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都很喜欢在结婚的时候“闹洞房”,那么古代人是怎么“闹洞房”的呢?

现代人都很喜欢在结婚的时候“闹洞房”,那么古代人是怎么“闹洞房”的呢?,第1张

古代闹洞房比较文雅一些,但是也有地区不同而闹得程度不同。

从古代以来,我们国家就非常兴起闹洞房这种习俗,虽然如今我们看过了很多的不太好的新闻,但是这一个习俗又确实是从古代延续至今的,而且更多的其实是想要让新郎新娘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的融合一些,也为了使得这里对新人能够更好的打开彼此的内心,所以这一个习俗从古至今都一直被人们所推崇。

但是古代的闹洞房和现代的闹洞房其实是不太相似的,例如明朝的时候就有一个地方,他们有一个非常约定俗成的习惯,在洞房之夜的时候。亲戚朋友要闹洞房,就需要在洞房的床上先铺上一席花被子,然后再让新娘把它翻过来,边翻边问:翻过来了没有?这个时候新娘可能会非常害羞,但是闹洞房的人绝对不会就此罢休的,一定要闹到大家都红着脸回答翻过来了,这个时候才能算告一段落。

可以说在这样的场合,人们会比较宽容,开一些带有颜色的玩笑也可以,在那个时候,猜一些比较朦胧的灯谜更是非常常见的,所以在闹洞房的时候,有很多未经人事的少女,有可能在经历过闹洞房之后,就会对这些事情稍微有一些了解了,所以在古代学期闹洞房,其实也对于一部分的人来说是他们最初的性启蒙。

而且闹洞房其实是和地区不同,有非常大的差异的,比如在四川地区闹洞房的程度就会比较开放一些,甚至会到了一种类似于骚扰的程度,比如四川地区非常流行一条打油区里面就代表了当时四川地区是怎么闹洞房的,内容于现在来看是有一些不堪入耳的,所以在闹洞房的时候,没有控制好度的话就非常容易让大家闹了个不愉快。

洞房之夜做的第一件事情应该就是挑盖头。很多人即使不知道古代人的洞房之夜是什么样的,但是看过古代的电视剧的人肯定也都知道男人在外面陪完酒之后进入房间第一件事应该就是先把新娘的盖头揭开,其实古代很多人在结婚之前都是没有见过的,他们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媒婆去了解对方,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挑盖头应该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情,因为揭开盖头之后,他们才知道对方到底长什么样。

夫妻俩还要喝交杯酒。在古代对于新婚夫妇来说,如果没有喝交杯酒的话,就意味着他们并没有结婚,所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不管是对于权力多大的人来说,他们都要和自己的妻子喝交杯酒,而且在很早的时候喝交杯酒用的不是杯子,而是晒干的葫芦切成两半,一人拿一半来喝交杯酒,而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就用杯子来代替葫芦,不过喝交杯酒却一直都是洞房之夜必做的一件事情。

夫妻俩还要一人减去自己的一缕头发,然后把两个人的头发卷在一起。这里的寓意就是希望两个人能够白头偕老,所以说古代结婚还是非常讲究的,而且洞房花烛夜需要做的事情也非常的多,不像现在很多的新婚夫妇新婚之夜什么都不做了,就是坐在床上数钱。

虽然古代也有闹洞房的,但是却并不像现代人那么不分轻重。他们只是简单的闹闹,目的是为了让新婚夫妇不那么尴尬,毕竟古代的新婚夫妻都是不认识的,如果没有人的话他们可能会觉得很尴尬,而现代人却已经完全把闹洞房的意义理解偏了,他们闹洞房的目的不再是为了新婚夫妻,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喜乐,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喜欢闹洞房。

闹洞房是从古便流传下来的一个风俗习惯,相传在古时候一位神仙看见了一个接新娘的队伍,但是却发现在队伍的后边跟着几个恶鬼,于是神仙便一直跟随在这个婚嫁队伍后面。最终在新娘新郎准备入洞房的时候,神仙将他们拦住,告诉他们说洞房当中有几个恶鬼正在等着他们俩,想要将你们害死。于是新郎新娘急忙问神仙应该怎么办,神仙说人怕鬼,鬼也怕人,要很多人前去洞房当中将洞房搞得热热闹闹将鬼吓走。于是新郎一家就照办了,后来还不放心,又留了几个人在门口蹲着听着房中的动静,这也就是后来听房的。后来人们听说了这个事情,在结婚的时候也会专门找一些人来闹洞房,一是为了驱除鬼,二是为了热热闹闹的,所以闹洞房这一习俗也就流传了下来。

随着到了21世纪的今天,早已证明了鬼神之说的不科学性,但是对于闹洞房这一习惯却并没有废除。不过现在很多地方,闹洞房这一风俗习惯搞得越来越低俗,越来越恶劣,令人们所厌恶。

大家在网上也看到了很多新闻报道,比如新郎和前来闹洞房的人,因为尺度太大打了起来,比如新娘要和公公接吻,比如伴娘应不堪在婚礼上受辱,直接选择跳楼,类似的新闻可以说是比比皆是。而且一些尺度没有这种高,但是也令人无法接受的还没有报道出来。因为这种新闻,女朋友去参加同学婚礼的时候很不放心,非要自己跟着去。

每到看到这种事情我都在想,婚礼是一件非常神圣幸福的事情,搞成这样真的合适吗?闹洞房这一行为到底还有必要存在吗?在我看来是没有必要的,闹洞房在我看来,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存在,应该尽早被剔除,毕竟现在能让婚礼热闹的事情有很多,没有必要非要闹洞房。

和古代的闹洞房相比,如今的闹洞房显得有点粗俗,而且大多数都是在针对新娘子和伴娘在起哄,让一些有不轨之心的坏人可以趁机做一些粗鲁的事。原本闹洞房最开始的本意为了驱邪避灾,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度变了意味。所幸人们的素质越来越高,不少在闹洞房时不少低俗的习俗也逐渐消失。

一、闹洞房这个传统的由来

相传在遥远的古代,紫微星来凡间游玩,看到一个新郎带着他的迎亲队伍去娶新娘,意外发现有一个恶鬼正跟着他们想要伺机做恶。担心恶鬼做坏事的紫微星就一路跟了上去,发现恶鬼一直在外面徘徊不敢进入,直到房间里只有新娘子和新郎两个人时,才潜入房中。

于是紫微星就告诉新郎的亲朋好友,房中有恶鬼作祟,但是这个鬼怕人气,让他们一起进入房间聊天打闹。果然,大家都进入房间后,恶鬼就只能放弃作恶离开了。这个故事被越传越广,闹洞房这个习俗也慢慢扩散开来了。

二、古代闹洞房比较雅

可能是因为古代对女子的清白比较重视,所以古代闹洞房都比较含蓄,不敢对新娘做什么过分的事的事。也就是喝杯交杯酒,吃个生饺子,问新娘一句“生不生”,而这时新娘也会含羞的说一句“生”。

三、现代闹洞房大多比较低俗

而如今闹洞房已经失去了曾经驱邪避灾的意义了,反而让一些人有了可趁之机,趁机发泄自己粗俗的欲望。不止针对新郎和新娘,有时候连伴娘也会一起遭了难,闹洞房的人乘机对新娘子和伴娘动手动脚,不少新闻都报道过这样的事情。之前就有新闻报道过,一个新娘因不满亲朋好友粗俗的闹洞房行为,当即提出这婚她不结了。如今的闹洞房对新娘子和伴娘非常不友好,不过慢慢的这样的事越来越少了。

闹洞房习俗始于先秦汉代时期,婚礼淳朴、肃穆。孔子在《礼记·曾子问》中描述当 闹洞房

时的嫁娶情景时说:“嫁女之家,三日不息烛,思相离也;娶归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反映了先秦婚礼的淳朴习尚,没有喧嚷纷闹大操大办的场面。入汉以后,社会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古板而沉闷的旧式婚礼,不再固守“三日不举乐”的古训,开始大操大办,使婚礼蒙上世俗的喜庆色彩。近人杨树达在《汉代婚丧礼俗考》一书中考证:“而为之宾客者,往往饮酒欢笑,言行无忌,如近世闹新房之所为者,汉时即已有之。”杨氏引汉末仲长统的《昌言》中的记载:“今嫁娶之会, 捶杖以督之戏谑醴以趣之情欲,宣*佚于广众之中,显阴私于新族之间,污风诡俗,生*长奸,莫此之甚,不可不断之也。”从中可知,闹房从其出现伊始,就被视为一种陋俗恶习。

是从先秦汉代时期开始的!!!!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是古人最看重的人生两大喜事。古时候男女青年结婚,洞房花烛之夜就会有人闹洞房,长此以往就形成了历久不衰的风俗。每当闹洞房之际,便是新人婚礼高潮之时,一时间,高朋满座,欢声笑语,热闹非凡。

洞房的称谓十分古老,据说源于原始社会的洞穴时代。后又叫帐房,现多称新房,但如今许多乡村仍沿袭洞房之说。但闹洞房的说法直到先秦时期才出现的。只不过当时婚礼十分淳朴、肃穆。孔子在《礼记·曾子问》中描述当时闹洞房的情景时说:“嫁女之家,三日不息烛,思相离也;娶归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这反映了先秦婚礼没有喧嚷纷闹大操大办的场面,有的只是淳朴的风尚,即便是有人闹洞房,恐怕也只能小闹一下。

汉朝开国以后,社会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这种虽然淳朴,但却显得古板而沉闷的传统婚礼,不再固守“三日不举乐”的先贤古训,开始大操大办,使婚礼蒙上世俗的喜庆色彩。据《汉代婚丧礼俗考》一书考证:“而为之宾客者,往往饮酒欢笑,言行无忌,如近世闹新房之所为者,汉时即已有之。”《汉书》也记载:“嫁娶之夕,男女无别。”这说明结婚那天晚上,大家不需要过分拘束,甚至可以暂时抛开传统礼节,为新婚夫妇助兴。

但是,当时各地闹洞房的方式不一,有的地方闹洞房时竟发生血案。例如根据东汉文人仲长统在《昌言》中的记载,当时人们对新郎官十分放肆,要求他做一些大胆动作。如果新郎不情愿,还可以用棒子敲打他,或者以灌酒的方式来“督促”他完成“任务”,“捶杖以督之戏谑,酒醴以趣之情欲。”对于新娘,也毫无顾忌,在大庭广众之下问一些粗话,“于稠众中,问以丑言。”这完全是任性而为,兴致一高便无法控制,以至于闹出乐极生悲的事故。

当时,汝南郡就发生过一起乐极生悲的事故。当时有一位叫张妙的人,到朋友杜士家喝喜酒,结果喝高了,闹洞房的时候干脆用绳子将新郎吊起来,棍棒交加。打了二十多下,新郎一命呜呼。转眼之间,喜事成了丧事。最后张妙被告上府衙,好在断案的官员仁慈,网开一面,“酒后相戏,原其本心,无贼害之意,宜减死。”张妙侥幸逃脱死罪,杜士却不能复活,真是活生生的悲剧。亲朋好友闹洞房制造气氛,也是成人之美。不过如果不注意限度,闹过了头,甚至酿成悲剧,则后悔莫及。

于是,仲长统的《昌言》中指责说:“今嫁娶之会,捶杖以督之戏谑醴以趣之情欲,宣*佚于广众之中,显阴私于新族之间,污风诡俗,生*长奸,莫此之甚,不可不断之也。”由此不难看出,此时闹洞房已经从先秦时期的淳朴风尚逐渐演变成为后来的一种陋俗恶习了。尽管如此,但是闹洞房还是成为沿袭下来的婚礼习俗。

说起来,闹洞房作为新婚一道重要“程序”,全过程包括“闹房”、“熏房”、“听房”三部曲,而闹房无疑是重头戏。在现代社会中,尤其是乡间村里,闹洞房更是司空见惯。但是,闹洞房都是要新人拜堂之后开始的,新人拜堂时,还是要讲究婚礼仪式的。

拜堂也称“拜天地”,又称拜高堂、拜花堂。古时候举行婚礼时,新郎新娘参拜天地后,复拜祖先及男方父母、尊长的仪式。也有将拜天地、拜祖先及父母和夫妻对拜都统称为拜堂。唐朝时,新婚之妇见舅姑,俗名拜堂。北宋时,新婚日先拜家庙,行合卺礼。至南宋,新婚夫妇牵巾到中堂先揭新娘盖头,然后“参拜堂,次诸家神及家庙,行参诸亲之礼”。元明清三朝一般在迎娶进门就要拜堂。

古代新人拜堂时,迎娶的人家要在家堂前置香烛,陈祖先牌位或遗像。摆上粮斗,内装五谷杂粮、花生、红枣等,上面帖双喜字。拜堂前,燃烛焚香、鸣爆竹奏乐,然后礼生育唱,新郎新娘就位跪拜,一拜天地,二拜父母,三夫妻对拜。交拜后这对新人就被送入洞房。然后,闹洞房就开始了。

古代婚礼仪式大都以其礼仪的隆重和场面的铺陈而吸引众多前来闹洞房的亲朋好友。通常以新婚当夜众亲友在洞房嬉闹新娘和新郎后,新人双双携手归寝为婚礼的最高潮。

古代时,此中滋生出一些乖情悖理的举动,因多发生在洞房里,故称为闹房、闹洞房、闹新房。由于这一习俗以新娘为主要逗趣对象,故又称闹新娘、耍新娘。这时候通常进行的活动有咬苹果、咬喜糖、走独木桥、夫唱妇随等。虽然不同的地区,活动的内容不完全相同,但给新人撒喜床的节目是必不可少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7547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8
下一篇2023-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