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简介

高尔基简介,第1张

(1868~1936)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出身贫苦,

幼年丧父,11岁即为生计在社会上奔波,当装卸工、面包房工人,贫民窟和码头成了他的

“社会”大学的课堂。他与劳动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亲身经历了资本主义残酷的剥削与压

迫。这对他的思想和创作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高尔基刻苦自学文化知识,并积极投身革命活动,探求改造现实的途径。1892年发表处

女作《马卡尔·楚德拉》,登上文坛,他的早期作品,杂存着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种风格,

这是他无产阶级世界观形成前必然经历的阶段。浪漫主义作品如《马卡尔·楚德拉》、《伊

则吉尔老婆子》(1895)、《鹰之歌》(1895)等,赞美了热爱自由、向往光明与英雄业绩

的坚强个性,表现了渴望战斗的激情;现实主义作品如《契尔卡什》、《沦落的人们》、《

柯诺瓦洛夫》等,描写了人民的苦难生活及他们的崇高品德,表达了他们的激愤与抗争。这

些作品的主人公大多是努力探求新的生活道路、思考生活的意义并充满激烈内心冲突的人物。

1901年他创作了著名的散文诗《海燕之歌》,塑造了象征大智大勇革命者搏风击浪的勇

敢的海燕形象,预告革命风暴即将到来,鼓舞人们去迎接伟大的战斗,这是一篇无产阶级革

命战斗的檄文与颂歌,受到列宁的热情称赞。

1905年革命前夕,高尔基的创作转向了戏剧,1901~1905年,他先后写出了《小市民》、

《底层》、《避暑客》、《太阳的孩子们》和(野蛮人》等剧本。特别是《小市民》、《底

层》展现了现实生活中工人的新形象与新的精神面貌,表现了他们为自己权利而斗争的决心

与乐观情绪,它们的上演,在当时俄国的剧坛上引起了轰动。

1906年高尔基写成长篇小说《母亲》和剧本《敌人》两部最重要的作品——标志着其创

作达到了新的高峰。《母亲》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批自觉为社会主义而斗争的无产阶级

革命者的英雄形象,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列宁肯定了它的现实意义。

1905年革命失败后,高尔基赴美国及意大利写了一系列政论文章,抨击西方资本主义制

度和充斥于思想、文学界的形形色色反动思潮。1908年创作的中篇小说《忏悔》流露出唯心

主义的造神论思想,受到列宁的严肃批评,并得到他的热情帮助。尽管如此,高尔基的主导

倾向仍然是积极的,富于革命的战斗精神。对新的无产阶级文学创作方法的特征从理论上进

行了许多探索,提出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观点。他在两次革命之间的创作成果颇丰,

如《奥古洛夫镇》(1909)、《夏天(1909)、《马特维·柯热米亚金的一生》(1910~

1911)、《意大利童话》(1911~1913)、《俄罗斯童话》(1912~1917),以及稍后完成

的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的前两部《童年》和《人间》(1913~1916)。

十月革命之后的十年间,高尔基因健康欠佳,仅写了关于列宁及一些作家的独具艺术风

格与重要文献价值的回忆录及自传体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我的大学》(1922~1923)、《阿

尔塔莫诺夫家的事业》(1924~1925)等几部作品。1921年,他遵照列宁忠告,到国外养病。

1931年回国之后,从1925年起着手创作卷帙浩繁的具有史诗气魄的长篇巨著《克里姆·萨姆

金的一生》,这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到1936年他去世前还写了《苏联游记》(1929)《英

雄的故事》和多部剧作《耶戈尔·布雷乔夫等人》(1932)、《托斯契加耶夫等人》(1933)、

《瓦萨·日烈兹诺娃》(1935),以及大量的文艺理论、文学批评和政论文章,对马克思主

义文艺理论和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高尔基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也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他组织成立了苏联作家协会,

并主持召开了全苏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培养文学新人,积极参加保卫世界和平的事业。

高尔基的作品自1907年就开始介绍到中国。他的优秀文学作品和论著成为全世界无产阶

级的共同财富。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主要描写阿廖沙的童年,三部曲中的另外两部《在人间》、《我的大学》主要叙述阿廖沙的青少年经历。为使读者对阿廖沙的成长过程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这里简介一下后两部作品的内容。《在人间》描绘阿廖沙岁走向社会外出谋生的经历。他备受生活煎熬,做过各种工役,受尽欺凌、侮辱、愚弄、甚至毒打和陷害,体验了社会生活底层的艰辛,认识到人性的丑恶。不过,外婆的善良、厨师的正直、玛戈尔皇后的博学,又使他看到生活的光明面。同文物鉴定人、司炉工、木匠等人的交往也使他感到人性的多面与复杂。他酷爱书籍,利用一切机会读他所能碰到的书籍,为此吃了种种苦头。《我的大学》描写他在喀山时期的活动与成长经历。他16岁报着上大学的愿望来到喀山,但理想无法实现,喀山的贫民窟与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他无处栖身,与人共用一张床板。在码头、面包房、杂货店到处打工。后来,因接触大、中学生、秘密团体的成员及西伯利亚流放回来的革命者,思想发生变化。他阅读革命民主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著作,直至参加革命活动。在革命者的引导之下,摆脱了自杀的精神危机。喀山的4年使他在思想、学识、社会经验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1914年俄国作家梭罗古勃在《作家日记》中谈到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时写道:“我边读边感到遗憾。我不由得想起列夫·托尔斯泰那充满芬芳气息的童年。相反地这里却是打架,斗欧,鞭笞……简直是一种在心理上不可理解的施虐狂。”的确,整篇《童年》中所描绘的是一种浓厚的、色彩斑斓的、离奇的难以形容的生活。那段生活,仿佛是由一个善良而且极端诚实的天才美妙的天才讲出来一个悲惨的童话。在那种黑暗生活中,残酷的社事情太多了。小孩子做错了一点事,要脱掉裤子挨打;父子兄弟间为了分家,吵架斗殴,甚至打得头破血流;外祖母毫无过失,也逃不了外祖父的拳打脚踢;米哈伊尔舅舅为了寻开心,用烧红的顶针捉弄老匠人格里戈里;母亲跪在地上请求继父不要在外面鬼混,继父却用他穿着靴子的脚狠狠地踢她的胸部;格里戈里为外公干了一辈子活,当他双目失明,丧失劳动能力时,却被赶出染坊,流浪街头乞食为生;外公不但残酷剥削工人,而且六亲不认,与老伴一起煮茶时,茶叶也要放在手心里细细数过,生怕自己吃了亏。最后,又把老伴与外孙赶出家门,让她们自谋生路。但尽管作品中描写了那麽多目不忍睹的惨事与丑事,整部作品仍然象阳光透过云层一样放射出了乐观主义的思想光辉。主人公阿廖沙没有被艰辛、痛苦和屈辱的生活所压倒,他满怀信心,奋斗拼搏,冲破种种障碍与不幸,不断探索新生活,这种乐观主义精神使作品在思想内容上带上了积极的色彩。作者高尔基在《童年》中也一再说明:“每当我回忆起俄国令人压抑的龌龊野蛮的生活,我常常问自己:这种丑陋的行为有必要去写吗?我每次都怀着充分的信心回答自己:有必要!因为这就是活生生的丑陋的生活现实,这种现实目前还存在着。要改变这种现实,要从人们的记忆和心灵中,从我们沉重龌龊的生活中清除它的影响,就必须透彻地了解这种现实。”“我描写现实生活中的这种丑恶行为,还有一个比较积极的原因:虽然这些丑行令人恶心,使我们感到压抑;虽然它们扼杀了无数美好的灵魂,但俄罗斯人的心灵仍旧是那样健康、年轻,正在克服并且最终能够克服这种丑恶的行为。”“我们的生活是非常奇妙的。在我们的生活中,虽然有滋生各种无耻的败类的肥沃的土壤,但这种土壤终究会生长出卓越的、健康而且富有创造性的力量,生长出善良和人道的东西,它们不断激发我们建设光明的人道的新生活的不灭的希望。”这一方面表明了高尔基的美学原则:作家不必回避生活中的任何丑事,但目的是为唤醒人们的重视,从而彻底消灭它,并且坚信人类社会有一种真善美的自我调节机制。另一方面也表明高尔基写童年的悲惨经历,目的不是为了向人显示他是多麽值的同情与可怜,也不仅仅是简单的回忆童年生活,而是用自己童年的亲身经历,告诉读者,无论环境多麽恶劣,生活多麽艰难。总有一些善良美好的人,只要怀着一颗向上的心,在龌龊的环境下也能培养出健康、正直的心灵。因此,我们说全书的思想内容表现上是积极向上而非颓废委靡的。作品主要塑造了两大类人物形象,作者通过对这两大类人物的叙述表达了对他们的爱憎之情。两大类人物一类以外公为代表的自私残暴的人,一类是以外婆为代表的正直、善良的人。外公是阿廖沙十分讨厌的一个人<SPAN lang=EN-US>,对他无论是外貌描写还是内心世界的刻化,总有作者辛辣的讽刺意味在里面。他矮小、干瘦,只有外婆的肩膀高,走起路来步子快而细,自私残忍,野蛮粗暴,动辄就打人骂人,哪怕遇上一点不如意的事情也要歇斯底里的发作。为了维护他那摇摇欲坠的小业主地位和分崩离析的家庭,他残酷的虐待工人伙计,甚至六亲不认,将替他劳动了一辈子的老匠人格里戈里赶出家门,共同生活了一辈子的老伴他也要她自谋生路。有钱时作威作福,独断专行。破产后更加贪婪吝啬,品格底下。物质上破产,精神上也完全垮掉。尽管在这个市侩气十足的人身上还有一点人性的闪光,如他年轻时候在伏尔加河当纤夫,经历了贫困和沉重的生活,是一个生活的斗士与勇士。当他给阿廖沙讲到那时的经历时,露出一种真诚而兴奋的表情。再如他叫阿廖沙识字也体现对阿廖沙的疼爱。但这一切并不能掩盖他整体人性上的残忍与自私。对于外公的种种恶劣行为,阿廖沙是非常讨厌的,尤其是外公无故殴打善良的外婆时,他无比愤怒,报复外公。这种厌恶、愤怒同样也存在于作者心中,通过对阿廖沙反抗外公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以外公为代表的那一类人的蔑视、厌恶、否定,也表达了作者对小市民阶层肮脏、龌龊不良品性的否定。与对外公那类人的厌恶相反,作者通过对外婆等人的回忆,表达了对以外婆为代表的劳动人民的热爱、崇敬之情。外婆善良慈祥,爱亲人,爱邻居,爱所有的人。她心甘情愿把生活中的一切压力都承担下来而毫无怨言。生活的困苦、丈夫的殴打、儿子的忤逆……都熄灭不了她内心深处的仁爱之光。她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与诗意的劳动妇女,她能歌善舞,善于讲形形色色的传说、童话、民间故事。她还是一个勇敢的人,作坊起火时,所有的人都惊慌失措,只有她冲进火海,抢出水桶大小的一桶硫酸盐。因此,尽管她有对恶势力顺从忍耐,对上帝盲目信仰的缺点,这并不影响她整体人性上的光辉。与外婆同类的人还有小伙子茨冈与房客“好事儿”。小伙子茨冈是个弃婴,被外婆收养,长大后就成了外公的雇工,他勤劳能干,力大无穷,虽然被外公与舅舅当成牛马使唤,仍很善良乐观。相对于小伙子茨冈来说,房客“好事儿”则是一个成年人,对生活有透彻的了解与感悟。他是祖国无数优秀人物中的一个,见识远大,教阿廖沙用心观察生活、发现生活,教他做任何事都要讲究技巧。这些人都是阿廖沙所喜欢与崇敬的,他们对阿廖沙人生观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从正面唤起了阿廖沙对生活的热烈向往。这些人都不同程度的向阿廖沙敞开自己的心灵,帮助他了解到在生活中除丑事之外,还存在着健康与富有创造性的东西。作者在作品里写道:“在童年,我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蜂窝,一些普通、平凡的人们象蜜蜂一样,把自己的知识和关于生活的想法的蜜送到那里,每个人尽自己的力量慷慨大方的充实着我的心灵,这种蜜往往是肮脏而苦涩的,但这一切知识仍然是蜜。”因此,高尔基在作品中流露出对这些人的热爱、赞美之情,通过阿廖沙的与他们的交往热情讴歌了他们。作品通过对阿廖沙童年经历的描写从侧面也暴露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当时的俄国社会处于<SPAN lang=EN-US>19世纪70—90年代,正是俄国大革命的前夕,整个社会处于沙皇的统治之,下人民流离失所。偷窃在村民中已形成一种风气,已经不算是罪恶,而且对于半饥半饱的小市民来说差不多是唯一谋生的手段。儿童无钱上学,沦落街头,靠捡破烂为生。从广义上讲,也正是这种民不聊生的社会环境造成了阿廖沙的个人悲剧。

1、许多久别重逢只是为了好好说一声再见。

2、黄昏也被人遗忘了,没人见过我们拥抱、轻吻、叹息,我们会再相遇,如果被同一个人梦到。

3、一想到你,我就觉得我是幸运的。时常感觉到有一处暖暖的,像吃饱睡足后的舒服。

4、人活着大概就是为了看见每天清晨打在窗外松树上的阳光吧,每天都是不一样的颜色。

5、即使终须一别,也想陪你尽可能久一点。不想做开口说再见的那一方。

7、成长很痛的一课是,那个你从未设防的人,朝你开了最猛的一枪。

8、想待在一片草地上,靠着一棵枝叶繁茂的树,听风把叶子吹得沙沙响,小憩或看一本书都好。

9、我还年轻,不要妥协,不能因为贪恋安慰的怀抱去寻求一个不爱的人。我要你,我的白衬衫,青柠酒;我要我的欲望不灭,英雄梦想不死,我要你。

10、人要在夹缝中生存,总需要一点挣扎与运气的。

11、你不用想办法安慰我,也不必说话。你肯坐在这里陪我,就已经让我感觉好很多啦。

12、忙忙碌碌地生活着真好啊,根本没时间伤春悲秋,每天的念头就只有:干完今天的活就可以睡觉啦。

13、只要我可以独自走过这四季,那么便也能走完这余生。

14、你终于明白安稳的生活是多么可贵,窗外的雪松和炉火上炖着的汤,满屋的光影和太阳的香,清晨去骑单车逛菜场,夜晚来踏月聊天还歌唱。

15、身上能一直保留着少年感的人真是太美好了。

16、越接近这个世界和其他人,越觉得我只有一个人。

17、没有空欢喜,没有恨别离,只有抚平眉眼的风,只有冲淡愁绪的雨,行囊已经收拾好,要前往下一个目的地,所有的事情都有意义,所有的事情都值得庆幸。

18、自此以后,你不再归来,于我而言,才是最好的礼物。

爱因斯坦名言大全 论朋友和其他人

爱因斯坦名言大全 论朋友和其他人

爱因斯坦名言大全-论朋友和其他人

致情人和所谓的苏联间谍科年科娃----简介

1998年,一组爱因斯坦所写的信件在纽约的索思比拍卖行拍卖。信是写给一个女人的,她是爱因斯坦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战时住在普林斯顿时的情人。这个女人就是玛加丽塔科年科娃。按照苏联间谍头子苏多普拉托夫(pavelSu-d。plat。v)于1995年出版的一本书,她是一个苏联间谍,正式任务是将爱因斯坦介绍给苏联驻纽约的副领事和影响她在普林斯顿时常遇到的奥本海默(JR。bert。ppenheimer)及其他卓越的美国科学家。她在将爱因斯坦介绍给苏联副领事米哈伊列夫(pavelMikhailev)这件事上成功了,爱因斯坦在他们的通信中提到了他。但是,苏多普拉托夫的其他说明是可疑的,例如他说当时奥本海默在普林斯顿,实际上奥本海默远在3200公里之外的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以帮助设计原子弹,且直到1947年才来到普林斯顿,即在科年科娃夫人离开后两年。通信开始于1945年末,当时爱因斯坦66岁,科年科娃夫人45岁左右(虽然《纽约时报》说她是51岁),她的丈夫谢尔盖(Sergei)于1935年在高等研究院塑造了爱因斯坦的半身铜像。她和谢尔盖是俄国移民,从20世纪20年代初到1945年住在[纽约]格林威治村.1945年被召回苏联。玛加丽塔是玛戈爱因斯坦的好友,玛戈的前夫在20世纪30年代初曾任柏林的苏联大使馆职员。人们知道玛加丽塔与其他著名人物也有染,但没有迹象表明爱因斯坦知道她可能是一个间谍。见《纽约时报》,1998年6月旧Al版,以及索思比拍卖行的目录.

1998年6月26日:下面的所有信件都载于索思比拍卖行的目录中或《纽约时报》上,译文稍有不同。

因为你对故国的伟大的爱,如果你不走这一步『回到俄国1.或许你有时会感到痛苦。因为你和我不一样,在你面前还有几十年的积极工作和生活;而对于我,每件事情都表明我的日子自然而然地不会太多了。我时常想念你。

我近来自己洗头发,但不太成功;我不像你那么小心。

但这里的一切使我想到你:在我隐居的小舍中的几本字典、奇异的烟斗(我们认为它丢了),和其他所有小东西:还有我孤独的窝。

现在[战后]人们生活得就像以前一样,显然他们从他们过去不得不面对的恐怖中没有学到什么东西。以前使他们的生活复杂化的那些小诡计又占据了他们的绝大部分思想。我们是一种多么奇怪的物种啊。

如果你能收到这封信,请接受我最好的祝愿和亲吻。

也许魔鬼会抓住拦截这封信的任何人。

我能想象[莫斯科]五一节的庆祝仪式必定是十分壮观的。但是你知道我是以关切的心情观看这些夸张的爱国主义炫耀。我总是试图让人们相信世界主义的、理性的和公正的思想的重要性.

关于朗之万(1872-1946)

如果他爱居里夫人,而她也爱他,他俩不必一起私奔.

因为他们有许多机会在巴黎相会。但我没有他俩之间有任何暖昧关系的印象;相反,我发现他们三个人处于一种愉快和单纯的关系之中。

致赞格尔的信,1911年11月7日,提到这位已婚的物理学家和玛丽居里有染的谣传。第三个人是指另一个同事佩兰(Jeanpemn)。

《爱因斯坦全集》,第五卷,文件303像他那样对事物的本性有明晰的洞察、有为真正的人道主义而挑战的强烈感情并具有从事斗争的行动能力的人,在任何时代都是少见的。当这样一个人逝世时,他留下的空位,对于活着的友人来说是难以忍受的。他对促进全人类有更幸福的生活的渴望比他对纯粹智力的启蒙的热望还要强烈。从来没有一个曾求助于他的社会良心的人从他那里空手而归。

我已经听到朗之万的死讯。他是我最亲密的朋友之一,一个真正的圣人,并且才华卓绝。确实,因为他不能洞察那些对他的本性来说是如此陌生的卑劣动机,政客们就利用了他的善良。

关于勒纳(philipLenard,1862-1947)我钦佩作为实验物理学大师的勒纳;但他在理论物理学中还没有作出任何突出的成就,而他对广义相对论的反对意见是如此浅薄,以致迄今为止我一直认为没有必要详细回答那些意见。

论顽固的纳粹分子、反犹太主义者,以及(190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载于《柏林日报》,1920年8月27日,1-2。《爱因斯坦全集》,第七卷,文件45关于列宁(Lenin,1870-1924)和恩格斯(Engels,1820-18951我尊敬列宁,作为一个人,他付出了他的全部精力,完全牺牲了他的个人生活,把自己献身于实现社会主义正义事业。可是我认为他的方法是不适当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像他这样的人是人类良心的卫士和重建者。

在俄国之外,当然没有人把列宁和恩格斯看作科学思想家,也没有人有兴趣把他们当作科学思想家来反驳。俄国的情况也是如此,只是人们不敢这样说。

关于洛伦兹(1853-19281

洛伦兹是智慧和机敏的奇迹。一个活生生的艺术精品!按照我的意见,他是与会[布鲁塞尔的索尔维会议]理论物理学家中最聪明的一个。

在您面前,我在智力方面自愧不如的感觉并没有减弱[我们之间]谈话所带来的快乐,特别是由于您对所有人表现出来的父亲般的慈爱使我不会产生任何压抑的感觉。

他将他的生活塑成如同每个细节都精妙绝伦的艺术品。他始终一贯的仁慈、宽厚和正义感,与他对人及人事的稳妥和直觉的理解相结合,使他在他所进入的任何领域都成为领袖人物。

对我个人来说,他比我一生中遇到的其他所有人都更为重要。()

人们不了解洛伦兹对物理学的发展有多么巨大的影响。如果没有洛伦兹作出这么多的伟大贡献,我们不能想象物理学会是怎样。

关于马赫(ErnstMach,1838-1916)对他来说,直接来自观察和理解的快乐_斯宾诺莎(Spin。za)的对理智的爱二是如此强烈,以至于他直到晚年还以儿童般的好奇眼光观看这个世界,因此他能够在对万物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理解中找到快乐和满足。

马赫是一位卓越的力学家,但他却是一位可叹的哲学家。

关于迈克耳孙(AlbertMichels。n,1852-1931)我总是把迈克耳孙看作科学领域中的艺术家。他最大的快乐似乎来自实验本身的美和所用方法的优雅。

关于尼赫鲁(JawaharlalNehru,1889-1964)我可否告诉您我是以强烈的感情阅读了印度制宪会议废除了贱民制度[的决议]我知道在印度为解放而斗争的各个阶段您起了多大的作用,热爱自由者一定是多么感激您和您伟大的导师甘地。

关于牛顿(1643-1727)

他明晰的、涉及广泛领域的思想,作为自然哲学领域里我们整个近代概念结构的基础,在一切时代都将保持它们独一无二的意义。

牛顿决定创造绝对空间,他的逻辑良心是十分可敬的。他也可以将绝对空间称为刚性以太。为了给加速度以客观意义,他需要这样一个实在。后来企图在力学中取消绝对空间的尝试(马赫除外)都只是捉迷藏的游戏。

我的意见是,最伟大的创造性天才是伽利略和牛顿,在某种意义上我把他们两个看作形成了一个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中,牛顿是在科学领域中实现最雄伟业绩的[人]。

他集实验家、理论家、技工,以及并不是最不重要的解说能手于一身。

牛顿是第一个成功地找到一个明晰的形式体系基础的人,从这个基础出发,他可以用数学思维逻辑地、定量地推导出一个广泛的现象领域,并与经验协调一致。

牛顿,你所发现的道路,是你那个时代一个具有最高推理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所能找到的唯一道路。你所创造的概念,甚至在今天仍然是我们物理学思想中的一部分,虽然我们知道,如果我们力图更深刻地理解各种关系,就必须超越它们。

关于诺特(EmmyN。ether,1882-1935)一收到诺特**的新著作,我就再次为她不能正式上课感到极大的不公。在[推翻这一规定的]过程中,我非常倾向于采取有力的步骤。

致克莱因(FelixKlein),1918年12月27日,关于卓越的德国数学家诺特,有人因她是女性而不让她成为哥廷根大学的教师。爱因斯坦档案14-459;《爱因斯坦全集》,第八卷,文件677如果他们从她那里学会一两样东西,这对哥廷根的老卫道士没有坏处。她当然知道她在做的事情。

按照大多数在世的权威数学家的判断,诺特**是自妇女开始接受高等教育以来所出现的最卓越、最富有创造性的数学天才。

关于奥本海默(1904-1967)

我必须说,奥本海默是一个特别的人。很少人有这样的天才和正直。他可能没有对科学作出任何非凡的贡献,即他没有推进科学,但他在技术上很有天赋。在我和他的全部交往中,他行为得体,彬彬有礼。

关于泡利(W。lfgangpauli,1900-1958)这个泡利是个谄媚的人。

论这位奥地利物理学家和(194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引自赫尔曼:《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奥地利》,载pLusLucis,1995年2月,20关于普朗克(1858-1947)主要是由于他支持这个理论的果断和热忱的态度,这个理论才这么快就引起了该领域内同行的注意。

论这位爱因斯坦钦佩的德国物理学家和(191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作为科学家的麦克斯普朗克(MaxplanckasScientist,1913年)一文中谈到了狭义相对论,载于《爱因斯坦全集》,第四卷,文件23。1905年后,普朗克比任何其他人都更坚定地承认相对论。

木要引诱普朗克离开这里是完全不能想象的。他与其他人完全不同,他身体的每一根纤维都植根于他的祖国。

普朗克的不幸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当我从罗斯托克回来后去看望他时,我无法止住我的眼泪。他是惊人地勇敢和沉着,但他钻心的痛苦还是显露无遗。

如果在我们中间有更多像他那样的人,人类将多么不同,将比现在好得多。但这看来是不可能的。在每个时代、每个地方,高尚的人总是孤立的,不能影响外部事件。

他是我所认识的最好的人之一,但他确实不理解物理学,[因为]在1919年日食期间,他彻夜未眠,想看它是否确认了光线被引力场所弯曲。如果他真正理解了广义相对论,他就会像我一样上床睡觉。

关于拉特瑙(WaltherRathenau,1867-1922)当一个人生活在云雾之中,他就容易成为一个理想主义者。但他却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一个理想主义者,并且和其他少数人一样知道它的踪迹。

论这位德国外交部长,他于1922年被称为执政组织的法西斯秘密恐怖组织的成员所刺杀。引自《新评论》(NeueRundschnu)33(1922),815-816。爱因斯坦档案32-819水有几次我和拉特瑙在一起花几小时讨论各种问题。

这些谈话往往是相当单方面的:总的说来,是他讲我听。因为一方面,我不容易得到发言的机会;另一方面,倾听他的谈话是如此愉快,你不用太费神。

关于罗曼罗兰(R。mainR。lland,1866-1944)他抨击个人的贪婪和国家的争夺财富导致战争不可避免,这是正确的。转而把社会革命看作打破战争体系的唯一手段,他可能也不会错到哪里去。

关于罗斯福(1882-1945)

不管这个人何时离开我们,我们都会感到遭受了不可弥补的损失。愿他对人的心灵具有持久的影响!

为美国总统的逝世发表的声明,载于《建设报》(Aujbau,NewY。rk),1945年4月27日。按照1946年8月19日《纽约时报》的说法,爱因斯坦确信,如果罗斯福还活着,他会禁止在广岛丢原子弹。在1945年3月,爱因斯坦曾写一封信给罗斯福,警告他原子弹有毁灭性的效果。总统在有机会读这封信之前逝世。见附录。

我对罗斯福是总统这一点深感遗憾否则我会更经常地去看望他。

关于罗素(1872-1970)

在书中,您把明晰性、确定性和无偏见应用于逻辑、哲学和人类问题,这在我们这一代人中是无与伦比的。

伟大人物总是遭到平庸小人的反对。平庸小人不能理解这位拒绝盲从传统偏见而选择勇敢、诚实地表达自己意见的人。

我『对一些来访者]读了罗素有关宗教的文章。我认为他是健在的作家中最好的一个。文章是巧妙地精心写作的每句话都是有道理的。

关于施魏策尔(AlbertSchweitzer,1875-1965)他是一个伟大人物,正争取成为世界的道德领袖。

引自有关出生于阿尔萨新的医生、传教士、人道主义者和(1952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的一次访谈。载于《绘测》24(1935年8月),384,413他是唯一一位可与甘地相比的、对这一代人有道德影响的西方人。和甘地一样,这种影响主要是由于他以他自身生活实践作出的榜样的力量。

关于萧伯纳(Ge。rgeBernardShaw.1856-1950)他是一位伟大的人物,对人类状况有深刻的洞察力。

论英国作家和(192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致贝索,1929年1月5日,讨论了萧伯纳论社会主义的一本书。

萧伯纳无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我有一次这样说到他,他的戏剧使我想起莫扎特(M。zart)。在萧伯纳的剧本中没有一个多余的词,正如在莫扎特的音乐中没有一个多余的音符。

关于希恩主教(Fult。nJ.Sheen.1895-1979)希恩主教是当今世界上最聪明的[gescheitesten]人之一。他写了一本书,在书中他为反科学的宗教辩护。

关于辛克莱(Upt。nSinclair,1878-1968)他在这里挨骂,因为他无情地揭露了美国生活中喧嚣的阴暗面。

论这位美国作家和(1942年)普利策奖获得者。致莱巴赫一家.

1931年1月16日。爱因斯坦档案47-373关于斯宾诺莎(1632-1677)斯宾诺莎是我们犹太族中产生的最深刻和最纯粹的人之一。

论这位犹太哲学家,他的思想极大地影响了爱因斯坦.写于1946年的一封信中。引自迪伦马特(DurrenmaLt):《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一次讲演》(AlbertEinstein,:EinV。rtrag),22我对斯宾诺莎的泛神论着了迷。我甚至更钦佩他对近代思想的贡献,因为他是把灵魂和肉体当作一个整体而不是两个分离的东西的第一位哲学家。

我的意见是,他的见解之所以未被所有那些要求明晰性和逻辑严格性的人所普遍接受,只是因为这些见解要求的不仅是思想的一致性,而且还要求非凡的正直、宽宏大量和谦虚。

关于史蒂文森(AdlaiStevens。n.1900-1965)史蒂文森很有天赋,但他没有好好利用它。

论前民主党伊利诺伊州州长,他在1952年和1956年与艾森豪威尔竞选总统,但未成功。引自范托娃:与爱因斯坦的谈话.1953年12月12日关于泰戈尔(RabindranathTag。re,1861-1941)由于交流的困难,同泰戈尔口头对话完全是个灾难,因而决不可以发表。

关于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

我怀疑,在托尔斯泰之后,是否还有真正的、有世界影响的道德领袖。他在许多方面仍然是我们时代最重要的先知。今天没有人有托尔斯泰那样的深刻洞察力和道德力量。

关于托斯卡尼尼(Artur。T。scanini.1867-1957)你不再仅是世界音乐文献的难以企及的诠释者,你的诠释值得给予最高的钦佩。你在反对法西斯恶棍的斗争中,也显示出自己是一位有高度良心的人。

只有以他的全部力量和心灵献身于一项事业的人,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师。因此,成为大师是对整个人的要求。托斯卡尼尼用他一生的每个表现证明了这一点。

木关于瓦伦贝格(Ra。ulWallenberg,1912-)作为一个犹太老人,我请求您尽可能找到瓦伦贝格并将他送回他的国家,他是在纳粹迫害的悲惨年代主动冒着生命危险拯救了成千上万的我的不幸的犹太同胞的少数人之一。

关于哈伊姆魏茨曼(1874-1952)

从上帝的特选子民中选出来的人。

致1949年成为以色列第一任总统的哈伊姆魏茨曼,1923年10月27日。爱因斯坦档案33-366我对魏茨曼的感情是有矛盾的,就像弗洛伊德会说的那样。

关于外尔(HermannWeyl,1885-1955)他是一位很出众的人物,但有点脱离实际。我认为,在他的新版书中,他把相对性搞得一团糟上帝宽恕他。

或许由于他全部的敏锐的洞察力,他最终会认识到他完全射偏了目标。

论这位德裔瑞士一美国籍物理学家,他后来与爱因斯坦在同一年成了高等研究院的成员。致赞格尔,1920年2月27日。《爱因斯坦全集》,第九卷,文件332关于惠勒(1911-)惠勒告诉我的东西留给我深刻的印象,但我不认为我会活着弄清楚谁是正确的。这是我首次听到某种合理的东西,一种可能性将是他的想法和我的想法的结合。

关于威尔逊总统(W。dr。wWils。n.1856-1924)在最重要的美国政治家中,或许威尔逊是最像知识分子的人。而且他在与人打交道的技巧方面似乎并不怎么有才能。

写其他人参考段落

1教室里一片寂静,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年轻的老师一会儿看看这个同学,一会儿又看看那个同学,并且亲切地提醒:抓紧时间认真做。直到交卷的铃声响了,同学们才站起来迅速地离开了考场。

(“亲切地提醒”显然带有感情的色彩,写出了老师的和蔼可亲。)

2第二天,我起得特别早,推开窗户,听见一阵“哗…哗…”的扫地声。“是王阿姨在扫地。”我忍不住说了一句。只见她低着头,用一只大口罩捂住了大半个脸,双手挥动着扫帚,认认真真地扫着马路。遇到那些躲在角落里不想出来的泥土、落叶、沙石、纸屑,她就蹲下身子去,用手一点一点地把它们掏出来。

(写得越细致的地方,越让人难忘,最后一句描写就产生了这样的效果。)

3每当落日的余辉给大地镀上一层金光的时候,公园里就显得格外安静。就在这个宁静的公园里,在这绿叶映衬的花丛中,我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位略微驼背的老人。他在这里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时而修枝剪叶,时而停在一棵花前仔细观察。他,就是我的隔壁邻居王大爷。

(这段中有两个反复用的叠词,虽然很简单,但却写出王大爷走路的样子,很有味儿。)

4清晨,天刚蒙蒙亮,我们弄堂口就开始热闹起来了,不时地飘来阵阵面粉的香味。小行叔叔在人群中穿梭似的走着,照前顾后,忙个不停。真不明白,大清早哪来这么多的顾客?这就是小行叔叔的一个“行”字。

(“刚……就”,这样的句式能够形容出在很短的时间里发生的事情,学会了它,以后就能用。)

5一个寒冷的冬天,我去朝阳菜市场买菜。那天,西北风呼呼地刮着。我缩着脖子向前走着。这时,我看见了一位正在卖“心里美”萝卜的老农民。那位农民的黝黑的脸上布满了皱纹。他头戴一顶大棉帽子,穿着一身黑色的中式棉袄和一双旧棉鞋。在他面前的那堆萝卜上,摆着两朵雕刻精致的“萝卜花”。那鲜艳的红萝卜花好像是在无视威严的冬天,它给人们带来了温暖的春意。

(棉帽、棉袄和棉鞋,一下子就把卖菜农民的外貌特征写出来了。)

6一天放学回家,我在大院里遇上了这位修搓板的老人。他头发已经花白,鼻梁上架着一副老花镜,给人一种稳重和蔼的感觉。他肩扛一个旧木凳,手提一个竹筐,里面盛满了工具。这时我想起家里正好有一个搓衣板坏了,就赶忙飞快地跑回家去,从床底下取出了搓板又奔回到他的身旁。“小弟弟,快歇着,我这就给你修。”老人不等我开口,就先亲切地招呼我,我递过搓板,他放下凳子和竹筐就干了起来。他干得那么认真,先拿起一个铁打的两头锋利的工具,对着搓板的一条棱,另一只手握着一个小榔头,一敲,再用力一推,木板上立刻泛起了一个小木花,随即又落在地上。他的动作是那么准确熟练。

(最后部分写修搓板的过程,写得多么细致啊,这全靠小作者当时的细心观察,加上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够这样生动具体地描绘出老人修搓板的过程。)

7“同志,你想买些什么?”一位细高个儿、大眼睛的服务员满面笑容地走过来。妈妈连忙说:“我想买几枝塑料花。”妈妈望着货架上五颜六色的花,不知买哪一枝好。女售货员好像猜透了妈妈的心思,微笑着从货架上拿下几枝五彩缤纷、鲜艳美丽的塑料花说:“同志,你看这几枝可以吗?”“行,行!”妈妈连声地称赞着。售货员麻利地用绳子将花束在一起,递给了妈妈。

(这一段的对话写得较好,一个是符合人物的身份,还有一个就是小作者把对话与人物的神情和动作结合起来描写,这样就更加生动了。)

8突然,我听见头顶上传来一阵树木的断裂声,接着一个东西从上面掉了下来,巨大的声音把我从陶醉中惊醒了过来。我定睛一看,啊呀,余莹从树上摔了下来!我赶忙跑过去,看看她怎样了。

(“断裂、巨大”这两个词语用得较准确生动。“啊呀”这个词也用得很生动,让人好像听见了“我”的大叫一样,感到惊讶。)

9终于到了缝针这一关了,他怕我忍不住伤痛,便不停地和我说话,鼓励我,还用他那蒲扇般的大手在我脸上抚摸着。缝着,缝着。我忽然觉得有些异样,抬头一看,叔叔的额上成片地沁出了汗珠,脸上的肌肉不停地颤动,嘴唇发白,每缝一针,嘴唇便不由自主地抽搐一下,手还紧紧地攥住了我的两只手腕,仿佛缝的不是我,而是他自己一样,我当时还暗笑这位叔叔的胆小:“我都没这样,叔叔怎么这么害怕呀?”殊不知,叔叔是担心我才这样的呀!

(写脸上的肌肉和写嘴唇的抽搐,都很细致,把叔叔关心我而紧张的样子非常具体地写出来了。)

10欧伯伯是个爱花如命的人。是他一锄一锄把森工站前的空地变成了一个美丽的花园。这一年春节前夕,欧伯伯精心培育的“比利时杜鹃”盛开了。一盆盆红里透白的花儿摆在走廊栏杆上,给整个森工站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最后一句话看起来是在写花,但实际上不是,那么是写谁呢?)

2021的心情说说:一旦喜欢上一个人在面对其他人的时候都觉得

1、身边总有几个这样的朋友:第一次遇见斯斯文文的,熟了之后不知道是哪个精神病院放出来的。

2、我们犯过最多的错误大概就是在情绪不好时向身边最无辜的人发火

3、一旦安安稳稳喜欢上一个人在面对其他人的时候都觉得无趣

4、我想谈一场公开的恋情爸妈同意亲戚知道朋友祝福的恋爱如果可以 只谈一场

5、世界上最美好的事莫过于年少时遇见你十年后还在一起

6、承认吧你不是萌妹子不是女神更不是小公主你只是一个不努力不上进却幻想未来的俗闺女

7、所谓完美就是耳机音量刚好盖过外界噪音闹钟响起时你刚好自然醒你爱的人刚好也爱你

8、我是那种不会发脾气把什么都憋在心里 然后直接跟你说再见的人

9、不喜欢暖男喜欢那种对着别人骂着卧槽回头问我吓着你没的坏蛋

10、其实很多个瞬间你应该也是喜欢过我的只不过这些瞬间稍纵即逝你没坚持我也没当真

11、我希望我喜欢的人也喜欢我我不想理的人也不理我满世界清净皆大欢喜

12、没必要什么事都据理力争教傻逼做人又不是你的义务

13、愿你能够找到一个,一点都不忍心吼你跟你吵架,天天给你买买买,把你当女儿宠的另一半。

  是啊

  西蒙尼 因扎吉 Simone Inzaghi

  昵称:莫内Mone

  绰号:小皮波 Pippo Junior 小因扎吉 Inzaginho

  生日:1976 4 5

  身高:185cm

  体重:75kg

  场上位置:前锋

  球衣号码:21

  曾效力球队:亚特兰大 皮亚琴察 诺瓦拉 卡尔皮

  现效力球队:拉齐奥

  最喜欢的球队:皮亚琴察

  最喜欢的消遣方式:看书、听音乐、钓鱼

  个人喜好:看电视,读报纸,读悬念小说,爱吃苏打饼干。

  最崇拜的偶像:菲利普 因扎吉

  最喜欢的食物:披萨饼 意大利通心粉

  最喜欢的饮料:咖啡

  最惨痛的经历:踢进乌龙球

  最幸福的时刻:入选意大利国家队

  最美好的一天:每当自己在冠军杯上进球的时候

  成长经历:老师在家里和哥哥菲利普吵架,但最多不过两分钟又风平浪静

  旁人的评价:无纪律性、散漫

  自我评价:我想抽时间为家里做更多的家务活

  喜欢的卡通形象:大力水手

  最喜欢的颜色:白色

  最喜欢的数字:21(我的球衣号码)

  最喜爱的运动:最喜欢看篮球和网球的赛事转播

  学生时代:最喜欢的科目时数学,不太喜欢历史和地理

  最喜欢的**、演员:《角斗士》休格兰特 卡梅隆迪亚兹

  最喜欢的宠物:狗

  当他知道马尔库奇有了他的孩子,他说,“这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但我在别人面前不想太多地把这件事放在嘴上,只有这样这份幸福才会被永远紧锁在我自己心里。”

  前妻:阿莱西亚马库奇 儿子:托马索Tomsso

  联赛数据

  赛季 ��俱乐部� ���出场� 进球

  1993-94 皮亚琴察队 ��-� � -

  1994-95 皮亚琴察队 ��- �� -

  199411 卡皮队 ����9� � -

  1995-96 诺瓦拉队� ��23� �4

  1996-97 卢梅萨尼队 ��23 ��6

  1997-98 皮亚琴察队 ��- �� -

  199710 布雷塞洛队� �21 ��10

  1998-99 皮亚琴察队� �30� �15

  1999-00 拉齐奥队 ���22 7

  2000-01 拉齐奥队 13 4

  2001-02 拉齐奥队 20 5

  2002-03 拉齐奥队 18 1

  克里斯蒂安·维埃里

  姓名 Christian·Vieri(克里斯蒂安·维埃里)

  呢称 Bobo

  生日 1973/07/12

  星座 巨蟹座

  出生地 博洛尼亚

  身高 185cm

  体重 85 Kg

  场上位置 Forward(前锋)

  球衣号码 俱乐部32/国家队21

  俱乐部 Inter Milan (Italy)

  家庭成员 父母及弟弟(好像在意甲的科莫队)

  喜欢的** 《第一滴血》

  喜欢的影星 朱莉娅·罗伯茨、史泰龙

  荣誉 1994和1996年获得欧洲21岁以下青年锦标赛冠军1996-97赛季获得义大利甲级联赛冠军1996赛季获胜欧洲超级杯冠军1998-99赛季获得欧洲优胜者杯冠军

  赛季 球队 等级 出场/进球

  01-02 Inter Milan(国际米兰) Serie A 20/10

  00-01 Inter Milan(国际米兰) Serie A 28/11

  99-00 Inter Milan(国际米兰) Serie A 20/13

  98-99 拉齐奥 Serie A 22/12

  97-98 马德里竞技队 Serie A 24/24

  96-97 Juventus(尤文图斯) Serie A 23/8

  95-96 Atalanta(亚特兰大) Serie A 19/7

  94-95 Venezia(威尼斯) Serie B 29/11

  93-94 Ravenna(拉文纳) Serie B 32/12

  92-93 Torino(都灵) Serie A 6/1

  92/11 Pisa(比萨) Serie B 18/2

  90-91 Torino(都灵) Serie A 0/0

  89-90 Prato(普拉托) Serie C1 0/0

  ----------------

  菲利普 因扎吉 Filippo Inzaghi

  昵称:皮波 super pippo

  生日:1973 8 9

  星座:狮子座

  身高:181cm

  体重:74kg

  球衣号码:9号

  场上位置:前锋

  出生地:意大利皮亚琴察圣尼科路市 San Nicolo Piacenza

  爱好:钓鱼 收集蘑菇 看日落 业余写小说 考取了会计专业的毕业证书

  喜欢:卡通形象米老鼠

  最好的游玩与踢球夥伴是目前在拉奇奥担任前锋的mone,从幼稚园到高中时期一直都是。

  小时后喜欢的球队是国米,而当初会想要踢足球完全是因为范巴斯腾。

  理想的女性人选是具有母性光辉,能跟自己的家人处的很好,与很顾家的女孩。

  好朋友:BOBO,尤文时期与现在米兰的队友等等

  小时候喜欢的球队:Inter,Piacenza

  欣赏的女性:莫尼卡贝露奇

  喜欢的食物:简单的食物,地中海料理,Nutella(一种巧克力酱)匹萨饼;意大利通心粉妈妈作的料理是最能引起pippo胃口的食物。

  喜欢的颜色:黑色、灰色、蓝色等深色系

  最喜欢的**:《沉默的羔羊》

  最崇拜的偶像:范·巴斯滕

  最喜欢的饮料:咖啡;果汁

  最惨痛的经历:代表意大利首次参加世界杯被淘汰

  幸福的时刻:成为1996—1997赛季意甲最佳射手

  最喜欢的音乐:only God knows why

  最幸福的时刻:成为1996-1997意甲金靴

  最喜欢的动物:都喜欢

  自认为优点所在:沉著从容,诚实与正经。

  自认为缺点所在:有点易怒。

  擅长的科目:义大利语

  不擅长的科目:历史、外国语、画画。

  最重要的事物:家人

  目前热衷的事情:与tomasso玩。

  不喜欢被人家说:单薄、瘦弱。

  小时候的梦想:希望能穿上尤文图斯的球衣成为相片薄上的人物

  个人荣誉: 2000年欧洲杯亚军,1998年意大利甲级联赛冠军,1998年欧洲冠军杯亚军,1997年意甲最佳射手

  2003年冠军联赛冠军

  特点:速度,门前感觉和临门一击凌历无比,把握机会能力超群

小说与童话的区别:

一、文学体裁不同

1、小说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2、童话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二、特点不同

1、小说

小说的价值本质是以时间为序列、以某一人物或几个人物为主线的,非常详细地、全面地反映社会生活中各种角色的价值关系(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和文化关系)的产生、发展与消亡过程。非常细致地、综合地展示各种价值关系的相互作用。

2、童话

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人的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三、作用不同

1、小说

最早的小说,多是志怪志异而非志人,怪异就是说些天地的变异,狐鬼的故事 。这种故事,与人事无关,尽可添枝加叶,谈得痛快。以后,因为有了文字,发明了纸墨,小说于谈议之外,还可笔记,因此有了笔记小说。小说的题材,才由妖异狐鬼,进入社会人生,才由幻想进入了现实。

2、童话

童话的逻辑性能使虚构的故事得到合乎逻辑的发展,也就是使假戏真做,使作品获得强烈的艺术真实性。但是,运用童话的逻辑并不能改变童话本身纯虚构的性质,让读者真去相信种种假想的故事,相反,它只能突出童话虚构的性质和作用。

小说与记叙文的区别:

一、文体不同

1、小说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2、记叙文

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

二、分类不同

1、小说

1)短篇小说(几千至三万字)

一般认为,篇幅在几千到两万多字的小说会被划归短篇小说。在它的特色中有所谓三一律:一人一地一时,也就是减少角色、缩小舞台、短化故事中流动的时间。

2)中篇小说(三万至六万字)

一般认为,篇幅在三万字至六万字之间的小说。也有少数十几万字也被算作中篇而不归于长篇,这取决于文章内容的丰富度。其容量大小、篇幅长短、人物多寡、情节繁简等均介于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之间,通常只是截取主人公一个时期或某一段生活的典型事件塑造形象。

3)长篇小说(六万字或十万字以上)

一般认为,字数在六万或十万以上的为长篇小说,还可细分为小长篇(一般六万到十万字),中长篇(一般十几万到三五十万字),超长篇(一般超过百万字)。

2、记叙文

1)叙述: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

2)描写:是对人物的外貌、动作,事物的性质、形态和景物的状貌、变化所作的具体刻画和生动描摹。

3)说明:是用简明的语言客观而准确地解说事物或阐述事理的一种表达方式。

4)抒情:是作者通过作品中心人物表达主观感受,倾吐心中情感的文字表露,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是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流露出爱憎感情。

5)议论:根据作品写出自己的见解或道理(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深化中心,揭示记叙目的和意义的作用)。

三、技巧不同

1、小说

人物描写、人物描写角度。

人物描写又分为:语言、心理、神态、动作,身份、相貌、体型、穿着。

人物描写角度又分为:正面描写:作者描述主角。侧面描写:小说中的角色描述主角。

2、记叙文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及主要经过、反映的道理(主题)、自己在这个事件中的顿悟,体会,感想、侧面描写、运用排比句升华主题。

-童话

-记叙文

-小说

  跟列宁闹翻

  高尔基被前苏联当局誉为“无产阶级文学之父”,也跟列宁有 “伟大的友谊”,但从克格勃档案里看,高尔基与这位俄国“革命之父”之间发生过多次观念和政治冲突,几乎闹到决裂地步。高尔基稍有摇摆,列宁就会批评他,高氏则报以诙谐一笑:“我知道我是一个很差劲的马克思主义者。说来说去,我们这些艺术家都有那么几分傻劲儿……”。十月革命发生后,高尔基被事实震骇,在《新生活报》 (左派孟什维克办的日报,1917年4月在彼得堡出版)发表文章,公开反对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认为这是俄罗斯的悲剧和毁灭,由此,1918年夏列宁则以一纸命令关闭了这家报纸。第二届共产国际代表大会开幕时,列宁评论高尔基为此次会议写的文章“毫无***人气味,却有浓厚的反共性质。因此,这种文章绝不能在杂志上发表。”

  到了1920年上半年,他们之间几乎断交,高尔基在列宁五十寿辰之际,把他同彼得大帝相比,说:“看见这个伟人,总让人有那么一种恐惧,他随心所欲地摆弄我们这个星球上的历史杠杆。”1922年, 秘密警察第七部在暗中准备整肃高尔基,他们从高氏的朋友和熟人那里收集证据。此时,列宁和契卡总头目捷尔任斯基依然在世。

  列宁和高尔基最后一次见面是在1920年10月20日,关于此次相见,有过一些戏剧化的描述,如**《带枪的人》(1938年)。这次相聚也是分手,列宁一再要高尔基移居国外:“如果你不走,那么我们就不得不送你走了”。

  这是对持不同见解者的一种驱逐方式,两年之间有数十位知识分子被驱逐出国。可是苏共却不让另一些需要出国的人走,1921年诗人布洛克重病,高尔基一次次催促列宁和卢那察尔斯基放布洛克去芬兰治病,但诗人还是在得到护照前去世了。18天后,即8月25日,另一位诗人尼古拉·古米廖夫被处决,罪名是白卫分子,尽管根本没有证据,高尔基对此案的求情同样毫无作用。这两位诗人的死亡,开启了作家受害的时代。

  1921年10月8日,高尔基写信跟列宁告别,离开苏联去了欧洲。 1922年夏他在德国北部一个小城,得知俄国社会革命党的领袖们正在莫斯科受审,7月1日写给苏维埃政府首脑里科夫:“亲爱的阿列克谢 :如果对社会革命党人的这场审判以谋杀告终,那么这将是一件有预谋的罪恶谋杀。我请求你把我的观点告诉托洛茨基和其他人。我希望这不会使你惊讶,因为在整个革命期间,我已经向苏维埃当局一千次指出,在我们这个充满文盲、没有教育的国家里,毁灭知识分子是愚蠢和犯罪行为。我现在坚信,如果社会革命党人被杀害,这一罪行将会使俄国在道德上自绝于社会主义欧洲。高尔基”。他7月3日也写信给法朗士,希望在欧洲唤起公众关注此事,流亡国外的孟什维克人士 主办的杂志发表了高尔基这封信。两封信都保存在克格勃总部。他写给法朗士的信产生广泛影响,惊动了克里姆林宫。列宁称高尔基的信“卑鄙”,托洛茨基则指示《真理报》“就作家高尔基,写一篇措辞温和的文章,搞政治的人不会把这种文人放在眼里,要用外文发表”。

  高尔基的成长故事

  高尔基少年时期有一些很有趣的事情。今天我就给大家说说高尔基打赌的故事。

  有一次,阿辽什卡(高尔基)和姥姥一起在大院子门前晒太阳,这时,对面那一家的小胖男孩儿闲着无聊,突然想了一个主意,他笑着走到阿辽什卡的面前,对他说,喂,小子,你愿意和我打赌吗?赌二十个卢布,怎么样?阿辽什卡一想到二十个卢布,就问,那我们赌什么呢?我们就赌夜晚在坟墓上睡觉。回到家里,阿辽什卡问他的妈妈灵魂会在晚上出现吗?妈妈平静地回答说,会出现的。尽管听了妈妈的话,他很害怕,但是姥姥的一句“你不会有事的”,使他坚定了信心,一定要去进行赌注。

  时间过得很快,夜晚不一会儿就到了。阿辽什卡拿着姥姥给他准备的毯子,慢慢地向坟地走去,他的心里一直在想,妖魔鬼怪会不会出现,走着走着,他来到了一个黑色的棺材的旁边,将毯子裹在自己的身上,然后坐在棺材上,不知不觉地就睡着了。早上,他朦朦胧胧地听见姥姥在叫他,于是他就和姥姥回到了家里。从这以后,他几乎就成了街上的大名人,人人都说他勇敢。只有小胖男孩儿在一旁嘀咕着,他的姥姥是巫婆。

  流亡意大利

  高尔基和家人住在意大利的索兰托,他在整理他的长篇小说《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撰写文章和回忆录,与外界保持广泛的通信关系,身边朋友和客人不断。他已年近花甲,似乎应当决定自己晚年的去留问题,可是当他听到列宁的遗孀克鲁普斯卡娅开列了一个书单,要把所有图书馆里的《圣经》、《可兰经》、但丁和叔本华的著作下架的消息之后,决定宣布放弃他的苏联国籍,甚至为此写了一份声明。

  他为此受到来自两个阵营的强烈批评。莫斯科的革命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公开说他是一具僵尸,在文学上已成废物;流亡巴黎的旧俄人士则强烈谴责他跟苏联革命的关系,把他那篇关于列宁的随笔视为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奇耻大辱。高尔基《论俄罗斯农民》一书出版后,既引来克里姆林宫的愤怒,也遭到一家流亡报纸的谴责,说他诽谤俄国农民。另一家报纸则刊登苏维埃政府一项决定:如果高尔基进入苏联边境将会被逮捕,迫使高尔基马上声明自己忠诚于苏俄,他唯一不能同意的就是他们对知识分子的迫害。

  这一期间,莫斯科的秘密警察总部文件柜多了一份题为“高尔基在国外”的文章,无人署名,也没有日期,可能是秘密警察派在外国的某个间谍撰写的一份汇总材料,以备发表用。新闻界对高尔基的各种报导,都在秘密警察总部有细致分析,国外流亡报纸都被打印出来,各种文字都被译出。高尔基的大量信件,特别是他人写给高尔基的信,都被秘密警察总部收集。高尔基1924年3月3日致叶卡特琳娜· 彼什科娃信中有这样一段话:“我想,现在已经到时候了,不要再谈论什么我是受某个人影响这种话。大家应当知道,我55岁,我自己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如果我那么容易受影响,那么我很久以前就应当服从伏拉基米尔·伊利奇,他在影响别人方面无人能及,那么今天我就应当灯红酒绿,有芭蕾舞女演员们簇拥,坐着最豪华轿车满城兜风……”这封信写于列宁死后六周。

  秘密警察感兴趣的是高尔基的著作和观点,以及他对苏俄政权的敌人所持的态度。他的秘密档案成为一项巨大工程,耗费大批特工的劳动。他的信件上有许多批注,如“送第七部”、“送阿格拉诺夫”、“存档”、“对照原文查过”,等等。

  秘密档案中有高尔基1927年9月8日写给身在苏联的年轻作家朋友维·伊凡诺夫的一封信,此信从未披露过,可以看出当时他的观点:“我天生就不能理解那种把群众、把一个民族或是一个阶级理想化的做法。我是一个很差劲的马克思主义者,我不喜欢把人生的责任由个人转移到群众、集体、某个党或某个集团。而且,我知道,一粒胡椒子比一把**种更有生命。我相信,如果我倒过来看问题,那就虚伪可笑了”、“当我想象俄国、中国、印度和所有其他乡村地区那一片无知而又混乱的大漠,看到这大漠前面那位极为渺小、非常疯狂的俄国革命者——尽管他发现了阿基米德的杠杆——便唤起我对这位俄国革命者命运的某种焦虑……”

  从高尔基这些观点可以看出,他是怀疑、批评俄国革命的,为此他曾不得不流亡,但当他后来回到苏联之后,完全变成另外一个人了。他为什么要回国?关于这个问题,秘密档案没有交待,也未见到关于高尔基的研究对此做出解释。

  利诱与监视

  1928年,高尔基回到阔别近七年的俄国,但他只是要在苏联度夏,每年秋天还回索兰托。

  斯大林亲自在莫斯科为他找了一幢房子,离克里姆林宫很近,是一位百万富翁的豪宅,这里很快成为苏联领袖和艺术家、作家们聚会的地方。他还分到两座大别墅,有警卫保护,一座在克里米亚,一座在莫斯科近郊。

  至于这背后的事情,可以通过秘密档案来看。第二个阶段收集的档案从1926到1928年,此时列宁已死,斯大林执政,捷尔任斯基也死去,继任者是雅果达,一个极端阴险的克格勃头子,他手下的秘密警察,不仅遍及苏联,而且遍布海外。现在他们不仅继续收集高尔基的材料,并且开始操纵他,秘密监视他的活动。

  秘密档案显示,克格勃对高尔基的控制,主要通过他的秘书克鲁奇科夫。此人从1918年开始为高尔基工作,聪明能干,成为高尔基工作和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人物,逐渐控制了他的社交、文学和出版方面的联系,处处代表高尔基。

  未知克鲁奇科夫与雅果达相识之前是否与克格勃有联系,但他在1937年被视为人民敌人和反革命阴谋集团而随雅果达一起被逮捕后, 在狱中承认,雅果达经常来找他,他也去秘密警察总部找雅果达;他 还承认,他找雅果达商谈去意大利看望高尔基;1932年,雅果达给他四千元,为身在国外的高尔基买轿车;1933年,高尔基没有足够钱买下索兰托的别墅,雅果达给克鲁奇科夫两千元去支付,他拿了这笔钱,没有签写收据。

  由此可见,高尔基侨居意大利时就受到苏联秘密警察的资助。高尔基当然知道这笔款子,这种事很自然地使他与克格勃头子雅果达相识。秘书招认,不仅涉及高尔基,而且高家其他成员也受到资助:他好几次从雅果达那里拿现金给M·巴德勃格(高尔基最后一位妻子, 同时又是H·G·威尔斯的情妇);1936年雅果达交给他和高尔基的儿媳彼什科娃400英镑,也是给巴德勃格的;最后一次是在1936年9月 (即高尔基去世后),彼什科娃告诉他,她从雅果达的私人秘书那里收到一大笔钱,她迷惑不解地说:“他们为什么要把这么多钱硬塞给我呢?”

  这位秘书的口供中,提到与高尔基有特殊密切关系的两个女人。 一位就是玛丽娅·巴德勃格,一个迷人而且大胆的女人,有好几个有名的情人,有人认为她是双重特务,既为英国服务,也为苏联工作。 这种说法没有证据。高尔基秘书的调查案卷中有一个八人名单,她的名字被列入“参与反苏右派分子组织”,只有她既未逮捕也未被处 决。1938年雅果达及其他人受审时,她已经远在伦敦,苏联秘密警察鞭长莫及。另一位女人是纳狄娅·彼什科娃,高尔基的儿媳,长得很 美,罗曼·罗兰说她“年轻,非常美丽,单纯而且快活”,雅果达试图通过她,更深地打入高尔基家庭内部。

  斯大林的宠臣

  高尔基于1933年回苏联定居后,便受到秘密警察的警察来访和包围。甚至他的日常用品,都与斯大林和政治局委员一样,要由秘密警察部门负责。

  庆祝高尔基创作四十年闹得很红火。斯大林下令以高尔基名字命名城市、研究所、街道等等。有人战战兢兢对斯大林说,莫斯科艺术剧院是契诃夫创办的。斯大林回答:“没有关系。高尔基是个没有用处的人,我们必须把他拴在党的身上。”高尔基接受了这些礼物,他也不必害怕别人的批评,政府不许人们批评他。在斯大林的主持下,文学界开始崇拜高尔基。

  1932年10月26日,在莫斯科高尔基家有一次著名聚会,冠盖云集,有克里姆林宫的首脑斯大林、莫洛托夫、伏罗希洛夫、卡冈诺维奇等,他们谈笑风生,觥筹交错;还有五十余位作家,如阿赫玛托娃、曼德尔斯塔姆、帕斯捷尔纳克、普拉托诺夫、布尔加科夫、巴贝尔等,举止却相当恭谨自制。忽然,作家马利什金来到斯大林面前和他碰杯,诗人卢果夫斯科依大声喊道:“让我们大家都为斯大林同志的健康干杯!”此时,坐在斯大林对面的小说家尼基夫洛夫,猛地站起来说:“我听厌了这种话!我们已经为斯大林的健康干了114万7千次了。他大概已经厌烦这套了……”顿时冷场。斯大林伸出手,握着这位小说家的指尖说:“谢谢你,尼基夫洛夫,谢谢你。我确实厌烦 这套。”几年后,那天晚上参加聚会者中,每四位就有一位被投入监狱,许多人被枪决。被枪决者中也包括那位小说家尼基夫洛夫。后来,高尔基的秘书在狱中交待,雅果达在幕后积极操纵文学界活动和作家协会主席人选,1934年作家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之际,他要高尔基写信给斯大林,推荐阿维尔巴科作主席。

  有人说高尔基反对暴力,说他会反对1937年的“大清洗”,因此斯大林才把他除掉。现在看来,这种说法纯属编造。阿维尔巴科在狱中受审时证实,高尔基对秘密警察的工作给以极高评价。高尔基对1932年8月7日通过的法律毫无抗议,这项法律规定,12岁的儿童也可以像成人一样判罪,包括死刑。他对著名作家科里乌耶夫和曼德尔斯塔姆的被捕漠不关心。1929年,他参观索洛维基,赞扬苏联这个第一座集中营。

  在集体化时期,高尔基向当局提供一个骇人听闻的口号:“敌人不投降,就让他灭亡”(1930年11月15日真理报)。同时,当局策划公开审判“工业集团”,包括那些革命前的老一代工程技术人员,高尔基如此写道:“读到关于那些恶棍的报告,我怒火填膺。”1931年3月,他同意孟什维克人士受审,其中包括他以前的一些朋友,他称他们是罪犯和破坏者,还说他们还有人漏网,应当继续搜捕。他在一封信里称赞:“斯大林干得多漂亮呵!”

  1934年12月,列宁格勒党委第一书记基洛夫被刺,给斯大林展开大清洗一个借口,许多人未经调查或审判就以间谍罪名立即枪决。高尔基1935年1月2日在《真理报》发表一篇文章为斯大林呐喊助威: “必须无情地、毫无怜悯地消灭敌人,不要理睬那些职业的人道主义者们的喘息和呻吟。”

  难堪的晚年

  1934年5月,高尔基的儿子马克西姆神秘死亡,是对高尔基晚年的沉重打击。随后,高尔基的家庭医生维诺格拉多夫死于秘密警察之手,对马克西姆的死因调查中断。克里姆林宫医疗局长柯多洛夫斯基在调查中也死去,死因不明。

  生命最后两年,高尔基完全成为政府的驯服工具,他不倦地颂扬斯大林,可是后者对他已毫不在意。他建议出版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恶魔》,《真理报》立刻发表一个御用文人的文章批判他犯了“自由主义”。甚至,高尔基看不到报纸,克格勃有几次还专门为他印了一份报纸,高尔基纪念馆就保存著这样一份报纸。

  高尔基想去意大利旅游,但得不到批准。他被锁入囚笼。表面上他的名声仅次于斯大林。作家什喀帕在回忆中,谈到高尔基绝望地喃喃自语:“我实在太疲倦了。好像他们把我圈在篱笆里,我走不出去。我落在陷阱里。进退不得!我不习惯这种生活……”

  高尔基在克里米亚的别墅度过最后一个春天。法国作家安德列· 马尔罗去那里访问他。在苏联秘密警察总部保存的巴贝尔审讯档案证辞中,提供了此次会见的细节。马尔罗问高尔基,苏联文学现在是否正处于衰落阶段,高尔基的回答是肯定的;那时《真理报》正在批判什柯洛夫斯基等人的文学形式理论,以及萧斯塔科维奇的音乐,高尔基非常关心,他不同意那些批评;他心情抑郁而孤独,多次说有人不许他回莫斯科,去从事他热爱的工作。雅果达和克鲁奇科夫安排一些行迹可疑的女人和高尔基一起彻夜纵酒狂欢,直到高尔基昏昏睡去。克鲁奇科夫控制了高尔基的日常生活,那些来访者都得经他挑选,使高尔基只能见到雅果达秘密警察圈子里的人物和一些文化骗子。

  这位无产阶级“文学之父”之死,官方的解释是一桩罪恶的谋杀,是托洛茨基右派集团庞大阴谋的一部分,由布哈林、里科夫、雅果达以及托洛茨基等人直接操纵,阴谋在于推翻斯大林政权。连他的死也被斯大林用来大做文章。高尔基死后,他的房子被彻底搜查,而且不只一次。他的秘书克鲁奇科夫被捕时,秘密警察甚至把土豆一个个切开,寻找他们需要的材料。

  高尔基的可悲命运,耐人深思。他顺从于斯大林政权,享受最高的名誉和地位,却付出一个知识分子最高的代价——人格的丧失和良知的扭曲。他参与残酷,宣扬虐杀,既是虐政的受害者,也成为虐政的工具

  一八六八年俄历三月十六日,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即马克西姆·高尔基),生于下诺夫哥罗德。高尔基五岁时,做木匠的父亲去世,于是他寄居开设染坊的外祖父家。幼年的高尔基常常陷入日渐衰微的家庭小私有者们凶狠的争吵斗殴中。后来,破了产的外祖父把老房子卖掉,在卡那特街另买了一所房子。“这是一条没有铺装、长满了草,然而却很清洁而且安静的街,它穿过两排色彩斑斓的小屋,一直通到田野。新房子比从前那所漂亮、可爱;正面涂着令人感觉温暖恬静的深红的颜色;三个天蓝色的窗扉和一扇带栅栏的顶楼白叶窗鲜亮得耀眼;靠左边的屋顶遮掩着榆树和菩提树的美丽的浓荫。”———《童年》

  在高尔基的童年,曾是织花边女工的外祖母是他“最亲近的人”。

  不知有多少个夜晚,在这所老木屋里,外祖母常常坐在炕炉沿上,望着被小洋灯的亮光照耀着的小外孙,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勇士伊凡和悲哀的强盗母亲等许多童话。外祖母的疼爱和那些如现实生活一般不幸又闪烁着善良和理想光芒的童话,使过早就饱尝底层生活艰辛的高尔基获得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同时,这些童话正如高尔基后来回忆的,“我的头脑里充满了外祖母的童话,就像蜂房里充满甜蜜一样”。正是这些记忆给了作家以最初的丰赡的滋养。

  高尔基童年故居至今仍完好保留着,并已辟为作家纪念馆,当地人依高尔基原姓亲切地称其为“彼什科夫小屋”。

**的发明

早在19世纪初,人们就开始了对**发明的探索与研究,直到卢米埃尔兄弟在1895年正是将拍摄的胶片公开放映,**才算是正是诞生。

[**的发明]

**究竟发明于何时?有许多说法。有的把形象化的表现也算作是**的起源,从中国的灯影戏、皮影戏到幻灯。有的甚至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把我国哲学家墨子在他的著作《墨经》中提出的“光至景亡”等光学论断以及光影的生成、关系、物像的反映原理等都看作是**发明的先导。这些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到了19世纪初,随着摄影技术、缩短曝光、胶片、连续摄影等一系列技术的发明,**就越来越来接近诞生。许多人开始进行**放映的试验,有英国人、俄国人、美国人,有的在实验室,有的未作公开放映。但都不能和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活动**机”的成就所比拟。所以,目前国际**界根据法国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1895年12月28日这天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印度沙龙”内用“活动**机”将自己拍摄的胶片放映至银幕上这一史实,一致公认将1895年12月28日作为世界**的发明日。也就是说:活动影像的摄取和放映在技术上最终成为可能。**算是正式诞生了。

那天放映了《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水浇园丁》、《墙》等几部短片,引起了人们极大兴趣。实际上,从19世纪初开始,**的发明就进入了探索和实验阶段。1825年,英国人费东和派里斯博士发明了“幻盘”,1832年,比利时的约瑟夫和奥地利的斯丹普弗尔同时发明了“诡盘”,1834年,英国人霍尔纳发明了“走马盘”。这些东西类似我国传统的“走马灯”,会转动。利用人眼的“视觉暂留”原理,使转动着的单个图像变成了连续的动态图像。

接着,1839年摄影技术发明,1840年又发明了缩短曝光的技术,摄影技术有了突破。到了1877年,法国人雷诺制造了“活动视镜”,进而在1888年创造了他的“光学影戏机”,类似现代的动画片技术。1882年,法国生理学家马莱发明了“摄影枪”后,解决了连续摄影的问题。

几乎在同一时间,美国的爱迪生创造了每格凿有四组小孔的35毫米影片,并发明了“白热灯”,同时,他采用了马莱连续摄影的方法制成了“**视镜”。这是一个可放50英尺影片的大柜子,影片首尾连接成片环,用马达驱动后循环放映。里面装有放大镜,人凑在窥视孔上就能看到放大了的影片画面。中国人称为“西洋镜”。爱迪生的“**视镜”传入法国后,立刻被路易·卢米埃尔和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兄弟俩采用,并进行改造,采用了马尔蒂的十字轮结构后,解决了影片间歇运动的问题,终于在1894年底研制成了第一台比较完美的**放映机,并成功地把图像投射到银幕上,解决了多人观看的问题。从而成为真正的世界**的发明者。

**的发明 (作者:法-乔治·萨杜尔)

在我们眼前每秒钟以24格画面(从前是16格画面)的速度转动的影片,所以能给我们以运动的幻觉,是因为反映在我们眼膜上的形象不会立即消失的缘故。我们眼睛的这一特点--或者说这一缺点--即形象在眼膜上的滞留性,可以使一块燃烧着的木炭在被挥动时变成一条火带。这种现象曾被古时的人们发现过。在17世纪和18世纪,牛顿和达赛爵士曾进行过这方面的研究。但由此打开通向**的道路,则还有待于在瑞士出生的英国人彼德·马克·罗杰特的研究。1830年,一位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根据他的研究,制成了物理教科书上所说的"法拉第轮",同时约翰·赫歇尔在设计一种新的有趣的物理实验时,也做成了第一个利用画片制成的视觉玩具。1825年由费东和派里斯博士发明的"幻盘"(ThauCmatrope)是一个两面画着图画的硬纸盘,当硬纸盘很快地旋转起来时,我们就看到这两个画片仿佛结合在一起了。

  比利时年轻的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托和奥地利大学教授斯丹普弗尔在1832年同时发明的"诡盘"

  (Phénakistiscope,在镜子里观看的一种锯齿形的圆盘),即是利用"法拉第轮"的原理和"幻盘"的图画制成的。

  这两位研究家的发明是在同一时期出现的,他们之间并没有相互的影响。这一前进的发展在英国物理学家们以前的研究工作中,已经可见端倪。但普拉托从制造"诡盘"所得出的理论似超过他的竞争者。他确立了这样一种理论,即他的锯齿形(或有隙缝的)的硬纸盘,不但能使一系列活动画片产生运动,而且还能使视觉上所产生的运动分解为各个不动的形象。因此从1833年以后,**的原理,无论在放映或摄制方面都已产生出来了。

  在维也纳、巴黎、伦敦等地,这些小机器开始脱离了物理实验室的范围而成为儿童们的玩具。波特莱尔在1851年对此曾作过详细叙述,并认为这种玩具价钱太贵,只有阔人才买得起,而引以为憾。英国人霍尔纳在1834年发明的"走马盘"(Zootrope)给予了上述玩具以新的发展。这种"走马盘"在硬纸上画有一连串的形象,预示着未来影片的雏形。

  这些小玩意产生了近代动画片,特别是奥地利的冯·乌却梯奥斯将军,他在1853年结合了17世纪以来由耶稣教徒基尔谢所创造的幻灯,在银幕上放映了动画。但是,要想创造真正的**,还必须利用照相。普拉托在1845年曾经这样说过,可是他却无法从事这一研究,因为他由于工作过度,当时已经双目失明了。而事实上,当时人们即使遵循普拉托的建议,在技术方面无疑还是有不能解决的困难的。

  **实际上意味着"快速摄影"。照相这一概念,在今天已经十分普及,可是当法国政府在1839年为了把这一最珍贵的近代发明贡献给世界而向芒戴·达盖尔和尼塞福尔·尼埃普斯的继承人收买照相专利权时,这个概念还远未为当时的人们所理解。

  1823年,尼埃普斯的第一张照片"餐桌",拍摄时需要十四小时的曝光时间。初期的银版照相法只能拍摄静物和风景,而曝光时间直到1839年还需要三十分钟以上。但人们对需要这样长的时间并不感到奇怪,因为照相对当时的人们来说,还是当作一种新的绘画方法,即一种根据文艺复兴开始以来画家所用的暗室把形象固定下来的化学方法。

  1840年以后,曝光时间减到二十分钟,并且第一次把化妆的模特儿的姿态拍摄下来,这些模特儿一动也不动地站在阳光下面,汗流浃背,眼睛被阳光照射得睁不开来。过了不久,摄影时间只要一两分钟就够了。但要使照片通过玻璃底版印出很多张,还需要用湿珂�琔,而这种湿珂�琔直到1851年才普遍应用。这时,曝光时间缩短到只要几秒钟,照相这门新的手工艺很快就成为了几万人的职业。

  1851年以来,第一次的"活动照片"在摄影师(克罗代、杜波斯克、阿切尔、惠特斯东、凡哈姆和斯甘等人)的工作室里拍摄成功,了。湿珂�琔的复杂性,使得这些摄影师和研究家不能在一秒钟时,间内把一个动作的十几种姿势拍摄下来,结果他们只好采取连续拍摄的方法。例如,在表现一个人放下手臂时,首先拍摄这个人举起手的姿势,然后把胶片重新装进照相机,再来拍摄这个人的手稍微放下一点的姿势,象这样逐次地拍摄,一直拍摄到这个人把手完全放下为止。这种方法虽然很不完善,但它却使杜蒙、科克,特别是杜柯·杜·奥隆等人早在1870年以前已预示了**的未来用途及一些技术方法(如"慢速摄影"、"快速摄影"、"天文**摄影"等等)。

  1872年以后,英国人幕布里奇在旧金山第一次做了关于摄影的实验。加利福尼亚州一个靠商业和铁路起家的富翁--利兰德·斯坦福曾和人打赌,要按照法国学者马莱在1868年所描写的那样,把马跑的速度和动作姿态拍摄下来。这个怪人不惜拿出一笔财产让慕布里奇去设计象下面所说的那种特殊的设备。

  沿着马跑的道路设置了24个小暗室,在这些暗室内有24位摄影师,他们只要听到一声笛响,就得赶快把24张湿珂�琔底版立即准备妥当,因为这些底版如果干了的话,几分钟以后就会失去感光作用。在24架摄影机都装好了底版以后,就让马在跑道上奔驰,利用马蹄踢断跑道上的绳子的一刹那工夫,把马跑的姿态摄入镜头。这一试验整整费去好几年工夫(从1872年至1878年),而且中间还因为绳子太牢,马踢不断,而发生过连暗室、摄影机、底版、摄影师都被拖倒的可笑事情。

  从1878年以后,加利福尼亚拍摄的照片在各地公布。它们引起了科学研究者的热烈欢迎和守旧的艺术家们的愤怒,后者认为照片是不能正确地反映出事物的真相的。

  生理学家马莱二十年来一直用针尖在黑烟灰上划线的方法,来研究动物的动作速度。到1882年慕布里奇旅行欧洲以后,马莱才决定利用照片来进行实验。他的实验工作因当时市上已有一种涂胶质溴素的照相底版出售而得到了很多便利。从此以后,可以用配好的药品很容易地把快摄的底版冲洗出来,并且能够把底版保存好多年。

  马莱创造了"摄影枪"--一种根据1876年天文学家强森制造的"轮转摄影机"(revolverphotographique)加以改进的器械,其后他又对"固定底片连续摄影机"(chronophoCtographeàplaquefixe,1882年发明)继续进行研究,这种摄影机以后由于采用了市上新近出售的柯达胶卷而成为"活动底片连续摄影机"(chronophotographeàplaquemobile)。1888年10月,马莱第一次把利用这种胶卷拍摄出来的照片献给法国科学院。事实上,就在那时他已发明现代的摄影机和摄影术了。

  马莱的成功推动了法国的隆德和德国的安许兹等人的努力。在这位生理学家将他最初的照片献给法国科学院以后不久,英国的勒普朗斯和弗里斯·格林也获得了同样的成果(1888-1890年)。他们将摄成的胶卷在实验室(有时在公开场合)成功地在银幕上映出,一如以后马莱本人和他的合作者第米尼所作的那样。勒普朗斯和弗里斯·格林的胶卷都钻有孔眼,这是一种使放映时形象固定而不跳动的不可缺少的装置。在同一时期,动画片的创始人雷诺也采取了这种凿孔的办法。

  雷诺是一个天才的自学技术家,他的父亲是雕刻徽章的专家,母亲是教员。他在1877年改进了霍尔纳的"走马盘"。制造了一架用几面镜子拼成圆鼓形的"活动视镜"(PraxCinoscope)。当这种很简陋的机器逐渐变得完善以后,雷诺就在1888年创造了他的"光学影戏机"(ThéaAtreoptique,使用凿孔的画片带),从1892年起,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他常在巴黎葛莱凡蜡人馆放映世界上最早的动画片。放映的节目是由每卷能继续放映约十分钟到十五分钟的一些画片构成。在制作这些影片时,雷诺已利用了近代动画片的主要技术(例如,活动形象与布景的分离、画在透明纸上的连环图画、特技摄影、循环运动等等)。

  在同一时期,爱迪生创造了一格凿有4组小孔的35毫米的近代影片,使**达到了近于完成的阶段。这位著名的发明家在从事"白炽灯"的工业制造成功以后,开始实现了第一次的大规模的送电。由此,他终于使一个世界电气托拉斯在摩根银行的支持下,通过"通用电气公司"这一机构而建立起来了。

  1887年,完成了上项工作的爱迪生又想把活动照片联系在一起来改进他的留声机(这种留声机是过去在他研究电话时附带制造过的)。经过两三次无结果的试验以后,他转而采用了马莱的"连续摄影机"的方法。在爱迪生指导下进行研究的英国人狄克逊,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改进,主要是在影片上凿孔和使用了柯达公司特制的长达50英尺的胶质软片。

  爱迪生拒绝公开在银幕上放映他的影片,他认为这样做无异于"杀死一只会生金蛋的母鸡",因为照他的意见,人们对无声片决不会产生兴趣的。由于他在研究有声**上遭到了失败,不能把和真人一样大小的人物放映出来,所以在1894年,他决心把他的"**视镜"公诸于世。这种"**视镜"形状象一只大钱柜,上面装有放大镜,可以容纳50英尺的凿孔影片。

  不久以后,世界各国即有几十位发明家想在银幕上放映**了。为此,他们不得不去解决一个在理论上非常简单的问题,即使用旧式的机件(如麦穗形十字轮、偏心盘、传动轮等等)使影片在幻灯中转动起来。在放映上,他们或者使用市上买来的爱迪生影片拷贝,或者用他们仿效马莱的"连续摄影机,拍摄下来的爱迪生型的影片。

  在这一发明竞赛中,获得胜利的人一定是在公开卖票放映上获得成功的人。因为自从1888年以来,在实验室里的放映或者无结果的公开试映已经举行过不知多少次了。

  1895年,早期**的放映非常盛行。放映者之间常常毫无联系,因而后来在发明**这一问题上引起了许多争论。在最先发售"**视镜"的美国,首先进行试映的有:阿克梅·勒·洛埃、欧仁·劳斯特(他们两人从这一年2月起已开始作单独的公开放映,但未引起观众注意)、狄克逊、拉泰姆父子(同年5月在纽约曾经放映过一个时期的**,后因不受观众欢迎而停止)、阿尔玛特和坚金斯(9月在亚特兰大州放映过**,收获也很少)等人。过了不久,在德国也有安许兹的放映(10月在柏林举行了数次单独的放映)和马克斯·斯克拉达诺夫斯基的放映(10月在一家很大的游艺场连续放映过多次,尽管放映的影片质量不好而且很短,却能够继续好几个星期之久)。

  但是所有这些放映,都不能和卢米埃尔的"活动**机"所获的成功相比拟。那次放映是从1895年12月28日起,在巴黎嘉布遣路的"大咖啡馆"里举行的。

  路易·卢米埃尔原和他的父兄一起在里昂经营一个制造照相器材的大工厂。爱迪生的"**视镜"刚刚输入法国的时候(1894年),他已经开始了**机的研究工作。他在实验中曾制成过一架应用"杭勃罗欧偏心轮"和里昂制造的爱迪生型胶片的"连续摄影机"。从1895年3月经过多次公开表演之后,卢米埃尔请卡尔邦蒂埃经营的工厂制造他的"活动**机"--一种既是摄影机同时又是放映机和洗印机的机器,这样,他终于发明了一种超越其他一切竞争者的机器。这一机器技术上的完善和它所摄制的影片主题的新颖,使卢米埃尔获得了世界性的胜利。

  卢米埃尔培养出来的几十个摄影师,极力向全世界推广这种机器,结果使"活动**机"这个名词以及由此转化来的Cinéma、Ciné、Kino等名词普及到地球上的大部分地区,成为代表这一新的玩意的名词。俄国的沙皇、英国的国王、奥地利的皇室,以及其他国家的元首,都想看到这种新的机器,从而为这种机器作了宣传。

  "活动**机"在美国最初表演,是在爱迪生的"维太放映机"(Vitacopes)刚刚公开不久之后,但法国机器的成功却远远超过了爱迪生所制造的机器。可是六个月之后,这一成功却先后在美洲和欧洲遇到劳斯特和狄克逊设计而有麦金利总统的兄弟参加的一家大财阀公司所经营的"比沃格拉夫放映机"(Biograph)的竞争。在英国,威廉·保罗的最初几次放映成绩仅稍次于卢米埃尔,但以后他却成了**机的制造商,此后又做了**导演。在法国,梅里爱在开始时曾应用过威廉·保罗的**机,莱翁·高蒙曾发售"第米尼连续放映机";查尔,百代则请亨利·约利制造最初的**机。

  到了1896年底,**已经完全脱离了实验阶段而与观众见面了。享有专利权的**机器,为数达百余种之多。法国的卢米埃尔、梅里爱、百代、高蒙,美国的爱迪生和比沃格拉夫公司,伦敦的威廉·保罗,都已在**企业中奠定了基础,每天晚上都有好几千观众拥挤在漆黑的**院里了。

  以上我们只简单地叙述了**机器发明的经过,因为本书主要目的是要叙述一种艺术的历史,即"**艺术的历史"。我们先要研究一下活动形象,因为这是**最早的祖先,就如一种新语言的最初发音一样。

  1825年发明的"幻盘",它的最早的形状是一张硬纸板的圆盘,一面画着小鸟,一面画着鸟笼,当圆盘转动时,小鸟就好象关在鸟笼里了。其实这里并没有一件东西在运动,只不过利用重迭在一起的印象,使人看去似乎很合理。它的主题也非常简单。这种玩具曾经盛行一时,人们并把简单的主题印成很漂亮的带色的石版画。于是,在伦敦、巴黎和维也纳的市场上出现了这样一些主题的"幻盘":骑师和他的马、砍了头的男子和他的头、一个家庭里的一对夫妇、一句话的两个部分、舞女和她的舞伴、猎人和他的猎物等等。这样的主题经过旋转以后,就会结合成为一个画面了。

  维也纳的斯丹普弗尔是一位几何学教授,他从"法拉第轮"发现了"牛顿的圆盘"所产生的带有颜色的扇形形象。这位奥地利教授在他制造的"频闪观察器"(Stroboscope)里首先使一些蔷薇形的、齿轮形的和各种圆形的物体活动起来。这一发明可以说是科学教育**的最初萌芽。

  以后,斯丹普弗尔和普拉托,又分别在维也纳和列日从事使人物形象能够活动的研究。他们使人物在立体面上运动,由此给予人物以一种浮雕的感觉,这是在发明"立体镜"(Stéréoscope)前几年的事情。普拉托请他的朋友马杜画的第一张画是一个象行吟诗人似的用脚跟打转的侍从。斯丹普弗尔请人画的一张画则是一个翻跟斗的卖艺人。

  当玩具制造商对最初的技术发展的兴趣消失之后,主题的选择便成为他们注意的对象。这种玩具的发展范围原很有限,它只要使画片简单运动,充其量只需做到象今天动画片专家所说的作循环不断的转动而已。

  当时常用的一些主题有:跳跃的马、伶俐的狗、体操教师、跳绳女郎、芭蕾舞女、一对跳华尔兹的舞伴、走绳索的人、拳斗家、摔跤者、决斗者、酒鬼、两个拿着唧筒的救火队员、一个患牙疼病人的滑稽面孔、锯木头的木匠、宪兵和小偷、打铁的铁匠、理发师、母鸡啄食、滑稽小丑等等。

  1877年,雷诺在他的"活动视镜"中采取了大部分"走马盘"的传统题材,并在他未发明新的题材以前,把这些主题加以改进,使之更为完善。他和斯丹普弗尔及普拉托一样,也都利用"深景"。①但斯丹普弗尔和普拉托只能做到使一个人物或者是两个人物在一个地方转动,而雷诺则能使得几组跳华尔兹舞的舞伴、滑冰者、小学生、丑角演员等,时近时远地运动。他还模仿了他的前辈,应用"特写"。最后,他还从慕布里奇和马莱的摄影中间,发现了正确地表现马跑的方法。

  ①利用"深景"是一种使人物由前向后或者由后向前移动,而不局限于一个景上的导演手法。"景"是指摄影机拍摄的幅度而言。

  雷诺为了他的"影戏机"而制造的第一部动画片《丑角和他的狗》,再次采用了普拉托以来的旧式"走马盘"的主题。在这部画片里,他以更复杂的运动来代替迅速、循环不断的转动。但他这种最初的试验还只是真正的放映的一种"前驱"而已。

  他的第二部动画片《一杯可口的啤酒》,也是根据走马盘的主题《酒鬼》制作出来的,但动作却复杂得多。显然,他很受当时流行的马戏丑角入场式或哑剧的影响,以一出笑剧--我们也可以把它叫做"速写"--的方式来表现这一简单的主题。

  《可怜的比埃罗》这部动画片,已经从原始状态中解脱了出来。它的情节是:比埃罗向科隆宾娜求爱,却遭到了阿尔甘的嘲笑和打击。这部画片可以演出十二分钟,里面并有歌词。这是一出漫画剧,或者象葛莱凡蜡人馆的广告上所说的那样,是一出"明亮的哑剧"。

  《更衣室旁》这部动画片是雷诺最丰富、最复杂的一部作品。在这部可以连续演十五分钟的画片里,出现的场景和画面,几乎象"镜头组合"。

  画片开始是用海水浴者的笑剧来表达海边的气氛,而这种气氛又由于海鸥不断地来回飞翔而变得更为浓厚。鸟的飞翔是一个很新颖的场面,在戏剧里从未见过,因而成为吸引观众的原因之一。接着是一个简单的但却安排得很生动而幽默的情节:一对巴黎的夫妇来到海边;一个"风流客"对巴黎太太大献殷勤;因为偷看她在更衣室里脱衣服,结果屁股上被踢了一脚;巴黎夫妇在海里游泳;"风流客"被关在更衣室里。经过一段打架的场面以后,出现了一艘张帆的船,帆上写着"剧终"二字,故事由此而告结束。

  《更衣室旁》这部动画片,已经具备了现代动画片的一切特点,诸如:一定的放映时间、巧妙的剧情、典型的人物、噱头、特技摄影、紧凑生动的故事情节、同步的音乐、美丽的布景,以及动人的色彩等等。

  除以上特点以外,雷诺还在这部动画片里完成了一件他的许多后继者所不能实现的事情,那就是他创造的人物完全和真人一样,而不是一些漫画里的人物或时装展览上的那些毫无人气的木偶。他赋予他所创造的人物以讽刺和幽默感,同时又不使之过分夸张。他的"巴黎太太"和"风流客"都具有真正的人性,它们和后来的奇形怪状的"米老鼠"、"唐老鸭"或迪斯尼所绘制的全无生气的"白雪公主"、"美貌王子"完全不同。

  《炉边偶梦》表现回忆、梦和追溯①。据我们所知,这部动画片远不如《更衣室旁》完美。雷诺利用摄影机拍摄的影片,是没有什么值得提到的。但他在迦里波主演的影片《最早的雪茄》时,为了更清楚地表达演员的面部表情起见,大概利用过中近景。

  ①追溯是切断事件在时间上的次序的一种叙事的方式。

  在雷诺的"影戏"公演以后不久,第米尼的"留声放映机"(Phonoscope)--一种把马莱在试验室里的实验通俗化的机器--第一次表现了一个能说"法国万岁"和"我爱你"的人的半身活动形象。这种生动的大特写镜头(历时约一秒钟)乃是一种新的创造,连爱迪生也曾予以重视。

  这种大特写镜头在狄克逊摄制的初期影片之一《弗雷德·奥托打喷嚏》里,又再一次被采用过。

  狄克逊摄制的影片可以说是最早的影片,片长都不超过30秒;它们能象"走马盘"的画片那样,可以循环重复表现。观众是通过"**视镜"上的一个放大镜来观看这种比明信片还要小的影戏的。

  爱迪生曾经这样说过:"我发明'**视镜'的念头是从一个小的名叫'走马盘'的机器得到的……我的机器只不过是一个用来表示我现阶段的研究成果的小小模型而已。"

  爱迪生早期用于"**视镜"的50部影片都套用了"活动视盘"上的节目。舞女、卖艺者、体操教员、走绳索者、跳跃的狗、伶俐的猫、拳斗家、摔跤者、酒鬼、牙医生、理发师等等"走马盘"常用的主题,都被狄克逊重新采用。他只不过是把"走马盘"上原来的24张画片改成500多张照片而已。"走马盘"的画片里只画一些小道具,没有布景。在爱迪生的影片里(这些影片差不多全部是在绰号"囚车"的世界上第一个摄影场里摄制出来的),也是这样。在乌黑的背景上只能看到一些白的影子在活动,它们的形象与其说象人,倒不如说象木偶,这种影片很可与黑白恰恰相反的中国皮影戏相比拟。

  但狄克逊有几部作品却是例外,并且为未来的影片作了先驱。在这些影片里,"走马盘"的主题是被他用不同的风格来处理的。大特写①的使用,已足使我们看到的形象不是木偶而是真的人物。如用中近景拍摄的《桑陀教授》。当他表现身上的肌肉时,由于他的面部和身体占了画面很大的面积,以致黑暗的背景完全消失,于是我们看到的乃是一张真正活动的照片。

  ①"大特写"是只拍一个人的面部;"前景"是拍到胸部以上;"中近景"拍到半身;"中景"拍一个人的全身;"远景"则把场面里所有的人都拍进去。

  在《消防员救火》这部影片里,出现在黑暗背景上的梯子和掩盖了画面的浓烟,是创造活动布景的很好办法。同样,在《拔牙》(这是一部最早的写实影片)中,以及在那些用观众把背景掩盖起来的拳赛影片中,增加道具或临时演员也是一种创造活动背景的办法。在影片《理发店》和《新酒吧间》中,还有真的室内场面,而且可以说已带有布景了。这些影片是"**视镜"影片中最成功的影片。

  狄克逊应用爱迪生的留声机纪录声音的方法,请一些游艺场的演员在他的影片里演出。这些演员的声名对于宣传"**视镜"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时,这种作法又为明星制度的出现开辟了道路。这种影片绝大部分纪录了游艺场演员经常演出的节目,因此狄克逊可以说是第一个拍摄舞台纪录片的人,为后来的梅里爱的影片作了先驱。

  狄克逊常常集合许多群众演员在他的摄影棚里的舞台上演出。例如,他拍摄的时事讽刺剧《贺依特的乳白色旗子》的最后一个场面上,就有34个穿着盛装的群众演员出现。但由于"**视镜"中的形象很小,所以这些群众场面反使人感到混乱,因而这种利用人数众多的群众演员的尝试,没有获得多大成功。

  狄克逊在离开"囚车"摄影场到纽约另一家摄影场工作以后,他的技术更有长足的进步。他此时摄制的《吸鸦片烟的人》和《中国洗衣店的吵架》就具有梅里爱在几个月以后创造的初期故事片中的一切特征:如布景、演员、服装、化妆和**剧本等等。但狄克逊的**剧本当时还非常简单。

  接替狄克逊在爱迪生处工作的爱德蒙·库恩是一个职业摄影家,他抛弃了"走马盘"的一切习惯作法,而致力于活动照片。但由于爱迪生的摄影机非常笨重、复杂,使库恩只能在摄影棚里拍摄影片。一直到卢米埃尔的初期影片获得成功以后,库恩才开始从摄影棚里摆脱出来。

  库恩导演了两部有名的影片。一部是《玛丽·斯图亚特之死》,描写刽子手在群众面前砍下女王玛丽的头,拿给群众观看;另一部影片是《梅·欧文与约翰·赖斯的接吻》,利用大特写的手法,拍摄了一出很受欢迎的话剧中的一个插曲。《接吻》虽然不是第一部利用大特写手法的影片,却是利用大特写第一次获得成功的影片。这种幼稚的色情表现为后来很多用大团圆来收场的影片作了开端。

  《接吻》一片由于"**视镜"只能一个人单独观看而获得了很大成功。人们又替"**视镜"拍摄了一些扭动下身的跳舞、只穿着一条裤衩的舞女以及*荡的舞蹈等影片,吸引了很多男性顾客。这种只能一个人单独观看的**,直到现在,还由于这些"特殊的主题"被继续保留着。

泡沫看似杂乱无 章,但那些泡泡好像无一例外地进行了 自组织,遵守着三条普适规则。这些规 则是由比利时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托 (Joseph Plateau)于1873 年首先注意到 的,它们容易描述,却难以解释。

第一 条规则是,相邻气泡构成的每条边都有 三片膜相交。不会是两片,也绝不是四 片——永远是三片。

第二条规则是,每 对相交的膜稳定后,都构成恰好120 度 夹角。最后一条规则是,每一个交点永 远是恰好四条边相交,而边的夹角永远是-1/3 的反余弦——大约1095 度。直到一个世纪后的1976 年,美国 罗格斯大学的数学家琼• 泰勒(Jean Taylor)才证明,至少在两个气泡的情 况下,普拉托规则的产生原因是表面 张力,它们会迫使气泡采取最稳定的 构型。至于三个甚至更多气泡构成泡 沫的情况,数学家仍在努力解决。另外,气泡充满容器内部时形状如何排 布能获得最小表面积(即最低能量), 也还是未解之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3695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9
下一篇2023-11-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