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灵山庙会习俗的作文

关于灵山庙会习俗的作文,第1张

人间四月天,春色满江南。茅山庙会,是传统民俗与春天的一

场约会:4月13——农历三月十八日,具有两千多年的文明史的

茅山古镇今天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节日,空气中到处都弥漫着节庆的

气息,威风锣鼓,激扬茅山福地;龙腾狮舞,跃动古镇春风。来自

周边城镇的老百姓们汇集一堂争相观望茅山庙会的盛况,颇有“平

民狂欢节”之感。

追溯茅山庙会,约始于清乾隆年间,已有二百余年,今年是茅

山有组织规划的第二十二届庙会,庙会虽然有些迷信色彩,但其目

的是去集商贾,交流物资,供应春耕生产及人民生活所需用品,起

到振兴经济,搞活市场的作用,另有文艺青年,发挥特长,化装表

演,比赛娱乐,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早晨八点,“哐哐哐”的锣声声解开了庙会的帷幕,威风凛凛

的舞龙队率先登场,在空中飞舞翻腾的舞龙引得众人高声欢呼。这

些舞龙队由各个乡镇组成,一般一个乡出两条龙,多则四条,舞龙

由专门的船运送,到达茅山后被安置在当地的庙中,待到庙会正点

,以旌旗、锣鼓、号角为前导,将舞龙从庙中请出来。龙身大多用

竹扎成圆龙状,节节相连,外面覆罩画有龙鳞的巨幅红布,每隔五

六尺有一人掌竿,首尾相距约莫有十数来丈长。龙前由一人持竿领

前,竿顶竖一巨球,作为引导。舞动时,巨球前后左右四周摇摆,

龙首作抢球状,引起龙身游走飞动。

舞龙穿过东岳庙,东岳庙会源于东岳大帝的原型——三茅真君

的茅盈,他也是南方道教的创始人,每一条舞龙都在东岳大帝像前

三叩头以示祈福,最终到达景德禅寺稍作歇息,等待下午一点的扫

街。香客们跟随龙队进庙拜佛,寺庙里摩肩接踵,人烟鼎沸,漫天

的烟雾让人恍如仙境。而由千年古刹之称的景德禅寺更是香烟缭绕

,梵鸣悠长,大雄宝殿也在今日举行上梁仪式。寺内卧佛殿、藏经

楼、方丈室上梁和山门殿已经重修完毕,对外开放,卧佛殿最为热

闹,造价大约一亿的卧佛由缅甸进口的玉石雕琢而成,重约6吨,

他静静地接受来往香客的膜拜,聆听他们的心声,潜心修行拜佛的

老奶奶穿着藏青的法袍在卧佛殿外等待,满眼的虔诚和期待,满身

的坦然和灵气。

来自兴化的淮剧团在景德禅寺里搭台表演,老百姓们为了看得

清楚,早早地就用条凳占上了地方,茅山号子那嘹亮的唱腔和急促

的节奏穿过天空,站在老远就能听见,柔软缠绵的舞蹈,天真可爱

的小朋友同台演绎,给台下的老百姓提供了一台充满欢声笑语的视

觉盛宴。

下午一点,舞龙汇合,组成一条百米龙队,环绕茅山镇游行扫

街。舞龙的用意,概括起来不外乎几条:一为祈雨祈福,二为娱神

娱己,三为彰显力量,四为兴旺人丁。龙队前面有一人敲乱棒锣,

以示紧急,继由马皮清路。马皮是当地人请来的巫师,在社祭前进

行扫街,以驱除妖魔和邪气,马皮带领龙队穿过大街小巷的每一户

人家,众人夹道欢迎,十多面颜色异同的彩旗,迎风招展,以助阵

威,家家户户,秉烛焚香,燃放烟花鞭炮,以保来年平安吉祥。

放眼望去,是茅山浓厚的乡土风情让人陶醉,古镇老百姓在纳

新同时不忘传承文化,刮面,扎香,自制的农具深受群众喜爱。在

沿袭传统的同时也吸取新经验,谋求新发展,文化沟通的背后是经

济的融合。所谓乱世的黄金,盛世的古董,富裕起来的茅山人民,

在政通人和的情况下,自发恢复茅山庙会,其目的是挖掘历史文化

遗产,保护文化古迹,开发旅游经济,弘扬民族宗教文化,促进地

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扩大市场,振兴茅山。

一座茅山,一方风水,拉动一方经济,也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

文明的交融。我们坚信福祉茅山!好运茅山

篇一:宁乡的民族习俗

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是中国农历的新年。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这是一个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因为过农历新年的时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们把这个节日叫做“春节”。

吃喝玩乐,时代不同,四个字的意义也就不同了。

吃,记得我上一次就盼着过年,过年就有好吃的,可以使劲吃而不会找来长辈的责骂,现在的要求是如何吃得健康。

喝,有档次,所以很多家庭选择在酒店吃年夜饭。当然大部分还是在家吃个团团圆圆的年夜饭。

玩,过年了,和亲朋好友聚一起玩玩小麻将,斗斗小地主是很多人的选择,大年三十的晚上刚过12点的“开门炮”是必须放的,还有正月十五的鞭炮也是必须放的,意味着年过完了。

乐,我过年就是一家人吃过年夜饭就守着电视机看“春晚”,当然,大年三十就是我和孩子们的天地乐园。比如:长辈们一般会跟小辈压岁钱,或者,前几天买来的鞭炮,就一起放掉。

这些活动均以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春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篇二:家乡的民族俗民风

我的家乡在浦城,这是个很小的县城,但仅管如此,浦城的人民一直崇尚着中华的传统民俗,这表示着大家对祖先的尊重。

那我就先从春节开始说起吧!除夕之夜,家家3点多就开始吃年夜饭,“蛋卷”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它的颜色是金**的,象征着家家年年都繁荣,儿女能够孝敬长辈。吃完晚饭后,我们是从不出门的,听奶奶说:“若出了门会把大家的好运给带走的。”虽然我们不能出门,但是在家中,我们不能出门,但是在家中,我们依然能够玩的有声有色。大人们在家中打牌打个通宵,孩子们放烟火放得起劲!这表示大家的好运年年,财运年年……除夕过后,换来的正月初一也是很受人欢迎哦!早晨起来,洗漱完毕后就先喝一杯“桂花蜜”,这是我们孩子的最爱,味道甜甜的,香香的……这表示希望大家的日子过的红红火火,甜甜美美……吃完饭后就给长辈们拜年,长辈们就要包压岁钱,孩子们得到压岁钱后可开心了,但初一至初三是不可以乱花钱的,这又代表着大人们在这一年里很难很难挣到钱,运气也不太好……给长辈们拜完年后,女孩在家帮父母干活,男孩就跟随大人们去各自的亲戚好友家去拜年,大家都过的十分开心。而正月初四,全家人都要去山上的庙里去烧香,给菩萨请安,让菩萨保佑子孙满堂,儿女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过了初六,大家就一切都恢复正常了,大人们工作的就继续工作,孩子们该去复习功课,迎接新学期的到来了,这个春节是令人难忘的。

篇三:民族风俗

人间四月天,春色满江南。茅山庙会,是传统民俗与春天的一场约会:4月13——农历三月十八日,具有两千多年的文明史的茅山古镇今天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节日,空气中到处都弥漫着节庆的气息,威风锣鼓,激扬茅山福地;龙腾狮舞,跃动古镇春风。来自周边城镇的老百姓们汇集一堂争相观望茅山庙会的盛况,颇有“平民狂欢节”之感。

追溯茅山庙会,约始于清乾隆年间,已有二百余年,今年是茅山有组织规划的第二十二届庙会,庙会虽然有些迷信色彩,但其目的是去集商贾,交流物资,供应春耕生产及人民生活所需用品,起到振兴经济,搞活市场的作用,另有文艺青年,发挥特长,化装表演,比赛娱乐,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早晨八点,“哐哐哐”的锣声声解开了庙会的帷幕,威风凛凛的舞龙队率先登场,在空中飞舞翻腾的舞龙引得众人高声欢呼。这些舞龙队由各个乡镇组成,一般一个乡出两条龙,多则四条,舞龙由专门的船运送,到达茅山后被安置在当地的庙中,待到庙会正点,以旌旗、锣鼓、号角为前导,将舞龙从庙中请出来。龙身大多用竹扎成圆龙状,节节相连,外面覆罩画有龙鳞的巨幅红布,每隔五六尺有一人掌竿,首尾相距约莫有十数来丈长。龙前由一人持竿领前,竿顶竖一巨球,作为引导。舞动时,巨球前后左右四周摇摆,龙首作抢球状,引起龙身游走飞动。

舞龙穿过东岳庙,东岳庙会源于东岳大帝的原型——三茅真君的茅盈,他也是南方道教的创始人,每一条舞龙都在东岳大帝像前三叩头以示祈福,最终到达景德禅寺稍作歇息,等待下午一点的扫街。香客们跟随龙队进庙拜佛,寺庙里摩肩接踵,人烟鼎沸,漫天的烟雾让人恍如仙境。而由千年古刹之称的景德禅寺更是香烟缭绕,梵鸣悠长,大雄宝殿也在今日举行上梁仪式。寺内卧佛殿、藏经楼、方丈室上梁和山门殿已经重修完毕,对外开放,卧佛殿最为热闹,造价大约一亿的卧佛由缅甸进口的玉石雕琢而成,重约6吨,他静静地接受来往香客的膜拜,聆听他们的心声,潜心修行拜佛的老奶奶穿着藏青的法袍在卧佛殿外等待,满眼的虔诚和期待,满身的坦然和灵气。

来自兴化的淮剧团在景德禅寺里搭台表演,老百姓们为了看得清楚,早早地就用条凳占上了地方,茅山号子那嘹亮的唱腔和急促的节奏穿过天空,站在老远就能听见,柔软缠绵的舞蹈,天真可爱的小朋友同台演绎,给台下的老百姓提供了一台充满欢声笑语的视觉盛宴。

下午一点,舞龙汇合,组成一条百米龙队,环绕茅山镇游行扫街。舞龙的用意,概括起来不外乎几条:一为祈雨祈福,二为娱神娱己,三为彰显力量,四为兴旺人丁。龙队前面有一人敲乱棒锣,以示紧急,继由马皮清路。马皮是当地人请来的巫师,在社祭前进行扫街,以驱除妖魔和邪气,马皮带领龙队穿过大街小巷的每一户人家,众人夹道欢迎,十多面颜色异同的彩旗,迎风招展,以助阵威,家家户户,秉烛焚香,燃放烟花鞭炮,以保来年平安吉祥。

放眼望去,是茅山浓厚的乡土风情让人陶醉,古镇老百姓在纳新同时不忘传承文化,刮面,扎香,自制的农具深受群众喜爱。在沿袭传统的同时也吸取新经验,谋求新发展,文化沟通的背后是经济的融合。所谓乱世的黄金,盛世的古董,富裕起来的茅山人民,在政通人和的情况下,自发恢复茅山庙会,其目的是挖掘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古迹,开发旅游经济,弘扬民族宗教文化,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扩大市场,振兴茅山。

一座茅山,一方风水,拉动一方经济,也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我们坚信福祉茅山!好运茅山!

篇四:满族的民风民俗

“56个民族,56朵花”。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都有不同的特色民居,特色饮食,这就应了一句话“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而满族,就是这56 朵花中艳丽的一朵,满族的服饰特别有特色,下面,我就来简单的介绍一下。

满族妇女不缠脚,所有鞋子绣有漂亮的花饰,鞋底中央垫有10公分高的木质鞋跟。满族妇女穿着这样的鞋走起路来,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摇曳的步态。

旗袍是满族妇女的传统服饰。她们喜欢穿长及脚面的旗袍,或外罩坎肩。旗袍的特点是立领 右大襟 紧腰身 下摆开衩。古旗袍有琵琶襟 如意襟 斜襟 滚边或镶边等。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经改进,腰身宽松,袖口宽大,长度适中,便于行走。已成为中国妇女较通行的服装。三十年代初受西方短裙的影响,长度缩短,几近膝盖,袖口缩小三十年代中又加长,两边高衩。四十年代缩短,出现短袖或无袖旗袍,外为流线型。继后,衣片前后分离,有肩缝和装袖式旗袍裙等。旗袍具有东方色彩,能充分显示依态雍容文雅,被认为是表现女性美的 典型民族服装。称誉世界。

妇女旗袍的装饰性比男性旗袍更强。领子 前襟和袖口都绣花装饰。镶嵌几道花纹或彩牙儿,俗称“画道儿”或“狗牙儿”。

满族妇女的服装十分漂亮,满族男子的服装也很不错。

历史上的满族男子多穿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

马褂是满族男子骑马时常穿一种褂子。马褂分为大襟 对襟 琵琶襟等多种形式。马褂后成为日常罩于袍子外面的服装。高领对襟,四面开禊,长及腰部,袖子稍短,袍袖可露出三、四寸,将袍袖卷于褂袖上面,即所谓大、小袖。现在许多满族人所穿的对襟小棉袄,就是从马褂演变过来的。为了骑马方便,在长袍的外边套一种身长至脐,四面开禊的短褂,以御风寒。

满族的男子夏季头戴凉帽,冬季戴皮制马虎帽。他们的衣服喜欢用青 蓝 棕等色的棉 丝 绸 缎等各种质地的衣料制作,裤腿扎青色腿带,脚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制乌拉。顶上留辫子,剃去周围的头发。

满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的一个少数民族,是一朵艳丽的奇葩。它有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俗,不同的特色,需要我们去慢慢了解,慢慢的认识。

篇五:民俗民风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中国,这个巨大的家庭是由56族兄弟姐妹们组成的,而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我的家乡在美丽的广东,下面让我带大家走进广东民风民俗大观园吧!

首先先绍的是我们广东人最爱的饮料——凉茶,我们认为凉茶是身体的保险公司,

因为它有病服即能治病,无病服也能防病。在广东,如果成人一个月内不饮几杯凉茶(多为王老吉),婴幼儿2-3天不服一次七星茶,就认为身体健康没保障。

竹蔗茅根水是广东凉茶之一,有清热下火,生津止渴,润肺排毒之疗效。

常用的五花茶、夏桑菊、王老吉等凉茶,都是由味苦性寒之药物组成,适用于四时感冒、头痛发热等积滞之症。其中王老吉的药性最为寒凉,五花茶和夏桑菊相对平和一些。小儿七星茶由味甘淡性寒流之药物组成,适用于小儿感冒发热、烦躁咬牙等症。适用于体质强壮、素来火旺湿盛、经常咽喉肿痛、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者。但是,喝过凉茶的外地人唯一的感受就是一个字“苦”!很多人喝凉茶的时候,喝一口,一下子就塞进去几片陈皮去苦。

广东人每年春节或开耕时节,从粤北到粤西山区广大农村,流行着一种乡土气息浓郁的春牛舞。人们满怀深情地赞颂和他们一起幸勤劳作的耕牛,充分表现了人们对这一农家宝贝的爱怜,对未来生活的祈求和期望。表演时,演员和观众同声欢呼,互相逗乐,气氛浓烈、融洽,充满着农家特殊的欢乐情趣。“春牛”一般由两个演员扮舞,一人舞牛头,一人操牛尾,牛头用木头或竹蔑扎制,外形比真的牛头大一倍,弯弯的猗角,大大的眼睛,黑黑的皮毛,牛鼻被穿着,和真的一样。牛身用布做成,遮住里边的演员,牛身和牛尾由一人操舞。表演前,“牛”先躺在一边,在一阵欢快的锣鼓声中,由一住老农打扮的角色,把“牛”牵起,绕场走几周,并对“牛”说几句打诨的话,逗引观众发笑。

有时观众也挑逗演员,唱道:“手拿红花红彤彤,红花挂在牛角中、你堂春牛唱得好,不过你牛背有只窿。”机灵的演员立即唱答:“锣鼓一打闹喳喳,老兄讲得也唔差;谁个牛仔纸扎介,背脊有窿正好拿。”

引得众人哈哈大笑,然后开始正式表演。表演时,“牛”的舞蹈动作很简单,只有随着牵牛人的唱颂,摇头摆尾,作欣喜之状,接受人们的称赞。牵牛人的动作则比较多,一边唱,一边抚摸春牛,从牛头摸到牛尾,每摸一处,都有唱词,一边还要做骑牛、驶牛、犁田耙地等动作,有的手持犁耙等农具,有的徒手,但动作都要十分逼真,稍有破绽,观众就要唱歌来讥讽:“手拿金花金黄黄,犁田大伯唔在行。丁丁园园犁紧转,样般中间唔开行?”表演者即顺便接过话头,逗趣作答:“锣鼓打来闹洋洋,老兄讲得也在行。连州学到连山样,留出中间做鱼塘。”

为使得气氛更加热烈。有的地方还有一生一旦,打扮成新郎新娘,手持洋伞,肩挑花蓝,边舞边唱相随,唱一阵,扭一阵,又敲一阵锣鼓。最能表现这种舞蹈特点的是它那纯真、深情的唱词。牵牛的演员把牛牵到场中,便开始唱道:“我条件仔好耕田,生得头大角又尖,耙田唔使用鞭打,犁田唔使用索牵。”然后充满爱怜地抚摸耕牛,从牛头摸到牛尾,一边摸,一边唱:“摸摸牛头摸牛尾,农家耕作全靠你;摸摸牛头摸牛眼,茨粟豆麦粮增产;摸摸牛头摸牛耳,发展生产走富裕;摸摸牛头摸牛嘴,耕夫步步紧相随;摸摸牛头摸牛身,风调雨顺好耕耘;摸摸牛头摸牛肚,生活改善有出路;摸摸牛头摸牛脚,唔愁吃来唔愁着。牛儿是个农家宝,爱牛如同爱父母,相依为命勤耕作,共同走向金光道。”

内容朴实,感情真挚,教育大家要爱护耕牛,勤耕勤种;曲调深沉,缠绵。由于在民间长期传唱的结果,已经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曲调,俗称“春牛调”。

当然,广东还有好多民风民俗。比如:广州美称“花城”,其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是非常受人瞩目的;舞狮;种四方竹……

每个地方的民风民俗都有不同的特色,它有它的独特风韵;它有它的热闹。祖国孕育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民风五十六枝花,各色千秋,可广东的风情,却让我为之一爽!希望大家也能多了解自己家乡的风俗习惯,甚至了解其他民族地方的特色,让我们好好的感受中国的多姿多彩!

篇六:中秋节习俗——少数民族祭月拜月

在少数民族中同样盛行这祭月、拜月的风习。云南傣族在中秋之夜,盛行“拜月”风俗。傣族传说,月亮是第三个儿子岩尖变的。岩尖是个英勇刚强的青年,他曾率领傣族人民打败过敌人,赢得了傣族乡亲的爱戴。后来,他不幸死后,变成了月亮,升向天空,继续发出柔和的月光,在黑暗中给傣族人民带来光明。每逢中秋节这天,小伙子一清早就带上火药枪上山打火雀、野鸡,猎取节日野味。姑娘、媳妇们忙着到湖边,池塘里抓鱼。他们都忙着准备节日的晚餐。老阿妈则忙着舂糯米,做大小不同的食物,四只桌角上各放一个糯米圆饼,每个饼上插一炷冷香。待到月亮从山林上空一升起来,就点燃冷香,全家大小开始“拜月”。然后,对空鸣放火药枪,以示对英雄岩尖的敬意。最后,全家老小欢乐地围坐在小方桌旁,品尝食物,谈笑赏月,尽兴方散。

鄂伦春人祭月时在露天空地放上一盆清水,摆上祭品,然后跪在盆前,向月叩拜;土族人用盆盛清水,将月亮的倒影受到清水盆中,然后,人们不停地用小石子打盆中的月亮,俗称“打月亮”。

广西西部壮族的“祭月请神”活动更典型,每年夏历八月中旬,有的就在中秋夜,人们在村头村尾露天处,设一供桌,供放祭品和香炉,桌子右

边树一高约一尺的树枝或竹枝,象征社树,亦作月神下凡与上天的梯子,这里保存了古老的月亮神话因素。整个活动分为:请月神下凡,由一名或两名妇女作为月神的代言人;神人对歌;月神卜卦算命;歌手唱送神咒歌,送月神回天四个阶段。

蒙古族“追月”。中秋之夜,蒙古族人爱做“追月”的游戏。人们跨上骏马,在银白色月光下,奔驰在草原上。他们朝西放马奔驰,月亮由东方升起,坠落天西方。执着的蒙古骑手,不到月亮西下,“追月”不止。藏族“寻月”。西藏一些地区的藏族同胞欢度中秋的习俗是“寻月”。是日夜晚,男女青年和娃娃们,沿着河流,跟着倒映水中的明月,把周围河塘中的月影措遍,然后回家团圆吃月饼。

赫哲族“祭月”。在我国东北的赫哲族聚居地,每逢中秋佳节,人们要采葡萄、祭月。相传是为了纪念一个聪明、勤劳的赫哲族媳妇。她受不了婆婆的虐待,跑到江边向月亮求救。最后终于奔到了月亮上。

德昂族“串月”。云南潞西的德昂族青年男女,每逢中秋月明高挂,分外明亮的时候,山头塞尾,不时传来一阵悠扬动听葫芦笙,男女青年在一起“串月亮”倾诉衷情。有的还通过“串月亮”送宾榔、送茶订下婚约。

阿细族“跳月”。阿细人过中秋的传统习惯是“跳月”。中秋之夜,从各个村塞聚集到山村中的开阔地,披纱的姑娘跳起来了,肩负大三弦的小伙子跳起来了。然而,尤为撩人的还是那种青年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对歌,仿佛月亮也听利为之动情动容。

苗族“闹月”每逢中秋之夜,苗族群众沐浴着如丝缕的月光,吹奏悠扬的芦笙,跳起苗家歌舞,青年们在“闹月”活动中互相寻找意中人,互相表白要像月亮和清水一样,心地纯洁明亮,永结百年之好。

高山族“赏月”居住在台湾省山区的高山族同胞,每逢中秋明月高悬、清辉洒满大地的时候,穿着民族盛装,围坐在一起载歌载舞,饮酒赏月,共享天伦之乐。

湖南侗乡的中秋之夜,流行着一种有趣的“偷月亮菜”风俗。相传古时候,中秋晚上,月宫里的仙女要降临下界,她们把甘露洒遍人间。仙女的甘露是无私的,因此,人们这一夜可以共同享受洒有甘露的瓜果蔬菜。

中秋之夜,侗家姑娘打着花伞,选取自己心爱后生的园圃,去采摘瓜菜,而不会被人看成是“偷盗”。她们还要有意地高声叫喊:“喂!你的瓜菜被我扯走了,你到我家去吃油茶吧!”原来,她们这是借助月宫仙女传递红线呢。如果能摘到一个并蒂的瓜果,这表示她们能有幸福的爱情。因此,成双生长的豆角便成了她们采摘的对象。嫂子们这夜也同样到别家园圃里去“偷月亮菜”,不过,她们希望能采到一个最肥的瓜或一把活鲜青翠的毛豆,因为,这象征着小孩的肥壮,毛头的健康(毛豆的谐音,指小孩)。小伙子们也有“偷月亮菜”的习俗,因为他们也希望月宫仙女赐给他们幸福。不过,他们只能在野地里煮了吃,不能带回家去。“偷月亮菜”,使侗寨的中秋之夜,增添了无限欢乐和神奇异彩。

篇七:拉祜族的习俗

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是一朵美丽的花,每个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和自己独特的节日,拉祜族就是其中一个民族,很久以前拉祜族是靠狩猎为生,游牧于滇西洱海地区的“昆明”或“昆明之属”,可能就是包括拉祜族在内的彝语支某些民族的先民。括拉祜族在内的彝语支某些民族的先民。

拉祜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拉祜族信仰大乘佛教和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少部分人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

“拉祜”是本民族的自称。18世纪以前,拉祜族大致就已居住在现在所分布的地区。

拉祜族传统的住房称为掌楼,掌楼一般为正方形,象征房主人地位稳固,生活安定。掌楼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分为寝室和客房,客房中心有火塘,塘中的火终年不息;下层不筑围墙,用来堆放杂物、圈牛养鸡。楼外设一阳台,用来晾晒谷物或纳凉。

拉祜族人用竹筒制茶,竹筒茶制作方法是:将新采的茶叶揉炒之后,放入青嫩竹筒内压实,然后放到火塘边烤干,再剖开竹筒,取出茶叶即可。它混合了醇厚的茶香和浓郁的竹香,是拉祜族别具风味的饮料。

拉祜族有丰富的口头文学,诗歌中有一种叫做“陀普科”《谜语》,深为群众所喜爱。拉祜族的音乐、舞蹈都具有独特风格。传统乐器有芦笙、三弦等。拉祜族长篇史诗《牡帕密帕》中记载拉祜族的祖先是从葫芦里孕育出来的,因此拉祜族以葫芦作为自己民族的象征。用葫芦做成的芦笙是拉祜族最喜爱的乐器,**《芦笙恋歌》中的插曲“婚誓”,就是根据拉祜族的芦笙曲调创作的。

“扩扎”是拉祜族最重要的节日,一般在农历正月,择吉日举行。“扩扎”共九天,分三段。初一至初四为第一段,称作“扩路妈”,即大年。大年初一抢新水是“扩扎”最富情趣的活动:随着雄鸡破晓的第一声啼鸣,男女青年争先恐后冲出家门,抢先来到泉边抢新水。新水被拉祜族看作是纯洁与幸福的象征。第一个抢到新水的人被认为能在新的一年里交好运。初三这天人们带上食品走亲访友,还要唱歌跳舞。初八、初九为第二段,称“九黄会”,又称“男人节”。十三到十四日为第三段,称“小扎”,村村寨寨都要荡秋千。

拉祜族就是这样一个美丽的民族,是56个民族中一朵鲜艳的花。

篇八:民族风俗

正月初一为春节,旧称元旦。是日,人们早起,着新衣、戴新帽、穿新鞋,以示辞旧迎新。谓穿未下过地的新鞋,新的一年可脚轻手健。男主人起床,口念吉词先开门,放炮仗于门口,称“开门炮”。开门炮一般放三个,要“带四放三”,留一个作“备炮”,宁波话“备炮”出典于此。炮仗放得越高越响,示意新年吉利。若是“吹、吹、吹”的哑炮,则示为不吉,要马上就说:“哦,吹吹响,今年会发财。”并立即补放一个。

大族、大户人家供奉祖先遗容画像于祠堂或中堂(堂前间),一般悬五代之内的祖宗像,称为“供帧子”、“供影子”、“供金紫(昔绘像皆金冠紫衣) ”,均同义。有的宗祠族规,男子l6岁才可拜祭,女子不在内。由轮着当办者分发麻饼(亦称吉饼)一双或碗两只。各家幼者依序拜尊长,称“拜岁”。除夕夜巳分“压岁钱”,用红纸包起来压在幼者枕头底下,故谓“压岁”。

是日,早上吃汤团(汤圆),寓意团团圆圆。有些人家全家吃素一天。这天习俗最大特点是让家里日用器物“休息”一天,也即让家庭主妇休息,不扫地、不乞火(不向别人点火、点香烟)、不杀牲、不动刀剪、不倒马桶、不洗涤衣服,也不打骂孩子、不讲不吉利的话。早晨见面忌说“早”字,谓说了要招来今岁跳“蚤”多。走路如跌跤,要马上说:“哦,元宝一跌。”此晚,未昏即眠,不点灯火,谓点灯将招来今岁蚊蝇多。睡前,放“关门炮”。晚上不出门,俗称过“太平夜”。

初二至初七八,迟的到十五,各家出门走亲戚“拜岁”,一般先至亲后远亲,少拜长以婿拜翁、甥拜舅、侄拜姑等为重,互相款待酒席,称“岁饭”、“岁酒”。 初五,为财神日,经商人家最重此日,“请财神”后才开门营业,称“开市”。信佛者,有的于初七夜走七座桥,且不走回头路,初八拜八个寺院,俗称“走七桥”、“拜八寺”。

其间,民间娱乐活动有舞龙灯、跑马灯、大头和尚等。与别地稍异者有“佯扫地”,即乞丐(此时称“发财人”)背负筐,手握缀有红球的扫帚,佯作扫地状,口唱俚歌:“撩起金丝帚,瑞格(象声)一把扫。扫到东,老板屋里有青龙,青龙盘米缸,黄龙盘谷仓;扫到南,老板屋里发大财,大元宝使箩抬,小元宝使船载。”

建国后,贺年等习俗不变,迷信色彩多已消失。机关团体举行团拜,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慰问老干部、老工人、老教师、老科技人员、敬老院老人和春节期间坚持生产、工作的职工。路上熟人相逢,拱手或握手,互祝吉祥。

集市贸易

第一节 县城集市

县城定期集市,主要为牛市。清中叶,农民为方便耕牛的交换和买卖,经常自发地聚集在县城草堰门进行贸易活动,后渐由不定期发展为每逢农历一、六日作为集市日,群众称之为“牛落”。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沪宁铁路通车后,丹阳牛集市交易日益扩大,苏北、皖南等地大量耕、菜牛贩运来丹。上海、苏州、无锡、昆山等地牛贩、客户亦来丹采购耕、菜牛。每逢牛集市日,牛上市量一般在千头以上,最多时达2000余头,实际成交量平均占80%左右,年均运往外地耕、菜牛约15万余头。丹阳牛集市规模大,交易广,吞吐量多,被列为全国六大牛市场之一。民国26年(1937年)日本侵略军入侵,耕、菜牛贩运困难,牛源大幅度下降,牛集市一落千丈。抗日战争胜利后,“牛落”日期仍旧,因通货恶性膨胀,牛在交易中往往损失惨重,牛集市很不景气。建国后,物价稳定,国家组织市场管理,牛市交易一直在县城南门外定期进行。每逢“牛落”,其他商品如苗猪、农副产品、农器具、家具、木竹、日杂、小百货等也乘集上市。1973年,将县城集市贸易日期改为公历逢5、逢10日,一直延续至今。

 

第二节 乡镇集市

清末民初,丹阳设定期集市的乡镇有延陵、吕城、珥陵、访仙、埤城、丁桥、陵口、导墅、蒋墅、九里、黄堰桥、永远桥、大成桥、新桥、皇塘、里庄、前艾、后朱巷等,每月有定期集市贸易50多次处。一般选择农历的一、六,二、七,三、八,四、九等日为集市日,丹阳人称之为“落日”,赶集市称为“上落”。每逢集市日,上集人数少则数千,多则上万。日军侵占丹阳后,集市贸易衰落。嗣后,由于商业经济被日军控制,农民所需商品交易转向农村市场,农村集市贸易曾一度兴旺。

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于战争频仍,通货膨胀,国民经济衰退,特别是农业经济遭到破坏,致使集市贸易萧条。解放后,集市贸易逐渐恢复。1951年,人民政府为促进集市贸易,曾多次在农村集镇组织物资交流大会,以促进农村市场的繁荣。1953年,实行粮棉油统购统销后,一些物资退出集市贸易。1956年,成立县自由市场领导小组和市场管理委员会。1957年,规定在国家允许范围内,开放国家领导下的自由市场,对三类物资全部开放。1959年,全县有定期集市贸易的集镇14个,每次集市均在万人左右。据13个公社供销合作社一次统计参加集市贸易者93万人,销售额865万元,收购额621万元。1961年,全县集镇和公社有定期集市贸易21个,年定期集市贸易842次。另有18个公社利用庙集(会)进行集市贸易52次。“文化大革命”期间,集市贸易被视为“小生产自发势力泛滥”的场所,设置许多关卡,集市贸易范围缩小,上市人数和贸易品种大为减少。1972年,集市贸易管理稍有放宽,商市略有回升。1973年,为限制投机倒把商人四处活动,将全县集市日一律改为公历逢5、逢10日。1975年,全面开展打击投机倒把活动,集市贸易又受到限制。

1978年后,集市贸易管理逐步放宽,同时调整全县集镇集市日期。1980年,全县农村集市贸易全部恢复,参加集市贸易人数倍增。交易品种有小农具、小工具、生活用具、农副产品、衣着品、土特产品、日杂品、副食品、苗畜禽等,许多国营、供销合作社企业也纷纷组织货源参加定期集市贸易。交易范围之广,商品数量种类之多,为建国以来所罕见。1985年7月,按地区相互交叉为原则,统一规定农村集市贸易日,进一步促进农村商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第三节 物资交流会

解放初期,许多旧的商业网点一时难以恢复,加上在经济改组过程中私营工商业者思想有顾虑,经营消极等因素,以致市场商品流通不畅。1950年,在县人民政府领导下,初次组织以国营商业为主体,采取市场合同成交方式,开展物资交流。进而以产销直接见面形式举行群众性物资交流会。

1951年4月,成立丹阳县城乡物资交流促进委员会。此后即在城区新西路一带举行首次物资交流大会,参加者万余人。下半年又利用访仙镇庙会举办物资交流大会。交流会使各地商贩、手工业者及农民云集,约有5万人。大会还展销出当时极为罕见的拖拉机、广播喇叭等。举办这些物资交流大会影响很大,《苏南日报》曾作专题报道,《人民日报》、《解放日报》等各大报纸相继转载。

1952年5月23~25日,在城区举行第二次物资交流大会。参加人数达3万,成交额218万余元,其中国营、合作社企业87万元。同年11月7~9日,在城区举行第三次物资交流大会,参加人数有12万之多,成交额47万余元。是年,在访仙、吕城、珥陵、延陵、埤城等集镇也举办物资交流会,连同城区共9次21天。有49万余人次参加交流会,成交额121万余元。其中农副产品成交额50万元,工业及手工业产品成交额71万元。

1953年,全县利用原订集期、原有场地举办物资交流大会9次,历时13天,参加交流的达38万余人次。供应生产、生活资料达50万元,帮助农民销售农副产品6万元1955年11月,在埤城利用集市日举办物资交流大会,历时2天,参加者约3万人。会期,供销合作社补进3万元物资投放市场,供应商品额23万元,收购农副产品09万元。1959年,有13个集镇利用庙会日期举行物资交流大会,每次参加者2万余人。

1962年春,商业、粮食、公安、税务局和县供销合作社等19个单位联合成立物资交流委员会,组织以支农为中心的农历三月十八小茅山庙会物资交流大会,历时2天,参加者约4万人,成交额29万元,其中国营、合作社商业46万元。交易品种有铁木竹器制品、日用百货162种,各种苗畜禽2700只,成交生产、生活资料共38565件。1966~1978年,物资交流大会停办。1979年,对商业工作贯彻“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扩大企业自主权,加强企业纵横联系,城乡商业市场日趋繁荣,物资交流会形式已被各企业经常组织的各种产品展销会所代替。  

1985年丹阳县城乡集市贸易日期表

日 期 集市地点 日 期 集市地点

逢3、6、9日 埤城 逢1、4、7日 红旗

访仙

逢2、6、9日 大成桥

逢1、5日 前艾 新桥 逢3、8日 窦庄 蒋墅

逢5、10日 城镇 逢1、6、9日 陵口

高桥 逢2、5、10日 吕城

皇塘 逢4、7日 运河

延陵 夏家 逢6日 东马场 行宫

逢3日 大泊 逢2、7日 折柳

张堰

逢9日 黄泥坝

逢7日 胡桥 逢1、6日 导墅

逢2、5、8日 后巷

珥陵 逢4、9日 里庄

逢4、8日 麦溪

逢3、9日 丈山

注:此表不包括县内传统庙集日,日期均为公历。  

姥姥家是我常去的地方,所有的星期天还有节假日都在姥姥家渡过的。姥姥搬新家一晃有四年了,四年里姥姥家附近的变化真是太大了,周围像变魔术一样出现了很多的高楼,有商场 、写字楼和高层住宅,周围的几个工厂也不知什么时候被楼房所代替。本来在家里就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可是如今却被数不清的一幢幢高楼挡住了视线,高楼千姿百态,到了晚上灯火辉煌,美不胜收。走在宽阔的马路上,汽车在穿梭,路两旁栽着名贵的树种,临街到处都是商铺,大多都以汽车4s店为主,卖的都是小轿车。 听姥姥讲,沈阳市的铁西区北二路原来是一个工业密集区,烟囱一个比一个高,高仰着脖子,大口大口的吐着黑烟,那个时侯曾经是沈阳的骄傲,铁西区的居民对这里的污染叫苦不迭。九十年代初期开始这些大工厂渐渐搬到开发区,就连重型机器厂也被重型广场所取代,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场所。铁西区工业区变成了居住、商业区。还被评为最适宜居住城区。城市的变化给居民带来了巨大变化,姥姥家原来居住的是十来米的平房,住着妈妈、姥姥、姥爷,做饭取暖靠烧煤,冬天屋里冷得要命,上厕所要到外面的公厕。如今住的房子九十多米,上下水、暖气、煤气样样俱全。过去在家只能睡觉吃饭,如今居住环境宽敞舒适,

作文的开头方法很多:六要素开头法、题记开头法、悬念开头法、引名句开头法、排比句开头法、拟人式开头法、设问式开头法、对偶式开头法、博喻加对仗开头法、合用修辞开头法、巧述典故开头法、解题式开头法、名人问答开

头法、诗文引用开头法。至少,你看到作文的时候,脑子里会闪现出上述前七八个开头方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72148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