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嫣余诗曼用方言吵架,你觉得哪里的方言最好听?

唐嫣余诗曼用方言吵架,你觉得哪里的方言最好听?,第1张

       在宣传新剧《燕云台》,唐嫣飙上海话,和佘诗曼用方言对台词,本来台词中讲的是两姐妹有争执,是在吵架的,但是用方言来对,一点也不像是在吵架,反而有点像是在撒娇。

       我觉得方言最好听的是粤语,作为一名广东人,粤语在这边真的是无处不在,应用广泛。而且我为什么会对粤语情有独钟,是因为从小看剧、听广播,里面的一些梗,要用粤语来理解,才能听出来笑点,没有粤语,就没有那时候的韵味,表达不出那个幽默的点。

        粤语还有一些香港歌手演唱的歌曲加持的一些好感,比如说陈奕迅的歌曲《十年》,这个歌曲,陈奕迅有演绎两版,一版是国语、一版是粤语,这可以给我们一个非常好的对照例子。这首歌,同一个歌手、同一首歌、同样的歌词,只是演唱的语言不一样了,国语版的《十年》没有粤语版《十年》有那个韵味,就是我们平时说的那个吴侬软语,粤语有那个属性,在表达上更加柔和,更加好听。

       还有一个就是原版是用粤语演绎的电视剧,如果配音用了国语,里面台词的甩包袱,弄噱头,总是没有办法表达出来。我之前看的一部黄子华用“栋笃笑”特色台词演的电视剧《男亲女爱》,用粤语你总能连连发笑,但是国语的话,再次配音真的没有办法把里面的梗给表现出来。比如里面有一段是老板要男主角出电梯,问他“你出唔出?”男主角说:“我想不到有什么理由要出?”老板说:“你出唔出粮啊。”“出粮”就是发工资,如果用国语来演绎,演不出那个出不出的衔接,出不出电梯跟出不出粮。

       其实,方言也是很有魅力的,方言真的是不能丢。不过沟通的就是用语言,不管是什么语言,把话说清楚就行。

我虽然是个土生土长的武汉人,可是我对武汉的方言有些不以为然。武汉的方言声音说大了,有点像吵架的味道。所以一般我都说普通话。

在全国的方言中,我喜欢听上海的方言。上海的方言就像我的头像一样,温婉动人。

我也曾到过上海。阿拉对上海和周边的方言,比较喜欢。文质彬彬就跟我所羡慕的爱情一样,我每天看着他笑眯眯,他每天看着我笑眯眯,声音不要太大哦。

我们国内的方言百千种,真是南腔北调。方言土语千差万别,高亢激昂文质彬彬,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方一个方言。

上海话,是我比较喜欢听的方言之一。

如何用重庆话吵架

1把“傻”改成“瓜西西”

2把“活该”改成“该遭"

3把“傻子”改成“哈宝儿”

4把“脑袋”改成“脑壳”

5把“吹牛”改成“冒皮皮”

6把“撒谎”改成“扯把子”

7把“憨”改成“宝气"

8把“发誓”改成“儿豁"

9把“一会”敌成“哈哈儿”

10把“臭小子”改成“龟儿子"

11把“木脑袋”改成“方脑壳”

如何用重庆话吵架

1把“吓人”改成“黑人”

2把“一直说”改成“紧到说"

3把“阿姨”改成“娘娘”

4把“倒霉”改成“背时"

5把“掉了”改成“落了”

6把“故意”改成“叼处”

7把“神经病”改成“神戳戳”

8把“调皮”改成“千翻”

9把“停一会”改成“刹一jio"

10把“怕老婆”敌成“把耳朵”

11把“捡便宜“改成“捡趴活”

如何用重庆话吵架

1把“加油”改成“雄起”

2把“假装”改成“假巴意思”

3把“财迷”故成“财迷日眼”

4把“巴不得”改成“巴心不得”

5把“非要”改成“古到"

6把“不要”改成“莫”

7把“角落”改成“卡卡个个”

8把“好看”改成“称头”

9把“骗人”改成“豁人”

10把“了不起”改成“吆不到台”

11把“凶得很”改成“嚼得很”

如何用重庆话吵架

1把“惊讶”改成“牙刷儿”

2把“了不得”改成“么不倒台"

3把“挑刺”改成“夹毛居”

4把“怎么这样“改成“哪个楞个”

5把“知道”改成“晓得"

6把“肉”改成“嘎嘎”

7把“大惊小怪”改成“惊爪爪”

8把“闲逛”改成“灯晃”

9把“严重”改成“老火”

10把“舒服”敌成“安逸"

11把“冷脸”改成“马起脸”

如何用重庆话吵架

1把“乱说”改成“鬼扯”

2把“差劲”改成“西撇”

3把“不顺眼”敌成“怪迷日眼”

4把“贬低”改成“挞雪”

5把“二百五”改成“宝批龙”

6把“行不通”改成“铺铺"

7把“假货”改成“藏货”

8把“混混”改成“杂皮”

9把“这个”敌成“列个”

10把“怎么”敌成“哪个”

11把“什么”改成“啥子”

重庆语技巧:

1重庆方言不区分平翘舌,所有音都读作平舌音,“zh、ch、sh”读作“z、C、s"

2重庆人说话话不分边音和鼻音,“n"和“l都发音“l”如:“在喇儿勒"

3重庆人说话喜欢加上一些语气词,特别是在句末加上“哈、嘛、也、撒、哦”等等。

4重庆慰人首先得看气势,声音必须大,语调必须高,其次是不能坐着,必须站起来。

5重庆人慰人必须要先发制人,管他三七二十一,必须要第一个开口慰,不要等别人说了再说

6在说话时,重庆人一定要拽,就像是别人欠你钱一样,一点不能弱下去。

吵架通用:

“你再扯这些,我给你两耳屎”(你再说这些我就给你两巴掌)

“你列个背时娃儿,一天干翻得很”(你这个倒霉孩子,一天调皮得很)

“小小年纪,学会扯把子了”

(小小年纪学会撒谎了)

“少在这给我假巴意思说这些”

(少在这给我装/虚伪说这些话)

“你不晓得莫在这给我乱求说”

(你不知道事情的经过别在这里胡说)

“你盯到我干啥子,鬼迷日眼滴"

(你看什么看,奇奇怪怪的)

“你一天到晚神戳戳滴"

(你一天到晚神经兮兮的)

“你好不得了哟,想遭捶吗”(你好不得了哟,想被打吗)

“你莫在这豁别个,一天到晚乱说”

(你别在这骗人,一天到晚乱说)

“你莫在这批跨卵垮滴”(你别在这逼逼赖赖的)

我觉得好像是广东人,感觉咬字特别狠。不过我还是挺喜欢听粤语的。

然后东北人也有点(我就是,不过说的是普通话)。

觉得江南那边说话带着学术气(那边好像盛产教授专家)。

重庆,还行吧。

以上仅是个人感觉。

其实如果咬字轻,可能就会让人听不太清楚,说得就不标准了。

不过要提醒你的是,即使方言说话凶,或者土,也不代表那里的人就带有那样的性格的。

俗语叫“宁听苏州人吵架,不听宁波人讲话”,意思是说,虽然同是吴语,苏州话“软糯”,即使吵架也好听;宁波话“石硬”,即使好好说话也像吵架一样。人们还把这个特点称作“石骨铁硬”。

苏州话以软糯著称,所谓吴侬软语(侬作人解)就是由此而来。昆曲和评弹都使用苏州话,并流行于整个吴语太湖片。

苏州人食盐少,所以顺带着脾气温和,外带吴侬软语的,宁波越人,食盐量高,嗓门也大,脾气也躁,所以上海有句名言:宁听苏州人吵架,不听宁波人说话。

扩展资料:

苏州人特征:

1、说话像唱歌,吵架像唱戏

北方人吵架要动手时,便高喊“给你两个耳光!”,苏州人吵架要动手时,却说“阿要拨侬两记耳光(音:niguang)嗒嗒?”

2、通话苏州话随意转换

苏州人平时在家里和朋友说话都会用苏州话,但是呢,现在外地的朋友比较多,所以一到外面就会变成规范性较强的普通话。

3、地道的吃货 

当年苏州文人金圣叹哭庙案发,临行前遗言竟是“腌菜与黄豆同吃,大有胡桃滋味”的食谱,吃东西真真是讲究而不将就,一年里都要吃时令的事物,就拿肉来说,春天吃酱汁肉,夏天吃粉蒸肉,秋天吃扣肉,冬天吃酱方。

4、苏州人重视健康 

苏州人吃得比较清淡,抽烟酗酒的人相对比较少,苏州居民去年人均期望寿命为8274岁,其中男性为8033岁,女性为8514岁,继续保持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

连吵架都能让人笑场,中国最可爱的方言在四川。中国是一个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国家,而且每个地方的人都有他们当地的语言,我们俗称为方言。有的地方的方言非常好听,但是有的地方的方言我们甚至听不懂。只要你拥有了一个地方的方言,你就能够很快的融入到异国他乡当中去,而且有一口熟练的方言还能够积累很广的人脉,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提一个地方的方言是非常有特色的,那就是自带喜剧色彩的四川话。中国的方言虽然很多,但是呢能够给大家带来喜感的方言却很少,比如说东北话也能够给人带来一种幽默的感觉,与四川话相比的话,很多网友还是觉得四川话比较得劲儿。

四川话是中国最可爱的方言,就连吵架都让人有种想笑场的感觉。很多网友就评论了,四川人骂人的时候就是那种奶凶奶凶的感觉,就算是两个人在破口大骂,有时候骂着骂着自己听着好像在讲笑话一样,实在是有一点萌萌的感觉。可能就是由于他们口音的原因吧,从小就说四川话的人,他们说出来的那些字都是叠字音。

四川话吵架让人有种笑场的感觉,是中国最可爱的方言,比如说他们那里,如果说你傻的话只用到三个字,那就是瓜兮兮。而我们平时吃的大米饭他们叫做茫茫,而且我们平时吃的猪肉他们那里叫做嘎嘎。听起来特别的有意思,而且特别的有喜感,所以很多的人特别喜欢听四川人讲话。

对此你还有什么更好的想法,欢迎写在评论下方,我们一起讨论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7384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