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爱的港湾,有付出就会有回报。XX的努力,不仅营造出了一个和睦美满的家庭,也为自己的人生谱写出了快乐、幸福的乐章。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五好家庭先进事迹材料,供大家参阅。
第1篇:五好家庭先进事迹材料
蓝如川,中共党员,是一位光荣的人民教师,现任六也乡茶油村小学校长。在他的精心栽培下,祖国的花朵朵朵绽放,桃李芬芳。妻子唐翠玉,中国***员,在她的精心护理下,全家人团结和睦,遵纪守法,相信科学,积极进取,乐于助人。他们都是平凡人,但他们却用生活工作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诠释着人间的真爱。
19xx年蓝如川工作后,在别人的撮合下,他与美丽大方的村姑唐翠玉结为夫妻。随着女儿的出生,又给这个家带来了不少的欢乐。为了家里老人和孩子,他在这所学校一干就是20多年,他是一个有极强工作责任感的人,学校工作繁忙,校长、老师、班主任一肩挑,他恪尽职守,尽职尽责地为单位、为学生服务,双休日很少得休息,晚上经常备课改作业到深夜才回到家。蓝如川出色的工作表现,受到上级领导和同志的一致好评,他因此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教师”荣誉称号。他看着这些荣誉,笑了说:“老婆,这些不只是我个人的荣誉,还凝聚着全家人的心血,家就是爱的港湾,也是我前进中的温柔臂膀……”
蓝如川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没有时间顾及家庭,繁重的家务、照顾老人和子女教育的重任全部落在唐翠玉柔弱肩上,她全力支持丈夫工作,在家里当妻子、当母亲,相夫教子,孝敬老人同样做得非常出色。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他们婚后幸福的生活中,家婆突然倒下了,瘫痪在床,成了一个吃喝拉撒不能自理的残疾人。唐翠玉对婆婆不离不弃,帮她擦拭身子,喂药喂饭,接端便盆、定时给婆婆翻身。为了给家婆治病,她跑遍了整个大化,听说岩滩有一个老中医能治这种病,她挺着大肚子步行到岩滩卖药,在回来途中,不小心跌了一跷,滚下山低,七个月大的胎儿没有了。就这样几年下来,身体极度虚弱的她,白天下地劳动,晚上料理家务,又要悉心照顾病床上的婆婆。1995年,婆婆走了,她的头发落光了,出门得带个帽子庶着。这些感人的事迹,曾被一个下乡采风的记者发表在《河池日报》上,传遍石山村寨的每个角落。
为了培养孩子成才,蓝如川夫妇都很重视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他们以言传身教,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他们不仅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子女的独立生活、学习能力的培养,勉励他们勤奋学习,团结同学,礼貌待人。如今他们的女儿也很懂事,孝老爱亲,积极进取,大女儿读大三,二女儿读高三,在学校成绩优秀、德智体全面发展。20xx年,唐翠玉病倒时,两女儿为了给妈妈治病贷款10万元。在丈夫和女儿的鼓励和精心料理下,她的身体日渐康复。
“他们这一家爱大家胜过爱小家”。这是该村党支书对他们的评价。茶油村是距六也乡府最远的一个行政村,交通条件较差,为了要修好路,让人们出行方便,她主动与村里的车主商量,发动大家捐资修路,通过大家的努力,道路顺畅了。几年来,夫妇俩捐资修路近万元。她虽然不是村干部,但她很支持村里的各项工作。在她努力带动下,去年茶油村的各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均排在全乡的第一名。 蓝如川夫妇不但在家里树立了良好榜样,而且和邻里之间更是和睦相处。还经常接济村里的一些特困户。同村力下队有一个患有间接性精神病的男子,经常衣衫破烂不堪,别人都不敢靠近,而蓝如川夫妇却不嫌弃,经常给他送米送面,冷天还给他买鞋过冬,还经常帮他剪掉蓬乱的头发。谁家夫妻吵架了,唐翠玉就过去劝架,别人都被她忠实的话语所感动。他们一家高尚的道德情操感动着邻里乡亲,也为广大妇女同志树立了一面旗帜。为邻里、村里、乡里带了一个好头,为讲文明、树新风、奔小康走向共同富裕做出了榜样。
第2篇:五好家庭先进事迹
贺四娥,女,1979年加入中国***,20xx年至今担任湖上乡湖上村妇女主任兼计生专干。该家庭共有七口人,上有年近八旬的父母,下有三个子女,夫妻一直以来相亲、相敬、相爱,真诚相处,建立起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老人、夫妻、小孩一家人和睦相处,幸福美满,把小家庭安排的井井有条。全家人团结和睦,遵纪守法,相信科学,积极进行,乐于助人,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一、爱党爱国、诚实信用
从贺四娥本人来讲,有着28年的党龄,对党组织、对国家有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这种感情积极地影响着每一个家人,全家人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支持改革开放,是一个政治上信得过的家庭。全家人遵纪守法,而且积极帮助和教育村违法人员改过自新、重新作人。慎诺守信是该家庭的传统美德,也是邻里和社会公认的优良品质。
二、爱岗敬业、积极奉献
贺四娥在职这些年,她兢兢业业,克已奉公,工作中既勤勤恳恳,又坚持原则,较好地配合了乡政府抓好妇女和计生工作,曾多次获得过优秀党员和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其他人也能自谋职业、自食其力,减轻政府和社会的负担。
三、家庭和睦、邻里团结
男女平等、夫妻和睦是该家庭的良好的家规与家风,全家人互相尊重,互敬互爱。晚辈对长辈尊敬、孝顺,长辈对晚辈爱护,妯娌之间、姑嫂之间关系十分亲近,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和睦在家庭。在对待邻里关系上,全家人能够善待左邻右舍,帮助他们排扰解难,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
四、尊老爱幼、重视学习
在众多的亲戚朋友关系中,他们做到以诚相待,对双方父母,都孝敬有加。对兄妹的子女,他们均视如己出。在外面,也能做到尊老爱幼。车上,经常给老人或病人让座;街上或公园内帮助需要帮助的孩子,并经常教育子女,要尊重老人,礼让别人。
第3篇:记XX车间“五好家庭”XX家庭
提起XX一家,XX车间熟悉她的人都禁不住竖起了大拇指。多年来,XX和她的丈夫一起用亲情、真情和爱心共同构筑着幸福的生活,工作上比翼双飞,家里的老人和孩子照顾的无微不至,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共同营造了一个尽享天伦之乐、关心友爱的和谐家庭。
作为一名女工,无论是瑞雪纷飞的日子,还是鲜花盛开的季节,XX都能坚持在起重机械作业岗位工作,团结同事、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圆满完成本职工作。自上班之日起,她能严格要求自己,尊重师傅、善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通过勤学、苦练、实践,牢固掌握了起重机械操作技术,取得了特种作业证。面对每天重复、单调而枯燥的起吊和运转工件工作,XX从来没有因乏味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参加工作二十多年来,起吊和运转加工件千万余件,没有因一起起吊问题发生加工质量事故,也从未发生过一起起重机械伤害事故。今年车间承担了几个大项目的生产任务,生产工期紧,加工任务重,常常需要24小时加班连点生产。作为起吊人员,只要有一台床子在工作,就不能离岗,有时半夜两三点接到生产任务,她都会从被窝里面爬起来到班上配合机床加工,哪怕一晚上只起吊一次工件,也从来没有过任何怨言。从XX月份的XX加工项目,到XX月份的XX加工项目,车间机床24小时运转。她有时加班加点,从早上八点一直干到晚上十二点,有时双休日、半夜也要上班。经过7个月的连续奋战,她和同事们配合车工顺利完成了这两个项目的加工任务。她累计加班二十余天,为车间顺利完成生产任务做出了积极努力。
因为有了阳光,世界变得温暖;因为有了鲜花,生活变得浪漫;因为有了爱,一切变得丰富多彩。多年来,XX能做到尊老爱幼,待人真诚,是一位教子有方、温柔贤淑的母亲、妻子,夫妻二人相互体贴、相敬如宾。她用柔弱的双肩一边工作、一边承担起了照顾着公婆和父母四位老人以及抚养教育孩子的重担。她平时沉默寡言,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把工作和家里的事处理的井井有条。对于日渐年迈四位老人,她尽可能多地抽出时间照顾老人的生活。去两家看望公婆、父母,总是买点可口的水果、食物给老人们送去。自己的母亲今年年初因病做手术,她忙前忙后,悉心照料。期间,自己、公婆、父母三个家庭来回奔波,每一个家庭都梳理、照顾的井井有条。术后,母亲常年服用药物,她不厌其烦,坚持照顾,毫无怨言。今年8月份,老公公因腰椎间盘突出而做手术,住院治疗期间,她忙前忙后,做饭、送饭、照顾,手术期间,和丈夫连续多日通宵陪护、不知疲倦,在病榻前端药递水、按摩捶背,精心伺候,使公公在最短的时间内就康复出院。日常生活中,四位老人因身体状况或繁琐小事,心情会偶尔出现波动,每次XX都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非常理解老人们的苦,经常抽出时间与公婆、父母谈心,给老人们讲有意义的事情,陪他们散步、看电视节目,想方设法逗老人开心。她的孝心赢得了老人周围邻居们的齐声赞誉。
XX的丈夫是XX厂XX车间的一名XX,平时工作繁忙,顾不上辅导孩子的学习,XX默默地承担起了教育孩子的任务。女儿从襁褓到蹒跚学步、咿呀学语、一直到上学读书,她很少让丈夫操过心,她用一个母亲最真挚的爱浇灌着幼苗茁壮成长。她理解和支持着丈夫的工作,主动承担家里的所有家务,让丈夫没有后顾之忧,专心工作。她丈夫由于工作出色,多次被评为厂、公司先进。同时,她还积极支持丈夫参加社会公益事业。连续三年,丈夫和他的公益团队,已累计向甘肃漳县、舟曲、XX市社会福利院、XX孤儿和需要帮助的地区、人员捐赠物资累计XX万余元,这些成绩的取得与XX的参与和支持密不可分。丈夫提起自己的爱人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曾感慨地说:“有了妻子的大力支持,我没有理由干不好自己想做的事情。这些成绩的取得有她的一半功劳。”
工作闲暇之余,她还喜欢参加一些体育运动,这样不仅能够释放一天的工作压力,也能强身健体,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每天晚饭后,她都会拉上老公去公园走路、踢毽子。自己锻炼还牵挂着班组职工,她带头将“踢毽子”这项运动带到了同事之间,在引导、帮助同事们锻炼了身体的同时,也收获了欢声笑语,为一天精神饱满、精力充沛干好工作奠定了基础。
家是爱的港湾,有付出就会有回报。XX的努力,不仅营造出了一个和睦美满的家庭,也为自己的人生谱写出了快乐、幸福的乐章。
(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奇志:特大喜讯
大兵:爆炸新闻
奇志:我妹妹就要结婚了 大喜大喜
大兵:我外婆已经过去了 同喜同喜
奇志:我们已经在村广播站发出邀请了
大兵:我广播站播了一整天的哀乐了
奇志:村民们(大兵哀乐伴奏)!父老乡亲们!在这个大喜的日子里,我妹妹和
我妹夫不幸去世了。参加追悼会的还有 村长 妇女主任--停一下!
谁死了,谁死了,你
大兵:我好象听谁说你妹妹妹夫不幸去世了
奇志:我让你那哀乐给闹的,(哀乐)你差点没把村长给 biang死
大兵:你这个人就是霸道
奇志:我在报喜呢
大兵:你结你的婚,我死我的人 嘛
奇志:不是,你死人别跟我搅到一块去啊
大兵:这两个事情赶上了,怪得我啊
奇志:你看这个事弄得
大兵:大家别误会啊( 啊啊)我们两个是一个村的村民(啊啊)
奇志:这两年我手头有点钱了
大兵:这两年我发财致富了
奇志:这个人什么事都要跟我比
大兵:我这个人什么事情都不能矮别人三分
奇志:你说我妹妹头一次结婚你比的了吗
大兵:我外婆头一次逝世你比的了吗
奇志:这有二一会的吗
大兵:还不是比场面吗
奇志:比场面你也比不过我啊
大兵:那不见得
奇志:为了让我妹妹妹夫金婚银婚永不离婚我出5万快钱在电视上为他们点播了一首歌曲
大兵:5万块钱点一首歌啊
奇志:泰坦尼克号主题歌 我让他播半年。导演同意了,就是把播出时间向后推了推
大兵:什么时间
奇志:晚上2点半
大兵:那就变了半夜鸡叫了
奇志:播完以后电视上就剩三个字了
大兵:再见了
奇志:早上好
大兵:你比不上我
奇志:你怎么的
大兵:为了表明我的一片孝心(啊)我拿10万块钱在报纸上登了一个月的仆告
奇志:比我多5万
大兵:上面还有我外婆的巨幅遗像
奇志:我怎么没有看见呢
大兵:我都没有看见
奇志:跑哪去了
大兵:后来总算找到了(啊)他给我登在了第8版中缝,最下面那一驼驼字
奇志:你这还是巨幅遗照呢
大兵:这知道的了 是我外婆的遗像
奇志:不知道的呢
大兵:还以为是一个防伪标志呢
奇志:成了专利产品了
大兵:我不管了 早过了 欠我的钱呢(?) 我登了半个月我不给他钱
奇志:你这就不如我了
大兵:怎么样
奇志:5万块钱 只给了他500块钱
大兵:这个我是佩服你 抠门你是第一
奇志:我也佩服你啊 你是250抽烟啊(啊)
奇志:净冒傻气
大兵:我上当上当(?)
奇志:村民们到我们村东头来吧
大兵:村民们到我们村西头来吧
奇志:我们村东头举行婚礼了
大兵:我们在追悼大会啊
奇志:我们这里热闹
大兵:我们这边
奇志:我们这面吉祥
大兵:我们这边好玩
奇志:我们这边来
大兵:我们这边来
奇志:我们这边有洗澡加
大兵:我们这边有卡拉哦活
奇志:我们这边有民族舞
大兵:我们这有脱衣舞
奇志:哎 咱们俩拉客来了是怎么了
大兵:多一个人多一个份子钱
奇志:我们这已经架起了8口大锅了
大兵:我们这里垒起了十个大灶了
奇志:我们 知道的我们这是做饭呢
大兵:啊 不知道的 以为我们又要大炼钢铁呢
奇志:我们已经请了80个厨师 能比吗 呵呵
大兵:我们请了120个**
奇志:啊? 你死人还请什么**啊
大兵:谁让你请那么多厨师啊
奇志:我厨师轮流做饭 我剩下当保安 我怕丢东西上会我丢了两辆摩托一个高压锅
大兵:我这里**是陪大家玩啊如今没有**哪个愿意来啊 显得人多
奇志: 死人靠……(?)
奇志:我们这里收了不少的财礼了
大兵:我们这记帐收得多(?)
奇志:我们这 别的不说啊 光太太口服液我们收了半个仓库 现在我们家人洗澡啊 就用太太口服液洗澡 补 洗澡水也补(?)
大兵:比不了我 我这边收的被货毯子多得没有办法 最后 脆一块钱一条我批发 当场挤烂6个脑壳啊(你这个是起哄) 多啊
奇志:我们这收了15台彩电
大兵:我们收了20个骨灰盒
奇志:什么你都收啊 这你也收啊
大兵:你收那么多彩电干什么
奇志:我彩电 我一屋子里放一台彩电 我厕所里放一台最大的彩电 我一边上厕所一边唱卡拉圈K 这叫唱包房
大兵:哈哈 唱茅房 我这20个骨灰盒(啊 20个骨灰盒)我们家人手准备一个
(多吓人)最后多出4个实在是没有人要了(怎么办)我拿出来装钱用
奇志:有那这个玩意装钱的吗
大兵:这才保险啊(啊) 哪个贼敢偷骨灰盒啊
奇志:我们这有消夜啊
大兵:我们这有吃的
奇志:我们这有南北大菜
大兵:我们这有生猛海鲜
奇志:我们这满汉全席
大兵:我们这跑肚拉稀
奇志:我们这 吃坏了吃坏了,我告诉你
奇志:我们这好酒随便喝啊
大兵:我们这好烟随便抽
奇志:我们这好酒喝的 一打嗝 打得 哗 成喷泉了
大兵:我们这好烟抽 都抽成这样了
奇志:少抽点 抽风呢你这
大兵:太好抽了
奇志:我们这里有纪念品啊 走的时候到我们这一个人领一个这么大 活的 水鱼一人发一个盆牵着水鱼回家了唱:杨奇志妹妹结婚了牵着王八回家去这多有意思啊
大兵:不如我 (啊) 我这边每个人发一个照片
奇志:照片 谁得照片
大兵:我外婆的
奇志:这遗像谁敢要啊
大兵:正面是遗像
奇志:反面呢
大兵:性感明星麦当娜 比吧 比
奇志:我们为了烘托气氛啊 请了20个专业搞笑的
大兵:我们这有30个专门搞哭的
奇志:我告诉你 我们这专业搞笑的一说结婚大典现在开始 哗 一口气要笑3个小时
大兵:我们这一说追悼会开始 他们就哭哇反正不哭足5个小时我不给钱
奇志:我们这笑 都笑哭了 他们说我们挣这么点钱太不容易了笑得了脸都抽筋了
大兵:我们这边哭着哭着都哭笑了(啊)他们说我们这一堆人里没有一个是真哭的
奇志:这两个队伍村口汇合了
大兵:这下乱了
奇志:互相谈谈体会吧
大兵:你那边吃得好吧
奇志:我们这好什么啊 我们这10个人一桌 上来一碗肉丸子上来一数 只有8粒
大兵:年还有两粒呢
奇志:啊 刚一出锅 让厨师试味给试没了
大兵:厨师多能啊(?)
奇志:我们这一桌 坐着一小伙 上去一勺子舀走5粒咽下去 当时脸色就变了
大兵:烫的烫的
奇志:又上了一盘子扣肉 我一数只有3片 这我不能客气我不能够冷静我不能够沉默了 我上去就是一筷子 走!
大兵:夹走两片
奇志:我连盘子都夹走了
大兵:你不错了 我们这边还差一些
奇志:你们那边怎么差
大兵:我们这边连菜都端不到案上 **端着菜一边走一边她尝
奇志:哎 120个** 不够她们吃的呢
大兵:到我坐这 只剩下菜汤了 我吃了两盘汤泡饭
奇志:哎呦 多恶心啊
大兵:我一看这碗(?)不上去了
奇志:怎么办
大兵:我亲自去厨房门口守着
奇志:一出锅就吃
大兵:我到那里你看 我的娘啊
奇志:怎么了
大兵:黑压压 几百人守在那里
奇志:要饭得都给招来了
大兵:也不知道谁喊了一声抢啊
奇志:完了 闹暴动了
大兵:一窝蜂冲到厨房里一顿乱吃啊 我挤进去你看(怎么着)连灶火都没有了
奇志:饭铲没给吃了(?)
大兵:我抢了半个小时 就抢到一颗白菜两颗葱
奇志:怎么办
大兵:那我也没有客气 我沾着酱油 喀哧喀哧就吃了
奇志:你都我们这边来吃吧(啊) 我们这边多少啊 凭你这身子骨啊 能抢点熟得吃。
大兵:我不来 我这边交着200块钱人情款没有吃回来呢再说我们这边马上就要摇奖了
奇志:你们死人还摇奖
大兵:啊 我们头奖3万块钱呢
奇志:那你就不如我们这边了 我们这边有6合彩 返还率80% 现在我已经得了12包洗衣粉了
大兵:你不如我们好玩
奇志:你们怎么好玩
大兵:我们这有10桌麻将
奇志:我们这里全体捻色子
大兵:我们这里围着棺材 打电子游戏机
奇志:我们新房里面玩闹鬼
大兵:我们在灵堂里面开舞会
奇志:我们新娘子床上跳迪斯扣
大兵:我们这还有节目看
奇志:我们这 热烈庆祝杨奇志妹妹结婚大典歌舞文艺晚会现在开始
大兵:隆重哀悼王老太太潇洒走一会相声小品大赛现在开始了
奇志:首先感谢各位来宾的光临
大兵:谢谢你的红包
奇志:在这个大喜的日子里
大兵:我们悲痛万分
奇志:让我们祝愿新郎新娘
大兵:安息吧 阿门
奇志:又搅在一起 太不象话了 你办你的丧事 村西头 哎呦 我们这舞蹈跳得精彩我们这歌舞 哎呦跳舞那两女孩穿得服装漂亮(怎么漂亮)远处看啊跟没穿衣服差不多近处一看啊(怎么样)真的没穿衣服就穿这么短的小短裙就这么唱还不敢看村主任村长镇长不敢抬头我舅舅坐第一排回去以后长了一眼的……(?)三天没敢出门在家拿毛巾搞热敷呢
大兵:你不如我
奇志:你怎么着
大兵:我这边热闹我这边跳群舞(跳群舞)哎啊跳着跳着把棺材都跳翻了差点
奇志:那你跳什么群舞啊
大兵:我外婆从里面滚出来了
奇志:哎呦 多吓人啊
大兵:后来跳着跳着发现前面多了一个领舞的人好 啊
奇志:我们这边请来了著名的歌星前来助兴
大兵:哦你哪个助兴
奇志:哎啊我很疲劳了我很疲倦了刚才我在村西头赶了场子了是为喜(死)者演唱的了(在我们这边唱)接下来我在这里为喜者演唱一首歌
大兵:呦呦为谁
奇志:为喜者拉
大兵:喜(死)者在我们这边
奇志:那这边是?
大兵:结婚
奇志:哦接下来那我为活者啊活人演唱一首《人鬼情未了》了
(唱)
大兵:余余
奇志:哎啊怎么像喊驴一样的了
大兵:你要唱死一个是怎么的啊(怎么了)那是结婚不能长死人的歌
奇志:哎啊唱结婚的歌曲了《天堂里有没有车来车往》了
大兵:这也不能唱这是闹鬼的
奇志:这怎么是闹鬼的呢哎啊我的劳务费呢
大兵:劳务费 这是要上厕所了吧
奇志:摇滚歌星都是这个味道了
大兵:呵呵 你还要劳务费 你要残废吧
奇志:你要打人啊 打死人了
大兵:别理他 我们的追悼歌舞晚会继续进行
奇志:他们那边接着开始
大兵:下面是女生小合唱(啊) 演唱者 刘哎皆(老太太)张哎皆和赵哎皆
奇志:三个老太太
大兵:三个哎皆化好装 对着棺材就开始了(这得念叨念叨)尊爱的王老哎皆我们这里的生前麻友
奇志:麻坛战友
大兵:你的死对我们是巨大的损失
奇志:我们感到万分的悲痛
大兵:自从少了你这个炮手
奇志:恩
大兵:我们的收入大大下降了
奇志:她现在就是我们的二炮
大兵:为了寄托哀思我们排练了一个节目 希望你能够喜欢 请听女生小合唱
一起:《送战友》
奇志:预备 三 起
一起:(唱跑调,吵架)
奇志:我说我要独唱嘛
大兵:你还……(?)呢
奇志:你是二跑
大兵:你手气比我还差呢 昨天借了我5块钱 到现在还没有还我
奇志:那钱我买菜了
大兵:这是赖皮
奇志:我就是不给
……
大兵:我说我一个人唱的好
奇志:一个人那是独唱 咱们三个人是小合唱
大兵:唱到这里我外婆从棺材里坐起来了
奇志:怎么坐起来了
大兵:她也唱一首歌啊
奇志:她唱什么歌啊?
大兵: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
奇志:回去! 志大兵的相声全部台词那么多,谁记的住呢?
我觉得还是要给小的说,爸爸妈妈是最爱你,爸爸妈妈不会偏心谁,因为你们俩都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我和爸爸对你们都是一样的爱,如果你觉得妈妈爸爸哪一点偏心了,你就告诉爸爸妈妈,我们会告诉你,我们为什么这样做;
因为姐姐是长辈比你大,所以就先问了姐姐;你看呀,那奶奶给爷爷和爸爸的东西的时候是不是也是先给的爷爷;因为爷爷是长辈,我们要知道尊重;姐姐也比你大,所以我们要怎么样,要尊重姐姐
也许一开始我们并没有刻意偏爱谁,但是注意力和态度已说明了一切。
最初可能只是因为,老二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照顾。
可当老大作天作地,老二软糯可爱;一个性格讨喜,一个调皮捣蛋。不管是否承认,父母心中的天平还是会微微倾斜。
所谓的一碗水端平,其实是一种谎言。
美国加州大学一项研究表明:65%的母亲和70%的父亲会不自觉对某个孩子特别偏爱。
或许父母是无意识的,孩子却能敏感地捕捉到,并在内心泛起巨大的涟漪。
南充一名10岁女孩与弟弟发生争执后,认为家人偏心弟弟,一气之下爬上楼顶轻生。
杭州14岁小女孩,因奶奶只给弟弟做蛋花汤不给自己做,吞下30颗镇静类药物自杀。
家人有意无意的偏爱往往意味着伤害,让另一个孩子深陷自我怀疑的囹圄。
如果让孩子觉得「爸妈不爱我,我是一个外人」,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最残酷的待遇
我是范雨素
文| 范雨素
1
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
我是湖北襄阳人,12岁那年在老家开始做乡村小学的民办老师。如果我不离开老家,一直做下去,就会转成正式教师。
我不能忍受在乡下坐井观天的枯燥日子,来到了北京。我要看看大世界。那年我20岁。
来北京以后,过得不顺畅。主要因为我懒散,手脚不利索,笨。别人花半个小时干完的活,我花三个小时也干不完。手太笨了,比一般的人都笨。上饭馆做服务员,我端着盘子上菜,愣会摔一跤,把盘子打碎。挣点钱只是能让自己饿不死。
我在北京蹉跎了两年,觉得自己是一个看不到理想火苗的人。便和一个东北人结婚,草草地把自己嫁了。
结婚短短五六年,生了两个女儿。孩子父亲的生意,越来越做不好,每天酗酒打人。我实在受不了家暴,便决定带着两个孩子回老家襄阳求助。那个男人没有找我们。后来听说他从满洲里去了俄罗斯,现在大概醉倒在莫斯科街头了。
我回到了老家,告诉母亲,以后我要独自带着两个女儿生活了。
2
童年,我和**姐俩人脚对脚躺床上看小说。眼睛看累了,就说会儿闲话。我问姐姐:我们看了数不清的名人传记,你最服的名人是哪个**姐说:书上写的名人都看不见,摸不着,我都不服气,我最服的人是我们的小哥哥。
我听了,心里不以为然。是呀,书上的名人是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生活中能看见摸着的人,我最服气的是我的母亲。小哥哥无非就是个神童罢了。
我的母亲,叫张先芝,生于1936年7月20日。她在14岁那年,因能说会道,善帮人解决矛盾,被民主选举为妇女主任。从1950年开始干,执政了40年,比萨达姆、卡扎菲这些政坛硬汉子的在位时间都长。不过,这不是我服气母亲的原因。
母亲只有几岁的时候,伪爷(外祖父)把她许配给房子连房子的邻居,就是我的父亲,以后母亲就能帮衬我的舅舅了。我的父亲年轻时是个俊秀飘逸的人,可父母亲的关系一点也不好,他们天天吵架。
从我记事起,我对父亲的印象,就是一个大树的影子,看得见,但没有用。父亲不说话,身体不好,也干不了体力活。屋里五个娃子,全靠母亲一个人支撑。
我的母亲是生在万恶旧社会的农村妇女,没有上过一天学。但我们兄妹五人的名字都是母亲取的。母亲给大哥哥起名范云,小哥哥起名范飞。希望两个儿子能成人中龙凤,腾云驾雾。母亲给我们仨姐妹的名字起得随意多了。大姐姐叫范桂人,意思是开桂花的时候成人形的。**姐是开梅花的时候生的,应该起名叫梅人,但梅人,谐音“霉人”,不吉利。妈妈就给她起名范梅花。我是最小的娃子,菊花开时生的,妈妈给我取名范菊人。十二岁那年,我看了当年最流行的言情小说《烟雨濛濛》,是琼瑶阿姨写的。便自作主张,改了名字,管自己叫范雨素。
大哥哥从小就有学习自主性,但没有上学的天赋。每天夜里,舍不得睡觉地学习,考了一年,没考上大学,复读了一年,还是没考上。大哥哥生气了,说不通过高考跳农门了。大哥哥要当个文学家跳农门。我们家是个很穷的人家,两个姐姐的身体都有残疾,长年累月看病,家里穷得叮叮当当响。可是因为大哥哥要当文学家,当文学家要投资的。大哥哥把家里的稻谷麦子换成钱,钱再换成文学刊物、经典名著。没有了粮食,我们全家都吃红薯。幸运的是,妈妈的五个娃子没有一个是饿死鬼托生的,也没有一个娃子抗议吃得太差。
大哥哥又读又写了好几年,没有当成文学家。身上倒添了很浓的文人气息,不修边幅,张口之乎者也。像这样的人,在村里叫做“喝文的人”,像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一样,是被人鄙视的。
但是,大哥哥和孔乙己有不一样的地方,大哥哥有我们英勇的母亲。因为母亲的缘故,没有人给大哥哥投来鄙视的目光。
母亲口才很好,张嘴说话就有利口覆家邦的架式。她长期当媒人,在我们襄阳被人喊作“红叶”。母亲当红叶不收一分钱,纯粹是做好事,用现在的词语叫志愿者。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农村,家家都有好几个娃子,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像母亲这样的人,是最受欢迎的人才。
大哥哥没当成文学家,没跳出农门,这不是要紧的事。但大哥哥需要结婚,这是大事。像大哥哥这样类型的人,在村里被人叫作文疯子,说不上媳妇。可是我们有厉害的妈妈,她向来能把黑说白,能把大哥哥的缺点说成优点。凭着母亲的凛凛威风,我们这穷得叮当响的人家,给大哥哥找了一个如春天的洋槐花一般朴实的妻子。
结了婚的大哥哥依然迂腐。他对母亲说,村官虽小,也是贪官污吏的一部分,他让母亲别当村官了,丢人现眼。那时候,我虽然年龄小,也觉得大哥哥逗,哪里有每餐啃两个红薯的贪官污吏
但是,母亲什么也不说,辞掉她做了四十年的村官。
大姐姐生下来五个月,发高烧,得了脑膜炎。当时交通不方便,母亲让跑得快的舅舅抱着大姐姐往四十里外的襄阳城中心医院跑。住上了院,也没治好大姐姐的病。大姐姐不发烧了,智障了。
据母亲说,是打针药时下得太重了,大姐姐药物中毒了。
大姐姐傻了,可母亲从不放弃。母亲相信自己能改变这个事实,她相信西医,相信中医,相信神医,不放弃每一个渺茫的机会。经常有人来家里报信,说哪个地方,有个人成仙了,灵了。母亲便让父亲领着大姐姐讨神符,求神水喝。讨回来的神符烧成灰,就着神水,喝到大姐姐的肚子里。一次次希望,一次次失望。母亲从来没放弃过。
**姐的小儿麻痹症,一直治到12岁,腿开了刀,才慢慢好转。
母亲生了五个娃子,没有一个省心。
作者的母亲。由作者提供。
3
曾经的我很膨胀。
我是母亲年近四十岁生的唯一健康的小女儿。我的童年,母亲忙得从来不管我。我在六七岁时,学会了自己看小说。这也不是值得夸耀的事,我的**姐和大表姐都能看一本本砖头厚的书。童年唯一让我感到自豪的事,就是我八岁时看懂一本竖版繁体字的《西游记》,没有一个人发现过,也没有一个人表扬过我。我自己为自己自豪。
我那个年龄,很容易骄傲。我的成绩一直是班上最好的。我上课时,从来没听过课,脑子里把看过的小说自编自导一遍。一本叫《梅腊月》的小说,在我脑子里导过一千遍。
我上小学的年代,文学刊物刊登得最多的是知青文学,里面全是教人逃火车票,偷老乡青菜,摘老乡果子、打农户看门的狗,炖狗肉吃的伎俩。
看这些小说,我感到一餐啃两个红薯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呀。不用偷,不用抢,也没有人打我,还有两个红薯吃,还能看闲书。少年的我,据此得出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如果感受不到生活的满足和幸福,那就是小说看得太少了。
我不光看知青文学,还看《鲁宾逊漂流记》、《神秘岛》、《孤星血泪》、《雾都孤儿》、《在人间》、《雷锋叔叔的故事》、《欧阳海之歌》、《金光大道》。通过看小说,我对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了如指掌。只要报一个地名出来,我就知道在世界上哪个大洲。说一条河流出来,我能知道它流向地球上的哪一个大洋。
我十二岁了,我膨胀得要炸裂了。我在屋里有空白的纸上,都写上了“赤脚走天涯”。在十二岁那年的暑假,我不辞而别,南下去看大世界了。
选择南下,是因为我在1982年的一本杂志上,看见一个故事。北京有一个善人,专门收养流浪儿。她在冬天收养了一个流浪儿,那个孩子冬天睡在水泥管道里,把腿冻坏,截肢了。我对这个故事印象深刻,知道如果去北京流浪,会把腿冻没了。
我按照知青小说教我的七十二道伎俩,逃票去了海南岛。那里一年四季,鲜花盛开。马路上有木瓜树、椰子树。躺在树下面,可以吃木瓜,喝椰汁。我吃水果吃腻了,就上垃圾桶里找吃的。小说里的主人公都是这样生活的。头发很短,脏兮兮没洗脸的我,看着像一个没人理睬的流浪男孩。人贩子辨认不出我的性别,也没盯上我。
可这种日子会过腻的。没有学校读书,没有小说看,也没有母亲。我在海南岛上浪荡了三个月,决定打道回府。一路逃票,回到了家乡,回到了母亲身旁。
一回到家,只有母亲还用慈祥的眼神爱着我,父亲和大哥哥对我恨之入骨,说我丢了他们的人。村里,年长的族兄找到了母亲,说我丢了整个范家的脸面,让母亲把我打一顿,赶出去。
这时候,十二岁的我清醒过来。在我们襄阳农村,儿娃子(男孩)离家出走几天,再回来,是稀松平常的事。而一个娘娃子(女孩)只要离家出走,就相当于古典小说的私奔罪。在我们村里,从来没有女孩这么做,我离家出走,成了德有伤、贻亲羞的人。
我没脸见人,也没脸上学了。最关键的是,我也没勇气流浪了。怎么活下去活下去是硬道理。
母亲并没有抛弃我。这个时候,我的神童小哥哥已读完大专,成了智商、情商双高的人才,当了官。母亲支使神童哥哥为十二岁的我谋了一份民办老师的工作,让我在一个偏远的小学教书,安顿了我。
荏苒岁月颓。转眼间,母亲的孩子们全成了成年人了。母亲为我的大姐姐求医问药了二十年,还是没治好大姐姐的病。大姐姐在二十岁那一年,发了一次高烧,医治无效,死了。
**姐长大后,成了乡下中学教语文的老师。在学校教书时,**姐的才子男朋友去上海另觅前程了。脑子里有一万首古诗词内存卡的**姐恨恨地说:“一字不识的人才有诗意。”**姐找了一个没上过一天学的男文盲,草草地打发了自己。
大哥哥还在村里种地,锄头、镢头、铁锨,把大哥哥要当文学家的理想打碎了。大哥哥现在只种地了,过着苦巴巴的日子。再也不搔首问天,感叹命运多舛。
少年得志的小哥哥,在40岁那年,迷上了赌博。可能因为官场运气太好,小哥哥在赌场上只一个字,输。输钱的小哥哥借了高利贷。很快,还不起债了,他每天都在腾、挪、躲、闪着追债人。官也被撤了。
世态炎凉,小哥哥没有朋友了,没有亲戚了。小哥哥在深夜里,在汉江二桥上一遍遍徘徊。
这时候,母亲站了出来,她一遍遍劝慰小哥哥。母亲说四十岁的儿子,是个好娃子。这不是小哥哥的错,是小哥哥当官的朋友把小哥哥教坏了。
母亲说,对不起小哥哥,那时没有让年幼的小哥哥复读一年。如果复读了,考上了大城市里的大学,到大城市当官,大城市的官员素质高,不会教坏小哥哥,小哥哥就成不了赌鬼了。母亲说,人不死,债不烂,没什么好怕的,好好地活下去。有母亲的爱,小哥哥坚强地活着。
4
我离开对我家暴、酗酒的男人,带着两个女儿回到襄阳,母亲没有异样,只是沉着地说,不怕。但大哥哥马上像躲瘟疫一样,让我赶紧走,别给他添麻烦了。
按照襄阳农村的传统,成年的女儿是泼出去的水,母亲没有帮助我的权力。母亲是政治强者,但她不敢和中国五千年的三纲五常对抗。爱我的母亲对我说,我的大娃子不上学了,不要紧,母亲每天会求告老天爷,祈求老天爷给她一条生路。
这个时候,我已明白,我没有家了。我们农村穷苦人家,糊口尚属不易,亲情当然淡薄。我并不怨恨大哥哥,但我已明白,我是生我养我的村庄的过客。我的两个孩子更是无根的水中飘萍。这个世界上只有母亲爱着我们了。
我带着两个孩子来到京城,做了育儿嫂,看护别人的孩子,每星期休一天。大女儿在东五环外的皮村,在出租屋里看护小妹妹。
我运气真好,我做育儿嫂的人家是上了胡润富豪排行榜的土豪。男雇主的夫人生的两个孩子,已是成年人了。我是给男雇主的如夫人看护婴儿的。
男雇主的如夫人生了一儿一女,大儿子在国际学校上学前班,小女儿是刚三个月的小婴儿。男雇主给大儿子雇了一个少林武校毕业的武术教练,在自己家盖的写字楼里辟出了一块三百个平方的场地,装上了梅花桩,沙袋,单双杠 给庶子一个人使用。除了学武,又找了一个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的学霸,做家庭教师,包吃住,负责接送孩子,指导孩子写作业,领着孩子去习武,还教六岁的孩子编程序。
我只负责三个月的小女婴。小婴儿睡觉不踏实,经常半夜三更醒来。我跟着起来给孩子喂奶粉,哄她入睡。这时,我就想起我在皮村的两个女儿。晚上,没有妈妈陪着睡觉,她俩会做噩梦吗会哭想着想着,潸然泪下。还好是半夜三更,没人看见。
女雇主比男雇主小25岁。有时我半夜起来哄小婴儿,会碰到女雇主画好了精致的妆容,坐在沙发上等她的老公回来。女雇主的身材比模特曼妙,脸比那个叫范冰冰的影星漂亮。可她仍像宫斗剧里的娘娘一样,刻意地奉承男雇主,不要尊严,伏地求食。可能是她的前生已受够了苦,不作无用的奋斗。
每每这时,我就会恍惚,不知道自己是活在大唐盛世,还是大清帝国,还是社会主义新中国。可我没有特异功能,我也没有穿越过呀!
大女儿交了两个同龄的不上学的朋友。一个叫丁建平,一个叫李京妮。丁建平来自甘肃天水,丁建平不上学是因为妈妈抛弃了爸爸,爸爸生气。爸爸还说,公立学校不让农民工的孩子上,上学只能到打工学校上,这样的学校一学期换好几个老师,教学质量差。反正上不成个器,就省点钱不上。
李京妮不上学,是因为她的爸爸在老家有老婆孩子,可还去骗李京妮的妈妈,生了李京妮。李京妮的妈妈发现受骗后,气走了。也不要李京妮了,爸爸是个善良的人,没有抛弃李京妮。可爸爸说,李京妮是个户口也没有的黑孩子,城里的打工学校,都是没办学资格的黑学校,娃子们在里面上,没有教育部的学籍,回老家也不能上高中考大学。李京妮是黑人,没必要再上这黑学籍的学校,来个双料黑。
我心想,这倒霉催的教育部,谁定的这摧残农民工娃子的政策呢报纸上说,教育部这样做,是为了不让下面的学校虚报人数,冒领孩子的义务教学拨款。可教育部为什么不弹劾吏治,非要折磨农民工的娃子
有母亲在求告老天爷,我的两个孩子健康快乐地生长。三个大孩子一起看护一个小孩子,很轻松,孩子们每天都好得很。三个孩子,每天对着小女儿唱“我们的祖国像花园,花园的花朵真鲜艳” , 唱得眉飞色舞,玩得欢天喜地。
作者和女儿在西藏旅游。由作者提供。
5
我所居住的北京皮村是一个很有趣味的村子。中国人都知道,京郊农民户户都是千万富翁,他们的房产老值钱了。土豪炫富都是炫车炫表,炫皮包,炫衣食。这些炫法,我们皮村都不屑。我们皮村群众炫的是狗,比谁家养的狗多。我在皮村认识的工友郭福来是河北吴桥人,在皮村做建筑工,住在工棚里。皮村的一位村民,每天领着一支由十二只狗组成的狗军队,去工棚巡视,羞辱住在工棚里的农民工。郭福来冷冷地写了一篇《皮村记狗》,发表在《北京文学》,表达农民工的心声。
我的房东是皮村的前村委书记,相当于皮村下野的总统。房东是政治家,不屑养狗部队,只养了两条狗。一只苏格兰牧羊犬,一只藏獒。房东告诉我,苏格兰牧羊犬是世界上最聪明的狗,藏獒是世界上最勇猛的狗。最聪明的狗和最勇猛的狗组成联盟,他们是天下无敌。我的孩子,住在皮村下野总统的府邸,享受着天下无敌手的安保,我和孩子都感到生活很幸福。
大女儿学会了看小说后,我陆陆续续去潘家园,和众旧货市场,废品收购站,给大女儿买了一千多斤书。为啥买了这么多呢有两个原因,一是论斤买太便宜,二是这些进过废品收购站的书太新了,很多都没有拆下塑封。一本书从来没有人看过,跟一个人从没有好好活过一样,看着心疼。
我原来没写过文章,如今,我有时间就用纸笔写长篇小说,写我认识的人的前世今生。 我上学少,没自信,写这个是为满足自己。长篇的名字,我想好了,叫《久别重逢》。它的故事不是想象,都是真实的。艺术源于生活,当下的生活都是荒诞的。文章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考证。对这篇自娱的长篇小说,我总是想着写得更好。
皮村“工友之家”文学小组开课,我听了一年。那一年有空听,是因为小女儿要看管,我在和皮村相邻的尹各庄村找了份在打工学校教书的工作。打工学校工资低,是个人就要。一个月给一千六。后来,小女儿大点儿,可以独立上学,独立回家,独立买食物。我就没再教书了,去做育儿嫂,一个月给六千多,只每个星期回来看一次小女儿,没再去工友之家了。
2015年1月7日,北京,皮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算是北京工友之家的大本营。来自视觉中国。
2015年1月7日,位于北京皮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大院里的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和工友图书室。来自视觉中国。
2015年1月7日,北京皮村,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里收藏的工友绘画作品《工伤故事》。来自视觉中国。
2015年四月在皮村工人小组上课,老师张慧瑜让农民工学员朗诵各自的作品,范雨素在朗诵中。由作者提供。
作者的手稿。她一直在写随笔和长篇纪实。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麻木,懦弱的人。我一直看报纸,不求甚解地闲看。如果把这几十年的新闻连起来看,你会发现,在没有农民工进城打工之前,就是约1990年之前,中国农村妇女的自杀率世界第一。一哭二闹三上吊嘛。自从可以打工,报纸上说,农民女人不自杀了。可是又出现了一个奇葩词汇,“无妈村”。农村女人不自杀了,都逃跑了。我在2000年看过一篇“野鸳鸯最易一拍两散”的报道,讲的是异地联姻的农民工婚姻太脆弱了。逃跑的女人也是这样异地联姻的女人。
在北京这样的城中村里,这样没妈的农民工的孩子也很多。可能是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的缘故。我的大女儿交的两个朋友,都是这样的孩子。他们的命运基本上也是最惨的。
我的大女儿跟着电视里的字幕,学认字,会看报看小说了。后来,大女儿在小妹妹不需要照顾后,在14岁那年,从做苦工开始,边受苦,边学会了多项手艺。她今年20岁,已成了年薪九万的白领。相比较,同龄的丁建平、李京妮,因为没有亲人为他们求告老天爷,他们都变成了世界工厂的螺丝钉,流水线上的兵马俑,过着提线木偶一样的生活。
凡是养过猫,狗的人都知道,猫狗是怎么护崽。同理,人是哺乳动物。抛弃孩子的女人都是捧着滴血的心在活。
6
我在多年的打工生活里,发现自己不能相信别人了,和谁交往都是点头之交,有时甚至害怕和人打招呼。我对照心理学书籍给自己治病,得的叫“社交恐惧症”,也叫“文明恐惧症”,一旦恶化,就成“抑郁症”了。只有爱心才能治疗。我想到母亲对我的爱,这个世界上永远只有母亲爱着我,我每天都使劲这样想,我的心理疾病没有恶化。
今年,母亲打电话告诉我,我们生产队征收土地,建郑万高铁的火车停靠站。我和女儿还有大哥哥一家子户口都在村里,有土地。村里征地,一亩地只给两万二千块,不公平。队长贴出告示,每家要派个维权代表,上政府告状,争取自己的利益。大哥哥也出门打工去了,我们家的代表只能母亲来当。
母亲告诉我,她跟着维权队伍,去了镇政府,县政府,市政府。走到哪里,都被维稳的年轻娃子们推推搡搡。维权队伍里,队长六十岁,是队伍里年龄最小的,被维稳的年轻娃子们打断了四根肋骨。母亲八十一岁了,维稳的年轻人是有良心的,没有推她,只是拽着胳膊,把母亲拉开了,母亲的胳膊被拽脱臼了。
一亩地,二万二就全部买断。人均地本来就很少,少数不会打工的人,怎么活下去没有当权者愿意想这些,没有人愿意想灵魂。神州大地的每个旮旮旯旯都是这样,都认命了。
一想到在正月的寒风里,八十一岁的老母亲还在为她不成器的儿女争取利益,为儿女奔走。我只能在这里,写下这篇文字,表达我的愧疚,我还能做些什么呢
我能为母亲做些什么母亲是一个善良的人。童年,我们村里的一大半人都找茬欺负我家房后那些因修丹江口水库搬到我们村的钧州移民。钧州最出名的人叫陈世美,被包青天铡了。钧州城现在也沉到了水底。我的母亲,作为这个村子里的强者,金字塔尖上的人,经常出面阻止别人对移民的欺侮。在我成年后,我来到大城市求生,成为社会底层的弱者。作为农村强者的女儿,经常受到城里人的白眼和欺侮。这时,我想:是不是人遇到比自己弱的人就欺负,能取得生理上的快感或者是基因复制从那时起,我有了一个念头,我碰到每一个和我一样的弱者,就向他们传递爱和尊严。
活着总要做点什么吧我是无能的人,我是如此的穷苦,我又能做点什么呢!
我在北京的街头,拥抱每一个身体有残疾的流浪者;拥抱每一个精神有问题的病患者。我用拥抱传递母亲的爱,回报母亲的爱。
我的大女儿告诉我,她上班的文化公司,每天发一瓶汇源果汁。大女儿没有喝饮料的习惯,每天下班后,她双手捧着饮料,送给公司门口、在垃圾桶里拾废品的流浪奶奶。
我是范雨素
文| 范雨素
1
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
我是湖北襄阳人,12岁那年在老家开始做乡村小学的民办老师。如果我不离开老家,一直做下去,就会转成正式教师。
我不能忍受在乡下坐井观天的枯燥日子,来到了北京。我要看看大世界。那年我20岁。
来北京以后,过得不顺畅。主要因为我懒散,手脚不利索,笨。别人花半个小时干完的活,我花三个小时也干不完。手太笨了,比一般的人都笨。上饭馆做服务员,我端着盘子上菜,愣会摔一跤,把盘子打碎。挣点钱只是能让自己饿不死。
我在北京蹉跎了两年,觉得自己是一个看不到理想火苗的人。便和一个东北人结婚,草草地把自己嫁了。
结婚短短五六年,生了两个女儿。孩子父亲的生意,越来越做不好,每天酗酒打人。我实在受不了家暴,便决定带着两个孩子回老家襄阳求助。那个男人没有找我们。后来听说他从满洲里去了俄罗斯,现在大概醉倒在莫斯科街头了。
我回到了老家,告诉母亲,以后我要独自带着两个女儿生活了。
2
童年,我和**姐俩人脚对脚躺床上看小说。眼睛看累了,就说会儿闲话。我问姐姐:我们看了数不清的名人传记,你最服的名人是哪个**姐说:书上写的名人都看不见,摸不着,我都不服气,我最服的人是我们的小哥哥。
我听了,心里不以为然。是呀,书上的名人是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生活中能看见摸着的人,我最服气的是我的母亲。小哥哥无非就是个神童罢了。
我的母亲,叫张先芝,生于1936年7月20日。她在14岁那年,因能说会道,善帮人解决矛盾,被民主选举为妇女主任。从1950年开始干,执政了40年,比萨达姆、卡扎菲这些政坛硬汉子的在位时间都长。不过,这不是我服气母亲的原因。
母亲只有几岁的时候,伪爷(外祖父)把她许配给房子连房子的邻居,就是我的父亲,以后母亲就能帮衬我的舅舅了。我的父亲年轻时是个俊秀飘逸的人,可父母亲的关系一点也不好,他们天天吵架。
从我记事起,我对父亲的印象,就是一个大树的影子,看得见,但没有用。父亲不说话,身体不好,也干不了体力活。屋里五个娃子,全靠母亲一个人支撑。
我的母亲是生在万恶旧社会的农村妇女,没有上过一天学。但我们兄妹五人的名字都是母亲取的。母亲给大哥哥起名范云,小哥哥起名范飞。希望两个儿子能成人中龙凤,腾云驾雾。母亲给我们仨姐妹的名字起得随意多了。大姐姐叫范桂人,意思是开桂花的时候成人形的。**姐是开梅花的时候生的,应该起名叫梅人,但梅人,谐音“霉人”,不吉利。妈妈就给她起名范梅花。我是最小的娃子,菊花开时生的,妈妈给我取名范菊人。十二岁那年,我看了当年最流行的言情小说《烟雨濛濛》,是琼瑶阿姨写的。便自作主张,改了名字,管自己叫范雨素。
大哥哥从小就有学习自主性,但没有上学的天赋。每天夜里,舍不得睡觉地学习,考了一年,没考上大学,复读了一年,还是没考上。大哥哥生气了,说不通过高考跳农门了。大哥哥要当个文学家跳农门。我们家是个很穷的人家,两个姐姐的身体都有残疾,长年累月看病,家里穷得叮叮当当响。可是因为大哥哥要当文学家,当文学家要投资的。大哥哥把家里的稻谷麦子换成钱,钱再换成文学刊物、经典名著。没有了粮食,我们全家都吃红薯。幸运的是,妈妈的五个娃子没有一个是饿死鬼托生的,也没有一个娃子抗议吃得太差。
大哥哥又读又写了好几年,没有当成文学家。身上倒添了很浓的文人气息,不修边幅,张口之乎者也。像这样的人,在村里叫做“喝文的人”,像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一样,是被人鄙视的。
但是,大哥哥和孔乙己有不一样的地方,大哥哥有我们英勇的母亲。因为母亲的缘故,没有人给大哥哥投来鄙视的目光。
母亲口才很好,张嘴说话就有利口覆家邦的架式。她长期当媒人,在我们襄阳被人喊作“红叶”。母亲当红叶不收一分钱,纯粹是做好事,用现在的词语叫志愿者。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农村,家家都有好几个娃子,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像母亲这样的人,是最受欢迎的人才。
大哥哥没当成文学家,没跳出农门,这不是要紧的事。但大哥哥需要结婚,这是大事。像大哥哥这样类型的人,在村里被人叫作文疯子,说不上媳妇。可是我们有厉害的妈妈,她向来能把黑说白,能把大哥哥的缺点说成优点。凭着母亲的凛凛威风,我们这穷得叮当响的人家,给大哥哥找了一个如春天的洋槐花一般朴实的妻子。
结了婚的大哥哥依然迂腐。他对母亲说,村官虽小,也是贪官污吏的一部分,他让母亲别当村官了,丢人现眼。那时候,我虽然年龄小,也觉得大哥哥逗,哪里有每餐啃两个红薯的贪官污吏
但是,母亲什么也不说,辞掉她做了四十年的村官。
大姐姐生下来五个月,发高烧,得了脑膜炎。当时交通不方便,母亲让跑得快的舅舅抱着大姐姐往四十里外的襄阳城中心医院跑。住上了院,也没治好大姐姐的病。大姐姐不发烧了,智障了。
据母亲说,是打针药时下得太重了,大姐姐药物中毒了。
大姐姐傻了,可母亲从不放弃。母亲相信自己能改变这个事实,她相信西医,相信中医,相信神医,不放弃每一个渺茫的机会。经常有人来家里报信,说哪个地方,有个人成仙了,灵了。母亲便让父亲领着大姐姐讨神符,求神水喝。讨回来的神符烧成灰,就着神水,喝到大姐姐的肚子里。一次次希望,一次次失望。母亲从来没放弃过。
**姐的小儿麻痹症,一直治到12岁,腿开了刀,才慢慢好转。
母亲生了五个娃子,没有一个省心。
作者的母亲。由作者提供。
3
曾经的我很膨胀。
我是母亲年近四十岁生的唯一健康的小女儿。我的童年,母亲忙得从来不管我。我在六七岁时,学会了自己看小说。这也不是值得夸耀的事,我的**姐和大表姐都能看一本本砖头厚的书。童年唯一让我感到自豪的事,就是我八岁时看懂一本竖版繁体字的《西游记》,没有一个人发现过,也没有一个人表扬过我。我自己为自己自豪。
我那个年龄,很容易骄傲。我的成绩一直是班上最好的。我上课时,从来没听过课,脑子里把看过的小说自编自导一遍。一本叫《梅腊月》的小说,在我脑子里导过一千遍。
我上小学的年代,文学刊物刊登得最多的是知青文学,里面全是教人逃火车票,偷老乡青菜,摘老乡果子、打农户看门的狗,炖狗肉吃的伎俩。
看这些小说,我感到一餐啃两个红薯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呀。不用偷,不用抢,也没有人打我,还有两个红薯吃,还能看闲书。少年的我,据此得出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如果感受不到生活的满足和幸福,那就是小说看得太少了。
我不光看知青文学,还看《鲁宾逊漂流记》、《神秘岛》、《孤星血泪》、《雾都孤儿》、《在人间》、《雷锋叔叔的故事》、《欧阳海之歌》、《金光大道》。通过看小说,我对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了如指掌。只要报一个地名出来,我就知道在世界上哪个大洲。说一条河流出来,我能知道它流向地球上的哪一个大洋。
我十二岁了,我膨胀得要炸裂了。我在屋里有空白的纸上,都写上了“赤脚走天涯”。在十二岁那年的暑假,我不辞而别,南下去看大世界了。
选择南下,是因为我在1982年的一本杂志上,看见一个故事。北京有一个善人,专门收养流浪儿。她在冬天收养了一个流浪儿,那个孩子冬天睡在水泥管道里,把腿冻坏,截肢了。我对这个故事印象深刻,知道如果去北京流浪,会把腿冻没了。
我按照知青小说教我的七十二道伎俩,逃票去了海南岛。那里一年四季,鲜花盛开。马路上有木瓜树、椰子树。躺在树下面,可以吃木瓜,喝椰汁。我吃水果吃腻了,就上垃圾桶里找吃的。小说里的主人公都是这样生活的。头发很短,脏兮兮没洗脸的我,看着像一个没人理睬的流浪男孩。人贩子辨认不出我的性别,也没盯上我。
可这种日子会过腻的。没有学校读书,没有小说看,也没有母亲。我在海南岛上浪荡了三个月,决定打道回府。一路逃票,回到了家乡,回到了母亲身旁。
一回到家,只有母亲还用慈祥的眼神爱着我,父亲和大哥哥对我恨之入骨,说我丢了他们的人。村里,年长的族兄找到了母亲,说我丢了整个范家的脸面,让母亲把我打一顿,赶出去。
这时候,十二岁的我清醒过来。在我们襄阳农村,儿娃子(男孩)离家出走几天,再回来,是稀松平常的事。而一个娘娃子(女孩)只要离家出走,就相当于古典小说的私奔罪。在我们村里,从来没有女孩这么做,我离家出走,成了德有伤、贻亲羞的人。
我没脸见人,也没脸上学了。最关键的是,我也没勇气流浪了。怎么活下去活下去是硬道理。
母亲并没有抛弃我。这个时候,我的神童小哥哥已读完大专,成了智商、情商双高的人才,当了官。母亲支使神童哥哥为十二岁的我谋了一份民办老师的工作,让我在一个偏远的小学教书,安顿了我。
荏苒岁月颓。转眼间,母亲的孩子们全成了成年人了。母亲为我的大姐姐求医问药了二十年,还是没治好大姐姐的病。大姐姐在二十岁那一年,发了一次高烧,医治无效,死了。
**姐长大后,成了乡下中学教语文的老师。在学校教书时,**姐的才子男朋友去上海另觅前程了。脑子里有一万首古诗词内存卡的**姐恨恨地说:“一字不识的人才有诗意。”**姐找了一个没上过一天学的男文盲,草草地打发了自己。
大哥哥还在村里种地,锄头、镢头、铁锨,把大哥哥要当文学家的理想打碎了。大哥哥现在只种地了,过着苦巴巴的日子。再也不搔首问天,感叹命运多舛。
少年得志的小哥哥,在40岁那年,迷上了赌博。可能因为官场运气太好,小哥哥在赌场上只一个字,输。输钱的小哥哥借了高利贷。很快,还不起债了,他每天都在腾、挪、躲、闪着追债人。官也被撤了。
世态炎凉,小哥哥没有朋友了,没有亲戚了。小哥哥在深夜里,在汉江二桥上一遍遍徘徊。
这时候,母亲站了出来,她一遍遍劝慰小哥哥。母亲说四十岁的儿子,是个好娃子。这不是小哥哥的错,是小哥哥当官的朋友把小哥哥教坏了。
母亲说,对不起小哥哥,那时没有让年幼的小哥哥复读一年。如果复读了,考上了大城市里的大学,到大城市当官,大城市的官员素质高,不会教坏小哥哥,小哥哥就成不了赌鬼了。母亲说,人不死,债不烂,没什么好怕的,好好地活下去。有母亲的爱,小哥哥坚强地活着。
4
我离开对我家暴、酗酒的男人,带着两个女儿回到襄阳,母亲没有异样,只是沉着地说,不怕。但大哥哥马上像躲瘟疫一样,让我赶紧走,别给他添麻烦了。
按照襄阳农村的传统,成年的女儿是泼出去的水,母亲没有帮助我的权力。母亲是政治强者,但她不敢和中国五千年的三纲五常对抗。爱我的母亲对我说,我的大娃子不上学了,不要紧,母亲每天会求告老天爷,祈求老天爷给她一条生路。
这个时候,我已明白,我没有家了。我们农村穷苦人家,糊口尚属不易,亲情当然淡薄。我并不怨恨大哥哥,但我已明白,我是生我养我的村庄的过客。我的两个孩子更是无根的水中飘萍。这个世界上只有母亲爱着我们了。
我带着两个孩子来到京城,做了育儿嫂,看护别人的孩子,每星期休一天。大女儿在东五环外的皮村,在出租屋里看护小妹妹。
我运气真好,我做育儿嫂的人家是上了胡润富豪排行榜的土豪。男雇主的夫人生的两个孩子,已是成年人了。我是给男雇主的如夫人看护婴儿的。
男雇主的如夫人生了一儿一女,大儿子在国际学校上学前班,小女儿是刚三个月的小婴儿。男雇主给大儿子雇了一个少林武校毕业的武术教练,在自己家盖的写字楼里辟出了一块三百个平方的场地,装上了梅花桩,沙袋,单双杠 给庶子一个人使用。除了学武,又找了一个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的学霸,做家庭教师,包吃住,负责接送孩子,指导孩子写作业,领着孩子去习武,还教六岁的孩子编程序。
我只负责三个月的小女婴。小婴儿睡觉不踏实,经常半夜三更醒来。我跟着起来给孩子喂奶粉,哄她入睡。这时,我就想起我在皮村的两个女儿。晚上,没有妈妈陪着睡觉,她俩会做噩梦吗会哭想着想着,潸然泪下。还好是半夜三更,没人看见。
女雇主比男雇主小25岁。有时我半夜起来哄小婴儿,会碰到女雇主画好了精致的妆容,坐在沙发上等她的老公回来。女雇主的身材比模特曼妙,脸比那个叫范冰冰的影星漂亮。可她仍像宫斗剧里的娘娘一样,刻意地奉承男雇主,不要尊严,伏地求食。可能是她的前生已受够了苦,不作无用的奋斗。
每每这时,我就会恍惚,不知道自己是活在大唐盛世,还是大清帝国,还是社会主义新中国。可我没有特异功能,我也没有穿越过呀!
大女儿交了两个同龄的不上学的朋友。一个叫丁建平,一个叫李京妮。丁建平来自甘肃天水,丁建平不上学是因为妈妈抛弃了爸爸,爸爸生气。爸爸还说,公立学校不让农民工的孩子上,上学只能到打工学校上,这样的学校一学期换好几个老师,教学质量差。反正上不成个器,就省点钱不上。
李京妮不上学,是因为她的爸爸在老家有老婆孩子,可还去骗李京妮的妈妈,生了李京妮。李京妮的妈妈发现受骗后,气走了。也不要李京妮了,爸爸是个善良的人,没有抛弃李京妮。可爸爸说,李京妮是个户口也没有的黑孩子,城里的打工学校,都是没办学资格的黑学校,娃子们在里面上,没有教育部的学籍,回老家也不能上高中考大学。李京妮是黑人,没必要再上这黑学籍的学校,来个双料黑。
我心想,这倒霉催的教育部,谁定的这摧残农民工娃子的政策呢报纸上说,教育部这样做,是为了不让下面的学校虚报人数,冒领孩子的义务教学拨款。可教育部为什么不弹劾吏治,非要折磨农民工的娃子
有母亲在求告老天爷,我的两个孩子健康快乐地生长。三个大孩子一起看护一个小孩子,很轻松,孩子们每天都好得很。三个孩子,每天对着小女儿唱“我们的祖国像花园,花园的花朵真鲜艳” , 唱得眉飞色舞,玩得欢天喜地。
作者和女儿在西藏旅游。由作者提供。
5
我所居住的北京皮村是一个很有趣味的村子。中国人都知道,京郊农民户户都是千万富翁,他们的房产老值钱了。土豪炫富都是炫车炫表,炫皮包,炫衣食。这些炫法,我们皮村都不屑。我们皮村群众炫的是狗,比谁家养的狗多。我在皮村认识的工友郭福来是河北吴桥人,在皮村做建筑工,住在工棚里。皮村的一位村民,每天领着一支由十二只狗组成的狗军队,去工棚巡视,羞辱住在工棚里的农民工。郭福来冷冷地写了一篇《皮村记狗》,发表在《北京文学》,表达农民工的心声。
我的房东是皮村的前村委书记,相当于皮村下野的总统。房东是政治家,不屑养狗部队,只养了两条狗。一只苏格兰牧羊犬,一只藏獒。房东告诉我,苏格兰牧羊犬是世界上最聪明的狗,藏獒是世界上最勇猛的狗。最聪明的狗和最勇猛的狗组成联盟,他们是天下无敌。我的孩子,住在皮村下野总统的府邸,享受着天下无敌手的安保,我和孩子都感到生活很幸福。
大女儿学会了看小说后,我陆陆续续去潘家园,和众旧货市场,废品收购站,给大女儿买了一千多斤书。为啥买了这么多呢有两个原因,一是论斤买太便宜,二是这些进过废品收购站的书太新了,很多都没有拆下塑封。一本书从来没有人看过,跟一个人从没有好好活过一样,看着心疼。
我原来没写过文章,如今,我有时间就用纸笔写长篇小说,写我认识的人的前世今生。 我上学少,没自信,写这个是为满足自己。长篇的名字,我想好了,叫《久别重逢》。它的故事不是想象,都是真实的。艺术源于生活,当下的生活都是荒诞的。文章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考证。对这篇自娱的长篇小说,我总是想着写得更好。
皮村“工友之家”文学小组开课,我听了一年。那一年有空听,是因为小女儿要看管,我在和皮村相邻的尹各庄村找了份在打工学校教书的工作。打工学校工资低,是个人就要。一个月给一千六。后来,小女儿大点儿,可以独立上学,独立回家,独立买食物。我就没再教书了,去做育儿嫂,一个月给六千多,只每个星期回来看一次小女儿,没再去工友之家了。
2015年1月7日,北京,皮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算是北京工友之家的大本营。来自视觉中国。
2015年1月7日,位于北京皮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大院里的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和工友图书室。来自视觉中国。
2015年1月7日,北京皮村,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里收藏的工友绘画作品《工伤故事》。来自视觉中国。
2015年四月在皮村工人小组上课,老师张慧瑜让农民工学员朗诵各自的作品,范雨素在朗诵中。由作者提供。
作者的手稿。她一直在写随笔和长篇纪实。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麻木,懦弱的人。我一直看报纸,不求甚解地闲看。如果把这几十年的新闻连起来看,你会发现,在没有农民工进城打工之前,就是约1990年之前,中国农村妇女的自杀率世界第一。一哭二闹三上吊嘛。自从可以打工,报纸上说,农民女人不自杀了。可是又出现了一个奇葩词汇,“无妈村”。农村女人不自杀了,都逃跑了。我在2000年看过一篇“野鸳鸯最易一拍两散”的报道,讲的是异地联姻的农民工婚姻太脆弱了。逃跑的女人也是这样异地联姻的女人。
在北京这样的城中村里,这样没妈的农民工的孩子也很多。可能是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的缘故。我的大女儿交的两个朋友,都是这样的孩子。他们的命运基本上也是最惨的。
我的大女儿跟着电视里的字幕,学认字,会看报看小说了。后来,大女儿在小妹妹不需要照顾后,在14岁那年,从做苦工开始,边受苦,边学会了多项手艺。她今年20岁,已成了年薪九万的白领。相比较,同龄的丁建平、李京妮,因为没有亲人为他们求告老天爷,他们都变成了世界工厂的螺丝钉,流水线上的兵马俑,过着提线木偶一样的生活。
凡是养过猫,狗的人都知道,猫狗是怎么护崽。同理,人是哺乳动物。抛弃孩子的女人都是捧着滴血的心在活。
6
我在多年的打工生活里,发现自己不能相信别人了,和谁交往都是点头之交,有时甚至害怕和人打招呼。我对照心理学书籍给自己治病,得的叫“社交恐惧症”,也叫“文明恐惧症”,一旦恶化,就成“抑郁症”了。只有爱心才能治疗。我想到母亲对我的爱,这个世界上永远只有母亲爱着我,我每天都使劲这样想,我的心理疾病没有恶化。
今年,母亲打电话告诉我,我们生产队征收土地,建郑万高铁的火车停靠站。我和女儿还有大哥哥一家子户口都在村里,有土地。村里征地,一亩地只给两万二千块,不公平。队长贴出告示,每家要派个维权代表,上政府告状,争取自己的利益。大哥哥也出门打工去了,我们家的代表只能母亲来当。
母亲告诉我,她跟着维权队伍,去了镇政府,县政府,市政府。走到哪里,都被维稳的年轻娃子们推推搡搡。维权队伍里,队长六十岁,是队伍里年龄最小的,被维稳的年轻娃子们打断了四根肋骨。母亲八十一岁了,维稳的年轻人是有良心的,没有推她,只是拽着胳膊,把母亲拉开了,母亲的胳膊被拽脱臼了。
一亩地,二万二就全部买断。人均地本来就很少,少数不会打工的人,怎么活下去没有当权者愿意想这些,没有人愿意想灵魂。神州大地的每个旮旮旯旯都是这样,都认命了。
一想到在正月的寒风里,八十一岁的老母亲还在为她不成器的儿女争取利益,为儿女奔走。我只能在这里,写下这篇文字,表达我的愧疚,我还能做些什么呢
我能为母亲做些什么母亲是一个善良的人。童年,我们村里的一大半人都找茬欺负我家房后那些因修丹江口水库搬到我们村的钧州移民。钧州最出名的人叫陈世美,被包青天铡了。钧州城现在也沉到了水底。我的母亲,作为这个村子里的强者,金字塔尖上的人,经常出面阻止别人对移民的欺侮。在我成年后,我来到大城市求生,成为社会底层的弱者。作为农村强者的女儿,经常受到城里人的白眼和欺侮。这时,我想:是不是人遇到比自己弱的人就欺负,能取得生理上的快感或者是基因复制从那时起,我有了一个念头,我碰到每一个和我一样的弱者,就向他们传递爱和尊严。
活着总要做点什么吧我是无能的人,我是如此的穷苦,我又能做点什么呢!
我在北京的街头,拥抱每一个身体有残疾的流浪者;拥抱每一个精神有问题的病患者。我用拥抱传递母亲的爱,回报母亲的爱。
我的大女儿告诉我,她上班的文化公司,每天发一瓶汇源果汁。大女儿没有喝饮料的习惯,每天下班后,她双手捧着饮料,送给公司门口、在垃圾桶里拾废品的流浪奶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