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名著里面的人聊天400字作文

我与名著里面的人聊天400字作文,第1张

写作思路及要点:以“我”与名著西游记里面的孙悟空聊天为例,发挥想象力写出“我”和孙悟空聊天过程的种种趣事。

正文:

我有一件引以为豪的事儿,就是我和孙悟空聊过天。

那天我正在做作业,忽然从窗口飞进一个黑影,全身黑乎乎的。我定眼一看,原来是大名鼎鼎的孙悟空啊!我惊喜万分,但又疑惑不解地问:“齐天大圣啊!你怎么变成这副模样呀?”听了我的话,孙悟空先是一怔,然后痛哭流涕地说:“花果山……毁……毁了!”

“什么?怎么可能?”我大吃一惊,“花果山不是你的领地吗?”

“俺送唐僧去西天取经,最后终于有了自由之身。可当我回到花果山时,发现花果山里一只猴子也没有,旁边都是高楼大厦,原本清澈见底的河水变得浑浊不堪,水面上还漂浮着零零碎碎的小垃圾,那些参天大树都只剩一个个树桩,瀑布也变得不那么壮观。”

“进了水帘洞,更是不堪目,到处是果皮纸屑,许许多多的苍蝇,蚊子嗡嗡嗡地叫着,飞着,一拍就是好几只,活活像个垃圾场。还有……还有……石头上留下了乱七八糟的镌刻。

我刚想走出去,就踩到香蕉皮滑进了浑浊的河里,好不容易爬了出来,却摔了四脚朝天,就变成了这样……”孙悟空已经泣不成声了,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掉了下来。

“天啊,怎么会变成这样!”我的心里也满是惋惜。孙悟空的伤心和无助我能理解,这不都是因为人类的霸道毁了花果山,毁了蓝天碧海吗?看着痛哭流涕的齐天大圣,我也忍不住了——“哇……”

“孩子,快醒醒,怎么了?怎么了?做作业都能睡觉,服了你了!”妈妈把我推醒了!我回忆起那个梦,心想着,一定要保护好环境,不能让威武的孙悟空再伤心了!

太上老君当然不是打不过孙悟空,从《西游记》孙悟空和太上老君有交集的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出太上老君看待孙悟空就像是长辈看晚辈一样,太上老君是一个低调有实力的神仙。

一、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片段

在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路上,遇到了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这两个妖怪让孙悟空吃尽了苦头,这俩人拿的五样法宝,每一样都让孙悟空束手无策,孙悟空只能假扮俩妖怪的干娘去骗取宝物,最后险胜一筹。

等到孙悟空把这两个妖怪制服了,太上老君来收场了,对孙悟空说了这几件法宝的出处,说那紫金葫芦乃是我放仙丹用的,那瓶子是我盛水用的,宝剑是我日常炼魔用的,扇子是用来扇火的,捆仙绳则是我的一根腰带,我想当时孙悟空听到这话内心肯定是崩溃的,您老人家的东西怎么不放好,让我们师徒遭此大难,太上老君身边随便一件东西都让孙悟空焦头烂额,那太上老君本人的实力肯定是比孙悟空要强的。

二、太上老君的坐骑青牛片段

太上老君的青牛偷偷下凡,并且偷走了太上老君的金刚镯,这个金刚镯也是威力无比,青牛凭着金刚镯很轻松的就抓了唐僧,孙悟空去救师傅的时候,自己的金箍棒都被金刚镯收走了,后来孙悟空又请了天兵天将,结果都不低青牛,孙悟空没有办法,就去请如来帮忙,如来却对孙悟空说,我可不能帮你,这个大青牛可是实力不凡。

最后,还是太上老君出马了,他凭借着一把扇子就把大青牛收复了,当然不能说如来真的打不过大青牛,我觉得主要还是太上老君的实力不凡,地位颇高,如来算出来青牛是太上老君的坐骑,所以不便出手,由此可以看出,太上老君打不过孙悟空只不过是没有亮出真本事,他对孙悟空更多的是包容。

第27集。

独角兕大王出自于神怪小说《西游记》,本是太上老君的坐骑板角青牛,趁着牛童儿瞌睡之际,偷走老君的宝贝金钢琢下界到金兜山金兜洞成为魔王。

自号独角兕大王,兵器是一根丈二长的钢枪,又仗着太上老君的宝物金钢琢,且有三头六臂之能,用计捉住唐僧、八戒和沙僧,套走孙悟空的金箍棒,将他打败。

悟空只好到天宫搬来了托塔天王父子,独角兕大王着实厉害,把哪吒的六件兵器统统套住收走,又打败前来助阵的火德星君率领的众火神,天兵天将和如来的十八罗汉都战胜不了。

多亏如来佛祖暗示孙悟空,请来了太上老君,使妖怪现出青牛本相,老君跨上牛背回宫,悟空等率众打入洞中,杀死小妖。

扩展资料:

太上老君降青牛

《西游记》青牛怪有个怪圈圈,能套走所有人的兵器,孙悟空没辙了,找太上老君,孙悟空借助芭蕉扇的威力,才降伏了青牛怪,平安过了金兜洞。

但是这青牛是怎么成为太上老君的坐骑的呢?这就有一个传说了!老子(约公元前600-公元前500)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即道家神话里的太上老君,在太上老君还没有成仙之前,就是人们尊称的老子,实名叫李耳。

据说,这是太上老君八、九岁时发生的事。那时,太清宫南面的一座大山上,突然出现一群怪物。这怪物猛看象大象,没有象鼻子长,啼子碗口大,两角头上长,两眼似铜铃,一叫惊虎狼。

人们称它为神牛,这神牛凶猛得很,见物咬物,见人吃人,连狮子老虎都没地方藏。不长时间,山附近被它们得几乎路断人绝。

一天,太上老君和本村的孩子二子瞒过大人,一起南山下割草。不一会,他俩把篮子割满了,看看天还早,俩人就做起游戏。二子把镰刀插在地上,李老君和二子站在远处,用李老君的乾坤圈(他给他的手镯起的美名)套镰把。套中为赢,套不中为输。谁输了,谁围着镰把爬三圈。

他俩正玩得起劲,突然哞的一声叫,从山上冲下一头神牛,直朝他们扑来,李老看见那牛,气得他火冒三丈,心想:这畜牲自从出现就不干好事,扰闹乡邻,伤害百姓,今天非给他点厉害看看不可。

他对二子大喊一声:“走,捉住它。”他说着就拿起了镰刀向那牛迎去。二子也不是个软包,听老君过么一喊,也捡起镰刀,跟着跑去。那头牛平日里碰到的东西,只要是活的,都是没命地逃。今它见两个小孩看见它不但不跑,反而举着镰刀向它跑来,就觉得事情有点不妙。

但到嘴的肥肉不能不吃,它两眼一瞪,跑得更凶。那牛连窜带跳,来到近前,把头一底。一个猛窜,就想把他俩抵死,老君二人忙把身子一蹲,那牛正从他俩头上窜过去。

老君见那牛气势,心想:先给他点厉害,杀杀它的威风。随即猛地站起身,举起镰刀,朝那牛屁股上狠劲砍去。只见那牛痛得一蹦老高,它好屁股上只露了个镰把。那牛顾不得吃他俩了,撒开蹄子就往山上跑。

俩人一见那牛跑了,更来劲了,喊着叫着,跟着那牛追上山去。那牛一口气跑到半山坡,钻进一个很大的洞里。李老君和二子正准备到洞里捉个稳的,突然的一声吼叫,震得山坡直打颤颤,随着叫声一头青牛从洞里窜出来。

乖乖,只见它比刚才那牛大一半,大头大嘴大蹄盘,肚子里象揣着个老虎,头上那两只角向前伸着,只有一胳膊长。看样子它是这牛洞里领头的。它窜出洞口中,往半山坡一站,见是两个小孩,气得暴跳如雷,对着他俩先亮了个下马威。

真够凶的!但见它把头一低,伸出舌头往满荒草的地上舔,“嗤啦”一声,舌头过去的地方一片精光,连地皮都被它舔起有半尺多深。它心说:“自从占山为王以来,哪里吃过半点亏,今天倒被你俩小孩子占了便宜,真有失尊严,看我怎样收拾你俩。

它大叫一声,一个饿虎扑食,就朝他俩直扑上去。李老君见大青牛发疯一般扑来,心想:不把大青牛治服,以后这带的人就别想有好日子过,一定得把大青牛治服。

还没等他想出个治服大青牛的法子,这牛已窜到二子身边,朝着二子低头就抵。二子也不急慌,就势抱住了大青牛的前腿。那大青牛见腿被人抱住,急得张口咬二子。老君见状,猛窜上去,用手里的乾坤圈对准大青牛的上牙就是一下,咔嚓一声,大青牛的上排牙被砸掉了。

这大青牛羞恼成怒,身子猛一横,把老君撞倒地上,它低下头去伸出舌头“呼嗤”一下,就把二子裹进肚里。老君见二子被老牛裹进肚里,气得他怒从心中起,劲从骨中生。

大青牛这时正低头躬背冲到他跟前,他猛地站起身,一把抓住牛角,“蹭”地骑上了牛背,他用腿把牛背夹紧,两手握住两只牛角使劲向后一搬,一下子把牛角搬了过去,大青牛乱蹦乱跳,想把老君从背上甩下去。老君摘下乾坤圈,用劲折断,把牛鼻子牢牢穿住。这下大青牛老实多了。

老君跳下牛背,捡起二子的镰刀又把牛蹄子切成两半。大青牛彻底老实了,二子还在牛肚子里呢。老君狠劲一托大青牛的肚子,把它胃里的东西全都挤了出来,二子也出来了。因为他才被吞下,双没伤着筋骨,不一会就醒过来。

但大青牛可吃了苦,从此,它吃了东西总是要再倒出来重嚼。老君见二子醒来,便和二子骑上大青牛,高高兴兴地下山去了。没走多远,老君发现后面跟了一群大大小小的牛。

原来,这些牛见头牛被老君治服了,他都乖乖地跟了下来。老君下了山,把它们赶到村子东边的一片草地里。从此,他就在那里专门驯养那群牛。他对跟来的那些牛,一头头都按治大青牛的办法整治一遍,只许他们吃青草,还教它们拉犁拉车,他把驯养好的牛,都送给乡亲们使用。

—独角兕大王

—西游记

太上老君如果想杀猴子,可以是秒杀,为什么不下手呢?因为悟空的师父菩提祖师就是老君幻化的!

下面我简单说一下我的看法,举几个小例子:

1,老君开天辟地,故而老君知晓悟空灵石的身份,可以预知他来求仙访道,下凡个十几天很正常。

2,老君化胡为佛,故而老君之大道乃不分佛道,一统华夷,暗含老君对佛门的可操控性。也为老君为猴子的归宿找在佛门提供可能。

3,菩提祖师是个亦道亦佛的身份,出场诗和法号是佛称,而装扮和教学却是道称。悟空性格活泼,有失庄严,更不能做到心苦修持,佛门是不会收他做弟子的,还有筋斗云这样有失庄严的法术佛家更不会教。只有道家讲究随心随性,道法自然,无拘无束,故而菩提的真实身份应是道家人。

4,定海神珍在悟空来到时开始异变,好像与悟空有缘,可见是神珍的主人老君在幕后操纵,暗赠于他。

5,大闹天宫时,天宫众神仙全不出力,可能会意出悟空的身份,不便出力。后来悟空打不过青牛上天庭查人,玉帝要派将帮他,悟空曾说那些人连自己都不打过,如何打得过青牛,当时许旌阳天师说了一句“此一时,彼一时,大不同也。”可见当时天上的神仙是故意放水的。

6,悟空后来和杨二不分胜负,当观音欲要出手时砸死悟空时,急忙被老君拦住,理由是观音菩萨的瓶子是瓷器,可能会找摔碎,这可能吗?

7,而后老君主动锻烧悟空,很多人认为是老君恼羞成怒,想炼猴子成丹报仇。可是大家想一想,在杨二与悟空对战之前,老君为什么不抓猴子来炼丹呢?他想抓猴子是轻而易举的事,然后可以大大方方的炼丹。还有个证据就是老君炼猴子时,去了绳索和勾住悟空琵琶骨的勾刀,这不多此一举吗?明显是想让悟空施法自救,如果勾刀不去,悟空必死。更何况想让悟空死的话,太上老君完全可以秒杀。

8,悟空后来每次见到老君时,都是慌忙行礼,悟空假如真是不明事理,看老君不过如此,乃自己败将,为何对他恭敬呢?可见悟空明白当年老君根本没想杀自己,甚至暗中救护自己,就算悟空想不到老君就是恩师菩提,也明白老君当年是在帮自己。

9,至乌鸡国时,悟空为救一凡人向老君求丹。一个和己毫不相干且为佛门办事的人,老君作为道祖干吗给他珍贵的九转还魂丹。悟空已经说了要到别处讨药,老君拉住了他给了他一粒,理由是怕他来偷,不如做个人情送他一粒。试想老君若是真不给,随身带那葫芦,悟空怎能偷去。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磨他几个时辰,老君不急,悟空必急,故老君当是真心赠药。

10,悟空资历尚浅,且西去一路多有杀伤无辜好人,但取经到灵山后,竟被封为佛。像悟空这样有失庄严的人竟然入了佛门,且轻而易举被封为佛,自然受到很多人的不满,比如传经的阿傩伽叶给悟空的就是无字经书,肯定是觉得不公平才这么做的。但这事让人泄露出去了,这人是谁?就是燃灯古佛。作者写这明显是有用意的,为什么偏偏是燃灯古佛看到了这件事并指点了悟空他们,为什么不能是其他佛和菩萨呢?灵山上佛门人物众多,偏偏作者选燃灯,这明显是有深意的,可见燃灯与取经内幕有关。而燃灯前一次出场就是在和太上老君开会呢!为什么不和别人开会呢?两次都是巧合吗?可见不是。是老君授意燃灯如来让悟空入佛门成正果的。

可见孙悟空的师父菩提祖师就是太上老君,孙悟空取经也是太上老君的安排,这应是悟空大闹天宫犯了叛国罪后所能得到的最好结果。

虽然太上道君和太上道祖的名字仅一个字之差,但他们却是神话中两个不同的人物。在道教的传说中,有三位身份地位非常高的天神,被合称为“太上三道”,又名“三清”,这三位天神分别是太上道祖、太上道尊和太上道君,看名字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们是三兄弟,其实并非如此。

太上道祖这位神仙非常有名了,他就是我们熟知的拿着一把拂尘用花言巧语坑了孙悟空乖乖做弼马温的太上老君。因为太上老君师道教的创始人,所以他在道教中的地位也是最高的。大家可以在庄严肃穆的道教三清大殿中看到,太上老君始终稳若磐石的坐在三清居中的位置,来证明自己老大的身份。

太上道尊也是一个非常有名气的人物,还有另外一个称号叫“元始天尊”,不用说他就是“三清”中的老二了。其实很多人都认为,元始天尊才应该是“三清”中的老大。看过《封神演义》的人都知道,元始天尊座下有12个徒弟, 被称为十二金仙,而太上老君座下只有渡厄真人和玄都大法师两个徒弟,势力和原始天尊差的不是一星半点。有不少人怀疑元始天尊这么努力的培养弟子,其实就是希望有朝一日将太上老君赶下台。

太上道君又名灵宝道君,是道教三清中的老三。虽然他是老三,野心并不小,也是费尽心思想要抢夺老大的位置。在《封神演义》中,他又被称为通天教主,凭着自己的能力带领了一帮徒弟,差一点就干倒了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坐上老大的位置。只是可惜,太上道君最终还是失败了。以后也只能过着被老大和老二处处打压的日子,再也掀不起什么风浪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5656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3
下一篇2023-12-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