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是国际反家暴日。
可能,大多数人对这个日子,并没有什么印象,但对于经历过家暴的人,以及倡导反家暴的人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一天。
在往年的家暴案例中,人们往往会谴责施暴者,怜悯受害者,却总是忘记,还有一些重要的群体,也需要我们去关注,那就是目睹家暴的儿童和青少年。
对于父母而言,家暴和吵架,不过是夫妻之间争吵的寻常事罢了,但在孩子的眼中,却是伤及心灵的恐惧。
《与原生家庭和解》这本书中,记录了很多关于“家暴”的案例,其中大部分都是来自孩子的。
他们在一个没有“健全爱”的家庭中长大,父母给他们的印象,不是吵架,就是打架,甚至是离婚。
这些孩子在父母的影响下长大,他们却不敢直视感情,更不敢面对婚姻,因为他们的心里,始终有一个迈不过去的坎,那就是父母曾经的吵闹,让他们害怕。
对于“家暴”,很多人都说,如果对方对你动手,你完全可以提出离婚,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地球离了谁都会转,人离了谁也照样能活。
确实如此,但我们却忽略了,那个在“家暴”阴影里躲着的孩子,他们亲身经历了那些难以忘记的画面,父母对彼此最丑恶的嘴脸,深刻在他们的心中。
这种影响,会让他们的成长之路变得扭曲不堪,甚至会让他们怀疑人生。
01
不离婚,还不是为了你
经研究表明,在一次受调查的2万儿童里,有近246%的孩童,曾亲眼见过父母之间的身体暴力。
有近414%的孩童,曾目睹过精神暴力,而最令人醒目的数据是,在中国有近9000万的孩子,生活在充满暴力的家庭中。
令人感叹的是,绝大部分的父母,都对目睹过家庭暴力的孩子说过:
“自己之所以忍受这么痛苦的折磨,是为了这个家,是为了你!”
你听,这句话是多么可笑。
你若是为了孩子,就该早早地结束那段痛苦的关系,因为为人父母的你们不够恩爱,也就给不了孩子“健全的爱”。
体会不到这种有温度的爱,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他能幸福吗?
面对家暴,有太多的傻女人,都以孩子作为借口,其实这并不是明智的,因为一个充满暴力,充满争吵的家庭,是给不了孩子温暖的。
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孩童时代成长过来的,仔细回忆一下,你从几岁就开始记事了呢?回头看看你自己的孩子,他们的眼神里,是否印满了对你们争吵的恐惧?
正因为你爱孩子,所以你才要勇敢地拿出解决家暴的方法,若是想继续在一起,那就彻底解决家暴问题,若是这段感情已经无可救药,那就彻底点,跟对方断了关系。
你的果敢选择,才能给孩子带来正面的影响。
暑期兼职那段时间,班上有个小女生性子特别胆怯,和谁说话都怯生生的,最主要的是,才小学二年级的她,已经学会了察言观色。
有时候,老师们会因为几个问题争论不休,她便会双手趴在门框边,把头探出来,满脸担忧地望着老师们。
有的老师,也会留意到这种心思细腻的小孩,便会上前开解说:
“你不要担心,这只是老师们之间在探讨问题,不关你们的事情,快去一边玩吧。”
也有老师会比较心直口快,直接对女孩说:
“大人的事小孩不要管。”
我到现在,还记得那个女孩的神情,小心翼翼又满怀抱歉地说:
“我爸妈也经常这么说。”
她的父母,经常在家里争吵,每天不是摔东西,就是指着对方的鼻子大骂。
以前,她还会故作懂事地去讨好父母,而得来的,却是满怀抱怨的批评:
“我和你爸不离婚,还不是为了你,你每天能不能让我省省心,光养活你就已经够让我心烦的了……”
这些父母,大概从未意识到,孩子的出生,并不会给这个本就支离破碎的家庭关系,带来巩固的效果。
反而成了他们手里的一张牌,每一次的“为了你”都会给孩子戴上一道枷锁。
久而久之,孩子的性格就会变得越来越敏感,并且会时刻把自己,置于满满的负罪感里。
我之前在一所心理辅导机构帮忙时,就遇到过这么一个小男生,他的父母是因为结婚而结婚的,两个人之间并没什么感情。
磨合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依然过不到一起去,于是他们便想结束那段婚姻,可就在这个时候,小男孩的母亲,发现自己怀孕了。
为了孩子,两个人又选择了继续在一起生活,可两个人之间根本就没有什么共同话语,每天除了沉默就是争吵。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差不多六年的时间,后来小男孩的父亲在外面有了人,并且每次回家,都会对妻子和小男孩拳打脚踢。
据小男孩自己说,他从四岁多的时候,第一次被父亲打,从那之后就经常挨打了。他母亲虽然会护着小男孩,但每次家里只剩下母子两人时,母亲也会把他推开,抱怨说:
“如果当初不是因为有了你,我才不会过这种日子。如果不是因为你,我早就跟他离婚了。”
这种话,母亲会经常对小男孩讲。所以,导致小男孩心理上,有了问题,他经常会怪自己,甚至严重的时候,他还会用自虐的方式惩罚自己。
你看,一个还不到6岁的孩子,就开始怀疑人生了,他甚至就认为是自己的存在,才让母亲如此难过。
可是,问题真的在这孩子身上吗?并不是。因为他父母的婚姻,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不会幸福,他们只是为了结婚而结婚,并且磨合了一段时间后,怎么也过不到一起去。
在当时,就算发现自己已经怀孕了,也没必要跟一个和自己合不来的人强行绑在一起生活,因为那种生活一眼就能望到头,是没有幸福可言的。
谁说给孩子足够的温暖,足够的爱,就一定要让婚姻存续?如果你自己足够强大,也完全可以给孩子足够的温暖和爱呀。
02
内心的创伤并不会消失
很多人在成为父母之后,似乎并没有认真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家长。
那些言语的谩骂和肢体上的暴力,都会对孩子身心上,会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大一刚开学那段时间,因为和几个同学不是很熟,所以大家聊天的切入点,都是从自己的生长环境开始说起。
有个同学,就叫她Y吧,在我们都表现出热切的恋家想法后,只有她不冷不热的说了一句:
“家有什么好的,还不如学校。”
原来,在她生活的这二十年里,有十几年是在经历着家暴的。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重男轻女,偏爱弟弟,这些让本就不讨喜的她,更是雪上加霜。
一开始,是不做事会被打骂,说错话会被打骂,后来就逐渐演变成,谁看她不顺眼就可以拿她出气。
就连年幼的弟弟也逐渐明白,姐姐在这个家里,是不受宠的存在,是个连他都可以欺负的存在。
她隐忍过,反抗过,不甘过,到最后也变成了逆来顺受。
“反正不论怎样都会被打,倒不如像块石头一样。”
“衣架、皮带、巴掌,这些东西对我而言,像是三餐便饭一样,就真是好笑,他们居然还来质问我,我的性格怎么变成现在这样了。”
“我变成现在这样,还不都是因为他们。”
很大一部分孩童,在幼年时期遭受到暴力,或者目睹过暴力后,都会在内心留下或多或少的阴影。
而且,这些创伤,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就自动愈合,只会埋藏在心底的最深处。
也有一部分人,因为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自己的行为和举动,也不知不觉被影响,有暴力的倾向。
一边忏悔自己的行为,一边又隐隐迷恋上这种感觉,暴力别人带来的快感,远比自己默默忍受要来得好。
在这痛苦又拧巴的生活中,有多少人,一边试图自救又深陷其中,又有多少人无法放过自己每天沉浸在不堪的回忆中?
03
拒绝家暴,注重孩子心理健康
每个大学生,在入学初期,都会填写一份关于心理健康的调查问卷,其实不光是刚步入大学生活的青少年,很多还在读小学的孩子的家长,就应该注重起来。
比起耀眼的成绩和傲人的成就来说,难道完善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更重要吗?
童年时期,门后的那些打骂声,未必在长大之后,不会变成他们梦中的梦魇。
我们应该呼吁更多的父母、更多的家庭注重这个问题,无论是言语上还是肢体上,都不应该再出现类似家暴的现象。
因为,它从来就不是什么稀松平常的家庭琐事,而是严峻的暴力纷争。#源于生
法律主观:
1、不算。夫妻打架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是指夫妻双方因为某种原因而争吵或者厮打,在伤害程度上通常是比较轻微的,而家庭暴力则完全不同。 2、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 限制人身自由 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构成虐待。
法律客观:《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家暴是一个很常见的词。很多人在丈夫结婚后都有家暴。家庭暴力不仅指身体暴力,还包括言语和精神暴力。当我们遇到家暴的时候,千万不能轻视,不能听之任之。
家暴有几种类型
1肢体暴力:夫妻一方殴打另一方致死、致残或重伤的;夫妻之间经常发生拳打、脚踢、咬、捏、扭、推、搡、扇耳光等人身伤害或侮辱性行为;女人怀孕期间被配偶殴打;在离婚诉讼期间殴打或者指使他人殴打配偶的;第三者的介入对配偶造成的身体伤害。
2精神暴力:配偶一方经常威胁、恐吓、侮辱另一方,造成另一方的精神疾病;威胁伤害,威胁损坏家具、动物,打骂小孩,造成对方精神恐惧,威胁安全;为了达到精神控制的目的,经常公开或私下贬低、羞辱、挖苦、奚落、嘲笑、辱骂配偶一方,使另一方无法忍受;经常刁难、干扰、怀疑、阻止或者限制对方的行动自由,影响对方的合法工作和生活;公然带第三者回家同居,羞辱配偶。
3性暴力:常以暴力手段强行与配偶发生性关系,造成危害后果;饮酒后,以暴力手段强行与配偶发生性关系,致使对方不堪忍受的;患有性病,以暴力手段强行与配偶发生性关系,或者以暴力手段强行虐待配偶的。
4经济暴力:对另一半实施经济控制。
5冷暴力:冷漠、忽视、不做爱、不做家务等。
家暴分为几种
1身体暴力
特点:创伤常发生于身体,无解释,无治疗;伤口呈滥用工具的形状,如鞭痕、鞋底印等。受虐者总是试图用衣服或浓妆来掩饰。
案例:程在一家工厂做体力劳动,每月500多元的工资是一家三口唯一的经济来源。尽管如此,程某还是很难得到丈夫的爱。老公失业,整天游手好闲。没钱花就逼成借。如果他借不到,他就会打电话。两口子的生活,谁不打,谁承受。咬着牙要10年。丈夫暴力时,用脚踢,用钳子夹,用灶钩刨。有一次,程被老公打了两三个小时,直到皮开肉绽。
点评:受传统观念影响,很多人,尤其是深受家暴影响的人,片面维护家庭和谐,采取与人讲和的态度。殊不知,盲目的默许和宽容只会纵容家暴的加剧。
2冷暴力
特点:对对方冷漠、轻视、放任、疏远,对对方漠不关心,最大限度减少语言交流,家里的事都懒得做。
案例:钟在加拿大有一份年薪10万加币(折合65万人民币)的工作。她梦想尽快让家人搬进花园洋房。钟的丈夫博士毕业后,在加拿大一家大型公司做部门主管,渐渐对妻子早出晚归非常不满。无聊之余,他参加聚会,夜不归宿,婚姻变红。后来钟只要在家,就绷着脸,不说话,不做家务,每天和朋友通电话,不管孩子。在节日晚会上,他像一个绅士一样,对钟彬彬有礼,体贴入微,但客人一走,他又恢复了冷漠。不到半年,钟就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在冷暴力的摧残下丧失了劳动能力。
点评:冷暴力多发生在社会地位较高的家庭。作为一种隐形的精神暴力,它造成的伤害和显性暴力一样大,对双方的心理健康都有影响。暴力就像埋在夫妻身边的“定时炸弹”或“毒瘤”。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消除,很可能会引爆或癌变。
3经济暴力
特点:强行控制被害人的钱财,并任意支配,以自娱自乐。
案例:香港珠宝商徐有四女一子,对独子宠爱有加。晚年,老人带着2000多万港币和子女移居国外,花400万给儿子买了豪宅,想在儿子身边安度晚年。没想到,儿子把父亲关在一个房间里,不准出门,一天只吃一顿饭。坐月子半年后,老人精神恍惚。于是,儿子向政府申请精神鉴定,要求作为法定监护人管理老人的财产。1000多万港币后,儿子把父亲送进了养老院。整整一年,四个女儿轮流来探望,儿子却始终没有露面。
点评:实施经济暴力实际上剥夺了被害人的生活来源和医疗资源,严重影响被害人的生活质量。如果老年人遭受经济暴力,他们会缺乏安全感,失去对亲人的信任。
4性暴力
特点:敏感部位疼痛、炎症、疤痕;行走或坐着或躺着有困难;避免接触。
案例:李不敢回家,因为丈夫无论白天晚上做什么,只要一想起来就强迫她满足生理需求。李家后院有几级石阶,她老公不止一次在石阶上蹂躏她。李背部皮肤完全磨破,旧伤未愈,又添新伤。她全身都是淤青,淤青和被烟头烧焦的疤痕。
点评:性暴力作为婚内暴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极强的隐蔽性。施暴者无一例外地认为婚内性行为受法律保护,所以施暴时肆无忌惮;但是受虐狂强迫自己接受一切,因为难以启齿。本质上,婚内性暴力和婚外性暴力一样,是一种反伦理、反理性的行为。家庭暴力需要在24小时内报案。有关人士告诫遭受家庭暴力的女性,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遇到家暴,一定要在24小时内报案,拨打110,要求居委会、派出所等单位出具有效证明,到指定医院检查。重伤者应到鉴定部门进行伤情鉴定,并保留作为相关证据。如果你有更多的法律问题,请去Hualvcom咨询。
家暴会上瘾吗
家暴会上瘾。
家暴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遗传因素和长期的环境因素,家暴期间的情感经历也是家暴持续的原因之一。
1家暴施暴者一般会形成固定的行为模式,如果没有惩罚,就会延续家暴行为模式。
2家暴过程中的极端情绪体验也会给施暴者带来快感,从而延续家暴。
家暴有这几种因素导致
一、男人的自卑心理。现实生活中,很多男性都有自卑心理,很多是生活原因和工作原因造成的。我们不要看男人表面上很强势的表现。其实她们内心极度不自信,很多都是因为一件小事让男人觉得女人看不起自己;
二、性别歧视女性,家暴多为男性。在这些男人心中,他们都认为自己是一家之主,无论做什么都需要自己的同意,而男人什么都不用做。他们认为男尊女卑,把家暴当成自己正常的家规,或者说是强迫女性服从的手段;
第三,是男人的工作生涯不顺利,屡遭挫折也解决不了。当妻子不理解甚至责怪他的时候,有的男人会忍不住打妻子;
第四,有些男人对妻子的家暴是夫妻感情危机,比如妻子出轨,有婚外情;
5有的男人素质低,性格极其恶劣,脾气暴躁。他们把老婆当佣人,想骂你,想打你。这是一个人品不好的人。
出于这些原因的家庭暴力是不可理解的。一方出轨导致的家暴是不必要的。如果不能接受对方感情的背叛,可以离婚。最后一种家暴是最可恶的,你可以告他这种家暴。不管怎样,家庭暴力都是错误的,不可取的。所谓的家暴,无论男女,都是不可接受的。因为家暴不仅不尊重对方,破坏家庭感情,而且严重的家暴是违法犯罪的。说到家暴,我们先搞清楚什么是家暴。一般夫妻之间的争吵、咒骂,甚至吵架时双方的推推搡搡,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都不是家庭暴力,而是正常夫妻生活的常态。世界上怎么会有不吵架的情侣?
家庭暴力与家庭纠纷的区别
家庭暴力与家庭纠纷的区别,一般夫妻纠纷中也可能存在轻微暴力甚至因失手而造成较为严重的身体伤害,但其与家庭暴力有着本质的区别。家庭暴力的核心是权力和控制。下面是家庭暴力与家庭纠纷的区别。
家庭暴力与家庭纠纷的区别1长期以来,家庭暴力在世界各国都曾经被当作,或者仍被或多或少地当作家庭纠纷来对待处理,以至于产生了严重的后果之后,才发现原来这样的家庭纠纷已经属于家庭暴力了。
家庭纠纷的双方是平等关系;家庭暴力的双方是控制与被控制的不平等关系。
家庭纠纷是想说服对方;家庭暴力是想控制对方。
家庭纠纷是日常生活琐事;家庭暴力是侵犯人权的行为。
家庭纠纷目的是为了达成一致意见;家庭暴力的目的加害人以控制受害人为。
家庭纠纷多采用协商、互相妥协的手段;家庭暴力多采用暴力、威胁的手段。
身体虐待:推、甩、踢、揍、掴、抓、咬、拗扭肢体,甚至使用刀械枪枝等攻击受害妇女。
言语虐待:企图以字眼、声调来控制或伤害受害妇女。例如:吼叫、尖酸讽刺、威胁将受害妇女或小孩杀害、扬言使用暴力、大骂对方愚蠢、侮辱、不实的控诉。
心理虐待:威胁自杀、不准对方使用电话和拥有金钱、逼问妇女行踪、质问孩子是谁的和钱怎么花的?阻止妇女探视其亲人、嘲笑、侮辱妇女的朋友、滥用药物和酗酒、不实的指控妇女有外遇、极度忌妒、无法保有一份工作、禁止妇女上学或工作,跟踪、监视、谎言操控人、批评妇女的外表、责备、冷漠以对。
性、虐待:强迫妇女进行性行为、逼迫妇女看色。情影片或、拒用保险套等等。
对于一般家庭纠纷想要诉讼离婚的,如果没有证据证明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在另一方坚决不同意离婚的情况下,调解不成的,应判决不准离婚。如果属家庭暴力,则符合婚姻法规定的应当准予离婚的情形,即使另一方不同意,仍应判决解除双方婚姻关系。
家庭暴力与家庭纠纷的区别2家庭纠纷中,如果打人且造成了受害人身体、精神、性等方面损害或伤害,则涉嫌了家暴行为。
家庭暴力简称家暴,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它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精神、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第三条 家庭成员之间应当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和睦相处,履行家庭义务。
反家庭暴力是国家、社会和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
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是一种侵犯人权、危害社会的违法行为,实施这种行为的人依法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民事责任。根据新婚姻法的规定,家庭暴力是法定离婚理由之一,而且受害者可以要求家庭暴力实施者承担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
2、行政法律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对实施家庭暴力尚未构成犯罪的可处以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3、刑事责任。严重的家庭暴力会构成刑法中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侮辱罪等罪。其中,家庭暴力实施者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经常以打骂、捆绑、冻饿、强迫超体力劳动、限制自由等方式,从肉体、精神上摧残、折磨,情节恶劣的,构成“虐待罪”,应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引起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家庭暴力实施者使用暴力公然贬低其他家庭成员人格,破坏其名誉,情节严重的,构成侮辱罪,应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家庭暴力实施者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构成故意伤害罪,如果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或致人死亡的,按照刑法最高可判处死刑。
根据法律法规,家庭暴力实施者以暴力手段干涉家庭成员结婚和离婚自由的,同样触犯刑法,构成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
家庭暴力与家庭纠纷的区别3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它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精神、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家庭暴力直接作用于受害者身体,使受害者身体上或精神上感到痛苦,损害其身体健康和人格尊严。
家庭暴力发生于有血缘、婚姻、收养关系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间,如丈夫对妻子、父母对子女、成年子女对父母等,妇女和儿童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有些中老年人、男性和残疾人也会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家庭暴力会造成死亡、重伤、轻伤、身体疼痛或精神痛苦。
家庭纠纷是指在利益,财产等方面家庭成员,如夫妻双方所产生的意见不一致所导致的。家庭暴力很难取证,暴力有精神暴力,冷暴力,武力。多说人即使收到家庭暴力也选择忍耐,因为想要取证很难。
比如两口子打起来了,女的挨打了,就是打110,警察也不爱管你这事,最多就是劝和,对男的讲讲大道理。就是女的去鉴定,走司法程序,还得够一定伤情的才有人管管。但是女方还得提供证据是男方打的而不是别的人或原因造成的。如果是精神暴力,冷暴力就更难取证。
家庭纠纷多数是因为钱。遗产,房子什么的。
家庭纠纷也可能造成身体伤害,但其与家庭暴力至少有3个本质区别,暴力引发的原因和加害人的主观目的是否是为了控制受害方暴力行为是否呈现周期性,暴力给受害人造成的损害程度,家庭暴力的核心是权力和控制,在平等基础上的争吵,争执,如果没有想要控制对方,就不会升级成家庭暴力。
法律分析:两者的概念不同。夫妻互殴,是指双方发生肢体冲突。家暴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它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心理、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二条 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家庭暴力一般是指在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的暴力行为,一般的吵架行为是不能算作家庭暴力的,但是有些人认为对人身体上造成了伤害才能算作家庭暴力,其实不然,捆绑和限制人身自由都属于家庭暴力的
家暴的定义
家庭暴力的主体是家庭成员。家庭成员是共同生活在一个家庭内的亲属,一般应具有亲属关系和共同生活两个特征。如父母子女关系、夫妻关系。这里的亲属关系不仅仅是指依靠婚姻和血缘维系的亲属关系,还包括依法律关系形成的亲属关系,如已形成扶养关系的继父母子女关系,继兄弟姐妹关系等。在这里还值得一提的是,传统的家庭暴力往往是认为具有配偶关系的男性对女性的施暴。当然,这在家庭暴力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但事实上家庭暴力的受害者还包括老人、儿童以及女性对男性的施暴,这也越来越为社会所重视。
家庭暴力的实施者在主观上必须具有故意。
家庭暴力的实施者在客观上实施了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等行为,并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
日常生活中偶尔的打闹、争吵不能理解为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不仅是局限在血缘的亲属关系中的,法律上的亲属关系也是包含其中的,比如养子和继子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一条 为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第三条 家庭成员之间应当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和睦相处,履行家庭义务。
反家庭暴力是国家、社会和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
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包括哪几种类型?
各大媒体报道过一篇关于婚内出轨、家暴妻子,“恶婿”被殴致死的新闻:
王某和孟某于2005年结婚,育有一儿一女。2016年初,王某出轨前女友,同年5月离婚,又在月内复婚。复婚不到2个月,又跑到前女友家,并砍伤前女友夫妇,被判10个月。
王某出狱后,性情暴虐,开始变本加厉对妻子孟某进行家暴,“我小妹身上经常带着伤,王某用板凳砸她。”
2018年2月孟某无法忍受老公的拳打脚踢和威胁,向法院起诉离婚,后王某作出“戒酒”等承诺,孟某又撤诉。但孟某与王某处在分居状态,王某一旦找不到孟某,便去娘家闹事,要人。后王某因破坏孟某娘家财物被行政拘留15天。
2018年6月再去娘家闹事,强奸了岳母,不断谩骂孟家,姥姥不堪其辱,跳井自杀。
我们将家暴分为五类,导致老公家暴的诱因是不同的,女性受到伤害也是不同的。(该篇文章主要讲的是男方家暴女方。)
第一类,出轨事件导致的家暴
老公出轨,被老婆发现了,他家暴老婆,他在警告他老婆:我出轨了,我打你,你来管我,那不行,我不让你管,所以打到你怕,控制你。目的就是让他继续搞婚外情,他很清晰,你要我分手,对不起,我就狠狠的打你。
第二类,酒后家暴,撒酒疯
平常他不会家暴,但是一喝酒,整个人的情绪就失控,骂骂咧咧,他的不快,他的不满等等问题通通是他老婆造成的。
酒后让人失去控制力,要去打别人,实际上他内心有创伤,但这个创伤在正常情况下他都能够压得住,酒后就压不住了。
有位访客讲述,她老公平时对她挺好的,什么都听她的,家里的钱也给她管。也没有什么不良习惯,就是爱喝酒。他一喝酒必醉,醉后家暴她和孩子。来访者将家暴微信发我,她女儿额头上有一道很深的伤口,即使痊愈也会留下伤疤。她和女儿手臂上全是黑色,紫色被长期家暴的痕迹。
每次老公醒酒后,对自己的行为很后悔,下跪发毒誓不再喝酒,买些贵重礼物送给她们娘俩。
第三类,引自型的家暴
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存在家暴,夫妻两人吵架吵得很凶,老婆把老公逼到墙角,老公就不得不家暴。
两个人吵得面红耳赤时候,女的蹦出一句,“有种你打啊,你不打死我,你就是孬种”,还把脸贴过去,抓住他的手。
这类家暴发生在日常的争吵,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引发的。这里面还包含教唆因素,他在压抑自己,最后不得不出手。女方经常采取威慑的吵架模式,你要注意了。
第四类,心理疾病型的家暴
反社会人格,偏执型人格,躁狂性人格的这类人很容易家暴,他们患有心理疾病,在人格上有问题。
第五类,原生家庭的家暴
他的父母经常家暴,在耳濡目染下习得的,有可能他自己遭受了家暴。
还有一种是后天的家暴,比如校园的霸凌。孩子长期被霸凌,一定跟父母有关系,这个不是我们要讲的重点,不多做分析。
施暴者有哪些共性呢?
自我失控,他失去了自我的控制,失去了理智。他的人格有问题,他没有认为他家暴别人是错误的,大多数人施暴者都有这种认识。还有一部分人家暴之后忏悔,下跪求饶。
深层次上挖掘,他家暴是因为他内心很弱小,外在又希望强大。内心越弱小的人,外在他越想强大,他的自尊心越强,他很容易让自己失控。
他家暴的目的是攻击他人,使得他人来服从他,他要控制他人,他要证明自己的价值,证明自己的存在,这也是他要家暴的根源。
面对家暴,你想通过忍受来解决问题,是不可能的。从来不会因为你的忍受,他的家暴自己就好了。
你一定要采取措施,每次家暴要报警、找妇联、找居委会,你要让他看到,你有力量,你不孤单。你越没有力量,越孤单越不敢,他就越有可能家暴你。
当他跪地求饶,你一定要做一件事情,就是要求他接受心理矫治,他不接受心理矫治,你不要原谅他,这是很关键的。
受虐者又会承受哪些伤害?
1那些长期家暴,又不愿意离婚的人,心理层面上自我认同很低,经常被别人贬低,他的存在感很弱,价值感很低。
在这样的状态下,他心里会有恐惧,有抑郁等情绪。还有就是她有那方面的固着,这个是心理学上一个心理状态。
2行为层面上行动力比较弱,会犹豫不决。一个人的大脑对家暴的看法,是消极的、负面的、忍受的,她是觉得家暴这件事是不能解决的,也就没办法来驱动她去行动。
这类人的的行动力很缓慢,常常是习得性无助。自我认定没有办法,不行,不可能,下定不了决心,犹豫不决、徘徊不前。
3长期被家暴的人整个神情写在脸上,她会怯怯的,畏畏缩缩,担惊受怕,很绷紧的,很敏感,很木纳,很胆小,眼神涣散,整张脸都塌拉下去的。通常她们的睡眠很不好,很容易产生神经衰弱。
4夫妻关系是男尊女卑,男高女低,老公强势于她。她在贡献程度上比较低,依赖性强(包括经济、心理上的依赖)。
在婚姻的依恋关系上,她属于回避型的依恋关系,或者是焦虑型的依恋关系,她会委曲求全,会祈求对方。对她的老公依赖度特别高,离开老公就活不成,她会找很多借口赖在家里面。孩子年龄小,父母年纪大,离婚没脸面,离了婚改不了嫁,可能还会找个家暴男……
有一类型的女人是家暴体质,很容易将这个男人训练成家暴男。
5受虐的她们对于未来是绝望的,是灰暗的,也是固守的。你跟她谈论未来,她的眼神很空洞,有的人可能还会说未来就是我熬死它,整个人都是压抑状态,看不到未来。
你去劝说长期受家暴的人离婚,过自己的生活,你们的孩子已经成人,你不应该再忍受了,她不会走出来的,因为她已经习惯了
「一切习惯之物都在我们周围织成越来越坚固的蜘蛛网,而我们很快就发现,蛛丝变成了绳索。
——尼采」
不管长期家暴,还是偶发的家暴,都不要接受这种状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家暴是可以改变的,是可以矫治的。
我们大声的喊出来,我不接受家暴,家暴是犯法,家暴要坐牢的,你要跟我重新在一起,你必须要接受家暴矫治,我才跟你在一起。
给施暴者一次机会,那家暴只有零和N次之分,不能给施暴者第2次第3次机会。他还是不愿意去改变自己,就应该跟他结束这段婚姻,走向新的生活,因为我们尽力了。
人生不应困在家暴中,做妈妈的更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未来也家暴或者被家暴。
你从家暴的家庭走出来,家暴的婚姻中走出来,是为你自己,也是为了你的孩子。某个程度上来说,也是挽救家暴男,家暴男有可能有一天把你打死,最后他也做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