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电视剧——评电视剧《茶馆》

话剧≠电视剧——评电视剧《茶馆》,第1张

话剧和**是一对亲兄弟,这是因为他们的特点有一些重合的地方(比如他们都讲究戏剧矛盾的激烈性,画面的及时性和剧情的节奏性。)。与之不同的是,话剧和电视剧就有许多矛盾(电视剧剧情具有延伸性,人物具有多元性,剧情具有连接性,而话剧剧情是及时性的,戏剧冲突是爆发式的,人物是整体白描勾勒的,剧情有的整体连接,有的则是分段由观众自我拼合。)这些矛盾就注定了这两种艺术形式,是不可能互相转化的。如果强行转化,必然就会造成话剧的特点被模糊,话剧原著的精神被肢解。而做出了这么多改变,所得到的电视剧不过是一部平庸的电视剧,因为就电视视听艺术来说,只是照搬别人,没有自己的思维和中心,这样的电视剧必然是会流于庸俗的,而且是无可救药的。而《茶馆》这部电视剧就是如此。他把话剧茶馆的核心精神破坏的面目全非,而他自己扩充的内容又显得苍白无力,从而彻底沦为了一堆笑料。

话剧《茶馆》的叙述方向,主要讲的并不是一个人如何在乱世中经营茶馆,到最后实在经营不下去的悲惨故事。如何这部话剧主要讲的是这个,第一会使得这部话剧琐屑化,从而因为琐屑化就不能称之为一部伟大的剧作。实际上经营茶馆只是一个楔子,而并不是主要叙事的方向,话剧是以这个茶馆为地点,从来茶馆的人的所作所为,来侧面描绘社会的变化,从而展现社会的动荡和不安。因为这部话剧主题是表现这样的思想,所以话剧的场景并没有离开茶馆,这是作者的匠心独运的地方,也是话剧的一个基本特点。

但是电视剧《茶馆》把这种精神从头到尾的破坏了。首先这部电视剧,主要的叙事方向从体现社会的变迁,转移到在社会变迁中如何经营茶馆上来,这其实是电视剧影视语言的表现形式,但是这破坏了话剧的强烈戏剧性,而这部套着茶馆头衔的电视剧,也从此显得不伦不类。(应该改名为《茶馆老板家的儿子和他的老婆伙计》)其次,这部电视剧把视角伸出了茶馆,茶馆在这里甚至连一个主要场景都不是了。导演把话剧里的主要人物,从由来性格和结局都扩充刻画了一遍。但是这样的扩充和刻画其实有画蛇添足的意味,虽然使得这个故事具有连贯性,但是顺便把话剧里的人设也改的面目全非。

同时,导演为了使得本剧与时代的变迁挂钩,人为设置了许多额外的人物,比如慈禧太后,王利发老婆的弟弟等,这些人物不仅仅没有使得本剧富有时代感,而且使得本剧多出了许多莫名其妙之感。完全破坏了导演想要营造的一种时代感。总之,本片导演的探索,其实是想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有一些艺术形式其实并不能互通,如果要忽视客观规律而强行互通,必然会遭到惨痛的失败。

中国3幕话剧《茶馆》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品,1958年3月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北京首演。剧本发表于1957年《收获》杂志7月号。1958年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单行本,1980年第二次印刷。

剧本描写清末、民初、抗战胜利后3个历史时期北京的社会风貌。

全剧由茶馆掌柜王利发、民族资本家秦仲义和吃清廷皇粮的旗人常四爷贯穿始末。每一幕写一个时代。惨淡经营祖业的王利发,在朝代更迭、连年战乱和统治者的压榨盘剥下,生意每况愈下,最后连赖以生存的茶馆也被国民党情报机关强占,走投无路。少年气盛的秦仲义,变卖家产开设工厂,想干一番救国实业,在历史的动荡中,经不起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蚀,实业救国的理想终成泡影。血气方刚的常四爷从感叹大清国的没落到一尝铁窗风寒,从吃皇粮到自食其力卖青菜,体验了世道沧桑。当3个不同个性不同经历的老人最后走到一起时,却发出了同样深沉的感叹。

全剧无贯穿的情节,作家以茶馆这个三教九流进进出出的小社会,王利发等人的悲剧命运,揭示了旧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规律。全剧气势宏伟,色彩斑斓,生活气息浓郁,语言简洁、隽永、传神,具有醇厚的“京味”。

《茶馆》是中国现实主义戏剧的经典之作。1980年起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先后赴德国、法国、瑞士、加拿大、英国和香港、台湾地区演出,获得巨大声誉。

名著翻拍泛滥又难免争议的当下,能看到一部从改编到演员个个靠谱集集精致的好剧,足以令人从心里往外长吐一口气的舒服和熨帖。更为难得的是,珠玉在先重拍必然挨砸的“翻拍怪现状”,在《茶馆》这里并没重现,绝大多数观众仍然认可了电视剧版的诚意与功夫。三幕话剧改成三十余集电视剧,加大信息量自然全靠生造,老舍原著的外形有些模糊,但是内在的魂,却依旧忠实。《茶馆》没“忠于”老舍,但是“忠于”了京味,话虽在理,但那京味的把握,又岂不正是老舍招牌的烫金闪光之处?京味是老舍作品的魂魄,批判现实是老舍作品的精神,《茶馆》在这两点上把握住了原作精髓,得到好评情理之中。《茶馆》还原了老北京往事的浓郁风情,京味细节随手体现细腻安排,仿佛直接把观众带回到王世襄的锦灰堆,邓云乡的民俗谈,白描出一副逼真生动的老北京市井风情画。

《茶馆》评论

《茶馆》是老舍先生在新中国成立后戏剧创作的精品,今有幸观看了此话剧,不能说一点收获也没有。

《茶馆》三幕分别选取“戊戌变法”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抗战后国民党统治时代的三个社会生活场景,在这三个场景中,一方面描绘了北平风俗的变迁,另一方面三个旧时代共同表现出政局混乱、是非不分、恶人得势、民不聊生的特点,黑暗势力越来越蔓延,整个社会表现出不断衰退的局面。作者通过在茶馆中进出的各色人物,把一幅血淋林的、令人颤栗的画面推到读和观众面前:太监竟要买大姑娘当老婆,农民无法生活不得不卖儿女,流氓暗探横行乡里,正直的人因为一句话就要坐牢……这说明清末社会不仅反动、黑暗而且腐朽不堪。

在《茶馆》里作者把对黑暗社会的讽刺、批判与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联系起来,在微笑中蕴藏着严肃和悲哀。唐铁嘴夸耀自己抽白面的对话,看起来滑稽可笑,却激起了人们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仇恨;王利发问报童“有不打仗的新闻没有”,像一句玩笑话,但表现了人民对动荡时局的不满;松二爷看见宋恩子和吴祥子仍穿着灰色大衫,外罩青布马褂说:“我看见您二位的灰大褂呀,就想起了前清的事儿!”表现了松二爷的怀旧情绪,同样也讽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

老舍先生通过茶馆这样一个人流复杂的地方不仅描述了当时的社会而且还成功的塑造了众多人物,通过他们在茶馆中的一言一行来反映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人们思想的腐朽性。我认这是此话剧能够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

《茶馆》是中国著名作家老舍创作的一部话剧,今天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演。

这部话剧讲述了清朝末年至民国初期,一群来自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乡土背景的人们在茶馆里相聚,他们通过交谈来表达他们对社会、政治和人类命运等问题的看法。他们探讨了许多重要的主题,包括社会阶级、婚姻、爱情、职业、家庭、信仰、传统文化等等。

这部话剧通过不同的角色和他们的故事,展现了那个时代中国的社会风貌和人类命运的多样性,同时也表达了老舍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思考和质疑。在这个过程中,观众可以从不同的视角看待当代社会中的人类问题,并且了解人与社会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这部话剧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演,由一批杰出的演员演绎出故事中的角色们,他们精湛的表演和深刻的内涵带给观众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答案有用请采纳哦,谢谢!

话剧《茶馆》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创作的一部不朽的名著,三幕话剧剧本,1957年完成;1958年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排,焦菊隐、夏淳导演,于是之、郑榕、蓝天野、英若诚、黄宗洛等人主演,全剧以老北京一家大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向人们展示了从清末到抗战胜利后的50年间,北京的社会风貌及各阶层人物的不同命运。

故事讲述了茶馆老板王利发一心想让父亲的茶馆兴旺起来,为此他八方应酬,然而严酷的现实却使他每每被嘲弄。最终被冷酷无情的社会吞没。经常出入茶馆的民族资本家秦仲义从雄心勃勃搞实业救国到破产;豪爽的八旗子弟常四爷在清朝灭亡以后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故事还揭示了刘麻子等一些小人物的生存状态。

在满清王朝即将灭亡的年代,北京的裕泰茶馆却依然一派“繁荣”景象:提笼架鸟、算命卜卦、卖古玩玉器、玩蝈蝈蟋蟀者无所不有。

年轻精明的掌柜王利发,各方照顾,左右逢源。然而,在这个“繁荣”的背后隐藏着整个社会令人窒息的衰亡:洋货充斥市场、农村破产、太监买老婆、爱国者遭逮捕。

到了民国初年,连年不断的内战使百姓深受苦难,北京城里的大茶馆都关了门,唯有王掌柜改良经营,把茶馆后院辟成租给大学生的公寓,正厅里摆上了留声机。

尽管如此,社会上的动乱仍波及茶馆:逃难的百姓堵在门口,大兵抢夺掌柜的钱,侦缉队员不时前来敲诈。

又过了三十年,已是风烛残年的王掌柜,仍在拼命支撑着茶馆,日本投降了,但国民党和美帝国主义又使人民陷入了内战的灾难,吉普车横冲直撞,爱国人士惨遭镇压,流氓特务要霸占王掌柜苦心经营了一辈子的茶馆。王利发绝望了。

这时,恰巧来了两位五十年前结交的朋友,一位是曾被清廷逮捕过的正人君子常四爷,一位是办了半辈子实业结果彻底垮了台的秦二爷。三位老人撒着捡来的纸钱,凄惨地叫着、笑着……最后只剩下王利发一人,他拿起腰带,步入内室,仰望屋顶,寻找安然了结一生的地方。

文 | 卧猫

《茶馆》是老舍先生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以老北京城中的一个大茶馆——裕泰茶馆五十年的兴衰为背景,从维新变法到抗日胜利,从茶馆掌柜王立发二十岁接手茶馆到他被逼自杀,从小人物的市井生活打开一个窥视大社会背景的裂缝,让我们在感叹人物命运的同时,体会社会变迁带来的沧桑和沉重。

老舍先生原名舒庆春,生于1899年,因出生那日正值立春,取了“庆春”这个名字,可以看出父母亲对他寄予的希望和疼爱。可是老舍先生的父亲很早去世,母亲靠给人缝洗衣服独自把他带大。他从小生活在大杂院里,朝夕相处的都是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见过太多的世态炎凉,体会太多的悲悯无奈。

经济的拮据让他的求学之路颇为坎坷,九岁时得人资助才入得私塾,十四岁考上京师第三中学(现北京三中),因交不起学费而被迫退学。后来考入公费的北京师范,才得以继续学业。十九岁在方家胡同小学做校长,后因难与旧势力共处而主动辞职,放弃优厚的工作待遇。

《茶馆》发表于1957年,那时老舍先生五十八岁。《茶馆》共三幕话剧,以五十年之间茶馆的变化为背景,揭露旧中国社会背景下老百姓的生活状态。短短三幕剧,涉及的人物多达六十多个,每个人都是一本值得寻味的书。

一、王利发:实行改革以适应社会,倾尽一生为茶馆

王利发是裕泰茶馆的掌柜,二十出头的时候,从他亡故的父亲手中接过茶馆的经营使命。他生在茶馆,长在茶馆,茶馆渐渐地如同他的生命一样重要。生于乱世,世风变化不断,昨天的政策放到今天,可能已经不再适用。街面上本有四家大茶馆,裕泰茶馆是在王利发不断顺应时势的改革下,仅存的一家。

他是一位地道的生意人,见人陪笑脸、说好话,必要的时候给官兵行贿,哪位是什么来头,哪位绝对得罪不得,他摸得门清。有时,他也接济穷人,唐铁嘴在他这就白白喝了不知多少茶水。他也会为正直的人向官兵打马虎眼,有时要出钱来保他们的平安。他活得很辛苦,苦苦撑着父亲留给他的家业。时不时“上头”来揩一把油,他都得赔上笑脸,心里万般不愿意,口上永远是“好好好”。

茶馆的改革,从卖烂肉面到后间开公寓,从长桌长凳到小桌藤椅、方形桌布。唯一不变的是墙上贴的“莫谈国事”的字条,但也不是丝毫没有变化——字越写越大,字条越贴越多。

可谁都知道,国家兴亡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怎能真的闭口不谈呢?尤其是在茶馆这样一个所在。所以王利发会在适当的时候提醒一句,“各位,咱们还是莫谈国事吧!”避免哪位心直口快的人祸从口出,丢了命。

王利发是一个圆滑的生意人,但他更是一个明白人。开茶馆,三教九流的人络绎不绝,每天要应承和打发怀揣各种心思的茶客。茶馆里的每一幕都是一场戏,他早已学会洞察世事,比更多人更早也更透彻地琢磨出人生百味。

当唐铁嘴抓住他的手要给他看手相卜吉凶时,他一语道破世间生活的不易,“咱们既在江湖内,都是苦命人。”

他是一位世故老道的掌柜,生活逼迫他看起来对穷苦和悲惨无动于衷。但在他的妻子收留无家可归的康顺子母子时,他只念叨一句“又添两张嘴”,却没有反对妻子的决定。康顺子的儿子康大力特殊身份的关系,随时可能给茶馆的所有人带来杀身之祸,王利发也始终没有把康顺子送走,给予了她凄惨人生中本不多的温暖。

当茶馆终于保不住,王利发让常四爷扬洒纸钱,大声喝“一百二十吊”。他送走了儿子一家,默默选择了和茶馆一同灭亡。

王利发的一生,辛勤劳作,察言观色,卑躬屈膝,只为了给全家换一口饱饭。

二、常四爷:说真话,信真理,一生只活一口气

常四爷是旗人,没落贵族。在裕泰茶馆只因一句“大清国要亡了”,被拉去坐了一年多的牢。他不会趋炎附势、油嘴滑舌那一套谄媚腔调,总是一身正气。出狱后再次遇到关他进大牢的吴祥子和宋恩子,依然不改脾气,不肯给半句软话。

常四爷是爱国的,爱国的人才会说“大清国要亡了”这样的话。可爱国的人是要坐大牢的,卖国的人反而耀武扬威,肆意横行。

茶馆里,常四爷看到讨饭的落魄母女,出钱给他们买两碗烂肉面,这是他所能做到的救济苦难的举动。秦仲义是阔少,有一定家财,面对对常四爷的烂肉面,大发“实业救国”的鸿鹄之志。秦仲义开展实业救国,几乎卖掉所有家产大张旗鼓地开始,终究以惨淡收场。他兴建工厂,希望能够造福苦难的百姓,可遇到邪性的年头,无论是常四爷的烂肉面,还是秦仲义的实业救国,都无法真正解救百姓于苦难之中。

常四爷的老友松二爷活活饿死,常四爷为他四处化缘换来一口四块板的棺材。可他知道,自己死的那天,连棺材也不会有了。于是每遇到有人出殡,他就拣几张纸钱,留给自己死去的那天。

常四爷的一生,是挺直腰板的一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三、康顺子:命运不眷顾,也不向黑暗低头

康顺子是个苦命的女人,十五岁被亲爸用十两银子卖给了有权有势的庞太监,受尽虐待和苦楚。

她被卖掉的那天,茶馆正有人来平事,两方势力水火不容,怒目而视。原因只为一只鸽子,一方的鸽子飞进了另一方的宅院,那方不肯归还,闹得乌烟瘴气。来茶馆卖点小玩意糊口的老人感叹,“这年月呀,人还不如一只鸽子呢。”

人贩子刘麻子用十两银子买走了如花似玉的康顺子,而后又用五两银子卖出一块小洋表。一个鲜活的生命,只比得上两块洋表。

康顺子总算熬死了庞太监,但同时也被庞太监的侄子们赶出了家门。“只要不做太监的老婆,什么苦都是甜的。”她带着同是庞太监买回来的儿子康大力,投奔到茶馆。她勤恳做工,只为能赚钱供大力读书。她一生凄苦,却明白只有读书才能给大力一个靠得住的未来。

康顺子一生惨淡,几乎没有向命运反抗的能力。她只能选择忍受,在无数个暗夜里吞下苦涩的泪水。

她的四侄媳妇,人称庞四奶奶,在民国做着当娘娘的梦。手上戴着各种戒指,打扮得像个妖精,来请康顺子跟她回家,不日等皇上登基,好去做皇太后。请她回去,压根不是为了尽孝,而是“皇上”没有节制地娶小老婆,需要一个“太后”帮着管管。

康顺子目不识丁,也没什么见识,却是苦惯了的“苦人儿”,她根本不为“皇太后”的宝座所动,三言两句打发了“娘娘”。

能当上“娘娘”虽是做梦,可她的势力还是不容小觑,庞四奶奶因康顺子的怠慢与不从扬言要烧了茶馆。康顺子不能再留下去了,留在茶馆,只会给王利发一家带来灾难。

她必须选择离开,但好在还有大力这个儿子做她终身的依靠。她的一生还算有点盼头,大力是个出息的好孩子。

康顺子,苦了一辈子,真希望她能和大力一起过几天舒心日子。

《茶馆》短短的一部话剧,涉及六十多个人物,每个人物都是一种人生,都值得品读。

第三幕接近谢幕的时候,上了年岁的王利发和常四爷、秦仲义围坐喝茶,感叹道,“多么邪门,好容易有了花生米,可全嚼不动。”如今这个时代已太平安乐,可是好容易有了国泰民安,《茶馆》里的人们全都享不到了。

《茶馆》故事梗概是:

在满清王朝即将灭亡的年代,北京的裕泰茶馆却依然一派“繁荣”景象:提笼架鸟、算命卜卦、卖古玩玉器、玩蝈蝈蟋蟀者无所不有年轻精明的掌柜王利发,各方照顾,左右逢源然而,在这个“繁荣”的背后隐藏着整个社会令人窒息的衰亡:洋货充斥市场、农村破产、太监买老婆、爱国者遭逮捕到了民国初年,连年不断的内战使百姓深受苦难,北京城里的大茶馆都关了门,唯有王掌柜改良经营,把茶馆后院辟成租给大学生的公寓,正厅里摆上了留声机尽管如此,社会上的动乱仍波及茶馆:逃难的百姓堵在门口,大兵抢夺掌柜的钱,侦缉队员不时前来敲诈又过了三十年,已是风烛残年的王掌柜,仍在拼命支撑着茶馆

日本投降了,但国民党和美帝国主义又使人民陷入了内战的灾难吉普车横冲直撞,爱国人士惨遭镇压,流氓特务要霸占王掌柜苦心经营了一辈子的茶馆王利发绝望了

这时,恰巧来了两位五十年前结交的朋友,一位是曾被清廷逮捕过的正人君子常四爷,一位是办了半辈子实业结果彻底垮了台的秦二爷三位老人撒着捡来的纸钱,凄惨地叫着、笑着最后只剩下王利发一人,他拿起腰带,步入内室,仰望屋顶,寻找安然了结一生的地方

茶馆,在中国极为常见,但却是一个很特殊的地方茶馆几乎浓缩了整个社会的各种形态,并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同步地演出着一幕幕的人间活剧

《茶馆》是一部非常著名的话剧剧作者老舍 (1899—1966年),原名舒庆春, 字舍予老舍是他的笔名满族,北京人中国著名的现代文学家老舍的《茶馆》创作于1956年,他以独特的艺术手法,把三个历史时期的中国社会变迁状况,装进了不足5万字的《茶馆》里, 以话剧的形式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这出三幕话剧中,共有70多个人物,其中50个是有姓名或绰号的,这些人物的身份差异特大,有曾经做过国会议员的,有宪兵司令部里的处长,有清朝遗老,有地方恶势力的头头,也有说评书的艺人、看相算命及农民乡妇等等,形形色色的人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层次

《茶馆》的创作意图是十分清楚的,它通过“裕泰”的茶馆陈设由古朴→新式→简陋的变化,昭示了茶馆在各个特定历史时期中的时代特征和文化特征开始时,茶客的弄鸟、吃茶、玩虫,虽有些略带古风的声色,但由于“侦缉”的出现及“莫谈国事”的纸条,一动一静,均产生着一种压抑的气氛第二幕中,“裕泰”的生存,及茶馆设施的更新与场面的收缩,无疑暗示着茶馆在这个矛盾不断加剧的社会中所作的抗争茶馆中的“洋气”以及那张越写越大的“莫谈国事”纸条,则预示着更大的危机到了第三幕,不仅“莫谈国事”的纸条写得更大,数目更多,而且旁边还有一张纸条:“茶钱先付” 这表明了茶馆已经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而“茶钱先付”“莫谈国事”显然反映了一种因果联系

老舍以茶馆为载体,以小见大,反映社会的变革,是“吃茶”使各种人物、各个社会阶层和各类社会活动聚合在一起,如果没有“吃茶”一事,则茶馆中任何事情都将不复存在正因为如此,老舍在剧中对北京茶馆文化也花费了不少的笔墨如早先的茶馆里,除了喝茶,还有点心“烂肉面”可吃,一边喝茶,一边还可以做不少与茶无涉的事情;北京的茶馆也和江南茶馆一样,是个“吃讲茶”的地方;茶馆的老顾客是可以赊帐的,茶客也可以自己带茶叶来居坐;茶馆也是听书的好地方,说书人可以在此谋得一份生活的来源……

这类细节,给《茶馆》所要表现的主题,增添了一种真切的氛围除了为表现主题服务之外,也展示了中国茶馆文化之一斑《茶馆》的艺术价值不仅在于通过一个茶馆反映了一段历史时期的社会变革,同时也在于反映了社会变革对茶馆经济和茶馆文化的影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5584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3
下一篇2023-12-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