心思求的“好东西”,根本不会有一个姨娘的份额,更不会有贾环一个庶子的份额。如果有较大的利益驱动,逼迫赵姨娘总想置宝玉凤姐于死地。
儒家等级理论为中国社会编排的主次等级程序,早已把赵姨娘套牢:在荣府她连基本的话语权都不会拥有,除了自己房中的丫头彩云,下人也都不会尿她。
赵姨娘看的十分清楚,她只能暗暗寄希望于传说的 巫蛊之术 。
前已略详 :巫蛊之术,是人们对佛道学问的误解和滥用,也是人类文明早期鬼巫文化的积淀,是文明发展史上的大不幸。
体现在上层统治者的权力角斗场,多是莫须有罪名的栽赃陷害;最终,再嫁祸于失败一方来混淆视听、愚弄民众。而表现在社会中下层如赵姨娘和马道婆之间,仅是钱财和小惠的索取和欺诈。
马道婆也与荣府有亲,她是贾宝玉的寄名干娘。认干娘是民间迷信风俗,目的是为了消灾避祸。
马道婆二十四回后阕刚出场,就给贾母上了一课。她对贾母讲解《 大光明经 》的奇妙,还说南安太妃等人如何奉供大光明菩萨,并劝说贾母要做一些因果善事。贾母听罢很高兴,欣然命令下面照办。
马道婆行道,把佛道学问当作谋生手段,她是见人上菜碟;为贾母刚讲完法,就去赵姨娘房中开始咒法技艺展示。马道婆对赵姨娘经过几番火力试探,见赵姨娘无知又坚定的态度;又瞅着一大包银子而心动,便施展技艺下手。最终,凤姐和宝玉均被咒翻,几乎丧命。
马道婆施咒事件,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
之一 ,马半仙的作为。马道婆把《大光明经》介绍给贾母和南安太妃等人应该具有积极意义。《大光明经》的主旨含有自由平等意识。曹雪芹在此节引用马半仙讲法《大光明经》,是提前暗中为赵姨娘辩护。
之二 ,赵姨娘是寄居在社会中层的“ 无知有识 ”之流,他们常常对佛道学问抱有另一种幻想;习惯于借助学问铲除仇人以实现利益最大化。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迷信。而其反抗精神由其社会地位决定。
之三 ,就凤姐、宝玉中咒几乎丧命的结果而论显然是屁话。 巫蛊之术 的 巫术 ,是虚妄之谈;而 盅术的效果,全在于下毒能否得手 。说的再明白一些:人是咒不死的,但肯定能毒死。
二十四回宝玉、凤姐中咒几乎丧命的结果,显然属虚妄之说;曹雪芹如此行文应该有同情赵姨娘的因素。或者说,曹雪芹并非憎恨赵姨娘,而是皇帝儒家治下不公平的等级制度。
凤姐、宝玉同时中咒,其实是自己言行的报应。
循源上溯,赵姨娘动怒买通马道婆施咒事件的起因是:贾环爱上王夫人房中的丫头彩霞,做为一个青春少年是正常情怀。结果宝玉却当着贾环的面和彩霞任意调笑。宝玉的这个动作很令贾环吃醋憎恨,于是他伺机掀倒烛台,差点儿烫坏宝玉的脸和眼睛。这是贾环的反抗行为,确实阴毒。
事后,王夫人把赵姨娘母子大骂一通,骂得十分难听。
再往前溯,凤姐也曾因贾环与丫头们之间玩耍的琐事,严厉斥责过赵姨娘母子;内容主要包含嫡庶身份与男女之间的平等问题。凤姐一番话正好戳在赵姨娘的心尖,岂能不让她恨之入骨。
之四 ,屁话就是屁话,曹雪芹不会糊涂;他又让空空道人和癞头和尚救下宝玉凤姐的性命。
这个结果说得清楚一些:既然赵姨娘母子的反抗没有错,那么凤姐宝玉也就没有大错;他们的嫡主身份和特权,是社会等级制度所赋予。凤姐和宝玉即便有其罪过但罪不至死。 罪恶之源 ,在于不公平的社会等级制度。
五、赵姨娘恶行的根源
如果要理清赵姨娘反抗精神的源流,就要睁大眼睛看:社会不同地位、不同身份的人,是如何利用 文化 二字。
宝玉中咒时,林黛玉恰好在场。当她念了一句 阿弥陀佛 之后,宝玉开始发病,腾空一窜竟有丈余。而当宝玉凤姐被救清醒进食之后;消息传来,林黛玉又念了一句阿弥陀佛。
见黛玉如此神情,宝钗笑了说: 我笑如来佛比人还忙,又要管这又要管那,这会还要来管林姑娘的婚姻大事。
宝钗不但识仕途经济学问,而且更知旁门左道杂家;她懂佛道的精义,她的话底之意是:阿弥陀佛管不了那么多的事,问题的根源还是在现实之中。此局随之结束。
上述情节见证 :曹雪芹始终站在社会平等的最高角度,审视人间的各种争斗,他从来不做道德定义,也很少进行人性批判。是的。既然是人性,批判焉能改变?
等级社会中, 人与人之间的争斗十分普通普遍,有人的地方就少不了争斗。斗争的结果,会因争斗各方的特殊性引发意想不到的变化。曹雪芹这一理念,在红楼故事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赵姨娘的恶行,是她所处社会阶层的必然产物 。她的反抗精神,不可能崇高,她反抗意识的产生,是因社会各种不公平的等级秩序葬送了自己的利益。
赵姨娘时时受到歧视和压制,所以她时时在反抗;并且鼓励儿子一起反抗。她有着与晴雯等同的自觉意识和反抗精神。如果在更大的利益驱动下,不排除她有釆取极端手段的可能性。
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大同小异。曹雪芹与同时代西方作家 司汤达 具有相似的 竹竿社会观 ;只是中国社会的民主意识,来得相对缓慢了许多。所以,贾宝玉的叛逆精神,就无法和 于连 的拼搏精神相比。
司汤达说: 竹竿的下层总想往上爬,而上层也同时往下踩。上面有压制,下面就会反抗。而下面反抗,上面同时也会压制。
皇帝治下社会的等级秩序,使做为 竹竿更高一节 的贾母、王夫人和凤姐等人,也在时时提防和阻拦赵姨娘的可能犯界;如此,又更加驱使赵姨娘不择手段的坚决反抗。
赵姨娘的邪思恶行 ,并不是一个脸谱化形象,而是社会庶族阶层、姨娘地位类人群一个生动的代表形象。
如果只就 巫盅之术 的 盅术 而论,刘心武先生推测赵姨娘是残害林黛玉的原凶一说,有其合理性。以赵姨娘的地位和能力,不可能与贾母、王夫人及凤姐等主子,直接交锋对阵,她只能另想别的办法。
她很有可能选择与厉害主子相关的一个弱者下手,以达到逼疯、逼死宝玉的目的;这个倒霉人物,就是林黛玉。
果然如此,又是中国文明一大不幸;正好印证皇帝儒家等级制度之下 弱者更易相残 的争斗规律。
赵姨娘的可恨、可怜,和她的人生悲剧,以及她因仇恨而在生活中制造的各种小悲剧,其根源都是等级文化意识支撑的等级制度所造就。就此而论,也是曹雪芹刀枪之笔的永恒指向。
唐都浪子《浪说红楼》之:论赵姨娘
《红楼梦》整部书有七十三万一千零十七个字,可以说其中基本上没有废话,每个词语和句子地使用都恰到好处。《红楼梦》有无数的大章节构成,可是其中最打动人的还是其中一个个的小细节。这些地方往往一闪而过,但是却能够让人发自心底和温暖,或者它只是触动了内心的某一个节点,反正很久之后依然能够记起。
第一,宝玉对女孩子的用心,他不是一个好男友却决定是一个暖男宝玉是《红楼梦》中的男主角,在古代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他能够发自心底的尊肿和保护女性,这是极为难得的。很多人都笑话他是一个傻子,可是他真的愿意为真心真意的照顾身边的女孩子们,他的花心让他真的不适合做男朋友,但他真的是一个暖男。
宝玉对金钏儿的亏欠和对玉钏儿的弥补
因为宝玉的缘故,金钏儿虽是王夫人的大丫头却依旧被撵出贾府,后来金钏儿跳井而亡,宝玉一直都抱有对金钏儿的亏欠。王熙凤的生日正是金钏儿的忌日,他不顾众人的阻拦和规矩一定要到城外去祭奠,后来宝玉的桌案上常常备着一个香炉,就是为了祭奠金钏儿。
逝者已去,宝玉只有尽力对生者好,于是宝玉把对金钏儿的亏欠转化到玉钏儿的身上。看到玉钏儿一个人在为金钏儿伤心,宝玉会主动关心,会告诉她他也记得金钏儿;王夫人让玉钏儿给宝玉送汤,宝玉想尽方法都要让玉钏儿吃一口,后来汤洒了烫到了宝玉,可是他却主动先关心玉钏儿有没有被烫到。宝玉没有办法做到更多,但是他会尽自己可能得对一个人好。
宝玉雨夜探望黛玉,最温暖的夜晚
宝玉对黛玉的好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习惯,也是真心的爱着黛玉。宝玉和黛玉最开始在一起的时候常常会吵架,但是后期宝玉和黛玉确定了彼此是未来的良人,宝玉对黛玉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黛玉喝药宝玉要先尝尝苦不苦,黛玉生气宝玉第一时间道歉,黛玉的事宝玉都放在心上。
秋日的一个雨夜,宝玉一日都未见黛玉,想着尚在病中的黛玉会为秋雨夜感伤是,所以宝玉不顾大雨也要前去探望。宝玉为这黛玉的名誉考虑一般都不会晚间去找黛玉,这是尊重也是爱护,可是这一天他担心黛玉,所以才会破例。
宝玉来看黛玉其实也只能坐片刻就走,可是宝玉还是想亲自确认黛玉好不好,问问她想要吃些什么他明天好告诉人准备,就是家常的话,可是就是这样温暖人心。宝玉要走了,黛玉把自己的一个玻璃绣球灯给了宝玉,这个灯宝玉也有可是舍不得用怕摔坏了,可是黛玉说:“跌了灯值钱呢,是跌了人值钱?怎么存了买椟还珠的脾气……”,关切之情言溢于表。
宝玉对尤三姐和尤二姐的尊重,虽然很小的事情却足矣让人铭记
宝玉和尤三姐认识是因为贾敬的葬礼,尤老娘带着尤二姐和尤三姐来帮忙。众人对尤二姐和尤三姐都是觊觎她们的美貌,对她们可以阿谀奉承但是内心却是看不起的,对她们只是玩物,但是宝玉却给了她们少有尊重。
那日正是和尚们进来绕棺,咱们都在那里站着,他只站在头里挡着人。宝玉恐怕人多气味熏了姐姐们。接着他吃茶,尤二姐又要茶,那个老婆子就拿了他的碗倒。他赶忙说他吃脏了的,另洗了再拿来。
这样的事情只是小事,但是却总能在不经意间打动人。生活中很少会发生惊天动地的大事,所以小事就是看出人一个人的最好的方法。宝玉这些怪脾气,别人不懂,但是细细发现真的可以发现宝玉对人的尊重和爱护。
第二,那些和黛玉有关的暖心小细节黛玉是一个很有趣的姑娘,在她的身边发生了好多暖心的小细节,有她和宝玉的爱情,有她和紫鹃的闺蜜之情,也有她对宝钗和薛姨妈之间的亲情,还有贾母对黛玉发自心底的爱,反正在黛玉的身边有着很多的故事。
黛玉对宝玉的爱,用尽了全力,真心换真情
大家都能看到宝玉为黛玉做了很多的事情,可是殊不知黛玉也是同样的心力在爱着宝玉。黛玉会细心为宝玉擦去脸上的胭脂渍,会在宝玉被打后哭重了眼睛会劝宝玉“都改了吧”,会开解想要参禅悟道的宝玉;
会在自己伤心哭泣的时候关心宝玉怎么没有穿外衣,会很提前为宝玉写好作业让宝玉没有后顾之忧,会在知道宝玉病愈后感谢神明,会对紫鹃说如果宝玉不在了那么她也就活不成了,这都是黛玉对宝玉深爱的小细节,从来没有惊天动地却深情入骨。
黛玉和紫鹃之间超越主仆之情的闺蜜情谊,黛玉的鹦鹉让雪雁打帘子,
在《红楼梦》中每个**的身边都有会有一个丫头相伴,但是若论哪一对的关系最好,那非黛玉和紫鹃莫属。黛玉和紫鹃之间无话不谈,紫鹃永远都可以在黛玉最孤单和伤心的时刻找到黛玉,带她回家。黛玉也教会了紫鹃要勇敢,无为而治但是不等于懦弱无能,潇湘馆的人从来不张扬,但是也从来都不怕事儿。紫鹃即便冒着天下大不韪,也会去试探宝玉,问出他对黛玉的承诺。
黛玉养了一只鹦鹉,可是有一天黛玉回潇湘馆但是时候,鹦鹉突然间就说了一句:“雪雁,快掀帘子,姑娘来了。”
鹦鹉学舌并不稀奇,可是紫鹃要说多少遍,鹦鹉才会有这样自然的言语,也可以知道紫鹃真的对黛玉很好,紫鹃一直都会在潇湘馆等着黛玉回家。这种温暖是很多期盼却无法得到的。
黛玉叫薛姨妈母亲,把宝钗当做亲姐姐对待
自从宝钗主动同黛玉和解之后,黛玉真的把宝钗当做亲姐姐看待,而且黛玉还把薛姨妈当做母亲对待。黛玉没有叫薛姨妈干妈,而是“妈”,这个词语对黛玉而言有着无比重要的份量,她会这样直接地称呼薛姨妈是只因为真的喜欢她,也包含了无比的信任和依赖。当看到这里的时候就会很想哭,因为黛玉真的想妈妈了,薛姨妈用一个虚无的承诺骗了黛玉。
黛玉又道:“我好了,今日要出去逛逛。你回去说与姐姐,不用过来问候妈了,也不敢劳他来瞧我,梳了头同妈都往你那里去,连饭也端了那里去吃,大家热闹些。”
黛玉直呼宝钗“姐姐” ,薛姨妈“妈”,可知黛玉真的把她们当做了亲人,黛玉并不是很喜欢热闹,可是她却说要饭都带到宝钗那里去吃,黛玉对她们真的很好,可是她们一家人都辜负了黛玉的真心和真情。
第三,其他人发生的可乐和温暖的小事生活每天都有很多可乐和温暖的事情在发生,或许只要多一双慧眼就会发现美好的存在。
慈爱的贾母对待太虚观的小道士都能保有一份善意
贾母是贾府最尊的长辈的,但是贾母对人对事都有一份善意和温暖在里边。贾母突发兴致带着众人去太虚观打醮,太虚观就需要提前打点,可是有一个小道士在剪灯花就没有及时跑出去,结果王熙凤带着众人都来。小道士撞到王熙凤就挨了一巴掌,但是贾母却让人不要为难了小道士,给他钱还带他出去。当时看到这个场景就觉得很温暖,贾母虽然是高高在上的人,但是她真的很温暖,对待无关紧要的人她都有能够这样,她能够福报也是情理中事。
探春远嫁之前对赵姨娘所说的一句“母亲”
这句话也许在《红楼梦》的文本中没有出现,但却是我觉得87版红楼梦中最温暖的一个场景之一。很多时候我们都会看到探春和赵姨娘之间的矛盾,但是却没有看到的是探春和赵姨娘之间的母女情。因为规矩关系探春没有办法直接称呼赵姨娘做母亲,但是她很多时候都在默默的关心着赵姨娘,不管是给她讲道理还是替她善后;赵姨娘看似常常在胡闹,但是探春说道理她都会听。
探春远嫁真正为她伤心和担忧的人,赵姨娘绝对是第一份。探春抱着赵姨娘叫母亲和哭泣的时候真的很感人,探春第一次可以这样光明正大地叫她的母亲,赵姨娘当时哭的泪人一般,看着探春远嫁赵姨娘连说话和哭的资格都没有,她得有多心疼自己的 女儿,可是身份卑微她什么都做不了,两个人抱着哭的那一分钟什么不快都烟消云散。
总之,《红楼梦》虽然是一部囊括万千的书,但是它并不是夸夸而谈,相反地在其中有很多的温暖人心的小细节,通过一个个的小故事可以发现很有美好的瞬间,也可以发现人性之美。宝玉虽然不是一个好男友,但他绝对是一个大暖男;黛玉虽然看似冷傲不可靠近,但是她其实是一个内心很温暖坚强的姑娘,她惊艳了时光,温柔了那些岁月;贾母、探春等等其他人也带了我们很多温暖故事,细细品味《红楼梦》真的不是悲伤的书,其中的温暖足以慰风尘!
作者:十一,欢迎关注:小说红楼,一起找寻红楼梦中有趣的人和事儿!
《红楼梦》第25回“魇魔法姊弟逢五鬼,红楼梦通灵遇双真”(注:"五鬼"是指马道婆使用的巫术之类,"双真"是指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主要描写了赵姨娘贾环母子与凤姐儿、宝玉之间的矛盾冲突。他们之间的矛盾根源在这一回中也有交待——赵姨娘对马道婆说:“……你若果然法子灵验,把他两个绝了(“他两个”即指凤姐儿和宝玉),明日这家私不怕不是我环儿的。……”——可见,赵姨娘之所以忌恨凤姐儿和宝玉,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争夺贾家的财产,同时她恨凤姐把家中财产转移给了娘家(这在这一回中,赵姨娘说过这类的话)。为此,赵姨娘想方设法要害死他俩。先是贾环恶意烫伤宝玉的脸,后赵姨娘暗中让马道婆作法,使凤姐儿和宝玉中邪,令他们不省人事。在这里,贾环烫伤宝玉的脸,是很直接的,是明的,这很符合小孩的不计后果的单纯的报复行为。而赵姨娘是来暗的,她不敢明目张胆地算计别人,以她的地位和处境,她也不敢,只能玩阴招儿。至于说马道婆的巫术,只不过是作者的一个手法而已,不必信其真有,它不过是作者给赵姨娘使用阴招儿的一个道具而已。
足可讽刺的是,给宝玉作法中邪的马道婆,竟是宝玉寄名的干娘,这在这一回中作者也有交待。“寄名”是为了得到神的保佑(注:不是这个“佑”,是示字旁的,但是电脑打不出来),以免除灾难,而正是这个干娘,让宝玉这个义子非但没有免除灾难,反而使其陷入灾难之中。这不仅揭露了马道婆的虚伪、自私与贪婪,更显露其人性的冷漠与残酷。在金钱的驱使下,什么义子,什么出家人应有的善良,统统被作者冷静而毫不客气地晾晒在读者面前,令人心寒。亦或作者有意通过这一事件描写,揭露道家的虚伪与冷酷,亦未可知。
然而,在读者心寒的同时,作者又给读者以希望,他同时展现了另一人性的美好和善良。当宝玉被贾环恶意烫伤了脸后,宝玉道:“……还不妨事,明儿老太太问,就说是我自己烫的罢了。”可怜其善良悲悯的情怀!
作者在这一回中,不仅把双方的矛盾冲突展现出来,而且通过双方的矛盾,展现出人性之中的善恶美丑。通过这一强烈对比,表达出作者对赵姨娘、马道婆之流痛切的恨,同时表达出对宝玉深切的爱。
当然,在这一回中,也表现出黛玉对宝玉的感情,以及其它诸多方面,但我以为主要的就是以上所述。
第二十六回 蜂腰桥设言传心事 潇湘馆春困发幽情
话说宝玉养过了三十三天之后, 不但身体强壮,亦且连脸上疮痕平服,仍回大观园内去
这也不在话下且说近日宝玉病的时节,贾芸带着家下小厮坐更看守,昼夜在这里,那红玉同众
丫鬟也在这里守着宝玉,彼此相见多日,都渐渐混熟了那红玉见贾芸手里拿的手帕子,倒象是
自己从前掉的,待要问他,又不好问的不料那和尚道士来过,用不着一切男人,贾芸仍种树去
了这件事待要放下,心内又放不下,待要问去,又怕人猜疑,正是犹豫不决神魂不定之际,忽听
窗外问道:"姐姐在屋里没有"红玉闻听,在窗眼内望外一看,原来是本院的个小丫头名叫佳蕙
的,因答说:"在家里,你进来罢"佳蕙听了跑进来,就坐在床上,笑道:"我好造化!才刚在院子
里洗东西,宝玉叫往林姑娘那里送茶叶, 花大姐姐交给我送去可巧老太太那里给林姑娘送钱
来,正分给他们的丫头们呢见我去了,林姑娘就抓了两把给我,也不知多少你替我收着"便
把手帕子打开,把钱倒了出来,红玉替他一五一十的数了收起
佳蕙道: "你这一程子心里到底觉怎么样依我说,你竟家去住两日,请一个大夫来瞧瞧,
吃两剂药就好了"红玉道:"那里的话,好好的,家去作什么!"佳蕙道:"我想起来了, 林姑娘生
的弱,时常他吃药,你就和他要些来吃,也是一样"红玉道:"胡说!药也是混吃的"佳蕙道:"你
这也不是个长法儿,又懒吃懒喝的,终久怎么样"红玉道:"怕什么,还不如早些儿死了倒干
净!"佳蕙道:"好好的,怎么说这些话"红玉道:"你那里知道我心里的事!"
佳蕙点头想了一会, 道:"可也怨不得,这个地方难站就象昨儿老太太因宝玉病了这些日
子,说跟着伏侍的这些人都辛苦了,如今身上好了,各处还完了愿,叫把跟着的人都按着等儿赏
他们我们算年纪小,上不去,我也不抱怨,象你怎么也不算在里头 我心里就不服袭人那怕
他得十分儿,也不恼他,原该的说良心话,谁还敢比他呢别说他素日殷勤小心, 便是不殷勤
小心,也拼不得可气晴雯,绮霰他们这几个,都算在上等里去, 仗着老子娘的脸面,众人倒捧
着他去你说可气不可气"红玉道:"也不犯着气他们 俗语说的好,`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
的筵席',谁守谁一辈子呢不过三年五载, 各人干各人的去了那时谁还管谁呢"这两句话不
觉感动了佳蕙的心肠,由不得眼睛红了, 又不好意思好端端的哭,只得勉强笑道:"你这话说的
却是昨儿宝玉还说,明儿怎么样收拾房子,怎么样做衣裳,倒象有几百年的熬煎"
红玉听了冷笑了两声, 方要说话,只见一个未留头的小丫头子走进来,手里拿着些花样子
并两张纸, 说道:"这是两个样子,叫你描出来呢"说着向红玉掷下,回身就跑了红玉向外问
道:"倒是谁的也等不得说完就跑,谁蒸下馒头等着你,怕冷了不成! "那小丫头在窗外只说得
一声:"是绮大姐姐的"抬起脚来咕咚咕咚又跑了红玉便赌气把那样子掷在一边, 向抽屉内
找笔,找了半天都是秃了的,因说道:"前儿一枝新笔, 放在那里了怎么一时想不起来"一面
说着,一面出神,想了一会方笑道:"是了,前儿晚上莺儿拿了去了"便向佳惠道:"你替我取了
来"佳惠道:"花大姐姐还等着我替他抬箱子呢, 你自己取去罢"红玉道:"他等着你,你还坐
着闲打牙儿我不叫你取去, 他也不等着你了坏透了的小蹄子!"说着,自己便出房来,出了怡
红院,一径往宝钗院内来 刚至沁芳亭畔,只见宝玉的奶娘李嬷嬷从那边走来红玉立住笑问
道:"李奶奶, 你老人家那去了怎打这里来"李嬷嬷站住将手一拍道:"你说说,好好的又看上
了那个种树的什么云哥儿雨哥儿的, 这会子逼着我叫了他来明儿叫上房里听见,可又是不
好"红玉笑道:"你老人家当真的就依了他去叫了"李嬷嬷道:"可怎么样呢"红玉笑道:"那一
个要是知道好歹,就回不进来才是"李嬷嬷道:"他又不痴,为什么不进来 "红玉道:"既是进
来,你老人家该同他一齐来,回来叫他一个人乱碰,可是不好呢"李嬷嬷道:"我有那样工夫和
他走不过告诉了他,回来打发个小丫头子或是老婆子, 带进他来就完了"说着,拄着拐杖一
径去了红玉听说,便站着出神,且不去取笔
一时,只见一个小丫头子跑来,见红玉站在那里,便问道:"林姐姐,你在这里作什么呢 "
红玉抬头见是小丫头子坠儿红玉道:"那去"坠儿道:"叫我带进芸二爷来"说着一径跑了
这里红玉刚走至蜂腰桥门前,只见那边坠儿引着贾芸来了那贾芸一面走,一面拿眼把红玉一
溜,那红玉只装着和坠儿说话,也把眼去一溜贾芸:四目恰相对时,红玉不觉脸红了,一扭身往
蘅芜苑去了不在话下
这里贾芸随着坠儿,逶迤来至怡红院中坠儿先进去回明了,然后方领贾芸进去贾芸看时,
只见院内略略有几点山石,种着芭蕉,那边有两只仙鹤在松树下剔翎一溜回廊上吊着各色笼
子,各色仙禽异鸟上面小小五间抱厦,一色雕镂新鲜花样隔扇,上面悬着一个匾额,四个大字,
题道是"怡红快绿"贾芸想道:"怪道叫`怡红院',原来匾上是恁样四个字"正想着,只听里面
隔着纱窗子笑说道:"快进来罢我怎么就忘了你两三个月!"贾芸听得是宝玉的声音,连忙进入
房内抬头一看,只见金碧辉煌,文章М灼,却看不见宝玉在那里一回头,只见左边立着一架大
穿衣镜,从镜后转出两个一般大的十五六岁的丫头来说:"请二爷里头屋里坐"贾芸连正眼也
不敢看,连忙答应了又进一道碧纱厨, 只见小小一张填漆床上,悬着大红销金撒花帐子宝玉
穿着家常衣服,и着鞋,倚在床上拿着本书,看见他进来,将书掷下,早堆着笑立起身来贾芸忙
上前请了安宝玉让坐,便在下面一张椅子上坐了宝玉笑道:"只从那个月见了你,我叫你往书
房里来, 谁知接接连连许多事情,就把你忘了"贾芸笑道:"总是我没福,偏偏又遇着叔叔身上
欠安叔叔如今可大安了"宝玉道:"大好了我倒听见说你辛苦了好几天"贾芸道:"辛苦也是
该当的叔叔大安了,也是我们一家子的造化"
说着, 只见有个丫鬟端了茶来与他那贾芸口里和宝玉说着话,眼睛却溜瞅那丫鬟: 细挑
身材,容长脸面,穿着银红袄儿,青缎背心,白绫细折裙----不是别个,却是袭人那贾芸自从
宝玉病了几天,他在里头混了两日,他却把那有名人口认记了一半他也知道袭人在宝玉房中
比别个不同, 今见他端了茶来,宝玉又在旁边坐着,便忙站起来笑道: "姐姐怎么替我倒起茶
来我来到叔叔这里,又不是客,让我自己倒罢"宝玉道:"你只管坐着罢丫头们跟前也是这
样"贾芸笑道:"虽如此说,叔叔房里姐姐们,我怎么敢放肆呢"一面说,一面坐下吃茶
那宝玉便和他说些没要紧的散话 又说道谁家的戏子好,谁家的花园好,又告诉他谁家的
丫头标致,谁家的酒席丰盛,又是谁家有奇货,又是谁家有异物那贾芸口里只得顺着他说, 说
了一会,见宝玉有些懒懒的了,便起身告辞宝玉也不甚留,只说:"你明儿闲了,只管来"仍命
小丫头子坠儿送他出去
出了怡红院,贾芸见四顾无人,便把脚慢慢停着些走,口里一长一短和坠儿说话,先问他"
几岁了名字叫什么你父母在那一行上在宝叔房内几年了一个月多少钱共总宝叔房内有
几个女孩子"那坠儿见问,便一桩桩的都告诉他了贾芸又道:"才刚那个与你说话的,他可是
叫小红"坠儿笑道:"他倒叫小红你问他作什么"贾芸道:"方才他问你什么手帕子,我倒拣了
一块"坠儿听了笑道:"他问了我好几遍,可有看见他的帕子我有那么大工夫管这些事!今儿
他又问我,他说我替他找着了,他还谢我呢 才在蘅芜苑门口说的,二爷也听见了,不是我撒谎
好二爷,你既拣了,给我罢我看他拿什么谢我"原来上月贾芸进来种树之时,便拣了一块罗帕,
便知是所在园内的人失落的, 但不知是那一个人的,故不敢造次今听见红玉问坠儿,便知是
红玉的,心内不胜喜幸又见坠儿追索,心中早得了主意,便向袖内将自己的一块取了出来,向
坠儿笑道:"我给是给你,你若得了他的谢礼,不许瞒着我"坠儿满口里答应
了,接了手帕子,送出贾芸,回来找红玉,不在话下
如今且说宝玉打发了贾芸去后, 意思懒懒的歪在床上,似有朦胧之态袭人便走上来, 坐
在床沿上推他,说道:"怎么又要睡觉闷的很,你出去逛逛不是"宝玉见说,便拉他的手笑道:"
我要去,只是舍不得你"袭人笑道:"快起来罢!"一面说,一面拉了宝玉起来 宝玉道:"可往那
去呢怪腻腻烦烦的"袭人道:"你出去了就好了只管这么葳蕤,越发心里烦腻"
宝玉无精打采的, 只得依他晃出了房门,在回廊上调弄了一回雀儿,出至院外,顺着沁芳
溪看了一回金鱼 只见那边山坡上两只小鹿箭也似的跑来,宝玉不解其意正自纳闷,只见贾
兰在后面拿着一张小弓追了下来,一见宝玉在前面,便站住了,笑道:"二叔叔在家里呢,我只当
出门去了"宝玉道:"你又淘气了好好的射他作什么"贾兰笑道: "这会子不念书,闲着作什
么所以演习演习骑射"宝玉道:"把牙栽了,那时才不演呢"
说着, 顺着脚一径来至一个院门前,只见凤尾森森,龙吟细细举目望门上一看,只见匾上
写着" 潇湘馆"三字宝玉信步走入,只见湘帘垂地,悄无人声走至窗前,觉得一缕幽香从碧纱
窗中暗暗透出 宝玉便将脸贴在纱窗上,往里看时,耳内忽听得细细的长叹了一声道: "`每日
家情思睡昏昏'"宝玉听了,不觉心内痒将起来,再看时,只见黛玉在床上伸懒腰宝玉在窗外
笑道:"为甚么`每日家情思睡昏昏'"一面说,一面掀帘子进来了
林黛玉自觉忘情,不觉红了脸,拿袖子遮了脸,翻身向里装睡着了宝玉才走上来要搬他的
身子,只见黛玉的奶娘并两个婆子却跟了进来说:"妹妹睡觉呢,等醒了再请来 "刚说着,黛玉
便翻身坐了起来,笑道:"谁睡觉呢"那两三个婆子见黛玉起来,便笑道: "我们只当姑娘睡着
了"说着,便叫紫鹃说:"姑娘醒了,进来伺侯"一面说,一面都去了
黛玉坐在床上,一面抬手整理鬓发,一面笑向宝玉道:"人家睡觉,你进来作什么" 宝玉见
他星眼微饧,香腮带赤,不觉神魂早荡,一歪身坐在椅子上,笑道:"你才说什么"黛玉道:"我没
说什么"宝玉笑道:"给你个榧子吃!我都听见了"
二人正说话,只见紫鹃进来宝玉笑道:"紫鹃,把你们的好茶倒碗我吃"紫鹃道:"那里是
好的呢要好的,只是等袭人来"黛玉道:"别理他,你先给我舀水去罢"紫鹃笑道:"他是客,自
然先倒了茶来再舀水去"说着倒茶去了宝玉笑道:"好丫头,`若共你多情**同鸳帐,怎舍得
叠被铺床'"林黛玉登时撂下脸来,说道:"二哥哥,你说什么"宝玉笑道:"我何尝说什么"黛
玉便哭道:"如今新兴的,外头听了村话来,也说给我听,看了混帐书,也来拿我取笑儿我成了
爷们解闷的"一面哭着,一面下床来往外就走宝玉不知要怎样,心下慌了,忙赶上来,"好妹妹,
我一时该死,你别告诉去我再要敢,嘴上就长个疔,烂了舌头"正说着,只见袭人走来说道:"
快回去穿衣服,老爷叫你呢 "宝玉听了,不觉打了个雷的一般,也顾不得别的,疾忙回来穿衣
服出园来,只见焙茗在二门前等着,宝玉便问道:"你可知道叫我是为什么"焙茗道:"爷快出
来罢,横竖是见去的,到那里就知道了"一面说,一面催着宝玉
转过大厅, 宝玉心里还自狐疑,只听墙角边一阵呵呵大笑,回头只见薛蟠拍着手笑了出来,
笑道:"要不说姨夫叫你,你那里出来的这么快"焙茗也笑道:"爷别怪我"忙跪下了 宝玉怔
了半天,方解过来了,是薛蟠哄他出来薛蟠连忙打恭作揖陪不是,又求" 不要难为了小子,都
是我逼他去的"宝玉也无法了,只好笑问道:"你哄我也罢了, 怎么说我父亲呢我告诉姨娘去,
评评这个理,可使得么"薛蟠忙道:"好兄弟,我原为求你快些出来,就忘了忌讳这句话改日你
也哄我,说我的父亲就完了"宝玉道:" 嗳,嗳,越发该死了"又向焙茗道:"反叛у的,还跪着
作什么!"焙茗连忙叩头起来薛蟠道:"要不是我也不敢惊动,只因明儿五月初三日是我的生日,
谁知古董行的程日兴, 他不知那里寻了来的这么粗这么长粉脆的鲜藕,这么大的大西瓜,这么
长一尾新鲜的鲟鱼, 这么大的一个暹罗国进贡的灵柏香熏的暹猪你说,他这四样礼可难得不
难得 那鱼,猪不过贵而难得,这藕和瓜亏他怎么种出来的我连忙孝敬了母亲,赶着给你们老
太太, 姨父,姨母送了些去如今留了些,我要自己吃,恐怕折福,左思右想,除我之外,惟有你
还配吃,所以特请你来可巧唱曲儿的小么儿又才来了,我同你乐一天何如 "一面说,一面来
至他书房里只见詹光,程日兴,胡斯来,单聘仁等并唱曲儿的都在这里, 见他进来,请安的,问
好的,都彼此见过了吃了茶,薛蟠即命人摆酒来说犹未了,众小厮七手八脚摆了半天,方才停
当归坐宝玉果见瓜藕新异,因笑道:"我的寿礼还未送来,倒先扰了"薛蟠道:"可是呢,明儿你
送我什么"宝玉道:"我可有什么可送的 若论银钱吃的穿的东西,究竟还不是我的,惟有我写
一张字,画一张画,才算是我的"
薛蟠笑道:"你提画儿,我才想起来昨儿我看人家一张春宫,画的着实好上面还有许多的
字, 也没细看,只看落的款,是`庚黄'画的真真的好的了不得!"宝玉听说,心下猜疑道: "古
今字画也都见过些,那里有个`庚黄'"想了半天,不觉笑将起来,命人取过笔来,在手心里写了
两个字,又问薛蟠道:"你看真了是`庚黄'"薛蟠道:"怎么看不真!"宝玉将手一撒,与他看道:"
别是这两字罢其实与`庚黄'相去不远"众人都看时, 原来是"唐寅"两个字,都笑道:"想必是
这两字,大爷一时眼花了也未可知"薛蟠只觉没意思, 笑道:"谁知他`糖银'`果银'的"正说
着,小厮来回"冯大爷来了"宝玉便知是神武将军冯唐之子冯紫英来了 薛蟠等一齐都叫"快
请"说犹未了,只见冯紫英一路说笑, 已进来了众人忙起席让坐冯紫英笑道:"好呀!也不出
门了,在家里高乐罢 "宝玉薛蟠都笑道:"一向少会,老世伯身上康健"紫英答道:"家父倒也
托庇康健 近来家母偶着了些风寒,不好了两天"薛蟠见他面上有些青伤,便笑道:"这脸上又
和谁挥拳的挂了幌子了"冯紫英笑道:"从那一遭把仇都尉的儿子打伤了,我就记了再不怄气,
如何又挥拳这个脸上,是前日打围,在铁网山教兔鹘捎一翅膀"宝玉道: "几时的话"紫英
道:"三月二十八日去的,前儿也就回来了"宝玉道:"怪道前儿初三四儿, 我在沈世兄家赴席
不见你呢我要问,不知怎么就忘了单你去了,还是老世伯也去了"紫英道:"可不是家父去,
我没法儿,去罢了难道我闲疯了,咱们几个人吃酒听唱的不乐,寻那个苦恼去这一次,大不幸
之中又大幸"
薛蟠众人见他吃完了茶, 都说道:"且入席,有话慢慢的说"冯紫英听说,便立起身来说道:
论理,我该陪饮几杯才是,只是今儿有一件大大要紧的事,回去还要见家父面回,实不敢领
薛蟠宝玉众人那里肯依,死拉着不放冯紫英笑道:"这又奇了你我这些年, 那回儿有这个道
理的果然不能遵命若必定叫我领,拿大杯来,我领两杯就是了"众人听说,只得罢了,薛蟠执
壶,宝玉把盏,斟了两大海那冯紫英站着,一气而尽 宝玉道:"你到底把这个`不幸之幸'说完
了再走"冯紫英笑道:"今儿说的也不尽兴我为这个,还要特治一东,请你们去细谈一谈,二则
还有所恳之处"说着执手就走薛蟠道:"越发说的人热剌剌的丢不下多早晚才请我们,告诉
了也免的人犹疑"冯紫英道:"多则十日,少则八天"一面说,一面出门上马去了众人回来,
依席又饮了一回方散
宝玉回至园中, 袭人正记挂着他去见贾政,不知是祸是福,只见宝玉醉醺醺的回来, 问其
原故,宝玉一一向他说了袭人道:"人家牵肠挂肚的等着,你且高乐去,也到底打发人来给个信
儿"宝玉道:"我何尝不要送信儿,只因冯世兄来了,就混忘了"正说,只见宝钗走进来笑道:"
偏了我们新鲜东西了"宝玉笑道:"姐姐家的东西,自然先偏了我们了"宝钗摇头笑道:"昨儿
哥哥倒特特的请我吃,我不吃,叫他留着请人送人罢 我知道我的命小福薄,不配吃那个"说
着,丫鬟倒了茶来,吃茶说闲话儿,不在话下
却说那林黛玉听见贾政叫了宝玉去了,一日不回来,心中也替他忧虑至晚饭后,闻听宝玉
来了,心里要找他问问是怎么样了一步步行来,见宝钗进宝玉的院内去了,自己也便随后走了
来刚到了沁芳桥,只见各色水禽都在池中浴水,也认不出名色来,但见一个个文彩炫耀, 好看
异常,因而站住看了一会再往怡红院来,只见院门关着,黛玉便以手扣门
谁知晴雯和碧痕正拌了嘴,没好气,忽见宝钗来了,那晴雯正把气移在宝钗身上,正在院内
抱怨说: "有事没事跑了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的不得睡觉!"忽听又有人叫门,晴雯越发动
了气,也并不问是谁,便说道:"都睡下了,明儿再来罢!"林黛玉素知丫头们的情性, 他们彼此
顽耍惯了,恐怕院内的丫头没听真是他的声音,只当是别的丫头们来了,所以不开门,因而又高
声说道:"是我,还不开么"晴雯偏生还没听出来,便使性子说道: "凭你是谁,二爷吩咐的,一
概不许放人进来呢!"林黛玉听了,不觉气怔在门外, 待要高声问他,逗起气来,自己又回思一
番:"虽说是舅母家如同自己家一样,到底是客边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栖如
今认真淘气,也觉没趣"一面想, 一面又滚下泪珠来正是回去不是,站着不是正没主意,只
听里面一阵笑语之声,细听一听,竟是宝玉`宝钗二人林黛玉心中益发动了气,左思右想,忽然
想起了早起的事来: "必竟是宝玉恼我要告他的原故但只我何尝告你了,你也打听打听,就恼
我到这步田地 你今儿不叫我进来,难道明儿就不见面了!"越想越伤感起来,也不顾苍苔露冷,
花径风寒,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悲戚戚呜咽起来原来这林黛玉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
不期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真是:
花魂默默无情绪,鸟梦痴痴何处惊因有一首诗道:
颦儿才貌世应希,独抱幽芳出绣闺,
呜咽一声犹未了,落花满地鸟惊飞那林黛玉正自啼哭,忽听"吱喽"一声,院门开处,不知
是那一个出来要知端的,且听下回分解
温姨娘最后的结局是被毒死了。
在《春闺梦里人》的小说中,温婉是凭借自身装出来的贤惠品德,并得到宁府老夫人的首肯后,才成为宁钰轩的正室。剧版中的她一开始是二夫人,但这并不影响她作妖,她在宁府人前一直在示弱,背后就捅刀,是典型的扮猪吃老虎的那种。
温婉后期是沈幼清沈娘娘的坚定跟班。温婉最后一次在宁府的作妖,是在去非晚阁的半路上,因为她撞上了季曼,这也是他们最后一次的吵架。小说中温婉的结局是被毒死的,是在季曼离开不到的两个时辰里,在房间里毒发身亡。
剧情简介
《春闺梦里人》改编自白鹭成双的高人气同名小说。主要讲述了经商天赋过人的少女季曼意外失忆,意外代替孪生姐姐进入侯府,凭借过人的商业头脑多次化解危机,最后赢得了侯爷宁钰轩的宠爱,收获成长和幸福的故事。
小说结局是圆满的结局,小说的最后女主季曼留在了古代,生了一个小桑榆,同时开展了副业。而陌玉侯宁钰轩最终只有了女主一个妻子,在番外中陌玉侯宁钰轩的手下鬼白在季曼和陌玉侯宁钰轩撮合下,与水娘子成亲了。虽说是手下,但他们的婚礼陌玉侯宁钰轩一点也不马虎,安排的也很隆重。
作为从现代穿越到古代的女子,季曼在这里找到了真爱,成家立业。季曼拥有现代思想,能力出众关键还非常的聪明,有做生意的头脑,和男主感情经历了众多波折,最后迎来圆满大结局。
综观整个红楼里,贾政与赵姨娘互动的最多,侍寝的也是赵姨娘。与王夫人不过是明面上的客套,周姨娘就是个摆脱。
问题来了,赵姨娘那么粗俗上不了台面的人,怎么得贾政独宠呢?
赵姨娘到底有多不堪?为了二十两银子,当众辱骂自己的亲生女儿,致使刚管家的女儿探春遭人刁难;为了微不足道的东西,与丫头们厮打在一起,逼得亲生女儿无法立足。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人嫌弃的女人,贾政却把她收到了房中做妾,还和这样一个女人生下了一双儿女,并且贾政居然在大部分的时间里,是在赵姨娘房里过夜。
贾政独宠赵姨娘,大概有这几个原因:
赵姨娘出身卑微,自身的素质不高,但从她吵架,打架的阵势来看,赵姨娘也曾经是个活泼外向的姑娘。
底层的出身没有那么多的礼教约束,这样的出身、性格,决定了她没有王夫人那样性格木讷、克己复礼、事事循规蹈矩,她的外向泼辣、爱说爱笑、不守常规的性格,放到不苟言笑的贾政身边,或许就能演变成一种情趣。
这或许是夫妻之间的互补吧。
政治上他满腔热血抱负,可惜郁郁不得志,就连他女儿元春封妃,也没有给他带来仕途升迁,最后弄了个心灰意冷。
再说他在家里的地位吧,秦可卿死了后,贾珍用了一个非同寻常的棺材,贾政感觉不妥劝了又劝,可有谁听他的呢?最后因此弄出了祸事,牵连整个贾府。
想管儿子宝玉,可上有老母护着,他无可奈何。时间久了,心灰意冷的他就去宠爱粗俗,人人讨厌的赵姨娘,并且引为知己的感觉。
赵姨娘在明面上的瞎胡闹,何尝不是不是贾政内心的一种发泄?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又有谁能够了解?王夫人整日不苟言笑,吃斋念佛,即使有交流也是明面上的客套。时间长了,他独宠赵姨娘,允许她胡作非为。赵姨娘做了那么多不堪之事,都是贾政在背后撑腰为其善后。
让大家很是不理解这个粗俗不堪的女人,竟能得贾政独宠,其实背后是大有深意的。
《红楼梦》写了为数众多活动在大观园中的丫环**。她们都各自通过作者安排的典型情节来表现出自己独特的思想性格:葬花的黛玉,眠石的湘云。扑蝶的宝钗,补裘的睛雯、画蔷的龄官,打络的莺儿……。在她们当中,探春以理家而跃然纸土,可以说,没有理家,就很难设想探春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怎样评价探春的理家?通过理家的描写,作者怎样处理他这个人物的呢他想表达什么想法呢?……这是一个颇存争议的问题。
(一)
探春理家,安排在全书半中腰的第五十五回。在这一回的开头,戚本有一段总批说:
此回接上文恰似黄钟大吕后转出羽调商声,别有清凉滋味。
批书人从对小说的鉴赏中得出一个类似音乐变调的感觉。脂砚斋的批语,同样得作具体分析,不应盲目迷信,作为论据。但是,我觉得批书人的感觉是有根据的。“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在这之前,曹雪芹把贾府的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极盛写得淋漓尽致,从这里开始,变调了:他要写贾府如何一步步地走下路了。
所谓由盛而衰,当然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漫长过程。在这之前,曹雪芹并不是没有写衰的一面。憨直、酗酒、有功但被遗忘的焦大的叫骂,赤裸裸地揭露了贾氏家族首先在精神道德上的没落。大闹家学,反映出许多丑恶不堪,金钱奴役穷困,权势强奸真理。马道婆同赵姨娘的勾结,让我们窥见这个大家族在温情脉脉的纱幕后面掩盖着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斗。宝玉挨打,除了反映出封建家庭内部叛逆者同卫道者的尖锐冲突之外,又交叉着贾府同另外一些贵族集团的复杂纠葛。……我们还用不着去探索前五回某些情节里作者的种种预示。但是,总的来说,前五十四回的调子是高昂的,着重点是贾府如何繁华,如何富丽。即使顺便揭露一下他们的奢费和骄横,预示他们必将没落,……那也只是一种陪衬的阴影。《秦可卿死封龙禁卫》可谓奢靡极了;但是,“白漫漫人来人往,花簇簇官去官来”,让人得出的印象是贾家的赫赫权势,排场豪华,是凤姐的历练老到,井井有条。吃螃蟹赏桂花,也顺便透露了史家败落的消息。这场“又要自己便宜,又要不得罪了人”的宴会,“够我们庄家人过一年”,客观上也是一种暴露。但是,作品给我们感染到的仍然是富贵得不知道如何打发日子的太太**们如何吟诗咏蟹的欢乐气氛,连丫头们也高兴得差点忘了身份地“抹了他主子一脸的螃蟹黄子”呢!
到此为止,作者把荣国府、宁国府、大观园这些环境,宝玉、黛玉、宝钗、风姐这些人物,给我们介绍过了,叛逆者宝玉同黛玉那种痛苦而又甜蜜的爱情,经过反复试探,也已经取得了默契。现在,作者给我们展现生活的另一角落,矛盾的另一方面。凤姐曾经对刘姥姥讲过:“外头看着这里烈烈轰轰的,殊不知大有大的艰难去处”。凤姐没有必要在刘姥姥面前装穷。她讲的是实情,甚至讲这话时还怀着得意的神态。但是,贾家却确实在不可避免地走向没落。首先是政治、经挤方面的式微,同时还有着上下左右的一系列矛盾。就象在上半部不曾忽略稍稍反映一下贾府的矛盾和困难那样,在五十五回变调以后,作者也不是没有写过欢乐的场面。但是,无论从数量或质量上看,这些场面都是次要而又次要的了。我们即使在那里也感触到凉渗渗的寒意。宝玉过生日的描写够繁华够欢畅的了。这里,黛玉揭穿淑云的把戏。“恨的湘云拿筷子敲黛玉的手”;那边,尤氏、鸳鸯等人在搳拳,“叮叮左口右当,只听得腕上的镯子响”;憨湘云醉眠芍药裀,呆香菱情解石榴裙。乐完白天,晚上还乐。宝钗、探春那样的标准封建**,也在槁木死灰般的寡嫂李纨的陪同下,情不自禁地对森严的封建家法发出了挑战。但是,就在这样欢快的气氛中,在花下同宝玉卿唧哝哝的黛玉,竟然也发出了贾府“必致后手不继”的耽心;酒令中又出现了“开到荼縻花事了”那样使宝玉皱眉的送春诗句。作者没有忘记对读者展示萧瑟季节的已经来临。
探春在这样关键的时刻登场表演了:
刚将年事忙过,凤姐便小月了,在家一月不能理事,天天两三个太医用药。凤姐自恃强壮,虽不出门,然筹画计算,想起什么事来,便命平儿去回王夫人。任人谏劝,他只不听。王夫人便觉失了膀臂。一人能有多大的精神凡有了大事,自己主张,将家中琐碎之事,一应都暂令李纨协理。李纨是个尚德不尚才的,未免逞纵了下人,王夫人便命探春合同事纨裁处。……又特请了宝钗来,托他各处小心。
小说交待得很清楚:凤姐货真价实地病了,而且是“调养到八九月间才渐渐地起复过来”,王夫人暂令李纨、探春协理,准备“凤姐将息好了,仍交与他”的。这其中的道理,兴儿在同尤二姐谈荣国府的情况、人物时讲得很清楚:“我们家的规矩又大,寡妇奶奶们不管事,只宜清净守节。……只因这一向他(凤姐)病了,事多,这大奶奶暂管几日”小说表明,除了凤姐,贾琏实标上也在主持家务。一个寡妇人家,要把偌大一个荣国府的内内外外都管起来,即使换一个比李纨更有才能的人,也有很多难以克服的困难,作为一个待字闺中的千金**,探春也不可能是凤蛆的接班人.象接待前来勒索的复太监、周太监这类“外交”活动,探春固然不可出面接待,大姐捡到绣春囊这类可布的丑事,更是根本不能让她见和听。何况她又终于还有一个出阁的日子!
事实上,凤姐一直没有停止过理家的筹画计算。她也很明确:探春只不过是她理家的一只“膀臂”。在对平儿连声叫了三下好来赞美探春的胆识之后,凤姐说:“如今她既有这(兴利除弊)主意,正该和他协同,大家做个膀臂,我也不孤不独了。……咱们有她这个人帮着,咱们也省些心,于太太的事也有些益。”后来,好些事情也往往是平儿配合着处理,或干脆由平儿同凤姐商量之后处理。
有一种意见却把事情说成凤姐因为内外交困、当不下这个家,借着小产这个表面原因而下台,似乎探春因此上了台,那其实是并不符合小说的描写。
一开始就明确是代理,固然有希望凤姐哪一天好转的意思;同时,这个行动本身又显示出贾府的危机。
古董商人、贾府奴仆周瑞的女婿冷子兴曾经向贾雨村演说过荣国府,他得出的结论是悲观的:
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这还是小事,更有一件大事。谁知这种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这段话可以说是封建贵族家庭败落的一幅不太准确的写照。把衰败的原因归结于“运筹谋画者无一”,归结为“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显然没有抓住更为深厚的社会根源。“一代不如一代”,有宝玉那样的“不肖”,也有贾珍、贾琏那样的“不肖”,不能笼统地相提并论。然而,在贾府,当探春被委任“协理”的时候,倒是实在提出了由谁来代替病得无法理事的凤姐这样一个负责“运筹谋画”女管家的问题作者强调指出,事实也确实那样:王夫人是在没有法子的情况下让寡妇李纨协理,又在李纨协理不得力的情况下把待字闺中的探春以及作为亲戚的宝钗拉了出来。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生活已经向贾府提出了物色一个凤姐接班人的问题。这个难以解决的矛盾,又很显然同谁将是宝二奶奶有着密切的联系。宝玉同黛玉的爱情关系,经过若干次痛苦的试探,总算是稳固下来了;但是,那还是未经统治者首肯的一场“鬼不成鬼,贼不成贼”的反叛。无权决定自己婚事的宝玉、黛玉,也不曾意识到要争取这个权力,而只是把希望寄托在渺渺茫茫的命运之中。从探春不得不协助理家这个情节,我们隐隐约约地看到,随着贾府式微的加速,一旦把贾府的利益摆上天平的这一头,摆在天平另一头的、宝玉黛玉看得比一切都重的爱情,却是那样微不足道,轻如鸿毛。……
(三)
探春理家的另一件大事就是在大观园里找寻一条增加收入的途径。探春从赖人家花园的经营办法中得到启发,决定“在园子里的所有的老妈妈中,拣出几个本分老成能知园圃事的,派准他们收拾料理,也不必要他们交租纳税,只问他们一年可孝敬些什么”。经过宝钗、李纨的讨论补充,制定出一个“众人听了,都欢声鼎沸”的方案来。给贾府每年增加了四百两银子的收入。
这一兴利除弊方案的提出和实施,固然写出了探春的“敏”,宝钗的“识”,然而,就同蠲免学银、脂粉钱的重叠开支那样,它首先还是暴露出贾府的倾颓。“历朝有言利之臣则国脉已伤,治家而搜刮小利,则元气将绝”。在“把银子都花的淌海水似的”日子里,贵族**决不会想到兴这样的小利,即使想到了,也会因为“有失大体”而遭到唾弃。
那么,兴的到底是“利”还是“弊”呢是成功,还是失败呢
一种意见认为,探春这一手,只不过是为巩固贾府的统治服务,加强了对奴隶们的剥削,那结果只能是失败。
诚然,探春理家的目的,是做几件于巩固贾府家业有利的事情。老妈妈们自然也是受剥削者。但是,对于复杂的社会生活,我们不能满足于如此简单的答案。我们还得进一步地具体分析,看看这“欢声鼎沸”是真是假。如果是真的,被剥削的老妈妈们又为什么高兴。
原先的大观园,是一个为观赏而产生的园子。同一切贵族地主的庭苑一样,在这里,一切产品只存在着使用价值而不存在着交换价值,那使用价值也狭窄得离物尽其用很远很远。在林黛玉看来,荷叶的使用价值是“留得残荷听雨声”;花花朵朵,除了观赏插戴,就只能是**们吟诗咏词的材料。但是,如今探春有了一个新的发现,原来“一个破荷叶,一根枯草根子都是值钱的”:大观园的产品也还存在着交换价值,而且探春还准备去实现它们的这一价值。这一点表明,由于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已经对这样一个贵族地主发生了直接的影响。它使得象贾府这样的世家也觉得不能照老样子因循地生活下去,必需适应新的形势,把生活方式做一点改变。他们也许还不曾明确地这样意识到,但是,商品经济却实实在在地挤进了大观园的铁门,在那里打进了第一个锲子。既然开了个头,它迟早总会给那种封建主义的自然经济以或多或少的分解作用。
当然,这种“承包”的办法,并不很新鲜,甚至可以追溯到很远很远的年代。例如,早在宋朝宋神宗时,就曾经有人设想过把一些祠庙的收入包给承办人,收取净利。后来因为有人认为这是对神灵的亵渎,“岁收微利,实损国体”而没有办成。到了明、清,这种包佃的形式有了多样的发展。吴振臣《闽游偶记》就讲到其中一种做法:
闽地所种荔枝、龙眼,多不自扑采。有吴越贾人,春时即往估计其直。吴越人曰断,闽人曰扑。有扑花者,扑孕者,扑青者。树主与贾人倩惯估乡老为互人,互人环树指示曰:某树得乾儿许,某树少差,某树较胜。其估时之多寡,与后日之风雨之肥瘠,互人皆意而得之,他日摘焙皆不甚相远也。
赖大家的包法,同这种做法接近。不同的是,承包人还得自己或派出工人到园中打理,这就兼有包租的性质。探春的做法,比赖大家的又退了一步。它的承包人只不过是本家老妈妈而不是外面的商人。这些老妈妈,不是雇佣工人,也不是租地农民,是贾府的奴隶。从生产的目的来看,主要目的仍然是观赏,只是观赏之余“不自弃”,发挥一下“废物”的作用。在货币收入同观赏发生矛盾时,前者仍得服从后者。因此,要从这里找资本主义的因素,看来恐怕是困难的。
但是,即使如此,探春的做法,仍然是对奴隶劳动的修正。它多多少少承认了老妈妈们有取得自己劳动所得的一部分(是很小部分)的权利,因此也就意味着老妈妈们的一部分劳动是为自己的劳动,承认这一部分劳动力的自主权,而不是从头到尾都归贵族地主支配。这个行动的意义,远远超过贾府增加四百两收入的所得,将会发生深远的影响。采取这一做法,对于一个贵族**来说并不简单。极力维护封建制度尊严的宝钗,千方百计地把这个做法同孔孟的教训衔接起来,用书香来冲刷铜臭味,以免“流入市俗去了”。但是,探春却不在乎这一套,使得宝钗批评她“才办了两天的事,就利欲熏心,把朱子都看虚浮了。你再出去,见了那些利弊大事,越发把孔子也看虚了”。这里,一半是开玩笑,一半却是真情。同样严格恪守封建制度的种种规范,探春却更实际些。只要对于巩固贾家的家业有利,她不惜突破某些束缚。
探春曾经痛苦地声唤过:“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这是由于不满赵姨娘的作践而发出的牢骚。但是,三**探春又确实一直对外面的世界怀着浓厚的兴趣。就连外头市场上卖的“柳枝儿编的小篮子,整竹根抠的香盒儿,胶泥垛的风炉儿”之类的小玩意儿,也吸引得她把零用钱攒集下来托宝玉哥哥去买。她多么渴望窥视一下外面的世界!她还有着一种同男人争短长、替女孩儿争口气的宿愿:“孰谓雄才莲社,独许须眉;不教雅会东山,让余脂粉耶”她是这样做的。参观了一次赖大的花园,她就从中学到了东西。如果探春不是被限制在狭小的大观园内,果然走出外面,她很可能象海绵似地吸收更多有用的知识,为统治阶级立一番事业。如果不是“生于末世”,她的才志是可以大有发展的。
老妈妈们的“欢声鼎沸”并非虚构。探春在谈到这种做法的好处时说:
“一则园子有专定之人修理花木,自有一年好似一年的,也不用临时忙乱,二则也不至作践,白辜负了东西;三则老妈妈们也可借此小补,不枉年日在园中辛苦;四则亦可省了这些花儿匠、山子匠、打扫人等的工费。”
李纨也说:
“省钱事小,第一有人打扫。专司其职,又许他们去卖钱。使之以权,动之以利,再无不尽职的了。”
虽然她们都是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来看问题,话又确实讲明了实质所在。曹雪芹在好几处给我们点染出这种“无不尽职”的气氛:
因近日将园中分与众婆子料理,各司各业,皆在忙时:也有修竹的,也有剿树的,也有栽花的,也有种豆的,池中又有驾娘们行着船夹泥的,种藕的。
五十九回,春燕也讲到她姑娘负责一个地段之后的景况:
他一得了这地方,比得了永远基业还利害,每日早起晚睡,自己辛苦了还不算,每日bi着我们来照看,生恐有人糟蹋。
六十七回,又描写了老祝妈在葡萄架底下拿着掸子赶马蜂,以免葡萄受损失。这些细节,在在说明,探春虽然仅仅对生产关系作了那么极细微的改变,却有利于调动老妈妈们的积极性。同是剥削,奴隶制度同租佃制度到底不一样。我们应当历史地看问题,不能忽视这种差别而产生的不同效果。
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在过去,是没有专人管理而产生的混乱。曹雪芹没有给我们表现其中细节,我们可以用自己的生活实践去补充。改变做法之后,自然又会产生新的矛盾。探春早就料到可能会有一些执事妈妈“见利忘义”。管厨房的柳氏为这件事发了一通牢骚:
“今年还比往年!把这些东西都分给了众奶奶了。一个个的不象抓破了脸的。人打树下一过,两眼就象那黧鸡是的,还动他的果子!昨儿我从李子树下一走,偏有一个蜜蜂儿往脸上一过,我一抬手儿,偏你那好舅母就看见了。他离的远,看不真,只当我摘李子呢,就泼声浪嗓喊起来,又是“还没供佛呢”,又是“老太太、太太不在家还没进鲜呢,等进了上头,嫂嫂们都有分的。”倒象谁害了馋痨,等李子出汗呢。叫我也没好话说,抢白了他一顿。”
有的评论者抓住这些现象,得出了新措施反而激化了贾府的各种矛盾的结论。这是不能让人同意的。按照一个固定的公式出发,认定“一个封建宗法制度的忠实维护者,在这统治本身即将崩溃的历史时期,想补苴罅漏”,就必然失败,因而不做具体分析,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也是不够实事求是的。诚然,形势比人还强。“生于末世运偏消”,探春的理家,归根结柢无补于贾家的没落崩溃;但是,这并不排斥她在一些具体做法上因为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而获得较好的效果。
(四)
探春理家的同时,朝里某位老太妃已薨,贾母、王夫人等都得入朝随祭,外出送灵,凤姐又病了。统治者的力量相对地减弱,这就使得贾府原有的一些矛盾进一步地突出。作者进一步地展开对贾府内外交困的严重情况的描写,通过这些情节和场景去描写另外一批人物。这里较多的是下层小丫头、老妈妈们彼此之间的矛盾,也有丫头们同主子的矛盾,丫头们同介乎主子奴才之间的赵姨娘之间的矛盾。处在下层的丫头们,从各个方面来冲击着贾府的封建秩序,偷盗,赌钱,吃酒,还有那在统治者看来属于“奸邪”之类的恋爱,接二连三地发生着,仅平儿晓得的,“三、四日工夫,一共大小出来了八、九件了”。
详细地分析这些矛盾不是这篇文章的任务。这里要涉及的问题是:这一切,是探春理家失败的表现吗是由于探春理家而激发出来的吗
探春是一个不肯专权的人。林黛玉讲得很明白:“虽然叫她管些事,倒也一步也不肯多走”,可以不由她决断、凤姐平儿还来得及处理的事情,她不抢着去管。但是,有的评论者忽视了这一情况,认为这就是探春因为失败而只好放弃理家的表现。有的同志把五十五回以后发生的许多矛盾纠葛归结为探春理家的结果,“越治越乱,各处皆反”。把一些同探春理家的结果并不相干的事情也扯到一块来了。
从厨房风波,我们窥到这个封建大家庭里面丫头、老妈子、仆人彼此之间的勾结和斗争,同时也看出贾府内部经济开支的窘困。管厨房的柳家的为了表白自己并无偏袒,讲了一番当前的困难:“你们深宅大院,水来伸手,饭来张口,只知鸡蛋是平常物件,那里知道外头买卖的行市呢。别说这个,有一年连草根子都没了的日、子还有呢。”“连姑娘带姐儿们四五十人,一日也只光要两只鸡,两只鸭子,十来斤肉,一吊钱的菜蔬,你们算算够做什么的!连本项两顿饭还撑持不住,还搁的住这个点这样,那个点那样,买来的又不吃,又买别的去。”柳家的这话也可能不好全信。对待宝玉那里来的芳官同对待司棋那里来的莲花儿,她的态度是不一样;可是,如果鸡蛋不是只剩下十来个,她也未必故意去得罪司棋那样有体面的丫头。这种困难,连贾母本人也感触到了的:“如今比不得在先的时光了。”就在老祖宗发出这番感慨的那顿饭桌上,专门给她这样少数上等人吃的好米饭,因为添了一位姑娘就显出了短缺。“如今都是可着头做帽子,要一点儿富余也不能的”。这种困境,反映出贾府的日益衰微。但是,有的人却认为司棋同柳家的矛盾,是探春实行了“紧缩政策”的结果,是探春理家激化出来的矛盾。其实,压根儿就没有过什么“紧缩政策”。蠲免几项重复的开支,谈不上什么“紧缩”;赵国基的丧葬费照“祖宗的规矩”发二十两,并没有比原来的规定少一钱银子。至于厨房的开支,是“旧年一立厨房以来”一向如此,探春是过年之后才理家,又同她什么相干呢
从小说的描写看,同凤姐的理家比,探春采取的措施,不外乎是对上层(宝玉以及**们)的开支压缩了重复部分,对下层却是采取“小惠全大体”的做法。如果说凤姐对下实行的往往是霸道,那么,探春则较多的是施“仁政”。“宽则得众”,“惠则足以使人”,“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探春还是按孔孟的教导来行事的。当然可以指出她的这些做法的阶级性质,欺骗目的;但是,把这说成是“加强对奴隶的镇压”,让人很不好理解。据说,因为加强了镇压,奴隶们的反抗也就更加厉害,他们“都作起反来了,一处不了又一处”,最后,引起了以绣香囊事件为导火线的抄检大观园。而探春给王善保家的那一记耳光,“恰恰宣告了探春理家的彻底失败”。[4]
上面已经谈到作者描写丫头们之间的矛盾和斗争的目的。确实,在探春理家的同时,出现了为数不少的“乱子”。但是,除了围绕花果草木的管理而产生的矛盾之外,又有哪一件同探春理家的“加强镇压”联系得上应当说,不少事情,过去也不断发生着的。关于玫瑰露、茯苓霜一案,真正偷了东西的彩云就讲到:“连太太在家,我们还拿过,各人去送人,也是常事。”只是由于贾母、王夫人不在家。凤姐病了,管理相对地弱了,这些事情才发生得多一些,集中一些。最后,这些矛盾归结到一点,在绣香囊事件中爆发开来。
由绣香囊而引起的抄检大观园,倒确确实实是“加强对奴隶的镇压”的大事。在这一场斗争中,晴雯、司棋、芳官、四儿、入画等人受到了残酷的镇压,有的甚至送了命。在这场斗争中,王夫人以及那个帮凶王善保家的是镇压者一方,被镇压的丫头们为另一方。曹雪芹的同情放在被镇压的丫头们一边,探春、宝玉也实际上站在奴隶们这一边。探春给王善保家的那一掌,表面上看去是主子给奴才的一掌,也包含着维护封建大家族不得而产生的悲愤;但是,它实际上却是代表着晴雯们给予镇压者们的一掌。在那个时代,晴雯能做到的只是她在小说中描写的那样一种沉默却激烈的反抗,只能给王善保家的一点小小的不舒服。人头畜鸣的王善保家的,是个踩着奴隶的尸体往上爬的万劫不复的奴才,实在需要给她以更为严正的惩罚。探春的这一掌,今天听来仍然清脆悦耳,就是因为它替被侮辱被损害的奴隶们报了仇。
怎么能够在如此让人浮一大白的掌声中看见探春的失败呢!确实,探春沉痛地诉说过她的感慨:
“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未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
这番流着泪说出来的话,和在这之前、之后说过类似的话,说明她已经理解到,勉强靠封建礼法这根绳子拴在一块的偌大个家族,内部尔虞我诈,矛盾重重,互相纠缠着,牵扯着,就象一班溺水的人那样互相加速着下沉。这是哀叹,同时也是觉醒。探春不会象宝钗那样心甘情愿地一同沉没:
“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
曹雪芹没有来得及给我们描写探春的结局。也许,那仍然不会是美好的,因为曹雪芹自己也找不到道路,因为他已经在前面预示着探春仍离不开悲剧的结局。
但是,她毕竟有了觉醒。痛苦而迷惘的觉醒。
(五)
曹雪芹是想补天的。想补封建主义社会的天。曹雪芹出身于那样一个封建贵族大家庭,又经历了破落之后的极端贫困,过着“举家食粥酒常赊”的生活,对于繁华的过去,他不可避免地要怀恋和惋惜。这种情绪,使他不时地怀着补天的幻想。他不为无因地让冷子兴发表了贾府“一代不如一代”的感叹,向警幻嘱咐的荣、宁二公之灵也叹息着“子孙虽多,竟无一个可以继业者”。他隐隐约约地希望着有一个能扭转乾坤的补天能手。在十四回,我们曾经发现,被贾珍请去宁府理事的风姐的才干,宝玉是欣赏的,作者也是欣赏的。他还让就要上吊的秦可卿托梦给凤姐,让她“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屋地亩”,也是“补天”思想的一次流露。按照人物的性格逻辑,秦可卿也好,凤姐也好,都不会有这种念头。她们只不过充当了一次曹雪芹的传声筒。
在探春身上,曹雪芹又来寄托他“补天”的希望,让她在理家中一献身手。
伟大的艺术家曹雪芹是一个不顺心的补天匠。这不是他的过错,时代不允许他达到那一点。他从感情上深恶痛绝他那个阶级的当权派,他看出这些人不可避免地走向没落,但是,一同下沉的许多善良、美好的人们的命运又使他转辗反侧,他找不到一条挽救他们的道路。他是矛盾的,痛苦的。在探春的描写上,同样反映出这一点.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商业常常被认为是“末”业,商人被人看不起,巧工商贾被称为“贼”、“海贼”。曹雪芹同样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在《红楼梦》里出现的商人,大都是卜世仁、桂花夏家那样一类惹人厌憎的市侩。但是,他毕竟在探春理家中现实主义地描写了商品经济、货币经济对这个贵族家庭的吸引力,反映出包买商人的活动已经深入到那样一个贵族大家的深宅内苑。这个情节,比之小说中例如许多地方描写到外国生活用品的使用、凤姐的放高利贷唯利是图等等,都更能说明曹雪芹在接受市民思想影响方面达到了什么程度。看来,认为曹雪芹的《红楼梦》基本上站在新兴市民立场来反对封建主义这种意见,根据不足。
曹雪芹到底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艺术家。尽管他肯定探春的才能,欣赏她的志气,也描写了她在这些方面不同凡响的表现。但是,他还是如实地反映出她的努力无济于事。她的悲剧,是一个有才能的人得不到时代的、阶级的条件而不能发展的悲剧。认为曹雪芹通过理家的失败来暴露探春的无能逆历史而动,那是不符合作者原意的。鲁迅说:“自有《红楼梦》出世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大不相同”。探春就是这样一个“如实描写”的“真的人物”。
第27集
老太妃死了,家中没有大人,婆子们欺负小官们,宝玉庇护了烧纸的藕官,委屈的芳官。主子们走后,李纨、探春,宝钗共同料理家事。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死,探春因按例驳了赵姨娘的面子,惹起赵姨娘一场大闹。探春不但弹压了赵姨娘,更震吓了府里上下的管家媳妇婆子们。探春管事后,打破陈规,对大观园里的私弊进行了整顿。其间平儿始终扶侍着探春,令宝钗也不得不叹服。赵姨娘因芳官以茉莉粉替蔷薇硝戏弄贾环而大闹怡红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