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未雄霸九州这一段期内,袁绍与曹操毫无疑问是中部地区最爱出风头的两个人。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伴随着汉未形势的慢慢明亮,袁绍与曹操总算在赤壁之战进行了决战。
一、袁曹之交有趣的是,袁绍与曹操在童年时期,是十分好些的盆友。在太学之时,两个人是同学们;在外面之时,两个人是"酒肉朋友",还曾一起偷过别人的新娘;在朝廷以上,两个人又变成义兄,并一起在大元帅何进的手下办事。
之后董卓入京,袁绍与曹操还第一时间内明确提出了抵抗,并一起建立了关东侵略军,刮起了讨董对决的帷幕。此役之后,袁绍的整体实力如日华鑫,而本就归园田居其一的曹操却由于一场荥阳之战遭到重挫,迫不得已依附于在袁绍手下。这时的袁曹,也是各个部门的关联。这些年走出来,中部地区的袁曹国防集团公司,宛然变成了一个佼佼者,令袁术、公孙瓒、陶谦等,迫不得已相互之间同盟以象自我保护。只遗憾,当这种诸侯国一个个倒地后,袁绍与曹操最后迈向了瓦解。
2、 常规化讲解如今谈起这件事情,很多人不由自主都是会觉得:袁绍与曹操是要争北方地区主宰的影响力。这未曾并不是一个原因,并且有一些大道理。
最先,曹操确实不肯位居袁绍手下。实际上,在雄霸九州早期,袁绍给予了曹操许多协助。在讨董对决完毕后,中原大地深陷了一片战。本来是友军的各界诸侯国,为了更好地本身权益,逐渐持续抗争。
这种诸侯国,并不是一州刺史,就是富饶大郡的地区刺史,手底下的将兵全是几万元逐渐的。曹操手里的好几千将兵,在这种手上确实不够。多亏了袁绍庇佑,才让曹操度过了这一段最错乱的阶段。对于此事,曹操对袁绍是很感谢的。但后面一种如何做的呢?早已逐渐把曹操当作马仔看来了,乃至惦记着操纵他。兖州对决期内,袁绍尽管派人支援了曹操,可他却要想把曹操的妻小收到邺城看来管。
也许,这让曹操最先看得出了袁绍对自身的忽视心态。之后曹操迎伪满洲国子,袁绍又觉得了后悔莫及。据《三国志·袁绍传》:"会明太祖迎君王都许,收河南省地,陕西关中皆附。绍悔,欲令明太祖徙君王都鄄城以自密近,明太祖拒之。君王以绍为太尉,变为大元帅,封邺侯,绍让侯不会受到。"
这儿有件事甚为有意思,汉献帝一开始册立袁绍为太尉,之后才升职他为大元帅。可事实上,这一大元帅一开始是曹操的。裴松之注引《献帝春秋》上说:"绍耻班在明太祖下,怒曰:'曹操当死数矣,我辄救存之,今乃背恩,挟天子以令我乎!'明太祖闻,而以大元帅让于绍。"
依照汉制,太尉尽管位列三公,但大元帅才算是最有权力的存有。袁绍听闻曹操在自身头顶,当然觉得恼怒。而曹操获知袁绍的心态后,这时也害怕辩驳,只能服软把大元帅让了出去。曹操尽管敢做敢为,但也使他懂了一个大道理:袁绍自始至终把他当作自身翅膀下的马仔。这一了解,让曹操长出了与袁绍瓦解的想法。下面,为了更好的底盘,这二只中华之虎最后进行了作战。
3、 保皇与反皇之上这种叫法,有一定大道理。在这儿,小编想明确提出此外一种观点:袁绍与曹操往往不符合,是由于二人的政治理念不一样,这才算是导致她们各奔东西的根本原因所属。汉未乱局的逐渐,在一定水平是遭受袁绍挑唆的。这表明在大厦将倾之时,袁绍便早已拥有独立的想法。
例如一开始,袁绍便不承认汉献帝,反倒准备拥护幽洲牧刘虞为皇上;而早就在袁术称帝以前,袁绍便曾揭穿过曹操,自身假若即位,对方的意思。那时候,曹操马上便作出了抵制。由于曹操是个坚定不移的"保皇党"。没有错,被孙刘大呼为"奸贼"的曹操,实际上没有准备继位的含义。何不去看看他的《述志令》,里边便记述了有关曹操刚入朝廷时的心愿:那便是封王拜将,为国家开拓创新。
备受儒家文化的曹操,往往在日后仿效西伯侯,也是出自于这一目地。毫无疑问的是,曹操在独断专行以后,确实拥有越矩的想法,但他也仅仅想让后代去做这类事。
回过头看袁绍,一直对汉室河山颇有欲望。一个是要做无名有权力的二把手,一个是确实要想自身称帝。也恰好是由于这类不科学念,造成 袁绍与曹操才挑选瓦解。
演义第二十四回,在平定京城的董承之乱后,曹操准备继续统一的步伐。郭嘉对北方的另外两股势力,袁绍和刘备做了一个简单而明了的分析。郭嘉认为:“绍性迟而多疑,其谋士各相妒忌,不足忧也。刘备新整军兵,众心未服,丞相引兵东征,一战可定矣。”。此前不久,刘备还在曹操帐下,因袁术骚扰徐州,守将车胄求救。刘备几个月装孙子果然有了效果,曹操答应让刘备率军五万前往徐州。结果袁术没消灭,刘备杀掉车胄,霸占徐州。但是,驻守徐州的军队本就是曹操的部下,并且刘备此人,在笼络部将的方面手腕还算可以,在训练士兵,提升部队的凝聚力上其实很烂。之前早到的刘备被后来的吕布打的满地找牙就是明证。此时郭嘉建议先打军心不稳的刘备,正是击中刘备军团要害。曹操大喜,率军出征。
听到消息,刘备急忙派遣谋士孙乾前往冀州找袁绍,希望袁绍能够攻打曹操。刘备和孙乾都是无谋之人,来到袁绍处,就知道一味要求袁绍出兵相救,说不出攻打曹操袁绍能够捞到什么好处。反倒是袁绍手下的谋士田丰看出时机难得,认为此时攻打曹操,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可是袁绍却因为小儿子生病,说自己无心用兵,放弃了这次机会。那么,袁绍是不是真的就如谋士田丰所说,袁绍是因为顾惜婴儿之病,而丧失最基本的军事决断了呢?
我看不是。《三国演义》本是一部拥刘贬曹的小说,而袁绍则是曹操的手下败将,对于袁绍的描写,大都是粗线条的,甚至是丑化式的描写。但是,正史中的袁绍则不然。袁绍能够从一个小小的渤海太守,在短短的几年之间成为割据冀州、青州、并州、幽州的北方大地势力最强的诸侯,当然有其过人之处。《三国演义》当中的有些情节,是罗贯中主观虚构,但是还有不少精彩片段本身就是正史人物的言行。本回袁绍拒绝刘表就是其一。因此,分析袁绍为何在曹操刘备争夺徐州的大战中,袁绍坐壁上观的原因,若结合正史探讨,或许有更全面的认识。
徐州曹操刘备之战,发生在公元200年的正月月。此前,198年的12月,刘备被吕布击溃,只能投奔曹操,然后引导曹操夺取了徐州,消灭了吕布。刘备在曹操的手下装了六个月的孙子,在199年的六月率军拦截袁术。袁术众叛亲离,兵败而死。就在199年的3月,袁绍攻破盘踞幽州全境,青州、并州一部的公孙瓒,一统北方最为繁盛的四个州。
袁绍势力壮大之后,并不是像演义中一样,胆小懦弱,碌碌无为,而是骄傲得意,一心想要灭到曹操一统天下。从199年的3月份开始,袁绍准备了十万精兵,一万匹战马,准备和曹操展开大决战。袁绍的首席谋士沮授劝说,在消灭公孙瓒之后,袁绍一方实力也受到极大损伤,并且,几个州的百姓刚刚归附,也应该花时间休养生息,安抚百姓,修缮武器,整顿军队。此时不如先和曹操求和,向汉天子告捷,然后率军南下,整顿城防,筹备和曹操一战,这样才是万无一失的好办法。但是袁绍手下的另一波谋士却认为,袁绍已经灭到公孙瓒,以袁绍用兵如神的谋略,统帅四州能征惯战的军士,进攻曹操,易如反掌,又何必等待。沮授的建议尤其稳妥的一面,而其他谋士(郭图、审配)则更多是附和袁绍,满足袁绍的虚荣心,并且趁机进攻沮授,说沮授统领袁绍三军,权威已经危及袁绍。袁绍就让沮授、郭图、审配三人各自领一军,并且积极筹备进攻袁绍。
应该说,袁绍当时虽然经历一场大战,实力受损,但是总体战斗力依然远在曹操之上。《通鉴》中说,当听闻袁绍要进攻许都,许都的将领都十分恐惧,在这样的情况下,曹操和荀等人才大力宣扬,袁绍为人志向很大,但是智谋短浅,外表勇武,但内心怯弱,千方百计中伤抹黑袁绍,以安抚众将百姓的心。
并且,为了让进攻曹操的行动进行的更加顺利,袁绍派人向其他诸侯发出邀请,共同讨伐曹操。虽然说,大多数诸侯都表示中立,比如荆州的刘表,凉州的马腾韩遂。但是,袁绍强大而曹操弱小,其他诸侯表示中立其实就意味着站在袁绍一边。
就在黑云压城城欲摧的紧张时刻,发生了这次曹操和刘备之间的徐州之战。
当时曹操提出攻打刘备的时候,将领们都表示反对,他们认为,和曹操争夺天下的乃是袁绍。现在袁绍大兵压境,可是曹操作为主帅竟然离开前线,实在是过于危险。可是曹操确认为:“刘备,人杰也!”如果不趁着现在刘备羽翼未丰的时刻消灭刘备,一旦坐大,必然成为心腹之患。郭嘉作为曹操肚中的蛔虫,非常了解曹操的心意。郭嘉告诉众人,袁绍性格迟缓而多心,就算是收到曹军主力东向的消息,也必然不敢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而刘备刚刚得到徐州,军心不稳,此时由曹操亲自出征,必然一击成功!
原来,事情并非是像演义描绘的一样,是曹操进攻刘备在先,刘备派遣孙乾向袁绍求救,然后袁绍拒绝。而是曹操在袁绍大军压境,两军大决战随时可能发生的危急时刻,出奇兵突袭刘备。在袁绍还在犹豫曹操是不是故意放出假消息,引诱他袁绍的时刻,曹操就把刘备给收拾掉了。
结果果然和曹操、郭嘉预料的一样!
正史中并没有孙乾求救,但是却有审配的进言。审配希望袁绍抓住机会,进攻曹操后方,必然可以大败曹军。袁绍以小儿子生病,无心打仗为理由拒绝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担心儿子的病应该就是一个借口。袁绍拿不准此时曹操忽然离开前线是真是假。曹操带兵,一贯喜欢耍诈。作为拥有四州的袁绍,根本不需要搞冒险突袭,双方的兵力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
于是,我认为,袁绍此时坐壁上观,不掺合曹操和刘备的争斗,也是有其道理的。就算是曹操稳定了徐州后方,袁绍强大,曹操弱小的格局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袁绍只要按照既定的军事部属,稳扎稳打,步步推进,曹操就难逃覆灭的结局。只是世事难料,军情更是瞬息万变,谁会想到参与机密的谋士许攸会最终叛变,投靠曹操,搞得袁绍军粮被袭,最后一败涂地呢?
在官渡之战以前,可能没人相信曹操能够战胜袁绍,因为当时袁绍在北方占据最多的兵力,而曹操只有袁绍五分之一的兵力。但是最会的胜者却是曹操,这也是历史上非常经典以少胜多的战役。不过,袁绍为什么会输的这么惨呢?其实袁绍手下有很多能人异士,但是袁绍都不会用,如果袁绍采取谋士田丰的计谋说不定还有翻转的可能,但是最后失败袁绍恼羞成怒还把田丰给杀了。
三国时期能人辈出,在袁绍手下就有这样一个谋臣叫做田丰,是个不可多得人才,可是后来田丰几次中肯的建议,袁绍都没有听,导致了袁绍最终的失败,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当初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田丰建议早点谋取许县,可是袁绍却没有听取。此后袁绍在田丰的谋略下,击败了公孙瓒,官渡之战之前,田丰建议攻打曹操的后方,可是袁绍却对田丰说,自己的儿子有病,不便前去,田丰非常恼火,言语之间激怒了袁绍,导致袁绍疏远了田丰。
袁绍起兵攻打许县,田丰认为此时不宜出兵,但是袁绍依然未听取建议,还下令把田丰囚禁了起来,袁绍战败之后,有人对袁绍说田丰听说此败,非常高兴,一怒之下的袁绍便杀了田丰。试想如果袁绍没有听取田丰的建议,带着田丰去官渡之战,或许败的就是曹操。
虽然曹操靠奇谋取得了局部的胜利,但是面对袁绍数倍于己的大军,处境仍然十分艰难。建安五年九月,在于袁绍军相持半年后,曹军前方兵少粮缺,士卒疲乏,后方也不稳固,曹操几乎失去坚守的信心,甚至有了退兵的打算。幸而此时曹操的核心谋士荀彧力劝曹操,认为此时已经度过了最为艰难的时期,局势已经明朗,正是出奇制胜的关键时刻,千万不可坐失良机。曹操采纳了建议,继续等待战机的出现。
建安五年十月,曹操苦等已久的战机终于出现,袁绍方谋士许攸因家人犯法被抓,一怒之下投奔曹操。曹操听闻许攸前来,大喜之下,连鞋子都来不及穿赶忙出去迎接。
许攸先是试探曹操,询问他兵粮还能撑多久。曹操在两次试探后如实相告:仅剩本月的兵粮了。许攸一见曹操竟能坦然告知,便知道他是英雄。因此为曹操出了一计:火烧乌巢。曹操闻言大喜,依计而行,果然大破乌巢,尽烧袁绍粮草,成为了官渡之战最大的转折点。
回顾曹操在官渡之战的表现,前有制定战略,谋定而后动,派遣大将扼守关隘;后有半年相持,据守官渡。都是堂堂正正的用兵之法,而在此基础上,屡施奇谋最终克敌制胜。可以说,若无前期布局,也难有奇袭白马的大捷,若无半年据守的经历,也不能熬到许攸来投一举奠定胜局。
反观袁绍阵容,许攸在袁绍方时,就曾向袁绍献策:曹操兵力本来就少,当前全部用来与我军对抗,许都内部防卫必然空虚,只要我们直捣黄龙,攻占许都,那么就立刻掌握了战事的主动权。而袁绍却拒绝采纳。因此虽然袁军正面战场依靠兵力优势占优,但是遍观正常战役,竟无一次奇谋,其失败的命运,恐怕也是注定的了。
袁绍的部下臧洪为救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张超向袁绍借兵,袁绍不借,这让臧洪心生怨恨,索性谋反,最终死于袁绍手下。其实这样的结果也是袁绍的心胸狭隘造成的。臧洪是袁绍手下的一员大将,出身官宦之家,凭着自己的本事当上了一个县的县令。随着局势的变化,他认为当个县令满足不了他的雄心壮志,所以干脆辞了县令。
他遇到了身为太守的张超,张超很看重他,就把他留在身边为自己所用。正是因为待在张超的身边他才有机会施展他的才能,有机会参加诛杀董卓的起义中。可惜的是此次起义失败,最后起义军也都是弄得不欢而散。臧洪离开张超后就遇见了袁绍,袁绍也很赏识他,任命他为青州刺史。
后来张超被曹操部下围剿,臧洪得知后马上准备去救援,但是由于自己的兵力不够,就向袁绍借兵,可袁绍心胸狭隘,害怕得罪曹操死活都不肯借兵给臧洪,导致救援失败,张超一家被杀。因为这件事臧洪对袁绍一直怀恨在心,他越来越看不惯袁绍的作为,索性最后就带兵谋反了。
可臧洪哪里是袁绍的对手,谋反就等于是自寻死路,可臧洪还是撑着和袁绍对战了一年多,可结果还是一样,臧洪死在袁绍手下。这一切归根结底都是袁绍的原因,心胸狭隘因为害怕得罪曹操把自己的大将给搭进去,只是可惜了臧洪的忠心,只能说他是一位好汉。
郭嘉谏曹操十胜十败 曹操在官渡大败袁绍之前,兵力、土地、资源都远非袁绍的对手。曹操如何能有的胜算?如何分析曹、袁双方的实力,又如何探索行动进退的根据?郭嘉的选择标准以及评估方式,也许能帮助我们找出其中的要诀。郭嘉原来是袁绍的宾客,备受礼遇,但他只待了几十于,就毅然的跳槽到曹操阵营,为什么?郭嘉在跳槽之前,曾与袁绍的谋臣郭图坦率地说:“聪明之士应该慎选主人,才能建立功立业。可惜袁公只知道访效周公礼贤下士的作法,却不知如何用人;日里万机,却缺乏抽丝剥茧的功夫;好用谋略,却不能当机立断。想扶持他完成霸业困难重重。我将离开他,另寻英明领袖。”郭嘉这段话,对郭图来说,简直不可思议。在他们眼中,袁绍已是当今雄主,还有谁比得上?郭嘉见郭图体会他话中深意,也就不再多说,迳行离去。郭嘉随后和曹操共论天下大势,相谈甚欢,曹操大喜过望的说:“他日使我成就大业的,一定是这个人!”而郭嘉也自认找到了明主。几个月后,曹操被袁绍一封骄慢的书信所激怒,很想出兵讨伐,却由于实力不足而迟肄再三。此时郭嘉和另一名智多星荀彧,便向曹操分析曹、袁之间的强弱优劣,他们指出,曹操看似处于弱势,实际上确非袁绍能比。当年楚、汉争霸,项羽实力虽强,终究不敌刘邦的谋略,更何况,袁绍有干败,而曹操有十胜。所谓“十胜”,即十项检验政治领袖优劣的标准,由此十项标准来检验发现曹操是真正的“十项冠军”。这十项是:1、待处事:袁绍重视繁文缛节,讲究形式;而曹操出于自然,毫无做作,这是第一胜---“道”胜。2、政治号召:袁割地称雄,开同叛国;而曹操奉戴天子,名正言顺,这是第二胜---“义”胜。3、管理方法:袁政令松驰,权力不彰;而曹操的管理重纪律,讲制度。这是第三胜——“治”胜。4、用人举才:袁外表宽厚,实际上心多猜忌,对属下不信任,只任用自己的亲戚子弟;而操平易近人,精明睿智,用人只问有无才干,不考虑他的出身背景,用了之后,则依赖不肄。这是第四胜——“度”胜。5、谋略决断:袁绍深谋远虑,遇事却迟肄不决,错失先机;而曹操行动果敢,又能临机应变,这是第五胜——“谋”胜。6、领袖魅力:袁绍喜欢高谈阔论,谦恭揖让,一意追求美好的外在形象,但所吸引的只是一些好说大话、浮夸不实的人;而曹操待人推心置腹,不重虚名,忠诚正直有远见的人才都愿意投效。这是第六胜——“德”胜。7、道德声望:袁绍看见他人挨饿受冻,溢于言表,对于眼前看不见的民章疾苦,反而忽略不予重视;而曹操对于眼前小事,似乎不甚注意,但能着眼于天下大事,考虑周详,恩泽远播,赢得民间声望。这是第七胜——“仁”胜。8、识人能力:袁绍左右的官员彼此明争暗斗,争权夺势,打小报告风气盛行;而曹操用人有一定法则,不为谗言所惑。这是第八胜——“明”胜。9、法治制度:袁绍是非不分,漫无标准;而曹操坚持是非,部属做对了,就以礼相待,做错了就用法令制裁。这是第九胜——“文”胜。10、军事才干:袁绍用兵喜好虚张声势,不合兵法;而曹操以寡击众,用兵如神。这是第十胜——“武”胜。曹操听了这段恭维的话之后,虽然以“不敢当”的自谦口气回答,但喜在心头。其本人正是早有了这种自信心,才立下与袁绍竞争天下的志略。郭、荀的预言说完两年多,袁绍挟击溃公孙瓒的余威,决定乘胜追击,动员十万精锐之师,一举消灭曹操,曹操阵中大将闻讯无不震惊害怕,认为和袁绍的大军相比,曹操兵力薄弱,即使全力抵挡,也无异于以卵击石。惟有曹操,神色安然,一点也不急躁。他以乐观的态度安慰诸将领。曹操的乐观不是没有道理的。他分析说:“我很了解袁绍这个人。他的志向高,但智慧低;外表英勇,但胆识不足‘兵多将广,但权责不明;善猜忌,不能建议威信;将领傲慢,不听指挥。因此,他的土地虽广,粮食虽多,到头来只不过是奉送给我们的礼物罢了。”曹操的如此轻松,但仍有不少有为此担心,孔融就是其中之一位。他问荀说:“袁绍地广兵强,有田丰、放攸等智谋之士为他策划,有沈配、适纪等忠贞之人为他主持军政,有颜良、文丑等勇将为他统率大军。我们真的打的过吗?”而荀彧的答复正好切中袁绍的弱点:“袁绍的兵将虽多,但是纪律不整。手下几名大将,田丰刚直,容易犯上;放攸贪婪,操守不佳;沈配专权而没有谋略;适纪果决而刚愎自用。这几个人一定无法团结、相互排斥,内斗难免。至于颜良、文丑,一介勇夫罢了,不难制服。”袁绍这些缺点,在日后与曹操的官渡大战中,终于一一暴露,先是为了幼儿的病情,竟然放弃渔翁得利、可乘虚出击曹操的大好良机,后来又刚愎自用,不听田丰、沮授等独具慧眼之士的劝告,轻率出兵;在整个战役过程中,袁绍处处显出他应变力不够,包容性不足的毛病。更惨的是,袁绍病死后,两个儿子为争夺权位而大打出手,而袁绍手下的高级将领也为了各拥其主而内讧,先期得势,风云一时的袁绍,果然后劲乏力,大好江山只好供手让给曹操。由于曹操及其参谋人员能够确切评估曹、袁阵营的实力,并且充分了解到人口、领土等有形的资产,只是帐面上的数字,并非胜负的关键,故能步步为营,运用自身所拥有的人才资源,在官渡一役中全力一击,在败袁绍,扭转劣势。
东汉末年,声势浩大的一场黄巾之乱在历经几个月的风光后被残酷镇压,虽说张角等人的起义行为失败了,可是已经腐烂到极点的大汉王朝还是无奈得走向了灭亡。因为汉朝的无能从而让天下间的世家士族得到了发展的机会,于是天下间群雄并起。经过连年的征战,袁绍与曹操两大集团终于到了一较高下之时,一场官渡大战就此展开,可是让没有想到的却是实力强大的袁绍最终败北,而曹操却异军突起,成为了北方的霸主,为什么官渡之战这么一场并没有太多悬念的战役会让袁绍败得如此彻底,袁绍到底与曹操差在哪里呢? 一、骄傲自满 袁绍出生于袁氏家族,虽说在家族之中属于庶出子弟,但其从小聪明好学,被长辈们寄予厚望。当时大汉朝被董卓把持朝政之时,果断从汉朝辞官离去,另谋发展,并且还真让他在北方打开了一片天地。 利用自家「 ”四世三公”的名声,先是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当中成为了联军的盟主之位,从而得到了偌大的名头,自此名动天下。之后更是利用家族的声望直接夺取了韩馥的冀州地盘,一举成为了北方的霸主。 但是袁绍却并不满足与当下的成绩,之后再次夺下青州与并州之地,就连北方的公孙瓒也被其打败,可以说当时袁绍的势力已经达到了顶点。 一路顺风顺水让袁绍在自己的内心产生了巨大的优越感,也让袁绍产生了一种天下英雄也不过如此的错觉。 其实冀、青、并州等地能不费吹灰之力进入袁绍的手中,主要还是袁氏家族的功劳,但是这一切都被袁绍当成了自己的个人魅力,也正因为如此从而让袁绍的自信心爆棚,直接与自己的本家袁氏家族开始搞分家。 毕竟当时的袁术已经成为袁氏家族的族长,以前给予了袁绍这么多帮助,现在自己已经发展壮大了,怎么也要反馈一下家族吧。 而这一点让袁绍相当的不爽,自己当年打拼天下,你们一毛钱不给,现在眼看自己强大了,就打算来分一杯羹,那有这等好事,正是因为这些原因袁绍与江南袁家可以说直接闹翻了。 但是袁绍从来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这些一直跟随自己打拼天下的文臣武将,他们是不是跟袁家还有着很深的瓜葛,说实话用千丝万缕都不足说明白这其中的关系,毕竟当年这些人能这么顺利的投奔到袁绍的门下就是看中了袁氏家族的四世三公名头,而现在袁绍却为了自己的利益跟袁氏家族闹翻了,这让很多人的内心有了动摇。 不过骄傲的袁绍从来不去管这些小事,但是很多事情却都是因为一些小事从而产生了无数的矛盾,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就是袁绍的真实写照。 可以说一路上顺风顺水让袁绍的心态开始骄傲自满,并且自大的认为天下间英雄也不过如此,就连北方的公孙瓒也轻易的败北自己,还有什么英雄可以跟自己相提并论呢。 二、群龙无首 在官渡大战之前,要说整个天下间谁的谋士数量最多,可能就是当时的袁绍,手下的八大谋士,都是数一数二的能臣人杰。 但很多时候如果说这些谋士你无法真正的利用上,其结果或许还不如没有,袁绍当时接收这些势力太过顺手,所以并没有对这些谋士背后的势力进行过敲打,尤其是在打败北方的公孙瓒以前,不光是袁绍开始飘了,就连手下的这些谋士们也开始认为自己可以起飞了。 这八大谋士都认为自己就是张良在世,也许连张良也比不过自己,所以每天决定大事的时候,这八大谋士就会提出八个不同的意见,这让袁绍有点挠头。 很多时候如果说问题的结果只有一个解决办法,也许直接就开始以这个结果执行下去,但是当解决的方案有很多种的时候,就开始了各种挑剔,总想找到一种完全的方法。 可是我们都知道没有任何办法是完全的,只是利益的大小而已,并且这八个谋士所提出来的解决方案都是以自己为中心,也就是说不论袁绍使用这八个谋士谁的计谋都会直接偏向某一方。 而且这八个谋士之间相互还都不太和睦,这就让人更纠结了,有时候一个相同的命令可是结果却产生了无数种,这让袁绍手下的那些大将都不知所措,因为就算他们在战场上面立了功,可是却又会被这些谋士在背后下黑手。 当时沮授建议已方以逸待劳的战术,可是跟郭图还有审配之间的意见却又完全相反,说实话这两种方案都没有什么错,并且在这些谋士们自己的计划当中都有着必胜的把握。 原本袁绍就有着选择恐惧症,现在大家又给出了这么多的解决方案,这让袁绍直接就无从下手,果断就听从人多的一部分。 但是之后的行动当中却又再次听从逢纪的主张,反正就是每个人的方法都听从了一部分,可是袁绍根本就不明白这些谋略的关键所在,只以为自己可以提取其中的精华,可是他却不明白所谓的精华都是由这些计谋当中一条条平凡的事情连在一起的。 这就跟我们平常喜欢吃的花生、瓜子、核桃、杏仁与芝麻等零食一样,每一样单独拿出来都是一种特有的美味,可是当我们把它们全部加工到一起组合成月饼的时候,却很少有人喜欢吃了。 可是这些东西就是吸取了这五样东西的精华所在呀,为什么结果却让人大出意外呢?说白了就是你以为这些东西组合到一起就一定是对的吗?而袁绍当时就是这个情况,他认为自己将这些谋士们的谋略的一部分精华拿出来就一定是一个万全之策,可结果却是成就了一个让人不太满意的月饼而已。 三、生性多疑 其实疑心这个毛病也许并不是袁绍的专利,但凡三国时期的霸主到了后期都是一大堆的疑心病,毕竟这其中牵扯了太多的权势,无数人动心也是人之常情,而袁绍一直以来被人各种算计,让他无法真正的相信任何人。 随着袁绍势力越来越大,被人算计的时候也越来越多,有时候也许别人只是无心之举,可是到了袁绍的眼就是成了对自己的嘲讽。 比如说当时刘备发来求救信的时候,袁绍就纠结了一下要不要对曹操发起攻击,但是这一纠结跟犹豫直接就让袁绍错失了良机。 然而等袁绍终于下定决心的时候,田丰又提出来战机已失,要知道当时让袁绍早日进攻的就是田丰,结果因为袁绍的犹豫,被现实打了一击耳光,现在田丰又提出来时机已经过,这算不算是再次给袁绍一记耳光呢。 说实话袁绍一路走来都是顺风顺水,可是跟曹操开战以来频频出错,这让袁绍感觉自己被人小看了,尤其是田丰的眼神让袁绍很不舒服,于是一怒之下直接就将田丰关进了大牢之中。 沮授在大军即将渡河之时就跟袁绍提出过一些问题,毕竟当时不是很好的时机,但是当时的命令可是袁绍下达的,这就相当于当场给袁绍打脸,于是大怒之下的袁绍直接就将沮授的兵马分割了一半给郭图,而且还要求其强行渡河,结果大败不说连自己的上将文丑也被斩杀。 许攸原本向袁绍提出乘曹操大军倾巢而出之际,派一队轻骑直接奔袭许都的建议,可以说这个方法虽然看似冒险,但是却有着很大的成功几率,再说了只是一队轻骑而已,对于袁绍整体并无影响。 可是袁如却怀疑许攸有着二心,毕竟当时审配已经上报许攸家人犯法,所以袁绍认为许攸提出的轻骑一事一定另有原因,也许就是让审配去当这个炮灰,说实话袁绍可能整个谋略是怎么进行的都没有听话就直接否决了。 可以说这让许攸很是绝望,于是许攸在不满之际直接投奔曹操,从而在许攸的谋划之下,让袁绍的乌巢被偷袭,从而引发了整个官渡的大败。 总结 其实要说袁绍跟曹操在官渡的这场大战之中,从头到尾袁绍一直在出昏招,也许整件事情在没有开战之前就已经矛盾遍布,只是一直以来顺风顺水的袁绍太小看天下英杰,天真的认为自己可能就是未来的天下雄主,于是就开始各种的骄傲自满,听不进去任何人的忠言逆耳,只是因为田丰的言语过激了一些,就将其斩杀了,只是因为沮授说出来了实话就将其问罪,从而导致所有手下离心离德,最终在官渡大战中输掉了整场战役。
袁绍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有了让人羡慕不已的天生优势,袁家政治资源丰厚,可以保证他仕途一帆风顺,而袁绍本人又生得仪表不凡,还有一些能力,走到哪里都受到追捧。
袁绍不愿意再走父辈们走过的路,尽管这条路风光无限,他清醒地看到天下正在发生变化,为此他开始了精心准备,抓住时机开创了一番事业,一度成为天下最有实力的割据者,引得无数英雄豪杰追随,成为汉末三国的“领头大哥”。
但过早成名和过于顺利的政治道路也造就了袁绍性格上的缺陷,并最终让他走向失败,他的事业在官渡之战中嘎然止步。袁绍开始实在太顺利了,但最后仍败给了曹操,这说明天时、地利、人和之外还有一种因素作用更大,那就是品质、毅力和努力,其中也包括性格。
正因为一路太顺,所以史书上说袁绍有“色厉胆薄”的一面,他外表宽容内心却充满猜忌,器量狭小,喜好谋略而不能决断。袁绍手下能人不少,但他纵容大家搞内斗,并且发展到难以控制的程度,从而一到关键时刻正确的主张往往得不到支持,错误的战略却屡屡被通过。
对一个组织而言,***的性格就是这个组织的特点,所以***的性格不仅决定了自己的命运,也决定了整个组织的命运。韩馥窝囊而死,害的不仅是自己还有身边那些追随的人,袁绍比韩馥有能力,但也算不上是个完全称职的***。
后人对袁绍有过许多分析和评价,都是比较中肯的,但袁绍同时代的荀彧和郭嘉的一番评论更全面,也更有说服力。
荀彧评袁绍:四败四胜论
这段话是荀彧对曹操说的,是把袁绍与曹操放在一起评的,分成四个方面:
袁绍这个人,外表宽和但内心里猜忌心很强,做不到用人不疑,而您明达不拘,只要有才能就大胆使用,这是在度量上胜过袁绍;袁绍遇事优柔寡断,总是把握不住机会,而您能明断大事,应变有方,这是谋略上胜过袁绍;袁绍治军宽缓,法令不立,士卒虽然多但实在难以为用,而您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少,都争相效命,这是在武力上胜过袁绍;袁绍凭着世家的出身,经常装模作样以显示自己的智慧,喜欢沽名钓誉,所以那些没有真本事但喜欢虚名的人愿意投奔他,而您待人真诚,推诚相见,从不华而不实,严格要求自己,对自己很勤俭,而奖赏有功之人从来不吝惜,所以天下忠勇之士都愿意追随您,这是德行上胜过袁绍。郭嘉评袁绍:十败十胜论
郭嘉的分析更为全面,把“四败四胜论”扩展为“十败十胜论”:
袁绍虽然强大,但他没有什么作为,他繁礼多仪,而您做事自然,没有形式主义,这是道胜;袁绍逆潮流而动,而您顺天而行,这是义胜;桓、灵以来,政治失于宽怠,袁绍以宽治宽,所以手段不够强硬,而您纠之以严,使上下法令顺利施行,这是治胜;袁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重用的人都是亲戚子弟,而您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不疑,唯才是用,不问远近,这是度胜;袁绍多谋少决,抓不住机遇,而您有了计划就大力推行,应变无穷,这是谋胜;袁绍是世家后代,喜欢沽名钓誉,喜欢说好话和奉承自己的人,而您待人以诚,不为虚美,忠正之士、有才之人都愿意为您所用,这是德胜;袁绍看见有人饥寒,也能给予体恤,马上进行接济,但对于看不到的,他也就想不到了,而您对小事有可能忽略,但大事都考虑得周到细致,恩之所加,都超过他们自己的期望,即使看不到的,也都有考虑,这是仁胜;袁绍手下大臣争权,谗言惑乱,而您对下属治理有方,谗言不能通行,这是明胜;袁绍是非不清,而您对待正确的事以礼相待,对待坏事都以法正之,这是文胜;袁绍好虚张声势,不了解打仗的要领,而您善于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队依仗,可使敌兵害怕,这是武胜。可以说,荀彧和郭嘉对袁、曹优劣的分析都一针见血,作出上述判断虽然不乏一定的主观因素,但基本上说的都是实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