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靠什么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

太平天国靠什么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第1张

太平天国靠什么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

太平天国运动前后历时十四年,纵横十八省,太平军最鼎盛时达到百万人,规模如此大的农民起义,却在控制区不收税不纳粮,那么靠什么来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

太平天国实施的最主要的财政政策是所谓“圣库”制度,就是说原则上太平天国治下,军民人等除保留维持基本生活的物资外,其余资产全部要上交“圣库”,因此也就不存在缴税纳粮的问题。当然,太平天国也基本没有形成像样的“圣库”管理制度,基层管理手段随意性很大,差不多就是看管事那个人的个人想法,所以在太平军控制下的天京(南京)周边地区,也有不少太平天国征税纳粮的记录,而且征税纳粮也没什么统一性,有的地区处理的比较好,照顾到土地关系,所以纳粮负担比清廷治下要轻。

但大多数地方是不管不顾,简单粗暴向种地的人收一定的租税,看似不高,可是大部分人家是佃户,地是租来的,去掉地租再缴你的皇粮,就没法活命了,于是在太平军控制下的地方,又有多地爆发新的农民暴动,虽说太平天国的军力对付这些农民暴动不在话下,但也导致农民人口大量逃散,很多原本没什么政治倾向,只想老实种地的人,逐渐倒向清廷一方。

太平天国之所以能够支撑十四年,最后失败的原因里,也看不到有财政上的问题,说明太平天国不缺钱,失败也与钱粮无关,它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历史很残酷,太平天国是通过抢劫来实现财政收支的!

我们的历史观,在过去极左年代给太平天国赋予非常积极的意义,后来官方也没有进行特别修正,不过有心人也可以发现,最近几年以来,官方态度起码是不再鼓励宣扬太平天国的。所以现在还把太平天国当成正面史观的,需要更新知识了。

客观的看,太平天国运动发起原因,是有底层人民受压迫,奋起反抗的原因,但是太平天国运动对我国历史来说确实并没有什么积极意义,是用传统糟粕中封建迷信的那一套,糅合一知半解的外来宗教,形成的一套愚昧思想体系,来控制广大底层民众,建立起政权后,管理手段也比较野蛮落后,并无长远的可行性。高层迅速腐化堕落,并在争权夺利的内斗中迅速削弱没落,留下的经验教训,大都是负面的。

太平天国所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内核也就是两千年以来,历代农民起义所倡导的理想化的均田地,等富贵那一套,毫无新意。而且基本还停留在纸面上,几乎没有真正付诸落实。

然而太平天国运动席卷东南,破六百余城,官绅富户被杀戮抢劫一空,青壮男女裹挟而走,声势非常浩大,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罕见的。东南地区本来就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上千万户,数代人积累的财富,被劫掠供养主体才几十万人的太平军,何来财政问题?

其余太平天国治下民众,都分男女营统一居住管理,母子,父女,夫妻都不得相见,给口吃的就要负责干活,不得有私财余物,说是没说是奴隶,不过这跟奴隶有什么区别?

在太平天国管控最严的天京城,太平军还集中有手工技能的匠户,建起国有性质的大作坊,出产丝绸瓷器做外贸,不了解内情的外商看见,还惊叹其蔚为壮观,以东南数省之地,就集中起这么一点集中经营,在此一地看似繁花似锦,背后东南数省原有生产体系的破坏有多大?谁又能说清楚?

所以一句话来归纳:太平天国能够坚持十四年,维持开支的财政,是对最富庶的东南地区用杀鸡取卵的手段来获得的!

作为一个旁证,后来湘军攻破天京,太平军已经到了仅剩天京一座孤城的困境,天京城里各部各王府邸,都是积蓄了大量财富,更不用说富丽堂皇穷奢极欲的天王府。反倒是清廷财政状况相对窘迫,湘军的军费都是自筹的,除了湘军系统的将领出任各地督抚,想方设法截留厘税来保证前线所需,对于湘军官兵来说,最大的收益就是攻破一处太平军控制的城池,就可以“放假三日”的福利,不然清廷对有功人员的嘉奖,绝大部分都是记名官职,等于就是一张空头支票,如果没有“放假三日”的巨大刺激,怎么指望官兵卖命打仗?

湘军攻破天京后,更是将“放假三日”进行到底,各级湘军官兵都捞足了油水,以至于指挥天京之战的湘军统帅曾国荃(曾国藩的弟弟)只好下令纵火焚毁天王府,来毁灭罪证。战后湘军各级官兵满载金银财宝溯长江再经湘江运回老家的船只,可谓过江之鲫,原本经济落后的湖南,也因此可以说一夜暴富,成为此后百年引领中国南方风气之先的省份。

除了天王之外,太平天国还分封了很多王,一开始永安建制,只设立了东南西北翼五王,但到了后期,王爵的分封完全失控泛滥,据不完全统计,整个太平天国分封的诸王,就多达近千位。王爵之下,还有燕、豫、侯三级,每一级都有相应的待遇、服饰、用度。而到后期这些制度也等于废弛,各级将领除了极个别的,大多数只要有可能,就大肆营造自己的府邸,最典型的就是李秀成在苏州建造的忠王府,也是非常奢华。而最终这些财富,都落到了湘军、淮军等平定太平天国的政治军事集团手里。

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太平天国虽然基本上不征税不纳粮,但财政上一直都没有危机,不但可以养活几十万军队,还有充裕的财力满足各级将领的私人欲望。当然,如果是正常的征税纳粮,那也是根本做不到的。

进士杨时,为了丰富自已的学问,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块儿到程家去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睡觉。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老师睡醒后,看见了外面的两个雪人——杨时和游酢,对此,程老先生感动不已。

后来,杨时学得程门立雪的真谛,东南学者推杨时为“程学正宗”,世称“龟山先生”。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扩展资料:

有关“程门立雪”的最早史料,主要有两个。

1、《二程语录·侯子雅言》:“游、杨初见伊川,伊川瞑目而坐,二人侍立,既觉,顾谓曰:‘贤辈尚在此乎?日既晚,且休矣。’及出门,门外之雪深一尺。”(译文:杨时和游酢去拜见他们的老师程颐时,程颐正在闭目养神,他们就在老师身旁等候。等程颐瞑坐后睁开眼睛,天色已晚,程颐就让他们明天再来。这时,门外下的雪已经有一尺深了。)

2、《宋史》中的《杨时传》:杨时和游酢“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译文:杨时在洛阳求教于程颐。一天他去拜见程颐时,恰巧程颐正在坐着打盹,杨时就和游酢恭敬的站在旁边,一直没有走开。等到程颐醒来的时候,门外的雪已经有一尺深了。)

古代人的府邸以四合院为主要建筑样式。四合院包括这样几个基本要素:宅门、倒座、正房、厢房、围墙。把这些要素根据四合院的原理组合起来,便组成四合院。

四合院一般坐北朝南,大门开辟在东南角,与东厢房的南部山墙相对。大门之内的西侧是庭院。其中,正房位于庭院的北部,坐北朝南。倒座位于庭院的南部,坐南朝北。东西两侧是厢房。围墙用来填补建筑之间的空隙。中间是天井,整体由廊子贯通。

在四合院中,正房居于首位。一般是三间,中间称明间,两侧称次间。明间设有祖堂与佛堂,主人与家人也在这里聚会。次间一般做主人的卧室与个人活动场所。东西两侧的厢房则是子孙们的住房,也常是三间。

正房的背后是后罩房,长度与正房基本相等。但是进深狭窄,在间数上也不与正房保持一致。后罩房一般用来堆放杂物,或者用作女仆的住所。

倒座与正房南北相望,倒座的门窗向北开辟。倒座的间数与正房不保持一致,但是倒座的柱子不能与正房的宅门相对。倒座可以用作客厅,也可以居住男仆。

正房前的院落是四合院的主院,是室内空间的延续,是主人与家人的休憩场所,也是举行重大活动的地方。

扩展资料:

四合院在历史上称四合房,根据考古学界的研究,在我国的夏朝晚期,已然出现了具有合院雏形的建筑。四合院的建筑理念既有人文精神,也有自然环境的影响。其中,人文精神与我国古代的井田制有关。

井田制是西周时期的一种土地制度,通俗地说,是将一块正方形或者长方形的田地划为九个等份,每份一百亩。中间是领主的田地,用当时的表述是公田,其余的八份分给八户农民,每份也是一百亩。农民在种田的时候,先种公田,之后才能耕种自己的土地。

按照井田制的思想与规划原则,产生了王城理念,简单地讲是将王城规划为九个等份,宫城居中而立,其余八份规划为里坊与市场。这一筑城理念,或者说井田制的思想也影响到了四合院的设计。

人民网-北京四合院的建筑布局与居住文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3442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8
下一篇2023-11-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