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历史上康熙年间发生的大事有哪些?

请问历史上康熙年间发生的大事有哪些?,第1张

康熙是清朝第四位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从1662年至1722年,共六十一年,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康熙年间大事:

智擒鳌拜,康熙六年(1667年)六月,首辅索尼病故。七月初七,14岁的康熙帝正式亲政,在太和殿受贺,大赦天下。但仅十天后,鳌拜即擅杀同为辅政大臣的苏克萨哈,数天后与遏必隆一起进位一等公,实际政局并不受康熙帝直接掌控,当时,康熙帝经常召集少年侍卫在宫中作扑击之戏,康熙八年五月十六日(1669年6月14日),他突然命令这些侍卫在鳌拜进见时将其逮捕。大臣商议鳌拜大罪三十条,请求诛其族,康熙帝念鳌拜功劳,赦死罪而拘禁,但诛杀了鳌拜的很多弟侄亲随及党羽,不久鳌拜死于禁所。仅存的另一辅政大臣遏必隆因为长期勾结鳌拜,被削去太师、一等公。康熙帝由此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

平定三藩,康熙十五年(1676年),陕西王辅臣和福建耿精忠在清军进攻下,先后投降。广东的尚之信也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投降。陕、闽、粤以及江西都先后平定。吴三桂局促于湖南一隅之地,外援日削,而清军已由江西进围长沙,其失败之势已成,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吴三桂在衡州称帝,国号周,大封诸将。未几即忧愤成疾,于八月病死。吴三桂死后,其部将迎立其孙吴世璠继位,退居云贵。此后,清军先后收复湖南、广西和四川,康熙二十一年(1681年)冬,清军攻破昆明,吴世璠自杀,三藩平定。从许多记载来看,清军在平三藩时曾造成屠杀平民事件,不仅仅在川滇,其他相关地区也遭受类似的厄运,比如江西百姓遭受屠戮的数量就不少,“剿洗,玉石难分,老幼死于锋镝,妇子悉为俘囚,白骨遍野,民无噍类”。

统一台湾

康熙二十年(1681年),郑经中风而死,明郑发生政变,年仅12岁的郑克塽继任延平王,大权实际上为冯锡范、刘国轩掌握,郑氏官员向心力开始动摇,负责与清朝谈和的傅为霖甚至愿当内应。福建总督姚启圣认为是进攻台湾的好时机,向康熙帝推荐施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以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出兵攻台,在澎湖大败刘国轩所率领的郑氏海军,随后明郑纳土归降。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一府(台湾府)三县,即台湾县(今台南)、凤山县(今高雄)、诸罗县(今嘉义),隶福建省,并在台湾设巡道一员,总兵官一员,副将二员,兵八千。在澎湖设副将一员,兵二千。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台湾的管辖,促进了台湾经济文化的发展。

很悲惨。兰齐耳16岁时,康熙皇帝出于政治考虑,将兰齐耳嫁给了要求和平的敌人格尔丹。此时,初恋的兰齐尔是著名的部长李光迪。在这种情况下,兰琦儿不得不忍受痛苦和亲吻,但在适应了与格尔丹的生活后,他看着格尔丹被他的兄弟尹杀死,是父亲康熙强迫他结婚。此时,由于康熙皇帝的政治野心,兰齐尔成为了政治牺牲品。兰齐尔最终与父亲康熙决裂的原因是,他的母亲荣飞因为失宠而被康熙罚为他人刷厕所。

兰齐尔的一生可以说是悲剧的一生。她慈爱的父亲成了她一生悲剧的罪魁祸首。从被迫分居并与情人结婚,到丈夫被父亲下令杀害,最后看着母亲过着悲惨的生活,一切都由康熙来完成。虽然她只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但她的经历和经历,也让人感叹。康熙末年,兰切尔想到了父母的善良。他乘坐皇帝父亲留下的龙车从准噶尔返回北京,看望康熙和荣毅仁的母亲。爱女儿的老康熙送给她一个八音箱。这时,容闳公主被康熙冷落了,康熙坚持罢免太子,因为她供养着银仁二哥。兰琪儿问母亲,康熙命令荣飞穿上衣服去见她。当母女俩再次见面时,荣飞没有提及任何伤心的事情。

兰琦儿回到了北京的荣飞宫。看到宫殿破旧不堪,他注意到有一个问题。在太监李德全的暗示下,他找到了荣公主服侍的地方,惊讶地看到她的母亲在刷厕所。悲伤和愤怒,她想帮助她的母亲,但被阻止了,所以她从那时起就和她的父亲疏远了。回到皇宫后,兰琦儿在父亲面前砸碎了音乐盒。

兰切尔十几岁时,就和母亲的荣妃一起到福建老家探亲。他遇到了年轻的李广迪,李广迪要求为孤儿们下订单。从那时起,他恋爱了。回到北京后,兰切尔被命名为和硕公主,李光迪受到她的启发,决定留在朝廷。后来,李光迪在收复台湾的战争中建功立业,被提拔为省长。康熙打算在李光迪成名后嫁给兰齐儿,并给了兰齐儿一只玉兔作为暗示。到北京朝圣的卡丹一见钟情于兰切尔,向康熙求婚!康熙同意这桩婚事是为了稳定卡丹,准备积聚力量进攻和摧毁准噶尔汗国。

康熙为什么恨良妃

1据正史记载,康熙最爱的是孝诚仁皇后,但是,孝诚仁皇后怎么死的难产!皇后难产起最终决定作用的是谁?皇上!如果康熙坚决保皇后弃皇子,皇后会死吗?对自小青梅竹马、钟爱一生的结发之妻尚且如此,对随手从路边采来的野花会怎么样?

2皇家重的是门第和政治利益,像良妃这种除了美貌一无所有的女子顶多充当皇帝的玩具而已!新鲜劲儿过了,玩够了,自然就扔了,何况那边还有一批批刚入宫的秀女、一群群妃嫔宫女想方设法讨他欢心!

3别忘了良妃什么出身,辛者库浣衣奴!这种女子是最下等的奴才,即使入了宫也不过是个粗使丫头,谁见过粗使丫头满腹经纶的?这种没受过教育、没见过世面的女子能跟康熙有共同语言吗相知才能相爱,没有共同语言的所谓爱情(如果还能有爱情的话)能天长地久吗?别跟我提五阿哥和小燕子,那是琼瑶剧。

4如果康熙真在乎良妃,想保她,冷待她不就行了吗?“辛者库贱妇”这种字眼也太触目惊心了吧?而且还不止一次针对八阿哥这么骂良妃,良妃病重时拒医求死就和这个有直接原因。哪个男人会骂自己真心在乎的女人是 ,还多次针对他们共同的儿子这么骂她

5如果康熙真在乎良妃,为什么不顺水推舟让八阿哥做太子?一个英明神武的皇帝加一个众望所归的太子还保护不了一个女人?没有,什么都没有,老八被选为太子的后果是老皇帝勃然大怒还差点儿杀了十四阿哥!八阿哥一场大病差点儿送命康熙正眼都没看一眼,还把前去探望的四阿哥训斥了一通!如果康熙真在乎良妃,能这么对待她唯一的儿子?别告诉我这是在做戏,虽然他老人家的脑子非常人可比,可这戏做得的也太真点儿了吧?

6如果说康熙对敏妃有感情还有点儿根据,敏妃之子胤祥好歹是正史记载的康熙宠儿,好歹有八年辉煌,好歹生荣死哀、全始全终,老八有过什么?哪本史书记载胤禩在康熙朝得过宠了?好容易当了回预备太子还被皇父一脚踹下台,雍正朝下场凄惨更是有目共睹,康熙何曾为良妃给他生的儿子想过?

胤礽都那副德行了,废他老头子还大病一场呢,整治胤禩可是从来没手软过!废太子时梦过赫舍里,整治老八时怎么没想想良妃?

综上所述,良妃不过是康熙手里的一个玩具,刚碰到时有点儿新鲜感,过后就忘了,一丝感情都谈不上!

别说坐拥三千佳丽的封建君主,就是晚清社会一个好色军阀一生玩过多少漂亮姑娘自己知道吗?不知道!康熙不好色55个孩子哪来的?难道他是天生的种马?还是哪个妃嫔肚子那么争气一口气给他生了二三十个?正因为康熙好色,才能见色起意,随随便便就临幸了一个耽丽宫女,没想到那个宫女交了狗屎运,一夕承恩就暗结珠胎,生了个皇子,皇上一高兴(或者根本没高兴,毕竟七个儿子了,也不缺这一个)随随便便赏了个贵人头衔(贵人名额没有限制,原就是拿来赏人的),随后自己就忘了,直到十几年后,那个宫女生的儿子十分争气(虽然这份争气把老八害的要多惨有多惨),皇上封老八为贝勒,顺带把他坐了十几年冷板凳的生母从贵人提到嫔妃。

后来,因为一系列党争,康熙对八阿哥十分厌恨,尤其是老八被公选为太子时,于是,“辛者库贱妇”这个标志老八卑贱身世的词语应运而生。

OK。就这些了

揭秘康熙良妃的身世 为什么说良妃身份很低贱

1、良妃简介:

卫氏,内管领阿布鼐女,本辛者库罪籍,入侍宫中。康熙二十年,生皇八子胤禩。三十九年十二月,册为良嫔,未几晋良妃。成为历史上母家身份最低的妃子。《清代十三朝宫闱秘史》里说她“美艳冠一宫,宠幸无比。”

2、生平经历:

良妃,卫氏(—1712),满州正黄旗包衣人、内管领阿布鼐之女。原系辛者库之贱籍。是康熙妃子中父母地位最低的一个。入宫后,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二月初十生皇八子胤禩;责令由惠妃纳喇氏抚育。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三月,16岁的胤禩随父亲征葛尔丹;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三月,胤禩被封多罗贝勒。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十二月册封卫氏良嫔,未几晋良妃。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十一月二十日薨。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二月十七日奉安入景陵妃园寝。

胤禩十八岁封多罗贝勒,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属理署内务府总管事。太子胤礽被废后,胤禩与诸皇子及诸大臣交结,谋夺太子的宝座,被康熙帝察觉,夺贝勒,为闲散宗室;此时为康熙四十七年,胤禩二十八岁。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复封胤禩多罗贝勒。雍正帝即位后,虽被封为廉亲王,授理藩院尚书,终不为所容。雍正四年(1726年)二月初十,被雍正帝历数其罪状,削爵,开除宗室,圈禁于高墙之中;同年(1726年)三月十二日,胤禩奉命自改其名“阿其那”(满语俎上之鱼),其子弘旺改“菩萨保”。同年(1726年)九月初五,胤禩病症加重不近饮食,九月初十时薨,时年四十六岁。

五十多年后的乾隆四十三年正月,乾隆据雍正晚年已有“复其原名,收入玉牒”之念,将胤禩复原名“允禩”收入玉牒,其子“一并叙入”。

3、宫闱传奇:

一废太子之时,皇八子曾被众大臣保举为皇太子,深受父皇厌恶。

康熙曾说:“(皇八子)系辛者库贱妇所生。”(《清圣祖实录》第261卷)辛者库的意思是“管领下食口粮人”,也就是内务府管辖下的奴仆。清朝八旗官员获罪后,本人以及家属被编入辛者库,成为戴罪奴仆,以示惩戒。卫氏本人的祖先当有类似经历,才成为辛者库罪籍。她大约是整个清朝妃嫔中母家地位最卑下者。以此条件,她只能充当宫女,从事一些粗活、重活。与皇帝接触的机会也自然大大少于其他宫女。但她竟然被皇帝看中,生育皇子,说明她的自身条件十分优越,是一位美丽出众的女子。

燕北老人《清代十三朝宫闱秘史》里说:“美艳冠一宫,宠幸无比,”而且“体有异香,洗之不去”,即使“唾液亦含芬芳气”。这些传说并不可信,但是起码反映出卫氏的确是位美丽出众的女子,不仅在宫中闻名,在民间也有所耳闻。康熙三十九年,她和瓜尔佳氏(惇怡皇贵妃)一同册封为嫔。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壬辰十一月二十日去世,享年40岁以上。

康熙到底爱良妃吗

良妃卫氏,满州正黄旗包衣人、内管领阿布鼐之女。原系辛者库之贱籍。是康熙妃子中父母地位最低的一个。

她年轻的时候应该是非常的受康熙皇帝的宠爱,也应该非常的疲劳,如果不漂亮康熙皇帝怎么回看上她

但是后来康熙不喜欢她了

一废太子之时,皇八子曾被众大臣保举为皇太子,深受父皇厌恶。

康熙曾说:“(皇八子)系辛者库贱妇所生。”(《清圣祖实录》第261卷)辛者库的意思是“管领下食口粮人”,也就是内务府管辖下的奴仆。清朝八旗官员获罪后,本人以及家属被编入辛者库,成为戴罪奴仆,以示惩戒。卫氏本人的祖先当有类似经历,才成为辛者库罪籍。她大约是整个清朝妃嫔中母家地位最卑下者。以此条件,她只能充当宫女,从事一些粗活、重活。与皇帝接触的机会也自然大大少于其他宫女。但她竟然被皇帝看中,生育皇子,说明她的自身条件十分优越,是一位美丽出众的女子。燕北老人《清代十三朝宫闱秘史》里说:“美艳冠一宫,宠幸无比,”而且“体有异香,洗之不去”,即使“唾液亦含芬芳气”。这些传说并不可信,但是起码反映出卫氏的确是位美丽出众的女子,不仅在宫中闻名,在民间也有所耳闻。康熙三十九年,她和瓜尔佳氏(敦怡皇贵妃)一同册封为嫔。康熙五十年十一月二十日去世,享年当在40岁以上。

当时良妃都死了,康熙还这样咒骂她,说明不爱她了

参考资料:

baikebaidu/view/132872wtp=tt

康熙为何要这样对待良妃

我来告诉你良妃的身世的确是很不好,能被康熙宠幸还能生下老8已经不错了。老8就是心疼自己的额娘才会成为“贤王”。良妃可怜,但是在深宫里的那个女人不曾可怜呢!冷落良妃也没什么。因为康熙的女人太多了。十三的母亲敏妃也一样的可怜。

良妃为什么会被康熙冷落?

那个良妃?哦!你说的是寂寞空庭春欲晚中国良妃吗?那个是因为康熙他眼里只有那个卫琳琅,容不下其他人了。

良妃为何低贱

良妃生前一直有晋升,康熙朝前中期的后妃中,生前获得妃位的后妃仅仅五人,其中良妃就占一席位。再看康熙朝薨逝的妃嫔,除良妃外,尚未见到有二篇祭祀祭文(皇后、贵妃等高级别后妃除外;其他薨逝于康熙朝的妃位有慧妃,平妃,敏妃等,敏妃只有一篇祭文,慧妃、平妃祭文未见。)而去世后由皇帝亲自奠酒纪念并记录在康熙朝起居注册上的妃嫔(除皇后贵妃等高级别后妃外),也尚只见慧妃、良妃。一般皇后、皇太后、太妃等的祭祀礼仪皇帝会亲自出席,妃嫔大臣等的祭祀礼仪皇帝很少参加。而良妃能得到康熙帝亲自出席其祭祀典礼,不得不说是莫大殊荣。良妃“辛者库贱妇”的说法,出自雍正朝编纂的《清圣祖实录》,康熙帝本人亲笔所写的未见。所以究竟康熙帝骂没骂,尚且存疑。

由于种种原因,有很多人以为清朝出身辛者库的后妃只有良妃一人,且是清朝出身最低的后妃。其实这个说法是错误的。辛者库是包衣的一种,有些辛者库是罪籍,而有些辛者库则是正常的包衣籍。正常的不是罪籍的辛者库人是由于家里人少,被编成半个包衣佐领,所以就成了辛者库人(辛者库又叫浑托和,浑托和就是半个佐领的意思)。而辛者库出身的后妃,多是正常的半个佐领出身的辛者库。良妃家里是天聪来归,这已经说明了她家是清初投靠清 后被正常编入浑托和(辛者库),并非缘罪入。所以,和包衣佐领出身的后妃一样,辛者库也是皇帝纳妃的一个正常途径。康熙朝包衣出身的后妃除了良妃,还有德妃,敏妃,定嫔,勤嫔等。另外,很多皇子也有从府属管领(下五旗辛者库)选 的侧妃庶妃等。

来自百科

大家觉得康熙是喜欢良妃的吗。?

应该是吧,其他妃子都有家族势力让他无法真正喜欢

康熙不把皇位传给八阿哥?是不是主要原因还是母亲地位低?康熙应该很不喜欢良妃?

因为八阿哥结党,而且素有贤明,康熙曾问诸臣谁可为太子,大臣们都推荐八阿哥,所以康熙对其颇为忌惮,史书上也记载,康熙对八阿哥十分厌恶。史书有载:康熙召满汉文武大臣,令众人于诸阿哥中择立一人为新太子,言:“于诸阿哥中,众议谁属,朕即从之”。 以佟国维、马齐、阿灵阿、鄂伦岱、揆叙、王鸿绪等为首的朝中重臣联名保奏胤禩为储君,康熙的本意是想复立废太子,但这个结果令康熙大感意外,无奈之下只得出尔反尔,谕曰:“立皇太子之事关系甚大,尔等各宜尽心详议,八阿哥未曾更事,近又罹罪,且其母家亦甚微贱,尔等其再思之。”

次年,康熙旧事重提,查问众臣一致举荐胤禩为皇太子事,重责佟国维、马齐等人,言:“今马齐、佟国维与胤禩为党,倡言欲立胤禩为皇太子,殊属可恨!朕于此不胜忿恚。况胤禩乃缧绁罪人,其母又系贱族,今尔诸臣乃扶同偏徇,保奏胤禩为皇太子,不知何意?岂以胤禩庸劣无有知识,倘得立彼,则在尔等掌握之中,可以多方簸弄乎?如此,则立皇太子之事,皆由尔诸臣,不由朕也。”

而后八阿哥一直被圈禁在宫中,至康熙48年,大封诸子,也只有大阿哥,十三阿哥和八阿哥未得封号。

康熙51年,康熙帝在前往热河巡视,八阿哥因为母祭,未随驾,但派去说明情况的太监带了2只将死的老鹰给康熙,康熙震怒认为这是胤禩对自己的诅咒,随后说出了:“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这样绝情的话。次年正月二十九日,康熙谕胤禩“行止卑污,凡应行走处俱懒惰不赴”,停本人及属官俸银俸米、执事人等银米。 这也表明,八阿哥继嗣无望。

所以八阿哥不得传嗣的真正原因不是母亲地位低,而是纵得众人之心,却失帝皇一人,又有何用?而得众人心者,正是为康熙所惧者,恐于己帝位有碍。

良妃为什么不见康熙

是康熙妃子中父母地位最低的一个良妃卫氏,满州正黄旗包衣人、内管领阿布鼐之女。原系辛者库之贱籍。是康熙妃子中父母地位最低的一个。  她年轻的时候应该是非常的受康熙皇帝的宠爱,也应该非常的疲劳,如果不漂亮康熙皇帝怎么回看上她  但是后来康熙不喜欢她了  一废太子之时,皇八子曾被众大臣保举为皇太子,深受父皇厌恶。  康熙曾说:“(皇八子)系辛者库贱妇所生。”(《清圣祖实录》第261卷)辛者库的意思是“管领下食口粮人”,也就是内务府管辖下的奴仆。清朝八旗官员获罪后,本人以及家属被编入辛者库,成为戴罪奴仆,以示惩戒。卫氏本人的祖先当有类似经历,才成为辛者库罪籍。她大约是整个清朝妃嫔中母家地位最卑下者。以此条件,她只能充当宫女,从事一些粗活、重活。与皇帝接触的机会也自然大大少于其他宫女。但她竟然被皇帝看中,生育皇子,说明她的自身条件十分优越,是一位美丽出众的女子。燕北老人《清代十三朝宫闱秘史》里说:“美艳冠一宫,宠幸无比,”而且“体有异香,洗之不去”,即使“唾液亦含芬芳气”。这些传说并不可信,但是起码反映出卫氏的确是位美丽出众的女子,不仅在宫中闻名,在民间也有所耳闻。康熙三十九年,她和瓜尔佳氏(敦怡皇贵妃)一同册封为嫔。康熙五十年十一月二十日去世,享年当在40岁以上。  当时良妃都死了,康熙还这样咒骂她,说明不爱她了

康熙良妃秘史:康熙皇帝为什么这么痛恨良妃

第一种说法,来源于良妃的出身。

据传说,良妃之所以能成为康熙皇帝的妃子,并不是走的正常途径。在这个传说中,良妃是个辛者库出身,干杂活的姑娘,但特别的是她生的极为漂亮。辛者库是清朝安置犯人家人的地方,凡是犯了大错的人,若是不诛族,大多数族人都会被充入辛者库,做着最低贱的活计。

良妃长的很漂亮,却要整日做着脏事,而且还要受到主管的各种苛待责骂,是个人都受不了。想着自己的出色容貌,良妃不甘心自己的一生就这样度过。她迫切想要改变自己的生活,而皇宫大内最有这个能力的,便是那高高在上的帝王。因此良妃仔细谋划了一二,最后凭借自己的美貌诱惑了康熙,并最终成功进入康熙后宫。但是康熙事后反应过来自己被人算计之后,对良妃极为憎恨。《清圣祖实录》中,就记载过康熙当初在斥责皇八子胤对的时候,曾经说出过“系辛者库贱妇之子”。

康熙为什么恨良妃:不是恨,而是受到康熙宠爱

第二种说法,说的是良妃是受到康熙宠爱的妃子。这种说法,在史书中可以找到一二。

康熙是一个圣明你的君主,一生留下许多功绩,因此也是当时和后世都极为关注的人物。一直以来,对于康熙皇帝最爱的女人到底是谁,都颇具争议。经过一番争论,受要人选便是康熙帝的元配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第二个是孝恭仁皇后,乌雅氏,也就是德妃,第三个人选便是良妃卫氏。

康熙帝被称为千古一帝,在少年时就登基了,在少年时代常常受到权臣鳌拜的制约,康熙帝在十四岁的时候就制服了鳌拜,后来又平定了三藩,发展国家的经济政治,使得国家繁荣稳定,对外打退外族侵扰,稳定边疆。康熙帝给人以无所不能的硬汉形象,可是其实他的人生中充满了喜怒哀乐,康熙帝是一个十分重感情和容易流泪的帝王。

康熙帝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他从小就未曾享受过多少的父爱母爱,后来也曾多次伤心流泪的提起这件事,后来,他最亲爱的孝庄太后也生病去世了,这令他悲痛不已,常常痛哭。康熙帝对自己的儿子倾注了很多的爱,不过他的儿子们却常常不能让他满意。

康熙帝最宠爱的皇后在生儿子的时候难产死去,这令康熙十分伤心,他把新生的儿子带在身边自己抚养,每日心疼关爱,负起了一个父亲的责任,一年后,就把这个孩子立为太子。可是太子长大后,康熙却发现他对自己并不关心,而且对同族兄弟也缺乏感情,甚至发现太子在康熙晚上就寝的时候,经常偷窥自己所住的帐篷,让康熙怀疑太子想要杀父篡权。

因为太子的种种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康熙无奈中废掉了太子。可是,废掉太子以后,康熙就常常回忆起以前和太子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常常做梦梦见皇后和太后在生气的看着他 ,康熙因此常常大哭失声,难以忍受,因此又复立太子,可是太子竟然想篡位,没办法,康熙又废掉了太子,而且后来的康熙的几个儿子争皇位也让他伤心痛哭。

34集。

姚启圣与施琅在具体攻台策略上发生矛盾,双方上折康熙,康熙下旨命施琅专权主持平台事务,姚启圣免职回家继续丁忧。

康熙下旨给魏东亭,近日将出巡南京,就近督促平台战事,并核实三千万两饷银是否筹齐。魏东亭喜中有忧。

后续剧情:

康熙出巡南京,途中接到福建来报,请求攻台时间推迟一日,康熙下旨必须按原定日期收台。姚启圣称这是康熙为了重阳节那一天在明孝陵宣布平台,以便收服大明遗民之心。

施琅出师攻台,群情振奋,姚启圣也要上船助战,施琅不允,说他不懂海事。姚启圣称他为了收台,祖坟都让人家挖了。施琅叫姚启圣拿出康熙密旨。姚启圣上船以后,施琅起锚出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6551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6
下一篇2023-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