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现焦虑家长应该怎么做?
1、找个合适的时间,倾听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
找个孩子放松的时间,和孩子聊聊近期这段时间的状态,从聊天当中去感受孩子感觉到的压力,同时,从侧面去告诉孩子,这些情绪的存在是很正常的,只是不能让他们长时间的困扰我们,帮助孩子正确看到自己的负面情绪,同时,当孩子感觉到无助的时候,可以找父母倾诉,父母可以做他们最为忠实的观众帮助他们。
让孩子放下自己对父母的戒备心,告诉父母,作为父母尊重并且理解他们的处境,对他们的心里进行开导的时候可以适当地代入自己童年的遭遇,让孩子找到和自己想通的点,和孩子建立共通的地方。
2、带孩子去户外,做他们喜欢的事
带孩子出去外面走走,做他们喜欢的事情,因为长期的在家待着,有限的空间也会增加人的焦虑感,心里存在一定的焦虑,可以多去户外运动,走走,促进亲子关系,同时让孩子感受到除了焦虑之外的很多开心的事情,打开他们的心里,释放他们的压力,让孩子可以适当地缓解自己内心的焦虑。
3、带孩子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如果家长用了很多方式依然没办法帮助孩子的情况下,建议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帮助孩子,打开孩子内心的顾虑,帮助孩子正确地缓解自己的焦虑,同时也能从专业的角度帮助家长怎么引导孩子,帮助孩子怎么走出目前的困境,因此家长不要过度的担心找咨询师会严重化自己的孩子的情况,找专业的咨询师会更针对性的找出孩子目前所遇到的问题。
4、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永远是孩子的天然课堂,而作为父母,则是孩子最早的启蒙老师。孩子整体素质的基础,是从小在父母身边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熏陶形成的。因此,要想把孩子培养成自信、豁达、活泼、开朗的人,就要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孩子焦虑的原因:
一、学习压力大
有很多父母会把自己年轻时没有完成的梦想,强加在孩子的身上,将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因此对孩子要求很高。总是让自己的孩子得第一,以学习为主,没有玩耍的时间,完全没有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常见的就是给孩子各种补习班报起来,并不会询问孩子是不是喜欢,是不是感兴趣,孩子学习压力大,完不成父母的期望,就会容易紧张、烦躁、心里不安、害怕父母,时间久了就很容易焦虑。
二、父母吵架影响孩子
父母感情不好,经常得当着孩子的面就大吵大闹,完全不顾及孩子的感受。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本来是充满爱的,但是在父母吵架的后天影响下,会导致孩子焦虑、暴躁、出现沟通问题,久而久之就会使儿童患有焦虑情绪。
三、环境因素
儿童遇到父母离异,没有固定成长环境,父亲根据时间协商照顾孩子,谁有时间就接孩子,这样很容易让孩子没有安全感,也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因此容易担心、孤僻、出现焦虑。
四、留守儿童
现在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很多父母为了赚钱把自己的孩子留在家里跟着爷爷奶奶,对孩子成长极其不利,长时间孩子容易心思重,有一些话又不能告诉爷爷奶奶,自己憋在心里,烦闷、生气、也会产生一定的焦虑。
争吵并不会破坏亲子关系,反而会让亲子关系越吵越好。
父母与孩子生于不同时代,注定了两代人的观念会有很大的不同,引发争论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现在孩子和我们吵,我们是孩子的时候也和父母吵,每一代人都是在同上一代人的争吵中渐渐长大的,反倒是从来不争不吵的孩子,才不正常,才更让人担心。孩子不和父母争吵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孩子被家长制服了,不懂得反抗
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逐渐脱离父母,建立心理边界的过程
,所谓的心理边界,就是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怎样的一个关系,2、3岁的孩子就会说:“这是我的”“不行”,这就是他在宣誓主权的表现,他要告诉别人我要怎么样,要拥有什么,你不能干涉我。
如果父母不给予孩子这个权力,对于孩子提出的要求进行打压,孩子就会感到不安和焦虑,他认为自己没有选择权,无法掌控自己,从而感到没有归属感和价值观。但这样的孩子在父母眼中就是听话的好孩子,或许在父母的严厉要求下,他们的学业成绩会很优秀,会考上名牌大学,成为人中龙凤。
可是,孩子早晚有一天要长大,一旦长大,脱离了父母,独自生活,这些优秀的孩子就可能变成危险分子。著名的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采访过马加爵、药家鑫等多名犯罪的高材生,研究题目的成长经历,她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他们没有自由的选择,也就没有犯错的机会。没有玩耍的时间,也就没有机会跟人发生冲突,没有冲突,也就没有做错事而被处罚的经历。”
孩子从小到大,听到最多的话就是“你要听话,做个乖孩子”,在家要求孩子听父母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若孩子顶嘴,与父母、老师争吵,一定会被严厉地批评,甚至是体罚,久而久之,孩子反抗的欲望就被压制了,一旦他脱离了父母、老师的管教,在与人发生矛盾冲突时,便不知道如何去处理,就容易走极端。
第二,孩子不屑一顾,关闭心门不与父母沟通
小易今年读初三,马上就要中考了,受疫情影响,学校一直没有开学,只能在家上网课,小易比较懒散,还经常偷偷地躲到被子里玩游戏,妈妈很生气,“现在都火烧眉毛了,你怎么还这副样子,考不上好高中,以后可怎么办?“
每每小易被妈妈批评,他都阴阳怪气地回复:“知道了——”,事后依然我行我素,妈妈见来硬的不行,就想和孩子好好谈一谈,可小易却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对妈妈说:“你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生活中像小易这样的孩子并不少见,他们在遭到父母的批评时,会闭嘴,表面表现得十分顺从,事后又会我行我素。其表现就是在告诉父母:我对你不屑一顾,不想和你沟通。
当孩子闭嘴后,用冷暴力的方式回应父母,我们更无法知道孩子想些什么,教育便会无的放矢,这才是最让人束手无策的亲子关系,孩子一旦关闭心门,再想开启,让他和你说知心话,会很难。
有一年冬天,父亲要将一批货发到北京,货车已经装好了,却下起了大雪,进京的计划泡汤了。晚上八点钟,父亲郁闷地回到家,我和弟弟妹妹正躺在被子里看电视,父亲一回到家,就把电视关了,训斥道:“睡觉“。
当时我正看得起劲,就质问父亲,“凭什么关电视?您心情不好,就怪我们吗?就把火撒到我们头上,不让我们看电视吗?”当时我大概13岁,父亲被我噎得哑口无言,可我依然咄咄逼人,跑下床打开电视,准备继续看。
父亲一气之下把电视插座给拔掉了,还要把电线给剪断,我上前和父亲理论,父亲扬手要打我,我倔强地迎了上去,“您要觉得你有理,就打吧。”父亲把手扬得高高的,他的手不停地颤抖,但始终没有打下来,母亲见状,赶紧将我和父亲拉开了。
这件事之后,我和父亲一天都没有说一句话,我有生气,有委屈,也有反思,我从父亲偷偷地看我的眼神中,我知道他有愧疚,只是碍于面子,不肯低头罢了。后来,我便找了个机会,主动和他说话,这件事便就此翻篇了。
争吵能让我们听到彼此的声音,感受到对方的情绪,清楚对方的态度
,或许当时激烈的争吵会让我们丧失部分思考力,但事后会促使我们反思,复盘整件事,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是一次了解对方,促进自我成长的就会。
争吵也是一种沟通交流的方式,与其把精力放在我们做不到的事情上(控制情绪),不如痛快地争吵,表达自己的观点,表明自己的态度,这总比闭嘴好得多,闭嘴是彻底地拒绝沟通了。当然,争吵也要有原则。
原则一:就事论事
争吵要就事论事,不针对某个人,比如,孩子做作业太粗心,三道计算题错了两个,我们只要批评他这次作业太粗心了即可,如果我们说:“你这孩子怎么总是忌吃不记打啊?”这就是人身攻击了。
我们批评孩子粗心,孩子会反驳我们,会提出自己的看法,但是我们说孩子忌吃不记打,孩子就会恼火,和我们争吵的就不再是作业粗心问题,而是他受到了侮辱的问题。最后我们与孩子吵来吵去都吵跑题了,问题自然解决不了。
原则二:不翻旧账
吵架翻旧账是常犯的错误,孩子弄洒了一杯牛奶,妈妈怒斥孩子做事不着调,读书不认真,和人见面不知打招呼,穿衣服花里胡哨的。这看似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这样的桥段却在生活中屡屡出现,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做什么都不行。
争吵是解决当下的问题,一次争吵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翻旧账的结果会让我们忘记了因为什么而争吵,只是单纯地发泄情绪
,情绪发泄完了,事情却没有解决,周而复始,才是最伤害感情的。
原则三:不用家长的权威压制孩子
用家长的权威压制孩子,要么激起孩子更强烈的反抗,做出不理智的行为,要么让孩子对你不屑一顾,不愿意和你交流,这都是我们不想要的结果。
我们和孩子争吵是让他一吐为快,不管这些话好听不好听,都是在表明一种态度,一种观点,这是我们了解孩子的一个窗口,一定要保持它敞开的状态。
争吵并不是为了争辩出谁赢谁输,一定要说服谁,而是为了倾听对方的声音,争吵之后要进行反思,求同存异,这就是成长,这才是我们争吵的最终目的。
带娃是夫妻生活中一个特别的阶段,这个阶段可能会给家庭带来新的挑战和压力,因此夫妻更容易因为带娃而发生争吵。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夫妻在带娃时容易吵架的原因:
1 新角色转变:成为父母是每个人生命中一个巨大的转变。为了适应新的身份,夫妻需要重新协调他们的关系。这种转变可能会导致两个人之间的紧张感增加,这可能会引起分歧和冲突。
2 疲劳和压力:带孩子通常需要很多精力和时间,这可能会让夫妻感到非常疲惫。当一个人觉得他们承担了更多的责任或感到过度压力时,他们可能会变得易怒或抑郁,这可能进一步导致争吵。
3 亲子教育观念不同:夫妻可能有不同的亲子教育观念,这可能会导致分歧和争吵。例如,在孩子表现不好时,一个人可能会认为需要更强硬的纪律,而另一个人则可能认为需要更多的关怀和理解。
4 分工不均:当夫妻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时,家务和照顾孩子的任务可能会变得混乱。如果一个人感觉他们承担了更多的任务或负担,这可能会导致不满和争吵。
5 交流不畅:交流是维持夫妻关系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在带娃的时候,夫妻可能会因为忙碌而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交流。这可能会导致误解和沟通不畅,这又可能会引起争吵。
总之,带娃时夫妻更容易吵架,原因可能是由于新角色转变、疲劳和压力、亲子教育观念不同、分工不均和交流不畅等因素所导致。要解决这些问题,夫妻需要尽可能地相互理解和协调,并在必要时寻求帮助和支持。
嗯嗯,这个问题还是挺普遍的。
前几天,就有来咨询的访者对我抱怨说“实在过不下去了,一定要离婚”。
她说,疫情之前,平时早晚接送孩子上学,周末要么送孩子去培训班要么一起带孩子出去玩,只有晚上和周末才有机会一家三口凑在一起;而现在,724小时,时时刻刻在一起,没想到这个人这么讨厌,真是看够了他那张脸,简直有种“相看两生厌”的感觉……
其实,你不是看够了他这张脸,你是看够了他的行为;
其实,“这个人”疫情之前也是“这么讨厌”,只是那时候你的关注点并没有完全在他身上,所以没有发现而已;
其实,你们不是不再相爱,只是对彼此的爱被生活琐事打败而已……
当被生活烦事打败时,你就看不到他的那些你曾经喜欢的优点了。
所以,难道你们真的走到了“非要离婚”的地步吗?
非常时期,我们不妨利用这段时间好好整理一下对们每个人都很重要的家庭关系。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认同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中最重要的,但是在生活中,常常是亲子关系占据了家庭关系的第一位。
事实是,只有良好的夫妻关系才会带来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而 健康 和谐的家庭里的亲子关系常常不会有太多不可调和的矛盾。
那么,在这种“全民焦虑”的非常时期,怎样才能保持良好的夫妻关系?沟通技巧很重要,因为不好的情绪是会传递的。
非常时期,试试以下几点,改善和调和亲密关系,也许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1,焦虑的时候缓一缓,情绪不好的时候不要沟通;
2,澄清误会,因为不同的人对同样事物也会有不同的理解;
3,清楚表达,清楚理解,对于没理解的事情不妨多问问;
4,及时沟通,有冲突及时解决,吵架不翻旧账;
5,站在别人的角度,理解对方的感受,共情到对方,并积极参与家庭事务;
以上几点,道理简单,最重要的是去践行。
对于夫妻关系而言,非常时期暴露出了矛盾,那就别回避,正好借这个时机好好进行调整。希望大家能够互相支持,重返甜蜜生活。
我是云心理课堂的应用心理学博士师晓霞,如您有心理困惑,请留言, 我们会安排专业讲师团为您解答。
距离产生美,疫情期间夫妻长时间呆在一起,并且没有自我力量去排解长期隔离在家的空虚和无聊,那么就会放大对伴侣各种不满。
生活指向太多的鸡毛蒜皮,是因为关系里有一个人或者两个人无法寻找到自己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自我价值,所以转而想从婚姻里获得更多,获得不了时,就会滋生更多的不满。
然而,婚姻能给我们的就只能是那么多,每个人都需要通过 健康 的方式,在婚姻之外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感,比如工作,比如爱好,比如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以此来消融婚姻中日渐增多的空乏感,然而疫情期间这一切都无法去实现。
我们必须要尽己所能活出自我,才能在关系里感到更稳定、更安全、更满足。
这个 探索 和寻找的过程将会伴随着我们的一生,也意味着我们的婚姻和人生是齐头并进的,不分彼此。
人们常说:一对再恩爱的夫妻,一生中都有200次离婚和50次掐死对方的冲动。
婚姻就像打铁,耐得住高温和分离,才能百炼成钢。
每一个人都可能曾经幻想,遇到一个人就仿佛有了全世界。
可成年以后的人生,会愈加凸显出真实和残酷。
每一段糟糕的婚姻,都是自己和关系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每一段好的婚姻,都是自己与婚姻共同成长的结果。
很多满怀憧憬选择不同的人进入婚姻,会觉得这一定会和过去的关系截然不同。
然而关系里即便你换了一个人,所要面对的每个阶段的考验和挑战仍然是一样的。
只要你还持有过去的习惯模式,关系就还会按照原来的方向发展。
所以,若希望拥有一段好婚姻,就需要发展出面对关系各个阶段挑战的能力。
这是每一个渴望幸福的人终究要走上的自我成长之路,与跟谁在一起无关。
不能接受对方不够完美,只能不断换人。
我们生活的世界总是好坏参半的,然而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却只希望看到生活美好的一面,不允许看到任何瑕。
所以,允许自己逐步接纳现实,承受对方不完美可能带来的不安全,才能拥有幸福的婚姻。
疫情期间,很多夫妻之间出现了矛盾,并且内心极度压抑,我很能理解您的状态。
一,疫情改变了大多数人工作和生活的常态,由原来奔波在外而成为宅男宅女,常态的转变给大家带来很多的不适感,内心焦虑感。这夫妻要互相理解,安慰,或 探索 彼此爱好和优点,或双方发挥擅长的,或去学习想学的东西等等,把生活重心从焦虑状态中转移出来,或许生活会成为幸福的另一次开始。
二,经济来源成为疫情期间夫妻矛盾的重要原因,尤其是房贷,车贷,和商贷一族,这断时间可能收入骤降,生活陷入混乱状态,夫妻之间处理问题发生分岐,这时,双方积极应对,想办法,或 探索 通过网络媒体赚钱方式,或许会更有利于解决经济问题而不是互相埋怨。
三,工作或买卖问题,疫情导致很多人失去了工作,甚至买卖也赔钱了,面临困境,夫妻之间的磨擦会增多,甚至,疫情刚开始放松却迎来离婚潮,其实,很多离婚不一定起因是疫情,但疫情却成了导火索。
面对困境,除了周旋,调剂之外,更主要的是夫妻同心,其实世事无常才是常态,工作可以再找,买卖可以寻求多种经营方式,可夫妻,却是很深的缘分才会走到一起,一定珍惜彼此,比任何都重要。
四,心理出现问题必须让心静下来去面对,把自己的问题先找出来,甚至可以说给对方听听你的焦虑等,诚恳是很容易降服女人的态度,只要你诚实面对,而不是把情绪都强加给对方,相信很多矛盾都是很容易解决的。
静下心来,找出原因,去想解决的办法,相信你很快会突破心理这关,再次赢得幸福。
青少年的亲子冲突研究
亲子冲突是众多中国台湾家庭的困扰。为人父母,你曾经觉得「都是为了孩子好」,最后却不欢而散吗?身为青少年,又是否会因为害怕「不孝」的压力,与爸妈争执时选择消极逃避,从未好好诉说自己的想法?「研之有物」专访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叶光辉研究员,他长期投入华人亲子冲突历程、孝道研究,指出冲突其实具有正面意义,若能将危机视为转机,不但可以缓解负面情绪,也是开启双方对话的第一步。
亲子关系好不好,爸妈、孩子想得不一样!「你和父母能像朋友一样互动吗?」叶光辉曾在大学课堂这么问,举手的学生寥寥可数。
三十几年前,叶光辉担任「张老师中心」督导时便观察到,亲子冲突是许多中国台湾家庭的共同困扰。他从研究中也发现,父母、小孩对于亲子关系的认知,经常天差地远:爸妈认为自己和孩子亲密无间,事实上,子女那头却有说不完的抱怨。
当中突显的,正是华人传统价值观产生的矛盾。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中国台湾老人家则爱说「囡仔人有耳无喙」(小孩子有耳无嘴),传统文化讲求以和为贵,回嘴是「没大没小」,隐忍才「不伤和气」。孩子即便有不同的自我期待,在家庭孝道压力下也可能压抑自我,不敢正面沟通,累积无尽埋怨。而爸妈想着「我是为你好」,日日忙进忙出,最后却被指责为直升机父母、虎爸虎妈,自然也是满腹委屈。
叶光辉提到,华人文化重视家庭、偏向集体主义,「孝道」与「和谐」是当中两大关键元素,但若缺乏对等沟通,往往也会埋下亲子冲突的种子。
亲子冲突是中国台湾家庭最常见的困扰。部分原因是,在强调和谐、孝道的文化传统下,青少年和父母难以建立对等的沟通模式,宁可选择避开问题、减少争执。iStock 怨恨感是青少年的大敌与父母、孩子吵架让人心烦意乱,但亲子冲突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远比你想得更严重!
2013 年叶光辉团队研究发现,亲子冲突带来的负面情绪,会造成青少年各项问题行为,而且不同类型的负面情绪会导致不同的问题行为。常见的负面情绪有:
负面情绪是关键的机制,让亲子冲突衍生出后续的负面伤害,反过来又因为问题行为制造新的冲突,陷入恶性循环。其中,怨恨感带来的影响最大。研之有物(资料来源│叶光辉) 冲突都是负面的吗?危机也能是转机!找到青少年不同问题行为的根源,下一步,就有机会寻求解决之道,听起来是亲子研究的一大里程碑。但叶光辉却停下脚步,「过往的研究思路,都是去找出冲突的伤害、怎么避开冲突,但日常生活里家人间发生冲突其实很正常。」
他重新思考核心问题:冲突只会导致问题行为吗?冲突难道都只是负面的吗?
「冲突之所以会有不良影响,是因为当我们停留在负面情绪里,陷入不断『反刍』而造成恶性循环,也就没有多余的心理能量『处理冲突』。」叶光辉点出关键原因。
换言之,冲突未必是破坏关系、造成亲子压力的凶手。负面情绪才是关键催化剂!假若没有负面情绪「火上浇油」,冲突未必会带来大伤害。
于是,叶光辉将问题意识从「如何避免冲突」转向「如何面对及处理冲突」,进一步探讨在冲突发生后,如何降低负面情绪的爆发。他花了两年重新建立理论系统,找出了如何让冲突事件不导向负面伤害的两大关键。
正面看待冲突:吵架虽然讨厌但有用!首先是:个人如何看待冲突。
叶光辉解释,吵架争执有时不一定涉及是非,只是彼此价值观不同、意见不一,没有绝对的对或错。然而,在以和为贵的文化标准下,冲突便成了「关系破坏者」,当我们总是从负面角度看待冲突,就容易将其视为压力来源。一有意见不合就感觉自己被打压、被否定,萌生负面情绪。
因此,叶光辉提出「功能性冲突评估」的概念,也就是个人是否能看见冲突事件的功能、正面意义。
简单来说,如果个人能正向的看待冲突,把冲突当成对话的机会,也就更容易缓解负面情绪。
这个认知扭转了冲突的意义。在功能性评估下,危机也能是转机,「吵架」其实是一个相互了解的机会。
适当表达:忍耐、沉淀反思后再沟通但是,光有正向心态也不能解决冲突。毕竟,再怎么乐观积极地看待争执,争执当下难免心烦意乱、愤怒难过。
因此第二个关键是:情绪产生后,个人如何排解负面情绪,之后又如何面对问题。也就是一个人的「情绪调控策略」。
叶光辉带领的研究团队提出了兼具历程性与华人情绪观的「适当表达策略」,是青少年处理亲子冲突的好对策。
什么是适当表达策略?具体来说,包含「策略性抑制」、「品味-自我省思」、「情绪表达」三个阶段。
冲突爆发之际,爸妈与孩子都会感到愤怒或难过,在情绪高涨下,双方很难达成共识。情急下脱口而出的话,往往是伤人伤己的双面刃,这时最好先「策略性的」忍住情绪、暂时离开,彼此各退一步,也让自己冷静下来。
「策略性抑制」和逃避压抑最大的不同,就是要进入下一阶段。情绪慢慢冷静后,尝试抽离自身角度,不要一直陷入「为什么妈妈总爱拿我跟别人比?」「为什么爸爸都不相信我?」试着用第三人、观察者的角度跳开反思:为什么我会有这些情绪反应?(一听到某个关键字就跳脚?特别讨厌和谁比较……?)这些是不是和过去的互动经验有关?透过体察情绪、自我省思厘清情绪的根源,有助于理解自己与爸妈的感受。
最后,不要放弃沟通!选择适当时机,例如双方心情好或闲暇放松时,主动向父母表达感受,谈谈自己为什么生气、了解爸妈的情绪,重新开启对话。
「适当表达策略」包含三个阶段,透过冲突降温、自我反刍、正向沟通,转化调节对立关系。 研之有物(资料来源│叶光辉)叶光辉分析,过往西方的情绪调控研究多半强调单一策略的优劣,例如,比起强忍情绪,转移注意比较能缓解负面情绪等。
但适当表达策略是「 体」,也就是采用多重策略、循序渐进,呈现情绪调控的「历程」。更重要的是,前一策略可以帮助实践下一个策略!表达需要反思、反思需要独处,情绪调控并不是独立运作。
这个思维转向,也正是情绪研究跳脱西方传统心理学的洞见。
适当表达策略融入儒道等东方哲学重视的「提升修养」,把情绪化为自我成长的养分,就像自我打怪、晋级升等。透过每次冲突后的反思、沉淀,内化为个人的涵养。iStock 数据调查:采用哪种策略,亲子关系最佳?有了理论作基础,叶光辉也进一步从实证研究确认,不同的表达策略,真的会影响青少年的亲子关系和个人幸福感吗?
叶光辉与台大心理系博士生何文泽等人的研究团队,以中国台湾北部两所学校高一生为受试对象,共 761 名样本进行实征分析。研究依照情绪调控策略量表,区分出三种青少年面对冲突的反应策略:压抑、重新评估、适当表达。
「压抑」偏向忍耐隐藏,好比用掩藏感受来控制情绪、生气或伤心时不显露出来。「重新评估」则像是转移焦点,想一些好的事情让心情好转,或是改变想法(爸妈也是为我好、不参加营队也没什么关系)让自己不再那么生气、难过。「适当表达」策略,是经过情绪、思考转换的历程,再进行持续沟通,包括选择适当时机表达感受、主动让父母了解我的情绪。
结果如何?
在亲子关系上,采取「适当表达」策略的青少年和父母关系最好,其次为「重新评估」,最差则是「压抑」。在个人的身心适应度,「适当表达」、「重新评估」差异不大,「压抑」型的青少年自我感觉最差。
总结来看,适当表达型的青少年,个人身心状态、亲子关系都比较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