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性格会偏激,想问题极端,什么因素造成的?

为什么有的人性格会偏激,想问题极端,什么因素造成的?,第1张

古话说“人之初,性本善”,没有人生来固执偏激极端的性格多是后天影响的,他大多可能来源于家庭和后天生活中发生的事造成的心里影响未能及时消除,进而不断折磨自己的内心造成无法释怀的极端性格。例如:1单亲家庭 2父母过份溺爱孩子的家庭,独生子女家庭 3家庭条件特好,或特差。 4在打骂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 5由于先天不足,或后天得了什么病,而造成经常受别人潮笑,欺负的孩子。 6太过要强的孩子。以及后天遭到强烈人格破坏的往事。

但是我们知道的大部分事件都和精神分裂症和遗传有关,排除遗传和心智不熟因素,一个正常的人因为外部原因和外部环境逐渐发生人格变化,直至精神发生重大变化,都是一个时间质变过程,没有上述两者因素去影响我想都会成为大部分人。

我这里认为极端性格是每个人都存在的一种人格,它不同于固执或者偏激,它是一个婴儿,可能有的人一辈子都养着这个婴儿却没见过它,但是在遭到严重违背人格特性(自尊、信仰等),无法解决某种问题或事情(崩溃边缘),被人格伤害或肉体伤害等情况下发生,这个婴儿会直接幻化成你,占据你接近100%的内心,就会遵从此时的内心呼唤强烈的要去做某种事情,例如复仇,自杀等,去获得去解脱目前的困境,这种极端我并不认为是长久的极端性格人员,只是被逼到某种境遇下的自我保护机制,人人可为之的。

长久下的心理严重失衡或者严重扭曲导致的极度偏激或者偏激继而钻入死胡同或者牛角尖之类的境地毫无回转余地,孤注一投而产生极端言论和极端行为,算是一种病态的心理问题,除非接受治疗消化掉以往的问题修复人格,回归到正常水平,但仍是上述问题复发的重点人群。所以说想通和看通问题很重要,人活不易, 健康 活着更是不易。

可能在我们看来不是大问题或难题的时候,对其他人来说就是难过的关,有的人善于交际,但是你让不善交际的人去上台玩艺可能就会激发他的偏激,可能一顿饭、一件事就会刺伤某个人的内心,可能有些用钱就能解决的事对其他人来说比登天还难,一个一个疮疤最终会让那个病体完全爆发,进而发生不可预想的事情。

生而为人,与人为善,此者更要为善,求同存异,宽待他人。

由于从小环境或家庭的影响才能造成这种偏激心理 ,因为小的时候家庭不和谐父母总是吵架、打架等给他造成了心理上的阴影,随着年龄大了自然想事、做事有点极端。

1 固执

不论在何时何地或何事都持一己之见,太过固执。

2 敏感多疑

猜疑心过重,总是怀疑对方对自己存在什么目的,不信任他人。

3 自我评价过高

总是把自己看的过分重要。

4 心胸狭窄

太过于记仇,他人无意的语言或行为在他心里会记很久,并无法原谅。

需要正确认识自己,去多了解自己的偏执型人格,并愿意去改变。多去交些朋友,放下自己对一切事物的敌意,多去信任他人,当你交到一个知心朋友后,你自然会相信他人,这种偏执心理自然就会改变。

还有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也会渐渐因后天的教育而变得不再偏执。

人格其实就是性格,一个人的性格是很难改变的,因为性格或人格一般都在幼年或青春期开始形成,往后很难改变。但是万事没有个绝对,只要你有改变的决心,虽不能说完全改变,但可以选择克制。

文 / 心理学知识星球

那你为什么不好好读书呢?读不下去了。家里人跟你吵架肯定是因为你读书的问题,不然的话是不会吵架的。既然你知道自己读书差,为什么不努力读书呢?你要是努力读书,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你有功夫去生气去跟你家人吵架,把这个放到学习上我觉得会更好,因为只有你的想法就不会偏激了,即使你不愿意读,你也可以假装很努力,对吧。装着装着可能也就变成了那回事了。所以有时候假装劝自己。可能很快你也就会进入那个角色了。快去努力读书吧。所以我觉得你应该把你的重点放到学习上,即使是不理解你也可以通过阅读。去看一些你兴趣的人课外书加强阅读能力,可能你就会喜欢上学习了。

首先面对这样对于的一个老公,其实你要抱有更多的包容心去面对自己的老公,毕竟这样的老公从本质上来说,还是非常的幼稚的,所以出于对于自己老公的那份责任,你还是需要在长时间里完成对于自己另一半的宽容理解教导,这些东西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开始的沟通是必须的。

你要让自己的老公理解到自己面对他极端行为时候的伤心痛苦,你可以吧自己内心的痛苦表达给他,你可以哭,可以吵闹,或者是把自己内心的痛苦直接宣泄出来,不用忍让,这样的情感表达可以充分的让你的老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慢慢的改正自己的态度。

你还可以找到自己的父母帮助你们2人解决你们之间的关系,毕竟2个人的情感问题不能总是充斥着这样的极端,你们更多的需要慢慢的磨合,找到适合彼此2人之间的方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6962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6
下一篇2023-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