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建宁公主这个人物似乎有很多争议。 最初读鹿鼎记的时候年纪较小,非常厌恶建宁,当然同时也不喜欢小宝,可见人的变化之大。后来再读这样一个女子,心情就复杂多了。金庸是将她照着一个宫廷扭曲生存环境下一个扭曲的灵魂来写的,并无多着笔墨,在现代眼光里是一个有施虐和受虐倾向的人。有一部法国影片叫《AMELIE》,讲述的就是一对受虐和施虐男女之间的爱情,女主角是个外表很正常内心也很善良的人,在她的自述里有一段很有启发性的东西,她说我不是喜欢疼痛,但是我喜欢疼痛带给我活着的感觉。这让我想起一个常见的误解:自杀的人并不是想死,他们只是想终止痛苦。 建宁的痛苦在哪里?身为一个公主,她为什么缺乏活着的感觉? 每次我想厌恶建宁的时候,总有一个硕大的阴影笼罩在这种厌恶的外面。就象你不能说某一种恶行之恶,因为你知道有一个力量在培养这种恶行,你得首先厌恶这种繁殖恶的东西。你在斥责杀手之前,你得先斥责买凶的人。 建宁公主的出场,就是以一个不把奴才当人的形象出现的。她为什么不把奴才当人?或者说奴才为什么不把自己当人?在建宁眼里,奴才跟桌子凳子无异,打他们残害他们跟摔桌子摔凳子没有区别。而这些身为人的奴才,在建宁面前称职的扮演着桌子凳子的角色,他们不抗议痛苦。他们不抗议痛苦,建宁怎么会了解什么是痛苦?奴才们不把自己当人,奴才们把自己当奴才。那么皇宫中的“人”在做什么呢?假太后有自己的肮脏秘密,心思完全不在建宁身上;小皇帝身为皇帝对妹妹的喜爱表现在纵容上,他们都在敷衍建宁。建宁的虐待和残暴得到什么样的反应?假太后不以为然;小皇上任其发展。这是多么变态的一个生存环境。建宁阉了吴应雄,有什么反应?奴才们仍旧是奴才,皇帝没有斥责,太后根本不理她,吴三桂来道歉,吴应雄忍气吞声,小宝也不痛不痒。建宁为什么会觉得自己做错了呢?谁告诉过她她做错了?谁告诉过她残暴是残暴、虐待是虐待?一个人没有任何教导,她从哪里得知对与错?一个人没有教导,她就是一个动物。动物可怕吗?老虎吃鸡是恶习吗?猫戏弄老鼠是恶行吗?正是因为漠视,建宁反而是皇宫这个变态场所养出来相对健康的野兽。为什么说她健康?她只是拥有兽意的残暴,她没有阴谋。变态的人远远比残暴的动物可怕。变态的人会弄出“瓮人“这种东西,野兽只是撕咬。那种貌似正常,貌似有修养的阴暗的残暴,比任何直接的残暴要残暴百倍。你可以与一个野兽对打,你永远防范不了阴谋。 建宁活在一个没有交流没有教导没有人气的地方,她渴望活着的感觉。 小宝出场之时,他就是一个奴才,他看起来象个奴才听起来象个奴才,建宁也以她一贯对待奴才的态度对待小宝。小宝与奴才不一样,他做了一件奴才们一辈子也不敢做的事情:他还了手。在这个场景里面,小宝身上有什么值得喜欢的地方吗?没有,他唯一做了一件没有人对建宁做的事情:与建宁交流。人们为什么吵架?为什么打架?有一件在意的事、对方是一个自己在意的人。没有人在意建宁的事,没有人在意建宁这个人,所以她一个人骂:言语越来越粗鲁;所以她一个人打:出手越来越狠毒。可是一个人的骂和一个人的打有多么寂寞。没有交流的生活有多么痛苦。所以我一直觉得皇宫不仅仅是一个最大的妓院,还是一个最大的监狱,最大的疯人院。住在里面的人,十有八九都不正常。 小宝这个奴才还了手,建宁求着他打自己,恐怕跟喜欢这种活着的感觉、喜欢这种互动的感觉大有关系,残暴在当时这是建宁唯一懂得的交流方式。后来有了与其他正常人的接触经验,受虐就不是建宁的唯一交流方式了。她可以与小宝温存、与姐妹交好,这是后话。再说建宁从开场就扒住了小宝这根浮木。她时时刻刻惦记着一个小太监,从小宝的角度来看,这是灾难;从建宁的角度来看,是刻骨的寂寞。一个拥有一切的公主,在乎的只是“交流“这种最基本的生存渴望,这是甚至比吃饭睡觉还要基本的事情。在酷刑里面,饥饿远远排在长期的孤独下面。 建宁阉割了夫婿,在她眼里仅仅是移除了威胁自己的东西,在她眼里吴应雄不是一个人,在吴应雄眼里建宁也不是一个人,是一个公主、一个筹码。两个互相不视对方为人的夫妻,又是另一种监狱。小宝在再见到的为人妻的建宁,憔悴了许多。离开皇宫这个大监狱又进入了婚姻这个小监狱的建宁,并没有摆脱她的寂寞与痛苦。倘若她没有阉割吴应雄,两个人做了真正的夫妻,甚至建宁将对小宝般抓住浮木的心态去对待吴应雄,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吴应雄不将建宁当一个人,不管她是否阉割了自己,不管对她有什么样的依恋,建宁首先是一个公主、一个筹码。一切的情感在“做大事“的人眼睛里都要为“大事”让路,吴应雄是这样、吴三桂是这样、康熙是这样、陈近南是这样,做大事的人都是这样。只有小宝和胡逸之这种“不务正业”的人不是这样。小宝看建宁就是建宁,是残暴*荡的小娘皮,是不是公主有什么区别。爱上吴应雄将是建宁走向阴险的开始,爱上小宝是建宁的幸福,或者说找到一个正视自己的人是建宁的幸福。尽管正视自己在正常人眼里远远不能作为爱情的基础,对于一个饥渴了一辈子的沙漠里的人来说,一口井就是湖泊了。 许多哲学家在经过无数的思索之后得出生命本来就没有意义这样的结论。生命的确没有意义,意义这个词很有趣,你将它提升到一个哲学高度,它的确就代表虚无:人的意义就是没有意义。可是你将它落实到生活里,意义无所不在:父母对孩子的意义,妻子对丈夫的意义,手足之间的意义。做“大事”的人把有意义的意义提升到无意义的高度,他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一个真正正视人生有意义的意义之人,活得才有意义。在河北一带流行着这样一种风俗:一家人有人去世了,每年上坟的时候还活着的亲人、后代就在没有墓碑的老坟上添一铲土,由上一辈的人告诉下一辈的人这些坟头里的故事;如果家族散落消失了,这些祖先的坟头也就随着岁月流逝而回复为无意义的田野。这是一种很有哲理的风俗。小宝的眼里有建宁,建宁就是有意义的;对眼里只有公主的人来说,建宁毫无意义,只有公主有意义。一个人如果失去了生活中有意义的纽带,活着跟死了并无区别。建宁只是一个寻找着这种纽带的一个内心极其单纯的可怜女人。 看见建宁对知晓她真实身份的康熙的眷恋、对真太后的渴慕、对并不爱她的小宝的依顺。我觉得很心酸。在小宝的其他六位夫人身上,我找不到这种感觉。建宁这个角色很复杂,很有潜力,如果表现好了,可以牵带出某种深刻的情绪与反思,其他夫人则缺乏这个角色的深度。
因为这位建宁公主的丈夫是吴三桂的儿子,在吴三桂起兵谋反之后身为他儿媳的建宁公主也受到了牵连,故而被软禁七年之久。建宁公主也叫“和硕恪纯长公主”,在皇太极诸多女儿中排行第十四,待她稍微年长之后便被指婚给吴应熊。建宁公主之所以会被指婚给吴应熊,其用意是为了牵制吴三桂。
吴三桂本是明朝将领,负责驻守山海关。清军入关时吴三桂自知实力不敌,且明朝的衰败也已经无法挽回,所以为了自己的前途着想他主动归降清朝。归降之后,吴三桂协助清军打败李自成,从而受封成为“平西王”。之后吴三桂又帮助清朝清除起义军以及明朝残余势力,因为他在此过程中表现出色,所以清朝对他也是越发倚重。在吴三桂击灭位于云贵地区的永历政权之后,顺治帝下令让他镇守云南。
之后的十几年时间里吴三桂又屡立战功,他在朝中的地位也因此“水涨船高”。而随着吴三桂势力的不断壮大,清廷开始担心他会威胁皇权。故而为了牵制他,顺治帝将建宁公主许配给他儿子吴应熊。吴应熊因为额驸身份不得随意离开京城,如此一来但凡身处云贵地区的吴三桂有所异动,朝廷就可以将吴应熊当成与之谈判的筹码。而建宁公主在嫁给吴应熊之后与他相敬如宾,先后为他生下好几个儿女。
可惜好景不长,虽然朝廷拿捏着吴应熊,但是吴三桂终究还是起兵谋反了。待他起兵之后朝廷第一时间将身在京城的吴应熊给抓了,并于不久之后将其处死。身为吴三桂儿媳的建宁公主因为公主身份并未遭受株连,只是被软禁了起来。然而建宁公主虽然得以保留性命,但是她的孩子终究还是难逃死罪,不管年纪大小皆被处死。
在历史上,建宁公主不是康熙的妹妹,而是康熙的姑姑。建宁公主是皇太极的小女儿,皇太极去世时只有三岁。清朝初期,由于根基不稳,吴三桂等诸侯王手中有兵。后来顺治帝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得到京城内做人质,为他安排了一场政治婚姻,13岁的建宁公主与之成婚。吴应熊住在京城,在皇家领地,我想公主的生活应该不会很差,据说还是挺幸福的。
事过境迁,顺治走了,康熙继位。这个小侄子文武双全,一上台就显示出非凡的实力。除鳌拜外,加强中央集权,整顿经济。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位年轻皇帝的野心。他想成为一个真正的统治者,而且他一定会赢的!他想成为一个真正的统治者。政治上的矛盾往往是爆炸性的,不可调和的。当然康熙一压再压,吴三桂最终被逆转也不奇怪。战斗之初,吴军势不可挡,捷报频传。京城内外一片慌乱,许多大臣感到不安,出现了主将投降的声音。然而康熙并不慌张,他的誓言应该推倒吴三桂,然后采取攻心为上的计策。吴应熊和他的儿子吴士林,建宁公主,已经下定决心。
建宁公主35岁这一年,为显示抗击三藩的决心,儿子吴士林认为康熙杀了他吴应熊的这个叔叔和吴应熊,建宁公主的生活从此沉浸在一片灰暗之中。吴应熊死后,虽然康熙多次下令安慰姑姑建宁,但从头到尾都无法抹去建宁公主心中的痛苦。建宁一直在寂寞中等待着自己的归宿,终于在康熙四十三年,建宁公主因病去世,享年63岁,是清朝最年长的公主。然而,作为皇室的公主,她只能接受这悲惨的命运,最无情的皇室也不过如此了。
因为吴三桂的谋反。
古代平民家的闺女尚且有部分选择自己未来夫君的权力,然而出生在皇家的公主们虽然从睁开眼睛的那一刻起看到的就是金碧辉煌的装修风格,吃穿用度都是最好的,就连洗澡都有人伺候,但实际上她们最终的命运也只能是皇权的牺牲品而已,毕竟前半辈子该享受的都享受过了,坐拥天下的责任有她们的亲兄弟承受着,她们只要负责美美的出嫁就好了,运气好点的可以平衡朝中势力,运气不好的就要嫁到冰天雪地,茹毛饮血的外邦民族去联姻,毕竟历史上不用靠着女人联姻来换取和平的朱大大只有一个。
作为大清朝的开门功臣吴三桂可谓是重权在握,只要他想朝天吼三吼,跟着他起兵的人就会立即调整好队形,手握兵器向着中央方向勇往直前的冲过去,把天下江山打下来送给他。作为最高掌权者的康熙当然不能干等着危险降临,于是他便把自己的亲姑姑嫁给了老吴的儿子,婚后二人只能在侄子的眼皮子底下生活,老吴就算为了儿孙的安全着想也不敢贸然行动,这就相当于古代的别国质子,可以好吃好喝的供养着就是不能回家。
如果双方可以相安无事都没有小动作的话,也许相处的还会很和谐,但是康熙下定决心要铲除异己稳坐高塌,他几乎把所有藩王的势力和财富都压榨的一干二净,老吴终于忍无可忍,宁可牺牲掉儿孙的性命也要保住将士们的安全和个人利益,所以他终于吹响了反清的号角,他那头刚有所行动,这头康熙就把他儿子和大孙子给斩立决了,在彻底降伏了老吴之后康熙又把他另外两个孙子给结果了,自此老吴家彻底绝后了,啥威胁都没有了。可以看出在这场交易式的婚姻里建宁输了亲情也输了爱情和家庭,从始至终她都是被害的最惨的那一个。
建宁公主是金庸小说《鹿王》中的虚拟人物。在小说中,他的形象是一个桀骜不驯、泼辣果敢的女人。小说中的建宁公主是个美丽的人物。她的人生经历相当可怜。她爸爸没有在书里写她妈妈是卧底。建宁公主是金庸小说《鹿山公爵》中的一个人物,她最后成为了主人公韦小宝的七个妻子之一。金庸笔下的金枝玉叶公主,是一个有点心理变态的虐待狂和受虐狂。
她刚才经常被韦小宝打得鼻青脸肿,嘴巴歪,眼睛歪。她跪在地上,转瞬间喊了一声“桂贝勒”。她家境贫寒,母亲是神龙派为了得到四十二章经而安排入宫的卧底——毛东珠,原明朝大将毛的女儿,生父不是始皇帝,只是神龙派的一个瘦和尚(后来因为吃了豹子祭祀一金丸变得又矮又胖),又是私生女,所以有时会和闹得有点过火,韦小宝很同情她。
韦小宝是个马屁精。他误与皇帝结拜为兄弟。并且在随后的战争中,为清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天地会的成员。成员的诉求之一是反清复明,只能退出江湖。魏少保有七个老婆,很让人羡慕,他的七个老婆都很漂亮。他的妻子之一是康熙的妹妹建宁公主,她是韦小宝七个妻子中第一个与韦小宝发生性关系的人。建宁公主的原型是清太宗的第十四个女儿和硕·建宁公主,她的母亲是舒菲·齐磊。
她是康熙皇帝的姑姑。和硕公主在建宁公主又称和硕但纯公主,金芙格格。顺治十年(1653年),13岁的公主嫁给了平西王吴三桂的儿子吴。顺治十四年,晋被封为和硕长公主。十六年(1659年)十二月,定名为和硕建宁长公主,后改为和硕可春长公主。武迎娶公主后,于顺治十年(1654年)封三等子,十四年加少保、太保太子,康熙七年(1668年)升少府、太傅太子。1914年,吴因其父吴三桂反叛清廷,与其子吴士林被清廷处死。武死后,康熙帝经常写信安慰公主,说她“为叛乱所累”。康熙四十三年(1703年),公主去世,享年63岁。
建宁公主嫁给了吴三桂儿子,并且生了几个儿子,却因为自己公公的造反,康熙不顾情面,将自己的驸马和孩子全部杀死,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回顾建宁公主的一生,在她的孩童时代,还算是幸福的,毕竟作为皇太极的小女儿,从小也是衣食无忧,而且还远离政治斗争中的勾心斗角。
不过在到了婚嫁时,建宁公主还是沦为了政治利益的交换工具,当时被许配给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也是因为吴三桂为朝廷,为皇帝平定叛乱,立下赫赫战功。
不过古代皇帝都是非常害怕自己的臣子功高盖主,甚至作出一些背叛自己的事情。同样的,康熙也是害怕吴三桂作出叛变的事情,所以将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在京城作为人质,当然明面上是非常优待的。并且之后也把建宁公主嫁给了吴应熊,更是为了能够笼络吴三桂。
不过该发生的还是发生了,吴三桂的叛变直接影响了建宁公主的一生,一夜之间,建宁公主失去了所有家人,她最亲爱的丈夫和孩子,都被康熙抓起来处以死刑。之后康熙也是极力安抚建宁公主,可想这对于建宁公主是多么剧痛的打击。后来,建宁公主也没有再嫁人,孤身一人活到了六十几岁,为死去的丈夫受了三十几年的寡,可见他们夫妻的感情是非常深切的。
不管建宁公主的身份,其实在她嫁给吴应熊的时候,也算自己组成了家庭,更不用说后来生下几个孩子。但是就算吴应熊没有谋反之心,却还是死在了皇权的争斗之中,让建宁公主孤苦地度过后半人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