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跟老太吵架

梦见跟老太吵架,第1张

1、梦见跟老太吵架的吉凶指数

吉祥顺遂,成功发展之吉兆,但若人格、地格有凶数,易生不良诱导,终陷于灾难悲运,被人陷害连累等,甚至有财败人离之虑,若人地二格无凶数,则大体是长寿幸福的。大吉昌

吉凶指数:79(仅供参考)

2、梦见跟老太吵架的宜忌

「宜」宜收红包,宜搭顺风车,宜理发。

「忌」忌整理照片,忌穿红色衣物,忌摄影。

3、梦见跟老太吵架的预兆

怀孕的人梦见跟老太吵架,预示生男,四月占生女。

梦见跟老太吵架 ,在待客态度上、应接电话时要注意多放入些诚意真心。一副表面很冷漠、事不关己的态度将是你被批评的主因喔。而在人际关系上似乎有什么冲突即将发生的预感,在与人交涉、议论的场合中有著让你心中不满爆发的因素。自己要先有退让一步的心理准备才能躲得过这种场面喔。

做生意的人梦见跟老太吵架,代表有忍耐力去进行得利赚钱,夏季不利。

恋爱中的人梦见跟老太吵架,说明只要互相信任,终成夫妻,婚姻可成。

本命年的人梦见跟老太吵架,意味着财不聚,无所得,小心水火无情,夫妻反目。

梦见跟老太吵架,按周易五行分析,幸运数字是 9 ,桃花位在 东南方向 ,财位在 正南方向 ,吉祥色彩是 绿色 ,开运食物是 榛子

做生意的人梦见跟媳妇吵架,代表平顺赚钱,诚信待人。更加发展。

本命年的人梦见跟房客吵架,意味着旅游的机会多或住址迁移,职业有变动。

梦见姐夫,你对你姐夫有好感。

梦见孕妇 ,预示着梦者所进行的事情非常顺利,而且金钱上会有好的运气。

梦见爸爸 ,表示一种自我压抑的意象,表示有某些事情的责任或是规范让你觉得有压迫感。另一方面也有可能目前的你没有什么安全感,而要父亲的肩膀借你依靠、保护着你,让你的心灵得到稳定感。

梦见跟男友吵架 ,就算有时间压力,你也不能敷衍了事!虽然手上事情很多,但电话铃声不会断,不知不觉间又答应了出游的邀约!看到东西,觉得喜欢就买,而让你花费惊人!工作/学业进度有些落后,需要赶工,才总算集中精神处理了一些事务!

怀孕的人梦见跟阿姨吵架,生女,在九、十月生男。

本命年的人梦见和老太婆吵架,意味着凡事不与人计较、谦虚、敬教贤人,可解困境。

本命年的人梦见跟媳妇吵架,意味着凡事先筹划周全,则动而无悔,谨慎为要。

出行的人梦见梦跟老太太吵架,建议少去远行,延后再出发。

怀孕的人梦见跟岳父吵架,预示生女,无男。慎防流产。

梦见跟死人吵架,按周易五行分析,幸运数字是 3 ,桃花位在 西南方向 ,财位在 正西方向 ,吉祥色彩是 红色 ,开运食物是

怀孕的人梦见跟长辈吵架,预示生男,秋占生女,饮食小心。

做生意的人梦见跟姐夫吵架,代表运势不通,营利不顺,不可扩大投资。

《红楼梦》里的薛宝钗,举止娴雅,端庄大方,赢得上下一片好评。她是当代男性公认的最佳妻子人选,她更是薛姨妈的骄傲。

宝钗大概是恪守封建礼教的贤淑女子中的一大典型代表,她看事通透,处世圆滑。说她是薛姨妈的骄傲,是有原因的。

首先,宝钗很懂事

相较于哥哥的顽劣,她的懂事尤为难得,让薛姨妈的心里十分熨帖。

可是,也许就是 因为懂事,不用去哄就很省心 ,宝钗几乎没提过什么要求,很顺从母亲的意愿。

这样的懂事,估计也是在父亲去世后,一夕之间瞬间成长起来。

能够到京待选,大概也是不想违背母亲的意愿。毕竟元春都说了: 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

可见,宫里并不是什么好地方。薛姨妈但凡真心心疼女儿,就不会动这心思。可是,薛家目前已岌岌可危,急需一份倚仗。而这份倚仗,与其靠别人,不如自己有。

懂事的宝钗,为了自己的家族,为了母亲心安,为了哥哥平安,她顺从了这样的安排。当然,她或许也是愿意的,她有一份自己的青云志。

选秀失利后,薛姨妈的目光投向了贾宝玉。对于宝钗而言,她并没有“非卿不嫁”的痴情,宝玉是黛玉的唯一,却从来不是她的唯一。

她总是活得清醒,哪怕后来李代桃僵的嫁人方式,她也难堪地接受了。她考虑到亲人的一切,唯独没有考虑自己,若说有,也不过是嫁了个不反感的人罢了。

其次,宝钗太完美

过于完美则显得假。她急于被所有人认可,这太难了,毕竟众口难调,可是她就是做到了让大家都喜欢。

她会顺着老太太的心意点戏,这一点其实很好。想让老人开心,倒也不算逢迎,这是她做事妥帖的一面。

可是,完美的人设给她带来了好口碑的同时,也给她带来了束缚。为名声所累,就活得很累。好容易放松心情扑个蝴蝶,却无意撞见别人隐私。

一向端庄的她,怎能让人发现自己偷听?她倒是不慌不忙地使了招“金蝉脱壳”,洗脱了偷听的嫌疑,当然,也完美地嫁祸给了黛玉。

有人说她是无心的,可是无心所为却更可怕。在轻描淡写中完成了损害别人名誉的事,或许还觉得无足轻重。坚持完美的人设,有时候太考验人性了,这样的完美是经不起推敲的吧。

她的善意从来都带有功利心,因为完美,很容易让人忽略。比如平儿被凤姐冤枉时,她劝平儿: 你是个明白人,素日凤丫头何等待你,今儿不过他多吃一口酒。他可不拿你出气,难道倒拿别人出气不成?

言下之意,如果平儿计较,就不是明白人了?宝钗维护的从来都是权势。

还有,金钏死时,她安慰王夫人,金钏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是失脚掉下去的。

两人说得头头是道,我差点就信了。内心都清明无比的两个人,睁眼说着得体的瞎话,这就是封建礼教下的贤妻典范吗?一个是怜贫恤老,一个是品格端方。

第三、宝钗有才

宝钗写得诗要比黛玉少多了,可是都很出彩。

志向远大,以诗言志

宝钗写得柳絮词中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她的不甘平庸、志向远大全都融在了这句诗里。

讽实事,护尊严

那首螃蟹诗,真是大快人心。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宝玉都说骂得痛快,这句诗比较贴合贾雨村之流。

宝玉黛玉两人用假意探真心,闹了口角,宝玉赔不是两人和好了。结果,在贾母房里看到宝钗,宝玉没话找话说宝钗像杨妃,宝钗怒极了。见黛玉面有得色问她听了什么戏,她就笑说看李逵骂宋江,又去赔不是。

宝玉说她通今博古,怎么连“负荆请罪”都不知道。宝钗便说自己不知道什么是“负荆请罪”。触动了二人心事,宝钗倒也宽厚,见宝玉十分羞愧,便一笑收住。宝钗做事确实很有分寸,说她“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也很贴切。

宝钗比较博学,知识面也很广。黛玉行酒令时说了两句《牡丹亭》《西厢记》中的诗句,被宝钗听出来了,没有当面揭穿,背后问黛玉。黛玉撒娇认错,宝钗自言自己小时候也淘气,背着大人看书。然后说女孩儿不认字倒好,杂书最易移人性情等等,黛玉非常服气,之后二人互剖金兰语,黛玉彻底对她放下了心防。

这样懂事、博学、有才的宝钗,在我看来, 豁达有余,真诚不足。 而她一直都是薛姨妈心里的骄傲,是薛家一副精致的门面。

可是,即便如此优秀,宝钗却不是薛姨妈的眼珠子、命根子,薛蟠才是。

第一、薛蟠是儿子,他就是薛家的独根孤种。

因为自幼丧父,薛姨妈溺爱纵容,薛蟠的纨绔样倒也名副其实。他性情奢侈,为人傲慢,终日斗鸡走马,游山玩景。做事不知轻重,摊了人命官司也不过是一走了之。《庆余年》中的小纨绔范思辙可比他可爱多了。

薛蟠也有良善的时候,他关爱妹妹,体贴母亲。也许薛蟠曾经也是那样的小可爱,只是无父亲教养,母亲又不严加管教,最后成了五毒俱全的真纨绔。

而范思辙有亲娘疼爱,可他有个非常严厉的姐姐范若若,他也只能做个乖乖的小纨绔。范闲虽能发现他身上的亮点,但毕竟没参与过他的成长。只要照着这个路子走下去,范思辙的成长之路偏不到哪去。

薛蟠缺乏管教,住到贾府以后,更是自在放肆,使得他竟比当日更坏了十倍。慈母多败儿,薛蟠的堕落无担当全都是薛姨妈一手打造出来的。就如同宝玉是贾母、王夫人的眼珠子一般,薛蟠也是薛姨妈的命根子。

第二、古代重男轻女思想比较严重

清朝曾经流行一种恶习,那就是溺女。女婴刚落地,就被淹死。有的是因为家穷养不起就溺死。有的是因为陪嫁太过厚重,以至于成为负担,与其破产陪嫁,不如别养了。

男子结亲也费财,可是封建社会的财产继承、租佃赋税制度都以男子为主。更何况女儿终究要嫁人,是别人家的人。所以,重男轻女是不可避免的社会问题。

薛蟠再不堪,他也是薛家这一支的血脉,薛姨妈还指望他传宗接代,免得最后成了绝户。

像黛玉无亲兄弟,在父母死后便长期寄居在贾府。林家也许还有别的族人,但她家这一支是真正绝户了,因为没有男孩子。而黛玉之后的人生大事,也都托付给了贾府,再无人能替她作主。

虽然宝钗当家理事的能力很强,但在外面,真正出面的还得是男人。正常情况下,正经女子是不能抛头露面的。

所以,即使宝钗再优秀,她也替代不了薛蟠的存在。

第三、养儿防老

在古代,人们一直信奉养儿防老,那时候当然没有什么社保商保之类的养老保障项目,所以这个大任就落到了儿子头上。总说女儿是“赔钱货”,那是因为女儿出嫁后就是外人了,所以大多数家庭不重视女儿。

而且人死后必须是亲儿子摔盆,如果无子无孙,就必须由亲近的子侄辈来做这件事。而这个盆叫“阴阳盆”,摔得越碎越好,摔盆人也往往是死者的财产继承者。当然,各地习俗可能略有不同,但大面上的意思如此。

古人看重生死,送终是一件大事,子女能守在身边,是尽到了最后的孝心,他们会觉得死而无憾。

第四、其实在宝钗心里,哥哥也比自己重要

宝钗选秀,无非是希望能庇护自己不争气的哥哥而已。他性莽撞易冲动,对自己关爱有加,如果能够入选,自己也能成为哥哥的倚仗。

当初薛蟠杀人,全家投奔到贾府,也有借势的意思 。本以为平息了的命案,又再次复发。夏金桂就以此讥讽过薛家: 谁还不知道薛家有钱,行动拿钱垫人;又有好亲戚,挟制着别人!

因有求于贾家,薛姨妈将宝钗许了失玉后的呆宝玉。薛姨妈问宝钗意思,宝钗说她妈说错了,女孩儿家的亲事是父母作主的,父亲没了,也是哥哥作主,怎么也问不到她自己头上。

薛姨妈因薛蟠的事焦心,凤姐想出偷梁换柱的办法,薛姨妈虽觉得委屈了宝钗,但还是答应了,因为薛蟠的事要求人。

薛蟠被判了误杀,无性命之忧了,第二天两家就商定了过礼的日子,一场交易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达成了。

薛姨妈知道宝钗心里不愿意,用别人的名义嫁算什么事啊,可是薛姨妈安慰自己: 他是女儿家,素来也孝顺守礼的人,知我应了,他也没得说的。

因为懂事,所以宝钗的付出被当作是理所当然,本来是明媒正娶,却要她冒名顶替。所有的委屈、难堪,就因为那个哥哥,她不得不忍。

这样一个优秀的女性,一个封建礼教忠诚的维护者,任由母亲安排一切,才造成了她婚姻的悲剧。薛蟠或许无能,但他依然是薛姨妈心中最重要的人,是她的心灵寄托,掌中瑰宝。

()

知否:同是府里的通房,她们选了什么出路?

秋娘是一个傻女人,她从来不知道,共患难的情谊并不能发展为男女之情。她错付一腔热情给顾廷烨,换来的却是一次次的难堪。不但明兰给她冷脸,顾廷烨严厉地训斥,就连明兰的大丫头绿枝,也故意给她传话,让她知道顾廷烨并不把她当回事儿。

人们都在嘲笑秋娘的不自知,但她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啊,她的心酸有几个人会懂得,又有几个人会在意呢

01

秋娘长得并不出众。她七岁进侯府,因为手脚勤快,又会一手好针线,被分派到顾廷烨院子里伺候,平日做些洒扫缝补的琐碎活计,十天半个月也见不上主子一面。

当时顾廷烨的屋子里,都是漂亮的莺莺燕燕,明争暗斗的厉害。她生得不出众、口齿也不伶俐,没人注意她,她也没有什么盘算,只是耐心等待,盼着家人来接她出去。

日子一天天过去,她渐渐长大,家人没来接她,她却对顾廷烨有了少女的心思。为了多看他一眼,她尽量多找些事来做,见着了,就会脸红心跳半天。

但她是有自知之明的。望着镜子里自己平淡的容貌,再看看身边那些漂亮妩媚的女孩子,她越发本分,少说多听、不理闲事、埋头苦干,木然的旁观着女孩们如火如荼的争斗。

后来顾廷烨一个通房怀孕了。因顾廷烨还未婚,老侯爷气得把他屋里的通房丫头发落了大半。老侯爷气呼呼地出门时,抬头瞧见正默默扫地的秋娘,见她本分老实,又生得不招眼,便随手一指,叫她去屋里服侍。秋娘就这样来到顾廷烨身边。

秋娘默默的悉心服侍,日子久了,顾廷烨开始信任她、重视她。这是秋娘最幸福的时光。后来顾廷烨有了曼娘,跟侯府闹翻,娶余嫣红,离家出走,其他通房妾侍都纷纷求去。只有她和巩红绡姨娘留了下来,寂寞冷清自不必说,吃穿用度也常被克扣。她本已打算残羹剩饭的为顾廷烨守一辈子了,忽然传来消息,顾廷烨衣锦荣归了。

就像王宝钏等了薛平贵18年,她的坚守也等来了回报。待遇瞬间提升,巩红绡很受用,但她并不在意,只想见到她的主人。秋娘,是侯府里唯一一个对顾廷烨一片真心,忠心耿耿的妾侍。

02

可真见他时,秋娘却不敢上前了。因为他看向她的目光,再无以前的亲密,只有纯粹的关照和补偿。她的二少爷,变成了一个成熟的男人,也成了侯府的老爷。

更重要的,他身边站了位年少貌美的新夫人,很和气、很良善,正是她曾经日夜祈求的主母。 可她高兴不起来。不知为何,一见新夫人,她莫名酸了起来。

看着新人美知玉,秋娘忍不住摸自己脸颊,更自惭形秽。终于见到了心上人,可便老爷眼里心上都是新夫人,根本没有跟她再续前缘的打算。

秋娘想方设法去见顾廷烨。她站在顾廷烨下班回家的路上,几乎站成了望夫石,结果被下人们讥诮,遭到不但被明兰的责罚抄写《心经》,也顾廷烨严厉的斥责。

她一腔柔情为顾廷烨做了衣裳,却被顾廷烨责备不给蓉姐做,不给夫人做,吩咐她以后做了衣服,直接交给夫人便好,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这让秋娘如遭雷击。

顾廷烨夫妻曾有一段冷战,冷战第三日,秋娘端着盏燕窝想去书房‘探望’顾廷烨,反而惹得顾廷烨不痛快,连碟子带燕窝摔在门外,秋娘回去大哭了一场。

几次三番被扇了颜面,坐在菱花镜前,看着自己残损粗糙的容颜,秋娘终于死了心——不是新夫人容不下她,是顾廷烨心里再没有旁人的位置了。她终于认命了,从此只管好好教养蓉姐儿,对顾廷烨的爱情则不得不断了念想。

秋娘被抬为姨娘,使奴唤婢,锦衣玉食,无人轻慢,有蓉姐傍身,主母又温和慈善,这是多少妾侍羡慕不来的际遇啊,只是,这样的生活,真的是秋娘希望的吗

其实,顾廷烨身边的女人们,最爱他的就是秋娘了吧她从没想过和夫人争宠,她可以什么都不要,只要待在顾廷烨身边就成。可自己心爱的男人,却偏偏可望而不可即,秋娘的心里是酸涩的。

03

其实,作为一个通房丫头,秋娘的结局真的很不错。顾廷烨很好地安排了她的生活,让她照顾蓉姐,其实就是为她找了一个依靠,还许诺她百年之后,会有人供一碗饭。

明兰是一个好相处的主母,在她安分下来后,给她抬了姨娘,全了她的体面和富贵。

如果她不爱顾廷烨,她会对现状很满足的。但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贪嗔痴,秋娘也不例外。所以才有了她一次次不甘的试探,在路上堵人、不停地做衣服、在顾廷烨和明兰闹矛盾的时候去送燕窝等,但这些痴情之举,只会感动一个爱她的人,而面对一个不爱她的人,却只会让他反感。

共患难过,不等于会产生爱情。无论是作为侯府不羁的公子,还是尊贵的侯爷,顾廷烨的心里,从来没有对秋娘产生过爱情。这一点秋娘一直没有看懂,她把过去多年的患难之情,错以为可以发展成男女之爱,才有了一次次的“上蹿下跳,不知礼数,出丑卖乖”,差点被顾廷烨撵出侯府。

在一次次打击之下,秋娘终于明白了,顾廷烨之所以会善待她,只是对她忠心的感念,却不是因为男女之情。从企盼到无望,秋娘终于心如止水。

《康熙王朝》里,苏麻喇姑曾说过,我也是个人啊,怎么能说爱就爱,说不爱就不爱呢

在整个侯府里,无论是顾廷烨还是明兰,甚至那些丫鬟仆妇,大家都觉得作为一个通房,秋娘是贪心了,不该期望顾廷烨的爱情。可是,虽然是个妾侍,可秋娘也是一个人啊,有几个人懂得她的心酸呢#闪光时刻

主题征文 二期#

欢迎关注净植,让我们一起感悟、成长,遇见更好的自己。

赵姨娘怎么成为贾政的妾,《红楼梦》里没有交代。她做为家生子,可能曾经就是贾政的丫鬟,也可能是家族里的赏赐,或者是先婢生子(探春),而封为妾,或者深得贾政的宠幸而直接封了姨娘。不管怎样,赵姨娘是先奴后"主",但这并没有改变她在家族中的真实地位,反而使她极度功利,极度自私,成了贾府上下一个"不留体统"、 "倒三不着两"、"每生诽谤"的人。

曹雪芹对赵姨娘具有某种偏见吗?还是对现实的真实描写?

我们知道,《红楼梦》不仅用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多重的文学手法来写,但它的最核心创作方法是写实主义。是对社会现实,对人生最真实的再现。对赵姨娘的描写,并没有超出这个基本原则。曹雪芹不是因为厌恶,而是为了真实。

赵姨娘给我们的印象是内心阴暗,潮湿,上面一层霉绿,不见开朗,不见阳光。对任何事情都用一种挑剔、负面的眼光来看待,见不得别人的好、别人的优越,只能发人隐私、恣意毁谤,对贾府上下,尤其是有身份、得宠信的人,心中充满了嫉妒、怨恨。我们几乎见不到赵姨娘的温情、赵姨娘的欢笑、赵姨娘的爱。那怕她对贾环的爱,都是用龌龊的举止、粗鲁的语言来表现的。她羞于表达爱,表达赞美,表达美好,有的只有厌恶,只有詈骂。贾府中赵最忌恨的就是凤姐和宝玉。如果说凤姐之威曾经使赵恐惧、反抗,那么宝玉无论如何不会得罪她,可是,源于内心的忌恨,对于宝玉嫡子优越地位的不满最终使她施以狠手,通过马道婆的魇魔法,恨不得致人于死地。

在宝玉被魇病重期间,赵姨娘装模作样的前来探望,实际是想尽快达到目的。劝贾母预备后事,被贾母痛骂。可见赵姨娘对别人的感受毫无顾惜,浑然不知,为达自己的目的不惜践踏他人的亲情,这就是她极其令人厌恶的地方。

我们来仔细分析赵姨娘的内心世界。

周思源说:"赵姨娘是这个小说里面惟一的重要人物里头惟一没有任何朋友的人。"事实并非如此。她在贾府绝对不是孤家寡人、形单影只。第七十一回,特别写到她在林之孝家的面前搬弄是非,"素日又与管事的女人们扳厚,互相连络,好作首尾。"她自小在贾府,对贾府的环境和人事是非常了解的,只是因为地位低下,只能同同等的下人非常熟悉。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们之间也逐步形成了共同语言和沟通方式,在这些对现实诸多不满的人群中,她不仅潜移默化受到种种逆反、抵触心理的影响,而且逐渐成了里面的一分子,甚至是里面的重要一员了。

红迷们议论比较多的,是赵姨娘同探春争执的一段事件。第五十五回,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死,吴新登的媳妇故意隐瞒旧例不报,想借着刚刚袭人母亲的死获赏四十两,蒙混过关,也拿四十两的发丧费,这一图谋被探春当场发现并受到探春的严厉申斥。吴新登家的狼狈而去。很显然,吴的这一举止,是事先同赵姨娘商量好的。为了拿到这四十两,两人事先做了周密安排,三个代理凤姐管事的,一个李纨,慈悲敦厚,一个宝钗,明哲保身,只有探春凌厉敏锐,但又是自己的亲生女儿,赵姨娘打好了如意算盘,认为事情没什么不妥。不料,恰恰被探春识破,计谋落空。

吴新登家的取来旧账走后,赵姨娘很快就赶过来,肯定是得到吴新登媳妇的通风报信,按奈不住了。

赵姨娘当着李纨和众人的面,抱怨探春,称自己熬油了这么久,连袭人都不如了。探春把旧例念给她听,说明其中的原委、道理。赵姨娘说:"太太疼你,你越发拉扯拉扯我们。你只顾讨太太的疼,就把我们忘了。"可以看的出赵姨娘满心的委屈。在她的心目中只有私利,甚至不惜在大庭广众之下要求徇私,言语的粗俗、无理,令人瞠目。探春的辩驳自然不能说服她。李纨为了缓和气氛,说了替探春辩白的话,这反而把探春置于不利的处境,探春当然不能在受了王夫人、凤姐的重托之下徇私枉法!她据理表白自己的立场,更引来赵姨娘的恼怒:

赵姨娘气的问道:"谁叫你拉扯别人去了?你不当家我也不来问你。你如今现说一是一,说二是二。如今你舅舅死了,你多给了二三十两银子,难道太太就不依你?分明太太是好太太,都是你们尖酸刻薄,可惜太太有恩无处使。姑娘放心,这也使不着你的银子。明儿等出了阁,我还想你额外照看赵家呢。如今没有长羽毛,就忘了根本,只拣高枝儿飞去了!"

这最是赵姨娘的心声。它极真实地反映了赵的动机和她遇事看人的态度。心中只有个人私利的赵姨娘,已经到了不顾王法,不顾责任,不顾一切的地步!她同探春的冲突和不可和解的原因就是,她也以同样的视角来看探春,看探春的决断。"都是你们尖酸刻薄"是她对探春的评价,也是她继续嫉妒、继续愤怒、继续作怪的理由,也是她不可理喻的问题所在。

一个内心充满私欲的人,不可能有好的心态,也不可能有好的理解,有好的作为,好的人生。

再看第六十回,因为贾环要蔷薇硝,芳官给的却是茉莉粉,自认被轻侮的赵姨娘赶到怡红院来理论,路上碰到了夏婆子,其人的一顿挑唆言语,让赵姨娘"越发得了意","仗着胆子,"冲到怡红院。先是把茉莉粉撒在芳官脸上,而后是一顿污言秽语的谩骂,芳官回嘴,又挨了赵姨娘的两个耳刮子,芳官哭闹起来,引得其他的小戏子前来助阵,把赵姨娘团团围住,一顿撕扯、冲撞,直等到探春和尤氏李纨赶到喝住才罢。

周思源在分析此时的晴雯时说:" 而晴雯等在旁边做什么呢?故意拉偏手,晴雯高兴得要命,晴雯的笑是反映了曹雪芹心头之乐,曹雪芹就是要借晴雯和这些小丫头们,来揍赵姨娘,要让她出丑,要惩罚她。所以晴雯之笑反映了曹雪芹为自己设计的这一场,小小的闹剧而开心不已。"这显然曲解了曹雪芹的原意。

这场闹剧使得赵姨娘丑态毕现,颜面尽失,俨然一个凶悍泼妇,无体统,没算计,耳朵软,颟顸愚钝,毫无教养。但,赵姨娘真的这么愚蠢,这么不顾体统吗?

实际上,赵姨娘自己,不仅被利用,而且甘于被利用,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她深知这样举止的不当,但为了发泄自己的愤怒,更为了在婆子媳妇们面前"抖威风",甘愿赴汤蹈火,冲锋陷阵,为的是,得到这一伙人的支持。探春的规劝很在理:"别听那些混帐人的调唆,没的惹人笑话,自己呆白给人作粗活。"

当赵姨娘打芳官的时候,"外面跟着赵姨娘来的一干的人听见如此,心中各各称愿,都念佛说:'也有今日!'又有一干怀怨的老婆子见打了芳官,也都称愿。"除了夏婆子,第五十八回、五十九回,已经提及多起婆子媳妇同丫鬟们之间的矛盾、冲突,这个冲突的累积已经不是一天两天,那些生活在贾府最底层的婆子媳妇们,他们势必要绝地大反击。

赵姨娘亦奴亦主的特殊地位,使她可以动粗殴打辱骂地位更低,更卑微的丫头,而这是同他们矛盾重重的婆子媳妇们不能完成的。赵姨娘在发泄自己的愤怒的同时,又得到众婆子媳妇的拥戴,也使她有了成就感、归属感,这也是她不顾身份体统去做暴虐之事的重要原因。

只看到赵姨娘的愚蠢和颟顸是片面的。要知道,在赵姨娘的背后,还有一只庞大的,对现实不满,对丫鬟受宠忌恨的人群,他们的能量是不小的。他们非常巧妙的找到贾府中失宠而远离以贾母为首的权力中心的人作为报复、发怨的枪杆子,一个是邢夫人,一个就是赵姨娘。由于这两人的助纣为虐,最终导致了抄检大观园的悲剧。

芳官也因为她的不理智,最终成为抄检大观园的牺牲品,她的命运结局不仅令我们同情,也值得我们反思。

赵姨娘这个形象是很具典型性的。她代表的是社会底层缺乏社会关爱,缺乏教养,地位卑微,心性偏狭的一类人群的心态。他们内心充满了对现实的不满。这种不满,不是对公益的尊重,对正义的渴望,对公平的追求,而是来源于极端自利的驱使和对世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设想。他们也会用极端自私的眼光去理解他人、看待社会。他们是体制下的暗流、人情的毒瘤,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完全可能揭竿而起,前呼后拥,成为社会毁灭性的颠覆力量。他们会不顾法统,不顾秩序,不顾亲情,一定要闹个天翻地覆,鱼死网破。他们只想看到崩塌,甚至只想看到灰烬。他们使人生变成一种极端,对社会与他人是一种赤裸裸的索取,也是社会矛盾的根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7311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0
下一篇2023-10-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