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情感学习如何在家庭实现?

社会情感学习如何在家庭实现?,第1张

(1)以显性课程为抓手

社会情感学习的显性课程是通过系统的课堂教学来实现的,这种教学不是空泛的理论讲授,主要采用教师引导、学生体验的方式,教学方法多样化,如可采用圆圈游戏(circle time)、戏剧表演(drama techniques)、诗歌朗诵等方式展开教学。同时,课堂教学还可以通过与其他课程结合来实现,从内容上看,既然社会情感学习与品德、心理健康等教学活动存在交叉,可将社会情感学习的显性课程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社会情感能力作为一种具有一定独立性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开设专门的社会情感学习课程;第二类是通过与成熟课程相结合来实施,将社会情感学习渗透到思想品德、心理健康教育中,加强情绪感受和觉察等的技能的培养;第三类是将社会情感学习渗透到学科教育中,如美国不少学校将社会情感学习课程渗透到性格和道德教育中,形成社会情感与品格发展的课程(social and emotional and character education,SECD)。

从社会情感学习课程的课堂教学形式和三个类别来看,它既可以是专门的“社会情感学科课程”,是一种活动课程,同时还可以是结合其他学科(思品、心育、数学、语文等)的综合课程。

从长期来看,随着课程体系的不断推进,社会情感学习课程不应仅作为附加的常规课程,而是应融入整个常规学业计划中。这与我国新课改所倡导的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并行不悖的,知识和情感是互相关联和渗透的统一体,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

(2)以隐性课程为支撑

除了课堂,操场、宿舍、食堂、走廊等地方也是学生学习的场所。社会情感学习课程的特殊性不仅是学科的交融,还要注意发展环境的和谐与整合,为学生提供跨情境的、具有一致性和协调性的发展性生态环境。这种隐性课程的形式包括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制度建设、教师的态度、师生关系等形式。隐性课程并不是对显性课程的补充,而是整个社会情感学习课程体系的重要支撑。随着学生年龄和年级的增长,隐性课程的作用越来越凸显。

2辐射家庭、社区

家庭和社区构成了个体成长的环境屏障,陈瑛华和毛亚庆[20]指出,家庭资本通过社会情感能力的中介作用影响学业成绩,即学生社会情感能力能够解释家庭资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胡伶和万恒[21]对农村寄宿制学生的社会情感学习能力进行调查,提出学校和社会应该探索有效的家校合作策略,促进寄宿制学生与家庭的和谐沟通,发挥家庭在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017年5月31日 教室里的正面管教第一次分享

本次分享,根据《教室里的正面管教》一书进行整体设计,在回顾每节课内容的过程中,也可以阅读书,加深对书中内容的理解与认知,以下内容,结合分享与书中内容进行整合:

第一章  正面管教:一种鼓励模式

”孩子们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鼓励对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鲁道夫 德雷克斯

一、知识与社会情感学习同等重要

p1 研究表明,除非教给孩子们社会和情感技能,否则他们学习起来就会很艰难,并且纪律问题会越来越多。

p1 火车需要两条轨道,我们的学校也一样。第一条轨道式学业的学习,第二条轨道是社会和情感能力的培养。正面管教的方法,是让学生们参与专注地解决问题,而不是成为惩罚和奖励的被动接受者。

二、社会情感学习对孩子的积极作用

p3 在接受正面管教培训的教师们的教室中,学生们能受到尊重的对待,有热爱学习的勇气和激情,并有机会学习人生成功所需要的技能。

p4 正面管教的愿景是,孩子们在学校里遭遇失败时永远不会被羞辱,而是通过有机会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感受到自己被赋予了力量。

第二章 正面管教:一种思维模式的转变

p11 教育者最重要的任务,有人说是神圣的职责,就是确保没有一个孩子对学校丧失信心,并要确保入学前已经丧失信心的孩子通过学校和老师重获自信。这与教育者的天职是一致的,因为只有孩子们对未来满怀希望和欣喜,教育才成为可能。——阿尔弗雷德 阿德勒

三、换个角度看待问题学生,看待挑战——它们可能是一次培养孩子社会情感的机会。

p13-14 两列清单

p18 心理学家鲁道夫 德雷克斯说,行为不良的孩子是丧失了信心的孩子。换言之,当孩子们相信自己没有归属时,他们就会做出“不良行为”——她们为寻求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而选择了一种错误的方式。

p19 求存行为,常被称作不良行为,是建立在如何找到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的错误信念基础上的。

四、惩罚,批评、指责的结果是什么呢?

p19 惩罚造成的三个r:

1反叛(Rebellion):“他们不能强迫我。我要做自己想做的事。”

2报复(Revenge):“我要扳平并反击,即便这会危害我的未来。”

3退缩(Retreat):a 低自尊:“我一定是个坏人”。

b 偷偷摸摸:“我下次绝不让他们抓到。”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主体思想。在当代教育中,以它为主线,引发了现代教育理论课程的改革,并出现了很多有关的新教育理论,理念。如:生态教育理论,合作学习,多元智力理论…那么,我们怎样落实新课程?毫无疑问,能否有效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衡量尺度就是要看我们所进行的新课程是否实现了新课程的目标。所以落实新课程标准,就必然要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那么要如何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呢?

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内涵

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热情、动机,更是指丰富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责任,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由此可见,它可以涵盖原来思想教育目标不能包括的情绪、意志、兴趣等各种情意目标,体现了课程目标对培养学生健康情感的关注。

二、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落实新课程标准有着必然的联系,甚至可以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否实现,直接决定新课程标准能否得到有效落实、新课程课堂教学能否真正具有意义。

(一)为学生的一生奠基

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如果着眼于目前,则会让学生情通理顺的自觉地进入学习、探究的专注状态,学生会觉得学习不仅是乐事,而且会在学习中发现自己的价值,会把通过学习、探索当成实现其价值的手段。因此,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会使学生欣然进入学习之境;如果着眼于长远,在新课程课堂上培养的健康积极的情感、正确的人生态度以及明确的价值观,会成为学生日后人生道路上的动力器、方向盘,为学生的一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使教师体验到教育教学的幸福

教师的教育教学的幸福与其价值实现是直接相连的,教师的价值实现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上。当学生在新课程课堂上收获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之时,正是其进入了主动学习、积极探索、收获学习的快乐与成功之时,而这种状况会带给教师极大的欣慰满足感。而且,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会使教育教学过程由师生间的智力交往过程转化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的情感都是在至诚至纯的状态下的自然渗透、影响。这种特有的情感只有在新课程目标得到实现时才能体验到,这是一种无以言表的幸福体验。

(三)使新课程焕发出迷人的魅力

如前所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新课标的灵魂,在新课程的课堂上,实现了这个目标,就会使学生收获学习的成功与快乐、教师体验到教育教学的幸福。新课程更会因此而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与迷人的魅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策略

既然新课程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有着必然的联系,那么,为了有效落实新课程,就要进一步探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策略。

(一)开放、生成,让教学精彩起来

所谓开放主要是指师生心态的自由开放;所谓生成,是指教师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更关注课堂上所蕴含的教学资源。通过“敏锐的捕捉、发现这些资源并加以利用”来促成教学的动态生成。开放是生成的必要前提,只有开放,师生才能情绪高涨、思维活跃,课堂才会处处有思维的火花、精彩的表现。为达此目标,教师就要以发展的眼光、宽容的态度处理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只有生成,才会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完全开放的情况下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得以提升。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捕捉有益资源、善于根据有利时机灵活的生成课堂教学,使学生思维的火花得到进一步升华、积极的情感得到强化、价值观得到导引。例如,在讲“生态教育学理论”时就可以首先设计一个能让学生“开放”的问题:所谓的生态教育学指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很容易使学生充分的袒露其情感与态度,接着教师就可适时的创造“生成”的条件,问题:在生态教育学中有个“限制因子定律”,就你认为,你知道的“限制因子定律”是什么?请同学们自己思考,分组分析、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很容易产生一些思维的火花、创造性的想法,经过教师的巧妙点拨、恰当引导,就会“生成”很多精彩的解答。

(二)合作、互动,让教学生动起来

合作是互动的前提,只有师生、生生的教与学建立起一种合作的关系,才会进行有质量的互动。互动的核心是整合教学过程的各要素,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产生共鸣。只有这样,教学才能生动起来。老师在讲授“合作学习”这节内容时,将我们分成组,然后给一张纸进行实践课,模仿“瞎子,瘸子”生活,进行合作交流,并写出心得。要求:求实,准确,心得有思想,有条理。这样的问题会有效的引领学生的合作互动方向。当学生由于实践认知失衡,出现片面理解时,教师又应适时地引导学生分析,这样就会使学生的合作互动向更深层次迈进。

(三)激趣、启思,让教学深刻起来

探究的兴趣是引起探究活动的前提,在兴趣驱使下的思维的活跃状态是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最佳状态。兴趣的引发要靠教师精湛的教学艺术,同时,教学情境的巧妙创设也是必不可少的。在特定的情境内,教师的巧妙点拨、灵活引导,会使课堂教学在智慧与智慧的碰撞、价值观与价值观的相互启发与提升的过程中深刻起来。例如,在选修《地方文化研究》中老师讲授“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设置这样一个情境:某地要举办一次主题“近代以来服饰变迁之旅”的服装展示活动,现组委会邀请同学们为各个阶段设计一段解说词,具体要求如下: 1、给每个阶段定一个主题,每两个小组负责一个阶段,小组成员每人设计一篇。 2、解说词主要内容包括这个阶段服饰的特征,以及为什么会有这些特征,所反映的地方习俗。教师可先动员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互相讨论、争辩,使学生进入问题情境之中。同时采取成果展示的方法,让学生汇报他们的看法,教师进行点评与引导。这样就会使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使思维最大限度的活跃起来,课堂教学也会因此而深刻起来。

(四)重置情景、角色扮演,让学生主动起来

重置情景、角色扮演,是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这一方法就是让学生模拟生活,学习情景,让他们在特定的学习,生活情景中去感受、体验和表现。把感觉充分营造出来,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不但达到了新课标的要求,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文学和演讲能力,是一劳多得的好方法。当学生自然产生情感倾向和价值观的取舍的时候,我们的新教学就达到“潜移默化”的境界了,而学生的历史情节也就“水到渠成”了。

(五)尊重学生、鼓励创新,让评价多元起来

学生最为关注的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对他们的评价,评价往往会决定课堂气氛的活跃与否、学生学的状态与教师教的状态如何。往往一堂课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不当的评价造成的。不当的评价会使教与学双方均不能进入状态,教师教的吃力,学生学的无趣,更谈不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了。而恰当的、鼓励性的、引导性的评价却会有力地促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因此,新课程教学课堂上,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表现。实际上,新课程教学,说到底是学生生命价值的成长过程,是人作为万物之灵的本性得以逐渐展开的过程。既然如此,我们的评价就应更关注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每一个方面,我们的评价就更应多元起来。比如:鼓励学生不单讲:“你很棒!”批评学生不单讲:“你太不争气了!”…

总之,落实新课程标准,就必然要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是不言自而喻的。但如何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青椒心理课程也要接近尾声,心中有许多的不舍,但是一个课程的结束意味着新的征程的开始,我们不说分离,期待着下次更好的遇见。针对这次社会情感的学习,我专门查门上网查了一下,社会情感的定义是:一个旨在帮助儿童和成年人发展和提高有效生活所需的基本技能的过程。这些技能包括:自我认识,自我管理,社会意识和人际关系技能。这些技能能够帮助儿童在生气的时候学会冷静下来,使他们学会交朋友、有礼貌地解决冲突、做出符合道德规范的选择。那在课程中如何运用,对此我做了一些具体的分析:

 自我意识:准确地判断和认识自身的感受、兴趣、价值观和能力优势;保持自信心。具体地说,掌握自我意识的小学生能够准确地识别出简单的情绪如悲伤、生气和快乐,而我们老师需要做的,在课程中时刻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比如某个孩子平时听课挺认真的,但是今天明显兴趣不高,还无精打采的,这个时候老师要找出发生变化的原因,及时消除不良情绪,以免影响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自我管理:管理自己的情绪来处理焦虑,控制冲动,在挫折与阻碍面前坚持不懈;设置学业目标并监督自己不断向目标靠近和进步,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具体地说,学会自我管理的小学生能够描述出目标设置和向目标靠近的步骤,但是在真正实施的时候,需要老师的引导与监督。小学生自制力比较差,“玩”占心理的最大部分,我们老师要及时提醒他们,并帮助他们做出相应的指导,如果遇到困难或挫折,要让他们自己动手解决,只有战胜困难和挫折,他们才能真正达成自己理想的目标。

 社会意识:能够理解他人并同情他人;认识并学会欣赏个人与他人的共同点与差异;学会发现并利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资源。具体地说,有社会意识的小学生能够通过语言、肢体和环境的线索来识别出他人的感受,站在他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有时候在指名让某个孩子读书时,我们班最活泼的女生老是在别人还没读完的情况下,说人家哪个字读错了,弄的别人都不敢读了。为了帮她改掉这个毛病,有一次在读书的时候,我专门让她来读,她读两句我就打断她说点别的,读了一会她就不读了,我问她为什么啊?她说老师老是打断我。然后我就问她:读书时被人打断的滋味不好受吧!她点了点头,那别人读书你老是打断别人,人家心里好受吗?我们一定要站在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

 人际关系技能:在合作的基础上建立并维持健康的、有益的人际关系;抵制不当的社会压力;预防、管理并解决人际冲突;当有需要时向他人寻求帮助。具体地说,掌握人际关系技能的小学生有能力描述出交朋友并维持友谊的方法。就拿我们班的一对姐妹花来说,她们两个有很多相似之处,活泼,开朗,有共同的爱好,但同时也爱记仇,平时下课两个人玩的特别好,形影不离的。有一次两个人闹着玩,一不小心把其中一个女生的弄疼了,两个人就打了起来,我问她们打架的原因,还都在说着对方的不是,我告诉她们,朋友之间磕磕绊绊是再所难免的,别光想对方的不是,多想想对方的优点,相互道个歉就没事了,最后两个人牵着手就接着玩去了。

总而言之,对于目前我国小学生发展存在的突出心理和行为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培养青少年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孝道和集体主义意识和行为。 尤其学校、家庭和社区通力合作,能够进行更广泛、更持久、效果更好的社会情感教育,使学生的社会和情感技能的发展得到全面的提升。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能力培养问题探析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衡量标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章提出,高校要正确把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方向,优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体制,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大力构建实践教学基地,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进程,为社会输送综合素质全面的人才。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培养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衡量标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对大学生的选择已不再仅仅依靠一张文凭,而看中的是求职者是否具有实际操作的综合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加强社会https://wwwwenku1net/news/ED26AD4B74586A1Bhtml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活动以及社会服务活动。”当今社会需要综合型人才,高校作为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良好实践能力人才的重要基地,不能再局限于课堂上,必须加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使大学生进一步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在参与过程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如何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把握主流,科学认识大学生社会实践和社会实践能力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高校普遍实行以来,经过二十多年不断探索和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学校和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都采取鼓励的态度,多数家长也积极为子女创造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条件和机会,有的学校甚至把社会实践纳入教学管理、学分管理,把社会实践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然而,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不少学校的社会实践只单纯要求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而不要求参加什么样的社会实践,学校也难以向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或实习的岗位,很多情况下还只能靠学生自己的关系去寻找。而大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的时候,也存在着一些不良现象:一种是应付差事式的,可能是怕累,或怕影响学习,不愿意或不屑于参加社会实践,即使学校有要求,也往往是在家

长单位盖章了事;一种是实践“上瘾”,把社会实践当做赚钱的机会,当做提高社 交能力的手段等,过多投入时间,甚至因此经常逃课。

这些本末倒置的理解或行为,大多来源于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片面认识,所 以, 作为高校的社会实践导师或是大学生自己,首先应该对社会实践有一个正确 的认识和把握。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是职业教育的一部分,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今后 在职场上的发展做准备,是职业生涯的“实习期”。因此,社会实践就是要做那些 对个人职业发展有用的事,结合自己的专业、或者结合自己的兴趣、或者结合社 会的需求,当然,如果能把三者结合起来是最理想的。实践能力是对知识的运用 能力,要培养实践能力,首先应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使他们有真正获得 “直接 经验”的实践活动机会。学生可以把学到的从实践中抽象出来的理论知识返回到 实践中检验,即“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二、注重建立实践教学制度,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

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呈现出了较好的发展状态, 对大学生社 会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社 会实践不够制度化、 在时间安排上随意性比较大, 且不能经常化, 追求短期效益, 活动大多数是做一次社会调查, 或进行假期参观调查访问, 而缺乏形式的多样性, 途径少、流于形式、走过场。这固然与经费不足有很大关系,但也显露了其他问 题,如不注重内容的新颖性,不讲求考核制度的合理性,不考虑活动成果的进一 步巩固等。对于上述存在的问题,高校应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管理建设的制度化, 制定出相关的管理办法,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方式、时间安排、机制运行 等做出明确的规定。

1切实保证实践教学课时。足够的实践教学课时数是完成实践内容、保证教 学质量的基础,实践教学若没有足够的时间保证,就不可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把 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也是有必要的。同时,高校在社会实践时间安排上要日常 化、经常化。实践证明,育人工作需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紧密结合,社会实 践是第二课堂的有效形式。在第一课堂之外,时间充裕,空间广阔。社会实践不 能仅仅限于寒暑假,在活动时间上,可以利用周末、节日或课余时间,使勤工助 学经常化;在活动地点上,要就近就便,立足校园,放眼周边,深入社区,特别 是把广泛开展社区志愿者援助行动作为社会实践的重要形式, 突出专业实践和有 效服务,如医疗服务、法律咨询、文艺演出等;在活动组织上,计划要清楚,措

施要得当,队伍要精干,保障要有力。

2实践活动形式上要多样化。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与实践方式有着密 切的联系,社会实践活动应该注意多样化,学校可以组织形式多样、切实有效的 实践活动,如社会服务、课题调研、科学研究等。每个学生可根据各自的情况, 参加不同的活动, 大学期间应尽可能多参加几项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的形 式上, 应将原来所谓教学计划内实践和教学计划外实践统一起来,根据各年级学 生特点,规定或建议采取一系列活动形式。目前,绝大多数学校都将社会实践形 式分作教学计划内的实践如生产见习和公益劳动、专业实习、毕业设计、军事训 练等形式和教学计划外的实践如社会调查和考察、科技文化服务、勤工俭学、义 务劳动、挂职锻炼及社会事务活动等形式,计划内的由教务部门落实,而计划外 的由各院系和团学组织落实。 这样做的弊端如前所述,易使后者这些有效提高创 造力的实践活动得不到应有的肯定,不利于规范化管理。所以,应将实践活动统 一作为计划内教学环节(各院系及团学组织等配合落实) ,同时以必修和选修作 为区别。为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具体活动方案的设计、选择中,应鼓 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选题,提倡文理交叉、渗透,甚至跨校组合,这样就可以 避免“近亲繁殖”,有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宽、交叉,容易产生想象和灵感,培养 创造性思维。

3不断充实教学内容。现在,高校在社会实践教育中往往缺乏实质性的指导 性思想,内容单一,实效性差。因此,在实践内容上应增加创新意识、竞争观念、 科学思维方法的教育及创造力的培养等。 知识经济对创造性人才的要求已使我们 认识到应在社会实践的教育体系中增加创造意识、竞争观念、科学思维方法的教 育及创造能力的培养等内容,而且这一体系应当是开放性的。

4逐步完善实践教学的考核制度。当前,社会实践作用和效果得不到充分展 现,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评价方法的单一陈旧,缺乏激励性。我们常听一些学 生抱怨他们有创见的实践成绩未得到应有的肯定和重视;相反,有些学生并没有 真正认真去搞实践活动,只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却因写出一篇漂亮的报告或 论文而受到嘉奖,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部分学生的创造热情和积极性。因此, 改革社会实践的评价方法就十分必要。为此,在思想上要重视创新,采用定性、 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学生实践活动的成绩。 要增加创新的比重, 并设立创新奖。 不能仅凭社会实践“经历表”或“登记表”就判定实践合格。社会实践的指导教师要 注意采用启发式教学,多学习国外先进教学方式,如学校与企业联合的“双元式” 社会实践模式等,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三、突出实效,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目前,从政府、社会、高校到学生对社会实践的作用和实际操作都存在着一 定的理解误区。 高校教育工作者多出于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或就业、实习等初衷指 导社会实践,很少考虑学生的心理动机。而学生没有积极的心理动机,对社会实 践活动的主动性、自觉性不高,在部分同学中存在着把社会实践看做是搞形式、 走过场的任务来完成的做法。 这些问题直接导致社会实践实效性差,与其目标相 距甚远。

教育专家们认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使学生得到身心愉快和满足, 而且是实现德育目标的重要手段。 它不仅能向学生提供一些课外知识和正常的课 余生活,让他们从中学习做人和处事的正确态度,改进与人相处和沟通的技巧, 并且在策划和安排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组织领导能力的训练。

所以,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应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在引导大学生参 加社会实践过程中, 不仅把他们当做接受社会教育的客体,还要把他们当做活动 的主体,注意发挥他们的作用,而不是包办代替,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唱主角, 充分锻炼、体验生活、施展自己的才华。同时,社会实践导师要大力宣传创新的 意义, 鼓励学生大胆开拓, 在实践形式上、 组织过程中创新, 在具体活动中探索。 专业教师和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尤其要注意提高自身素质, 善于发现学生的创造萌 芽,对于有价值的项目,可争取学校和社会的特别扶持,也可以与大学生 “挑战 杯”课外科技活动等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社会实践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创造欲望。

四、构建实践教学基地,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进程

要开展好社会实践活动, 单靠学校是不行的,应取得社会各方面特别是接受 单位的支持和配合。多年来,由于相关部门、社会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全局、整 体的规划和充足的经费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一直得不到落实。目前,由于 尚未形成经济与教育、科技紧密结合的新体制和新机制,教育仍处于 “象牙塔” 的模式中。 社会看不到社会实践的重要社会意义而不能主动、积极地为大学生的 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便利条件, 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管理制度和有效的运行机制;一 些高校社会实践基地不多, 社会实践与经济建设的结合点较少,使得社会实践这 一环节显得相当薄弱。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学生社会实践若缺乏稳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那 么一切社会

引言:

幼儿园是孩子们迈入社会的第一步,对于刚上幼儿园的小孩来说,他们面临着适应新环境、结交新朋友以及克服胆怯和不合群的心理困境。这些问题可能给孩子带来困扰,但通过一些科学的方法和家长的关爱与指导,他们可以克服这些困难,积极融入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正文:

一、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

幼儿园新生在家庭中的情感和教育环境对他们适应幼儿园生活至关重要。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

给予孩子充分的关注和关爱,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安全。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和孩子一起进行游戏和互动,增强亲子关系。

给孩子制定一定的规则和纪律,帮助他们建立自我管理的能力。

二、提前适应幼儿园环境

为了帮助孩子克服胆怯和不合群的心理,提前适应幼儿园环境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建议:

参观幼儿园:在孩子入学前,带他们到幼儿园参观,熟悉环境和老师。

与同龄孩子互动:组织孩子参加社区的儿童活动,与同龄孩子互动,培养社交技巧和友谊。

制定逐渐适应的计划:在孩子入学前的几周,逐渐增加离家的时间,让孩子适应离开父母的环境。

三、积极引导交流和合作

在幼儿园,与其他小朋友的交流和合作是孩子们融入集体生活的关键。以下是一些方法:

鼓励主动交流:教导孩子主动与他人打招呼、交换玩具和分享东西。

培养友善和尊重:教导孩子要友善对待他人,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感受。鼓励他们倾听和关心他人的需求。

创设合作机会:组织团队活动和小组项目,鼓励孩子们一起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角色扮演游戏: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们模拟各种社交场景,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和解决冲突。

四、赞扬和鼓励

赞扬和鼓励是帮助孩子克服胆怯和不合群心理的有效方法。以下是一些实践建议:

注重孩子的优点:关注和强调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鼓励孩子主动参与活动,尝试新的经历和挑战,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

给予实质性的奖励:对于孩子在幼儿园中的积极表现,给予实质性的奖励,例如表扬、小礼物或特殊待遇。

结论:

刚上幼儿园的小孩要克服胆怯和不合群的心理困境,需要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努力。通过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提前适应幼儿园环境、积极引导交流和合作,以及赞扬和鼓励,孩子们可以逐渐克服困难,融入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家长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同时与幼儿园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为孩子打造一个积极、快乐的成长环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7733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