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讨喜的南京方言——吴语

不讨喜的南京方言——吴语,第1张

  语言是人与人沟通最基本的工具,人们通过语言传递各种信息和文明成果,形成语言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中国汉语的基础上更是衍生出具有地方文化色彩的语言“方言”。在南京文化里使用的方言称之为“吴语”。

 吴语,又称江东话、江南话、吴越语。周朝至今有三千多年悠久历史,底蕴深厚。在中国分布于今浙江、江苏南部、上海、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福建北一角,使用人口约一亿。吴语是中国七大方言之一,有国际语言代码。

 从历史、文风、语言特性分析,吴语极近中古雅言,继承中古汉语的整齐八声调和三十六字母框架体系。现代吴语比官话具有更多古音因素,字音及语言要素与《切韵》《广韵》等古代韵书高度吻合。

 吴语保留全部浊音,保留平上去入的平仄音韵,部分地区保留尖团音分化,保留较多古汉语用字用语,文化价值高。吴语语法结构和普通话差别大,有数千个特有词汇,是江南人思维方式与文化涵养的集中体现。吴语与吴越文化血脉相连,“醉里吴音相媚好”。

 吴语是以上海话为共通语、以苏州音为标准音、以吴语区江南群城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四声八调清浊对立等正统存古的自然语言为古典语音规范、以江浙系人所作白话文为现代语法规范的江左江南汉民族共同语。通行于吴越江南,为吴语区文化情感之认同,为吴越文化之根基。

 吴语是中国最古老语言之一,其形成历史追溯到商末,从姬室东迁算起距今3200年历史。那时泰伯奔吴,泰伯、仲雍是周朝先祖周太王长子和次子,二人于太湖流域建立嫡系姬姓诸侯国吴国。孔子言“太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江南土着文明与古中原文明融合成先进吴文化。古吴语来源是上古汉语。

南京方言全集

首先教你问候语:“阿吃过啦?”

当你想说:“干什么”的时候,可以说:“革么斯啊?”

当你征求别人同意时,可以说:“阿行啊?”

注:以上的“阿”是南京话中“还”字的变音,类似的还有“阿好啦?”

“阿有毛病啊?”

你觉得别人讨厌,可以说“犯嫌”

你觉得什幺东西让你觉得恶心,可以说“癔怪拔辣地”或者说“ 窝赖”

你觉得很害怕时,可以对别人形容说“喝人拔辣地”

当你觉得外面很黑的话,可以说“喝七麻乌地”或者“ 乌七麻喝地”

当你觉得别人很大方的时候,可以说他“胎器”

当你觉得别人很小器的时候,可以说他“小儿阔”

“没有”应该说“幺的”

“糊涂”应该说“胡里八涂”

“一点”应该说“一得儿”

“哪边”应该说“哪块”

“找死”应该说“作死”

“硬”这个字的发音是“恩”

“轴”这个字的发音是“竹”

南京话里的“n、l”“sh、s”“ch、c”“zh、z”“ang、an”“eng、en”等音都是不分的。

物品的对应叫法:

玉米——“包卢” 勺子——“跳子” 癞蛤蟆——“癞大鼓子” 鞋子——“孩子” 厕所——“茅斯” 膝盖——“磕七头” 扫把——“条走” 簸箕——“搓拨” 抽屉——“抽地” 脑袋——“老瓜子” 流鼻涕——“脱鼻龙”……

最后提醒大家一句,如果你听到有人说你“甩”,别以为那是夸你帅,在南京话里,甩就是“ 二五”、“神经病”最后再罗嗦一句公共场合提倡说普通话:)

"啊懂啊''

洋盘:神气、得意的样子。

抠:吝啬。

胎气:大方。

漏脸:出风头。

兴:神气十足。

无歹:差劲,多用以形容人品不好。

赖白儿:赖皮。

我阁:差意。

歹:多。

一豆儿:少。

兮兮:助词,如神经兮兮、二五兮兮。

甩料:骂人语,指乱出风头或办事缺德,或反映行动迟钝。

能豆儿:逞能意,南京人多以“二亩地就出你这个能豆儿”语讥讽人。

二糊:笨。

刷刮:办事利索、快当。

古漆:意指深色,不发亮,如“看你身上脏的,古漆多厚的”。

拿乔:拿架子。如“看你拿乔的呕!”

犯嫌:讨厌,如“这个人真犯嫌”,即这个人真讨厌。

讨喜:被人喜欢。

蛮好:正好、很好。

打脚骨拐子来气:很生气。

来气:一般生气。

来事(发丝音):会出点子、想办法。

兴得一头核子(核发户喜):得意忘形。

哈:阿臾奉承意,如“他就会哈老板”。

浓冬:笨、累赘,如“这个人真浓冬”。

雷堆、雷大妈:均指笨。盖得勃儿:好。

通吃:统统、全部都好的意思,如“你这次考试如何?”“通吃!”

邪头八角(角发旮音):指言行不端。

二五郎当:马虎。

脏污:蛮横无理。

少一窍:不聪明。

猪头三:饥人用语,称胖人。

芦柴杆儿:形容某人干瘦。

老白儿:朋友。

挺尸:懒,不肯起床。

死;口语中用“死”字时,多表示“非常”、“特别”意,意为到了极点。

过世:人去世、死。

翘辨子:贬语,指人死。

光郎头:光头、秃头。

耳朵毛子:旧指妇女剪的一种短发型。

巴巴头:妇女的一种发型,即把头发梳拢,打结于脑后。

哪块:哪里。这块:这里。

老车(发菊音):老练、纯熟。如“他做事真叫老车”。

拉呱:脏、邋遢。

异怪:令人作呕。

玩把戏:耍手腕。

马即:立刻、马上。

出:奸滑,如“这个人太出”,即这个人太奸滑。

小奸小坏:形容人耍小滑。

孬好:好和坏,如“不管孬好,能用就行”。

歹怪:巧合、巧遇、碰巧。

装(发肿音):贬义词,指贪吃。

行瘟:无精打采。

夹巴螺丝:乱插嘴。

烧包:卖弄、炫耀。

咂味:取笑。

笃定:即稳拿,很有把握。

糊里巴涂:糊里糊涂。

沓:说,如“随口一沓,他就信了”。

丧德:缺德。

嘀嗒:交往、罗嗦意。

透鲜:适意、惬意。

砸锅:坏了事。

楼:差、不行。

哨:咕叨、夸夸其谈。

邪头邪尸:刺头,不走正道的人。

花干儿:沾花惹草之徒。

搬家家:一种儿童游戏。

癞蟆古子:蟾蜍。

恶癞:恶心、不好看。

刮白儿:拉家常。

抄:急。

须:急,如我“须死了”,即“我急死了”。

十达:不正经,如“你少十达”。

胖兮:长相好看,轻佻语。

刷:打。“刷你一个儿光”。

刷色:丢脸,如“这事真叫我刷色”。

牙疼话:即无关痛痒的话。

二哥:贬义词,六十年代中期较流行,专用对农民的戏称。

挑高箩的:收破烂的人。

鸡头果:小,小东西,如“这孩子真象个鸡头果”。

颗颗:疙瘩。

十三拳头高:形容人矮。

誊嘴:接吻。

啬:吝啬、抠,如“阿狗爹啬死了”。

不成猴子耳朵;不象样,如这个人做事简直不成猴子耳朵”。

翻秋:没事找事做,讥人语。

翻尸倒骨:贬义词,意为闲的无聊而滋事。

和尚道士:无正经事,游手好闲,如“张三一天到晚和尚道士的”。

老混:耳光,如“打了他个老混”。

揉(发四声):买账、理睬,如“我揉都不读你”。

二报:打小报告,如“他来个二报,够你受的”。

救火龙:救火、消防车。

南京话可爱称作:阔爱

南京方言的最大特点是带有亲切的“儿化音”。尽管地处江南,但由于南京是在苏皖两省交界地带,相比之下,江淮各地的方言对南京方言的影响远比吴越方言要大。所以,在语言学中,南京方言是应该属于北方方言系统中的江淮次方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2056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3
下一篇2023-08-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