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媳,记得还这个月的房贷,不要总是让我提醒你,女人怎么办?

儿媳,记得还这个月的房贷,不要总是让我提醒你,女人怎么办?,第1张

初次见到婆婆的时候,我以为她是一个很好相处的人,当老公第一次把我带回家时,婆婆是热情招待,把我当成未来儿媳来对待,并不像别人的婆婆一样,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看着婆婆这么真心待我,我心里也是挺高兴的,说明自己这个未来儿媳,在婆婆看来很满意,都说婆媳关系难相处。

我想就算自己将来嫁了过来,与婆婆也不会有很大的矛盾,就算意外的发生了,但只要彼此宽容一下,不那么计较,事情也就过去了,老公还有一个姐姐,在前两年的时候就嫁了出去,不过会时不时的回娘家,看望婆婆,我对大姑姐的印象不是很好,虽说她对我总是笑脸相迎,但让我感觉,她对我很防备,没有用真心。

当我和老公结婚后,也是如此,记得当初要结婚的时候,我和老公是打算买房的,但因为我们手上的钱不够,于是就想去找婆婆借点,婆婆不是一个很小气的人,于是当场就同意了,但当第二天,大姑姐到家来了一趟后,婆婆就改变了主意,和她之前的态度,完全发生了变化,婆婆明确的给我说。

借钱可以,但是房子必须写她的名字,她担心,如果写我和老公的名字,那就成了我们的婚后财产,要是哪一天,我们感情不和,要离婚,那么就得不偿失了,所以为了预防这一点,她提出了这样的一个要求,我知道,婆婆是不会想到这些的,肯定是大姑姐在背后撺掇的,不过从嫁给老公的那一刻开始。

我就从来没有想过离婚,所以当时我同意了婆婆的提意,答应房本上只写她的名字,不过房子后续的贷款,是归我和老公来还的,当时我的想法是,反正婆婆只有老公一个儿子,她百年后,房子肯定是归我们的,所以我也就没有想其它的了,只想让婆婆放宽心,不必要担心太多。

买房把房子装修好后,我们也没有忘记婆婆的恩情,就把她接来一起住了,这期间,我们相处得还处不错,有空的时候,我们会一起去买菜和逛街,关系就像两母女,但随着大姑姐回家的次数多了后,婆婆就不那么喜欢我了,慢慢的开始针对我,好像对我很有敌意,平常家务,是我和婆婆两个人一起做的。

现在全都揽到了我一个人身上,要是婆婆说了些不好听的话,我顶嘴了,她就会到老公面前去告状,说我不善待她,一件小事,可以被她扩变得很大,渐渐的我和老公之间的矛盾也多了起来,当各种矛盾堆积在一起时,把我压得喘不过气来,真的很后悔自己把婆婆接来一起生活,好几次与婆婆吵架。

她还要我搬出去,说这是她的家,听到婆婆说的这些话,把我气得不行,虽说房子付首付的时候,婆婆出了一些钱,但房子装修和后续的房贷,都是我和老公在还,怎么就变成她一个人的了,一次,因为工作上的事太忙,我忘了还房贷,下班回家后,婆婆见到我后,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给我说,儿媳,记得还这个月的房贷,不要总是让我提醒你。

听到婆婆这么说,我也不想再继续容忍下去了,就给她说,房本上写着谁的名字,就谁还,不要跟我说这些,然后又因为这事,我和老公吵架了,现在我都不想与老公过了,觉得这样的日子过着真没有意思,你们支持我离婚吗?

结语:可以看出,你的婆婆本来是很喜欢你的,她的改变,也许是你大姑姐的出现,这事你可以和你老公好好说说,让他站在你的角度,与你婆婆好好沟通一下,让她不要什么事都听你大姑姐的,毕竟家和万事兴,相信你的婆婆,是一个善良的女人,只是做事没有主见,分不清对错。

我想,要是你的老公和她沟通后,会有所改变的,你们夫妻的问题,主要出在你婆婆的身上,只要把你们的婆媳矛盾解决了,那么你们也没有必要离婚,毕竟你们是有感情的,彼此也离不开对方,你说是吗?

最好不要诉说,因为婆婆不是妈,何况还是你未来婆婆,如果你想真心和男朋友走下去并进他家门的话,就要学会做一个聪明的女子,你和男朋友有矛盾的话,最好是你们两个人的事而不要牵扯第三人,有矛盾就需要面对面地去沟通,去解决,只要不是触犯底线的问题,总有一个解决的方案,对吧,本身没什么多大的事,说给婆婆一听,就变成了你的不懂事,不够大气,反而激化了矛盾,是吧。

夫妻之间为了钱闹矛盾的多了去了。夫妻组成一个家,它既是一个家,事实上也是一个经济共同体。看见小鸟衔泥叼枝做窝吗,那就是在搭建一个家,在家里生养休息,生儿育女,遮风躲雨。人不能没有家,一对夫妻这就是最基本的家的模式,然后上有老人,下有孩子繁衍出一个大家庭。夫妻双方各有父母,年纪大了均需后辈资助赡养,当然各家经济条件不同,对子女的要求也不相同。各家子女也还有个贫富差距,经济能力有大有小。凡事讲究个心意,尽心便好,有钱的多给点,没钱的多出力帮父母干点活,陪陪父母。更重要的是你有父母,他也有父母,都是给人当子女的,这孝心还都要关照到。你丈夫给你婆婆养老钱是天经地义的,那是生养他的母亲啊,退一步说,你虽不情愿,劝你还是要给,第一作为对你们的爱情的后续投资这是必要的,第二这事最好还是主动做,你可以在丈夫面前赢得端装贤惠、心地善良的形象。人跟人是交心的,你做了丈夫会看在心里,他会感动会记着,他也会学着对岳父母孝敬的。当然钱多钱少就是技巧问题了。夫妻关系是要用心去经营的,要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计较钱绝对伤感情。

1

有媳妇气呼呼地在一个几百人的大群里讲自己和婆婆的矛盾,看样子还在气头上,想让大家评理,为自己撑腰。群画风瞬间由之前的爱好交流主题变成了狗血家庭伦理剧主题,真有点不着调。

有人附和说婆婆偏心,有人说丈夫不咋地,这时候应该站出来替媳妇说话云云。

更有人劝和,让吐槽这位保护好自己,认为她作为晚辈,长辈说得对的就听着,不对的就自动屏蔽,如果有条件最好不要住一起,距离产生美。

有人判断吐槽者希望婆婆多爱她一点,吐槽者立马反驳说:“不求多爱,求公平。”

群里愿意主动站出来当法官的人挺多,直接充当居委会大妈做调解的人也不少,足以看出大家都挺有生活: 婆媳矛盾,几乎是家家都存在的爆点 。

2

走过婆媳关系沧海桑田的我,觉得吐槽者的概念里起码有这么几个误区:

误区一:婆媳之间讲理,就相当于理乱麻,越理越乱 。

婆媳之所以成为婆媳,是因为儿子/丈夫这个人的存在,搭起了桥梁,才有了这一层关系。不然,这两个女人就是陌路人。既然是一家人,就要知道: 家是讲情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 。

常言道,清官难断家务事,婆媳之间,既不是写论文,又不是扯官司,有什么理好讲呢?

误区二:对婆婆的期待,大过婆婆的能力、感情或认知范围,一旦落空,便生怨怼。

期待,是个很魔性的东西,它只有在被很精准地实现的条件下才会让主体满足。如果放在自己身上,怎么都好,比如期待拿第一,期待有房子车子,期待变得更好……都会是积极正面的态度,一般会收到相应的较好的结果。

期待的对象一旦是他人,就很麻烦,不管是期待朋友在关键时候帮助自己,还是期待先生一辈子只爱自己一个人,抑或是期待孩子总是考100分,大概率上都会落空,何况是期待婆婆——传说婆媳是上辈子的仇人——对自己公平?

误区三:婆媳关系中缺乏应有的边界意识 。

人与人的交往中,边界意识超级重要,越是亲密关系,越要有边界意识:“亲密有间”是比较理想的状态。夫妻、亲子、朋友之间均如此,婆媳之间更应遵从。

误区四:跟婆婆有矛盾很正常,没必要拿出来嚷嚷,想解决问题首先得自己静下来想想症结何在 。

首先要弄清的一点是,婆婆不是妈,她就是婆婆,是没有血缘关系有时还必须同一屋檐下、一个锅里搅稀稠的人。

跟自己亲妈还会产生矛盾呢,跟相爱得恨不能生生世世在一起的丈夫还会吵得不可开交呢,跟婆婆之间有不愉快的经历,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嚷嚷出来问题就解决了么?

完全没有!一些人的火上浇油可能让你更气,让事情更糟。吵架都是情绪赶到一起了,矛盾集中爆发,是彼此间的言语沟通或相处模式出了问题,跟别人有什么关系?需要别人掺和进来么?

不是应该第一时间想办法解决问题么?

3

既然误入迷宫,就需要简单便捷的安全出口,我认为的解决办法大概有这么5个:

办法一:“一碗汤的距离”——有条件有能力的话,不住在一起就能减少90%的矛盾 。

住在一起,单是生活习惯上的不同,就能弄得家里狼烟四起,更别说思维方式、认知层次的差别了,代沟是客观存在的,必须承认。如果想有各自空间又方便互相照应,住在距离近但独立的房子里,是最佳选择。

如果做不到,看后续备选方案。

办法二:为着共同爱着的那个人:婆婆的儿子、自己的丈夫,多一些宽容体谅 。

同为女人,何苦要互相为难?再说,如果自己生的是儿子,若干年后,媳妇总要变成婆婆的,家里人的相处模式大都是代际相传的,自己此时对待婆婆的方式,小孩子随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的,那很可能就是未来自己会得到的“果”,当然,这也是自己种下的。

办法三:做个选择性失聪、选择性健忘的儿媳妇 。

正如群里聪明人给的建议:婆婆是长辈,说得不对的,就当没听见;做得不对的,就当没看见。选择性失聪、健忘,不光对处理婆媳关系有用,对夫妻、亲子等亲密关系都有用。

生活的幸福指数,很大程度上跟个人的度量、跟会不会在无关原则的小事上装傻正相关。如果总卡在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人哪儿还有精力去做有意思的事?

办法四:遇到婆媳间难以沟通的问题,请丈夫出面 。

丈夫是婆婆的儿子,他们母子间彼此最了解,沟通起来要比俩女人之间直接对垒要缓和得多,矛盾也会减轻很多。

当然, 请丈夫出面,是为了解决问题,不是为了站队,更不是为了评理,讲谁对谁错,这个是必须把握得关键点 ,否则,结果会适得其反,弄不好会变成全家混战的。

办法五:姿态越高,越容易在婆媳关系中占主动 。

婆媳之间有矛盾不怕,怕的就是把关系往糟了整。

做媳妇儿的,毕竟年轻些,适当时候低个头、认个错都比老人家容易得多。关键时候哄一哄,要么用钱,要么用情,学得聪明乖巧一点 ,剪不断的亲情里哪有那么多弯弯绕呢?

不管怎样,智慧的儿媳妇儿都知道一句话: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恋爱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每对情侣的恋爱时间和进程都不同。所以,不能以统一的标准来回答在什么阶段可以考虑结婚的问题。每个人都有他或她的人生经历和时间表,在决定结婚之前,应该考虑很多因素。

首先,时间并不是唯一考虑的因素。虽然很多人可能会问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恋爱了多久再考虑结婚?但实际上,相处的时间并不是唯一的考虑因素。个体之间的相处情况、性格和家庭背景都是很重要的。具体而言,恋爱初期,情侣们的恋爱可能会充满新鲜感和激情,但这种兴奋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而到了更深层次的恋爱阶段,情侣们会面临的是更多的压力和紧张,这是因为他们更深层次的共同生活需求。只有当情侣们相互了解并接受对方的优点和缺点,建立了坚实的互信关系,才是考虑结婚的最佳时机。

其次,适当利用时间去了解对方的人生轨迹是非常重要的。双方应该互相谈论未来的计划,以及自己的内心真正期待的婚姻生活。这需要时间和耐心,以确保他们的梦想和目标是相互补充和支持的。

此外,情侣应该认真考虑彼此家庭背景的问题,考虑到两个家庭的配合和交流。不仅需要考虑到彼此的家庭背景和家庭关系,还需要考虑到父母亲人对两人婚姻的态度,以避免后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婚姻是两个家庭的结合,任何一个家庭的麻烦都会影响到两个人的婚姻生活。

最后,虔诚的沟通和接纳是制定结婚计划的关键所在。情侣必须用心倾听对方,谈论自己的期望和目标,这包括生活方式、职业和孩子的问题等。婚姻是充满挑战和困难的,所以两个人必须在相互需要和支持方面达成共识,共同为正确的婚姻准备好自己。

综上所述,考虑到时间和关系,适度利用时间去了解对方的人生和家庭背景,充分沟通和理解,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期望,建立起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关系,才能在更加明智的情况下做出婚姻的决定。通过充分的理性思考和渴求真爱的努力,每对情侣都能够找到自己想要的幸福。

听一个身边的人的故事、她家小朋友也是自己带到两岁给爷爷奶奶带的、本来到上小学了、妈妈想接孩子到自己身边、爷爷就说:给我带的挺好的、你说要带走就带走?而且态度很强硬、妈妈就想着自己再赚几年钱、等到孩子初中了、家里打来电话说、孩子我们管不了了、你们带走吧、孩子就去到了妈妈身边!可是妈妈现在也管不了孩子了!孩子说、小的时候你们不管我、现在我大了,不需要你们管了、然后就作天作地、没听到后续,这只是一小段、

估计很多家庭其实都是这样子的,很多人没有条件把孩子带到自己身边!不乏有爷爷奶奶带的非常出色的、但那应该只是少数

我现在这边有一个朋友,她是妈妈去台湾了,初中才回来带她、她跟她妈妈不亲,没什么话题、到现在适婚年龄了、家里人催着让她找一个,她自己不爱交男朋友,微信是一天才看一两次的、情愿睡觉、不爱看手机,介绍相亲的、当面可以聊的好好的、回家就不爱理人了~她放年假,连续三天没上班、以为她不做了,她妈妈到她上班的地方问店长、才知道她休年假、

孩子能带在自己身边最好~有条件的话、把父母接过来在一块,他们帮忙带孩子、自己找工作、至少每天能见着孩子,父母也能在一块,多完美!

我是婆婆,我俩个儿子,两个孙子,还有一个八十多婆婆,老伴和儿子还跑运输,我当初也是很纠结,家里离不开,我也是想把外面的孙子带回老家抚养,儿媳妇不同意,我想带着家里的孙子去外面儿媳妇家一起带,儿子儿媳妇也不愿意,后来,老伴不出车了,在孙子的幼儿园找了一份工作,边照顾孙子和老娘边工作,我和外面的儿媳妇妈轮流照顾外面的孙子,一人一个月的,老人想不到分离的后果,我现在才发现孩子是不能和父母分开的,后果很严重,孩子不和父母亲,长大点不听父母话,父母也对孩子没感情,久而久之父子之间,母子之间会有很多矛盾,一个不听话,一个想管教,行成恶性循环。这有很多例子,很少有人找根原,你没参与孩子的成长,没有依恋,突然大了就蹦出来管教他,他让你管吗?我孙子的姥姥在参与带孩子的过程中有了深厚的感情,现在挣着带孩子,因为姥姥已经离不开外孙了,不让她带都不行了,这样孙子对奶奶,姥姥都有感情,奶奶,姥姥也都疼爱孩子,孩子对妈妈也非常依恋,听话,

我记得我小时候我妈外出打工、重男轻女的奶奶断断续续带了我几年、就是我一生的抹不去阴影、后来我就特别自卑。每次我妈走、我都哭得天昏地转、我就站着河边目送我妈去打工、我明白我自己又不能跟她走、还要上学、想踏上船只却又不能、我站在岸边直跺脚、最后哭到鼻子流鼻血、呕吐、亲人把我送回家。冬天天气很冷、奶奶每次都冲个水壶她和堂弟暖脚、我又瘦又冷、睡在床的另一头、经常做梦做到我妈回来了、做梦做到我妈在外地和别人吵架了、但是有一天我妈真的回来了、半夜我从梦中醒来我以为自己在做梦、迷迷糊糊的、早上我奶奶告诉我我妈买了两套衣服给我、半夜又走了、后来妈妈告诉我她骑了好久的自行车。再大一点、我妈妈就把我接到身边上学了、那一年我特别开心、虽然只有周末才能看到爸妈、平时住宿。每周爸妈骑自行车来接我的时候、我都坐在自行车后面摇摇晃晃的、有时候他们来晚了我就往家的方向走、后来大一点我就自己走一两个小时走回家不用他们接了。其实、对于我来说、跟着我父母是最好、可能我就是个恋母的孩子吧、虽然爸妈对于我很严厉、但是我每次去上学都要泪汪汪的、一直到现在嫁人了、每次从娘家走都很不舍、回想起来其实父母都老了、我也不是那个哭的稀里哗啦的说不会嫁给别人毛孩子了,只感觉用尽全力都无以回报当初那份呵护。

公公可以回老家安享晚年,照顾小孩是自己的本分

老人要求回老家,一般都会说住城里不习惯,城里不像乡下,都是自己熟悉的人,可以到处串门,唠家常,在城里听不懂别人说的话,没有自己的圈子,会感觉比较孤单。

我隔壁家一个阿姨,就是来帮女儿照顾小孩,早上把小孩送去学校了,女儿,女婿也都上班了,自己一个人在家看看电视,也没见到隔壁串门,偶尔看见她开着门,没开灯,有些昏暗,看见她的背景,有种可怜的感觉,独处的孤单只有自己知道了。

老人也该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在城里不习惯,可以回老家安享晚年,人生就是减法,过一天少一天,与其这样孤单,还不如活的自在点。

老人把小孩带回老家,老人对小孩吃饱穿暖不是问题,隔代教育还是有点脱节了,父辈的很多习惯是好的,也难免带入不好的习惯,比如村上一些见面就以粗口来打招呼的方式。有个小堂妹,幼儿园大班放暑假回老家一个假期,收假回来,就养成了满口粗话。后面花了不少时间才改正过来。

老人带小孩也有非常优秀的,但是毕竟是少数,谁也不知道自己的小孩是不是这个的幸运儿。如果自己经济能力还过得去,小孩还是留在自己身边教育的好,起码到6岁嘛,毕竟前面是小孩性格形成的关键时候,这个时候基础没打好,后面补救就麻烦多了。

老人说不习惯城里,有一部分原因是心疼子女,因为城里花销毕竟大,对于勤俭习惯的老人来说,自己回乡下能减轻子女的负担。话说回来,又有谁不希望一家老小在一块的,谁又会想成为留守儿童,空巢老人。

带不到两岁的幼儿是件很累人的活。先不说吃喝拉撒睡的经管,这么大的孩子,不会走要学着走,会走了又让你抱着走。那天看到邻居小伙带着个两岁左右的小男孩去接下班的妻子。小孩老远就看到妈妈,跑过去抱着妈妈的腿,妈妈牵着他的小手要走,小男孩却说我累了,要妈妈抱着走!真逗!我觉得老人提出这个问题是对晚辈的爱护和照顾。你要理解和感恩!不要以为老人教育不了小孩,你们每天上班忙工作回家又得忙家务,玩手机发微信聊天。哪有时间带孩子。现在交通发达了,又是双休日,想孩子多回去几趟就可以了啊!不要为这点小事纠结了!

换成我,肯定是不会让老人家带回老家成为留守儿童的。我自己小时候就是留守儿童,每年就只能见到父母两次,小一点的时候,村里邻居都喜欢开玩笑说“你爸爸妈妈不要你了,把你留给外公外婆了”,那一刻心里特别难受。

小时候看到小伙伴回家都有爸爸妈妈教写作业,特别羡慕。

由于和爸爸妈妈长期不住一起,长大之后,和父母沟通交流比较少,并不像那些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小孩那样跟父母比较亲近。

所以,后来我家孩子出生,爷爷奶奶说带回老家帮带,我和老公都没同意,孩子是自己决定生下来的,不是万不得已,就理应父母陪伴孩子成长。

我的一位亲戚,孩子从小是爷爷奶奶带,宠得不得了,孩子现在读初一了,家务活什么都不做,自己住校之后,衣服都是要到周五全部带回家给奶奶洗。平时要买东西,不同意就发脾气,甚至拿凳子丢向爷爷。

最近老师还反应她竟然开始和 社会 上的小混混一起玩,完全不安心上学,奶奶竟然说:“管不了她,一管她就发脾气,就随她吧”。

孩子父母从小就缺失了对孩子的管教,现在想管也管不了,一说教只会引起一番口舌大战。

也并不是说老人家带孩子就是弊端,也有部分老人带孩子管教得很好的。但是如果父母健在,父母才是培育孩子的第一负责人。

当然,很多家庭因为经济问题,父母都要上班,孩子不得不让老人照顾或者是保姆照顾,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大家都需要挣钱生活。

题主可以根据自家实际情况考虑,如果经济可以维持生活,孩子两岁了,可以先辞职一年,全职带孩子,等孩子上幼儿园了,再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工作适合接送孩子的。最好是不要让老人把孩子单独带回老家,在你们身边一起住帮忙带可以接受。

如果你公公是没带过小孩的那种,那我觉得最好是不要带回老家,因为身边就有那种真实的例子,因为公婆把小孩带在老家,老人家因为年纪问题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如果都是很细心的人,另当别论,另外也要从居家环境的安全角度去考虑。

例子1

爷爷倒车,两岁孙女被车压了,内脏都快破裂,大腿骨折,差一点点就把心脏给压了……老人家还瞒着年轻的两口子事发当时不告诉他,直到去了镇上医院,发现搞不了才去长沙的湘雅,这才给媳妇讲了这件事情。你知道这个媳妇有多崩溃吗?这个媳妇因为还带给过更小的,在县城里面没有人帮忙,所以暂时孙女就跟着爷爷奶奶在乡下。这个媳妇也是千叮嘱万叮嘱,告诉他们一些安全知识,但是老人家就是不听啊,你说了他会觉得很烦,然后还说媳妇的不是,因为出这个事之前,小孙女儿就在床上掉下来,好像耳朵伤到了吧。

例子2

还有一个是我们邻居的同事,两口子都在深圳工作。双胞胎五六岁了在老家,爷爷奶奶带的。爷爷电动车载了两个孙女,遭遇车祸,小孩子都没了,老人家还在。

所以说你看现在安全事故频频出,我觉得小孩子还是父母带在身边放心一点。靠别人靠不住的。有些事情比钱比什么都重要,所以看着办吧。

谢谢大家的热心回答,详细说说我的情况吧,我公公他在老家开了银行,家里走不开,我婆婆也得时常在家照看,怕不安全,我最近也是想去上班,所以他们想把孩子带回去,但是我们两家离得也不近,如果一天来回跑,早晚可能得跑够了,我自己也特别想和孩子在一块生活,我也想陪孩子到三岁,可是我们这边全职妈妈别人都看不起,连我妈都不知道催我上班催了多少次了,再就是我发现孩子在老家就是玩,他们老人只会陪孩子玩不会教他一些事情,再就是孩子做一件事根本不能专心,他们老人做事节奏特别快,往往是孩子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我公婆提溜走了,不知道为啥我就是不想和孩子分开,我不知道别人的妈妈怎么做到的,特别纠结

大宝一岁半,暑假回老家玩几天,公公让把孩子放家里他们带,我不愿意,之后几天天天骂我,说我就是不想上班,我老公听他父母说多了也来劝我把孩子放老家, 我不放,到孩子两岁回去过年,我主动跟婆婆说把孩子放老家,放了两个月,期间发现怀孕了,后面保胎辞职了,跟老公说把大宝带回来吧,反正现在也上不了班,我可以带大宝。现在大宝六岁小宝三岁都是我自己带,没让他们离开半天。

公公提出这个要求肯定有他的原因,不是他在城市里边住的不习惯,就是婆婆还在农村,家里还有农田,要不就是家里还有他的老人,他想回去帮婆婆照顾农田照顾老人,也不想和自己的老婆长期分开,作为老人,他也知道你们上班忙没时间带孩子,所以才提出来带回老家,可以看出他不是不想帮你们带孩子,只是想以自己更舒服、更周全的方式帮你带,这点也是可以理解的。

你不舍得孩子那是肯定的,想当初我的孩子被爷爷奶奶带走,每次打电话我都是留着眼泪打完的,那种不舍只有当妈妈的人能理解。你的孩子现在两岁了,如果不舍得其实可以把孩子送到幼儿园,现在很多一岁多没人带的孩子都送去幼儿园了。这样就能让公公回老家,只是自己要辛苦很多,接送照顾孩子,自己就没有逛街会友的时间了,也不可能像过去一样参加朋友聚会、公司聚餐,这些有可能都会缺席,除非你带着孩子一起去。

我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家住公司宿舍,只有一间房,公婆倒是想住这帮我们带,可地方太小确实住不开,不能一直打地铺,所以在孩子9个月大的时候就被带走了。我的公婆文化水平不高。但是照顾小孩还是比较认真细心的,孩子交给他们我也放心,他们生活的地方不是农村也是城市,只是跟我们不在一起,我们有时间就去看看老人孩子,但是到孩子两岁多的时候我就发现了一个情况,孩子自己很愿意学一些儿歌、唐诗,但是老人不但不太会唱,连说话都是方言,这大大阻碍了孩子吸收知识的效率,这么大的孩子正是学习的热情期和吸收期,即便是老人很尽心尽力,但也只能保证孩子的衣食住行,和我们自己追求的效果还是有差距的。所以我一咬牙就贷款买了房,把老人和孩子都接了回来。

按你孩子的年龄来看,最好是自己带,孩子正是学说话、学儿歌、学唐诗、学数字的时候,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哪怕自己牺牲再多的时间都是值得的。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多是开朗、自信、阳光的,回头看时,一切都值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2535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6
下一篇2023-11-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