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妃子,公主宫斗记录

太后,妃子,公主宫斗记录,第1张

  殿试的可以吗?狠滴咱素太后

  秀女、樱珞(445721931) 13:00:20

  -=-=-=-=-=殿试-=-=-=-=-=

  人物∶ 圣尊太后㊣幂儿 秀女、樱珞

  地点∶储秀宫

  时间∶春、晨

  剧情∶殿试

  -=-=-=-=-=开始-=-=-=-=-=

  圣尊太后㊣幂儿(499840544) 13:01:49

  -、头上戴着金丝珍珠发髻,绾着一根朝阳朝凤金簪。裙边系着墨绿色比目梅花佩,身上穿着金百蝶深红大裉袄,下罩青色琉璃裙。一双丹凤眼,身材苗条。斜靠在椅子上。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姑姑道宣秀女进殿。

  秀女、樱珞(445721931) 13:02:18

  淡蓝的翠烟衫,散花水雾蓝天裙,身披白水薄烟纱。肩若削成,腰若约素,肌若凝脂,气若幽兰。娇媚无骨入艳三分。秀女樱珞 参见圣尊太后

  圣尊太后㊣幂儿(499840544) 13:05:03

  -、望着殿下之人,不禁皱眉。

  -、语气冷冷小主入宫时是规矩没学好吗?不知这宫中是禁穿白色衣物的吗?

  -、顿了顿还有,见到哀家也敢不行跪礼?

  -、冷冷看伊如何应变

  秀女、樱珞(445721931) 13:07:36

  跪下 行礼 道回太后的话 小女入宫没多久规矩还有些生疏 请太后恕罪

  圣尊太后㊣幂儿(499840544) 13:10:58

  -、嘲笑,道哦?入宫没多久?呵。就连刚入宫的宫女也知道这些个规矩。汝就是这么敷衍哀家的吗?

  -、抿了口茶,看了眼景儿,景儿连忙下殿,将伊的白衣扔到殿外去

  -、继而,缓缓不语。静静地看着伊

  秀女、樱珞(445721931) 13:13:26

  太后恕罪 其实是这样的 小女家境贫穷 母亲告诉小女不论如何都要勤俭 所以母亲没有为小女做新衣 只能穿旧衣了

  圣尊太后㊣幂儿(499840544) 13:20:19

  -、有一丝玩味哦?难道姑姑没有给汝发统一的秀女服吗?

  -、还特意将“统一的秀女服”咬得很重

  -、玉手捏起一片水晶糕,默默地看着伊

  秀女、樱珞(445721931) 13:21:49

  发了 但是小女谨记母亲说的话要勤俭 不敢违背

  圣尊太后㊣幂儿(499840544) 13:23:35

  -、完弄起玉扳指,道哦?小主这是藐视宫规吗?

  -、犀利的眼神哀家最讨厌的就是藐视宫规的人!小主汝明白吗?

  秀女、樱珞(445721931) 13:24:38

  太后恕罪 小女保证今后不会再犯 一定谨记太后教诲

  圣尊太后㊣幂儿(499840544) 13:27:38

  -、冷笑罢了,念汝是触犯,就罢了吧。

  -、淡然小主,自报家世、芳龄。

  -、景儿太后,就这么算了吗?伊。。

  -、意味深长地看了景儿一眼,道汝这婢子,哪有汝说话的份!多嘴!掌了伊一耳光

  -、景儿立即明白了哀家的意思,不再言语

  秀女、樱珞(445721931) 13:32:59

  松了口气回太后 小女乃苏州的一户人家 若过了生辰便是18岁

  圣尊太后㊣幂儿(499840544) 13:36:02

  -、冷眼看伊哦?小主既不出生在官府之家,以后在这后宫中如何立足呢?

  -、浅言小主的才艺应该很特别吧!若还是那些个琴棋书画、刺绣茶艺、作诗画画,小主就退下吧。哀家早乏了这些个才艺。

  秀女、樱珞(445721931) 13:37:02

  淡淡小女不才 对跳舞略懂一二

  秀女、樱珞(445721931) 13:40:43

  扯袖,乐曲缓缓奏起,身影流动,风吹仙袂,身子随着节奏舞动,卖真是素肌不污天真,流水。甚依然、旧日浓香淡粉,花不似,人憔悴。欲唤凌波仙子。泛扁舟、浩波千里。只愁回忆,冰帘半掩,明珰乱坠。月影凄迷,露华零落,小阑谁倚。共芳盟,犹有双栖雪鹭,夜寒惊起,羞花闭月,沉鱼落雁。……乐曲缓缓激烈,旋转,甩袖,下摆,行为一气呵成。乐曲缓缓放慢,身姿也随着柔软起来,水袖翻飞,抽出五尺余长,弯腰跪地,头朝后仰去,腰肢180度弯起,乐曲停止,一切都安静了,似未曾产生过这一切般虚幻随同着乐声的消散,最后一个舞毕,微微调解了下呼吸,扬起漂亮的眼眸,含着笑意。

  小女献丑了

  圣尊太后㊣幂儿(499840544) 13:42:30

  -、缓缓,言小主,舞甚是不错。汝在这手帕上刺绣、作诗、还有画画。

  -、淡不过哀家有几个要求。

  -、言其一,手帕上不得含任何人物、景物,却要体现出我朝的繁荣。诗、画亦是如此。

  -、言其二,在五炷香的功夫内,小主若没完成,下场,汝应该明白!

  圣尊太后㊣幂儿(499840544) 13:44:32

  -、微笑地点了点头

  秀女、樱珞(445721931) 13:46:11

  疑惑请问太后 这几步是在一条手帕上完成的嘛

  圣尊太后㊣幂儿(499840544) 13:46:51

  -、淡淡这正是其三的要求,就看汝的能耐了

  秀女、樱珞(445721931) 13:56:25

  手帕上,墨迹点点,清秀的小楷写道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

  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挽挽水袖拿起针线,纤细的手指在手帕上“舞动”,绣出了一只锦盒中放着稻米和谷穗,稻米和谷穗

  圣尊太后㊣幂儿(499840544) 13:59:16

  -、浅笑不错

  -、言小主,若这宫中有人陷害汝,汝会怎么做呢?

  秀女、樱珞(445721931) 14:01:31

  小女会以德服人,告诫他害人之心不可有。

  圣尊太后㊣幂儿(499840544) 14:03:10

  -、玩味道哦?小主,汝要明白这后宫中可是没有善良可言的!

  -、笑若伊一直害汝呢?

  秀女、樱珞(445721931) 14:05:06

  如果他真要置我于死地,而且如何劝也不听的话,小女一定会搜集足够的证据禀告上级

  圣尊太后㊣幂儿(499840544) 14:06:32

  -、怒汝是何身份?也可自称“我”,就是哀家也不能,何况,汝这一小小秀女!

  秀女、樱珞(445721931) 14:07:49

  跪下太后息怒,小女

  秀女、樱珞(445721931) 14:07:56

  小女

  秀女、樱珞(445721931) 14:09:27

  小女 清楚自己的身份 只是一时失误

  圣尊太后㊣幂儿(499840544) 14:09:36

  -、微怒小主,今日一连触犯宫规两次。汝认为哀家该怎么处罚汝呀?

  秀女、樱珞(445721931) 14:09:55

  全听太后的

  圣尊太后㊣幂儿(499840544) 14:11:39

  -、笑好,景儿!

  -、景儿连忙下殿,狠狠地扇其的耳光。其的脸立刻变得绯红。

  -、道这才漂亮嘛~

  -、冷好了,汝退下吧

  圣尊太后㊣幂儿(499840544) 14:11:49

  -----------------------完-----------------

  宁淑仪、博音灵(1141313813) 20:19:46

  -=-=-=-=-=-=-=-=-=-=紫樱-=-=-=-=-=-=-=-=-=-=

  人物:尊御贵妃♀涵雪、宁淑仪、博音灵

  时间:初夏。

  地点:摘星台

  -=-=-=-=-=-=-=-=开戏,旁人消音-=-=-=-=-=-=-=-=-=

  宁淑仪、博音灵(1141313813) 20:23:50

  、|夏日,又来了。吾在宫中待了几年了?冷笑,大好年华埋在此。|

  、|轻摇羽扇,闷热依然不去。坐于院中,轻嚼水果。皱眉头,心中烦闷|

  、|直至黄昏,日落之时。身后幽儿道|主子,现无炎日。出去走走吧。

  、|心想也是,点头。进屋换装。|

  、|身着淡蓝色宫服,肩披蓝色薄纱。自理三千青丝,绾起。插于簪,略施粉黛,颊边粉红。朱唇不点而赤。如此清秀。

  、|协幽儿上摘星台,深吸口气。享受淡淡宁静。|

  尊御贵妃♀涵雪(1308402478) 20:30:17

  飘廖裙袄裹紧绸缎,显出玲珑剔透的诱人身姿。蓝蝶外衣遮挡白皙肌肤。周旁蓝色条纹,细看却现暗暗蓝光。晶莹剔透的倒坠耳环垂下,摇曳。散落肩旁的青丝用血红桔梗花的簪子挽起。斜流云似的乌发。薄施粉黛,秀眉如柳弯。额间轻点朱红,却似娇媚动人。纤手将红片含入朱唇,如血。慵懒之意毫不掩饰。举止若幽蓝。那冰蓝色的眼眸里,藏着一份忧伤。

  想着皇宫最近又来一批秀女,不免为这些秀女叹气,在这后宫里,万千美丽女子的青春都埋没在这里

  哪个女子不心狠手辣一点,就会丧命,一定要更努力一点

  命宫女在殿里等我,我独自一人去走走,却不知不觉走到摘星台了

  宁淑仪、博音灵(1141313813) 20:36:13

  、|听声响。心中也知无安宁之享了。缓缓转身。见贵妃。心中也是不愿,但宫中的规矩不能坏。微微欠身行礼。言|给御贵妃请安,贵妃万福。

  、|身后幽儿也是如此。|

  尊御贵妃♀涵雪(1308402478) 20:39:00

  见淑仪也在摘星台上,看她那娇容,觉得心里来气

  表面上不动声色:嗯,起来吧

  随后又转身去看风景

  宁淑仪、博音灵(1141313813) 20:42:59

  、|这贵妃可不好惹,大伙也都知道伊那脾气。不好怠慢。|

  、|缓缓起身,言|谢贵妃。

  、|身后幽儿紧跟主子。|

  、|微风轻拂脸颊,宽袖飘扬,青丝轻拂。宛如仙子下凡般。转头道|贵妃娘娘前来看景?

  尊御贵妃♀涵雪(1308402478) 20:48:03

  淡淡道,嗯,你呢

  心里不动声色观察着这淑仪,样子长得不错,就有点骄傲罢了。哼,就由本宫来教训教训你

  本宫最近听说皇上很少去你那寝宫,好像被冷落了是吧,以前也有个妃子像你那样被冷落了,最后被人踢出宫去了

  言下之意是,你不久后也会被踢出宫去

  宁淑仪、博音灵(1141313813) 20:53:14

  、|冷笑,这战斗的硝烟又开始滚滚冒起了。|

  、|挑眉,莞尔道|音灵可没有听说过呢,妃子并没有犯错,为何被踢出宫罢?

  、|顿顿|音灵只听说妃子被打入冷宫呢。

  、|轻启朱唇,呼气如兰|音灵进宫也不过数月,现在下定,是否太早了吗?

  尊御贵妃♀涵雪(1308402478) 20:57:38

  你终日呆在殿中,怎知道这后宫的变化,没错,她开始是被打入冷宫,后来就被人用计谋踢出宫去了呢

  嘴角微微勾起,带有点讽刺的味道:淑仪,你最好安守本分,不然的话,本宫可不知道你什么时候会落得这样一个下场

  看着淑仪的脸因为我的话想调色盘一样不断换着颜色,窃喜

  宁淑仪、博音灵(1141313813) 21:01:23

  、|听闻,倒也不怒。言|哦?如此之好?

  、|有些委屈,双眼星星点点,宛如这天空般。带点哭腔。道|娘娘可是觉得音灵没有遵守本分?

  、|假装拭泪。|

  宁淑仪、博音灵(1141313813) 21:01:23

  、|听闻,倒也不怒。言|哦?如此之好?

  、|有些委屈,双眼星星点点,宛如这天空般。带点哭腔。道|娘娘可是觉得音灵没有遵守本分?

  、|假装拭泪。|

  尊御贵妃♀涵雪(1308402478) 21:05:13

  哼,带有点讽刺的道:淑仪,别用你那骗男人的招数来骗本宫,本宫可不吃你这招

  心想:这淑仪还真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区区一个淑仪罢了

  见她恢复了,优雅道:听说宫里最近来了批秀女,个个都是国色天香,不怕别人把你给踢下台去么

  宁淑仪、博音灵(1141313813) 21:10:51

  、|本大好的心情,被贵妃搅和的无影无踪。|

  、|软声道|音灵也知会有这么一天

  、|挑眉,顿顿|妾身这小小的淑仪没了也罢,可娘娘不怕哪天个秀女将汝辛辛苦苦爬上的宝座给抢走了吗?

  、|稍怒|

  宁淑仪、博音灵(1141313813) 21:10:51

  、|本大好的心情,被贵妃搅和的无影无踪。|

  、|软声道|音灵也知会有这么一天

  、|挑眉,顿顿|妾身这小小的淑仪没了也罢,可娘娘不怕哪天个秀女将汝辛辛苦苦爬上的宝座给抢走了吗?

  、|稍怒|

  尊御贵妃♀涵雪(1308402478)

  时候也不早了,本宫先走了。

  -------------------------结束-------------

问题一:概念是什么意思!简单解释一下 概念

concept

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逻辑思维的最基本单元和形式。概念的辩证法是指概念的形成、变化和发展以及概念间的联系和转化的辩证关系。对概念的辩证本性的研究,是辩证逻辑的主要内容。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形成一系列概念,这些概念的真理性又要返回实践中接受检验。如此循环往复,是人的认识日益接近于客观现实的一般途径。科学认识的主要成果就是形成和发展概念。概念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客观现实。概念的最基本特征是它的抽象性和概括性。

问题二:原则是什么意思,简单的解释一下 原则的意思就是一个人他。有自己的那种,差不多就是底线吧,就是不能打破他的原则。

问题三:简单的解释一下解构是什么意思? 当你建好一个对象后,要把所有关于这个对象的信息全部删除掉,就叫解构

问题四:诠释是什么意思 诠释 quánshì

(1) 加进书中的一段评论或解释性的文字

(2) 解说;解释;阐明

参考这里:

zdic/24

问题五:侍寝是什么意思 求简单解释! 侍寝,现多指帝王的嫔妃进御,是古代帝王的一件关系到后嗣血脉之事。皇帝会根据自己的兴致选择妃子侍寝。侍寝的人员包括已封的妃嫔、宫女、面首。特殊情况下会有官员上献的女子,赠送的女子。在清朝,皇帝会用到“翻牌子”的方法决定侍寝的嫔妃。侍寝的嫔妃多数是被太监抬入门中。

就是皇上的妃子伺候他睡觉

问题六:解释的释意思是什么 解释

拼音 jiě shì

注音ㄐㄧㄝ ˇ ㄕㄧ

解释,就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合理地说明事物变化的原因,事物之间的联系,或者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中文名

解释

拼音

jiě shì

英语

Interpretation

近义词

解说

问题七:太和是什么意思 谁能简单的来解释 (1)天地间冲和之气。

(2)人的精神、元气;平和的心理状态。

(3)谓太平。

(4)和睦。 (5) 魏 鼓吹曲名。

(6)雅乐名。

问题八:业障是什么意思,解释得简单通俗一些? 就是因果关系,无始劫前做的恶因,就是业障。南无阿弥陀佛

问题九:心理需求是什么意思!简单的解释一下 就是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需求,需要有人来安慰自己关心自己保护自己,在自己难过伤心的时候可以给自己安慰的话语

问题十:诠释是什么意思 诠释 quán shì 词义:说明;解释。对一种事物的理解方式;或者是用心感受的一种方式,一种方法。也可理解为:对某事的讲解。 诠:详尽解释,阐明。

导读:同治对妃子本无偏爱,慈禧却继续抵触她对妃子的选择,固执地偏袒二等妃子,并多次无理地咬着皇帝“照顾”妃子。同治干脆下定决心不让任何嫔妃睡觉,一个人待在清宫里。不过,同志毕竟年轻,耐不住寂寞于是他破罐子破摔,听从陈宁琐碎快乐的鼓励和引导,开始了在琉璃厂、八大胡同、茶园宾馆、青楼的私访。

同治十一年,同治九月中旬结婚。五天后,两宫太后下诏,命令秦在次年正月举行皇帝亲自管理的仪式。同治十二年正月二十六日,两宫开,同治领民。

一年多来,他好像只做了两件事,一件是修园子,一件是旅游。出于孝心,园丁们想为两宫的皇太后建一个乐园。一方面安抚了重返政坛后孤独无助的可怜母亲,另一方面也略微让渡了母亲的爱权。冶金之旅,出于反叛。同治对嫔妃没有偏爱,但慈禧在选择嫔妃上持续矛盾,固执地偏爱二嫔妃,并多次不公正地讽刺皇帝对嫔妃的“照顾”。同治刚刚下定决心,不召嫔妃入宫,只身留在清宫。但是,同志毕竟年轻,耐不住寂寞。另外,园子被贪官欺骗,趴在太子顶上哭,批评最后两宫的太后。他感到自卑到了极点,苦恼到了极点,于是破罐子破摔,听信了陈宁帮等的教唆和引导,微服私访。他在琉璃厂,八大胡同,茶园酒楼,妓院里放荡不羁。

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初,同治病死。因为国家资源匮乏,财力有限,大臣们强烈反对修复圆明园,而不是三海。这一天,佟志参观完三海工程,回到宫中,感到身体不适。他以为是疲劳引起的,就放心地恢复了。没想到,他开始烧,医院的药无效,连续三天没回来。第四天,同治耳朵后面的脖子和四肢出现了大量的痘痘。泰医院的两位院长庄守和、李德利在给余把脉的过程中,留下了沉甸甸的一个字——“痘”。

“痘病毒”就是天花,是一种厉害的传染病,让清人闻风丧胆。这种疾病传播迅速,危害极大。当时几乎没有什么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听天由命。得这种病的人怕感冒,怕发高烧,全身长满青春痘和溃疡,多数人因此而死。只有少数人依靠自己的反抗继续,陷入了麻子。为了防止这种疾病的传播,清朝按照“已长痘”和“未长痘”的标准,划了一条专门的线,规定了边境少数民族首领朝觐的方式、地点和时间,并规定凡是在北京居住的长痘家庭都要迁出农村。然而,仍有大量的人死于这种疾病。清朝第一位顺治皇帝24岁死于天花。

脉案呈上后,一封圣旨传了下来。还有祭祀痘痘神,在生命之宫内外装饰悬挂红袍的情况。禁止人们在街上炒豆子和泼水与此同时,经过几天的酝酿,两座宫殿再次倒塌。

同治伤心欲绝,失落到了极点——亲生母亲总是以权力为重,不顾儿子的致命疾病。尽管如此,治疗的症状逐渐稳定。痘是最难避免的,痘病毒会入侵。同一位医生治疗时,痘已饱满成熟,出现脓液,说明痘最危险的屏障已被打破。如果没有大面积感染,那就只有等结痂愈合了。但11月19日以后,同治的病情突然转危为安,出现了“湿毒合流,腰胀溃烂,脓液四溢”,“头、臂、膝顶青春痘痈肿痛”的现象。6天后腰椎穿刺连臀脓肿,每天溢出的脓量相当于一个茶碗。12月5日,一起去世。

各种谣言迅速传播开来。最重要的是,同治死于梅毒而不是痤疮。说阿鲁特女王端庄文静,美丽贤惠,深受其他统治者的爱戴。但“在慈禧的强权下,我们无法苟同”,慈禧也“强了她所爱而不爱的妃子”。这样对待这一家人没什么好玩的,但是这是纵向的。因为害怕被大臣和工人抓住,我不敢去外城有名的妓女那里,而去内城的劣等妓女那里取乐。这已经是很久以前的毒药了。太医院来看,太医院不敢说话,但请示慈禧是什么病。恐怕是天花。于是泰国医院用天花治疗,但无效。我气得骂我:我又没得天花,凭什么用天花治!泰国医院说是太后的命令。同治“不是为了说话,而是为了仇恨”。去世前几天,“下体溃烂发臭”,“见腰肾后死”。石台医院医生李德立的后人说,据其家人说,同治皇帝得了梅毒,慈禧太后只允许按痘治。他的高曾祖父李德利大胆告诉慈禧,不能这样对待。皇帝的病不是青春痘。慈禧太后大怒,低下了头。太爷脱下帽子,磕头在地。还有一种说法是同治得了重病。他曾与他的主人李和皇后阿鲁特商议,口授遗诏,阻止慈禧的专制权力。李对慈禧心生敬畏,背叛同治,将遗诏记录交给慈禧。慈禧大怒,将其砸碎,扔在地上,放弃了同治的药膳。任何人不得进入同性恋卧室。很快,同治的死讯传遍了全世界。等一下。

从左脉病例和宫中对付天花的措施来看,同治确实患了天花。同治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出行,也是不争的历史事实。——淳于髡的沈冰营准确地指出了皇帝私自外出的时间和地点,使得说他感染了梅毒成为可能。从病情有所好转、转危为安的症状来看,死亡前,最大的可能应该是痘和梅毒结合引起的。慈禧为了保护皇族和自己的面子,故意避病,牺牲了儿子的生命,还是催她早死?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证据。慈禧太后的女官德龄认为,绝对不能说同治是被慈禧太后伤害的。慈禧对儿子同治爱得深沉,达到了“崇拜”的地步。但是,德龄看到的是慈禧晚年的样子,她知道这不是慈禧对独子深深愧疚而导致的忏悔。

无论如何,同治只活了短短的十九年。他的一生是一场悲剧。

不敢。在封建社会里,皇帝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所有人都要匍匐在皇权的脚下,连皇后也不例外。

皇后名义上母仪天下,是后宫之主,但也只是皇权的附庸而已。皇后的废立、荣辱乃至性命都是掌握在皇帝的手中。所以,皇后在皇帝面前是要毕恭毕敬的,要百般讨好皇帝,容不下一点闪失。

皇后皇上之说:

皇帝的嫡妻即皇后,宫中地位最高,而在清朝之前,历朝历代大都是以“嫡长子继承制”选择太子。由此,皇后的地位极为重要,不容僭越。

作为后宫之首,皇后就是宫中最高权力的代表。因此,宫中所有嫔妃、宫女、太监都必须服从皇后,后者负责维持后宫秩序,乃至掌握赏罚、生杀大权。

在此体系下,所有嫔妃见到皇后都要行君臣之礼,而每至节庆(如元旦等),所有嫔妃都要向皇后请安祝贺。如有嫔妃无视或僭越皇后权威,则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第40集:再造统一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这首曲子名叫《玉树后庭花》,常被后人称作亡国之音,南朝最后一位皇帝陈后主与嫔妃们的唱和之作,陈后主不理朝政,日日夜夜沉湎声色,不久陈后主的江山就如那花期短暂的后庭花一般凋零破碎了,此前的300多年,类似亡国之音一直在南北大地上吟唱,这是中国历史上王朝更迭最频繁的时期,在北方,自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期间,五胡十六国,你方唱罢我登场,最短的只存在过八年。在南方,朝代更迭也同样频繁,滚滚长江水,目睹着这些割据政权的兴亡离合和人民的深重苦难。

南北朝后期的长江不仅成为割据政权的割裂带,更成为中华民族难以愈合的伤痕,然而,统一是历史的趋势,是政治的需要,经济的要求,文化的向往,人民的渴望。但此时的南朝由于政治腐朽昏庸,无心统一,北朝则受游牧民族的牵制,无力统一,山河分裂,天下犹如一盘乱棋,那么如何破解破解这个三百多年来无法解开的困局呢,破解这个困局的棋子,没有落在南朝的政治中心健康,也没有落在北魏的政治中心洛阳,而是落在了这一片荒凉苦寒之地。

位于大青山北麓的土城梁村距离呼和浩特市西北25公里,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在往北,是荒凉寂寥的大漠,谁能想到这一段段寂寞的黄土梁所怀抱的,曾经是北魏的军事要塞,武川镇,后人感叹武川镇乃王气所聚。在这个区区弹丸之地,先后走出了北周、隋、唐三朝皇室,左右的中国仅300多年的历史。

楼劲:那么当时有一个术士,他在武川镇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的相术似乎出现了巨大的问题,因为他满目所见,大街上这个小个衙门当中看到的都是帝王将相,怎么回事儿,这是不可能的事儿,回来以后他就把相书烧掉,但是的确,从六镇当中出现了影响整个中国以后历史的一大批政治领袖和军事领袖。

公元398年,北魏占领了中原的大部分地区,这由游牧民族拓跋鲜卑建立的政权将国都迁至平城,今天的山西大同,为了抵抗北部游牧民族柔然的攻击,拱卫平城,北魏在长城沿线设立了一系列军镇,其中有六个最为重要,除武川镇外,另外五个分别是沃野、怀朔、抚冥、柔玄、怀荒,这就是著名的北方六镇,北魏抵抗柔然的军事主力集中在北方六镇,六镇边将多由拓跋氏贵戚贤臣充任,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他们虽然远离政治核心,却不影响仕途,常被特别提拔,因此,当时人物,忻慕为之。然而,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至洛阳后,北方六镇地位一落千丈,镇守边疆的勇士们逐渐被遗忘,成为孝文帝汉化政策的弃儿,空间的距离扩大了政治身份的差距,留居京者,得上品通官,在镇者,变为清途所隔,流连于繁华富庶的中原,谁会想到那荒凉苦寒的边塞,边镇的军将们不但失去了往日的荣耀,镇兵镇民们甚至被归入了贱民的行列。

楼劲:六镇集团原来是由最高贵的士人到北方去镇守,现在呢,被视为最低贱的军人,尤其是下层军将们,他们之间就是放酒高歌,义气相投的关系啊,义父、义兄、义子的关系,那么在这样一种强固的集团,在面临强大的鄙视,强大的把他们放到社会底层那种压力的时候,他所激起来的反弹,他所表现出来的团结,是任何人也比拟不了的,是当时的任何集团也比拟不了的。

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牢固的家族关系,再加上积聚已久的怨气,使北方六镇最重要的卫戍之地,逐渐演变为北魏最不安定的地区。公元524年3月,因沃野镇下辖的一个高阙戍戍主对下属苛刻,镇民破六韩拔陵聚众起义,杀戍主,很快就占据了沃野镇,揭开了六镇大起义的序幕。很快,战火席卷而来北方六镇,六镇军人集团乘势起兵,经过一系列的军阀混战割据后,来自怀朔镇的高欢和来自武川镇的宇文泰主宰了北魏王朝的命运。这两位并世枭雄最终将北魏分割为东魏和西魏两个相互对峙的政治,北魏的分裂削弱了北方的力量,再加上塞外新兴的突厥,不作为的南朝,中国陷入更为混乱的政治割据中,国家统一的前途更加渺茫。

历史在黑暗中继续蜗行摸索,它在呼唤一个强势人物,一个真正能够一统天下的君主。公元541年7月的一个深夜,一声响亮的啼哭在西魏冯羽城中响起,同州刺史杨忠的夫人吕氏在这里诞下了一个健壮的婴儿,他就是后来的隋文帝杨坚。就在这天晚上,一个名叫智仙的尼姑,特地从山西度过黄河,星夜兼程来到同州求见杨坚的父亲杨忠,她告诉杨忠此儿大有来历,不可养于俗人之家,杨忠相信了这个素昧平生的尼姑,决定将自己宅院劈为尼寺,将儿子交给智仙抚育。

黄正建:杨坚这个家族,从五代祖开始,就世代都在武川镇为守将,到了杨坚的父亲杨忠这一辈,这个家族开始兴盛起来了,因为杨忠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他身材魁梧,武艺绝伦,见识深远,后来他随着宇文泰就到了关西,在对东魏的战争中,他战功卓著,就成了宇文泰手下一个非常重要的军事将领,被封为隋国公,那后来为什么杨坚建立的王朝叫隋朝呢,这隋就是从这来的,那么杨坚就出生在这么一个显赫的家族里面。

由于杨忠常年跟随宇文泰征战在外,杨坚的青少年时期大多都是与智仙一起度过的,智仙还给杨坚娶了一个非常佛教化的小名那罗延,意为金刚力士,历史已经无从探究,智仙的具体来历,但她却对杨坚的一生影响巨大,将杨坚真正的历练成为一个勇猛精进、刚毅沉着的金刚力士。一带枭雄宇文泰曾夸赞杨坚,此儿风骨,不似代间人。在杨坚的成长岁月里,东魏和西魏的战争一直没有间断,大规模的战役就有五次,在一系列的拉锯战中,战争的天平逐渐倒向西魏,事实上在与东魏高欢集团对峙之初,局促关中一隅的宇文泰集团并没有多少优势可言,尤其是武力上根本就不具备与高欢相抗衡的能力,因为经过六镇洗礼的鲜卑武装,有20多万都归入了高欢的麾下,由宇文泰所统领的军队,不过区区一万人。

由于宇文泰武川居民集团的实力较弱,特别是其中的鲜卑军队数量很少,要稳定关中地区的政治秩序,并与高欢集团相抗衡,他们就必须要依靠关中本地的汉人豪强。为了将此前互不统属的军队与乡兵进行整编,从公元543年开始,宇文泰开始着手军制改革,广募关陇豪右,以增军旅,一些汉人豪族相继率领乡兵归附宇文泰。到了公元550年,宇文泰终于完成了府兵制的建设,将此前一盘散沙的地方武装打造成一个组织严密的系统。

楼劲:府兵制是当时宇文泰用来安定关中地方和加强自己军事力量,甚至是强固自己军事政治核心的措施,宇文泰带领他身边的核心军将集团来到关中之后,他面临的形势是一个又一个的汉人豪强集团,把率领这些士兵的汉人豪强纳入到高级将领,各级将领的位置上去,让自己身边的核心集团,做最高级的将领来统领他们,这样的编制出了一套军事系统。

在西魏府兵制的顶端是八位柱国大将军,除了宇文泰本人和西魏宗室元欣之外,还有六位,即李虎、李弼、独孤信、赵贵、于瑾、侯莫陈崇,在八柱国之下还设有12大将军,他们都是府兵制下最重要的领兵大将。杨坚的父亲杨忠就身居12大将军之列,正是借助府兵制,西魏军队的战斗力逐渐增强,不仅可以与东魏相抗衡,而且在双方战略态势上日益占据优势。成年后的杨坚开始跟随父亲加入到征战的行列中,此时,高欢和宇文泰早已不再人世,他们的儿子高洋和宇文觉也已经先后废掉东魏和西魏的皇帝,建立了北齐,北周两个国家,但相互之间的战争依然在继续,特殊的成长经历使杨坚很快在战争中暂露头角,先后被北周皇帝授予车骑大将军,骠骑大将军,展现出超强的军事才能和非凡的王者之气。杨坚出众的才华得到了势力更大的独孤家族的赏识,这促成了一次重要的政治联姻,父亲杨忠为他赢取了独孤家族的第七个女儿,杨坚的岳父独孤信,是鲜卑贵族,位居西魏的开国元勋,位居府兵制顶端八大柱国之一。

黄正建:独孤信家族是一个鲜卑贵族,他的祖先是鲜卑的一个部落大人,所以他的地位从一开始就比较高了,他当然也是出生在武川镇,也是跟着宇文泰到了关西,他的长女就嫁给了北周的皇帝,后来成为北周明帝的皇后,他的第四个女儿就嫁给了同样是八柱国的李虎的儿子,叫李昞,这个李昞就是后来建立了唐王朝的唐高祖的父亲,换句话说独孤信的第四个女儿就是唐高祖李渊的妈妈,他的第七个女儿就嫁给了杨坚,后来成为了隋朝的文献皇后,就这样独孤家族一门出了三个皇后。

无论是在北周还是在之前的西魏,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的联姻非常普遍,这得益于宇文泰的治国之策,割据关陇一隅的宇文泰兵力财力不及东魏的高欢,文化上不如江南萧氏,因此必须要寻找一个全新的政策,在精神文化层面将不同民族融合。这是宇文泰在府兵制之外又一次改革,宇文泰用儒家经典周礼来改造中央官制,使汉族豪强与士人归心,同时给一些汉族军将赐予鲜卑姓氏,以达到杂糅胡汉的目的。杨坚家族就被赐为普六茹氏,这样一个胡汉势力相结合的政治同盟集团—关陇集团登上历史舞台。通过政治联姻,加上能征善战,杨坚迅速进入关陇集团的核心。

楼劲:关陇集团是关是关中,陇是陇右,它就是指当时一个地区性的一个豪强集团,这个集团在宇文泰率军来到关中,并且把关中地区的军事形势暂时稳定下来后,就成为宇文泰首先需要利用和依靠的一个重要的政治集团,他们都是府兵集团当中的高级将领,中级将领,所以整个关陇集团也就是宇文泰的统治核心集团,关陇集团的意志就直接表现成为北周王朝的统治意志。

关陇集团的出现是北朝民族融合的最后一环,在魏晋南北朝近400年的历程中,民族政策的好坏与民族融合程度的高低,始终考验着政治家的智慧,是王朝兴衰的重要杠杆,与宇文泰实行的民族融合政策不同,东魏高欢有着非常强烈的鲜卑化倾向,强大的鲜卑军队是高欢集团赖以生存的根基,无论是东魏还是今后的北齐都在通过许多措施来确保他们的利益。高欢经常使用鲜卑话号令三军,鲜卑官员也普遍轻视中原士族,在朝堂议事时吗,甚至以狗汗汉呼之,在民间鲜卑人欺凌汉人同样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这不仅激化了民族矛盾,也使北齐朝政迅速走向腐化。

公元577年初,北周和北齐展开了最后的决战,此时,决定战争胜负的天平已经完全走向北周,很快,北周灭掉北齐,统一的中国北方,实现从天下三分到南北的隔江对峙,在统一天下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性一步。这一年,杨坚三十六岁,因为战功卓著,被晋升为上柱国,更为重要的是,杨坚再一次得益于政治联姻,此前他13岁的大女儿杨丽华,被周武帝选为太子妃,北周统一北方的第二年,武帝病逝,宣帝继位,杨丽华成为皇后,杨坚也随之被晋升为大司马,距离最高权力宝座越来越近。这是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所作的《历代帝王图》,从中不难感受到,杨坚深沉严毅的王者气质,然而,正是过于高的荣耀和霸气外露的外表,将杨坚推向了最危险的境地。

雷闻:随着杨坚的地位和政治威望的提高,周宣帝对他越来越猜忌,所以他的处境其实相当危险,周宣帝曾经对杨丽华,也就是杨坚的女儿,就说早晚有一天我会族灭你们杨家,有一次,周宣帝诏杨坚入宫,在入宫之前他就事先告诉身边的左右侍从,一旦发现杨坚神情有变,就立即杀了他,所以到杨坚入宫之后呢,他表现就非常泰然自若,面对周宣帝的百般责辱,他装聋作哑,最终能躲过一劫。

为了化解周宣帝对他的猜疑与忌惮,杨坚请求外调为扬州,今安徽寿县总管,暂时远离政治中心,此前杨坚就先后担任过随州刺史,定州总管和亳州总管,深知北周存在的流民问题,官制腐败问题,州郡县多重管理的混乱问题,同样会毁掉这个国家。这让杨坚对最高权力充满了渴望,他想改变这一切,但目前他需要在隐忍中等待。公元580年5月,已在上一年退位的周宣帝暴病身亡,撇下了年仅8岁的静帝,北周的王气黯然而收,作为静帝的外祖父,已晋爵为隋王的杨坚距最高权力宝座只有一步之遥。此时的杨坚完全不必再收敛他的王者霸气,为了防止北周宗室势力发动兵变,他先后将五位亲王召为长安处死,这使那些手握重兵的地方实力派深感不安。

公元580年6月,宇文泰的外甥,坐镇山东的大将尉迟迥在相州实施,声讨杨坚,郧州总管司马消难、益州总管王谦很快起兵响应。一时之间三方并乱,半天之下,汹汹鼎沸,杨坚无法容忍统一的北方重新分裂,他派遣汉族名将韦孝宽首先全力进攻最具威胁的尉迟迥,很快攻破邺城,尉迟迥自杀身亡,八月底,杨坚大军压境,陨州总管司马消难逃到陈朝,到了十月底,益州总管王谦被杀,传首京师,这样仅仅用了四个月,三总管之乱就被彻底平灭。

吴宗国:在平定尉迟迥三个总管的叛乱之后两个月,杨坚下令把宇文泰改为一些鲜卑姓氏的汉族将领的姓氏还为汉姓,你比如说杨坚原来叫普六茹氏,现在就还原为杨坚,这就表明杨坚要向大家宣布我是汉族正统的代表,同时也表明了他要跟原来的鲜卑这样这些传统划清界限。

公元581年2月,杨坚废掉了北周最后一个皇帝静帝,从外孙手中取得了皇位,建立了由汉人执政的大隋王朝,杨坚之所以极力标明自己汉文化的正统性,因为,只做一个拥有半壁江山的北方皇帝显然不是杨坚的志向。自隋朝建立伊始,他已经剑指南朝,然而。隋朝虽然取代了北周,但政治格局与多年前的的北魏时期并无两样,此时中国南方由陈朝割据,北方则受到突厥的牵制,要统一天下,杨坚必须首先解除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这考验着杨坚和新兴王朝的勇气和智慧。突厥是北朝末期崛起起草原的游牧民族,有数十万精锐骑兵,北方草原的众多部族都归附旗下。北齐、北周对峙时,双方都争相拉拢勾结突厥,每年送给突厥大量丝绸等物资,试图以此换取其帮助,突厥自然乐得坐山观虎斗。

黄正建:突厥的他钵可汗曾得意地说,我在南边儿这俩个儿子这么孝顺,我还愁物质缺乏吗,他说的这两个儿子就只能是北周和北齐,可见,他的骄横之态,不过随着北周平定北齐统一北方之后,突厥就不可能再通过操纵中原内战,来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特别是杨坚建立隋朝以后,对突厥就采取了更强硬的政策,史书记载,待之甚薄,那么突厥对隋朝十分怨恨,不断派兵南下侵扰。

不过强大的突厥也有着无法克服的弱点,那就是内部矛盾重重,与沙钵略可汗同时并立的还有达头、突利、阿波等几位可汗,形成割据态势。对此,开皇元年581年12月,曾出使突厥,熟悉其内幕的长孙晟给杨坚上书,建议采取远交近攻,离强合弱的政策,分化瓦解突厥各部,事实证明,这个策略收到了奇效。公元583年夏,隋文帝任命卫王杨爽为行军元帅,分兵八道出击突厥,出击突厥,大败沙钵略可汗,突厥战败,内部矛盾进一步加剧,最终分裂为东西两部。由于东西突厥相互对峙,他们分别向隋朝示好,北朝末期的战略态势至此完全颠倒过来。公元584年,东突厥的沙钵略可汗终于臣服于隋朝,据说,当曾经不可一世的沙钵略可汗,在长孙晟的威逼利诱下,跪受杨坚诏书之后,感到羞愧难当,与大臣们抱头痛哭了许久,不仅是因为颜面尽失,更让他们伤感的或许是突厥强盛时代的逝去。

解决了北方的后顾之忧,杨坚终于可以将他的目光投向隔江而治的陈朝,据隋书记载,自隋朝建立以后,杨坚多次与群臣讨论平陈之策,对此,他表现得尤为审慎。200年前,前秦苻坚挥师百万,大军南征,结果一战击溃,致使中原地区再次陷各族政权的混战之中,杨坚不想重蹈覆辙。他采纳了当朝宰相高颎较为稳妥的建议。

雷闻:高颎建议在江南的收获季节,在江北开始集结一部分隋军摆出一副进攻的态势,虚张声势,诱使陈朝屯兵防御,这样可以耽误江南的农时,等陈军开始集结之后,隋军却立即卸甲收兵哦,这个建议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破坏江南的经济,二是麻痹陈朝,为以后进攻增加了突然性。

但这个建议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它无法有效分解陈朝的主力军队,开皇六年也就是公元586年虢州刺史崔仲方提出了一个更为具体的战略计划,在武昌以西的长江上游打造战船,多张形势,吸引陈朝的注意力,将武昌以东的长江下游作为隋军的主攻方向,密谋渡江之计,如果陈军以精兵增援上游,则武昌以东的隋军即可乘虚横渡长江,直取建康,如果下游的陈军不动,则上游的隋军可顺流直下,配合下游隋军攻取建康。杨坚对这个计划大为赞赏,完全予以采纳。

公元587年,杨坚对长江北岸的隋军进行了精致的部署,并密令大将杨素在白帝,今天的重庆奉节建造战船,又令人将造船的余材投入长江顺流而下,给陈朝施加心理压力,诱使陈朝调兵西上,从而转移对下游隋军备战的注意。公元588年3月,隋文帝正式下诏伐陈,为了瓦解江南民心,他令人将这份檄文抄写了30万份,令人悄悄在江南各地分发,就在战争迫在眉睫之时,陈朝却依然是纸醉金迷、歌舞升平。陈后主自以为江南为王气所在,根本无需担心,大臣也说长江天堑,自古隔绝南北,隋军难道还能飞过来吗。然而北方的隋朝却并不这么认为,隋文帝与大臣们早已成竹在胸,北方国力的增强,已经打破了南北间的均势,北方各族人民以汉为主流的大融合,又逐渐消除了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人民向往统一。呼唤统一,支持统一,这都使隋文帝对统一充满着信心。

黄正建:中国人啊,中国的古代人包括现代的人,他心里是有一种统一的情结,这种情结大概从春秋战国时候,甚至可能更早就开始有了,就是他有一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那种概念,就是说这块土地上应该只有一个政权、一个国家,这种观念是深入人心的,只不过你再怎么分裂,最后它终究要走向统一。

公元588年11月初十,随文帝杨坚亲赴距离潼关三十里的定城,隆重誓师,50万南征大军在晋王杨广、秦王杨俊、清河公杨素的统帅下,如同洪流一般兵分8路,从潼关大门奔涌而出,这是自前秦王苻坚兴兵南征以来,又一次大规模的统一战争,正式拉开了序幕,而这一次,淝水之战的风声鹤唳历史没有重演,战争进展之顺利,甚至超出了隋文帝的想象。韩擒虎、贺若弼是平陈之役的两个主要角色,公元589年正月初一,贺若弼自广陵渡江,很快攻占京口,韩擒虎则自采石夜渡长江,他们分南北两路,对建康形成合围之势,贺若弼大军苦战两日,击溃了陈军的主力,而韩擒虎则率奇兵在正月21日率先攻入建康城。

雷闻:当韩擒虎攻入皇宫之后却四处找不着陈后主,这时候一个内侍偷偷指了一下景阳殿后面的一口枯井,隋军的就明白意思了,然后垂下一根绳索将陈后主拖出,同时拖出的除了陈后主之外,居然还有他的两位嫔妃,因为是张丽华,一位是孔贵嫔,我们可以看到,在这种情况下,他还不忘带上两位嫔妃,可见这个人真的不适合当皇帝,杨坚也看出这一点,所以呢他并没有杀掉陈后主,而是下令隋军的将他带入长安,带回长安,封他了一个侯爵,给生活上也比较照顾,当然了,隋文帝这样做也是为了安抚江南的百姓和民众。

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谁怜容足地,却羡井中蛙,千年之后杜牧的诗句仍然使人回味不已,他形象地写出了陈朝灭亡的原因,也道出了陈朝末代皇帝的无尽悲哀。攻取建康之后,其它各条战线上也势如破竹,到了二月初,岭南的冼夫人率众归附隋朝,自此,陈朝皆平,杨坚终于完成了再造统一的历史使命。这是数百年来多人梦想的目标,无论是前秦的苻坚、北魏的孝文帝、还是鲜卑英雄宇文泰、一代英主周武帝,他们都为了这个梦想的实现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这更是中华民族的夙愿,经历了300多年的大分裂,人民对民族和睦与国家统一充满了强烈的渴望。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分裂局面,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统一,他再次将孕育了华夏文明的黄河、长江、珠江流域统一在一个政权之下,大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进程,是华夏文明的伟大复兴,也开启了,随后而至的大唐王朝200多年的承平之运。但版图的统一仅仅是再造统一的第一步,在接下来的岁月中,等待隋文帝杨坚和大隋王朝去完成的,将是更为重要的使命,他需要为这片寥廓的版图注入新的体制,从根本上消除国家分裂的因素,这无疑考验着这位杰出政治家和整个民族的勇气与智慧。

豆瓣评分:75

导演:田少波

类型:历史/古装

编剧:徐远

主演:宋洋/何杜娟/朱一龙/陈一诺/关慧卿

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2010-05-07(中国大陆)

片长(分钟):null

剧情简介:因为太子在“朝鲜之役”上所表现出的高瞻远瞩的智慧,万历对太子的态度大大改观,率众人到太子府看望自己的皇长孙。宴席之上,三皇子主动要求速速离开京城,到洛阳就封,众人大感疑惑。辞行宴上三皇子早早酒醉,原来是想借此机会带姚芊芊私奔,不想被金碧瑶破坏。知道三皇子和姚芊芊私情的王恭妃决定有所行动。王恭妃设计让金碧瑶假怀孕,姚芊芊在郑贵妃的胁迫下打算除掉金碧瑶腹中骨肉,却掉入王恭妃的陷阱。王恭妃以“善妒”为由,废掉了姚芊芊的太子妃。而一时间关于太子妃红杏出墙的传闻又弥漫京城,万历要王恭妃彻查此事,王恭妃巧妙的将太极推给了郑贵妃,姚芊芊命悬一线,而郑贵妃面对王恭妃步步为营的反攻,已回天乏术,她打算弃车保帅……姚芊芊驾鹤西去,三皇子悲伤不已。郑贵妃准备杖毙朱由桦。兰心为了保孩子周全,不惜与太子吵架。太子生气之下和梅儿一夜缠绵,认为梅儿是最懂他的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6027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4
下一篇2023-12-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