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荫记》《玉簪记》《彩楼记》等属于川剧经典片段。
川剧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传统戏曲剧种,距今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虽然如今的中国戏曲都在不断发展,可是川剧却反倒是遗失了许多传统的东西,如今很多川剧剧团都大多表演一些现代戏,反倒忽略了传统剧目。《白蛇传·金山寺》更是在国内外流传甚广。
基本介绍
川剧俗称川戏,主要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川渝云贵四省市的汉族地区,是融汇高腔、昆曲、胡琴(即皮黄)、弹戏(即梆子)和四川民间灯戏五种声腔艺术而成的传统剧种。
川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川剧脸谱,是川剧表演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历代川剧艺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川剧由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组成。
川剧分小生,须生,旦,花脸,丑角5个行当,各行当均有自成体系的功法程序,尤以“三小”,即小丑,小生,小旦的表演最具特色,在戏剧表现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创造,能充分体现中国戏曲虚实相生、遗形写意的美学特色。2006年5月20日,川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型川剧《夕照祁山》主创、主演人员简介
一、主创人员
编剧:魏明伦
1941年生于四川内江,现居成都。当代著名戏剧家、辞赋作家。1950年参加四川省自贡市川剧团,先后任演员、导演、编剧,著名川剧作家,被誉为“巴蜀鬼才”,14岁即开始发表习作,16岁即被“反右”株连,尽经坎坷。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脱颖而出,以“一戏一招”的创新精神先后写作《易胆大》《四姑娘》《潘金莲》《夕照祁山》《中国公主图兰朵》《变脸》《巴山秀才》(合作)、《岁岁重阳》(合作)等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戏曲文学剧本。其中《易胆大》与《潘金莲》破例双双荣获1981年全国优秀剧本奖。《巴山秀才》再获1983年全国优秀剧本奖;《巴山秀才》剧英译本在美国夏威夷大学学报发表,后收入王季思主编的《中国当代十大悲剧集》。
80年代末期开始写杂文,以其内涵与形式双重特殊引起文坛和社会反响,乃致出现“魏明伦是戏剧第一还是杂文第一”之说。
1987年新华社《半月谈》公布魏明伦为中国当代九大剧作家之一;1988年被天津《艺术家》评选为中国艺术界十大神秘人物之一。
导演:任庭芳
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原四川省川剧院副院长。从事川剧表演艺术五十余年,98年荣获四川省十佳演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川剧的振兴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主演的大型川剧《变脸》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并荣获文化大奖、文化表演奖,同时荣获上海“白玉兰”奖。1999年被自贡市川剧团特聘为客座导演,由他执导的大型川剧《易胆大》荣获首届中国川剧节金奖;《人迹秋霜》荣获第十一届中国人口文化奖戏曲银奖、最佳导演奖。2010——2011年先后参与并指导了大型川剧《鸣凤》、《风雨女人路》荣获重庆市舞台艺术精品工程。
二、主演人员
诸葛亮饰演者刘开逵
刘开逵自贡市川剧团国家二级演员,副团长兼工会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四川分会会员,自贡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八十年代步入艺坛,师从乐山市川剧团国家一级演员王开华魏明伦简介,专攻生角。先后在大型川剧《死神之吻》、《易胆大》等剧中饰演主角。98年在全川生角、净角、京剧、川剧、豫剧调演中他主演的川剧折子戏《斩经堂》、《访白袍》荣获银奖魏明伦简介,以圆润高亢的嗓音,细腻的表演,受到专家和观众好评。在大型原创川剧《刘光第》剧中,他所饰演的“刘光第”,2005年参加四川省新剧目展演荣获“优秀表演奖”;2007年参加第三届中国川剧节暨四川省第十二届振兴川剧调演荣获“表演奖”;2009年参加“向祖国汇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暨第三届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南北片)展演活动,荣获“参演剧目奖”。2010年被评为自贡市首届优秀专业技术人才。
魏延饰演者鲍小飞
自贡市川剧团国家二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四川分会会员。八十年代步入艺坛,主攻净角,以扎实的基功和宏亮的嗓音,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他擅长借鉴各门类的艺术特色,融合于饰演的人物中,曾在全川调演中获得多项大奖。2003年在四川省长富杯青年演员调演中因主演《芦花荡》而荣获“演员二等奖”。在大型原创川剧《刘光第》剧中,他所饰演的“刚毅”2005年参加四川省新剧目展演荣获“优秀表演奖”;2007年参加第三届中国川剧节暨四川省第十二届振兴川剧调演荣获“表演奖”; 2009年参加“向祖国汇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暨第三届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南北片)展演活动,荣获“参演剧目奖”。
四川省自贡市川剧团简介
自贡市川剧团五十年代为“艺锋剧社”,后更名为“自贡市川剧实验改进社”。一九五四年组建自贡市川剧团。一九五九年与“大安区川剧团”合并建立“自贡市川剧院”,一九七九年改院为团至今。
自贡市川剧团名角荟萃,行当整齐,是川剧“资阳河”流派的中心。剧团集中了川南锣鼓音乐高手,擅长演出高腔“帮、打、唱”剧目,实力雄厚,名家叠出。誉满全川,雄踞川南,与成都、重庆川剧界形成三足鼎立之势。1996年被四川省文化厅颁定为“一级剧团”,1999年被文化部作为“中国著名艺术表演团体”向国内外推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刘开逵
鲍小飞
加微信号:xijucn-com (或扫描二维码)为好友,好礼送不停!免费送戏票,纪念品,戏曲MP3播放器,戏曲动漫卡通玩偶,戏曲T恤,戏曲鼠标垫,手机壳等!准时为您推荐戏剧热点信息。
本文作者从①剧团构成模式的演变及现存状况、②演出市场呈现多层次立体发展的新格局、③演出剧目的多样化, 满足不同群体观众的需要、④认清形势, 努力开拓演出市场这四个方面对成都川剧的生存状况及发展趋势的状况进行了论述,其中①剧团构成模式的演变及现存状况又分别从国营大型剧院 (团)在川剧继承、改革、发展中的示范导向作用;民营职业川剧团是川剧演出市场的生力军;企业参与经营川剧演出市场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②又提出了三种方式:分别是企业投资联营模式、演出供销合同模式、雇佣及分帐管理模式。③(一个民营剧团一般都能演数百出剧目,民营剧团的剧目, 大约有这样三类:一是传统大幕戏, 二是连台本戏, 三是传统折子戏)。④作者提出了三个建议:在演出中发展川剧、努力营造川剧演出市场、在竞争中开拓演出市场。
本文作者从川剧的剧团、剧目、演出、市场等方面对成都川剧的生存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作者认为我们既不能盲目地悲观于国有剧团数量的下降, 也不狭隘地乐观于在全国获得了多少奖项,只有牢牢地扎根于巴蜀土壤, 获得四川观众的喜爱, 在舞台上, 在观众中, 才能永葆艺术生命。只有民营、国有等多种所有制剧团共同参与市场竞争,川剧才能得以振兴。
1、唱腔
川剧由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组成。其中,除灯调系源于本土外,其余均由外地传入。这五种声腔和为五种声腔伴奏的锣鼓、唢呐曲牌以及琴、笛曲谱等音乐形式。
2、行当
川剧分小生、旦角、生角、花脸、丑角5个行当,各行当均有自成体系的功法程序,尤以小生、小丑、旦角的表演最具特色,在戏剧表现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创造,能充分体现中国戏曲虚实相生、遗形写意的美学特色。
3、服饰
川剧戏装有很多种,蟒袍、靠子、官衣、褶子等,都对应有相对固定角色,什么角色穿什么衣服,有严格讲究。剧团历来对戏装都有严格而细致的分类,有所谓的“大衣”柜和“二衣”柜。大衣,就是剧中帝王将相、娘娘嫔妃、内阁大臣等所穿的服装,有蟒袍、官衣、蓝衫等;二衣。
4、妆容
川剧演员在演出前,要在面部用不同色彩绘成各种图案,以展示人物的身份、形貌、性格特征。历史上川剧没有专职的脸谱画师,演员都是自己绘制脸谱。在保持剧中人物基本特征的前提下,演员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创造性地绘制脸谱,以取得吸引观众注意的效果。
5、乐器
川戏锣鼓,是川剧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使用乐器共有二十多种,常用的可简为小鼓、堂鼓、大锣、大钹、小锣(兼铰子),统称为“五方”,加上弦乐、唢呐为六方,由小鼓指挥。这是去农村演出的轻便乐队。锣鼓曲牌有三百支左右。
扩展资料:
对于川剧的保护:
1、创新
潼南戏曲协会保持了传统剧目的演出,与县检察院联手创作并首演了《情怀》,以“川剧反腐”,不啻为一大创造。潼南县委、县政府把川剧传承和创新,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不仅把它列入文化建设规划,而且把方向、提要求,舍得投入、鼓励创新。
2、展演
2015年12月27日,由四川省精神文明办公室、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教育厅主办,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四川省川剧院、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都市教育局承办的 “四川省首届中小学川剧传习普及展演”在四川省川剧院举行。
3、保存
为更好地传承川剧艺术,让川剧剧目这份珍贵的遗产得以继承保留,传诸后世。对川剧传统剧目开展了一系列地整理、保存工作,并加以出版。其中,《川剧传统剧目集成》自2009年整理出版以来,已整理出版15卷。
4、保护
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传习与展示基地,向10家院团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传习展示基地”,便于川剧的传承保护工作在全川范围内更加全面的开展。启动“川剧河道艺术抢救保护”项目等。
-川剧
1875年至1908年间,成都成立戏曲改良公会,川剧名角康子林、周名超,文人作家黄吉安均是该会成员。该会邀请川中名士,编创剧本,推广了赵熙编写的《情探》。
该会要求演出规范化,改包银制为分账制,建立新的管理制度,对演员实行考核等。这些措施对推动戏曲改良,促进川剧的提高与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外来声腔合流过程中,外籍艺人来川授艺或建立戏班,起到了推动作用。1875年至1908年间,就有陕班艺人查来喜到桂华科社授艺,学生一般以学戏为主,各声腔就融汇在学生的技艺之中。
如名丑岳春,擅长昆、高、胡、弹诸腔,熟谙小丑、小生表演技法。他与生角萧遐亭、净角罗开堂、鼓师彭华庭在三字科社培养了傅三乾、蒋润堂、蔡三品等一大批多腔演员。
1910年,主唱高腔戏班的宴乐、长乐、宾乐、翠华,演唱昆腔、弹戏、胡琴为主的太洪、舒颐和彩华等戏班,经过协商,自愿组成三庆会,使五种声腔融汇于一炉。
三庆会拥有康子林、萧楷成、唐广体、唐德彝、周名超、刘芷美、雷泽江等一批名角。其中,被尊称为“康圣人”的康子林8岁学艺,12岁登台,名噪剧坛,是当时名副其实的名角。
三庆会由长乐、宴乐、宾乐、顺乐、翠华、彩华、桂春、太洪等班社协议组成,包括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戏各腔和生、旦、净、末、丑5个行当共180多人。
康子林领导的三庆会在组织和制度上采取了一些进步措施,并大胆整理旧戏,编制新戏,对川剧艺术的革新与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在继承保留川剧传统戏的同时,三庆会创造性上演了《述秋瑾事》、《武昌光复记》、《西太后》等戏。
三庆会还附设有精研社和升平堂,先后培养了唐荫甫、白玉琼、周慕莲、周企何等一代演员。三庆会的成立,使历史上已经出现的各声腔合流的局面,得到了充分发展。
川剧的五腔共和,使剧种的艺术具有更大的优势,涌现了黄吉安、尹仲锡、赵熙、冉樵子等一大批剧作家。各腔系、各流派的表演技巧,使川剧即有高亢激昂、火爆豪放的唱腔,又有细腻入微、抒情风趣的表演。
川剧由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组成。其中,除灯调系源于本土外,其余均由外地传入。这五种声腔和为五种声腔伴奏的锣鼓、唢呐曲牌以及琴、笛曲谱等音乐形式。
川剧音乐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她囊括吸收了全国戏曲各大声腔体系的营养,与四川的地方语言、声韵、音乐融汇结合,衍变形成形式多样、曲牌丰富、结构严谨、风格迥异的地方戏曲音乐。
川剧尤其在表演技巧方面,创造了变脸、变髯口、藏刀、踢慧眼、梭台口、打叉和扇子功、褶子功、翎子功、水发功、水袖功等匠心独创、风格特异的表演技艺。
还涌现出了岳春、杨素兰、康了林、唐广体、萧楷成、周名超、刘子美、周慕莲等一大批著名演员的拿手好戏、绝招特技等,把川剧的表演艺术推向了一个高峰。
变脸是川剧表演的特技之一,用于揭示剧中人物的内心及思想感情的变化,即把不可见、不可感的抽象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变成可见、可感的具体形象——脸谱。
最初的脸谱是纸壳面具,后经改良,发展为草纸绘制的脸谱,表演时以烟火或折扇掩护,层层揭去脸谱,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变脸绝技的飞速发展,制作脸谱的材料也发展成为现在使用的绸缎面料,极大地方便了演员的表演。
变脸脸谱会选用一些不知名人士,包括侠士、鬼怪之类的造型,而人们所熟知的脸谱,如关公、曹操、包公等人物的脸谱一般不用于变脸。
绘制变脸脸谱笔锋要锐利、粗犷,颜色对比要强烈,这样才能形成炫目的礼堂效果,在设色寓意的设计上,要以剧中人物的道德品质和角色种类为依据,或歌颂赞扬、或揭露讽刺、或鞭挞批判,或贬或褒,全都可以从脸谱色彩中反映出来。
变脸的手法大体上分为抹脸、吹脸、扯脸三种。此外,最有名的要数彭登怀创造的运气变脸。
1951年,彭登怀出生在四川资阳祥符镇一个戏迷之家。父亲是个戏迷,一有川戏演出,他都要把儿子扛上背跑去看。就这样,彭登怀幼小的心灵埋下了痴迷川剧的种子。8岁时,彭登怀就已能登台演戏,成了镇上的小明星。
1962年,四川省川剧团在资阳招生时,彭登怀被顺利录取。进入剧团后,彭登怀不仅刻苦学习川剧表演,而且深受变脸艺术的吸引,立志要学会这一绝技。后来,他成了该团年龄最小的变脸演员和顶梁柱。
在一次演出《水漫金山寺》时,彭登怀又在戏里展示了12变化的绝技,变了12张脸露出本脸后,又连续变回3张脸。
20世纪末,彭登怀创造了在25秒之内变14张脸、露出本脸后再变回4张脸谱的奇迹,在我国变脸艺术中独占鳌头。
面对镜头和周围数以千计的火眼金睛,不用转头,不用挡面,不用传统的习惯动作,在情绪的驱动下,一张张或险恶、或狰狞、或虚假、或真诚、或慈善的面像,幻化在大千世界。
让变脸艺术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是许多一代又一代变脸艺人的梦想。这梦想终于在彭登怀的身上得以实现。川剧变脸艺术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魅力在国内逐渐崭露头角,被众多艺术家称其为“国粹”、“国宝”。
川剧变脸艺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艺术殿堂里的一朵奇葩,在国际舞台上也大放异彩。
彭登怀先后出访了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巴西、马来西亚等28个国家和地区,受到38个国家元首的亲切接见,在与9个国家总统握手时表演变脸,元首们当场叫绝,纷纷称其为中华一绝、世界一绝。
彭登怀通过神奇的变脸,让无数的世界人民因此接触到了川剧,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巨大魅力,这对我国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也是一个极大地推进。
有的川剧演员还创造了不少绝技,如托举、开慧眼、变脸、钻火圈、藏刀等,善于利用绝技创造人物,令人叹为观止、美不胜收。
川剧的表演艺术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并逐渐形成了一套完美的表演程式,表演真实细腻,幽默风趣,生活气息浓郁,深受群众喜爱。
川剧的剧目繁多,早有“唐三千,宋八百,数不完的三列国”之说。其中要以高腔部分的遗产最为丰富,艺术特色亦最显著。
传统剧目有“五袍”的是《青袍记》、《黄袍记》、《白袍记》、《红袍记》、《绿袍记》;“四柱”的是《碰天柱》、《水晶柱》、《炮烙柱》、《五行柱》,以及江湖十八本等。还有川剧界公认的四大本头,就是《琵琶记》、《金印记》、《红梅记》、《投笔记》,有的是其他剧种失传的剧目。
1949年后,经过整理,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川剧剧目,如《柳荫记》、《玉簪记》、《彩楼记》等。《彩楼记》与《柳荫记》、《玉簪记》并称为川剧“三记”。
《柳荫记》原名《双蝴蝶》,又名《梁山伯与祝英台》。元杂剧《祝英台死嫁梁山伯》、明传奇《同窗记》都演过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诠释了爱情的真谛,用川剧高腔长出来,发自肺腑,感人至深。
川剧变脸
川戏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戏曲算重要一支。中国地方戏曲之多,品种之丰富,在平民百姓中影响之广大,世无二致。且不说京、越、黄梅、豫、平、沪等业已成气候大流者,单就粤、汉、楚、秦腔、川、晋、昆曲、婺、二人转、采茶调、花鼓等等,也可谓是百花齐放,精彩纷呈。
上述诸众戏曲中,川戏自有其悠久历史和独特个性,但同时也存在表现形式上的不足。
记得第一次看川戏,是在十几年前的乐山。在四川盆地地区,几乎每个县(少数民族县例外)都有过川剧团。乐山不仅有川剧团,而且团中还不乏名角。当时戏文的内容已有些模糊,唯一印象是川戏角儿念台词时多一惊一乍,唱时亦多假声,且有帮腔。最难忘的是变脸,一曲戏中,变脸竟达数次。之后,又不同程度地接触到川戏的曲目和一些角色演员,渐渐地,楚人作蜀声,由鄂入川的我,也能吼上几嗓子。
其实,论历史,川戏的诞生比京剧早上好几百年。当初四大徽班晋京时在清末,而川戏的成型发展可推至明初元末,被明代梨园乃至文士推为“乐府当朝第一人”的明金陵指挥史陈铎在他的许多有关作品文字中,对川戏曾有过相当多的评价和介绍。虽然川戏在陈铎的笔下有些许不堪入流甚至略带嘲讽的意味,但至少可以证明,川戏作为一地方戏种,明时不仅已形成体系,而且还出川流传至江淮各地。号称“乐王”的陈铎本是金陵人氏,亦久居金陵从未入川,想来他对川戏如此细致的描述,也只能是在当地观看之后才能作出。
不过,从陈铎当时作品的描述中还可以看到,川戏在这悠长的数百年中,变化不大,鲜有创新。依然是“一声蛮了一声细。一句高了一句低”,“一声唱聒的耳挣,重敷演一句话,缠的头红不捅移。夹着声施展喉咙,细草字儿念了又念”,以致于陈铎当初定位川戏的“士夫人见了羞,村浊人见了喜”,“专供市井歪衣饭,罕见官员大酒席”的境况,并未有多大改观。川戏始终居于地方,难得上大台面,究其因,窃亦以为,俗有余而雅不足。
前几年,川籍北京作家曾明了女士来蓉,茶话时,聊到了川戏。曾女士说起初对川戏,伊并没有多少好感,主要原因是觉得川戏的表现形式有些难接受,比方大喊大叫,假声过多,给人一种声嘶力竭,磕磕绊绊的感觉。后来,她在四川隆昌老家还是耐着性子看了一整曲,结果,在场众多观众中,倒是她自己入戏最深以至泪流满面。曾女士的动容,让台上演员下来紧拉住双手,连唤知音难求。可见,川戏的内容并不乏感染力。好在曾本川人,尚能耐了性子看,外省人就不见得了。明代著名文人王世贞在其《艺苑卮言》中就曾写道,川籍明朝状元杨慎可谓才情盖世,但他所撰的《洞天元记》、《陶情乐府》等剧目,虽在川中流脍人口,却始终不见当朝同侪的肯定和得到推广,远不如王实甫、马致远之流的曲目传唱广泛,主要原因也是“杨本蜀人,不解南北本腔”,在语言表现形式上,制约了内容的传播。
数年前,巴蜀鬼才魏明伦新编川戏《潘金莲》,火过一阵子,那也是因了内容强力冲击效应。《潘金莲》之后之所以未能像京戏等多种名曲那样得以长期保留,流传不辍,形式的制约使然,又是一例。
在此,我们不妨设问一下:为何川戏历史早于许多地方戏,也包括京戏,可就是走不出川,甚至在川内也逐步在丧失观众呢?答案或许很多,但其表现形式的制约仍是主要的。我们之中有很多人能唱出京戏、黄梅戏乃至越剧中大段大段的戏文,可有几人能唱出川戏的一大段?秦腔,陕西的百姓可以唱上几段;楚剧,湖北人亦能哼上几折;花鼓戏,二人转,采茶戏更不用说。偏是川戏,四川的百姓多是唱不了的。由此可见,无论台上台下,戏曲的参与互娱功能是十分重要的。由欣赏到参与,由参与再到欣赏,这是一个联动的过程,而川戏很缺少这一功能。
如今,人类文化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人们处于这一知识及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冷不丁就会遭受到一些新的艺术形式及新信息的冲击,负载重重的社会对于传统的东西,几乎没有更多的精力去主动承受或作更无现实意义的延伸。川戏作为几百年一贯制的“市井”及百姓文化,也愈来愈褪却了昔日光彩,“上市”不易,“下市”不甘,逐渐陷入两难境地。唯今之计,只期望川戏从业者,能于川剧数百年的传统之中,找到升华的契机或吸纳其他剧种的精华与长处,重正音韵,赋予其内容和表现形式上更多的新意,让形式与内容在一个和谐融洽的层面上得到完全统一,在保持传统技艺之时,以流畅、清新、大方之泉,汇入原有的机智、幽默、智慧之风,老树发新枝,发扬光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