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和少量脂肪以及大量水分,其蛋白质含量为5653%、脂肪为43%、碳水化合物965%,并含有磷、硫等营养元素,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以及多种激素。牛蛙不能和柠檬同食,主要因为蛙肉富含的蛋白质与柠檬中的柠檬酸相遇,会影响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造成人体消化不良,因此两者是不能一起食用的。
牛蛙的皮怎么处理?
1、先把牛蛙的头一刀宰掉。
2、用菜刀从牛蛙的背面开一刀到屁股(把皮切开即可了)。
3、从切开的背面把皮拔开,右手抓住牛蛙的背脊梁,左手把牛蛙的背上的皮使劲往下拉。
4、皮拉到牛蛙的前脚和后脚的时候把牛蛙的脚趾宰掉。
牛蛙怎么吃才安全?
正规渠道购买
从超市、大型食品商店、标准化菜市场等主渠道购买。这些场所的食品来源比较正规,万一存在隐患易于溯源,能及时发现风险的来源和性质,消费者的权益能够得到有效保护。
选购活牛蛙
一定要选购活的牛蛙。因为牛蛙一旦死亡,其体内带有的病菌会大量繁殖。而且,牛蛙死亡后蛋白质会快速分解,不但营养价值降低,还会产生吲哚、硫化物、硫醇、醛类和酮类等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及时处理
购买后要及时处理,及时烹饪加工。
高温处理
牛蛙在100℃时经过5分钟的烹煮,就能保证裂头蚴的彻底杀灭,所以一定要烧熟煮透,千万不要贪图嫩而生食或短时间爆炒。
加工注意卫生
加工时注意卫生,接触的盛器、刀、砧板、抹布和手等不要跟熟食或生吃食品接触,以防交叉污染。
牛蛙不能和什么一起食用
牛蛙相克
牛蛙和柠檬 : 造成消化不良。
宜搭
牛蛙+泡椒:壮阳补气
牛蛙 + 牛蛙+土豆 :滋阴补肾,解毒排毒
牛蛙和青蛙的区别
牛蛙和青蛙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能吃一个不能吃。
牛蛙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也十分的丰富,是一种高蛋白质、低脂肪、胆固醇极低、味道鲜美的食品。而青蛙,不小心误食就很有可能染上一些疾病,甚至有双目失明和中毒的可能。
那么我们要如何区分牛蛙和青蛙呢很简单,我们可以从个头上区分。
1、牛蛙个体特别大,成年蛙可达1500g左右,体长可超过青蛙一倍以上。
2、牛蛙背部皮肤比较平整,不具肤褶;青蛙背部皮肤粗糙,身上有深色斑纹,四肢横纹明显。
另外,牛蛙的叫声也十分的洪亮,这也是牛蛙与青蛙的明显区别之一。
吃牛蛙的禁忌
牛蛙都是养殖的,而养殖中如果感染寄生虫,那么不仅会严重影响生长性,更影响成活率。所以对寄生虫问题还是比较注意管理的,因此吃牛蛙而感染寄生虫的概率不大,似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见到过相关的报道。
过怕牛蛙体内有寄生虫。如故误吃了,后果会比较严重所以 希望你一定要烧熟在吃。
牛蛙的皮能吃吗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吃鱼皮,因为它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其他动物如鸡鸭鹅的皮也是常见的可食用之物,那么牛蛙的皮那么牛蛙的皮能不能吃呢
其实,牛蛙的皮是可以吃的。用开水将牛蛙皮烫洗一边,洗掉表面的那一层粘杂物,然后充分煮熟就可以了。
不过一般情况下,我们不建议吃牛蛙皮,因为牛蛙皮带有的寄生虫比较多,处理不好的话就很容易引起一些疾病了。不想浪费的话可以把牛蛙皮留着作为药用。
牛蛙养殖的培育池条件
培育池一般选用小型水泥池,水深06米—1米,面积8平方米—10平方米。
池壁斜度要略大些,便于蝌蚪在池壁休息和变态后的幼蛙登陆。
因刚孵化的蝌蚪体长仅5毫米—63毫米,游泳能力差,主要靠吸盘吸着附着物休息,池中应投放水葫芦、水草、树根等,覆盖率占1/3。
池四周用竹箔围好,以防敌害,池中水面下10厘米处设饵料台。
牛蛙的放养密度
刚孵出的蝌蚪可适当密养,便于管理,每平方米可放养蝌蚪2000只—3000只。
10天后随着个体长大,摄食能力增强,密度应逐步降低,一般每平方米放养500只—1000只,30天后至变态前每平方米放养100只—300只。
放养时用3%食盐浸洗5分钟,消毒杀菌。
牛蛙的投饵数量
孵化后的前6天,蝌蚪主要靠体内卵黄囊提供营养,6天后随着卵黄囊消失,开始摄食浮游生物和人工饵料,培育前先施肥,培育浮游生物,解决蝌蚪开口饵料,能提高蝌蚪成活率。
投喂的人工饵料,主要有田螺、鱼肉、动物内脏、水蚤、豆饼、米糠等。
投喂量:7日龄—30日龄的蝌蚪,每1000只每天投饵40克—70克,其中动物性饵料占70%;30天后至变态前,每1000只蝌蚪每天投饵60克—80克,其中动物性饵料占57%。
粉状饲料要煮熟后搓成团投喂,鱼肉、鱼肠等要切碎,田螺要压碎后投喂。
每日投饵时间为16时—17时。
牛蛙养殖的日常管理
培育过程中每3天—5天换水一次,每次10厘米—15厘米,每次换水时水温差不能越过3℃,每天要定时清洗食台。
蝌蚪经80天—110天培育变成幼蛙,变态前这一阶段死亡率较高,因此要加强管理,停止投喂,保持环境安静,努力提高变态期蝌蚪成活率。
肉食性鱼类、蜻蜒幼虫、水蛇、虎斑蛙蝌蚪、龙虱幼虫等均会吞食牛蛙蝌蚪,一旦发现,要及时清除。
牛蛙蝌蚪的饲养管理
蝌蚪是牛蛙个体发育的幼体阶段,也是生产过程的苗种阶段,所以是生产牛蛙的物质基础。
蝌蚪饲养工作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蝌蚪的生长发育、规格大小、质量,而且对以后变态的幼蛙质量和成活率,也有密切的关系。
所以是牛蛙养殖生产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对牛蛙养殖的成败,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蝌蚪饲养池
目前用于饲养蝌蚪的池子有水泥池和土池两种。
由于土池开挖方便,成本又低,所以多数使用土池,而水泥池则主要用在高密度、高产量的集约化养殖。
1水泥池 面积15~20平方米,池深1米,可蓄水深80厘米。
水泥池的优点:水质较清;水泥池的壁,适于蝌蚪早期吸附在上面休息,可避免这阶段蝌蚪被泥沙覆盖而造成窒息死亡换水等日常管理比较方便,成活率高,一般可以达到70%~90%;放养蝌蚪密度大,产量高。
但因为放养密度大,生产出来的蝌蚪规格小,变成的幼蛙也小,只有4~5克;变态后的幼蛙,不能及时登陆,如不及时捕出,会造成变态幼蛙大量死亡;造价相对较高,一次性投入较多,这是水泥池的不足之处。
2土池 面积50~100平方米,池深08~1米,可蓄水深60~80厘米,四周的坡度要稍大,以1∶15~2为宜,这样可保证堤埂牢度和适于蝌蚪变态成幼蛙后登陆栖息。
土池的优点:水体相对较大,水质比较稳定,培育出的蝌蚪规格大,变态成幼蛙的规格也大,为7~10克以上;但管理难度大,敌害也多,成活率较为低,一般只有50%左右。
二、放养蝌蚪前的准备工作
1放养蝌蚪的时间 刚孵化的蝌蚪,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且这时消化器官没有贯通,又有腹部的卵黄囊供给营养,无需摄取外界食物。
所以刚孵化的蝌蚪,不宜马上移养到蝌蚪池,可待腹部卵黄囊吸收完毕,消化器官完全沟通,或者观察到已有初便排出,这时才应将蝌蚪移养到蝌蚪池中饲养。
至于具体时间,应根据当时水温状况而定:即水温18℃~20℃时,约为孵化后180~200小时,水温20℃~25℃时,约为孵化后150~170小时,而水温26℃~30℃时,只要70小时。
2蝌蚪池的清整消毒 水泥池在蝌蚪放养前2天,要用浓度每升为1毫升的漂白色粉或浓度每升为20毫升的生石灰溶液涂刷池底及池壁,进行消毒,然后在阳光下曝晒1~2天后,再放进干净水,才能放养蝌蚪;新开挖的水泥池更应在使用前2周,放水浸泡脱碱,然后换入新水后才能放养蝌蚪。
对土池,应在蝌蚪放养前10~15天,用生石灰或漂白色粉进行药物清塘。
生石灰清塘多采用干塘法,即将池水排剩5~10厘米,然后按每平方米90~110克的生石灰溶于水,将石灰浆遍洒全池,清塘后7天,才能放水放养蝌蚪;用漂白色粉清塘时,漂白色粉的用量为每平方米75~15克,溶水后遍洒全池,清塘后3~5天即可放水放养蝌蚪。
3注水施基肥 牛蛙蝌蚪在天然水域中,主要吃食浮游生物。
所以用土池饲养时,应在放养前先施基肥培育浮游生物的方法来饲养蝌蚪。
即在蝌蚪放养前7天,蝌蚪池先注水30~40厘米,然后在离池岸1米左右的浅滩水中,堆放牛、马粪或人粪尿或青绿肥,肥料量为每平方米05千克。
施肥后,浮游生物很快就繁殖起来,这样放养蝌蚪以后,蝌蚪就能吃到丰富的适口饵料,迅速生长。
水泥池则因为施肥会败坏水质,造成蝌蚪窒息死亡,所以水泥池不能施肥,只能投喂人工饵料。
三、蝌蚪的放养
蝌蚪的放养密度,应根据饲养条件、养殖方式、饵料、蝌蚪大小和饲养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来决定。
一般刚放养时,蝌蚪的密度可大些,全长12厘米的蝌蚪,每平方米放养800~1000尾;待全长达3~4厘米时,稀放到每平方米300~400尾;全长达6~7厘米时,稀放到每平方米150~200尾。
水泥池由于管理和换水等条件优越,放养密度可比土池增加1~2倍。
四、饲养管理
蝌蚪的饲养管理,主要是控制水温,调节水质和合理投饵。
当水温高达32℃时,蝌蚪的活动能力下降,吃食减少,生长受到抑制;35℃时,蝌蚪处于极度衰弱状态,并开始出现死亡;38℃时,会出现大批死亡。
所以在夏天高温季节,必须采取降温措施。
水泥池上面要搭遮荫架,种上葡萄或瓜类等爬藤植物遮荫降温;对土池,因面积较大,可在坐南朝北搭半个池子的遮阴架,也种上爬藤植物遮荫作者单位: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降温。
此外,在有水源的地方,也可以通过加注外河新水来降温。
水质的好坏对蝌蚪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有密切关系。
所以在蝌蚪饲养过程中应根据水质变化情况加水或换水。
土池还应根据水质的肥瘦进行追肥,大致每3~7天1次,每亩每次追施粪肥或青绿肥料150~200千克。
肥料和浮游生物不足时要适当投喂人工饵料。
水泥池主要投喂人工饵料,一般每天早上和下午各投1次,每天投饵量大致是蝌蚪总体重的2%~10%。
五、蝌蚪的生长发育和变态
蝌蚪生长发育的快慢,主要取决于水温和营养条件来决定。
根据在水泥池中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600尾,饲养期内水温变动于22~30℃,采用全人工饵料条件下的饲养结果:孵化后27天,全长达49厘米、体重14克,长出后肢芽;孵化后51天,全长达91厘米、体重81克,后肢长04厘米;孵化后81天,全长达103厘米、体重83克,并先伸出左前肢,接着第二天右前肢也破皮质鳃盖伸出,口裂变深,随后蝌蚪尾部逐渐吸收缩短;孵化后88天,尾部吸收完毕,变态成蛙。
蝌蚪在变态阶段是处在最危险时期,管理上稍有疏忽,会造成大批死亡。
这时在水泥池内应多投放一些水浮莲、凤眼莲等水生植物或木板等漂浮物,供变态的幼蚌能登上休息,这阶段不论水泥池还是土池都应及时将变态的幼蛙捕捉到幼蛙池中饲养。
牛蛙流水式养殖法
2003—2004年,南安市水技站在洪海镇郭坑水库下进行了牛蛙流水式养殖试验,即利用山区地势落差自然流水进行24小时换水的养殖,实际养殖水面积10亩,放养幼蛙23万只,成活率435%,单季产量15万kg,产值达21万元,纯利润105万元,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现将该牛蛙流水式养殖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1、选择场地
养殖场一般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要求无污染,达到渔业水质标准;冬暖夏凉,远离嘈杂;交通便利、供电充足,以方便养殖生产。
其中水源条件的好坏是养蛙成败的关键。
2、建造蛙池
以每100m2为一个大池,再把每个大池平均分成四个小池。
池边用40目的筛绢网围好,筛绢要高出池底1m,筛绢底部应有20—30cm埋进土里;池埂高40cm,坡度1∶3,水位保持在30—40cm,水层深度不能低于20cm,否则蓄水量太少,水易浑浊,牛蛙易得病;宜采用长方形池子,便于操作;用口径10—12cm的塑料管作为给排水管,进、溢水孔设置的地点应在每个大池的对角;每个小池子里放4块80×40cm具有浮性的白色泡沫塑料板作为牛蛙的休息台;池子上方用黑色太阳网遮荫,以防夏季太阳暴晒。
3、放养
放苗前,干池每亩用生石灰50—75kg或漂白色粉10—15kg(有效氯含量在30%左右)进行消毒。
一般清池消毒10天即可放苗。
放养前幼蛙可用20ppm的高锰酸钾液浸洗10—20分钟。
浸洗时要有人员在场观察,发现异常情况马上将蛙苗取出。
幼蛙期放养密度为60—80只/m2,随着个体差异的变化,再进行分级分池放养,成蛙期放养密度为30—40只/m2。
4、饲养管理
(1)巡池查看
每天早、中晚各巡池一次,检查筛绢网是否出现破洞,如果有破损必须马上修复,防止牛蛙外逃,保证24小时不间断地流水,每天至少达到300%的换水率;溢水口处可用塑料插管的升降来控制水位的高低,一般水深保持在30—40cm,并且保持水质清新。
还应注意观察,牛蛙摄食与活动情况若有异常现象,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饲料投喂
主要以浮水性配合饲料为主,投喂前半个小时先将配合饲料用清洁的水泡湿,使饲料稍微软化膨胀,这样可以预防饵料吸收池中的污水,消除牛蛙食后肠胃发生疾病,也可以促进牛蛙对营养的吸收。
日投饵量保持在蛙体重的7—15%,投饵量除按蛙体重计算外,还应根据气候、水质及残饵等情况酌量调整,做到少量多次。
投喂量以半小时内吃完为宜。
(3)分级饲养
在牛蛙饲养过程中,为防止发生互相残食的现象,每隔一段时间要及,时将规格相差较大的个体进行筛选分级,把规格相同的牛蛙调整到同一口池进行饲养,防止大蛙吃小蛙,同时注意控制养殖密度。
(4)疾病的防治
牛蛙养殖过程中要确实做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放养前进行清塘消毒,用生石灰或漂白色粉进行消毒,杀灭敌害生物和病原体;并定时用漂白色粉或强氯精全池遍洒消毒;分池后及时用20ppm的高锰酸钾对蛙体进行消毒,防止机械损伤使病原体传播;发现病蛙、死蛙及时找出隔离,除此之外,还要用高浓度的漂白色粉或高锰酸钾溶液对工具进行消毒。
控制合理的养殖密度。
饵料的投喂做到“四定”,即定点、定时、定量、定质。
当养至成蛙时,出现个别歪头和红腿现象,及时把歪头的牛蛙挑出隔离开,用15ppm的强氯精连续消毒5天,同时加大换水量。
入夏牛蛙管理措施
夏季是牛蛙生长的“黄金时期”,其管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增加投饵量随着温度的升高,牛蛙食量增大,投饵量也应逐渐增加,以避免饲养池发生弱肉强食的现象,此时的投饵量一般应达到蛙总体重的20%左右。
1、选场地以及建蛙池:在水源充足且干净的地方建立养蛙场,蛙池一般为长方形,面积为100平方米并将其平均分成4个小池,池边需用40目的筛绢网围好。2、放养管理:先清池消毒,将幼蛙消毒后便可放入池中,放养密度一般为60-80只/平方米。3、饲养管理:以浮水性配合饲料为主,投喂量以能在半小时内吃完为宜。
一、选场地以及建蛙池
1、选择场地
(1)要求在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冬暖夏凉、远离嘈杂地区、交通便利、供电充足的地方建立养蛙场。
(2)要求水质干净且无污染,达到渔业水质标准。
2、建造蛙池
(1)将1个100平方米的长方形池塘平均分成4个小池,池边用40目的筛绢网围好,筛绢一般需要高出池底1m,筛绢的底部应该有20-30cm被埋在土里。
(2)池埂高40cm,坡度为1:3,将水位保持在30-40cm,水层的深度一般不能低于20cm,因为蓄水量太少,易导致水浑浊,增加牛蛙患病的几率。
(3)选用口径为10-12cm的塑料管作排水管,进水溢水孔的设置地点应在每个大池的对角处。
(4)每个小池子里需要放有80cm×40cm具有浮性的白色泡沫塑料板作为牛蛙的休息台,一般可放4块。
(5)在池子的上方需要用黑色太阳网遮荫,避免太阳暴晒。
二、放养管理
1、在放苗前,干池亩用生石灰50-75kg进行消毒。
2、而幼蛙在放养前,也需用20ppm的高锰酸钾液浸洗10-20分钟,在浸洗时需要仔细观察牛蛙的状况,如果发现异常需要立马将蛙苗取出。
3、幼蛙的放养密度一般为60-80只/平方米,后期还需要根据牛蛙的体型变化进行分级分池放养,调整放养密度。当幼蛙长成成蛙时,放养密度一般为30-40只/平方米。
三、饲养管理
1、投喂饲料
(1)饲料主要以浮水性配合饲料为主,在投喂的前半个小时可用清洁的水将配合饲料泡湿,使饵料稍微软化膨胀,既能避免饵料吸收池中的污水,导致牛蛙在摄食饲料后发生肠胃疾病,也能促进牛蛙对营养的吸收。
(2)日投饵量一般为牛蛙体重的7-15%,而且还需根据气候、水质、残饵量等情况酌量调整,做到少量多次,投喂量以能在半小时内吃完为宜。
2、分级饲养
因为牛蛙会有互相残食的现象,所以每隔一段时间需要根据牛蛙的长势情况,将规格相差较大的个体进行筛选分级,把规格基本相同的牛蛙放到同一个池中进行饲养,避免大蛙吃小蛙。
3、巡池查看
(1)每天早中晚各巡池1次,检查筛绢网是否出现破洞,如果出现了破损必须马上修复,避免牛蛙外逃。
(2)注意防治老鼠、蛇等天敌,避免牛蛙被天敌捕食。
(3)仔细观察牛蛙的摄食、活动情况,发现了异常后需要及时对症治疗。
4、日常清洁
(1)经常清扫食台上的残饵,洗刷食台并及时捞出池内的病蛙、死蛙和其他腐烂物质,保证池水的干净。
(2)每隔10-15天,可用漂白粉溶液泼洒消毒幼蛙池,用量为1g/立方米。
(3)如果发现池水开始发臭变黑,需要立即换入新水,保持池水清洁。
5、越冬方法
(1)室内越冬
①可在室内向阳处,用砖砌1个高50cm左右的池子,并在池内铺松土30cm厚,还需放1个水盆,盆缘与泥土等高,使土壤能长期保持一定的湿度。
②在池口可加盖薄膜封包,也可在池内悬一盏40W灯泡升温,保证牛蛙可安全越冬。
(2)浅水越冬
①保证水深1-12m,池底应有厚度6-9cm的淤泥,不能让水面结冰,方便牛蛙潜水蛰伏在淤泥中越冬。
②如果遇到了连续寒冷结冰的天气,应进行水面破冰,避免水体冻结导致牛蛙体液和血液被凝固。
四、防治病害
1、烂皮病
(1)发病原因:该病多是因为牛蛙长期摄食单一饵料,缺乏维生素所导致的,发病严重的牛蛙,皮肤会腐烂脱落,肌肉裸露并逐渐扩展至全身,拒绝摄食,不爱活动。
(2)防治方法:主要以预防为主,保证饵料的多样化,可在饲料中适当补VA和VC,在病蛙饲料中可添加抗菌消炎药。
2、红腿病
(1)发病原因:该病多发生在密度过大、水质差的池塘中,病蛙大腿腹部和前肢之间的皮肤发红,后肢无力,不吃不动,是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之一。
(2)防治方法:定期给蛙池消毒,保证水质清洁并适当减少养殖密度,及时隔离病蛙。病蛙可用2-5%的食盐水浸泡15分钟,每天1次,连续泡3天。
3、肠胃炎病
(1)发病原因:肠胃炎病多是因为消化不良引起的,而且发生快,危害大,幼蛙或成蛙肌体酸软,无力跳动,能使牛蛙死亡。
(2)防治方法:保证饲料的干净,不能饲喂霉变的饲料,病蛙一般可用005-001%的食盐水浸泡。
牛蛙禁忌人群:脾虚、腹泻、咳嗽、虚弱畏寒者慎食。
牛蛙和柠檬不能一起吃,蛙肉富含的蛋白质与柠檬中的柠檬酸相遇,会影响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造成消化不良。
牛蛙的营养较为丰富,一般不会有特别的禁忌,但最好不要吃死亡后的牛蛙,因为死亡后的牛蛙会导致大量的细菌繁殖,不利于身体健康。
牛蛙的营养较为丰富,含有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但含有的胆固醇以及脂肪都较低,所以肥胖的人群也可以吃,并且患有胃弱以及胃酸分泌过多的患者吃牛蛙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扩展资料:
一定要选购活的牛蛙。因为牛蛙一旦死亡,其体内带有的病菌会大量繁殖。而且,牛蛙死亡后蛋白质会快速分解,不但营养价值降低,还会产生吲哚、硫化物、硫醇、醛类和酮类等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购买后要及时处理,及时烹饪加工。
一定要烧熟煮透,千万不要贪图嫩而生食或短时间爆炒。加工时注意卫生,接触的盛器、刀、砧板、抹布和手等不要跟熟食或生吃食品接触,以防交叉污染。在食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烹饪的方法,因为牛蛙含有的寄生虫和病菌是比较多的,所以一定要加工熟了在吃。
-牛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