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胡适的分道扬镳始于1925年。那时鲁迅开始由官场退向民间,而胡适则由书斋走向议政之路种对立的选择,构成了两人性格中的闪亮之点——一个充当了社会与政府的批评者,另一位成了现存政权的诤友。但鲁迅的走向民间其实是站在了弱者的立场发言,他本身对世俗社会的厌恶,并不亚于对官场的冷视。同样的,胡适与现政权——无论是段祺瑞政府还是蒋介石集团,亦保留着相当大的独立性。他们似乎都感到主奴的关系,最容易在这两个团体中生成。鲁迅后来在“左联”中承受的压迫感,以及胡适在台湾受到右翼文人的攻击,其内心的焦虑与苦痛,从其文字中,多少可以感受到。被淹没于自愿所选择的队伍里,且在那里挣扎着,苦求着,这正是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写真。我们从后来的学人、作家的目录(如巴金、季羡林、韦君宜等),多少可体味到同样的主题。抵抗奴役而终被奴役,是近代以来的历史无奈。
鲁迅没有和他的家兄反目成仇,与二弟周作人的失和确是鲁迅终身未了却的心结。李大钊遇害后,周作人将李的大儿子李葆华藏在八道湾,后送其去日本留学。鲁迅得知此事后,对周作人大加赞赏,鲁迅去世后,周建人在给胞弟周作人的信中提及此事。
一次,周作人的一部译稿交给商务印书馆出版,鲁迅去时,编辑正在校勘,鲁迅说:“启孟的译稿编辑还用得着校吗?”在商务印书馆工作的周作人说:“那总还是要看一遍的吧!”鲁迅这才默不作声了。
1933年,鲁迅再次向弟弟发出求和的讯号,他在其诗《题三义塔》中写道:“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鲁迅知道周作人的“日本情结”,在逝世前特地让周建人转告周作人:“遇到此等重大问题时,亦不可过于后退。”
鲁迅一次次示好并没有得到周作人的响应,一直到他去世,兄弟二人都未能和解。
与鲁迅断交后,周作人依旧平静地上课、作文。但他在1923年7月25日所写的《自己的园地•旧序》中,重复了7月18日写给鲁迅字条中的话:“过去的蔷薇色的梦都是虚幻。”
1924年6月,周作人写《破脚骨》一文,据川岛说,此文是针对鲁迅,在文中,周暗示鲁迅是个“无赖子”。
舒芜在《周作人对鲁迅的影射攻击》一文中说:“周作人在公开发表的文字中,对鲁迅的人身攻击却是时时处处,一触即发,常常是非常恶毒的。”
周作人对鲁迅和许广平的结合亦有微词,他说鲁迅好色、纳妾,晚年,他的日记中仍有“兄弟皆多妻”之语。
虽然失和,但兄弟二人却没有断了联系,他们都在《语丝》写文章,有共同的朋友,周建人、川岛不止一次充当了二人沟通的桥梁。二人还一致对外,在女师大驱赶校长杨荫榆的风潮中,周作人在鲁迅起草的《关于女师大风潮的宣言》上签了字;在鲁迅与陈源的比战中,周作人毫不犹豫站在了长兄一边。
荆有麟回忆,二人失和后,还常在北大教员休息室见面,一接触便起争执。可一旦有人攻击周作人,鲁迅便用给中笔名代弟弟应战。成仿吾和鲁迅论战时,周作人也在其文章中为鲁迅帮腔。“三•一八惨案”发生后,鲁迅被列入北洋政府的缉捕名单,周作人知道后,马上托人通知鲁迅。
周作人的《五十自寿诗》发表后,友人们纷纷唱和,引发一场风波。鲁迅却能理解二弟,他在给杨霁云的信中说:“周作人之诗,其实是还藏些对于现状的不平的,但太隐晦,已为一般读者所不憭……”
1936年10月19日清晨,鲁迅逝世。第二日,周作人恰好有一堂《六朝散文》课,他没有请假,而是挟着一本《颜氏家训》缓缓走进教室。在长达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周作人始终在讲颜之推的《兄弟》篇,只字未提其他事情。第一堂课下课前几分钟,周挥一挥袖子,掸了掸粉笔灰说:“对不起,下一堂课我不讲了,我要到鲁迅的老太太那里去。”这个时候,大家发现周的脸色非常难看。柳存仁回忆:“他并没有哭,也没有流泪,可是眼圈有点红热,脸上青白的一层面色,好像化上了一块硬铅似的。这一点钟的时间,真是一分钟一秒钟的慢慢的捱过,没有一个上课的人不是望着他的脸,安静地听讲的。这个时候容易叫你想起魏晋之间的阮籍丧母的故事。”
解放后,周作人写了《鲁迅的故家》、《鲁迅小说里的人物》等作品,在谈及鲁迅时,也会称“家兄”。陈迩冬回忆,他在周作人屋中见到过鲁迅拓的汉碑,一次,周送他出门时,指着外院的丁香树说:“这是家兄种的。”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周作人确实是个谜一样的人物。早年他思想激进,提倡“思想革命”和“人的文学”;中年后,思想却渐趋消沉,追求闲适,以写“草木虫鱼”自娱;后来又“落水”附逆,沦为汉奸。这是谜。他曾与鲁迅兄弟怡怡,后来却失和反目,老死不相往来。这又是个谜。周作人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一员主将,人们在评价他的文字时,往往以“平和冲淡”视之,但,就在这“平和冲淡”的文字背后,却包含着许多他对现实与历史的批判。只是他常能控制住自己的笔端,使之不过分张扬,所以不易为有些读者所察觉,因此,给人以温文尔雅,超然物外之感。
因为他的附逆,在解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周作人研究”一直是个禁区,也因此,我对晚年周作人所知未详。最近读了黄开发先生编注的《知堂书信》,使我对晚年的他有了较多的了解。特别是该书收录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写给曹聚仁与鲍耀明的一批书信,不仅透露出他晚年生活的窘困,同时还对一些现代名人进行了评论。这,尤其令我感兴趣。周作人曾在《日记与尺牍》一文里说:“日记和尺牍是文学中特别有趣的东西,因为比别的文章更鲜明的表出作者的个性。”由此,也可反映出知堂晚年的一些真实心境,这是在他的文章里所不易读到的。
对于鲁迅,知堂在1958年重读了曹聚仁的《鲁迅评传》后,去信说:“鲁迅评传现在重读一过,觉得很有兴味,与一般的单调者不同,……云其意见根本是虚无的,正是十分正确。因为尊著不当他是‘神’看待,所以能够如此。”在同信中,他对上海的鲁迅塑像发议论道:“死后随人摆布,说是纪念其实有些实是戏弄,我从照片看见上海的坟头所设塑像,那实在可以算作最大的侮辱,高坐在椅子上的人岂非即是头戴纸冠之形像乎?”
1962年,他在看了鲍耀明寄来的林语堂文章后,回信道:“至说鲁迅文人成分多,又说非给青年崇拜不可,看似不敬却也是实在的。盖说话捧人未免过火,若冷眼看人家缺点,往往谈言微中。现在人之捧鲁迅,在上海墓上新立造像,--我只在照相上看见,是在高高的台上,一人坐椅上,虽是尊崇他,其实也是在挖苦他的一个讽刺画,即是他生前所说思想界的权威的纸糊高冠是也,恐九泉有知不免要苦笑的吧。”
1925年,《京报副刊》请当时的名人为青年开必读书目,鲁迅也在被请之列。然而,鲁迅是不赞成为青年开必读书目的。1966年,知堂与鲍耀明谈起这件事时,说道:“‘必读书’的鲁迅答案实乃他的‘高调’--不必读书--之一,说得不好听一点,他好立异鸣高,故意的与别人拗一调。他另外有给朋友的儿子开的书目,却是十分简要的。胡适之提倡‘少谈主义,多谈问题’在‘每周评论’上展开讨论过,那时反对的方面记得有李大钊,而他并不参加。后来说他曾反对胡适等有功,与李大钊并重,这也是追加的神话罢了。”
知堂与鲁迅自小受着同样的私塾教育,在鲁迅的引导与帮助下又去南京读书,再后来去日本留学,二人可谓其情怡怡,他前期所走的也几乎是与鲁迅一样的人生道路。后来却反目成仇,“互为参商”。应该说,他对鲁迅的感情是很复杂的,他主张把鲁迅不当“神”而当人看,应当是不错的。但为了纪念鲁迅而塑其像,也非不可以。而知堂对此却几乎至于嘲弄,这就显得有些过火了!也许是私人间的信札往还,因此可以“放肆”地一谈。
而对许广平的态度,他也充满鄙视。1961年,他在给鲍耀明的信中就许广平《鲁迅回忆录》一书评论道:“她系女师大学生,一直以师弟名义通信,不曾有过意见,其所以对我有不满者殆因迁怒之故。内人因同情于前夫人(朱安)之故,对于某女士常有不敬之词,出自旧家庭之故其如此看法亦属难怪,但传闻到了对方,则为大侮辱矣,其生气也可以说是难怪也。来书评为妇人之见,可以说是能洞见此中症结者也。”在给鲍的另一信中又说:“那篇批评许××的文章,不知见于什么报,所说大抵是公平的。实在我没有什么得罪她的事情,只因内人好直言,而且帮助朱夫人,有些话是做第二夫人的人所不爱听的,女人们的记仇恨也特别长久,所以得机会来发泄是无怪的。”另外,据舒芜先生《周作人对鲁迅的影射攻击》一文所载,知堂在文章中对鲁迅与许广平的结合也多有讥讽,甚至还不点名地批评鲁迅此举为纳妾。
对于周建人,他也似有颇多不满,说:“内人之女弟乃我之弟妇,亦见遗弃(此系帝国主义分子之故),现依其子在京,其子以抗议故亦为其父所不承认……”信中所提“其子”系指周丰二,为周建人与羽太芳子所生。据周海婴先生《鲁迅与我七十年》一书的有关记载:周建人于1936年回北平为母祝寿,在八道湾,周丰二突然从内屋冲出手持军刀,口称为母亲抱不平,向周建人砍去,被众亲友奋力夺下,因此周建人与王蕴如愤然回沪。该书还记载,在解放后,知堂还为羽太芳子捉刀写诉状,由周丰二出面状告周建人“重婚”,后经法庭详细调查,状告理由不成立,同时法庭宣判周丰二与周建人脱离父子关系。由此二事稍可看出知堂对乃弟的不满来。
解放后,郭沫若的一些表现确为很多人所不齿,他勤走“南书房”,被有些人讥笑为“胡笳十八拍”。周作人在评论溥仪的《我的前半生》一书时顺带说道:“其实八股功夫顶好的自然要算郭老了。”而在另一封给鲍耀明的书信里,他说得更为露骨:“书(指赵聪的《五四文坛点滴》)中对于郭公表示不敬,此已渐成为一般的舆论,听中学教员谈起,现在大中学生中间有一句话,说北京有四大不要脸,其余的不详,但第一个就是他,第二则是老舍,道听途说,聊博一笑耳。个人对他并无恶感,只看见“创造十年”(?)上那么的攻击鲁迅,随后鲁迅死后,就高呼‘大哉鲁迅’,这与歌颂斯大林,说‘你是铁,你是钢’,同样的令人不大能够佩服也。狂妄之言,不足为外人道。”此时的周作人已是个政治贱民,曾经为舆论大肆渲染的“二堂晤语”及郭氏名文《国难声中怀知堂》俱成往事了。据我所知,解放后他们几乎没有任何交往,想想郭氏对鲁迅的前倨而后恭与对自己前热而后冷,怎不叫苦雨斋主人心有戚戚焉!?
对于曾为《语丝》社同道的林语堂的评论,他可能是在读了林的《记周氏弟兄》一文而发的。大概林语堂在文中捅到了他的痛处,林在该文中说:一,“作人太冷,所以甘作汉奸”;二,“所写文章,专抄古书,越抄越冷,不表意见。”;三,“(沈兼士)跟我谈周作人在北平做日本御用的教育长官。他说我们的青年给日本人关在北大沙滩大楼,夜半挨打号哭之声,惨不忍闻,而作人竟装痴作聋,视若无睹。”对于作汉奸事,知堂一再申明“不辩解”(其实,他是辩解的)。他在1965年4月给鲍耀明的信中,针对林语堂的第二点反驳道:“语堂系是旧友,但他的眼光也只是皮毛,他说后来专抄古书,不发表意见。此与说我是“文抄公”者正是一样的看法,没有意见怎么抄法……”过了几个月后,他又借别人评林语堂发议论道:“语堂与梁实秋皆系美材,亦同犯才子之毛病,盖才子到老辄有倚老卖老之病,亦即是才尽也。”再过数月,知堂得知林去香港的消息,又挖苦道:“林语堂来港不知何事,他近来的文学活动我也毫不知道,想还写文章赚英美人的钱吧。”看知堂对林语堂的评价似乎有些泄私愤的味道了。
知堂虽说梁实秋与林语堂一样属才子,但却也肯定梁的成就,他说梁实秋在没投台湾前“有可取的地方”,并认为“十三妹论他比创造社的人要好,可谓有见识的话。”同时,他认为徐志摩也“有可取的地方”,这可取的地方是什么呢?也许他认为是徐的散文方面吧。知堂曾在《志摩纪念》一文里说:“散文方面志摩的成就也并不小,据我个人的愚见,中国散文中现有几派,适之仲甫一派的文章清新明白,长于说理讲学,好像西瓜之有口皆甜,平伯废名一派涩如青果,志摩可以与冰心女士归在一派,仿佛是鸭儿梨的样子,流丽轻脆,在白话的基础上加入古文方言欧化种种成分,使引车卖浆之徒的话进而为一种富有表现力的文章,这就是单从文体变迁上讲也是很大的一个贡献了。”虽然当时他也肯定了徐的诗歌。但他晚年却说:“敝处适有《猛虎集》一册,系徐志摩所著,此人大有名望,《五四文坛点滴》大为赏识,但我因不懂新诗,故看不出好处来,留在我这里没有用处……”知堂说自己“不懂新诗”大约只是谦词,而“看不出”徐诗的“好处来”也许是真的。这是他为文的狡猾处也未可知。
知堂擅长此类春秋笔法。如谈到老友沈尹默的书法时说:“偶检故纸,于其中得沈尹默写的‘苦雨斋’扁额,……此系大约三十年前之物,其时沈君尚未成为海上书家,其字似亦更有趣……”沈书出之于王右军,有人评其书谓之“媚”。也许知堂当时已看出端倪,以为不及三十年前了。有趣的是知堂的老友陈独秀也对沈书颇有些非议,他曾给台静农的书札中说:“尹默字素来工力甚深,非眼面朋友所可及,然其字外无字,视三十年前无大异也。”知堂以为沈的书法后来退步了,而陈独秀以为沈书没有进步,这也是件有意思的事。
说及唐弢,他道:“今日见到唐弢氏,在领导青年人改写现代文学史,其思想似颇宽大,想能做出更好的文学史来。”文学史而靠“做”!真是令人啼笑皆非,叹服于知堂文笔的高妙。在评论上世纪二十年代,曾与周氏兄弟打笔仗的陈西滢时,他说:“陈西滢亦是颇有才气之人,唯以卿谊之故,乃以‘正人君子’自命,参加‘女师大’一役,妄费许多力气,亦深可惜也。”在提及苏雪林时,他说苏的《周作人先生研究》一文“最有内容”。
知堂与胡适的交往,在《知堂回想录·北大感旧录七》里已有所述及,但也只是记实而少评论,而在晚年的书信中却有些评价。1962年,他在给鲍耀明的信中这样评价道:“胡博士亦非可全面抹杀的人,所云学者成份多,亦是实话……”1965年又道:“胡君的确有他的可爱处,若其喜谈政治(当初却以不谈政治为标榜),自然也有他的该被骂的地方,唯如为了投机而骂之,那就可鄙了。我与适之本是泛泛之交(寻常朋友),当初不甚热烈的捧他,随后也不曾随队的骂他,别人看来或者以为是,或以为非,都可请便,在我不过是觉得交道应当如此罢了。”当年大陆学界“批胡”之风尚劲,知堂依然坚持己见也属可贵了,亦可看出他对胡适感觉不坏。
他同样感觉不坏的还有蒋梦麟。1964年,当他得知蒋在台湾去世时,他回信给鲍说:“蒋君虽是绍兴人,但我不很熟习,他的政事我也不甚了解,只是个人对于他的印象却是不坏的,因为他还是讲信用,也就是还不势利,即为他以校长资格从云南拍电报,叫我照管北大校产,胜利后给我出证明……虽本是他的责任,但是在别人却早已赖掉了,他却没有这样干,觉得还有古道可取。”
说到蒋梦麟“讲信用”“不势利”,倒想起他骂罗家伦和傅斯年来了。在1964年致鲍耀明的信中,知堂曾称他二人为“狗腿”。据梁实秋《忆岂明老人》一文的《后记》里转引南宫博的一段话:“我曾写过一篇题为:《先生,学生不伪!》不留余地指斥学界名人傅斯年。当时自重庆到沦陷区的接收大员,趾高气扬的正不乏人,傅斯年即为其中之一。我们总以为学界的人应该和一般官吏有所不同,不料以清流之命的傅斯年在北平接收时,也有那一副可憎的面目,连‘伪学生’也说得出口--他说‘伪教授’其实已不大可恕了。”从该文的描述来看,知堂骂罗、傅二人为“狗腿”也就不足为怪了。
其实,早在1950年,知堂就对这二位《新潮》社的主将进行了批评。他在《<新潮>的泡沫》一文中说:“罗家伦不失为真小人,比起傅斯年的伪君子来,还要好一点。罗是公开的国民党,傅乃标榜无党派,以‘社会贤达’的头衔出现,替蒋二秃子出力更为有效,所以罗只配称作帮闲,而傅实在乃是帮凶了。”另外,该文中还记述了罗家伦的一则“趣事”:“罗虽是文化运动出身,可是很有点鄙陋,钱玄同见过他的西文名片,写作罗斯福罗,每相见的时候,常要叫这个名字,开他的玩笑。”
知堂对其弟子沈启无的评价也是骂。沈为“周门四弟子”之一,后来被逐出师门,知堂曾发《破门声明》散发给一些朋友。不特此也,知堂在以后的文章中也屡屡影射沈。1944年还写有《遇狼的故事》一文并收入《苦口甘口》,晚年所作《知堂回想录》也全文转收,可见他对此事何其耿耿于怀。有人说,逐他是因为周在遇刺客时,沈在场说自己是客人而引起周后来的恼怒。但知堂在给鲍耀明的信中却说出了真正的理由,他道:“尚有一人则早已绝交(简直是‘破门’了),即沈启无是也。其人为燕京大学出身,其后因为与日本‘文学报国会’勾结,以我不肯与该会合作,攻击我为反动,乃十足之‘中山狼’……”
尝读周作人文集,知道他对丰子恺翻译的日文《源氏物语》颇不以为然,大致说丰子恺日文水平浅陋。在他给鲍的书信里也有记载。他道:“承示丰子恺君拟译源氏,所谓老而益壮,亦可佩服,但恐未必适宜……丰君译有啄木小说集,其中はしゃぐ一语有误译处,因之不免对于他稍有疑问耳。”1950年,上海《亦报》连载周作人的《儿童杂事诗》,丰子恺为全部七十二首诗中的六十九首配了插图。但他对丰子恺的画,也同样地表示不大满意。后来,他在给鲍耀明的信中说道:“丰君的画,我向来不甚赞成,形似学竹久梦二者,但是浮滑肤浅,不懂‘滑稽’趣味……”而在谈到陈师曾的“书画刻印”时,他以为“都有功夫,即是所谓有书卷气,也就是没有市侩气也”。
另外,知堂的书信里还提到了陈垣、陈寅恪、冯沅君、潘家洵、胡兰成等人,大多只是实录而未作评论。但知堂却称胡兰成为“君”,这,倒是令我有些诧异的。
晚年的周作人不仅生活窘困,大概其精神也颇为凄苦。曾经驰骋文坛的骁将,如今却沦落为政治贱民,只能靠买文翻译赚钱度日,好在他还有曹聚仁、鲍耀明等的帮助与接济,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一些生活上的问题,还可以对他们臧否时贤,或许稍可舒解心中的苦闷。但随着文革的即将爆发,知堂也将被这股洪流淹灭以结束他谜一般的人生。而他留给后人的大概也不仅仅是惋惜与遗憾吧。
鲁迅和周作人为什么会失去和平?这成为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一大悬案,也是鲁迅研究的一大谜团。人们无法想象,曾经最亲密的两兄弟,最终会因为生活而分手。更让人不解的是,他们分手后,再也没有提起过这件事,怨恨之深,无法自拔。很痛苦,也很难忘。这一切是为了什么?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周氏兄弟不和的真相至今仍是个谜,没有人能完全弄明白。虽然也有人搜集了很多资料,试图一探究竟,但是因为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涉及到个人隐私,所以很多资料不全,我们也不可能完全找出来。表面上看是家庭纠纷。因为周家是个大家庭,用今天的话说,经济核算就是一笔糊涂账。鲁迅的收入很高,直接把钱交给家里,而他的哥哥周作人娶了一个日本老婆,郁泰新,每天的生活都是非常奢侈的生活方式。34所有的家居用品都得在日本商店买,她太喜欢日本货了。人民也是爱国者,非常热爱自己的国家。大人小孩在家里生病,都要请日本医生。一切都是日本制造的。我做了一桌子菜,说不好吃就全倒了重做。家里的被子和盘子不新了,我马上重做了一套新的,出门一定要坐公交。让我们考虑一下。在20世纪20年代,开车出门是不可能的。鲁迅当然愿意为这个家出力。他是长子,是一家之主。只要家庭和睦,他什么都愿意做。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的钱是人力车拉进来的,别人是车送出去的。所以他觉得自己很努力,但是达不到要求。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材料,所以在家务劳动和经济生活中有纠纷。这个时候,也就是1923年到1924年之间,其实他和周作人的思想分歧并不太大,但是有一天,兄弟俩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以至于开始了争斗。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看到两兄弟在街坊打架,但是鲁迅兄弟真的打起来了,真的很意外。当时他们的朋友都不太理解。本来鲁迅住前面,周作人住后面,一家人来往融洽。斗争的结果是,周作人亲自给37号发了一封绝交信,信的开头称他为鲁迅先生。今天我们尊称鲁迅先生,但是他亲弟弟写的信加了这个鲁迅先生,下面的内容不用看就能知道,说明态度彻底坏了。其中一个说:“请不要再来后院了”。知识分子说话客气,但往往客气之后就是十二万分的恶毒。普通人吵架,虽然话很难听,但是第二天就好了。“明天再来玩吧。”知识分子虽然表面上彬彬有礼,但实际上内心有很深的仇恨。后来鲁迅很快搬出了八道湾,又买了房子住,再也没有和哥哥一起出去过。
其实还是个谜。很多理论只是猜测。更有甚者,说余泰新是鲁迅的情人等等。我看过的理论不下三个,我觉得上面这个比较客观。
胡适是新文学运动的主将,鲁迅便是新文学运动的干将,两人曾交情很好,互相赞美,但是在五四运动结束之后,两人开始有了小缝隙。鲁迅之骂胡适,一是因为1922年胡适去见溥仪的时候,称呼溥仪为“皇上”。在1932年,宋庆龄等人在上海组织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胡适本来也是这个同盟的北平分会主席,结果他不但不支持同盟,还认为上海分会转给他的两封关于监狱打人的检举信是捏造的。他的言论,引起许多人的不满,宋庆龄和蔡元培要求他更正,他也不予理睬。到后来,同盟的杨杏佛被特务在上海暗杀,胡适居然不发一词。而这位杨杏佛,曾是胡适的学生和朋友,胡适性格中无情的一面,展露无疑了。
杂文讲究文笔犀利,揭露社会阴暗面和人的瑕疵,社会本也是由人组成,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杂文作家终须是要骂人的。
作为一个杂文大师,鲁迅一生骂人无数,不但不少坏人被他骂过,很多好人也被他挤兑、吐槽。
鲁迅骂叶圣陶的文笔和作品,骂过杨荫榆思想封闭,也骂过梁启超学问不专却爱钻研政治。
由此可见,鲁迅"骂人"是不讲情面、不分对象,逮谁骂谁。民国文坛的名人,没有被他骂过的不多,包括文坛巨匠郭沫若。
鲁迅与郭沫若同是文学大师,可二人似乎是天敌,很少有心平气和交流的时候。
“相骂何必曾相识”,还没有见过面,二人就开始唇枪舌剑、骂个不可开交。
郭沫若骂鲁迅是封建余孽,鲁迅毫不示弱骂他是东洋狗。
他们二人之间有何深仇大恨,让其势不两立,对对方如此刻薄呢?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1928年初,创造社、太阳社发起革命文学运动。为了追求新思想、显示新思维,创造社、太阳社开始破"四旧",要想标榜自己敢为,必须拿权威开刀祭旗,鲁迅作为当时文坛最有名气和权威的文人,就是出头鸟,自然是首当其冲被两个文学社团当成天然的好靶子。鲁迅生性好战,骂人是自己的专长,一见有人怼自己,很难不兴奋,当即写了《醉眼中的朦胧》、《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等文章进行反击。
郭沫若在反潮流战线是新锐尖兵,看到鲁迅反击,毫不犹豫用笔名杜荃写了一篇《文艺战线上的封建余孽——批评鲁迅的<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一文进行回击。
在这篇文章中,郭沫若给鲁迅戴了三顶帽子,随便哪一顶都够沉重的。
一是"封建余孽",二是"二重反革命",三是"法西斯蒂"。
郭沫若这三顶帽子就像三大招,招招见血,入木三分。
郭沫若在这篇文章中写道:"鲁迅的文章我很少拜读,提倡趣味文学的《语丝》更和我无缘。"紧接着,郭沫若就开始找出证据,说鲁迅是封建余孽、法西斯蒂、二重反革命,铁证如山不容抵赖。
郭沫若甩过来的三顶帽子,引爆了他跟鲁迅的矛盾,二人从此结下梁子。
虽然郭沫若用了化名,但鲁迅何等消息灵通,当即得知这个杜荃就是郭沫若。
鲁迅当然不会放过郭沫若,他一向睚眦必报。
鲁迅随即回敬了郭沫若:"郭沫若的《一只手》是很难称之为佳作的,······《一只手》也是穷秀才落难,后来终于中状元,谐花烛的老调。"(鲁迅:《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鲁迅全集》第四卷)
后来鲁迅就更进一步,骂郭沫若人品不行,抛弃了糟糠之妻,而郭沫若就曾在报上与鲁迅公开掐架,指责鲁迅侵犯他人隐私。
鲁迅毫不留情进行回击,在1931年发表的《上海文艺一瞥》中,鲁迅就批评创造社是才子+流氓的组合,直指郭沫若。
在创造社官司缠身的时候,鲁迅也不忘落井下石,痛打落水狗:"无论古今,凡是没有一定的理论,或主张的变化并无线索可寻,而随时拿了各种各派的理论来作武器的人,都可以称之为流氓"。
叫人匪夷所思的是,直到此时,二人竟然只是听过对方的姓名,却还未曾谋面。
鲁迅与郭沫若为何总是合不来?很简单,就是看不惯郭沫若的狂傲和目中无人。
而郭沫若作为文坛后起之秀,想要出名,必须踩在名人肩膀上,取得轰动效应。
哪怕是现在的互联网,那些想出名的人,也要挑刺名人,撕逼名人,猛怼名人,才能轻松走红。
可是一来郭沫若这三顶帽子太沉重了点,二来他找的对象不是善茬,所以二人之间的开撕自然在所难免。
岂止是鲁迅和郭沫若,民国时代的文人对骂,是一道“靓丽”的风景,无形中为旧中国思想解放、为新文化运动起到了锦上添花、推波助澜的作用。
郭沫若与鲁迅的互撕,震动了当时中国的文坛。
胡适、梁启超、钱玄同等文学大家不得不组团从中进行调解,双方这才平息怒气,偃旗息鼓。表面上看,鲁迅当时跟文坛众星之间的骂战有失斯文,很不雅观;其实,郭鲁二人之间的互骂,实在是中国社会的幸运。
每当皇权崩塌,乱世纷扰之时,就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自由的时候,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会因言获罪,大家畅所欲言,狂放不羁。
所谓名家荟萃、大师辈出的时代,一定是文人骂战酣畅淋漓的时代,当文人畏缩于引骂,专注于赞美,民间“大师”就安心成为了官家“大家”,杂文这种体裁便也失去了存在的土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