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吵架的点和大人想的不一样。我们都以为,小孩吵不外乎就是在争宠、吸引大人的注意力。
小孩最在乎自己有没有被公平对待
最能引发学龄手足斗争的事,就是“被迫分享自己的东西”,如玩具、小汽车等。“为了让爸妈注意自己”这个原因反而垫底。
小孩真正最在乎的是“自己有没有被平等对待”,而他们的对比对象就是手足。因此有没有“拿到一模一样大小的蛋糕”、“一样多的乐高积木”、“有没有分到爸妈另一只腿上的宝座”……绝不是大人眼中芝麻绿豆小事而已。
在老二出生以前,老大根本没想过要计较这些事,但对于老大来说,“家里多了一个宝宝就好像先生对太太说,我要娶小老婆,从今以后,你们要一起拥有我一样”
年纪愈小的小孩,还不能控制自己的冲动或尚未发展同理心时,就愈容易用放大镜去看他人与自己个性上的差异,而这会造成愈吵愈烈的局面。
如果小孩已吵到不可开交、大声尖叫的地步时,爸妈可千万不要以为“让他们自己解决。九岁以下的小孩冲突管理的技巧还不成熟,没有大人正向的引导,很容易陷入没有建设性、鬼打墙的争吵模式:是我的。才不是,是我的。不,那是我的。才不是,那是我的……
如果大人不管,小孩也可能会觉得,反正没有解决或不和好也没关系。因此,孩子年幼时,爸妈还是要积极当调停者,让孩子都有机会发言把事发经过说一遍,协助他们一起想解决的办法,甚至协商轮流退让。
当孩子成功解决争执时,也不忘鼓励他们:“你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愈来愈好了!”这过程当然比直接叫孩子去罚站耗时,却是值得的投资,因为你在训练孩子学会为自己发声、自己处理冲突。
父母不必每次孩子吵架都要进来协调,可以选择心情比较平静、不赶时间时再介入会比较好。但若小孩打起来、有肢体上冲突时,父母无论如何都要介入。
如果你家孩子年纪相近、均小于10岁,而你正考虑让他们睡同一个房间,不妨先参考看看:
1建立感应度较高的情绪发现
从小和兄弟姐妹在同一空间密切相处,比较擅于分辨他人情绪,提升情绪的敏感度,有助于未来的人际互动关系,比较能准确拿捏人我之间的份际。
2共享空间,让孩子从小练习协商技巧,应对人我的冲突
手足是孩子在世上最初的朋友,刚开始时,手足冲突会因为误触地雷而不时升温,但可以让孩子练习从小为自己的“底线”争取权益,锻炼应变能力和环境适应力。
3容易焦虑的孩子,跟手足共享一个房间,有助于减轻焦虑感。
4手足间互动多,长大后关系较亲密。
总之小孩子吵架也不可大意。
1、家庭教育缺乏一惯性和一致性
今天禁止的事,明天便鼓励去做,父亲认为是好事,母亲说坏,爷爷同意的事情,奶奶偏要阻拦。这样就会增加孩子的受挫感,从而导致烦躁和暴躁。
2、父母对孩子要求过分严格
孩子稍有过错或没有按要求去做或做的不好,父母就严加训斥甚至把孩子狠狠地揍一顿。这种做法会造成两种不良结果。
其一,使孩子感到不满和压抑,这种不满和压抑会在以后的某种场合中表现出来;
其二,父母的举动,为孩子提供了一个效仿的榜样,一旦环境适当,孩子也会表现出同样的暴躁和攻击性行为。
除此以外,疾病与生理条件也是引发坏脾气的原因之一。神经衰弱的儿童特别容易兴奋、发脾气,处于疾病和疲劳状态中的孩子也常常有烦躁不安,易于发火的表现。
3、家人的溺爱。父亲、母亲或爷爷、奶奶过分疼爱孩子,总怕孩子受委屈,为了博取孩子的欢心,有求必应,而不考虑这种要求是不是适当。这样就逐渐使儿童滋生了一种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自我为中心的孩子,无论做什么事,都是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随心所欲,为所欲为。有时,父母觉得孩子的要求过于无理,本不想答应,但孩子一发脾气,就立刻加以满足,这是一种最糟糕的做法。因为孩子从这样的事情中知道,发脾气是满足愿望和要求的最有效的手段,于是就变得更容易发脾气了,造成了恶性循环。
改善孩子脾气暴躁的办法
1、多让孩子参加课外活动
孩子通过课外活动可以多与别人进行交流和沟通,在与别人相处时才能学会换位思考,发生矛盾时能够从多个角度来看待问题,逐渐改正自己这种暴躁易怒的性格。
2、转移注意力
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孩子的异常情况,当孩子出现暴躁的情绪时,家长可以立即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去做一些自己喜欢做或者感兴趣的逝事物,慢慢的消退浮躁的情绪。
3、培养孩子的耐心
大部分脾气暴躁易怒的孩子都缺乏足够的耐心,而且性格也非常的浮躁,家长可以在日常多让孩子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平复内心的情绪,同时还可以让孩子去学习书法等修身养性的艺术班,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改变孩子不良的性格。
许多孩子很小,但脾气却出奇的大。 他们总是特别烦躁,容易生气。 当父母抱怨时,他们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 为了解决孩子的脾气问题,家长需要找出原因。
孩子经常发脾气和烦躁是怎么回事?
1 遗传学
脾气暴躁易怒的孩子可能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 例如,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都有脾气暴躁和易怒的情况。 与同龄儿童相比,儿童通常更容易脾气暴躁和易怒。
2不当的育儿方式
过度放纵也会导致孩子发脾气。 孩子发脾气的行为不仅不受控制,而且会越来越大,形成恶性循环。父母疼爱孩子,让他们为所欲为,满足他们的需求。 孩子会倾向于利用父母的让步来实现自己的愿望,当他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他们会变得愤怒。 这种放纵和冷漠会发展出他们暴躁的性格。
3、母子互动中的问题
孩子脾气暴躁,难以控制,也是亲子互动不好的表现。 有的孩子与父母建立了良好的依恋关系,他们的情绪总能被父母接受,自然会表达苦恼、快乐、焦虑、悲伤等; 而其他孩子则用抗拒的方式表达出来。
4 家庭氛围
也可能与家庭氛围有关。 如果家庭气氛平时比较紧张,比如父母在孩子面前长时间吵架等,经常打骂孩子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导致孩子变得暴躁易怒。
5不被理解的烦恼
孩子容易烦躁的另一个原因是大人“不理解”孩子,他们不会努力去理解他们。 孩子们不理解,所以他们很生气。
孩子经常烦躁易怒怎么办?
1正确回应孩子,不要用力打击
当孩子生气时,我们不应该生孩子的气,我们应该回应孩子。 我们要告诉孩子我们已经知道孩子生气了,问孩子为什么生气,让孩子表达愤怒的感觉,孩子会好很多,我们要找到一个正确的释放窗口 ,然后我们会觉得自己做的很好。
2、注意引导
平时要正确引导孩子,认真积极地与孩子沟通,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把孩子当做朋友来交流,让孩子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与他们沟通,让他们 他们明白为什么他们的要求不能得到满足。
3练习表达和控制情绪
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帮助他们平复自己的情绪,只有当孩子冷静下来时,他们才会想出解决办法,变得理性。
随着二胎的开放,很多家庭幻想着家里再要一个孩子,兄弟相亲相爱的场景是如此的令人向往,以至于他们已经开始要二胎了。随着两个孩子的不断成长,才发现孩子之间的友谊真的太短了,通常和谐只持续几分钟,很多家长开始怀疑:孩子多生是福是祸?
其实,孩子在三岁到六岁之间和兄弟姐妹打架、吵架,是因为孩子的沟通能力不够成熟,找不到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有时候,孩子的争吵和打架也能训练孩子的社交能力。当父母面对孩子朋友之间的小纠纷时,最好保持一颗平常心,可以用几个小方法来解决孩子的纠纷。
孩子小,吵得及时也没关系,只是不要大惊小怪,大惊小怪。因为这种突然的声音可能会吓到孩子们。如果我们说在这个大家庭里,每个人都笑得很大声,那没什么。如果孩子之间的争吵太激烈,家长又担心孩子会伤害到对方,可以把孩子送到不同的地方冷静下来反思。
就是在孩子吵架的时候特别关注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比如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或者带他们出去玩游戏。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让孩子注意到你的干预,而不是争吵。面对孩子,最重要的是在处理孩子之间的纠纷时,要尽量做到公平公正。不要因为孩子小不懂事就站队,也不要提倡大的要让给小的。这样错误的教育观念会让孩子受到更多的伤害。
让孩子们明白,我们是一个整体,一个家庭,我们应该彼此相爱,而不是互相伤害,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大家可以参考和借鉴,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更多精彩的内容,小编也会持续更新的。
当孩子们在一起玩的时候,总免不了小吵小闹,甚至打起来。不管这些孩子们是亲生的兄弟姐妹还是只是普通的玩伴,都有可能因为小事情争吵和打闹,而且往往也会有人哭着告状。那么在这个时候,父母该怎么办呢?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和艺术性的问题。简单来说,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不管什么情况,首先请保持你的冷静,如果有孩子受伤了,先处理孩子的伤,给予受伤的孩子安抚,千万不要羞辱他,比如“你看吧,我叫你别跟谁谁谁玩了,不听我的话吧就被打成这样了,真是活该!”。经常地这样地羞辱孩子,会严重地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特别是在其他小朋友也在场的时候,从而导致孩子形成心理阴影,甚至害怕跟人交往,导致孩子孤僻,严重时甚至可能患上社交恐惧症或其他心理障碍。
2、其次,要先重点关注孩子的情绪感受,而不是事件本身。也许真实发生的事情很小,但你的孩子哭着跑来找你。此时,你首先要关注孩子觉得被欺负的委屈和痛苦的情绪感受,而不是呵斥孩子让孩子马上停止哭泣和追问孩子到底怎么了,被谁欺负了或者被打了哪里或者被抢了什么东西等问题,更不要看到孩子哭了就二话不说跑去打骂另一个孩子。因为这样做,很容易让孩子形成“我的感受不重要”的印象,这样会让孩子跟你沟通的大门渐渐关紧,在没搞清楚真正发生了什么之前,轻易去教训另一个孩子,不仅会伤害被你教训的那个孩子,还很可能让哭着找你求援的孩子形成依赖的心理,养成胆小怕事的性格。
3、不仅要关注来找你求援的孩子的情绪感受,还要关注没主动找你的孩子的情绪感受。要记得一个巴掌拍不响,大多数情况下孩子们之间的冲突是双方造成的,不要偏袒其中一方,即使是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起冲突,也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就认为是别人家孩子的问题。孩子冲突时不需要大人来进行评判对错,孩子们的打闹其实也是他们沟通的方式,只要没受伤,作为父母不需要过分介入,只要关注孩子的情绪感受,并引导他们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进行沟通。如果是特殊情况,比如某个孩子确实是专门欺负另一个孩子的,那就需要你去跟那个孩子的父母谈谈,同时教会自己的孩子自我保护,尽量回避那个总是打人的孩子。
4、最后,如果孩子们都没有受严重的伤,不需要进行特别的处理,作为家长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保持冷静,关注孩子们的情绪感受。记得保持冷静,关注孩子们的情绪感受。如果是自己家的孩子们打架了,要记得你越插手介入就可能让事情变得更糟,因为他们都是你的孩子,你帮谁说话批评谁都会让另一个孩子不满意。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你保持冷静,关注孩子们的情绪感受,不仅关注找你求援的,还要关注没主动找你的孩子的感受。你会发现,当你不介入你的孩子们之间的战争时,渐渐地他们也会平息战争,学会和谐地沟通和相处,反而你的介入可能导致他们的战争更加激烈,因为你是成为他们争夺的资源之一。
1不要匆忙干涉。有些父母深怕孩子吃亏。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吵架时,会第一时间“支持”自己的孩子,但这只会让孩子养成“自重”的性格。当我们发现孩子吵架的时候,家长首先要保持冷静,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需要适当的方式来处理。当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父母的干涉有时会激化矛盾,所以要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解决矛盾。让孩子自己分析是非,让孩子自己解决矛盾,帮助孩子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帮助孩子学习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2稳定自己和孩子的情绪,教他们情绪管理。父母真的很难理性对待孩子,尤其是对失败者。人们的本能反应是做一个“好爸爸”“好妈妈”,尽力维护孩子的利益,但这并不利于矛盾的解决。不要看到孩子受欺负受委屈就情绪失控,恨不得把对方揍一顿,拿出来给孩子出气。要理智,不要激动,帮助孩子冷静处理问题,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3搞清楚这是正常的孩子之间的冲突还是“欺负”。其实在幼儿期,基本没有什么“欺负”,大部分都是正常的冲突。比如,一个孩子想让另一个孩子加入自己的游戏,但表达不清楚,他可能会拍另一个孩子的照片,或者拉他的衣服。但是其他孩子可能会认为是在打他,会不高兴,甚至会哭。这种事情发生过,但没那么严重。你解释清楚就好了。如果孩子和对方沟通失败,身边又没有大人,可以用“打回去”作为替代。
4及时制止争吵。多生孩子对父母来说是个负担,因为照顾孩子要花很多精力。长大后,父母也需要考虑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但是多一个孩子会让你在家里更活泼,也会让你的孩子多一个弟弟妹妹。如果你发现两个孩子在争吵,那么家长一定要大声告诉他们停下来。吵架是一件很伤人的事情。父母可以利用他们的权威让两个孩子停止争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