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语的音韵

徽语的音韵,第1张

在语言学中,声调语言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组合在一起时,音节的调值有时会发生变化而与单念时不同,这种现象叫“连续变调”,所有的徽州话都和吴语一样,带着强迫式的连续变调。

两组字连续变调 阴上、阳去两调字音在与其他声调相连时出现变调,阴上、阳去都变成阳上,实际调值约阳上135。阳上在同音字表各类字调中字音较少,甚至某些韵中一个阳上字调都没有,如ua、ie、ye、yan中没有阳上字 注:斜体字为变调字 上字/下字阴平阴上阴去阳去阴入阴上  讲穿kautɕʰy:æ滚水kuɛɕy感情kɛʦʰɛ漂亮pʰiuliau  海关xuəku:ə;省长siɛʨiau广告kaukə孔庙kaumiu  点心ti:æsin水果ɕyko演员iɛy:uæ古画kuxu:ə  阳去外甥ŋaɕiə大饼tʰapə电报ti:æpə便饭pʰi:efu:ə字帖ʦʰɪtʰ:eq电灯ti:etɛ代表təpiu大蒜tʰasu:ə妹妹məmə道德tʰətiq健康ʨiɛkʰau字典ʦʰɪti:e上课ɕiaukʰo伟大vetʰ o办法pʰu:əfu:əq三字连续变调

阴上、阳去在三字相连中,也产生变调。变调情况有三种: 第一字变调,二三字不变 第二字变调,一三字不变 一二字同时变调,第三字不变 阴上第一字为阴上时,第一字变阳上,二三字调不变礼拜五lepa n第二字为阴上时,一三字调不变,第二字变阳上(第一字是阴上调除外)老板娘 lepu:əȵiau一二字都是阴上时,第三字不变,前两字变阳上打手心ta ɕiusin阳去第一字为阳去时,第一字变阴上,二三字不变豆芽菜tʰiuŋɔ ʦʰə第二字为阳去时,一三字不变,第二字变阳上绿豆糕 liutʰiukə一二两字都为阳去时,第一字变阳上24,第二字变阳上34,第三字不变大地方tʰo tʰIfau阴上阳去相连时,前两字阴上、阳去都变为阳上,第三字不变考大学kʰə tʰaxoq

1古全浊声母在徽语中一律清化,读擦音,塞擦音声母的字时大多送气,如「白」的声母是p'

2章组字和知组三等韵的字(通摄除外),今音多读ʨ、ʨ'、ɕ声母(即普通话j、q、x),如绩溪「张」ʨio

庄组和知组二等韵的字,今音大多读ts、ts'、s声母(即普通话z、c、s),如屯溪「沙」sɔ

3古日母字今音大多读n、ȵ,少数字读零声母,极少数读z。如旌德「然」ȵi、绩溪「蕊」y、休宁「肉」ȵiɔu 、绩溪「柔」zɪi 绩溪岭北「人」zæ

4开口二等见、晓组字,今白读仍为牙喉音,韵母也读洪音。如歙县「甲」ka

文读读为舌面音,如绩溪「孝」ɕie孝顺 / hə孝衫

5古疑母字,今洪音前大多读ŋ,细音前大多读ȵ与泥日母混同。如休宁「瓦」ŋɔ、绩溪「危」ŋa/文、 祁门「语」ȵy、屯溪「狱」ȵiu

注:ŋ可简写为ng,ȵ可简写为gn

6蟹摄一二等字,今音大多不带i尾、效摄一二等字,今音大多不带u尾。如黟县「柴」ʃa、绩溪「雷」læ、屯溪「烧」ɕio

7深、臻摄阳声韵和曾、梗、通摄阳声韵,今音读阳声韵时大多混同。如 「真」、「针」、「蒸」,各地韵母相同。

8阳声韵除通摄外,在徽语中已经不同程度的出现转化为阴声韵的现象,其实咸、山两摄转化的最快,宕、江摄次之(尤以屯溪为最)。如 旌德「三」sæ,歙县「县」yue,屯溪「江」kau

9流摄一等字,今音大多读细音韵母,与三等韵混同。如 「楼」=「流」

10有泥来母相混的现象。如屯溪「老」=「脑」lə

11各地“大”白读大多符合「唐佐切」,如 汤口 「大」t'ɐ、屯溪 「大」t’o

「弄」大多读来母,符合古音「卢贡切」, 如绩溪 巷弄 long

「鸟」有白读,如 休宁万安 「鸟」tien,符合古音「都了切」

祁门「打」字符合古音德冷切

古微母有文白异读——v/w和m,白读与明母合流读如m,如绩溪「物」vəʔ动物 / məʔ物事,绩溪「网」「忘」mong

古敷母个别字有白读如p',与滂母合流,如绩溪 「孵」「讣」p'u

古章母个别字有白读,读如舌头音t,与帮母合流,如 绩溪「只」tie

古非母个别字与晓母合流(声旁为“方”),如绩溪 「方」hong

12 古上声通常分为阴阳或合为一调,古全浊上声一般不归阳去,如 绩溪「妇」「辫」今仍读上声,调值为213,部分方言上声字带喉塞音,如婺源「主」读 ʨy 22,和温州等地相似。

13古影母字今读开口洪音韵时,大多读成ŋ声母。如 黟县「矮」ŋa、歙县「鸭」ŋa

14词汇上,一些关键性的日常用词大体相同。如把东西说成「物事」,用「不曾」表示没有做过某事,用「么的(仂)」代表什么,用「嬉」不用玩等等。 根据徽州话的通行地区特点,可以分为两个大区

东片包括绩溪、歙县、旌德(仅限西乡话)

西片包括屯溪、休宁、祁门、黟县、婺源等

1绩溪、淳安入声仍读短促调,带喉塞尾,其中绩溪不分阴阳,淳安、休宁按古声母的清浊分为阴阳两类。在其余地区,入声已经发生了变化,其中歙县阳入并入阳去,旌德则合并阴阳入以及阳去为一个入声,屯溪、黟县阳入并入阴平,祁门阳入并入阳去。

2严州片古从母字今音大多读s或ɕ,如「前」ɕi、「层」sən;皖南徽语仅有残存,如 绩溪「自」so

3东片没有以i、u、y为韵腹,以开元音ɐ为韵尾的长元音韵母,西片有。如 休宁「疤」puɐ 、绩溪「疤」po

4流开一、蟹合三、四和止、通合口三等见晓组字,东片声母不腭化,仍读牙喉音声母;西片大多腭化,读成舌面音或舌叶音,这也是东片和西片最大的区别。

例: 鬼 口 恭

绩溪 kuei k'ɪi k'ua

屯溪 ʨy ʨ'iu ʨin

5西片有较丰富的以收n尾为标志的儿化词,东片则已无这种儿化韵,仅残存少数词的变调和一部分收-ȵi缀词,如 屯溪 「刀」tən、绩溪「一下下」ye ho ho ȵi 在屯溪、休宁、祁门、歙县,绩溪岭北中,今齐齿呼前还分尖团(绩溪岭北咸山摄字不分)

如: 相≠香 清≠轻 精≠京

(注:绩溪岭北 先=显 ɕin)

而在绩溪、黟县、旌德中,已经不分了(绩溪咸、山、流摄字分尖团) 2在绩溪、祁门、黟县话里,咸、山、宕、江、梗摄的阳声韵字,还不同程度的保留了鼻音特征;但是在旌德、屯溪、歙县、休宁话里,这些摄韵的阳声韵已经转化为阴声韵。

古阳声韵在徽州话中分化很不一致,在绩溪、歙县话中,除了已经转化为阴声韵的,其他已经弱化为半鼻音;在屯溪、休宁话中,除了已经转化为阴声韵的,其他均收n鼻音韵尾;在旌德、黟县话中,除了已经转化为阴声韵的,其他均收ŋ韵尾;只有祁门话全部保留着阳声韵,既有半鼻音韵母,也有收n和收ŋ的鼻音韵母

上面的朋友基本上说对了,但有一点不对,黄山有些地方的人讲的不是安庆话,只能说是类似安庆话的江淮话。而且除了江淮话,大部分方言都很难听得懂,因为这些方言是根据徽语和屯溪话演变来的,而徽语和屯溪话又是根据古代的吴语演变来的。在苏浙以及皖南方言中很多都有吴语的成分。江淮话易懂,安徽大部江苏少部说江淮话。黄山地区自古人烟稀少处于大山之中,抗日战争以后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迁往黄山,于是形成了讲江淮方言的城镇。据我所知,歙县话分三种。徽城镇的是标准的歙县话,北片的城镇人说话声音很细,让人觉得好听,南片深度镇说话声音粗,让人觉得不好听,但总的来说歙县话接近于浙江话,因为歙县靠近浙江。另外太平话也很有意思接近于上海话,不过我是太平的不会说太平话,我只会说黄山的江淮话。还有,太平(黄山区)的汤口镇和休宁县屯溪区都说屯溪话,这三个个地方人方言沟通无障碍。另外还有祁门话黟县话(岩寺镇的话又不一样),靠近江西的地区少数是说婺源话的。一般在黄山市两个不同区县的人说各自的方言是很难听懂的,无语!还是普通话好啊!这就是为什么黄山方言这么多的原因,鄙人才疏学浅难免有不到之处啊,望大家指正!

我喜欢你和我爱你是一个说法:[a1 huo2 xi3 en1 lie0],在屯溪方言中喜欢和爱都做(活喜)来表达。

我拼音wǒ,声母w,韵母o,声调3。

喜拼音xǐ,声母x,韵母i,声调3。

欢拼音huān,声母h,韵母an,声调1。

爱拼音ài,韵母ai,声调4。

你拼音nǐ,声母n,韵母i,声调3。

扩展资料

1、屯溪方言都有长元音韵母,多数把i、u、y介音延长为主元音,原来的主元音转变为轻短含混的韵尾 u元音延长较常见,如 话 u:ε,夺 tʰuε:,又有某些点不长的,如 孙 休宁海阳su:ε (注:屯溪suȵn是韵尾儿化而来)。

2、蟹摄多读单音节,泰(见系)与灰混读ʏ,泰(端系)与佳皆混,读a,o;与止摄和三读y都相差很大。

3、痕魂、登庚耕、东冬等韵的都较低或较前,东冬多仍带鼻尾-ŋ(或-n,或-m)不鼻化。

徽州话可以细分为五个片,分别是:绩歙片、休黟片、祁婺片、严州片、旌占片

由于缺少严州片及德兴、浮梁、开化资料,下面列举的例子大部分都是徽州内部的。

根据徽州话的通行地区特点,可以分为两个大区:

东片包括绩溪、歙县、旌德(仅限西乡话)

西片包括屯溪、休宁、祁门、黟县、婺源

《中国语言地图集》将徽语分为绩歙、休黟、祁婺、旌占、严州5片。其中绩歙片、休黟片及祁婺在历史上皆属徽州府辖地,可视为徽语核心区或本土区;其余两片位于徽州核心边缘,可视为徽语的辐射区或延伸区,最新的中国汉语方言地图集将婺源从休黟片划入祁德片,并将祁德片更名为祁婺片,这样,徽语的三个核心区域正好涵盖徽州府所辖六县。 主条目:歙县方言(古代徽州府城)、绩溪话

包括绩溪、歙县、旌德(西部洪川一带)、宁国(南部洪门乡等地)、淳安(西部塘村等地)共5县,地处徽语区东部。

本片方言可视为核心徽语,但受吴语影响较大,韵母接近北部吴语。其主要特征有:

◎古全浊声母今读清音,逢塞音塞擦音不论平仄大都送气。

◎古入声字大多带有喉塞音[-ʔ]韵尾。

◎具有丰富的AAB和BBA结构形式的词语。 主条目:屯溪话、休宁话、黟县话

包括休宁、屯溪、黟县、祁门(东南部凫峰一带)、太平(西南部郭村等乡)共6县市,地处徽语区的中部。

本片方言可视为核心徽语,韵母复杂,如屯溪话韵母多达32个,接近南部吴语。其主要特征有:

◎古全浊音今读清音,逢塞音平声常用字多读不送气声母。

◎大多具有长介音韵母。

◎有丰富的[-n](儿)化词和AnB式嵌[-n-](儿)词语。 包括祁门、婺源、东至(限于东部木塔一带),江西浮梁、德兴,共4县,地处徽语区的西部。  本片方言处于赣语包围下,受其影响较大。其主要特征有:

◎有舌尖后音[tʂ]、[tʂʰ]、[ʂ]声母。

◎习惯用“嬷”、“牯”表示动物的雌雄。

◎在句末用“凑”表示动作再次重复;比较句习惯直接用结果说明问题。 包括旌德县、祁门(安凌、城安、赤岭一带)、石台(限于占大区)、黟县(限于北部美溪、柯村等乡),共4县,地处徽语区的北部。

本片方言地形狭长,位于徽语区北缘,受邻近的淮官、宣州吴语影响较大。其主要特征有:

◎内部一致性小,语音差异较大。

◎子缀词较多。

◎用“著”、“之”作为表示进行态与完成态的助词。

◎常用XAXA结构形式来加强形容词的意义。 包括浙江淳安(含旧遂安)、建德(含旧寿昌)两县市,地处徽语区的东南部。

在吴语的长期冲击下,尚存徽语基本特征。

淳安和遂安具有很大的独持性,跟南部吴语差别很大,无法归入南部吴语。

严州方言与南部吴语有纠葛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建德、寿昌的文读系统跟金华城里方言的文读系统非常接近(跟兰溪、龙游等地的文读系统也很接近),二是寿昌的白读系统中也有一些与南部吴语持别是金衢片吴语相近的特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4845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1
下一篇2023-12-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