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德国的蠢蠢欲动,为何英法苏不趁机联合制裁德国?

面对德国的蠢蠢欲动,为何英法苏不趁机联合制裁德国?,第1张

在二战当中的德国可以说是狂暴不已,不管是波兰还是法国都被其一力镇压。可是在进攻波兰之前,英法两国还是保持着沉默的态度,以为通过这样便可以不参与到战争当中。可是对于德国来说,所吞并的小国家远远的不够,于是在1939年开始入侵波兰。这时的苏联竟然也趁火打劫还是出兵入侵波兰,在这样的情况下英法无法坐视不管只好对德宣战。那么问题来了,在英法发现德国不轨行为后为何不跟苏联合作,一同镇压德国的作乱呢?

其一,各怀鬼胎。当时的德国是在希特勒的掌权下,通过军工企业大力生产来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再这样的情况下德国的经济得到提升,国内的失业率得到制止。可是这种模式有个弊端,倘若不进行对外战争那么迟早有一天经济会再次崩塌。于是德国便开始积极准备军事作战,随后在试探当中吞并奥地利。英法的沉默使得德国愈发的大胆并且通过战争威胁的手段,使得英法默认德国的无礼请求。捷克便成为德国的腹中餐。然而英国首相张伯伦在得到希特勒的保证后,回到英国便宣布和平永驻英国。可是希特勒的野心又岂是攻占小国,在大量生产军工武器下使得英法焦躁不安。为能够维护自身的啊安全,便开始四处寻找队友,可是在跟苏联的谈判中并没有谈拢。

其二,波兰的反对。当时在谈判过程中,对于德国的进攻问题,苏联表示倘若德国发动攻击,苏联可以出动300万大军攻打德国。然而英国说自己为6万、法国是40万。这就使得苏联的代表认为这两个国家根本没有什么诚意。再加上苏联如果想要攻打德国,那么通过波兰领土是无法忽视的问题。然而波兰跟苏联却是世仇,能否说服波兰成为三国联盟的重要因素。可是在波兰听闻这个条件后,态度非常的坚决,绝对不同意苏联进入波兰的领土。这就使得三国谈判失败,当时希特勒得知后非常的高兴,这样便可避免双线作战。于是便在1939年8月私底跟苏联进行会谈,达成互不侵略的条约。

其三,苏联的野心。当时在德国的谈判的中,苏联只要在德国进攻欧洲时保持中立,那么苏联往北欧扩张势力,德国是不会干预的。对于两国间的波兰直接瓜分就对,这在苏联看来还是有很大的吸引力,在欧洲陷入战场后搞不好可以浑水摸鱼。这就使得在跟英法谈判时,利益时达不到统一。

20世纪初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经过长期积累,为重新瓜分殖民地,最终爆发了德、奥同盟国集团同英、法、俄协约国集团之间的大规模战争,战火从欧洲蔓延至亚非,33个国家先后卷入。成为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大战。

巴尔干战争后巴尔干民族主义高涨,奥地利准备入侵塞尔维亚,1914年6月28日,奥地利王储在萨拉热窝被刺,7月28日,奥地利对塞宣战。8月欧洲各大国先后卷入战争,一战在东、南、西三条战线上全面爆发。

1914年8月,德国在西线发动进攻,首先占领了比利时、卢森堡,在阿登一线对法国发动进攻,很快突破了法国边境防线,法军迅速动员预备队,通过铁路和汽车投入战场,9月初双方进行马恩河战役,因俄国在东线发动进攻,德军只得抽调部分兵力赶往东线,英法联军阻止了德军速战速决的打算。英法联军转入反攻,德军利用机枪、铁丝网构筑了野战攻势,英法联军正面进攻无法取得进展,便包抄德军侧翼,德军也反过来包抄联军新产生的侧翼,双方不断相互包抄将防线延申到海岸。10月德军发动攻势投入上百万兵力进行正面强攻,联军则不断在纵深构筑防线,德军始终无法取得决定性的突破,双方不断加强工事逐渐形成一条稳定的战线。在东线德奥和俄在广阔的区域激战,双方投入的兵力有限,没有形成西线的胶着态势,1914年8月俄军分两路进攻东普鲁士和波兰的加里西亚,德国陷入两线作战,9月北线俄军被德军击溃,而在南线奥军被击败。11月德军协助奥军阻止了俄军的进攻。1914年战争爆发后日本就急不可待的对占领青岛的德军发动进攻,随后又占领了同盟国属的太平洋岛屿,1914年10月,土耳其参战,袭击了俄黑海舰队和港口,10月底土、俄在高加索展开激战,至1915年土军被击退。同时英军在阿拉伯人配合下在夺取了叙利亚的土耳其领地。

1914年8月,英国与德国舰队开始在北海交战,1915年2月,德国开始进行无限制潜艇战,但迫于美国的压力很快又停止了袭击中立国船只。

1915年同盟国采用西守东功的方针,年初德军在西线转入防御,4月英法联军反攻,德军中使用了毒气弹,随后双方大规模使用化学武器,同时配发防毒面具,化学武器就没有发挥多大作用。9月联军再次发动攻势,仍没有取得进展,双方恢复对峙。在东线,同盟国和俄国都计划新的攻势,2月,德奥抢先发动进攻,3月俄军也发动进攻,形成犬牙交错的战线。夏季德军抽调西线主力发动全面进攻,俄军损失170万人,退至本土防御。在南线,1914年奥军被塞尔维亚击败,1915年10月,保加利亚加入同盟国一方对塞尔维亚宣战,塞军在两线夹击下很快失利,11月塞尔维亚被占领。同年5月,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对奥匈帝国宣战,随后对奥发动多次进攻,全部被奥军击败。

1916年,德军再次把重点转移到西线,2月21日德军集中优势兵力发起凡尔登,起初法军准备不足,德军取得了一定进展,很快援军赶到,战局又重现了1914年的景象,至9月2日,法军击退了德军的进攻。为配合凡尔登防御,6月24日,英法联军发动索姆河战役,英法联军和德军都使用飞机进行支援,并进行了大规模空战,9月15日英军首次投入坦克参战,至11月战役结束英法联军和以往一样损失惨重而毫无进展。1917年初协约国再次发动全线进攻,在6月的康布雷战役中,英军集中使用坦克在飞机的配合下发动突袭,取得了一些战果,但很快又被德军击退。1916年3月,俄军在东线重新发动了攻势,南路俄军取得了一些进展,1917年3月,俄国工人和士兵爆发起义,推翻沙皇,7月,俄军继续向奥军进攻,9月德奥援军赶到,发动里加战役,击溃俄军。11月7日,俄国布尔什维克领导工人士兵发动十月革命,推翻临时征服,建立苏维埃政权。12月,苏俄退出帝国主义战争。1916年8月罗马尼亚对奥宣战,12月被同盟国占领,1917年6月希腊对同盟国宣战。

1916年德国海军努力突破英舰队的封锁,5月31日,双方海军主力爆发了日德兰海战,双方损失惨重,都没有消灭对方主力,但德国舰队从此退守港口丧失海面的制海权。1917年,德国恢复无限制潜艇战,但很快招致美国参战。

1917年4月,美国参战,很快组织远征军投入欧洲战场,美国参战后原本中立的拉美国家纷纷对同盟国宣战,同年8月中国对德奥宣战,并派遣近20万劳工到欧洲修筑工事。

1918年德国战争力量已近枯竭,为尽快结束战争3月起又进行了大规模进攻。3月21日起对英法联军连续发动进攻,至5月30日进至巴黎仅60公里处,随后美军加入作战,德军有经验的部队再次耗尽,7月协约国转入反攻。7月18日法军在坦克和炮兵弹幕的掩护下发动反击,空军夺取了制空权,8~9月英军和美军在大量坦克和飞机的支援下连续发动亚眠战役和圣米耶尔战役,德军濒于崩溃。9月26日,西线协约国发动总攻,10月20日,德军全线溃退。同年9月协约国在巴尔干开始反攻。9月24日战败的保加利亚军发生起义,29日保加利亚投降。同年6月奥军对意大利发动了最后的攻势,很快被意军击退,10月意军发动反攻,30日奥军防线崩溃,11月3日,奥匈帝国停战,并很快解体。同一天德国基尔水兵爆发起义,11月9日,德皇威廉二世退位,当天成立了社会主义共和国政权。爆发革命,后德国资产阶级和容克地主集团为保住统治地位迅速向协约国求和,11月11日,双方签署了条件苛刻的停战协定,德国交出所用殖民地和重武器。1919年1月28日,巴黎和会召开,经过长时间争吵,6月28日签定「凡尔塞和约」。德国被禁止重新武装,领土被支解,并承担巨额赔款。

战后德国不满「凡尔塞和约」的束缚,为新的世界大战策源地形成积累了条件。这场战争削弱了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美国成为一流大国。日本、意大利等新兴帝国主义国家也从德、奥的崩溃中捞足了好处。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成立社会主义国家后,共产主义运动和殖民地解放运动蓬勃兴起。一战前世界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技术空前发展,人类战争从平面发展到包括空中和水下的立体战争,战争样式彻底改观。

英法世仇开始于诺曼征服,至1336年,双方一直有大大小小的冲突,1336年,英王爱德华三世要求继承法国王位,被法王菲利普六世拒绝,百年战争爆发,百年战争以法国最终胜利告终,英国丧失了所有欧洲大陆领地,后来的七年战争和拿破仑战争英法都是死敌,到了二战,法国被德国打败,英国作为盟友仍然不忘削弱法国,集结舰队悍然袭击了法国舰队,因此英法世仇的程度要远大于德法

1939年10月18日,希特勒指示陆军说,要把已经征服的波兰看作是德国未来军事行动的集结地区,指的当然就是苏联,但前提是德国从西线腾出手来。

接着,法国沦陷,英国崩溃在即,这时希特勒认为德国已经从西线腾出手来,对苏联进行大规模入侵了。

确实当时英国已经对欧洲大陆无能为力,德国甚至在埃及登陆,企图切断英国和亚洲的联系,并且差点得手。没成功是因为希特勒要优先进攻苏联,没有从希腊包抄埃及。

1楼是错误的,这和日本没有关系,也没有打破希特勒的战略布局,将英法击败,赶出欧洲大陆,进攻苏联,这才是希特勒战略布局。在希特勒政策里,要发展海军就必须削弱陆军,而只要苏联还在,就万不能削弱陆军。所以美国宣战与否,德国都会进攻苏联,因为苏联一旦被德国征服,英国在欧洲的最后一丝希望将荡然无存,所以既然登陆英伦三岛有困难,那就先征服苏联。其实大家看二战,不要看得这么简单,要看到“制度”问题。当年整个欧洲都是反对苏联的,就因为苏联是社会主义,是一个以推翻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为目标的国度,就这个理由,足够欧洲各国绞杀100遍。这和封建王朝绞杀资本主义是一样的。英美对德国来说,是一个吵架的朋友,而共产主义,才是真正的异种,是一个危害自己的种族。因为资本主义胜利了,就是割地赔款更换政府,但苏联胜利了,直接资本主义覆灭,***执政,然后将所有资本家尸体挂城墙上。

就个人为人,德国进攻苏联的举动是正确的。原因:

1,英国既然在欧洲大陆已经无能为力,被德国压制,那么征服英国只是时间问题,不可能因为登陆不了,就和你耗上100年。

2,英国背后还有美国,美国的工业实力让德国意识到,战争拖得越久,德国优势就越被危及。

3,德国进攻苏联前夕,亲德的南斯拉夫政变,希特勒下令征服南斯拉夫。为此巴巴罗萨计划延迟1个月,而就是这1个月,让德国失败。

4,当德国占领希腊时,隆美尔请求从希腊包抄埃及,埃及一旦被德国占领,英国和亚洲就无法联系,这和登陆英国并征服英国的效果是一样的。但是希特勒拒绝了,因为征服了英国之后,士兵产生厌战情绪,那么进攻苏联就不可能了。但是英国之后必须进攻苏联,既然如此,干脆放着被压制的英国不管,先把逐渐壮大的苏联击溃。

最后怎么样?御寒工作没做好,之前还浪费了一个月,冬天来了,德国战争武器彻底报废,大批兵官冻伤,进攻受挫,导致战争失败。如果希特勒把这些工作做好,那么苏联必败无疑,因为当时苏联最后一批有生力量军校里的学生,已经派去保卫莫斯科了,也就是说苏联再也拿不出一兵一将,如果不战争德国,苏联将再无兵源,这就意味着覆灭。

其实两线作战,历来军事家都极力避免的,但是不能固步自封。以色列在第3次中东战争时,西边对埃及作战还刚取优势,东边就开始对叙利亚戈兰高地进攻,在最短的时间内重挫对手的军事实力,比单线徐徐推进更能有效的取得战争主动权。希特勒不进攻苏联,最多是把战争延续多几年,因为只要德国还耗在那,被苏联看穿了德国无进攻英国的企图,那么苏联必将猛然醒悟,知道自己性命忧关,那么很可能苏联先打过来。

在英法消极避战的同时,德国也不愿过早同英法交战。在侵波战争期间,它力求稳住西线,以避免两线作战。侵占波兰后,它又企图以“和平”烟幕掩护新的战争准备。因此,希特勒继1939年9月19日在但泽宣称他没有同英法打仗的意图后,又于10月6日在德国国会向英法提出“和平”建议。

由于在英法对德宣战后,双方在8个多月的时间里都无意正面交锋,从1939年9月3日~1940年5月9日,西线出现了宣而不战和不战不和的不正常局面。于是,英法对德国的这场“战争”被人们称为“奇怪的战争”。

英国和法国两个国家关系在欧洲各国还是比较好的了。其他的一些国家真的不好说了。英国法国也是历史上打仗打出来的情感了,而德国和法国没少打,打一次法国亡一次,别提多尴尬了。具体欧洲这些国家就是英国法国德国还是经济实力非常靠前的,也是“三驾马车”,引领欧洲发展。但是近来英国脱欧开始在经济军事一部分的投奔美国,所以就和欧洲可以说是越走越远了。但是仍在脱欧之后保持友好的特殊关系。其他欧洲的小国家就没有说的必要了,具体的就是欧盟这个博弈的圈子里,法国德国肯定是相互竞争的,那法国以自己的力量敌不过德国,怎么办?就和英国报团取暖,并在一定程度上投靠美帝。

英法关系最突出的就是百年战争(1337—1453年,英法两国间先为王位继承问题展开争权夺利,尔后演变为英国对法国的入侵,法国则被迫进行反入侵,从而进行长达百年的战争)。其他还有:

(1)18世纪英法之间为争夺欧洲霸权和在印度、北美的殖民地发生战争。结果法国战败,丢失很多在印度和北美的殖民地。

(2)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武装干涉法国革命,同拿破仑争夺欧洲霸权,最后英国打败法国。

(3)在1777年北美独立战争取得萨拉托加大捷后,法国援美对英作战。

(4)1814~1815年参加维也纳会议,通过限制法国,保持欧洲均势等决议,英国还夺得了许多原属法国的海外殖民地。

(5)1853~1856年英法联合同俄国进行克里米亚战争,结果打败俄国。

(6)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对付共同敌人德国,维护自身利益,英法组织包括俄国在内的“三国协约”集团。

(7)一战期间,英法联合在西线对德作战,并最后取得战争胜利。

(8)战后在巴黎和会上,法国极力想削弱德国,英国则奉行欧洲“均势”,反对过分削弱德国,英法产生矛盾。

(9)战后初期,英法共同操纵国联,都反对美国插手欧洲事务。二三十年代在德国赔款问题和法国安全问题上,两国意见分歧;30年代面对法西斯侵略扩张,采取绥靖政策。

(10)二战期间,两国共同实施敦刻尔克撤退,加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共同对敌。

(11)二战后两国共同接受美国马歇尔计划援助,加入北约。现在两国都是欧盟成员国

从本质上看待殖民时代的英法关系,首先,都是殖民主义国家,在对待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总体利益上基本一致;在争夺霸主地位,控制势力范围,涉及各自的利益时,会发生矛盾,以致激烈的冲突;在受到共同的敌人威胁侵害时,能暂时团结起来共同应对危机,但结盟中也各打各的算盘。这就是资产阶级的本性所决定的。

不过有一点,英法两国互相之间没有直接占领统治过对方的本土,故两国历史上没有象中日之间的切齿之恨。

德国与法国的恩怨很早

1当时普鲁士(还不叫德国)要统一,而法国百般阻挠,于是爆发了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德国为羞辱法国,在法国凡尔赛宫的镜厅为德皇加冕

2一战期间,德法由于历史矛盾,再次发生战争,后来一战德国战败,在法国贡比涅森林里的火车厢里法国接受德国投降仪式法国再次与德在凡尔赛宫签定<凡尔赛合约>在和约中,法国企图以最大的限度来削弱德国,复仇的种子再次植入德国人的心中

3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投降,西特勒故意再次来到法国贡比涅森林里的火车厢里,接受法国的投降

4二战后,由于两极格局不断加强,西欧国家普遍衰落,只有联合起来才能摆脱两极格局的阴影,和美国马歇尔计划对他们的束缚,所以法德之间忘记历史的恩怨,开始携手并进,共同为欧洲的发展而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3645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8
下一篇2023-11-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