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理论,是自己总结的,应该在知乎上被叫做民科,理论如下:
吴语方言受官话影响较大的区域,即吴语区北部往往呈现所谓“软”的倾向,例如广为人知的吴侬软语:上海话,杭州话等浙江北部,江苏南部方言,以及江淮官话,在听感上显得更为软糯,而浙江中南部则不呈现这种倾向。且吴语口音的普通话也显得较为“软”。
你问吴语软不软?来来来来来来,浙江中北部有个地方叫诸暨
我觉得目前中国地域有一个问题,就是标签化很严重。提到东北,一群人开始黑东北人社会,提到河南大家开始黑井盖,提到上海,大家说小气精明难搞,提到北方,大家说彪悍,提到南方,大家说瘦弱,尤其是央视,以春晚为例,几十年来乐此不疲地消费南方口音,消费农民工,消费落后地区。巩汉林曾经有个小品,认为自己是东北人所以不好意思和女朋友说,怕丢脸,认为自己土,故而掩盖自己东北口音,让老妈改正盘腿坐姿。其他更不用提各种南方口音的梗,农民形象的刻板造型等等
可口可乐罐装上的文案,南京雅,杭州媚。。。说不上地域黑,我也没有多少反感,但是这种标签化真的很严重。
好了扯远了,这不是啥大事,仅仅是小小吐槽一番,我不是地域黑~
回到这个问题,什么是吴语?你问我什么是中文,我可能会给你念一段普通话,写一段简体字,能够最大程度代表中文,但是我问你什么是官话?你打算讲啥?东北话也是,河南话也是,四川话也是。。。。同理,吴语内部千差万别,十里不同音不是开玩笑的,一个市里上高中都能有不少互相听不懂的同学。
回到这个问题,别人不清楚,我诸暨人,至少当初我这一届高中毕业去上大学的时候,外地室友普遍反应都是“你们刚刚打电话的时候是在吵架吗?”“你们刚刚讲了啥,好凶啊”“你没事吧?我以为吵架了”
诸暨话很多第四声,说话很重,而且嗓门还挺大。。。车站里听大妈打电话就是一种灾难,耳膜贯穿。。。
有人看再录点诸暨话视频
诸暨人的确是对外来人口有歧视的,因为大唐那儿有大量外来人口进行劳动密集工作,也容易出点事儿啥的,所以口口相传也就自然而然有点,不过随着社会总体素质提高,这个也会减少。
而且诸暨人说话比较直来直去、在南方算是特例了、所以我们这里叫外来人一般都叫xx佬、因为诸暨人很重情重义所以诸暨人都很团结、在一个就是诸暨的性格和周围的城市有普遍的区别、诸暨人比较直、比较冲动、而且很豪爽、所以一般都很看不惯周围一些城市的小里小气、斤斤计较、
诸暨是个极其爆炸的城市,别说你外地人,就算在诸暨境内,很多镇大多都看不起诸暨城关,比如店口、枫桥、大唐、山下湖等等。比如店口,一个镇上有六家上市公司,就问你什么感觉。
钱多容易膨胀,就会容易变得居高临下。但实际上,当他出现歧视你的情况时,你回他一句“你算个什么东西?”可以对其造成相当大的伤害。
你看不起我?我也看不起你好吧,这才是面对部分诸暨人的正确态度。
还有千万不要去寻求他的尊重,他的尊重不值一分钱。当然法治社会,你可以选择报警,给他弄个行政拘留。
最近情况:
反正现在好很多了,但同时这种工人也少了,每年各袜厂最难的就是找做袜子的工人,如果他们感觉这个厂老板对他们不好,就直接走了,现在是老板努力留人了!相对十年前来说外来人口素质好很多了!但是黑点应该很难被抹掉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