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开会途中离奇失踪,国家找了他28年,为什么至今仍杳无音讯?

中科院院士开会途中离奇失踪,国家找了他28年,为什么至今仍杳无音讯?,第1张

一提到消失的教授,大家第一反应肯定是当初在罗布泊进行科考却意外失踪的彭加木教授。彭加木对开创边疆科研事业付出了诸般努力,但由于罗布泊地区地形复杂多变,加之当初搜索较为落后,彭教授再无下落。

实际上我国失踪的教授不止彭教授一位,今天要说的这位不仅是著名教授,还是中科院院士,并且他失踪的地区也并非难以捉摸的无人区,而是车水马龙的南京市!失踪的院士是谁?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乃是我们自己建造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学研究机构,坐落在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台的专职院士共有3个,今天讲的这位院士正是其中之一,乃是陈彪院士。

陈彪最开始学得并非天文,而是物理,先是在1946年自金陵大学物理系毕业,后来又去当了半年的物理助教,之后顺利在金陵大学物理系任教。正是这个时候他迸发出对天文的热爱,在1947年的时候跑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去了。

从天体物理到太阳物理,陈彪这条天文学之路走得磕磕绊绊却又异常坚定,当时国内科研水平跟设施有限,陈彪就去苏联学习,同时还从苏联将色球望远镜带回;之后又向法国购得一台色球望远镜。

1980年,57岁的陈彪当选国家科学院院士,2年后,他担任云南天文台台长。

1992年11月10日,已经69岁高龄的陈彪应邀参加在南京大学天文系举办的一个重要会议。陈彪出发的地方是南京中科院土壤研究所,这里位于南京市的北京东路,去到南京大学并不远,就算骑个自行车也只要十多分钟,况且陈彪对这段路极其熟悉,不知道走了多少回。

陈彪出发的时候大概是早上6点半左右,开会的时间则是上午9点。就算老人家选择走过去,路上再顺便吃个早餐,时间也是绰绰有余。但9点到了,会议并没有等来陈彪。陈彪可是这次会议的重要人员,相关负责人赶紧给陈彪家里打电话,问问老教授出发了没。

陈彪家人一接电话也急了,陈老早上6点半就出发了,不可能现在还没到啊。

上午10点,会议人员再次给陈彪家人打电话,得到陈彪并未返家也没有任何讯息的回答后,立刻取消会议,打电话报了警。

这不见得可是一位院士,是国家重要的人才,警方第一时间就赶到现场,配合南京大学的工作人员一同展开搜索,同时陈彪的家人也意识到出大事了,赶忙加入到寻找陈彪院士的行列当中。

搜索范围从一开始的南京大学到土壤研究所沿路,一直扩大到了整个南京市,可以说进行了地毯式的搜寻,甚至连玄武湖底都没放过,但陈彪教授就像突然蒸发一样,没有任何消息。当时南京市还没有在各个路口安装摄像头,所以也没办法对老人的行踪进行追踪。

此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大家动用了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但始终一无所获。

如今距离陈彪院士离奇失踪已经过去了28年,但至今仍杳无音讯,没有一点头绪,又成了一桩没有答案的陈年旧案,在这里也只能希望有一天陈彪院士的下落能够突然浮现了。

  1988年,美国科学院对华学术交流委员会派遣生物学代表团访华,考察10年来中国生物技术的发展情况,参观了中国科学院发育研究所等机构。1989年,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Dean H Hamen博士和美国马里兰大学植物系教授孔宪铎(Shain-dow Kung)将访华报告编辑成了《中国的生物工程》一书。其中,有一节专门介绍发育所的情况。在这一节里,孔宪铎等批评了牛满江在中国所做的多项工作。该书还将美国科学院院士戴维森(Eric H Davidson)更广泛地批评牛满江的工作的文章《对牛满江RNA转化研究的分析》收为附录。

  本年,因长期出不了成果和不愿忍受牛满江的辱骂等原因,牛满江实验室副主任、副研究员薛国雄以及其他4人要求调离。

  1990~1991年,牛满江要求发育所支持其状告孔宪铎等,遭中国科学院拒绝

  自1990年初以来,牛满江多次给发育所写信,称自己打算上法庭告孔宪铎等,要求得到发育所的支持。考虑这件事在国内外都会造成影响,发育所需要好的国际、国内环境进行安定的研究工作,1991年3月12日,发育所提出,牛本人和美国科学家之间的学术分歧由他们自己解决,发育所不参与。3月25日,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致函发育所,称学术分歧应自己解决,中国科学院不参与其中,这一点应让牛教授了解。

  1991年,中国科学院生物局请国内外专家公开评议牛满江的工作,多数专家认为继续支持牛的工作意义不大。于是,中国科学院按程序停止供给牛满江科研经费

  1991年6月5日,中国科学院发育研究所给院国际合作局去文,介绍牛满江课题组的情况:1、组内缺乏尊重的气氛。不是中美双方平等合作研究,而是牛满江教授一人为主。因而发生过发表论文不标参加人员名单的现象……某些年轻的科技人员感到,在牛满江教授组工作没有前途,要求调离该组。牛满江教授现已78岁高龄,脾气暴躁,往往听不进不同意见。有时训斥、谩骂组内科技人员,甚至院、所的领导。语言粗鲁,往往不分场合地点,因而刺伤了一些人的自尊心。有的科技人员气愤地说:“为什么我们国家每年花20万,请一位外籍华人来管我们、骂我们”。他组内有的人说:“我们大家伺候他,反而遭到责骂”。目前留在组内人员有的也是表面顺从,而背后怨言牢骚很多。由于种种原因,一位副研究员、一位高级实验师、二位助研、一位技术员已先后离开。牛满江教授曾经招收10名研究生,后来其中4位中途退学……牛满江教授本人曾亲自写信或找所内研究人员谈话,请他们与其合作,但双方未达成协议。发育所曾多次向所内十几位副研以上科技人员征求意见,询问与牛满江教授合作的可能性。除一位副研表示有条件的提供一些技术协助外,其余人员都表示没有余力与其合作。2、与牛先生合作工作过的我所研究人员反映,对待研究工作的数据,牛满江教授有时不够科学和冷静,并且听不进与其配合的科技人员的意见。在国际上,对牛先生的工作也有不同意见……牛满江教授和孔宪铎等人的学术之争,也使得支持和资助发育所的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遭到指责。目前,牛满江教授在花费精力,请律师与孔宪铎等人打官司。这件事不仅牵涉发育所,也会影响到科学院……

  发育所认为,“现在实际上是牛先生在美国退休后,科学院用院长基金支持他在发育所继续他的研究工作”。他们指出:“随着科研体制和管理方面的改革的深入,各类研究项目的立项和取得支持,都要经过一定的咨询、评议和论证程序,牛先生的课题没有经过同行专家的评议和论证”;他们不好继续用行政方式勉强为牛的课题组挽留研究技术人员;研究所经费非常紧张,无法支付20万元/年的合作费用。

  6月25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振声召集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以下简称生物局)局长钱迎倩、国际合作局副局长程尔晋、发育所常务副所长马诚等开会专门研究了前述问题。他们很想顺应牛满江课题组内科技人员的意见,不再支持牛满江,但鉴于牛“会哭”,有高层***受蒙蔽而说过要支持他的话,未能想出让他离开中国科学院的良方,只是决定将发育所的前述报告报送给国家科委的领导。

  邹承鲁教授知道后,建议对牛满江近年来的工作进行公开评议,以决定是否继续经费支持。经中国科学院主管国际合作的副院长胡启恒、主管生物学的副院长李振声和牛满江本人同意,生物局邀请3位国内专家、三位国外专家(分别为Temin、 Jacobson和吴瑞,均为牛本人推荐)对牛满江的工作进行了书面评议。结果是,多数专家认为继续支持牛的工作意义不大。于是,李振声副院长亲自约牛满江谈话,决定按程序停止供给牛满江科研经费。牛满江十分不满,对李振声等大拍桌子。

  停科研经费后,院决定由国际合作局每年继续邀请牛满江来中国,科学院负责其食宿交通与医疗等生活和交流费用。

  1992年后,牛满江夫妇及其助手在全国许多省市游历并广泛从事经济活动,涉及金额十分巨大。在进行经济活动时,他们动用了中国科学院的名义

  1992年6月14日,牛满江夫妇到山东大学威海分校考察,与分校就合作组建、经营牛满江海洋生物工程研究中心事项达成意向。1993年2月13日,山东大学决定成立牛满江海洋生物工程研究中心,设在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后来,他们又合作成立了山东大学(威海)牛满江海洋生物工程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1993年10月28日,牛满江为中国食用菌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下称“中菌公司”)的产品灵芝孢子粉题词两幅。一幅为“自航灵芝孢子粉,生命科学之光”;另一幅为:“贺自航灵芝孢子粉赴美展览 育天下灵丹,除人间绝症。”牛将上述题词面交该公司法人代表潘自航。1994年,该公司用牛的题词进行宣传。1995年5月,牛满江以使用其题词侵犯其著作权为由,起诉中菌公司,索赔500万元。1997年9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判中菌公司赔偿牛满江30万元。

  1994年1月,牛满江等注册成立牛满江基金会,地址设在北京市昌平区王府花园别墅巡礼府15号,“有关部门无偿划给基金会200公亩地”。“主要经营筹集、使用、管理资金,奖励生命科学领域有重大贡献者,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开展专业人员培训等。注册资本100万元”。

  1999年10月5日,牛满江携带合作项目到深圳参加“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得到了xxxxxxxx、xxxxxxxxx等人的会见。

  2000年10月,牛满江再次来到深圳高交会。他创立的牛满江基金会与深圳红达公司签署协议,组建内蒙古丰镇绿海有限公司,共投资203亿元,分三期进行,首期投资9800万元。同时,牛满江基金会还和深圳罗湖区高新技术创业中心等单位共同投资成立了牛满江生物工程孵化基地。总投资10亿元,首期项目2亿元。

  2002年4月9日,“牛满江生物科技园”在青岛高新区举行奠基仪式。这一科技园是由牛满江领导的实验室提供技术支持、香港经纶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并与山东安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合作的,总投资58亿元。

  2004年5月18日,牛满江夫妇到吉林省白城市考察。该市政府与牛满江基金会合作建设“白城高科技玉米城”,其具体项目有赖氨酸、多蛋白转基因玉米、药用玉米等10余项,其中仅药用玉米制药基地的总投资就达9亿元。

  2004年12月18日,“牛满江实验室”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和高新区的关注和大力支持下,正式挂牌运营。

  2005年11月,河南省省长李玉成接见了牛满江,决定依托河南农业大学组建“牛满江河南生命科学研究院”。2006年上半年,省财政一次性安排800万元支持研究院建设。

  2005年11月,牛满江“根据‘外基因理论’而发明的“大豆蛋白玉米和人白蛋白玉米两项专利技术”,以高价转让给了许昌元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05年11月15日河南《大河报》的相关报道称,牛满江的这两项专利,“经中国科学院有关部门初步评估,价值达30亿元人民币”;“大豆蛋白玉米”项目总投资21亿元,年产值可达153亿元,实现出口创汇7200万元、利税61亿元。

  ……

  据《南方周末》2006年12月7日刊发的“由牛教授身边工作人员提供的文章”《牛满江:执著的追求 卓著的贡献》称,牛满江“在国内被98个学术科研单位或企业聘为名誉教授或顾问”。

  牛满江的这些生意所涉及的“成果”包括对癌症、糖尿病、血友病、冠心病、心肌梗塞、高血压、中风等的治疗,“白色污染”的治理,奶牛的改良,大豆蛋白玉米的研制和推广等,都是在他的不为国际科学主流所承认的“外基因理论”的指导下“做”出来的。

  在进行这些经济活动时,他们除声称牛满江得到了xxxxxxxxxxxxxxx国家***的“充分肯定”外,也动用了中国科学院的名义。譬如,一些广告声称:某药物的“完美新配方”由“国际顶尖科学家”、“世界生物学泰斗”、“中美双院士”、“中美两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牛满江提出,“对心功能不全、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绞痛、胸闷气短等心血管疾病起关键作用”。

  2002年,中国科学院受命恢复给予牛满江每年20万元的补贴

  据《牛满江:执著的追求 卓著的贡献》记载,“2002年7月,xxxxxxxxxxx会见牛教授夫妇,xx部部长xxx和副部长xx参加了会见。当xxxxxx知道牛教授在华工作住房和实验室费用有时需要动用个人养老金补贴时,非常不安。为此,xx部和中国科学院领导达成共识,从2002年起恢复由中国科学院每年支付牛教授在华工作20万元的补贴费用。”

  2006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受命聘请牛满江为博士生导师

  据《牛满江:执著的追求 卓著的贡献》记载,“2006年6月29日,xxxxxxx在北京钓鱼台会见了牛教授及夫人张葆英教授,对国家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为牛教授每年招收2-3名博士生作了安排,目前正在申报成立牛满江博士后流动站。”

  2006年8月24日,《南方周末》刊登“邹承鲁与30年前的两起学术腐败事件”,这是国内的大众媒体第一次公开发表批评牛满江的文章。牛满江利用行政力量等给批评者施压

  2006年8月24日,《南方周末》刊登署名“石希生”的文章——“邹承鲁与30年前的两起学术腐败事件”(下称“《邹》文”)——探讨如何遏制学术腐败问题,其中涉及对牛满江的批评,对行政干涉学术的批评。

  牛 满江让助手傅仲华和原发育所副所长徐一志等出面,给《南方周末》编辑部和《邹》文的执笔人施压。牛、傅、徐等宣称,批评牛就是攻击国家***,就是犯了政 治诽谤罪。如果执笔人不就《邹》文向牛道歉,将被公安局直接抓入大牢,在监狱中度过后半生。如果《南方周末》不刊登道歉文章,他们将令其遭到关闭。他们还 称自己得到了中央领导的支持。

  尽管邹承鲁院士发布了由他对《邹》文的内容负全责的三点申明(“1、《邹》文是“邹承鲁传记”中的一章,该书作者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2、《邹》文原系邹承鲁的口述,内容完全由口述者邹承鲁负责。3、《邹》文可以坦然面对历史。而牛满江、傅仲华等所讲的与此相关的每一句话都会被记录在案,也将面对历史、科学共同体以及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媒体。”),牛满江等人仍坚持要找执笔人的麻烦,除让派出所传讯执笔人外,还于2006年10月27日、2007年9月28日两次上门威胁执笔人。

  《南方周末》在压力之下,于2006年12月7日发表署名“郑世厅”的文章——《牛满江:执著的追求 卓著的贡献》——为牛满江作辩护。文前还有“编者按”:“牛满江教授是世界著名的发育生物学家,是国人记忆犹新的爱国科学家。今年8月,本报曾发表一篇涉及牛满江教授的来稿,本版责任编辑未向牛教授方面核实相关内容,给牛教授的名誉带来负面影响,这里谨向牛教授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刊发这篇由牛教授身边工作人员提供的文章,敬请读者关注。”但该文未能指出《邹》文具体哪些话语有错。

  2006年12月中旬,中国科学院领导开会研究了牛满江的问题,派人告诉派出所,不应越权介入学术争鸣问题。

  2007年4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发表文章评价牛满江及其工作

  在2007年4月发表于《科学文化评论》第2期的《邹承鲁:善者好之 不善者恶之》一文中,饶毅教授如此评价牛满江及其工作:“牛满江……研究发育生物学,学术上有一定水平,但是并不突出……他提出的RNA做诱导分子,历史证明是错的。本来也没有关系,只是不应该称为重要成果……我在哈佛时听Gilbert的同事说过,2006年还听另外一个代表团成员说:美国一个代表团在中国访问时,诺贝尔奖得主、哈佛大学教授Walter Gilbert等 对牛所号称的发现提出尖锐的批评。可是很奇怪的是,牛满江不是通过做更多的实验,或让别人做更多的实验,在国际科学期刊来以科学事实进行科学探讨、科学辩 论,而是靠在中国用行政压力、用媒体运作,令人生疑。中国的官员接见多少次、中文的媒体报道多少回,都不能改变科学事实。有这三十多年的时间,牛有经费, 就应该拿出科学事实来。科学史上,不被人马上理解和认可的例子不少,都是靠科学事实来说话。”

  2007年11月8日,牛满江教授在北京逝世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在牛满江教授病逝后成立了治丧委员会和治丧办公室,发布了讣告

两院院士郑哲敏享年97岁逝世

 两院院士郑哲敏享年97岁逝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郑哲敏,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8月2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两院院士郑哲敏享年97岁逝世1

 郑哲敏,1924年10月2日生于山东济南,原籍浙江宁波。194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并获学士学位。1949年和1952年分别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获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被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郑哲敏早年从事热应力、振动与水弹性力学、地震工程力学方面的研究,擅长运用力学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出了流体弹塑性体模型和理论。19 64年“爆炸成型机理及应用”获全国工业新产品展览一等奖,1982年“流体弹塑性模型及其在核爆与穿甲方面的应用”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0年“爆炸处理水下软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3年获陈嘉庚技术科学奖。

 郑哲敏曾先后师从钱伟长和钱学森,钱伟长称其“是我最好的学生之一”。郑哲敏也不负期望,继承了两位老师对祖国的热爱、对科学的追求、对事业的执着,一生倡导并身体力行“做第一流的工作”。他曾说:“我从过去走到现在,并没有什么清晰的路线。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富国强民的愿望。”

两院院士郑哲敏享年97岁逝世2

  此前报道:《郑哲敏:一定要干“出汗”的活儿》

 中国青年报 2013年1月19日刊发(本报记者 陈竹)

 1月17日,在国家最高科技奖颁奖的前一天,两院院士郑哲敏像往常一样,一大早就拎着包来中科院力学所上班了。他的'学生、力学所前所长洪友士研究员带着歉意向郑老解释:明天因为要开会,不能去看郑老领奖了。

 郑哲敏摆了摆手说:“这有什么?不就是颁奖嘛。”

 随后,他打开位于三楼走廊尽头办公室的大门,如同50多年来一样,只要人在办公室,大门就从来不关。所里的人只要有问题有想法,就直接拿把椅子来和他探讨。聊着聊着,椅子就落在他的办公室里。久而久之,七八把各式各样的椅子成了一道风景。

 “这叫‘有进无出’。”郑哲敏说。

 不关门不仅仅是郑哲敏的个人“爱好”,他还倡导整个力学所都开着门做科研、随时争辩。这让力学所一直保持着自由讨论和交流的氛围。

 力学所副所长戴兰宏研究员还记得,上世纪90年代自己刚到力学所读研究生,有一次郑老与青年学生座谈时就说,“有些研究人员,经常一来就把办公室的门关上,这样不好,大家最好都把门打开,便于交流。”

 在那次座谈会上,郑哲敏的另一番话对戴兰宏影响更深,这也是郑哲敏平日里反复强调的:科学研究必须和实际结合,要么是瞄准国家重大需要的关键科学问题,要么是在学科上非常前沿和值得研究的问题。

 “科学家要雪中送炭,不要锦上添花!”郑哲敏经常这样教导学生,“选题不能是不痛不痒的、可做可不做的,那是没有意义的。”

 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研究领域——爆炸力学,就是为了国家的需求而设立的。

 1960年秋天的一个下午,在力学所的篮球场上,郑哲敏带领着研究人员,演示了一个小小的爆炸成形实验:硝烟散去后,一个小钢片被雷 管炸成了一个小碗的形状。在欢呼声中,钱学森激动地拿着这个小碗绕场一周,边走边说,你们不要小看这个小碗,将来要在机械工业中产生重大变革。

 成为“两弹一星”的理论支撑的新学科——爆炸力学诞生了。而在此前,郑哲敏甚至没见过炸药和雷 管。

 “爱国的心情是科学研究的唯一动机。”两年前,在所内的一次“答钱学森之问”报告会上,郑哲敏这样说道。对他来说,这源于老师钱学森的影响。1955年,刚刚被美国政府解禁的加州理工学院力学博士郑哲敏准备起程归国,当时还被软禁的钱学森叮嘱他:“回国后,国家需要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不一定是尖端的,哪怕是测量管道水的流动也可以做。”

 如同研究从未涉及的爆炸力学一样,根据不同时期的国家需求,郑哲敏一直在调整着自己的研究方向。

 上世纪60年代,为了计算核爆炸究竟有多大威力,他提出了流体弹塑性体模型;70年代初珍宝岛战役之后,为改变我国常规武器落后的状况,他开始组织力量研究穿破甲规律,通过准确计算,能够让武器在精确的规定距离里打透相应厚度的装甲;80年代,他进行的瓦斯突出机理研究,对我国历年发生的大型煤矿事故做力学上的分析。

 “他为国家做了这么多年的研究,很多都是绝密项目,研究多年,却是一篇SCI论文都没法发表的。”戴兰宏说。

 中科院院士白以龙记得,自己到力学所的第一天,郑哲敏就给他打预防针:“你一定要干‘出汗’的活儿,不要想不出汗就出活。”他所说的“出汗”,一是要能吃苦,下基层;二是要善于动脑子,“不能给工业部门打小工”。

 郑哲敏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上世纪70年代,他经常和学生去怀柔基地做实验,每次都要坐上半天的敞篷卡车,年轻人都觉得颠得很难受,可年过半百的他从来不叫苦。在外面做实验住宿条件差,跟年轻人一起睡上下铺,他知道自己爱打呼噜,就一直读书,等到大家都睡着了以后自己才睡,而第二天一大早,他还要和别人同时起床干活儿。

 米寿之年的郑哲敏已经功成名就,可是还有两个遗憾:第一个遗憾是“就只做了这么几项工作”,另外一个遗憾则是在高能粒子、激光等领域刚刚兴起时,他有点胆怯,致使“该抓的一些机会溜走了”。

 今天,从国家 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的这份荣誉让郑哲敏感到沉甸甸的。“500万奖金需要做什么还没想好,但钱绝不会瞎花。”

 在这位不善言辞的老人看来,更重要的是,“有了这份名,就有了这份责任。我应该做得更多。”可是,“现在,还是有点欠了什么没完成的感觉”。

吴老一心许党报国,一生济世为民,一路精勤治学。时光觥筹交错,岁月长河在这位紧握手术刀的老人指尖流淌。

他的崇高精神穿越百年,奋斗足迹历久弥坚。

 

国之栋梁

1943年,吴孟超考入同济大学医学院完成学业后到长海医院踏上了肝脏外科之路;

1956年,他组建肝脏外科“三人小组”向“癌中之王”发起挑战 ;

1959年,他创立中国人肝脏“五叶四段”的经典解剖学理论

1960年,他主刀成功完成第一例肝癌切除手术

1963年,他成功完成世界首例中肝叶切除术

使我国迈进国际肝胆外科的前列……

从医70多年

吴孟超自主创新30多项重大医学成果。

家风纯正

吴孟超的长女吴玲分享说,她和妹妹在整理父亲遗物的时候,第一次看到父亲的日记,打开之后发现,里面记的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她说:“虽然父亲把工作放在第一位,但他还是很爱这个家的。虽然爸爸带我们很少、陪我们也很少,可他对我们的爱一点也不少。也希望我们几个都能争气、都有出息。除了爱我们,他对我们的要求也非常严格,要求我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兢兢业业。他还要求我们,不能打着他的旗号做任何事情,不要想借他的光,而是要靠自己努力工作。如今,我爸爸去世一年多了,但他就像还在我们身边、从来没有离开过一样。他的作风、品质、胸襟和情怀,是我们永远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贵财富,也会一如既往地影响着我们、鼓舞着我们、激励着我们。”

师者风范

吴孟超的学生、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红阳回忆说,经裘法祖和吴孟超院士推荐,她赴德国攻读博士学位,之后赴德国科学院做博士后和课题组长。当吴老创建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时,应老人家盛情邀请,她回国投入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她和同仁们亲眼看到耄耋之年的吴老依然志存高远,呕心沥血为创业付出艰辛。医院初建时,到处需要用钱,她和学生跟吴老去部委和总后开会、答辩、申请经费时,吴老既要省路费,还要省宾馆费用,大家经常用快餐或食堂的免费盒饭对付一餐。细微之处见精神,在吴老带领下,医院全体人员艰苦奉献,勤俭办院蔚然成风。

“为医之道,德为先。”这位国之大医,披肝沥胆一辈子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当好医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

李兰娟院士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篇一:

 目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目前正和她的团队在武汉。

 我们将走进李兰娟的“一线日记”,纪录她的工作,记录一线医护人与病毒赛跑的速度。

 2月4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李兰娟抵达武汉第3天。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兰娟:核酸检测一定要每天检,核酸检测最重要的是观察人身上的病毒,我在sars的时候每天早晨做,到第十三天的时候,一个患者的核酸检测阴性了。我就告诉icu病房里的医生护士,说这个病人没有传染性了。

 医生:我们是血也做,呼吸道分泌物也做。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兰娟:对,大便里面有没有病毒也很重要。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是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危重患者的定点医院。李兰娟带领她的团队,与来自浙江、四川、辽宁等援鄂医疗队的医护人员一起,共同商讨诊疗方案。在这里,收治了16位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危重患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兰娟:检测的项目要把它留好,要一张单子,把它理出来,贴在ICU里面。检测的项目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写好。

 经过三小时的讨论,治疗方案终于确定。明天一早,李兰娟将带领团队,对部分危重病人实施救治。她仔细交代需要注意的细节,并嘱咐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护。

 总台央视记者 卞晓妍:您这两天身体怎么样睡得好不好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兰娟:没问题,身体好。

 总台央视记者 卞晓妍:好好保重啊。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兰娟:没问题,放心好了。家里人都担心我,其实我身体还是蛮好的。

 树兰(杭州)医院副院长 汤灵玲:李院士你太逞强了,您比我们大几十岁呢。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兰娟:没有问题。

 树兰(杭州)医院副院长 汤灵玲:她工作太忘我了呀,每天睡3小时。

 总台央视记者 卞晓妍:您就睡三小时太少了,多睡一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兰娟:现在尽快联系,怎么样提高检测试剂的敏感性的问题。把这件事情要做好,检测试剂的敏感性是非常重要的。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 江应安 :70几岁的老人了,真的是不分昼夜,她凌晨4点下的火车,吃过早餐接着就开会,各个医院的专家,基层的管理者,都要见面,把她对疾病的认识告诉我们。我感觉,这个老太太,真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

篇二:

 她身上没有传奇,但她是我们健康最终的保护线。当武汉疫情爆发时,每个中国人心里都知道,只要有钟南山、李兰娟等这样的科学家在,我们就不会害怕。

 她,李兰娟,1947年9月13日出生于浙江绍兴,感染病(传染病)学家、中国人工肝开拓者、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著作有《传染病学》《感染病学》《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

 李兰娟从一名赤脚医生成为一名院士,完全是自己勤奋努力的结果。李兰娟高中毕业后尽管自己成绩优异,但正赶上运动,于是成为一名赤脚医生,尽管自己当时什么也不懂,她努力学习,学习经络,学习认识草药等,很快成为的百姓信任的优秀医生。后来被推荐上了大学,凭借努力,她成绩优异而留校,分配到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工作。

 儿子郑杰说“今日事今日毕”也是她一直恪守的行为准则。李兰娟的医务工作已经相当繁忙,除了临床工作还有大量的研究。但是学习从不放松,儿子郑杰看到深夜一边补学英语,一边看国外论文。不仅对自己如此要求,对丈夫也是严格要求,从一个有趣的小细节就可以看出。丈夫成为院士后,丈夫看一会电视,她会催着赶紧去看论文。

 上世纪80年代,重型肝炎肆虐,病死率高达80%。李兰娟一心想要救人,苦于治疗方法有限,只能看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逝去。“李兰娟说,“当初,我们工作的314重病室似乎是被施了魔咒一样,进去的人很少能活着出来。”经过10余年的反复探索、实验,1996年,李兰娟及其团队终于创建了“李氏人工肝支持系统(Li-ALS)”,使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治愈好转率从119%上升到789%,开辟了重型肝炎肝衰竭治疗新途径。成为我国人工肝技术的开拓者。从2001年起,李兰娟每年举办一次人工肝的推广班,将自己的科研成果、治疗方法无偿教授给更多医生。“全国有那么多病患,不可能都跑到浙江来就医,在当地得到及时的治疗,才是的结果。”如今,人工肝技术已推广至全国31个省市,她还多次举办全国暨国际人工肝会议,被誉为“国际上的人工肝组织的领头人”。

 武汉疫情出现大爆发的时候,她和钟南山院士星夜驰奔武汉,作为国家卫健委特别专家组的这次武汉之行是非常关键的,钟南山院士作出一系列重大判断以后,她率先提出武汉“封城”,郑杰认为李兰娟在重大的事件面前,一直果敢冷静。作为传染病学专家,这其实是一个基本的自我要求。因为专家学者不做表态,更加没有人说了。她的决策,不是一时之举,一方面是自己的专业,零一方面来源于自己抗“非典”经历。在抗击SARS时期,浙江省2003年4月出现第一例SARS患者,除了快速对患者所在的小区进行隔离处理外,李兰娟同时进行了病毒的分离和研究。“两者几乎是同时进行的。这使得浙江省中除了3-4个患者,没有其他民众以及医务人员被感染。”

 李兰娟深知,一个想要拥有健康的民族,一个想要跻身世界医学之林的国家,必须建立起自己的人才优势,必须拥有一大批医学名家大师。于是,2012年5月25日,李兰娟与同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丈夫郑树森一起捐资,联袂社会各界力量成立了“树森-兰娟院士人才基金”,以奖励和提携在医学科研和临床领域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的中国杰出科技人才。

篇三:

 最近李兰娟院士的一席话刷爆了网络!她说:这次疫情结束以后,希望国家给年青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把高薪留给德才兼备的科研、军事人员,适当管控娱乐圈某些“明星”动辄上千万的片酬!只有少年强则国强,为祖国未来发展培养自己的栋梁之才!

 我想这段话道出了数以万计人的心声,包括我,很早以前就听到老百姓街头巷尾议论,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如今是戏子当道的时代啊,辛辛苦苦一辈子不如人家一阵子,靠张脸蛋就有饭吃,张张嘴动动手脚就有钱赚,以前还谈谈表演艺术家,现在有人捧就能红遍天……

 做为80后的我,小学时候写作文“我的理想”,或者大人们问道:“你长大了想干什么啊”我们都会高声的回答:

 我要做一名科学家,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小小的脑瓜里,可能连科学家是干什么的都不清楚,但是心里却知道,科学家是最受人爱戴和尊重的,是对社会最有用的人。要成为一名科学家,就需要努力读书,成为三好学生,去考大学。

 我要做一名解放军,扛起枪保家卫国。那时候感觉军人的形象好伟大,村里回来一个当兵的,穿一身绿色的军装,提一个军绿色的行李包,从村口下车那一刻开始,就会有很多小孩儿追在屁股后头跑,我想那些孩子心里一定满是羡慕和崇拜,当时幼小的心灵就会种下一个“长大后从军”的理想种子,将来长大了带上大红花,在村里人的敲锣打鼓声中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我要做一名医生,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等等。

 而我当时的回答是“我要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因为那时教师在我心中的形象是光辉伟大的,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蜡炬成灰泪始干,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愿意成为这样一个人,一个燃烧自己,照亮孩子们心灵的人,成为孩子们的人生导师!

 那时候人们谈到理想,想到的是奉献,是牺牲,是能为社会做些什么,是能成为对别人有用的人,以奉献和牺牲为最大荣耀。

 而现在呢现在随便遇到一个孩子,问到相同的问题,大部分情况下听到的回答就是“我要当一个明星!”整个社会,绝大多数人想到的是金钱,地位,名声,光环,颜值,粉丝……

 细细追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种导向的呢记得在我初中毕业时,大家相互在纪念册里留言的时候,就开始有同学写到,将来希望自己能成为三栖明星,从农村走出来的我,当时还傻傻的不懂“三栖明星”的意思。小虎队,四大天王,曾是多少少女心中的偶像;孟庭苇,梁咏琪曾是多少男生的梦中情人!或许就是从那时开始,整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就在悄悄的发生转变吧!

 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关于明星的报到越来越多,狗仔队更是穷追猛打,靠挖掘艺人的隐私来谋生或者谋名,同时提高媒体的曝光量和收视率,真是应了那句古话“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明星家的一只狗都可以成为头条,结个婚,出个轨,生个孩子,整个容,都能疯狂的报道很久很久,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反正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让社会焦点聚集在这个人头上,让人们关注起来,借用绯闻吸引眼球,多么荣耀伟大的事迹。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悄悄催生出来几个特殊的群体,“粉丝团”“水军团”“追星族”,追星追的那个勤啊,学习什么的都不重要了,上课读书打瞌睡,听歌追剧可来劲了。明星外出都得捂的严严实实,保镖前面开道后面护卫,这阵仗生怕人们不知道他(她)的名头有多大。结婚了也得隐着,怕粉丝上吊自杀,愚蠢至极。

 各种明星出演的综艺节目也越来越多,有时候我看着,感觉就是把明星邀请过来露怯,有种耍猴的感觉,以博得观众一笑。本身演员都是艺考出身,文化底蕴很差,除了会演戏,估计天文地理、古今历史,知之甚微,一不小心就在媒体跟前暴露自己的无知,我想说演员也应该不断的学习提升,名气越大,越应该把文化课补上来,真正成为榜样和表率。

 同时各种古装剧、穿越剧横行,把历史扭曲的不成样子,除了勾心斗角,就是阴谋诡计,明星们整容整的都快分不出谁和谁了,看着都是一个模子,太考验观众的眼力了。回顾演绎历史的题材太多,而展望描绘未来的题材太少,创造力想象力都用到哪里去了

 包括近几年的各种直播平台,其实也是借了一个势,就是满足人们想做明星的美梦,给大家创造一个实现自我价值、找到存在感的平台,大部分人们发的视频都是在“耍猴”,一笑而过,有价值的不多,更别说对人们有多大的帮助。

 各种社会乱像实在是不胜枚举,明星的新闻报道满天飞,而真正支撑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人们却淡出了大家的视线。提到某某小鲜肉的名字,现在的孩子们都知道,提到某某科学家的名字,孩子们一脸茫然,这就是社会的可悲之处。

 话又说回来,其实欣喜的一面是,这几年社会媒体的风向标已经在发生变化了,为社会发展做出特殊贡献的人们的事迹,渐渐已经开始登上了银幕,“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获得共和国勋章的人物”,“工匠精神”等等积极向上的节目、感人事迹更是振奋人心,激励人们奋发上进。

 而这次疫情的发生,像当头棒喝,敲醒了沉睡于安逸生活中的人们,让更多人认识到谁才是民族脊梁,谁才是社会楷模,谁才是中流砥柱,谁才是无名英雄,谁才是不要命保护我们的人。这些人没有丰厚的收入待遇,没有媒体的光环,没有保镖前呼后拥,甚至都没有几个人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是当祖国和社会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会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这时的明星们也只能在电视机银幕前天天提醒大家勤洗手戴口罩。

 作为家长的我们,也确实应该引导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不能丢。当然整个社会的力量才是最伟大的,尤其是媒体宣传的力量更不容忽视,让媒体发挥正向积极的社会效应,它本身就是一个工具,这个工具应该在国家宏观的价值导向下,发挥它应有的职能,而不是只为了提高收视率什么都去播。

 战胜疫情是必然,这是我们伟大祖国用历史已经无数次验证过的实力。我们能在这样的祖国爱护下成长成才成功是幸运的。相信疫情会早日结束,我们的祖国会更加强大,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2675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6
下一篇2023-11-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