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丧事有唱戏的环节,这种风俗源自哪里?

农村丧事有唱戏的环节,这种风俗源自哪里?,第1张

大家在农村生活,一定参加过一些红白事,对于一些红白事的讲究也都有所了解,但同时也对一些风俗感到奇怪。

就比如说在有些丧事之后,会有唱戏之类的关节,这种风俗就让现在的年轻人很奇怪,明明是丧事,为什么要办的这么热闹呢?这种风俗源自哪里?寓意又是什么?

其实,并非所有的丧事都是有唱戏这样的环节的,一般这种“热闹”的环节,多是出现在一些喜丧之上。而且在最开始的时候,也并不是唱戏,而是请响器班子,也就是吹唢呐之类的乐器。

所谓喜丧指的是福满的老人寿终正寝,没有受苦的离开这个世界。比起其它的逝世方式,这种方式的确是要好上很多的。

不过即便说是“喜”,但对是逝者的子女来说也不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所以子女才会用响器来表达情感。而且响器也不是以“热闹”著称,而是为了表达子女对逝者的悼念,以及为灵堂增加意思悲伤和庄重。

只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响器也慢慢的变成了戏班子,甚至到现在的流行歌曲,原来庄重肃穆的氛围也消失不见,彻底变成了热闹甚至是胡闹。

这种原本寄托哀思、悼念的文化也慢慢的演变成为了一种陋习。

对于特别注重仪式感的中国人来说,对于每一个节日、纪念日都要十分隆重的庆祝。而在这其中最受人们关注的莫过于过生日。无论是几千年前的古中国、抑或是灯光霓虹的现代社会。无论是小孩还是大人,在过生日这一天都要精心准备,庆祝自己诞生的一天。这也体现出了咱们中国人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

但在七八十年代乃至之前,由于生活条件的缺陷,每当到了生日的时候,家里就会拿出存粮的腊肉、几样卤菜,以及生日时绝对不能缺少的长寿面,这就算是很不错的庆生方式了。而在中国社会,吃长寿面是庆祝生日中最不可缺少的环节。吃过长寿面,就寓意着健健康康、长命百岁。但在热闹丰盛的庆生过后,家中就又要陷入到为生计烦忧的日子当中。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促进了社会总体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也从追求温饱到对生活质量的提高转变。而且随着“地球村”世界的交融变得日益深化,人们庆祝生日的方式也更加丰富多彩。既离不开传统的荷包蛋、长寿面的出场;同时西方的庆祝方式也传入中国——生日蛋糕、蜡烛、庆生花等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现代的庆生方式展现出中西结合的特点。

那么和现代庆生方式相比较,古代的祝寿又有着怎样的特点呢?接下来我们就以清朝为例,来看看清朝人过生日的方法,以及他们的祝寿风俗。

封建礼制下铸就的不同生日仪式

1皇族生辰、隆重有礼的特点

古代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严苛封建礼教笼罩下的国家,生日的仪式规格也是有着明确的规定的。在清朝人们的生辰礼节中,皇家贵族的寿辰绝对是上上品的。而作为九五之尊的天子,他的寿辰可谓是全国性最盛大的、最隆重的庆典仪式了。

自唐宋以来,便将皇帝的寿辰当作是国家的节日,举国庆祝,并将其称为“万寿节”,寓意皇帝万寿无疆,这也是为什么大臣、百姓向皇帝行礼时说的吉祥话都是“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的由来。而作为皇帝的母亲,皇太后的生辰节日即称圣寿节,正妻皇后的诞辰则称为千秋节。对太后和皇后行礼均为”太后娘娘、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由此看来皇帝作为当时权力最高的人,他的“万寿节”礼仪仪仗最为盛大,甚至和大家耳熟能详的元旦、冬至并称为清朝皇室的“三大节日”。同时,中国又有着非常注重周年的传统、,因此一到皇帝几十周年寿辰的时候,寿辰庆祝仪式会更加隆重,皇帝也会在此时宣布大赦天下等政策,以积福德。

关于万寿节的盛大繁华,只言片语难以形容。万寿节的利益形式繁琐,在这天一大早皇帝就要落驾太和殿举行一年一次的大朝会。接受皇族宗室、文武百官,乃至外来依附国家的使臣朝贺。接受了外朝臣子对其的恭贺之外;皇帝还要移驾内宫,此时后宫的皇后、各宫娘娘、皇子早在乾清宫等候皇帝仪仗的到来,再按照严格的规制以此行礼。

而生辰中最重要的除了接受大家的祝福之外,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寿礼和寿宴啦!在祝寿之时,大家都需要向皇帝献上自己精心准备的寿礼。寿礼表达着祝寿者对皇帝的美好祝愿。一般有玉如意、佛像、珍贵珠饰、稀世字画、名件等等,而且按照当时最高规格九件为一组,称为“一组”。甚至还有高达九九,八十一件之多的寿礼规制,可见皇帝的地位之高了。

而且,为了在万寿节避开“血腥杀戮”。万寿节之前或之后的几天时间里,都禁止宰杀牲畜,县府衙门也不能够处罚刑事案件。因此,在晚宴上的鱼肉食物都需要早早准备好,并且衙门的案件也要加快办理速度。

同时在此期间,凡是在京的文武百官都需要根据礼制,或者是官职穿着与身份相符合的蟒袍补服,作为其最高规制的礼服。因此这一时期也被称为“花衣期”。

而在清朝历史上,万寿节庆祝仪式最盛大的莫过于康熙帝的60大寿和乾隆的80大寿。作为清朝寿命最长、同时也是在位时间最长的两位皇帝,所创制下的康乾盛世也是他们能举办如此隆重的万寿节仪式典礼的重要原因。

在康熙60岁大寿万寿节之际,康熙帝正在畅春园修养,在文武百官的簇拥之下返回皇宫过节。当时,设八抬大轿、皇宫最高规格的辇轿,由皇家子孙、世家功臣共25人扶轿。在从畅春园开始到入神武门这一路上,沿途道路两边街道上张灯结彩,搭设龙棚、戏台庆贺皇帝诞辰。全部百姓纷纷跪拜行礼,高呼万岁。

而这般庆寿景象,离不开康熙帝的励精图治,也因此让他受到了百姓的真诚爱戴。而康熙也非常感谢百姓们从全国各地赶来向其贺寿的心仪,下诏赐天下百姓果酒近千席,举国同庆。

早在康熙寿辰之前,一直以孝廉尊老的美誉受到称赞的康熙还曾下诏告诉天下臣民,不论身份贵贱、家住何否,只要是年龄达到65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共到京城来参加万寿节的庆宴。由此康熙帝的爱民美名也开始广泛传播开来。

在农历三月二十五日这天,康熙帝会在畅春园正门举办“千叟宴”,宴请65、70、80、90岁以上的汉族大臣、官员;以及大于十岁小于及冠之年的皇族宗室子弟参宴,让他们为宴请中的老人行礼敬酒。以表达皇室对老人的尊重,以及对民族团结融合的重视。

若是年龄达到80岁以上的老人,还能被康熙帝亲赐御酒,表达皇帝对他的尊重,在古代社会来说这可是比登天还难的恩泽呀!但是,康熙帝就做到了。同时,作为天下女子表率的后宫宫嫔,同样由后宫最尊贵的女人皇太后来主持相同的盛典,邀请八旗大臣、官兵的70岁以上的内眷前往慈宁宫受礼。

而作为清朝鼎盛时期的乾隆年间,在乾隆80大寿之时,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乾隆非常重视这次万寿节。因此,乾隆帝早早地就开始准备典礼仪式的筹备工作了。他也继承祖父康熙帝的庆祝祖制,在从避暑山庄回紫禁城路上精心布置,唱戏祝贺。在乾清宫宴上各国使臣、文武大臣、世家子弟、后宫嫔妃纷纷献礼祝贺,奇石珍宝琳琅满目,据史料记载,当天乾清宫里展现出的珠宝光泽照亮了宫殿的穹顶。

在遇上皇上寿辰之时,不仅在京城万寿节的氛围浓重,哪怕是小县城都弥漫着万寿节的喜庆气息,各地在官员县令的带领之下,修建庙宇、搭台唱戏,寺庙祈福共同祝愿天子万寿无疆。

2民间祝寿,各有千秋

在清朝民间,百姓们庆祝生日的方式也是各不相同。在世家大族当中,常常会大摆宴席,官员、清族子弟拜帖赴宴送礼,门口亦有迎宾的小厮和大声报礼单的婢子,所送的贺礼越多越尊贵,就越能体现出贺礼之人对寿星的重视。而且在宴席结束之后还会准备贺寿节目戏曲等,像是《众天仙庆寿长生会》此类的吉祥戏曲剧目。

但是,在大部分平民百姓家庭庆寿就没有那么隆重了,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简单中的最高规格”他们会在生辰这一天在家中设寿堂,晚辈向长辈说贺词、送寿桃;晚间一家人一起吃寿面,便是普通人家过寿的一天。

独特的庆寿仪式——冥寿

中国人相信天道轮回,认为去世的人依然会在阴间生活,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存在。所以,在清朝,“冥寿”的庆寿礼俗也十分盛行。在他们生辰那天,家中子弟会准备金元宝、寿桃、寿面等,子弟还会身穿彩服前去埋葬去世亲人的地方行礼祝寿。

并且,还会在家中举行宴会,宴请亲朋好友共同庆祝。和以往不同的就是,冥寿的贺礼当中必不可少的就是纸扎的金银珠宝以及寿联等。同时,家中人还会前往寺庙为逝者祈福。

古往今来,中国人对诞生日这个日期总有着非常重视且珍贵的情谊。因此,无论是古代的皇帝世家,还是布衣平民;抑或是现在的大人、小孩都非常重视生日这个特殊日子的庆祝。

清朝的皇族和民间的生辰风俗也展现出了当时社会的礼俗,但是对于这种有着等级礼教限制的生日来说,现代的庆寿方式——和亲朋好友聚餐、吹蜡烛,吃蛋糕许愿看起来就平易近人得多了。但是,清朝多姿多彩的庆寿方式也是清朝国力强盛的突出表现了。

唱大戏通常指在网络上使用夸张、浮夸的言语或行为来吸引关注或炫耀自己的人。这些人为了获得关注、赞扬或炫耀自己,而在网络上使用夸张、浮夸、卖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言论或行为,以达到吸引关注或炫耀自己的目的,所以被称为唱大戏

河南县剧团在直播间唱戏每天有10万人围观,这个剧团也火了。不过这也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戏剧的传统文化,但是时代在不断的发展,要想让戏剧传统文化一直发扬下去的话,还是需要多融入一些创新意识。通过直播宣传的方式就非常好,因为疫情的原因,很多人都无法去线下看到这些戏剧,所以网络就成了一个非常好的媒介。

一、戏曲传统文化的发扬需要结合新的宣传方式

网络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网民的数量在不断的攀升。而中华的传统文化也都比较多,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传承人开始利用网络做一条媒介来发扬传统文化的精神,让更多人了解这些非遗产品。戏剧在国内的历史也是比较悠久的,不同地区的戏剧方式都有不同的特点。因为疫情的原因很多,线下的戏剧团也都被关闭,所以网络就成了一个非常好的宣传方式,河南县剧团就在某平台进行直播唱戏,每天围观的人也非常多,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

二、戏剧可以和其他的唱腔方式融合在一起

戏剧是比较传统的文化,可能有些年轻人不太喜欢这种内容,喜欢唱戏的大多都是中老年群体。年轻人比较喜欢流行音乐或者是流行舞蹈,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明星,艺人开始将这种传统戏剧融入到歌曲或者是舞蹈中,这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带动了很多年轻粉丝的学习。

三、结束语

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比较多,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接触这一行业,将这一文化传承下去。虽然话剧团因为种种原因而关闭了线下门店,但在网上却收获了很多人的掌声,帮助更多人打发无聊的时间,同时也将豫剧声音传承到祖国大江南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4593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1
下一篇2023-12-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