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中,你的家乡做过哪些暖心的事?

在疫情中,你的家乡做过哪些暖心的事?,第1张

身处疫情,我们无处可逃。核酸检测不过是家常便饭,足不出户早已成为习惯。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我的家乡,安徽省阜阳市所作出的暖心之事。疫情防控静态管理以来,阜阳市颍州区各地各单位迅疾进入战“疫”状态,心往一处想,劲朝一处使,上下拧成一股绳,全力打好疫情防控这场“硬仗”。

投身抗疫一线的“党旗红”

王子雨,颍州区清河街道卜子社区党总支书记,1990年加入中国***,有着32年的党龄的他始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他兢兢业业、尽心尽力完成组织交代的各项工作任务,面对无数的艰难困苦,他始终冲在工作的第一线。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王子雨同志做为社区里的“领头雁”舍小家为大家,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战“疫”中去,每天早出晚归,动员本社区内的党员、群众志愿者一起参加到防疫工作中,从疫情爆发初的紧急部署安排,展开对返阜人员“地毯式”大排查,各项防控措施的强化落实,再到全民核酸检测和居家隔离管控,他临危不惧,义无反顾,每天尽职尽责地奋斗在一线,无怨无悔,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忠诚履职、服务人民”的责任与担当。

疫情突如其来他没有慌张,而是冷静的带领“三委”班子认真研究疫情防控的关键环节和注意事项,重点讨论如何布控,结合辖区实际情况绘制出小区中每栋楼的平面图,并对辖区网格如何管控、管理、核酸检测点如何设置等详细信息与网格员、物业进行一再的沟通,研究出最适合的方案。为严格落实外防输入、队防感染、严格扩散的要求,他们24小时不间断轮流值守,在小区门口设置卡口,对返乡人员逐一排查,筑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

在疫情防控以来,除了每天都要召开“两委”班子会议,对当前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并对当前形式进行工作安排。还要到各小区对出入口人员的信息登记、二码联查、检测体温,排查外来人员信息等工作进行巡查,还要与居民宣传疫情期间最新政策,宣传疫情防控知识、解答居民的各种问题,来回运输防疫物资、接送核酸检测医务人员。晚上,他不是在各小区守着,就是在社区值班。经常是饭凉了凑合对付两口,继续工作。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第一线,他带领着一支“硬核队伍”奋战在社区防疫工作的前线,用实际履行着入党誓言,用行动诠释着***党员的初心使命!

闪耀“志愿红”的“逆行者”

抗疫工作一刻都不能懈怠,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广大志愿者们毫无畏惧,逆行而上。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抗疫志愿者的身影;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抗疫志愿者的及时援助。颍州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志愿者张永伟就是疫情防控宣传“小喇叭”之一。自4月5日清晨收到有关通知后,他第一时间赶到颍州区滨河安居苑小区,背着喇叭、手持话筒,维持核酸检测现场秩序,宣传疫情防控通告精神,把最新信息送到居民身边。每天核酸检测任务结束后,我就赶到社区卡点,我们志愿服务队要轮换值班值守。

”4月7日中午,张永伟轮班到城郊社区卡点,与其他志愿者一起查验进出人员证明。在阜阳市颍州区颍西街道四里社区的防疫一线上,那些身穿统一的红色马甲、拿着小喇叭的志愿者们,他们奋力抗击疫情的举动,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他们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义不容辞加入到“逆行者”的抗疫队伍中来,不分昼夜,分秒必争,从上门组织居民进行核酸检测到为居民提供情绪疏导,从引导居民有序排队到讲授正确佩戴口罩,一忙就到深夜

福建泉州本轮疫情首批本土患者治愈出院,新冠治愈后需要注意什么?加强身体锻炼就好了。

根据国家卫健委印发的第五版新冠肺炎治疗方案,目前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是:体温恢复正常三天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肺部影像学显示炎症明显吸收,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间隔至少一天),可解除隔离出院或转到其他科室治疗。

从治疗方案里看,只要达到医学临床诊断标准就可以出院,但这不能完全排除治愈的患者没有任何的传染性,且无法保证是否会复发,所以治愈出院后按医生的治疗方案,适宜的居家隔离是很有必要的。

第一、这是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之前没有遇到过,现在也没有完全研究清楚它的致病病理,治愈出院的患者不能完全确定还有没有排出病毒的可能,不能完全排除传染性;

第二、有个例显示检测4次核酸为阴性,结核临床诊断仍然确诊为新型冠状肺炎,所以出院时的两次检测为阴可出院,也可能存在样本的采集和检测存在误差,其还是有传染的可能;

第三、如果出院后进行一至两周的隔离,能在最大程度上控制病毒的传播,降低传染的可能,所以出院后居家隔离是有必要的;

第四、从患者恢复的角度考虑,治疗后需要安静调养身体,使身体能够尽快恢复,充分的休息时间也有利于身体恢复;

第五、排除因取样、检测等客观原因引起的诊断误差。

所以,即使是治愈的患者,也要听从医生的治疗安排,不要认为治愈后就有抗体而盲目自信,为了家人朋友和自己的健康,为了尽快打赢这场“战疫”,出院后也要自觉自我隔离一至两周。

      面对疫情,虽然有人趁火打劫发国难财,有人因为恐惧而上演大逃离闹剧,有人因为无知而不遵守疫情防疫规则,但更多是积极参战、不畏艰难、坚守一线的医护人员、人民警察等众多最美逆行者。也有很多爱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众志成城,共同抗议。这些人性的美好在这个疫情防控下熠熠生辉。

      近日上海疫情严峻,上海2位确诊老人在运转路上因为身穿隔离服而行动缓慢,相互搀扶着前行,被隔壁邻居拍下感人画面。除此之外疫情下还有更多的感人场面:如疫情最开始发现时期,钟南山院士奔赴武汉,他冷静、无畏,迎难而上的身影,令人敬仰,令人感动;抗议医护人员为了不浪费隔离服,将头发剃光,身穿成人尿垫,就为了多一些时间去救助更多的人,脱下防护服大汗淋漓,脸上烙下深深的口罩印记、防护印记,令人破防,瞬间热泪盈眶。

      疫情封控期间为了大家都能吃上饭,而给大家送粮食的送菜小哥,他们不顾疫情,穿梭在魔都各大小区,为大家饭桌默默努力;志愿者接下核酸检测志愿服务身份,不畏闷热,站在人堆里维护秩序,组织大家排队,安全检测的身影;善良的老大爷慷慨相送自己种的菜给不能出门买菜的邻居;学校校领导封园管理,为全体师生筑起一道防疫安全屏障;广州一位老师将抗疫暖心故事挥笔成画,记录出一幕幕感人瞬间,引起大家的共鸣等等场面。

      疫情无情,人有情,在抗击疫情之下,各个采样点忙中有序,市民、医护人员、志愿者等齐心协力,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

网友称福建真的让人很有安全感,之所以会这么说,一是因为福建的防疫速度非常之快。二是福建非常低调。三是物资安排的很到位。

福建真的每一次都没让人失望,之前泉州发生疫情很快就抗疫成功了,现在宁德突发疫情,福建省同样没有令人失望,在短短两周内就做到疫情清零,无新增病例,说明他们在防疫工作上确实下了苦功夫。

一,防疫速度之快。

4月11日,福建宁德发现1例阳性,2例无症状,当地随即就启动了疫情防控预案,开始了对相关人员的排查,从疫情发生开始,当地做了十几轮核酸,工作人员非常辛苦,市民也很配合,截止到4月25日,福建省宁德市没有新增病例,在短短的两周内就实现了疫情清零的目标,这个效率是值得很多城市借鉴的。

二,福建省非常低调。

从疫情发生以来,宁德市人们一直在全心协力抗疫,并没有天价蔬菜,也没有市民给大白唱歌,也没有志愿者抬着80岁老人下楼做核酸,一切都那么的平淡,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三,物资安排很到位。

福建宁德不仅用行动告诉了我们什么叫做效率,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在默默奉献,据防控物资保障组成员介绍,他们一接到上级的通知,就和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到仓库把物资分配好,再通知各处分批前来领取物资,物资的领取不分户籍,只要是在宁德市的都可以领取,还有更暖心的事情,疫情困难群众都可以申请最高3000元的补贴,这也减轻了很多人的负担,疫情目前在各地肆虐,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不要外出,不要为国家添麻烦,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抗疫,才能真正战胜疫情。

面对突然卷土重来的疫情,很多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却有无数暖心又让人“鼻头一酸”的瞬间给我们深深的力量。

最近上海有这样一群人,一个人能驼起一栋楼的伙食,他们就是特殊时期依旧坚持给大家送粮食的送菜小哥。小区封闭后,大家都开始线上买菜,买菜的人很难买到菜,同样难的还有送菜小哥。他们的车上放着大堆的食材,他们不顾疫情的风险,靠着一辆助力车,穿梭在城市的各大小区、各个角落,为了保障居民生活不受影响,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这些人也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亲人,但是他们冒着风险,既要养家糊口,又要承担着自己的社会责任。每一份工作不论尊卑,总是要有人去做的,特别是疫情期间,这样的工作不仅增加了自己接触感染的风险,同时自己忙碌的身影与停滞的居民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不禁鼻头一酸。默默地祝福这些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外卖员平平安安,注意休息。

疫情期间,有些支援的医务工作者会在自己的防疫服上写着自己的名字,来自哪里,方便同伴相认,还有的会写上自己的小愿望。在众多愿望中写得最多的就是“想回家”,看到这些奋战在一线,不分昼夜的白衣天使,再看到他们最简单真挚的愿望时,真的觉得鼻头一酸。他们因为工作,舍小家保大家,每一次出发都是将家庭抛在身后,家里有人等他,但是他们不得不放下家人,为了所有人的健康平安。

“雪中送碳,疫情送菜”。疫情隔离期间不好买菜,上海一对老夫妇,把自家菜园里的菜摘下来送给没买到菜的邻居。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在疫情这样的特殊时刻,邻里间多了些好似亲人一般的感觉。

这些菜平常看来并不是多么珍贵的东西,但是在疫情严重,物质紧缺的情况下,别人的慷慨相助就是“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我们在疫情这样的考验中,通过这些细节来看到邻里之间的帮助和真心,觉得心里很温暖。

疫情封闭下,很多人坚守在岗位,为更多的人守护平安、提供帮助。唯有这些暖心的瞬间给人力量,这些暖心的善举让我们有信心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疫情期间发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有好心人捐款100万助力兰州抗击疫情,让不少网友深受感动。天灾无情人有情,正是因为国人这种万众一心的精神,才能让我们成功挺过一次又一次的危机。

好心人助力兰州抗击疫情

冬日降临,疫情再一次反扑,甘肃兰州城的重灾区,不少网友捐钱捐物,希望能够略尽绵薄之力。10月30日,兰州省红十字会公示了10月28日到10月29日接受捐赠收入以及支出的情况。在公告当中显示,有一位名字叫做陈姜屹的市民,为了抗击疫情捐款整整100万。很多网友深受感动,纷纷表示一定要找到这位热心市民,并对其加以表彰。

疫情期间的感人瞬间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各个省市之间不分你我,疫情就像一个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炸。我曾经刷到过一个视频,疫情期间,一位货车司机曾经被困在河北一段时间,在此期间,他受到了河北人民的热情接待。

疫情过去之后,货车司机返回家乡,对于河北人民的热情照顾,他始终感念在心。不久后,石家庄爆发疫情,这位货车司机斥巨资在家乡购买了整整三卡车的蔬菜,日夜兼程的送往石家庄,让人十分感动。在他的货车上,还拉起了红色的条幅“守望相助”。

总结

事后这位货车司机接受采访,却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姓名。他本身家庭条件并不富裕,却能慷慨解囊,为曾经照顾过自己的河北人民捐献物资,这份香火情将会一直延续下去。不仅如此,全国人民在疫情面前所表现出的团结和决心,更是让人感动不已。正是因为我们万众一心,国家才能有如今的繁荣昌盛。

福建疫情已经形成三个传播中心,他们分别是厦门、莆田和泉州。此次疫情最早的爆发点在莆田铺头小学,学校在开学后核酸检测过程中,发现了一对姐弟学生检测结果呈阳性,进而检测其父母,结果也呈现阳性,夫妻二人的接触者,最终指向了厦门和泉州两个城市。

这起疫情传播过程中,最初的源头,在于这对学生姐弟的父亲。他从国外入境回来,严格按照隔离标准隔离,正常工作之后,还是感染了新冠病毒,并传播给了自己的子女。另外两个城市,会成为传播中心,离不开下面这两点。

一、泉州为学生母亲接触工友传播

现在的人们,因为工作、生活需要,经常会在周边几个城市,来回的流转,这是一件非常常见的事情。姐弟学生被查出感染以后,他们的父母也被查出感染。其母亲在鞋厂上班,鞋厂内的工作人员,就成为了密切接触人员。

厂区内有几位工作人员,居住在泉州,工作在鞋厂。两地往返过程中,也就将病毒带到了泉州这座城市。

二、厦门为学生父亲好友接触传播

厦门会出现感染者,是因为厦门一家公司工作人员,同被感染学生父亲有过密切接触。这样一个情况下,将病毒传播到了厦门,也让自己所在公司同事,有很多都受到了感染。

除此之外还有一家医院,外包服务人员,也被感染新冠。幸运的是目前医院周边,还没有筛查出新冠患者,这是一个好的消息。

经过这件事情之后,让我们看到了新冠病毒不容小觑。我们不能够因为接种了疫苗,加上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很好,就放松了警惕和自我保护。

要知道做好个人防护,既是对我们自己的一种保护,也是对防疫工作人员最大的支持和配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6148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5
下一篇2023-07-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