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浔古镇,地址: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人瑞路51号。
简介:南浔镇位于浙江省北部,湖州市东部,东北部与江苏省苏州市毗邻,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属太湖流域和杭嘉湖平原,居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腹地。南浔镇是千年文化古镇,中国十大魅力名镇,浙江省百强镇,全国工业千强镇之一。 南浔镇是南浔区政府的所在地,地处长江三角洲杭嘉湖。
2、张石铭旧居,地址: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东街90号斜对面。
简介:位于南浔镇南西街,占地4792平方米,有五落四进和中、西各式楼房150间,其风格奇特、结构恢宏,工艺精湛,众多精美生动的木雕、砖雕、石雕以及从法国进口的玻璃刻花等,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民俗建筑和文物价值。
3、南浔史馆,地址:浙江省湖州市南浔西街79号。
简介:位于南浔西街79号,原为南浔商会旧址,始建于1926年,为三进中西合壁建筑风格的建筑物。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
南浔特有的习俗
一 裹粽子
清明节前家家淘米裹粽子。淘净糯米,用箬叶将粽子包成三角、四角、尖脚形状,有枣子粽(放入红枣或蜜枣)、豆沙粽、肉粽等。四只、五只结成串入大锅旺火水煮,随时加水,等粽子熟后焖过夜,沥起挂于竹竿或绳子上。头清明游含山,就带几串粽子;清明过后出田畔带粽子作“地三饲(小点心)”;招待客人吃粽子。本地谚语有:“正月里踢毽子,二月里放鹞子,三月里淘米裹粽子”之说。
二 做清明圆子
所谓清明圆子,用对粳对糯米粉制作,一是青、二是白。青圆子是米粉,掺淖熟后用生石灰粉渍过的南瓜藤青叶制成。清明圆子不嵌馅,做成茧状,所以又叫茧儿圆子。本镇南边(与桐乡交界的)村坊,将清明圆子做成两头尖尖的。乡下有句俗语:“清明圆子两头尖,吃下得要发癫。”意思是清明时正值阳春三月,万物生机,人也朝气蓬勃,特指到含山轧蚕花之举,打拳、橾踏白船、托武石(撑杆)、轧闹猛,山上山下,不分男女老幼。所有的人都欢欣若狂,看似癫狂。
清明圆子做生肖。农家在做清明圆子时,用青、白两种粉团捏成十二生肖。青色的龙、猴、鸡,白色的羊、兔,花斑的牛、猪、狗等,用半颗赤豆或野黑豆(俗称羊眼乌珠豆)做动物眼睛,蒸熟等凉干后从蒸架上取下。在做动物时,还特地做几只猫。猫虽不属生肖,但蚕猫是农家的吉祥物;另外再做一座“茧山”。这些和清明圆子一起装入蒸笪或盘内拜财神利市、蚕花五圣,祈求蚕花廿四分。根据习俗,放在灶山上的清明生肖和年糕(时已风干),到立夏时放入油锅炸给小孩吃,意为吃了不疰夏。
三 熯甜麦塌饼
甜麦塌饼是练市特产,练市人于清明、立夏有吃甜麦塌饼的习俗。用白婆子草或捻线头草(这两种草的叶子撕开都有绵状绒丝),煮熟连汤和入米粉(粳米糯米各半),反复揉匀,捏成窝窝团块,上锅蒸透,待凉后,慢慢和入芽麦粉(又称甜麦粉)适量,不可太多,甜麦太多使粉团变得稀烂粘手,不易做饼。揉甜麦熟粉团时也不能过凉,否则揉搓不匀,使饼内起硬块。做成圆饼后,撒上少些芝麻,用油在熯盘内将饼反复熯成嫩黄为止,熯饼时可加入少些白糖水,味道更甜。在饼中放入核桃、豆沙或黑芝麻馅,味为更佳。甜麦塌饼是一大地方特色食品。现从清明至立夏,街上有几个用三轮车设摊一边熯一边卖的;湖州,苏杭、上海等地的客人,在清明节也喜欢到练市来尝尝甜麦塌饼,或带上一些赠送亲戚朋友。
四 轧蚕花
头清明游含山,是镇域一年一度百姓的盛事。男女老幼,带上粽子或乘船或行走至含山。含山塘停满载客农船,塘港里踏白船往来若飞
打拳船彩旗飘扬,鸣锣击鼓,张拳舞戟;还有标竿船,拜香会船。山上山下人群闹猛非凡。生意人叫卖声时起时伏:卖甘蔗的、卖馄饨的、、卖梨膏糖的、卖糖葫芦的、卖煮辣豆腐干的;还有杂耍的,推大洋板的,耍猴的,卖洋卵泡、口哨、玩具刀枪的,让人眼花缭乱。
人们最喜爱的是纸扎绢扎的彩色蚕花,卖一束带回家,放在蚕匾中,祈求蚕花廿四分;女青年买一朵插于发间,男青年买一朵戴在帽沿上。
信男信女在庙内和塔前烧香念佛,保佑平安。拜祭“蚕花五圣”祈求蚕茧丰收。
旧时轧蚕花时,相传有“摸蚕花奶奶”的陋俗。在男女倾轧的过程中,允许摸女性的乳房,据说取其“摸发摸发,越摸越发”(蚕花发)之意,辛亥革命前后盛行,抗日战争以后渐衰(《湖州风情》)。
五 蚕花节
以蚕乡蚕事风俗为基调的湖州含山蚕花节,自1993年正式创办,融远古现代于一体。民俗风情与旅游观赏相结合,不断推陈出新,创新创意,弘扬南太湖的民俗文化,形成了一道绚丽夺目,灿烂纷呈的民俗风情风景线。每逢蚕花节开幕,吸引了全国各地和海内外众多宾客来湖旅游观赏,三五万游客先后汇集含山,地方领导主持开幕式。其间除当地蚕民固有的戴蚕花、轧蚕花、祭蚕花娘娘,吃蚕花饭等民间风俗活动外,已由蚕花节主办单位融入现代的统一组织活动。其中采用飞行器在含山上空来回飞翔,洒落万余朵蚕花空中缓缓飘飞,降落在幸运的游客头上。以歌舞形式组织百名蚕娘祭蚕神,评选出“金蚕花姑娘”;举行富有传奇色彩的蚕花娘娘真身地揭碑仪式;传统的擂台船,船拳及标杆船等活动,已被国家体育总局列为地方特种拳种。船拳以练市镇钟家墩拳船最为著名。
蚕花节上新增民俗风情蚕事活动与民俗风情旅游活动相结合的项目:如“背蚕娘”、“打蚕龙”(柴龙—蚕宝宝吐丝结茧之用)、“划菱桶”、“挑蚕花”等。
蚕花节创办以来,至2010年,已举办10届。是日,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停满含山四周。
六 上 坟
上坟祭扫,焚褚锭(褚以白阡切为陌锭,以金银纸箔糊成,谓之冥资,古明器遗意),省茔域辟草莱,添土悬纸幡(谓之飘白或曰籍以招魂),归而以馂余燕诸族人(谓之上坟酒)-(《练溪文献》)。清明上坟是一大民俗活动,镇域百姓世代崇尚孝道,清明节家家对祖先都要祭扫一番。清明满格夜置荤素菜肴,摆放盅筷,焚烧纸箔与佛经,隆重祭奠。清明节上坟祭扫有(前三后四)之说,就是清明节前三天和后四天都可以上坟祭扫的,全家老幼带上供品上坟扫墓,并为祖坟增添新土,名为“加土”,本地客籍人上坟则掘两块升箩形土块对合在坟顶。殡葬改革后,都用彩色纸幡悬挂坟上(现为亭子式墓茔)或坟树上。这一切意在表明子孙们已为故人上过坟了。本地有一首民谣《孟姜女思夫》,其中第三段唱的:“三月里来是清明,桃红柳绿正当春,人家坟上飘白纸,孟姜女家坟上冷清清”,说的是因范喜良被征劳役筑长城,清明时节不归家的景象。
旧时,本地官宦,富人家的坟地构筑豪华,选择“风水宝地”圈地上十上百亩,专门请人常年帮助管理墓地,墓主并与之结交“坟亲”。
七 赶白虎
食螺(谓之挑青,乌青志病蚕谓之青娘,故痛绝之),晚则以壳散屋上(谓之赶白虎);门前撒石灰作弓矢形(驱蚕祟也)--(《练溪文献》)。寒食日这天夜饭称“清明夜饭”,本地有谚语:“年夜饭要晏,清明夜饭要早”。因晚饭后还有许多准备(撒螺蛳壳、撒石灰、有拳船踏白船的村坊要在晚饭后预练一番)。清明夜饭吃螺蛳称“挑青娘”;食后将壳撒在屋顶上,称“赶白虎”。也称预防房檐房椽上生瓦刺(虫)。门前道地上用石灰画一大框,在框内画上弓箭、大刀、画戟等兵器,用于驱邪避祟保平安。现清明撒石灰已废除,吃螺蛳撒螺蛳壳风俗至今还流传。
抖音本来是个娱乐性的小视频,但是里面现在好多都变异了,有些主播在里面畅所欲言的发表爱情观、情感路线,请那些主播们收收吧,不要说的那么好,你们自己就可以把自己的感情、家庭处理的很好吗?很多时候,你们发表的视频演讲,不仅帮助不了人,反而害了很多年轻一代的**姐们,甚至可能导致一个婚姻家庭的感情破裂、甚至破灭一个家庭!那些发表情感的主播们,积点德吧!
我认为游客们之所以到南浔,“魂都丢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们都知道,南浔古镇位于湖州市南浔区,地处江浙两省交界处。明清时期为江南蚕丝名镇,是一个人文资源充足、中西建筑合璧的江南古镇,可以看得出这个地方的独特性和具有独特的欣赏性,况且,我们可以说南浔古镇素有“文化之邦”和“诗书之乡”之称,在这里也出现过许多著名人物,“西泠印社”发起人之一张石铭,著名诗人、散文家徐迟等。
在地形方面,南浔区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平原,地势较低,平均海拔在5米以下,这也是地理地形方面独特的优势了,可以说,这个地理地貌也让我们感受到江南地区的一些特点,既具有风景美,也有着文化感,让人们在这里走着有着浓厚的人文情怀,也有着陶冶自己情陶的作用,这也有着一些方面。
同时呢,这里的也会有很多水乡,这也是吸引人的一个方面。可以说,从清晨到日暮,南浔的时光美好的让人忘记了围墙外的嘈杂。这里原生居民的生活状态始终未改,河中的浣洗,河边的早茶,行走在石板路上,感受百间楼无穷的古朴与温美,让人沉醉其中,奢望着一天的时间能过得慢一点,想好好地享受这里的美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