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昭是东吴第一文臣,为何晚年遭到孙权冷落,最终郁郁而终?

张昭是东吴第一文臣,为何晚年遭到孙权冷落,最终郁郁而终?,第1张

孙策死前,将江东基业交给孙权,并让张昭辅佐他。众所周知,张昭是东吴第一文臣,为东吴政权的建立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是大家都知道,孙权当皇帝后,不仅没有让张昭当丞相,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冷落他。因此,张昭的晚景非常凄凉,郁郁而终。那么,孙权为何要如此对待张昭呢?

一、张昭为孙权做了哪些事?

张昭,字子布,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人。他自幼聪明好学,擅长写隶书,博览群书,精通经史子集,是东汉末年的名士。先后被举为孝廉、茂才,皆不应召。因躲避战乱,南渡来到了江东,成了孙策的长史。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孙策去世。孙策临死前,让孙权执掌江东,并任命张昭为顾命大臣,还对他说,如果我那个弟弟不争气,你可以取而代之。

据《三国志·吴主传》和《三国志·张昭传》记载,张昭也确实尽心尽力辅佐孙权。想那孙策一死,孙权就哭哭啼啼,不知道该怎么办。张昭不仅劝他不要哭,要振作起来,担当起振兴江东的重担,还带头做好示范,领着大臣们辅佐孙权(率群僚立而辅之)。紧接着,张昭又上表朝廷(上表汉室),向郡县发布公文(下移属城),让江东的文武大臣,各司其职(中外将校,各令奉职)。

张昭为孙权所做的一切,真是感人肺腑!

当然了,孙权还没有缓过神来,依旧沉溺在巨大的悲痛中。这时候,张昭又对他说,作为一个君主,内心要足够强大。现在天下大乱,军阀割据,江东危机四伏,怎么能像个“妇人”一样哭个没玩呢?说完,张昭亲自扶孙权上马,整兵列对,巡视三军(身自扶权上马,陈兵而出),然后众人才知道有了新的主公(众心知有所归)。

很难想象,若没有张昭,江东会乱成什么样子。江东之主孙策刚刚去世,而新任主公孙权,年仅十八岁,按照古代“二十而冠”的说法,还是个未成年人。而孙策的旧部,如程普、韩当、黄盖、周泰,都年长于孙权。没有张昭这个带头人,谁会服孙权呢?

毫不夸张地说,张昭就跟蜀汉的诸葛亮一样,为新主稳定政权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孙权多次冷落张昭

由于张昭为东吴作出的贡献,孙权当上皇帝后,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丞相一职非张昭莫属(众议归昭)。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孙权却任命孙邵为丞相。孙邵是“宾旅寄寓之士”,也就是和张昭一样,都是逃亡到江东的。陈寿是没有为孙邵作传的,也看不出他有什么特殊才华,只知道他曾是孔融的僚属,孔融夸赞他为“廓庙才也”。

显然,孙权让孙邵当丞相,实在让人不可思议。让人想不通的,还不止于此。孙邵死后,孙权还是没有让张昭当丞相,而是任命了顾雍。顾雍,字元叹,吴郡吴(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他在担任丞相期间,乏善可陈,也没有什么政绩。孙权任用了这样一个人,也让人一头雾水。

三、孙权为何不让张昭当丞相?

关于这点,历史学者们有过深入研究,提出了很多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孙权忘恩负义。世人对孙权是有很多偏见的,比如马植杰先生在《三国史》中,就说孙权为人刻薄,孙策对他如此信任,没有传位给自己的幼子,而是传位给他。可是孙权呢,却没有追谥孙策为帝(只追谥为长沙桓王),孙策的儿子也都止于封侯。

我个人认为,这种说法有点牵强。因为张昭此时还在世,没有必要这样对他。

第二种说法是,孙权嫉恨张昭。想当年,曹操挥师南下,张昭是劝孙权投降的。据《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孙权即帝位后,举行宴会,说这都是周公瑾的功劳。张昭则赞赏孙权,没想到还没等话说完,孙权就打断了他,说当年要是听了他的话,恐怕现在就在乞讨吧(如张公之计,今已乞食矣)!张昭惭愧不已,趴在地上汗流浃背(昭大惭,伏地流汗)。

由此可见,孙权对张昭当年的所作所为,仍然耿耿于怀。是呀,孙权当初要是听张昭的话,还能当皇帝吗?既然他当不了皇帝,张昭能当丞相吗?我想孙权此刻,应该是这样想的。当然了,这只是我个人的猜测。

要补充一点的是,张昭当初提出投降曹操的建议,并不是在“媚曹”,而是客观地分析形势,再说劝孙权投降的人,也不止张昭一个,几乎满朝大臣都这样劝他。赤壁之战后,曹操把张昭当成了死敌,也足以排除张昭“媚曹”的嫌疑。孙权有必要记恨张昭这么久呢?因此,有人提出第三种说法,即:孙权不是记恨张昭,而是忌惮他。

孙权为什么忌惮张昭呢?

陈寿在《三国志·张昭传》末尾,这样评价道:“以严见惮,以高见外。”

也就是说,张昭因为严格,所以孙权忌惮他,因为地位崇高,所以疏远他。

那么,张昭对孙权严格吗?

我的答案是非常严格。

有证据吗?有。据《三国志·张昭传》记载,孙权喜欢打猎,还常常骑着马射杀老虎,经常发生老虎攀到马鞍的危险。张昭看到后,立马变了脸色,走上前去斥责孙权:作为人君,驾驭的应该是英雄,而不是野兽。万一发生了危险,岂不是让天下人耻笑吗?

孙权听到后,脸色都变了,只好向张昭道歉:是我年少不懂事,我感到惭愧呀。但是说归说,做归做,孙权还是要去射老虎,只不过不骑马了,而是改坐“射虎车”。即使这样,老虎还是时不时扑向孙权。孙权则以击杀老虎为乐。张昭继续劝谏,孙权只是笑而不答。

张昭是顾命大臣,理应要管管那位“少爷”,这也确实没错。可是张昭没有想过的是,“少爷”终究是要长大的,并且还要当皇帝的,不能管得太严,否则是会出问题的。有一次,孙权在武昌的临钓台举行宴会,很多人都喝醉了,孙权便让人用水泼醒他们,还放言:今天是个开心的日子,不醉不休。张昭坐在外面,一个人生闷气。

孙权于是让人去请张昭,并带话给他:先生,大家喝酒正酣,你为什么生气呢?张昭回答:想当初,殷纣王在糟丘酒池作长夜之欢,也以此为快乐,并不认为有什么不好。孙权听到后,惭愧不已,于是宣布散会。

紧接着这件事后,陈寿记载道:“初,权当置丞相,众议归昭。权曰‘方今多事,职统者责重,非所以优之也’。”

我想,陈寿先说“临钓台”之事,再说孙权不选张昭为丞相,也许就是在回答孙权不拜张昭为相之谜吧。也就是说,张昭之所以没有被选为丞相,是因为他管的太严,让孙权无法忍受。

没错,张昭这个人,脾气是很大的,行为举止也很威严(容貌矜严,有威风),就连孙权也不敢跟他随便说话(孤与张公言,不敢妄也)。所以,当群臣第二次举荐张昭时,孙权就说,莫非大家真以为我不想重用张公吗?只是当丞相是一件麻烦事,并且他的性格刚烈,如果他说的话别人不听,他就会生气。这样一来,会得罪很多人,对他并无益处呀。

那么,张昭不适合当丞相,孙邵就适合吗?

我看未必。如前文所述,孙邵在《三国志》里,是连传都没有的,他也没有为东吴作出什么突出贡献。

答案或许是:孙权只需要一个不管事的丞相。

历史学家田余庆先生如是道:“张昭是谋谟之臣,并不直接主事;孙权大权在握,也不特恃仗张昭。”

这两句话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张昭没有那么重要,孙权也不需要他的丞相有多重要。所以,孙权先是任命了一个没有多少能力的孙邵,之后又任命了一个不怎么管事的顾雍,就是不肯任用喜欢“多管闲事”的张昭。况且张昭是孙策的顾名大臣,孙策还对张昭说过,如果我那个弟弟扶不起来,你就取而代之(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孙权如果让张昭当丞相,张昭跟他吵架时,要是动不动就提起这事,他该怎么办呢?

事实上,张昭也确实每次都拿孙策的遗言说事。嘉禾元年(公元232年),魏国的辽东太守公孙渊向孙权称臣,孙权于是派遣张弥和许晏去辽东,拜公孙渊为燕王。张昭就阻止孙权,对他说:公孙渊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他现在这样做,一定没安好心。孙权却坚持要派使者前去。

张昭不依不饶,坚决阻止。孙权实在受不了,拿起刀,大怒道:吴国大夫入宫拜朕,出宫拜君,我对你已经够好了,你为什么每次都要让我难堪呢?张昭仔细看着孙权,然后说:我知道我说的话没有用,可是我还是要说,这不是因为先主临终的遗言,历历在目吗?说完后,独自哭了起来。孙权也放下了刀,君臣二人哭作一团。

哭归哭,做归做。孙权还是在第二年,也就是嘉禾二年(公元233年),派张弥和许晏前去辽东。

这样的事例,真是举不胜举。

张昭知道自己说不动孙权,可是孙策的话又犹言在耳,这让他无可奈何、苦闷不已,最终郁郁而终,享年八十一岁。

结语

孙权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他不需要一个能干的丞相,在他面前说三道四,多管闲事。所以,张昭晚年会受到孙权冷落,最终郁郁而终。

明朝早期的文官根本就算是摆设朱元璋很牛的。从宣德皇帝开始,文官集团才真正算是抬起头来。此后的文官集团跟宦官集团就开始轮流坐庄了

像张居正和严嵩,就是典型的文官集团代表。

刘瑾、魏忠贤这就是宦官集团的代表了。

跟君主立宪根本就只是相似罢了。实质差很远的。

明朝始终掌权的就只有皇帝。甭管是名主也好是所谓昏君也罢。

明武宗收拾刘瑾,就是一张“圣旨”了事。要知道刘瑾集团当时都猖狂到何种地步了, 刘瑾可是敢于私藏龙袍啊。

明世宗嘉靖皇帝收拾严嵩,也是就一张“圣旨”了事。严嵩再牛,还是得乖乖的滚蛋。至于后来的神宗万历皇帝收拾死掉的张居正崇祯皇帝收拾魏忠贤就更是大同小异了。

究其根本,皇帝自掌兵权。大臣、宦官最多只是弄权,弄不得兵。

具体的运作是中央内阁直接对皇帝负责,地方督抚大臣也是主要向皇帝负责,可是皇帝一懒了,就只好向内阁负责了。向宦官负责的基本没有,你不要想了,明朝的文人还是很有几分骨头的,只要他觉得皇帝错了照样骂然后是地方督抚在三司(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府、州、县逐级管理。

君主立宪实质是对国家的商业权益负责。,或者说是对资本家们负责。

明清内阁制,可是直接对地主阶级负责,不负责,或者说很少负责保护商人利益。

君主立宪下的君主们一般都是平时无事,战时挂名领兵,政权主要在内阁手中,君主要办什么,就要获得内阁会议的同意,内阁不同意,君主再牛业没辙。

明清内阁制,皇帝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大臣不服的,就廷杖(打板子)。内阁根本就无权掌兵。这里边儿的区别大了去了。

说的再直白点,就是一个人说了算,和一群人开会商量算的不同。

实在是没有可比性。

不过,你也不要觉得咱们中国人有多落后。中央高度集权,老百姓才能安心过日子。要是咱们中国古代也跟人家欧洲君主立宪似得,那么吵架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只有靠国内火拼来解决了。大家难道不见民国初年的问题么?各大军阀互不服气,谁的枪多说是老大,就算枪少的也是一方的草头王。

一个昏君一年能祸害多少人?一场国内战争一年能祸害多少人,这个帐不知道大家算过没有?

你可甭说国外没有啊,你不见克伦威尔处死英王查理一世么?议会烦了连皇帝都照杀的。

说不好是谁的制度更优越,只不过是谁的制度更适合具体状况罢了。

我们中国人的祖先,花了几千年的时间逐步完善的制度,希望大家不要轻易就说不如欧洲人的君主立宪。

谢谢。

1 翻译文言文

“我以前居住在一个巷子里,隔壁有一家的媳妇和婆婆吵架了,因为婆婆发现家里不见了一块肉,认为是媳妇偷吃了,于是要赶媳妇出门,这个媳妇临走的时候和邻居们告别,邻居们都知道她是好人,婆婆冤枉她了,其中有一个人想了个办法,就对这个媳妇说,你慢慢走,我有办法让你婆婆出来把你追回家。然后,这个邻居就拿了一个束麻的火把,到这个恶婆婆家敲门,对恶婆婆说‘昨天我们家的两只狗不知从哪里叼来一块肉,抢来抢去,都得了重伤死掉了,我想借个火来把它们烧了’。恶婆婆一听明白了,原来肉是被狗偷了啊,自己错怪好媳妇了,果然马上去把媳妇追了回来。”

蒯通当时讲这个故事,意思是说,我和那个束缊请火的邻居一样,现在去请了名士来为宰相出力,并不是根本的法子,国君要真正有诚意,有好的环境来给这些名士,他们自己会主动来为国家出力的。

《汉书·蒯通传》:“即束缊请火于亡肉家。”

用乱麻搓成引火物,持之向邻家讨火点燃。《汉书·蒯通传》: “臣之里妇,与里之诸母相善也。里妇夜亡肉,姑以为盗,怒而逐之。妇晨去,过所善诸母,语以事而谢之。里母曰:‘女安行,我今令而家追女矣。’即束缊请火於亡肉家,曰:‘昨暮夜,犬得肉,争斗相杀,请火治之。’亡肉家遽追呼其妇。”《韩诗外传》卷七亦有此说,“缊”作“蕴”。后用为求助于人之典。唐李德裕《积薪赋》:“时束缊以请火,访蓬茨於善邻。”缊,一本作“蕴”。亦省作“束缊”、“束蕴”。唐骆宾王《上瑕丘韦明府君启》:“是以临邛遣妇,寄束缊於齐邻;邯郸下客,效处囊於赵相。”宋林逋《和酬周寺丞》:“门横野水席凝尘,束缊谁能问乞邻?”亦用为不出儿媳之典。

2 丈夫因想念妻子回家,结果却被妻子大骂的一篇文言文

出自《后汉书 乐羊子妻》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 盗泉 ’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一年归来,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

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尝有它舍鸡谬入园中,姑盗杀而食之,妻对鸡不餐而泣。

姑怪问其故。妻曰:“自伤居贫,使食有它肉。”

姑竟弃之。 后盗欲有犯妻者,乃先劫其姑。

妻闻,操刀而出。盗人曰:“释汝刀从我者可全,不从我者,则杀汝姑。”

妻仰天而叹,举刀刎颈而死。盗亦不杀其姑。

太守闻之,即捕杀贼盗,而赐妻缣帛,以礼葬之,号曰“贞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6667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6
下一篇2023-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