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泥扶不上墙和扶不起的阿斗,都是形容没有能力的人的一个俗语;其区别是:
1、烂泥扶不上墙,主要是形容其人亲和力不强,干不了大事儿;
2、扶不起的阿斗,主要是形容其人栽培不成栋梁,当不了大官;
一、阿斗不是刘备摔傻的。
1、刘备摔阿斗乃小说《三国演义》一家之言,历史上根本没有赵云长坂坡七进七出一事,更无刘备摔阿斗一事。
2、阿斗通过以后的描述可以得知,阿斗智商没有问题,而是兴趣不同而已。阿斗为人不思进取,只会整天玩乐,即使有诸葛亮(181~234年)这样的名臣辅助和教导也无济于事,最终导致江山落入他人手中,还落下了“乐不思蜀”这样的千古笑柄。
二、简介:
刘禅(shàn)(207年-271年),即蜀汉孝怀皇帝,又称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幼年时多遭难,幸得大将赵云两次相救,刘备定益州后入蜀,蜀汉建立后被立为太子。于公元223年继位为帝,在位四十二年。期间拜诸葛亮为相父,并支持姜维北伐,在位后期宠信黄皓,致使蜀汉逐渐走向衰弱。
景耀六年(263年),魏将邓艾从阴平入,克绵竹,杀诸葛瞻父子,刘禅投降。蜀汉灭亡后,刘禅及一些蜀汉大臣被迁往洛阳居住,受封为安乐公,后在洛阳去世。享年64岁。谥号思公,西晋末年,刘渊起事之后,追谥刘禅为孝怀皇帝。
2、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
章武三年(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终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 ,葬惠陵。后世有众多文艺作品以其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庙为纪念。
历史上阿斗并不是真的无能,他也会笼络人心,知人善用。
阿斗即使在没有诸葛亮,没有魏延杨仪、 没有关张赵马黄五虎上将的情况下,一个人独立支撑, 苦苦坚守坚守着这个烂摊子, 居然 可以长达30年之久。 这个业绩根本就不能算差。事实上,=阿斗担任蜀国皇帝共计41年, 是三国时期所有国君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
阿斗的历史
诸葛亮死后,刘禅独掌朝政,重用蒋琬、费祎等人。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政变,夏侯霸(张飞老婆的堂弟)被迫前来投奔刘禅,刘禅热情款待并加以重用,指着他的儿子说:“这是夏侯家的外甥。”从这里可以看出,刘禅并不是一无事处,也会笼络人心,知人善用。只是在后期,刘禅宠信宦臣黄皓,导致亡国。
古往今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不管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也好,还是父业子成,作为历史上被一直被世人不理解的刘禅而言,能够在那个时代艰难的活着已经是一件不简单的事,只是被世人冠上了“扶不起的阿斗”,事情真是这样吗?
一、安于现状大家应该都知道刘备,在诸葛亮帮助下成为一代枭雄,然后还建立属于帝国,也算是功成名就了。只是没想到自己的后代刘禅不争气,没有远大抱负,不过也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将国家治理有序。但很显然刘禅是一个安于现状的帝王,即便是身边小人居多,但是都没放在心上。这也似乎预见了结局。
二、国破家亡后来,诸葛亮因为常年在外打仗,不幸病逝,边关打乱,朝廷内局势也动荡不安,这个时候,刘禅还是很不在意,面对蜀国已经岌岌可危,刘禅依然听信奸臣,就这么把国家断送在自己手上。此前,刘禅部下说魏国在秘密操练兵马,暗示刘禅要开始攻打蜀国了,但是刘禅听从宦官的话,认为魏国只是操练兵马,不会攻打蜀国,这件事就不了了之,没想到最后国破家亡。
三、乐不思蜀最后,魏国成功攻破蜀国城门,面对昔日帝王刘禅,魏王担心刘禅会有复国想法,于是当着蜀国前臣面,问刘禅是否想念蜀国,刘禅说:“此间乐,不思蜀也”。这句话让魏王彻底放心了,刘禅此举无异于坐实了“扶不起的阿斗”称号,不过刘禅确实最后安享晚年,也算是一件幸事。
结语
其实,在我看来,刘禅或许只是因为不想要争名夺利,只是想安于现状,这是个人追求,只是站在国家角度上,刘禅是一个不合格的君王,这一点毋庸置疑。你们觉得呢?
病死
刘禅,被刘备立为太子。刘备于公元223年4月病死,他于同年5月继位,改年号为“建兴”。
刘禅庸碌无能。在位前期,主要依靠诸葛亮治理国政。几次出兵北伐,攻打魏国,均遭失利。自诸葛亮死后,蒋琬和费祎辅政,他们遵行诸葛亮的既定方针,团结内部,又不轻易用兵,曾一度使蜀国维持着比较稳定的局面。蒋琬、费祎之后,姜维执政,多次对魏用兵无功,消耗了国力。
而刘禅自诸葛亮死后,更加昏庸无道,贪图享乐,不理朝政,宦官黄皓乘机取宠弄权,结党营私,朝政日非,连姜维也因怕被害,自请到沓中(今甘肃甘南州舟曲西北)种麦以避祸。至此,蜀国的基础已大大动摇。
公元263年,魏国分三路进攻蜀汉,魏将邓艾抄小路攻入蜀中,刘禅派诸葛亮之子诸葛瞻阻击邓艾。诸葛瞻在绵竹战死,魏军进而逼近成都。这时,姜维率领的蜀军主力还在剑阁驻守,毫无损伤。后主一听敌军逼近,慌作一团,不知所措。急忙召集大臣商议。有人建议后主逃向南中地区(今四川南部及云、贵部分地区),但那里情况复杂,能否站稳没有把握。有人建议东投孙吴,但孙吴也日益衰弱,自身难保。光禄大夫谯周力主降魏,后主竟采纳降魏的建议,反缚自己双手,出城投降邓艾,并根据邓艾的命令,下令蜀军全部投降。
蜀汉灭亡。
三月,刘禅被押到洛阳,降封为安乐公。魏国还将他的子孙和旧臣50多人封侯,以笼络人心,稳定蜀汉局势。刘禅却认为这是对他的很大恩典,感激不尽。
有一次,司马昭宴请刘禅君臣,命乐工吹奏蜀国音乐,歌女演唱蜀国歌舞,在座的蜀国旧臣听了,都为亡国而感到悲伤,只有刘禅咧着嘴,傻笑着,观赏得津津有味。几天后,司马昭问刘禅:“你很想念蜀国吧”刘禅乐呵呵地回答说:“这里很快活,我不想念蜀国了。”站在一旁的旧臣却隙听了,觉得这实在有失体统,在刘禅回府后就对他说:“主公方才的答话不妥。如果以后再问你这类话,主公应该流着眼泪,难过地说:“祖先的坟墓都在蜀国,我怎能不想念呢”
后来,司马昭又问刘禅是否想念蜀国,刘禅按照却隙的指教,背出了那几句话,并竭力装作凄伤的样子,只是苦于流不出眼泪来,只好闭上眼,装出一副哭腔。司马昭一见,心中有数,突然说:“你的话怎么象却隙说的一样。”刘禅一惊,睁开眼,直视着司马昭,说:“这正是却隙教我的。”司马昭和左右都忍不住嗤笑起来。刘禅还东看看,西望望,不明白他们笑些什么。
司马昭见刘禅实在是个愚蠢透顶的角色,留着不会有什么危害,就没有杀他,让他闲居于洛阳,直到公元271年病死。
刘禅史称刘后主。
有人认为,刘禅在刘备死后,能先后信任、重用诸葛亮,姜维等人,支持伐魏,开拓疆土,使蜀国继续存在了四十余年,并非庸碌无能之君,而是一个有所作为的皇帝。至于他被俘后的傻态,只是他身处险境采取的明哲保身的韬晦之汁而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