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有一部分的人在生活中会出现感情隔离的现象,这也是因为心里的情绪非常的复杂,很多负面的情绪包裹着自己,所以遇到了喜欢的人之后,也是不敢大声说出来的,感情隔离的人在遇到了喜欢的人之后,内心也是非常的纠结。其实在感情当中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喜欢的人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世界这么大,两个人能够相遇是一种缘分,如果你喜欢的人也刚好喜欢你,那就是百年难遇的一种缘分。有些人在刚开始的时候和对方只是朋友,但是心里却一直暗恋着对方,不敢说出来,这种心理也是非常难受的。
一、表达出来如果对方也是喜欢你的,这段爱情,就一定要学会珍惜,如果对方对我们没有好感的话,也是不可能会一直跟我们保持联系的,只要对方还在联系你就说明对方对你是有好感的。你如果想要追对方的话,就一定要了解对方的兴趣爱好,用正确的方式来追求对方,这样两个人也会有共同话题,能够继续的聊下去。
二、勇敢追求在追求对方的时候一定要明确自己的态度,这样别人才能够感受到爱意,如果不想要放弃这段感情的话。其实每一个人在遇到了喜欢的人之后,心理表现都是不一样的,有一部分的人很希望能够主动跟对方聊天,也能够希望对方注意到自己,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事件也会不由自主的跟着喜欢的人。
三、喜欢但是有一部分的人喜欢一个人却是默默无闻的付出,不想让对方知道自己的爱意,但是却任何事情都帮助对方,也是非常的令人感动,因为每一个人的喜欢都是非常纯粹的,并不是所有的人在遇到了喜欢的人之后都能够大胆的说出来,但是这样也会很容易的错过对方,不管心里有什么想法,如果真的喜欢对方就一定要说出来。
在心理学中,和自己爸妈不亲的,被叫做:失望性情感隔离,表现就是和父母没有亲人的感觉,不想沟通,也不想有任何情感上的牵挂,最好的相处模式就是:各过各的。
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隔离机制,本质就是:对于父母过于失望,因为早年间缺乏父母的理解与支持,很多情感诉求都没有得到回应,所以渐渐地,不再对父母抱有期望,不再把父母当做情感依靠。
好的亲子关系的作用
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行走世间所向披靡的底气,也是孩子润泽身心收获幸福感的基石,更是一个家庭温馨有爱蒸蒸日上的重要一环。
育己修身,希望每一位父母都愿意用高质量的陪伴、欣赏和鼓励的态度,以及适度的退后和放手,把家打造成一座孩子可以憩息的港湾,和孩子们充电蓄能的精神乐园。
也希望所有孩子都能拥有这份幸运,被疼爱、被欣赏、被尊重,能随时依靠在父母臂弯里撒欢儿。
2年的抑郁症期间是会出现远离人群的“隔离”状态,加之此后“自我约束”关注的核心是“自我” -- 聚焦于自我的内心世界及奋斗目标,而忽略了(或不再关注)周边,进而形成了进一步绝缘状态或“隔离”状态,“情感隔离”通常的表现并不明显,也并非“有点像人格分裂”,许多女性朋友也会因此而困扰,担心自己再也无法付出情感、是无法体验爱情的另类;实际上,成长在离异家庭的生活经历,是她们普遍共有的经历,只是多数人(3岁前父母带着)自身并未觉得与父母之间的爱有任何的隔阂。
怎么办?
-- 暂时调整个人的目标,多给自己安排些业余活动,例如:多参加些心理沙龙,多结交一些朋友;春天踏青郊游,夏季户外旅行…有了个人的生活圈子,绝缘的状态自然就烟消云散了。
-- 如果自觉个人状态隐约与对婚姻或家庭的认识有关,那么也可以在各类心理沙龙的活动中做进一步的自我探索。
以上是比较好的方案,毕竟身边几位与您有过同样困扰的女性朋友,通过这些路径,现在都有了满意的感情归属。
为了使生活和谐、有意义并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左右脑协同运作是至关重要的,而大脑结构也是这样设计的。例如,胼胝体纤维束沿着大脑中枢连接左脑和右脑,左右脑通过纤维束产生交流,从而作为一个整体运作——这正是我们希望在孩子身上发生的。我们希望他们的大脑横向整合,左右脑默切配合。这样孩子会同时正视自己的逻辑和情绪,会很好的平衡两者,理解自己和这个世界。
我们的目的就是避免情感泛滥或情感荒芜,不是只有情绪泛滥会造成问题,忽视或否认情感会导致情感荒芜,和情绪泛滥一样造成一些问题。这类问题更多的发生在年龄较大的孩子身上。
有一个12岁的小女孩,她和她最好的朋友发生了争执。从他母亲那里得知这场争执在当时对她来说非常痛苦,但到谈论这件事情的时候,她却只是耸耸肩,盯着窗外说道:“我真的不在乎,但我们不会再说话了,因为她惹恼了我”。
她的表情冷漠而平静,但是从她微微颤抖的下唇和细微眨眼中,能感觉到她右脑非言语信号在揭示她的真实情绪。在这个时候,“拒绝”表明一种伤痛,这个小女孩处理脆弱情感的方式就是退回到左脑,退回到她贫瘠的(但是可预计且可控制)、情感荒芜的左脑。
那当遇到这样的情况,作为家人应该怎么处理呢?
我们应该让小女孩明白,即使回想起和朋友的冲突是非常痛苦的,她还是需要注意甚至尊重在她的右脑里发生的事情,因为右脑更直接地与身体感觉以及来自大脑底部的感受相连,二者共同创造了情绪。因此,所有来自右脑的意象、感觉和自传式记忆都充满了感情。伤心的时候,我们往往会从不可预知的右脑觉察式的疆域中撤退,退回到可预测、可控制的左侧逻辑式的疆域,这样我们就会感觉更安全。
帮助小女孩的关键在于我们要温和地感受她真实的感受。不能直接指出她对我们甚至是对她自己的隐瞒,也不能指出她生命中的重要之人如何伤害了她。相反我们要去感受她的感受,让我们的右脑去和她的右脑沟通。通过我们面部表情和姿态,让她知道我真的希望能够体会到她的情绪。这种感同身受帮助她去“感受自己的感受”,让她自己并不孤单——我们关心她的内心体验,而不仅仅是外在表现。一旦建立了彼此间的联结,语言对两个人来说就会变得更加自然,我们可以慢慢的进入她的心里去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然后通过让小女孩讲述她和最好朋友之间的争执,并且注意她的讲述时的停顿,观察她微妙的情绪变化,我们把小女孩再次引入她真实的情绪之中,并帮助她以建设性的方式处理这些情绪。这就是我们尝试既同她右脑的感受、身体感觉和意象联结,又同她左脑的语言叙、述经历的能力和相联结的过程。
一旦了解了左右脑的作用机制,我们就能明白,整合这二者将会彻底的改变互动结果,以及这种彻底改变是如何实现的。我们不希望孩子受到伤害,同时也希望他们不仅熬过生活中的困境,还能直面困难并得到成长。
当一个人退回到左脑,逃避右脑中翻涌的痛苦情绪时,他就拒绝了自己需要承认的一部分重要的自我。拒绝情感不是我们太过依赖左脑的唯一危险,我们也可能变得太刻板,缺乏对不同观点的辨别力,缺乏结合背景来理解事件的能力(这是右脑的特长)。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情感隔离”,这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能起到缓冲伤害的作用。当一个人遇到自己目前不能接受的创伤时,为了防止痛苦、恐惧、悲伤的情绪涌入意识,他们会选择把自己包裹起来,让自己仿佛“置身事外”。
看起来他们面对分手很冷漠,一点都不难过,其实是因为他们隔离了情绪,让分手这个事情变得没有“实感”,甚至在初期觉得非常轻松、愉悦。
比如,一开始他感受到的不是分手的难过,而是限制,会想起恋爱时各种不能做的事情。在分手后,他会报复性地做一遍,比如熬夜到游戏、抽烟喝酒,这个阶段他会感到轻松和解脱的快感,没有悲伤。
可是,情感隔离不是让它凭空消失,那些被压抑的感情最终会在某个时刻冲出来,痛苦的程度可能并不比事情发生时感受到的少。
在心理学创伤理论中,有一种说法叫“滞后压力反应综合征”,是指情绪隔离后的爆发现象,在创伤发生后很长一段时间后,这种情绪会突然闪回,一个人会突然因为很久之前的事情情绪崩溃。
当一个人正视分手的问题时,才真正开始体验分手的痛苦。
这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也属于平时人们所说的自我保护,有些时候一些太过激烈的情绪超过了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于是我们通过一种手段将这种情绪隔离了起来,“假装”自己感受不到这样的情绪,这种防御机制就叫做情感隔离。其实在生活中经常出现这种情感隔离,比如当发生灾难性事件的时候,人们有时会发现自己并没有表现地像自己想象中的那样难过。
自我防御机制往往是有得有失的,它的直接好处是可以在绝望和灾难中防止一个人崩溃。但是如果长期使用这种防御机制,就可能会影响到平时的生活。因为虽然情感隔离让人暂时告别了激烈的负面情绪,但是这些负面情绪其实都压抑在人的潜意识中,长久的压抑,得不到宣泄的机会的话,仍然会有崩溃或者更严重的情况产生,甚至有可能导致抑郁症。
1、情感隔离
情感隔离是鲍文(Bowen)家庭治疗的核心概念,具体是指在家庭系统中,那些情感卷入较深的孩子,为了保护自己在遇到重大打击或者强烈的情感冲突之后,大脑会自动启动隔离机制,把那些强烈的可能会然人崩溃的情绪隔离在外。而这种隔离机制是人的一种自发的保护机制。
当自己的亲人去世之后,人的内心都会经历一个从不接受到接受的过程,而情感卷入过深的人,会在在这个过程之中就会进入到深深的痛苦之中不可自拔,直到能够接。
如果能够平静地接受亲人离去的事实时,则亲人离世这件事情就不会再对他造成伤害。
倘若是他一直陷入痛苦之中,拒绝接受,等到情感强烈到一定程度后就会显得不悲不喜,一如往常,外人很难从表面上感受他的情绪的波动。
如果我们遇到这种情况,一定不要盲目的认为他是感情冷漠,也不要过早的打破他的这种假象,这种假象也只是情感隔离起了作用后的结果,等到他慢慢地接受了现实,才会真正地从痛苦中走出来。
2、心理距离过远
人和人之间的亲疏远近,是由心理距离决定的,换句话说就是,心之所在之地就是情之所在之地,也是人和人之间亲疏远近的由来。
很多家庭里,兄弟之间为了财富起纷争而互不往来,亦或者是在孩童幼年需要抚育之时不闻不问,等到老了需要赡养的时候才不顾子女实情要求赡养的老人。
这个时候,亲人对于他们的情感由于心理距离的过远而生疏,甚至是没有什么情分,等到他们离世之时,这些和他们情分淡漠的亲人不喜不悲才是人正常的表现,如果这些人在这个时候表现得痛哭流涕,则是有表演的成分在内,并不是自己真正的情感体现。
对死亡的理解不同
每个人对于死亡的理解都不同,有的人认为死亡就是悲伤,有的人则认为死亡是解脱。
对于久病缠身、利用先进的科学仪器来苟延残喘,倍受折磨的人来说,活着已经是一种痛苦,而他所受的这种折磨亲人们都看在眼里,心里也是非常难受的。当他的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亲人们反而不会感到悲伤,是很平静的,认为他终于解脱了。
还有一种人就是生死都看的很淡的人,这样的人一般都有着极深的宗教信仰,像佛教徒或者基督徒,生死在他们看来都是一种修行的状态。
他们的终极追求就是超脱生死,而这个时候,无论是新生还是死亡都不会对他们造成很大的情绪波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