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父母是凝聚儿女的根,父母在兄弟姐妹都要回来看爸妈的,所以总会相聚,能见面就有交流。
而如果有一天爸妈不在了,这种联系可能就会因此疏远了。父母在,家在,父母不在,家也就散了,这是很真实的写照。
2)不排除有些家庭,曾经隐藏着一些矛盾,父母在世时能帮忙调解,但是有一天这根纽带断了,冲突就会爆发,比如涉及到财产的分配,就容易出现分歧。
还有一些父母小时候偏心的,虽然不会摆在明面上,但不受宠的孩子可能心里一直有个疙瘩,在父母去世后和亲人的关系也愈加冷淡了,有的甚至老死不相往来。
3)父母不在的那天,儿女也都成家了,有的也都抱上了孙子,因为要照顾自己儿女的小家庭了,很多都随着儿女住,所以自己那一辈人想聚一聚,不太容易了。
4)由于地理的原因,哥姐弟妹都分布在不同的地区,虽然现在交通很方便 ,但是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了,很多腿脚也不是很方便,出一趟远门并不容易。通常都是家族里有红白喜事才能相见。
以上这些原因,其实都是非常现实的,中国人是最讲究亲情的,可是父母走了,很多都抵不过现实了,人情冷暖,在此时显露无疑。
糖果妈妈寄语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路;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父母一世恩,兄妹一生情。
其实这个问题还是因人而异的,有的家庭在父母走后反而更加团结了,但这样的家庭通常都有一个“主心骨”,或是大哥,或是大姐,能够凝聚家族力量。
有的以哥姐为尊,团圆年都会一起到哥姐家来团聚,就像当年父母在时一样;有的则是兄弟姐妹几个,平时相处不错的来往,合则两聚。
其实长大了想的多了就好了,不过如果想主动缓和也不错,大概就这几点:多让一步,但不当让的不能让,被挑衅时无视他,平时给他一些适当的关心,当他有事求到你头上的时候,也不要因为矛盾总拒绝,适当的帮助一下他。
我就是这么过来的。
小时候我和哥哥不是在一个地方长大的,他在父母身边长大,而我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
所以从小就没有什么感情基础,也因为这样后来他被父母送回家,要和我一起生活的时候,我们俩就产生了很多矛盾,经常打架。
有时候甚至分不清谁对谁错,两句小小的口角,我们就能打起来,简直是水火不容。
这个情况一直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那个时候,真的是什么都不相让,就连他有时候会找我帮忙,我都是统一的回复一个字,滚。
有种兄弟成仇的感觉。
后来长大一些了,有些懂事了,觉得俩兄弟之间这样,是让外人看笑话,就开始克制自己了。
我为了自己不和他打起来开始无视他,他所有的挑衅行为我都不会理,除非是超过了了我对他的底线。
这是在告诉他,因为我们两个是亲兄弟,所以我们之间有些底线不能碰,比如说我和其他人打架,他在旁边看笑话,这种时候我回家铁定会和他打起来然后把道理骂给他听。
在我长久的无视下,他自己暴躁不起来,也就渐渐的安静了。
并且从我想到这些以后他有事情找我帮忙的时候,能帮得上忙的一定帮,帮不上的我都会和他解释我的为难。
毕竟是两兄弟,我们是要相互扶持一辈子的。
后来他也懂事一些了,可能也想明白了一些事情,和外人发生矛盾的时候,也知道护着我了。
就这么一天天的改善,等我回过神来的时候,我们俩的关系已经很和谐了,偶尔的时候还会互相打电话聊天。
先说一下我的感受,感觉您的父母是不是比较忙,好像对于你们的管教会相对少一点,一般像手机这样的事情还是应该父母去做管教会更为合适一点。
至于您说的小时候什么都是您弄的,这个有点像我们说的苦劳当功劳的意思,在社会上苦劳都算不做功劳,家庭环境里也是一样,就好像父母说我养了你几十年,你应该报答我什么的,都是不对的,生育是人类繁衍的一种方式,选择这种方式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而不能作为报答的强求条件,所以养老问题一直都是道德约束为主。
至于您说的吵架问题,您和她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只是她比您晚出生了几年,客观上讲您与她之间是平等关系,所谓的兄妹、姐妹关系实际上是一种逻辑上的梳理,只是一般家庭教育中会给这个身份附加一定的责任,可常出现的问题是给予责任但不赋予权力,所以姐姐、哥哥的管教很多都是形同虚设,而且他(她)们本身也是孩子,很难做的那么全面又没有毛病,这种家庭教育的形式是不好的。所以您不要和妹妹吵架,也没有必要去让自己很伤心,犯不上。
至于家的概念,这是您的家庭没有错,只是早晚您都要离开它的,独立生活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所以对于这一点没有必要太过于执着,这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而且是必经阶段,既不要义愤填膺也不要过于抵触反感,平淡、客观的看待就好了。
至于您妹妹的教育问题,我觉得还是要和您父母谈一下,这样的状态对于她将来的学习和走向社会都是不好的,很容易吃亏,除非您的父母足以强大到护她一生周全,否则吃亏之时对她的打击会是非常严重的。
至于您和妹妹的关系,可以郑重的和她说一次,从现在开始,我们彼此是平等关系,我不会让着你,也不会管着你,如果你拿我当朋友,我们就是朋友,如果你拿我当敌人,我们就是敌人,对于我来说无所谓,全看你的选择。剩下的就是按照这个过程执行就好了,不过这个事情也是要在和父母谈的时候要说明的,在社会上没有人会让着她,所以鉴于她现在的脾气和状态,我要采取这样的方式来约束她。
人与人相处其实有个大原则,一个是不为难别人,另一个是不为难自己,两者如果有冲突了,尽量遵循第一条。
妈妈应该分两步处理这种事情:
1、当着兄弟俩的面,各打五十大板,只讲各方错在哪里,也就是当面只说双方错。
2、事后分别开导两人,给哥哥讲弟弟有多亲近,给弟弟说哥哥有多关心他,让双方感受到对方好的一面,也就是背后只说双方好。
或许很多人不明白,我为什么要妈妈通过以上两个步骤来劝解两兄弟,这里给大家举一个本人家庭正在经历的事情。
我的妈妈有一个哥哥(舅舅),有一个姐姐(大姨),也就是姥姥有三个孩子,原本都非常孝顺。但姥姥身为母亲,却在处理孩子之间矛盾的时候,不仅经常会当面偏袒一方,而且还会在背后说另一方的不好。举个例子,比如当妈妈和舅舅吵架后,在妈妈面前说舅舅如何不好;当妈妈和大姨发生矛盾后,又在大姨面前说妈妈怎么不对。
用爸爸之前的话来说,姥姥这样做原本是打算利用妈妈兄妹三人之间的矛盾来加深自己对整个家庭的掌控力,但却由于儿女之间长期心存怨恨,因此姥姥这种习惯也会最终导致自己老无所依。我原本不太理解爸爸的话,认为妈妈、舅舅和大姨之间虽有矛盾,但都是比较孝顺的人,应该不会对姥姥怎么样,结果呢?
去年姥爷过世,姥姥虽住在舅舅家里,但却因为自身习惯,经常会向大姨诉说舅舅哪里做得不好,导致大姨和舅舅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吵,甚至还牵涉到了舅母和表弟;后来姥姥住到大姨家里,又会向妈妈哭诉大姨家照顾不周,因此又牵涉到了姨夫和表姐;最后姥姥被妈妈接回家的结果也是一样,妈妈每隔一段时间不仅都会接到舅舅和大姨“质询”的电话,而且各方还会因为姥姥的抱怨而发生争执。
我之前最看不起那些不赡养老人的儿女,但目前这种事情却正要发生在家人身上。其实就我的亲身体会而言,舅舅、大姨和妈妈都不是那种不孝儿女,关键是姥姥这种处理儿女之间矛盾的方式,实在是不太恰当。如果换一种方式,可能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儿女之间团结友爱,其实也是老人的福分。综上,这也是我推荐用以上两个步骤处理兄弟俩吵架问题的主要原因。
大七八岁的兄妹之间存在年龄和认知的差距,所以在沟通和相处上可能会存在一些困难。以下是一些建议,可以帮助缓解这种情况:
1 理解彼此的差异:兄妹之间的年龄差距可能会导致不同的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理解这些差异,可以帮助你们更好地相处。
2 建立沟通:沟通是解决冲突的关键。尽可能地与你的兄妹交流你的想法和感受,并尝试理解他们的观点。
3 尊重彼此:尊重对方的意见和感受,避免使用攻击性的语言或行为。
4 学会妥协:在发生冲突时,学会妥协和解决问题。试着找到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案。
5 寻求外部帮助:如果冲突无法自行解决,可以考虑寻求家长或其他成年人的帮助。他们可以提供更具体的建议或介入调解。
最重要的是,尽量保持冷静和理解,以避免冲突升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