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有位超强外交官靠一张嘴逼退突厥十五万大军

大唐有位超强外交官靠一张嘴逼退突厥十五万大军,第1张

武德五年八月,乙卯,云州总管李子和(本名郭子和)接到边关急报,突厥的颉利可汗领军来攻。接到这一军报,李子和起初不以为意,作为突厥人的前部下、曾经的平杨可汗,李子和太了解突厥人的习惯了,所以他一如既往地下令坚壁清野,将城外百姓迁入城中,想要以此扫了突厥人的兴致,让他们失望而归。

然而,这一次李子和的属下没有立即领命行事,因为他还有一句关键的话没说完。

「此次突厥兵力计有十五万人。」

听到这句话时,李子和的血液凝固了。

这绝对不是一般的劫掠侵扰了,而是来玩命的。

得了,废话少说,立即给我上报朝廷,请求增援。

李渊收到了军报,即刻找来李建成、李世民,三个人凭借多年应对突厥的经验,在第一时间做出判断:情报准确无误,应战在所难免。

因为综合近期北方各地的战况,李氏父子意识到,这很有可能是突厥以大唐为目标,发起的一次预谋已久的大规模进攻。突厥人意图以河北的刘黑闼为诱饵,吸引住唐军主力,进而凭借机动性极强的大批骑兵急袭关中。

如若让突厥人得逞,后果不堪设想。

当务之急是尽快做出军事上的反应,拖住突厥骑兵南下的脚步。

八月十一日,李渊亲自主持大局,进行战略部署:太子李建成率领一军从豳州(今陕西省彬县)出发,迎击突厥西路军,秦王李世民出师泰州(今山西省河津市),迎战突厥东路军;此外,云州总管李子和所部,向云中(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方向挺进,从侧翼掩击颉利;最后命左武卫将军段德操,另统一路偏师奔赴夏州(今陕西靖边县北),以切断突厥军队的后路。

虽说四路兵马派出去了,不过老实说,李渊并不愿意与突厥全面开战。作为一位成熟的政治家兼军事家,李渊很清楚以国家现有的国力倘若与颉利大军拼死一战,拼很可能拼不过,死却是很有可能。因此,送走出征将士的第二天,李渊召集了所有的大臣,问了一个关键的问题:突厥大举入侵,战有利,还是和有利?

「两军一旦开战,仇怨必然加深,不如讲和。」

说这话的是有多次出使突厥经验的太常卿郑元璹。

「突厥自恃兵强马壮,素有轻我之心,若不战而和,是向敌人示弱,其军势必明年复来。以愚臣之见,不如先与突厥人一战,得胜之后再与之讲和,如此一来,方显我大唐之恩威。」

说这番话的则是刚刚投奔李渊不久的中书令封德彝。

有趣的是,李渊最终的选择是听从了封德彝的意见,但却派出郑元璹去和谈。

不愧是做老板的。

在唐军的顽强抵抗下,终于取得了胜利—局部胜利。

具体来说,是并州大总管襄邑王李神符在汾东击退了突厥人的进攻;与此同时,汾州刺史萧顗也击败了自己的突厥对手,获得了斩首五千余级的战果(这么个数字似乎也不能算是小捷)。

虽然此时突厥的兵锋尚在威逼廉州等地,但在李渊看来,谈判的时机已经到了,于是郑元璹郑大使启程了。

据史料记载,郑元璹出使突厥的时候,突厥进入唐境的士兵已经多达数十万人,几乎遍及整个并州地区(自介休至晋州,数百里间,填溢山谷)。这么个阵势不要说是普通人了,就算是派蓝波上,估计也会暗自捏上一把冷汗。

但郑元璹却丝毫没有犹豫,更不见任何慌张,就此深入敌营,见到了颉利可汗,并当面严词指责对方违反盟约的种种行为,舌战突厥人的首领,把颉利说得理屈词穷,满面通红(与相辨诘,颉利颇惭)。

应该说,此时的郑大使已然完胜,他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结结实实地拿下了颉利,树立起了大唐的威信,可实际上郑元璹很清楚,接下来要说的话才是真正决定成败的关键。

「唐与突厥,风俗不同,突厥虽得唐地,不能居也。今虏掠所得,皆入国人,于可汗何有?不如旋师,复修和亲,可无跋涉之劳,坐受金币,又皆入可汗府库,孰与弃昆弟积年之欢,而结子孙无穷之怨乎!」

这番外交词令相信大家大致能看懂,其中重点有二:第一个可以说是文明;第二个可以说是利益。

也就是说,郑元璹一针见血地为颉利可汗指出,入侵占有农田与城市无益于突厥人畜牧文明,更重要的是,留下这些地方,唐国可以持续不断地为突厥提供所需的金银财宝,而且还不用麻烦你亲自来取。

听完郑元璹的分析,颉利做出了回应—大喜。他当即下令各路骑兵部队调转马头,返回草原,回家等候即将送上门的钱财。

唐朝有史以来最严峻的考验就此过去,传说中一张嘴退走上万军的奇迹就这样诞生了。不过郑元璹并没有为此居功自傲,而是默默告别了颉利,默默回京覆命,又默默回归自己的本职工作(主持祭祀),好像之前发生的一切都与他无关一样。

“卢杞奸邪,天下人皆知;唯陛下不知,此所以为奸邪也!”这是唐德宗想要提拔被贬的卢杞为刺史的时候,宰相李勉所说的话。这大约是当时大部分官员所持的一个态度,即不愿意唐德宗再重用卢杞,而原因就是卢杞在做宰相的近三年时间里,嫉贤妒能,排除异己,独揽相权,大肆敛财等等。

要知道,卢杞在这近三年的时间里,害死了不少的官员,比如在安史之乱中靠铮铮铁骨撑起大唐精神的颜真卿,或被贬或被害死的还有杨炎、张镒、严郢、李揆、杜佑等等,可以说,卢杞凭一己之力害了不少的忠臣,是大唐一个排得上号的大奸臣,有意思的是,卢杞的祖父是著名的伴食宰相卢怀慎。

唐玄宗时期实行两相制,一正一副两个宰相,卢怀慎就曾做过副宰相,当时的正宰相是姚崇,卢怀慎自认能力不及姚崇,所以事事听从姚崇,虽然政绩不大,但也挑不出错来,没想到他的孙子卢杞却成为一个大奸臣。

卢杞在安史之乱中曾做过仆固怀恩的部下,那个时候的卢杞并不突出,官职也不大,一直到了唐德宗李适继位后,卢杞才得到重用,781年的二月,卢杞被任命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大唐的宰相,然后就开始了排除异己、大肆敛财的宰相生涯。

在他做宰相的时候直接或间接害死了很多的大臣,也害得很多大臣被贬,但是有一个人却没有被卢杞迫害,这个人就是尚父郭子仪,那么曾经立下赫赫战功,对大唐有再造之恩的郭子仪为什么没有被卢杞迫害呢?原因不外乎有两点:

其一就是郭子仪不以功业自矜,该忍时忍,该退时退。这也是郭子仪之所以能在忠臣、能臣普遍难以保全的时期能够全功保身的关键所在。郭子仪在安史之乱以及之后的功绩是有目共睹的,这里就不再赘述,但是他从来没有居功自傲。历来,皇帝最忌惮的就是功高震主,而郭子仪则对于皇帝的所有决定都没有异议,更是该退的时候赶紧退,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他的兵权数次被夺,但是只要朝廷需要,他还是立刻站出来,同时期的李光弼和仆固怀恩等大将都做不到这一点。

郭子仪不贪恋权势,能够做到急流勇退,所以即便起起伏伏,始终打不到郭子仪,而他在和官员的相处过程中更是能忍则忍,比如,当郭子仪抵御吐蕃的时候,鱼朝恩让人将郭子仪父亲的墓穴挖了,等郭子仪回来后,唐代宗和他说了这件事,郭子仪却安慰唐代宗说这是天谴而不是人患。

而郭子仪和卢杞打交道的时候也是小心翼翼,781年的夏天,郭子仪病重,刚当上宰相不久的卢杞去看望郭子仪,郭子仪让妻妾和侍女都避开,独自一人接待卢杞。家里人对此很是好奇,要知道,之前也有不少官员来看望郭子仪,郭子仪并没有避开家里的人,怎么到了卢杞就避开了呢?郭子仪就解释说:“杞形陋而心险,左右见之必笑。若此人得权,即吾族无类矣。”

从这里足以看出郭子仪在官场上的小心翼翼。卢杞面对这样的郭子仪,自然不会生出害郭子仪的心思。

其二郭子仪在781年的六月就去世了,卢杞还没来得及迫害郭子仪。卢杞是这一年的二月坐上的宰相之位,而郭子仪在这一年的六月去世,这中间间隔的时间比较短,卢杞刚当上宰相,权力并不稳固,因此他的敌人还只是那些在官场上和他作对的、阻碍他的官员,而郭子仪明显不属于这一类人,毕竟他的态度是很好的,并没有让卢杞觉得应该将其除掉。

当然,这并不是说卢杞会永远不会郭子仪下手,如果郭子仪再推后几年去世,那么卢杞必然会嫉恨郭子仪,甚至想要除掉他。毕竟郭子仪的才能绝对是在卢杞之上的,虽然晚年没有什么权力了,但是依旧是大唐的保护神。按照卢杞嫉贤妒能的一贯做法,郭子仪迟早会被卢杞盯上,但是郭子仪却在卢杞权力还不稳定的时候就去世了,卢杞根本没来得及对郭子仪做什么。

综上两点就是卢杞没有对郭子仪动手的原因,而郭子仪去世之后,郭家的人也并没有成为卢杞排挤的对象,因此并没有被卢杞迫害。时间很快到了783年的泾原兵变,唐德宗被赶出了长安,他才被迫意识到卢杞这个宰相对于大唐只有害处,竟没有一丝好处,于是将其贬为新州司马。

即便卢杞后来在785年遇到大赦,而唐德宗也打算再次启用卢杞,但是朝臣不可能会让这样一个人重新掌权,所以唐德宗启用他为饶州刺史的决定被迫终止,而也是在这一年,卢杞在澧州别驾任上去世。

公元843年,纵横官场二十多年的大宦官仇士良,向皇帝递交了还乡养老的辞职信,宫中大大小小的太监都聚拢在他院门前,为他送行。仇士良十分感激,便决心对他们传授一些职场秘籍:“诸君好好侍奉天子,能听老夫一句忠告吗?”

众人齐声曰:“还请大人不吝赐教。”

天子,千万不能让他闲下来 !他闲下来了,就会看书、见儒臣,变得深谋远虑,等他减少了玩乐的项目,出游的次数,我们这些侍奉天子的人就会因失去天子的宠爱而丢掉权力。

为了你们自己好,你们应该用财货、玩乐的方式来蛊惑他的心,使皇帝沉迷享乐、厌恶治理国家,不了解外面发生了什么事。到时候,皇帝必然依赖我们,我们的恩泽和权力还能跑得了吗?

仇士良的这番话,基本总结出了数千年来权臣们把持朝政的方法,也向我们揭示出了大唐政坛危机四伏的一面: 君王对朝廷的掌控力已经低到连宦官都敢公开设计控制他的程度了

这位叫仇士良的宦官究竟是何许人也,为何他敢不将君王放在眼里呢?

仇士良原本是唐宪宗担任太子时的侍从,他很幸运,遇见了一位心怀大志,又极有能力的君王。唐宪宗继位后,仇士良极受宠爱,被派去监督平卢、凤翔等军。

唐宪宗是一位不甘寂寞的皇帝,他在任时励精图治,“能用忠谋,不惑群议”,以削藩为重任,在他的努力下,唐朝一度出现了“中兴”的盛况。

仇士良能被他派去监军,就意味着他是唐宪宗心中值得信任的重要人物。

在当时发生过一件影响很大的事情,可以看出皇帝对仇士良的宠幸: 仇士良和御史元稹争住驿馆上房时,元稹不肯让,他竟然直接把元稹给打了一顿。后来中丞王播上奏请求皇帝秉公处理时,皇帝却下旨把元稹这个受害者贬官了 ……

如果说唐宪宗时期的仇士良还知道收敛的话,唐文宗、唐武宗时期的仇士良就显得有些过度狂妄了,《新唐书·仇士良传》记载: 士良杀二王、一妃、四宰相,贪酷二十馀年

因为对唐文宗试图消灭宦官的行为不满,仇士良曾经召集翰林学士崔慎由写诏书,打算废掉唐文宗的皇帝之位。

听到仇士良的话后,崔慎由大惊失色:“ 上高明之德在天下,安可轻议?慎由亲族中表千人,兄弟群从且三百,何可与覆族事?虽死不承命 。”

仇士良听到崔慎由的话后,沉默良久,他打开一扇小门,把崔慎由领了进去,在那里,崔慎由见到了被软禁的唐文宗。

仇士良当着崔慎由的面数落着唐文宗的过失,全场唐文宗都低着头不说话,仇士良指着皇帝说:“如果不是崔学士不肯写废除你的诏书,你也不会再坐到这里了!”

目睹了这一切的崔慎由三观破碎,出去的时候,仇士良又警告他:“不要将今天所见之事讲出去,不然小心你的宗族受牵连。”

因而,直到仇士良倒台后,崔慎由的儿子崔胤才把这件事讲了出来。

谈起仇士良,就不得不提到大唐政坛的两大困局: 藩镇割据和宦官当政

自“永贞内禅”中宦官俱文珍伙同节度使,逼迫唐顺宗退位以来,宦官在干预朝政这块,就愈发肆无忌惮。

如王守澄历经宪宗 、 穆宗 、 敬宗 、 文宗四朝,便参与策划了刺杀唐宪宗、代理监国李悟,拥立唐穆宗、唐文宗几件大事。

在皇权独尊的封建时代,宦官能够拥有如此大的能量,来影响君王的废立,可见当时的李唐王室处境之艰难,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了。

在封建社会,君王统治天下的根基, 一靠民心、二靠制度、三靠强大的军事实力

制度构建起了国家的框架,也规范了社会秩序。在政治清明的时候,理想的制度是使每一个人都能各司其职、各有所用。

唐朝是一个很有开创性的朝代,在安史之乱爆发前,大唐一直是欧亚大陆上诸多强国学习的对象。

在原本的政治构想中,唐朝的统治者试图通过三省六部制来分化、制衡宰相的权力,又依靠科举制度选拔寒门子弟,打破贵族阶层对官职的垄断,达到加强皇权统治的目的。

但数代君王的努力,都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回归于原点。

安史之乱爆发后,君王为了平定叛乱,采取了在各地设立藩镇的政策,好让各地节度使在缺乏朝廷统一调令的危难时刻,能够便宜行事,根据自身实力灵活对抗叛军。

藩镇的设置在当时有利有弊,只是就如同西周的分封制一样,随着地方节度使实力越来越强,君王的影响力也在不断下降。以至于到了唐朝后期,很多节度使甚至于直接把这一职位搞成了世袭,好让自己家族能够一直经营自己管辖的领地。

这种职位的世袭,实质上就是一种分裂的行为,它成了唐朝皇帝心中的一根心头刺。

在藩镇割裂、外戚干政的情况下,皇帝引入了第三方势力: 宦官

宦官这个人群极为特殊,因为他们的生理原因,他们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延续后代,宦官是皇帝的家仆,他们的地位和皇帝的宠幸程度直接挂钩,所以皇帝对宦官的信任普遍高于对一般大臣的信任。

没有制衡的爱,最终只会滋生出更贪婪的欲望 。”

皇帝对太监的信任,让太监意识到,这或许是让自己更进一步掌握权力的机会。正如开头仇士良对其他宦官所说的那样:“ 要想获得更多的权力,就要先学会控制皇帝 !”

当皇帝把宦官当作奴仆的时候,恐怕他们自己都没想到,正是自己所信赖的人,背叛了自己。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被冷却的封神之战。

630年3月27日,李靖率领三千轻骑夜袭阴山,彻底击破逃往那里的东突厥部落。

上一次中原王朝大举粉碎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还是由七百多年的汉将卫青完成的。李靖这一战,不但确立了唐朝在东亚的霸主地位,也让自己一战封神,成为大唐的头号战将。唐玄宗时设立武庙,遴选古今十大名将,入选的唐将第一人,就是主持过平定突厥战役的李靖。

唐太宗接到前线捷报时,更是激动说,这是大唐的雪耻之战。

打了一场被视为封神杰作的大胜仗,谢幕仪式却如此冷淡荒凉,李靖的脚,怎么突然就疼了呢?其实,李靖的脚,没那么疼。

唐代有个宰相叫李义琰,给父母改葬的时候,发现舅舅家祖坟的选址不错,就想让舅舅让出这块地,把自己的父母埋进去。皇帝听后大为震怒,觉得李义琰仗势欺人,连自己姥爷的坟都挖,欺负百姓更是家常便饭,决定把他罢免。

李义琰自己识趣,主动申请退休,他的理由,就是脚疼(足疾)。陆游曾写诗说到,足疾这种病啊,跪拜行礼不方便,但是要去游山玩水,我能逛悠到太阳落山。白居易晚年在洛阳半官半隐,提到自己的脚病时也说,这病啊,严重倒也不会严重,但是好也好不了,是典型的政治失意病。

李靖脚没那么疼,他的脊梁骨,倒是有点疼。

戳他的人,是宰相萧瑀和温彦博。萧瑀是南朝梁国昭明太子的后人,隋炀帝的小舅子,唐太宗的表姑夫,地地道道的皇亲国戚。贞观初年,萧瑀还兼任御史大夫,负责纠察百官过失。可谁会天天犯大错呢?没有。所以,为了表忠心显才干,但凡有人犯了点小错,萧瑀一定揪住不放。房玄龄有错,他揪,魏徵有错,他也揪。

李靖功劳是大,但没能约束住手下士兵掳掠突厥的金银财宝,当然更要揪。好东西皇帝还没见着,你李靖怎么能让大头兵都给分了?而温彦博的原因更简单,几年前他随军出征突厥,结果打败仗当了俘虏。

后来他还被突厥送到山沟沟里,上演了一出唐代版的苏武牧羊。如今李靖凯旋,温彦博的面子往哪儿放?更何况,温彦博素好争辩,是个和人吵架能吵一天的主。李靖纵兵劫掠,落人口实,温彦博和萧瑀捞到这个机会,是不会轻易放过的。于是,烤地瓜一样热气腾腾的李靖,瞬间就被两人拍成了拌黄瓜。

当然,要拍凉李靖的,不只有萧瑀和温彦博,还有唐太宗。

贞观初年,突厥大举入寇,一路打到长安城外的便桥,唐太宗倾尽府库,才换来两国盟约,突厥退兵。便桥之盟,也是便桥之耻。为了灭掉突厥,唐太宗亲自督察士兵训练,大臣劝说他这样做的风险太大,万一哪个不长眼的射箭没准头,皇帝的安全怎么保证?唐太宗却说,只有我和大家在一起,将士才会内心感动,发奋图强啊。

按照唐太宗的说法,汉将李陵带着五千人去打匈奴,结果做了俘虏,而李靖用三千人灭掉突厥,是古今都没有过的大功勋。功老太高,就容易骄傲。唐太宗以兵纵劫掠为罪名,把李靖一通批评,但随后又给了封赏,以此作为敲打。炙手可热的李靖,在唐太宗一个巴掌一个甜枣的操作中,实现了迅速冷却。

仗,打赢了,人,倒凉了。那么,李靖这一场被冷却的封神之战,又有着哪些影响呢?

平定突厥之战,帮助唐朝取得了东亚的霸主地位。战争结束后,原来散居在北方广袤草原上的少数民族部落,失去了突厥这个依仗,随即共推唐太宗为“天可汗”。唐在东亚的第一强国地位,至此,得到了北方少数民族的集体认可。唐太宗听到消息后说,我已贵为天子,难道还要自降品级,去做统领草原各部的可汗么?喜悦之情,可谓溢于言表。

李靖的拐拄了一年多,再次出山时,是打完突厥后的第五年,那一次,唐太宗亲自点将,李靖正常发挥,把西边一个叫吐谷浑部落杀得片甲不留。李靖的脚,是一点都不疼了。

唐太宗亲冒矢石平定天下,本人又酷好良弓,应当知道雕弓易折的道理。或许,在他的眼里,战功赫赫的李靖,就像是那把雕满花纹的弓,想要得到长久的保存而不被折断,就必须磨掉那些让人爱不释手的功勋记忆。

人们常把兔死狗烹和鸟尽弓藏这两件事,放在来一起说,可比起一味的诛杀功臣,能让功臣不死,良弓得藏,才是更为高明的帝王心术啊。

历代评价:

1、唐李靖、郭子仪,皆出儒生,立大功。

——赵匡胤

2、李靖用兵,淳风天文,张旭草书,有唐之三绝也。其尊慕若此。

——蔡襄

3、李靖盖天下之奇才也。

——陈亮

大唐王朝中兴之战。

公元817年11月25日,唐将李愬袭取蔡州,活捉淮西叛将吴元济,淮西之乱结束。

淮西之乱被平定,发生在唐宪宗时期,这是唐廷反对地方藩镇割据斗争中,一次卓有成效的胜利,就如同西汉平定七国之乱,扫除了诸侯国威胁,加强了中央权威一样,战后,其他藩镇震于威慑,相继归顺,安史之乱后,藩镇跋扈的局面,至此得以扭转,为唐宪宗的元和中兴奠定了基础。

安史乱后,藩镇大多跋扈不臣,限于实力不够,朝廷时常纵容,泾原事变后,姑息更成了常态。那么,为何唐宪宗一改往日态度,坚决对淮西用兵呢?

第一,淮西被割据,阻碍了江南赋税运往长安。

叛将吴元济割据的淮西,是江南财富的运输要道。安史之乱时,由于原来运输江南赋税的汴河受阻,淮西就成了转运财富的重要通路。唐德宗初年,河北藩镇集体叛乱,前线士兵吃的粮食,就是从淮西路运来的。

诗人杜佑做江淮转运使时,看到淮西的重要性,也特意上奏朝廷,说要在这里大举改良河道运输。所以,作为朝廷的心腹之地,丢了淮西,江南的赋税就会受到威胁,朝廷也就无法立足。

第二,吴元济胁迫朝廷,宰相李吉甫力主平叛。

吴元济是前任淮西节度使吴少阳的儿子,吴少阳死后,吴元济秘不发丧,用父亲的名义给朝廷上书,想接替父职。唐宪宗不许,吴元济就发兵入侵临近州县鲁山、襄城等地。他还和河北叛镇联合起来,遥为呼应,互壮声势,激发了朝廷不满。

宰相李吉甫就对宪宗说,淮西地处内陆,没有援助,和河北叛镇不同,所以不该效仿河朔三镇父死子继的惯例,吴元济跋扈不臣,就要对他予以诛灭。

于是,唐宪宗下诏削掉吴元济官爵,出兵淮西淮西镇和河北叛镇比起来,实力最弱,唐宪宗出兵淮西,态度也十分坚决,但是这场战役,打了四年都没有结果,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是吴元济家族蓄谋割据,兵强马壮。

吴元济反叛前,他的父亲吴少阳,已经为割据做了很多准备,由于深感朝廷早晚对淮西用兵,吴少阳在统治地不设置徭役户籍。财富短缺时,就随时征税,他还经常劫掠过往客商,召集亡命之徒,充做军队。由于淮西少马,吴少阳大力进行马匹繁殖,几年之后,淮西战马充足,极大地加强了淮西军队的战斗力。

此外,吴氏还刻意培养将士对朝廷的仇恨,吴少阳的义兄掌权时,有次击败了官军统帅,缴获了很多书信,就故意欺骗军士,说朝廷里的大臣想要把你们的妻女掠去当小妾。以此激发众怒。

二是唐廷征兵太杂,军心不齐,严绶等将不堪重任。

为了尽快平定淮西之乱,朝廷调派了很多军队,但这些杂乱的部队,反倒成了打胜仗的累赘,就连身处敌营的将军董重质都说,每次打仗,都被指挥冲在最前面,可得了功劳,却被本地的部队占去,所以将士心志不一,不能取胜。

朝廷命将,也有失误,最初的将领严绶,不是打仗的料,带着上万的军队,和敌人对垒,就只会坚守不战,地方上的节度使韩弘,也想以贼自重,不愿意战乱平定,还有出身羽林大将军的高霞寓,单挑厉害,但是排兵布阵,一塌糊涂。

随着战事旷日持久,宪宗不得不改换人选,任命李愬为将,并把宰相裴度调往前线。李裴二人到达前线后,几个月的时间,就把活捉吴元济,平定叛乱,他们又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呢?

一是李愬故意示弱,雪夜袭取蔡州。

面对唐军屡战屡败的情况,李愬到达淮西后,没有急于用兵,他对手下的军士说,皇帝派我来抚恤大家,打仗的事,我根本不懂。大胜之余的吴元济,听说了李愬的治军情况,也就放松了对李愬西路军的提防。

等到吴元济全无防备,李愬向裴度建议,采取奇袭,直捣吴元济的大本营蔡州,由于淮西多年跋扈,蔡州城下,已经三十多年没遇见过官军,所以吴元济毫无戒备,李愬大军一到,很快束手就擒。

二是收拢人心,接纳降将,安抚淮西降兵和百姓。

淮西之战中,降将的收伏和使用,对战斗最终取胜,有重要作用。比如敌军大将丁士良,被捉之后视死如归,李愬亲自为他松绑,好言抚慰,并上表朝廷封他为将军,引发叛军倒戈热潮。同是降将的李祐,提供了关于蔡州的重要情报,从而确定了偷袭蔡州,擒贼擒王的方略。

此外,安抚民心的作用也不可忽视,蔡州攻克后,裴度带着数万降卒进入蔡州,宣布废除吴氏的严刑峻法,蔡州军人和百姓听了,高兴得都欢呼舞蹈,避免了二度叛乱。

淮西叛乱平定后,震慑于朝廷声威,各处藩镇相继上表归顺,清代史学家王夫之盛赞说,河北割据跋扈之风,到此彻底消失,唐朝出现了旷世澄清的局面,宪宗的元和中兴,从此开始。

鉴于淮西长期的叛乱历史,唐中央在战后撤销淮西建制,分割淮西土地,即便后来唐穆宗时,河朔藩镇再次反叛,淮西都没能死灰复燃,这个曾经是朝廷心腹之地的藩镇,在成为叛徒被征服之后,永远的不存在了。唐宪宗和裴度、李愬上下一心,平定淮西故事,也再次证明了,目标凝聚的重要性。

历代评价:

淮西,三州尔,有裴度之谋,李光颜、李愬之将,然犹引天下之兵力,历岁而后定。

——北宋政治家王安礼

为了维护司法尊严,就连武则天都敢正面怼,这个人就是司法参军徐有功。他和狄仁杰一样,都是好官,在判案的时候秉公执法,不惧权威。

徐有功是武则天统治的时期非常有名的一个人物,他和狄仁杰一样,也被称为是青天大老爷,先后担任过很多职位,不管什么时候,他都是勤政爱民,以民为先的。很多官员在判案子的时候 ,都对人实施过杖责,而徐有功从来没有杖责过人,所以他和百姓们之间的关系也都很好。朝廷看到了他的表现,对他进行了褒奖,并且让他做了京官。

武则天称帝的时候,为了能够稳固自己的权利,开始打压异己,残害了很多无辜的人,大臣们敢怒不敢言。只有徐有功公正廉明,坚决站在受冤者的那边,为他们伸冤,他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有时候武则天也会参与审案,如果武则天有什么异议的话,徐有功也不畏权势,敢正面的顶撞武则天,那个时候的武则天杀心比较重,她不能容忍这样的官员,于是就下令把徐有功拖出去斩了。

在行刑之前,很多百姓都过来为他送行,为他掉泪。当时徐有功安慰大家不要伤心,他是为了护法而死,并且还说了很多义正言辞的话。而武则天在平息了怒火之后,知道徐有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在行刑之前放了徐有功。即使是这样,徐有功也从来没有收敛过,总是和武则天发生冲突。

徐有功从来没有因为个人恩怨徇私枉法过,他是一个秉公执法,公私分明的人,在法律方面,他为武则天献了很多计策,后来他去世了以后,武则天还追封他为大理寺卿,而徐有功也因为处处为民着想,不惧权贵而名垂千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2670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6
下一篇2023-11-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