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比较张居正与魏征

试比较张居正与魏征,第1张

不能比吧。

张居正据说是万历年间赫赫有名的名相,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宰相。

而魏征,充其量不过是个谏官而已。

魏征只能说是提出建议,最大限度也不过是阻止皇帝的错误决定。

但张居正却是能办实事的贤相。

也就是说,魏征最多不过是在朝堂上吵吵架,没什么实际用处,张居正却是一个能把国家治理好的人才。

魏征和张居正,张居正在明朝后期,那样一个政治黑暗的时代还能当好他的首辅,还能让人认为他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那就十分不易了。

至于魏征,此君在唐太宗时期还行,换了别的皇帝,恐怕他不会有好下场,就算是李世民,也曾经多次想要杀了他,只是碍于自己的名声才留着他(个人意见,一个男人,除非是太过于懦弱无能,否则不可能容忍有人多次在那么多人面前下不来台,何况是一个皇帝,一国元首)。

而张居正,他办成了很多实事,尽管他的改革也是政随人亡,但至少他当政期间,确实为腐朽的明朝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但魏征,除了不断地劝谏,不断地跟皇帝吵架,用皇帝的面子抬高自己的名声(个人意见,三国时期魏国名臣陈群就认为,直臣也不一定是忠臣,所以他只是上书给皇帝,以劝谏皇帝的言行,从来没有当面跟皇帝闹,这样,既保住了皇帝的面子,又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俗话说主忧臣辱,当着大臣的面让皇帝下不来台,这就是让皇帝受辱,多次让皇帝受辱,恐怕这人就该死了),好像没办成什么实事,至少这一点上,他没有张居正强(恐怕李世民不让他办事,就是这个原因了)。

尽管从名气上来讲,魏征比张居正的名声响,但我个人认为,魏征不过是气节和勇气让人称道,而张居正才是真正的宰辅之才。

所以我说,魏征充其量不过是个谏官,张居正才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一个真正的宰辅。

就像和珅和纪晓岚,不说正史,光说电视剧上的,你认为是和珅能办事还是纪晓岚能办事?我是皇帝我也会倾向于和珅,因为人性太复杂了,纪晓岚全凭书生意气,和珅才是真正懂得人情世故的人,只要出手,肯定能把事情做好,因为他可以让所有的官员都帮着他。所以,和珅当宰相能做好,纪晓岚就算做了宰相也办不成什么大事(个人意见,七成以上的官员都不会买他的帐)。

乾隆共有十七个儿子,但有七人不到十岁就病逝;有三人长大成人后;却英年早逝而旦有两个儿永与永瑢过继给乾隆的堂兄弟所以资料如下:

皇长子永璜生於雍正六年,侧福富察氏生她於雍正十三年逝世,乾隆元年被追封为哲妃,十年追皇贵妃;而永璜侧於乾隆十五年逝世

端慧皇太子永琏生於雍正八年,嫡福{后来被封为孝贤皇后}生可惜这位受雍正及乾帖狾Z所钟爱的儿子,不足十岁即殇他死后皇上下旨说明:他於乾隆元年七月初二,依雍正所订立的储君法,预订了皇太子人选是永琏虽未行册立之礼,但己命为皇太子所以被封为端慧皇太子

皇三子永璋生於雍正十三年,纯妃苏佳氏所生纯妃於乾隆二十五年封为皇贵妃,可是他们母子二人都逝世於乾隆二十五年

皇四子永,乾隆四年嘉嫔金佳氏所生其后於六年升妃、十四年贵妃、乾隆二十年追皇贵妃永侧过继给乾隆兄弟

皇五子永琪{环珠格格里的五阿哥},乾隆六年

愉媚嫔珂里叶特氏生、乾隆十年愉妃永琪於乾隆三十一年去逝

皇六子永瑢乾隆八年,纯妃所生永瑢亦过继给兄弟;皇三子的同母兄弟

皇七年永琮,乾隆十一年孝贤皇后生永琮只活了一年零八个月,便因患痘症便夭折可能屡因丧子之痛,皇后於乾隆十三年,病逝於出巡的德州运河翔凤艇上

皇八子永璇乾隆十一年,嘉妃所生与皇四子乃同母兄弟

皇九子亦是嘉妃於乾隆十三年生,但早夭没有命名

皇十子乾隆十六年,舒妃叶赫哪拉氏生但早夭没有命名

皇十一子永瑆於乾隆十七年,嘉妃所生与皇四子、八子乃同母兄弟

皇十二子永[基]音,皇后乌拉那拉氏生孝贤皇后死后三年,才被立为皇后可是乾隆三十年,她在南巡途中剪发{传言与皇帝吵架,预藏利剪剃发出家}

皇帝说她突发疯疾,令额驸富隆安送回京师;

更一度想废掉她,可是大臣反对才放弃但把那拉后打入冷宫,把历次受封的册宝,全部缴回皇后在冷宫病死后,亦只以贵妃名份治丧

没有谥号因此她的儿子们也丧失皇位继权

皇十三子永璟,乾隆二十年皇后乌那拉氏生与皇十二子乃同母兄弟

皇十四子永璐於乾隆二十二年,令妃魏佳氏生永璐活不到十岁殇

乾隆二十四年令贵妃,二十五生皇十五子永琰{即嘉庆帝}乾隆三十年令皇贵妃

她逝世於乾隆四十年因她儿子被选为皇帝,乾隆於六十年禅位给儿子时,追赠她为孝仪皇后

皇十六子於乾隆二十七年,令贵妃生早夭没有命名

皇十七子永璘,乾隆三十一年令皇贵妃生与嘉帝乃同母兄弟

乾隆帝一生共有十个女儿,其中有五人因早殁没有加封,另外五个女儿,加封为公主即第三女(孝贤纯皇后生),封固伦和敬公主;第四女(纯惠皇贵妃苏氏生)封和硕嘉公主;第七女(孝仪纯皇后生),封固伦和静公主;第九女(孝仪纯皇后生),封和硕和恪公主;第十女(妃汪氏生),封固伦和孝公主她是个例外,因为她是在乾隆六十五岁时生的,是乾隆帝最钟爱的女儿,后下嫁给和的长子丰绅殷德她本应封为和硕公主但乾隆破例把他封为“固伦公主”此外,乾隆帝还收养了其弟弘昼的一个女儿,后来加封为和硕和婉公主

乾隆的继承者是永琰,后改名颙琰,即嘉庆帝。

乾隆皇帝的17个儿子分别是:永璜、永琏、永璋、永珹、永琪、永瑢、永琮、永璇、永瑆、永璂、永璟、永璐、永琰、永璘。还有3个早逝,没有名字。

皇长子,永璜(1728-1750),母哲悯皇贵妃,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东巡,孝贤纯皇后驾崩,永璜以大阿哥身份迎丧,但其间因与三弟永璋表现得不够伤感,被乾隆皇帝斥责二人不合体统,亦不懂礼节,被取消立储资格。永璜的一生及死亡都与乾隆皇帝废立太子有关。1750年薨,年二十三。

皇次子,永琏(1730-1738),母孝贤皇后,清高宗乾隆帝第二子,也是嫡长子。雍正帝赐名,隐示承宗器之意,深得乾隆帝钟爱,“聪明贵重,气宇不凡”,乾隆元年七月,乾隆帝密定皇储缄其名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但于乾隆三年十月患寒疾夭折,乾隆帝悲痛不已,追封他为皇太子,谥号端慧。

皇三子,永璋(1735-1760),母纯惠皇贵妃,乾隆二十五年薨,年二十六。追封循郡王。子一,殇。过继永瑆次子绵懿为嗣,袭贝勒。卒,子奕绪,袭贝子。卒,子载迁,袭镇国公。

皇四子,永珹(1739-1777),履端亲王。母淑嘉皇贵妃。乾隆二十八年十一月奉旨出继和硕履懿亲王允祹后,四十二年二月二十八日辰时薨逝,终年三十九岁,谥曰“端”。

皇五子,永琪(1741-1766),母愉贵妃,少习骑射,娴国语。乾隆三十年十一月封荣亲王。乾隆三十一年薨,年二十六。谥曰纯。子五,四皆殇;绵亿。

皇六子,永瑢(1743-1790)母纯惠皇贵妃,乾隆二十四年十二月,出继为慎靖郡王允禧子,封贝勒。乾隆三十七年,进封质郡王。善诗文、绘画,兼通天算。谥曰“庄”。

皇七子,永琮(1746-1747),母孝贤皇后。“性成夙慧,歧嶷表异,出自正嫡,聪颖殊常”,皇七子颇受乾隆帝疼爱,乾隆帝欲立为太子。乾隆十二年以痘殇,方二岁。嘉庆四年三月,追封哲亲王。

皇八子,永璇(1746-1832),母淑嘉皇贵妃,初封仪郡王,后晋亲王,时人品评其“沉湎酒色,又有脚病。”卒于道光十二年,谥“慎”。

皇九子,未命名(1748年—1749年)幼殇,未封。母淑嘉皇贵妃金佳氏。

皇十子,未命名(1751年-1753年)幼殇,未封。母舒妃叶赫那拉氏。

皇十一子,永瑆(1752-1823),母淑嘉皇贵妃,幼工书,道光三年三月三十,永瑆薨,年七十二,谥哲。子绵勤,袭亲王爵。

皇十二子,永璂(1752-1776),母继皇后。在生时没得到爵位,死后也仅追封贝勒。乾隆五十一年薨,年24岁。嘉庆四年三月,追封贝勒。以成亲王子绵偲为后。

皇十三子,永璟,幼殇,未封。母继皇后。

皇十四子,永璐(1757-1760),幼殇,未封。母孝仪纯皇后。

皇十五子,永琰,后改名颙琰,(1760-1820),即嘉庆帝。母为孝仪纯皇后。

皇十六子,未命名(1762—1765),幼殇,未封。母为孝仪纯皇后。

皇十七子,永璘(1766-1820),母孝仪纯皇后。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永璘晋庆亲王,三月十三日去世。

清仁宗颙琰,清高宗弘历第十五子。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初名永琰,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被密建为皇储。五十四年(1789年)被封为嘉亲王。六十年(1795年),被正式宣布立为皇太子。第二年正月,受乾隆帝禅位即帝位。其后,朝政仍被太上皇乾隆帝控制,颙琰暂时居住在毓庆宫。嘉庆四年(1799年),乾隆帝驾崩,开始亲政。

面对乾隆末年危机四伏的政局,嘉庆帝打出“咸与维新”的旗号,整饬内政,整肃纲纪。诛杀权臣和珅,罢黜、囚禁和珅亲信死党。诏求直言,广开言路,祛邪扶正,褒奖起复乾隆朝以言获罪的官员。诏罢贡献,黜奢崇俭。要求地方官员对民隐民情“纤悉无隐”,据实陈报,力戒欺隐、粉饰、怠惰之风。但其对内政的有限整顿,未能从根本上扭转清朝政局的颓败。

参考资料:

 嘉庆

大清朝顺治帝的第一任皇后是博尔济吉特氏,原本她与顺治帝是表兄妹,但是这二人成婚后感情不和,曾经朝鲜有记载博尔济吉特氏被顺治帝废掉的时候是怀有身孕。后来博尔济吉特氏回到了蒙古科尔沁草原。当时顺治帝执意要废掉博尔济吉特氏只是因为她非常骄纵,并且奢华,简单点说就是女人脾气很大而且嫉妒心也不小,因此她才会被顺治帝废掉。

这自古男人要是喜欢一个女人不需要理由,但是要是男人厌恶一个女人那么理由就会很多。顺治帝的第一任皇后博尔济吉特氏便是这么一个女人,她还没有嫁给顺治帝的时候,顺治帝就不满意这桩婚事,不知道是因为顺治帝为了反抗母亲孝庄太后而产生的逆反心理,还是之前有见过这位表妹,总之他还没有将博尔济吉特氏娶回来的时候,就非常反感这桩婚事。

后来博尔济吉特氏还是嫁给了顺治帝,但是顺治帝依旧不喜爱这位皇后,按照顺治帝的话说,这位表妹皇后不仅嫉妒心强而且太过奢华,不是一位贤后。不过自古皇宫一直都很奢华,顺治帝也不是一位非常节俭的帝王,要说嫉妒心,清朝没有记载这位废后曾经有迫害后宫妃子的记录,所以说当时顺治帝想要废掉表妹皇后,只是因为他不喜欢她。

从后来顺治帝帝的宠妃董鄂氏可以看得出来,顺治帝非常喜欢那些精通诗词歌赋且温柔的女子,简单点说就是听话且能跟他谈论一番文学之人,但是蒙古表妹别说谈论能认识汉字就不错了,而且蒙古女人比不了江南女子那般温顺,所以博尔济吉特氏被废掉其实只是因为她不是顺治帝心中所喜爱的那种女人而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1730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4
下一篇2023-11-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