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障碍症的如何治疗

情感障碍症的如何治疗,第1张

1、西医药治疗

(1)单相性精神障碍

①抗抑郁药:阿密替林,50-300mg/日;本甲替林,50—150mg/日;丙咪嗪,50-300mg/日;用药2-4周。必要时辅以抗精神病药物,如甲硫哒嚎300mg/日,分2-3次口服,或氨矾噻吨口服或肌注30mg/日,每日分2—3次用。

②心理治疗:对于急性忧郁期有所缓解的病例,采用短程个别心理治疗,可有助于改进患者的应付技巧。夫妇治疗可有助于解决双方的矛盾冲突。长程心理治疗似乎并不合适,除非有明显的人格障碍。

(2)躁狂性精神障碍:躁狂性精神障碍往往是一种急诊情况,最好住院处理;而轻躁狂则可门诊治疗。

①口服碳酸锂300mg,每日2-3次开始,在7-10日内增加到血锂浓度0.8—1.5mg/L为止。有时需要同时肌注氟哌啶醇5-10mg(可多达60mg/日)或并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直到躁狂症状得控制为止。

②对于躁狂抑郁症的混合状态,用抗精神病药与锂盐合并治疗,并停用抗精神病药物

③严重精神病性兴奋及混合状态的另一治疗方法为:卡马西平1200mg/日,单次躁狂发作的治疗应至少持续6个月。

④频繁发作的复发性双相障碍最好予以不限期的锂剂维持,血浓度保持在0.4—0.8mg/L,一般服用600-1500mg/日。

⑤轻躁狂波动或混合状态,可并用氯丙嗪或甲硫哒嗪50-300mg/日,数日或数周1次。

⑥治疗双相障碍的抑郁,仍是用锂盐为好,对轻症发作尽量避免应用抗抑郁药,而对中等度发作可应用抗抑郁药。

2、中医药治疗

(1)肝郁气滞:精神抑郁、情绪不宁、沉默不语、善怒易哭、时时态息胸胁胀闷、舌质淡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行气导滞。

方药:柴胡10克、枳壳10克、香附12克、白芍15克、厚朴9克、菖蒲15克、远志6克、郁金10克。

(2)痰浊蒙窍:神情呆滞、沉默痴呆、喃喃自语、或多疑多虑、哭笑无常、舌淡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豁痰开窍,清心安神。

方药:水牛角30克、麦冬12克、钩膳15克、远志6克、石菖蒲10克、川贝母6克、鲜竹沥12克、胆南星6克、天竺黄10克。

(3)气虚痰结:情感淡漠、不动不语、甚则呆若木鸡、傻笑自语、思维混乱、甚则妄见妄闻、自责自罪、面色萎黄、气短无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

治法:益气健脾,涤痰宜窍。

方药:党参12克、茯苓15克、生白术11克、清半夏12克、陈皮10克、胆南星6克、枳实9克、石菖蒲12克、淡竹茹12克、郁金6克。

(4)心脾两虚:病程漫长、迁延日久、面色苍白无华、少动懒言、神思恍惚、心悸易惊、善悲欲哭、意志衰退、妄想妄见妄闻、夜寐梦多、不思饮食、便溏舌质淡、舌体胖大且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而弱。

治法:健脾益气,养心安神。

方药:人参12克、炙黄芪12克、全当归12克、川芎9克、茯苓15克、炙远志6克、柏子仁12克、酸枣仁12克、五味子5克、甘草5克、肉桂10克。

(5)心肝火炽:洋洋自得、口若悬河、谈笑风生、稍有拂意则勃然大怒、暴跳如雷、甚或毁物伤人、倏忽转怒为喜,终日忙碌毫无倦容、事无巨细不知所终,舌边尖红或尖红起刺、苔薄黄或薄腻而燥、脉弦数。

治法:清心泻火,养心安神。

方药:龙胆草12克、川黄连10克、山栀12克、连翘12克、芦荟10克、生龙齿30克、珍珠母30克、白芍15克、生地15克、柏于仁15克、琥珀屑5克。

(6)痰火上扰烦躁易怒;昼夕无寐、语无论次、狂乱奔走、力敌众人、冒骂不避亲疏、面红目赤、舌边尖红苔黄腻糙燥乏津、脉滑数。

治法:清心涤痰,宁神定志。

方药:黄连15克、黄芩12克、龙胆草12克、鲜竹茹12克、石菖蒲10克、胆星9克、远志6克、茯神木10克、生铁落20克、丹参10克、朱砂6克、玄参10克、麦冬10克。

(7)阳明腑热、裸体袒胸、旁若无人、狂笑歌号、叫骂不迭、毁物伤人、骁勇倍常、大便秘结、蓬头垢面、口秽喷人、苔黄腻燥裂或上罩焦黑苔、脉沉实有力。

治法:通腑泄热。

方药:生大黄10克、玄明粉12克、炒枳实6克、黄连9克、山栀10克、鲜竹茹12克、玄参10克、天花粉14克、代赭石15克、生龙齿15克。

(8)包络脉淤:少寐易惊、疑虑丛生、妄见妄闻、言语支离、容色晦黯、舌青紫或有淤斑苔薄骨、脉小弦或细涩。

治法:疏淤通络。

方药:桃仁10克、红花10克、柴胡10克、赤芍药10克、制香附12克、石菖蒲10克、丹参10克、郁金9克、琥珀粉5克、大黄6克。

(9)心肾失济:狂病久延、时作时止、势已轻瘥、妄言妄为、呼之已能自制、寝不安寐、烦惋焦躁、面红升火、口干便难、舌火红无苔有剥裂、脉细数。

治法:育阴潜阳,交通心肾。

方药:黄连10克、牛黄6克、黄芩10克、生地黄15克、阿胶6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人参10克、茯神木10克、酸枣仁15克、柏子仁10克、远志6克、石菖蒲10克、生龙齿15克、琥珀粉6克、朱砂5克。

情感性精神障碍(心境障碍)是以心境显著而持久的高扬或低落为基本特征,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并反复发作,间歇期完全缓解,症状较慢者可达不到精神病程度的精神障碍。一般愈后良好,少数病人可迁延而经久不愈。本病发作可表现为躁狂相或抑郁相。

亲亲您好,焦虑症:属于焦虑性神经症,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坐卧不安、焦虑紧张,伴随头昏、呼吸困难、胸闷、心悸,甚至手抖、汗出、尿频、尿多;

2、抑郁症:称为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随情绪低落、消沉、自卑、抑郁,不愿意与外界接触,甚至出现自杀、自残念头或者行为,严重者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

焦虑症、抑郁症,在临床表现上存在交叉点,中医归结为百合病、脏躁、郁症等范畴。1肝气郁结型

主要表现为:心情焦虑不安、心烦易怒,自我感觉两胁胀痛、痛无定处,总是想长叹气。

治疗原则:疏肝解郁

处方用药:柴胡疏肝散加减,使用药物如枳壳、柴胡、芍药、香附、川芎、陈皮、甘草等。

2肝胆火旺型

表现为脾气暴躁易怒,口干口苦,失眠多梦,便秘,耳鸣耳聋等。

治疗原则:清肝泻火

处方用药:龙胆泻肝汤加减,使用中药如龙胆草、栀子、黄芩、木通、泽泻、车前子、 柴胡、甘草、当归、生地等。

3痰气郁结型

表现为:焦虑不安,胸闷,胸胁胀痛,咽喉中自我感觉有东西堵塞一样,吞不下、吐不出,但检查可发现并没有东西堵塞,多见于青中年女性。

治疗原则:化痰散结

处方用药:涤痰汤或温胆汤加减;使用中药如姜南星、半夏、枳实、茯苓、橘红、石菖蒲、人参、竹茹、甘草等。

4痰热上扰型

表现为心烦易怒,心慌心悸,心里恐惧不安,痰多,恶心呕吐,失眠多梦,口苦口黏,胸闷,头晕脑胀。

治疗原则:清热化痰

处方用药:黄连温胆汤加减,使用中药如黄连、竹茹、枳实、半夏、陈皮、甘草、生姜等。

5痰瘀互结型

表现为焦虑症的老患者,病程较长,焦虑不安,烦躁易怒,大便干燥,小便黄赤,心烦失眠,体型肥胖,口苦口黏,胸闷胸痛。

治疗原则:化痰散结、活血化瘀

处方用药:血府逐瘀汤加减;使用中药如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牛膝、川芎、桔梗、赤芍、枳壳、甘草、柴胡等。

6心脾两虚型

表现为过度思虑,焦虑症病程较久,伴随头晕、神疲乏力,心慌胆怯,失眠健忘,食欲不振,面色萎黄或者苍白。

治疗原则:健脾养心、补益气血

处方用药:归脾汤、八珍汤加减,使用中药如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当归、川芎、白芍、远志、酸枣仁、龙眼肉等。

首先来说,双相情感障碍是属于重性精神疾病之一,此类问题并不是中医中药能够解决的,因此不是北京哪家中医院能够进行妥善治疗的。作为你目前的这种情况,建议最好是到北京回龙观医院或者是北大六院进行相应干预治疗会有帮助和改善。

挺不错的:双相障碍的治疗需要药物的双向调节,每个人治疗的靶都是因人而异的,所以要检查找一个大夫,坚持治疗,就会找到你的靶量,祝你健康!

双相情感:双相情感障碍是精神科的一种分类,指的是患者既有抑郁症也有躁狂症。抑郁症与躁狂症是两个不同的病症,两者的外在表现相反,当抑郁症者出现了躁狂后,就认为是双相情感障碍。

出现这种状况一般是患者先有抑郁症,抑郁症严重导致长时间失眠,接着就会出现躁狂。

双向情感障碍是能够治愈的。双向情感障碍是临床精神心理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与精神受到刺激或打击,生活工作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只要及时到正规公立医院精神心理科就诊检查,明确诊断,查明原因,由专科医生针对病因采取相应的药物,心理疏导和对症的方法治疗,自己再加强调理,是能够治愈的,并且不会遗传给孩子。

双向情感障碍属于精神卫生专科疾病,表现为躁狂和抑郁症状交替发作,需要正规干预治疗,目前一般可以达到临床痊愈,难以根治,疾病特点是易复发,发病原因与遗传因素相关较大,所以你描述的情况,不排除遗传可能性。

双向障碍的发病和下列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抑郁患者的亲属,特别是一级亲属(父母、儿女、兄弟姐妹等),患双相的危险性明显高于一般人群的2-10倍。

2、神经生化及内分泌的失调,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γ氨基丁酸、甲状腺素等的失调。

3、神经影像的变化,如额叶-丘脑-边缘系统相关结构的异常。

4、神经电生理的异常。

5、心理、社会因素,负性生活事件如离婚、婚姻关系不和谐、失业、躯体疾病、贫困等。

患有双向情感障碍的人,如果本人性格比较开朗,而且比较热爱生活的话,治好了复发的可能很小,应该相信医生,相信自己一定行,只要有信心,就可以痊愈。

由于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且病因尚不明确,所以在治疗上存在一定难度,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疾病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控制、电休克治疗、心理治疗以及中医治疗等。其中药物维持是该疾病最为常见的一种治疗方式,药物停止后配合心理治疗,可防止复发。

  现如今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沉重的社会压力导致很多人都出现了心理问题,双相情感障碍就是其中一种较为复杂的疾病,既有躁狂症又有抑郁症,两者并存,给患者带来的危害可想而知,因此应积极治疗才行。那么,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方法都有哪些呢?

  一、药物治疗

  药物是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首选方法,因为它不仅方便有效,而且也更容易让患者接受。在临床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基础药物通常是情感稳定剂,包括:碳酸锂、卡马西平、丙戊酸盐等。如果躁狂症发作,可配合口服一些非典型性抗精神药物联合心情稳定剂;如果是抑郁发作,则应服用5-HT再摄取抑制剂。

  二、电抽搐治疗

  这种治疗方式一般适用于重度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尤其是有自杀行为或者是异常亢奋的躁狂发作,采用电抽搐能够起到很好的疗效,相较于药物来说,控制病情的速度更快。

  三、心理治疗

  众所周知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十分严重的心理疾病,既然是心理疾病肯定离不开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贯穿始末,常用的方式主要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中医心理治疗等。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心理治疗是相当重要和关键的,大家应引起重视。

  四、中医治疗

  中医在我国博大精深,在中医学中双相情感障碍又被称为:癫狂病,有学者认为该疾病的出现与脾肾虚、肺气虚、痰结、瘀血等有关,因此可以采用祛湿调脾、祛痰化瘀等方法来治疗。

  双相情感障碍一旦发病,不仅对自身健康会造成严重危害,还会影响日常的生活和交流,甚至给整个家庭都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所以发现此病后,务必要积极到医院进行治疗。只有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控制,才能使疾病尽快远离,早日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7384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7
下一篇2023-08-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