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甄嬛传》全剧会发现,这部剧除了在讲述甄嬛是如何一步一步回宫复仇斗到现在,还讲述了处于封建王朝下后宫女子一生的悲哀与反抗,而站在女性视角,无论是甄嬛、华妃还是后宫其他嫔妃,皆是所嫁非人,错付一生。接下来我们便以三名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为例,记一下甄嬛传中的女子究竟为何是所嫁非人,错付一生的。
第一名代表人物-华妃年世兰。若说在甄嬛传中谁最爱皇上?年世兰当之无愧。即使是临死前,也还记得当年刚嫁给皇上的情形,在回忆起与皇上的点点滴滴时她笑得很痴情,她的脑海中记的全是与大胖橘美好的回忆。从前的年世兰,不过是想要自己所爱的人也爱自己罢了,可如今她为了皇上的宠爱,杀害了许多人,而这样的年世兰,还是当年刚入王府娇纵飞扬的年世兰吗?已经不是了,如今眼下的年世兰只是一个狠毒的疯婆子。当她开始爱上皇上的那一刻起,一切都开始变得不幸了,在甄嬛说出皇上对她的绝情与防备时,这是最伤她的话。年世兰在得知皇上对自己如此绝情时,她笑了,她在笑什么?无非是在笑自己所爱非人,错付一生。
第二位代表人物-皇后乌拉那拉氏 宜修。她的一生是活在封建王朝下女子的真实写照,她本该拥有的一切,却被自己的亲姐姐纯元夺走。宜修何其可悲,被抢了丈夫还要心甘情愿的说恭喜,宜修是被纯元嫡出的身份倾轧的对象,她最终选择了反抗,想要弄死靠近皇上的所有人,只不过方法不对。因为爱被剥夺,便要杀死自己的姐姐,并且铲除皇上身边所有他爱的女人,连孩子也不放过,可即便如此,皇上也从未看过她一眼。或许乌拉那拉氏宜修从一开始便不该爱上皇上,更不该在明知皇上爱上纯元时,却没有控制住自己的爱慕之心,而在得知皇上不爱她时,却极端的杀害他人,丧失本心。此时的宜修,只能用她错误的反抗来掩盖半辈子内心的悲哀。
最后一位代表便是甄嬛。作为《甄嬛传》的主角,甄嬛有过两段感情,但是她都选错了,无论是感情还是宫斗,甄嬛前期确实都一帆风顺,但菀菀类卿的伏笔便是表明从一开始便错了,而其中残酷的便是甄嬛知晓此事的时机,那是她最爱皇上的时候,因此也是伤人最深的时刻。在得知家父遇难前去求情时,却愈发感受到皇上的凉薄,此时她知道自己所得到的情爱,全是因为纯元,而自己到如今才知晓,简直可悲,而且可笑。回想甄嬛在送华妃时,竟还笑年世兰爱的痴情丧了本心,自己又何尝不是呢?这简直比年世兰还要悲哀。
回看《甄嬛传》,前期讲悲哀,后期讲反抗,而从头到尾不过一个情字。但最终我们看到了后宫所有女子的命运:爱上不该爱的人,嫁给不该嫁的人,最终搭上一生。这究竟是有多么的不划算,因此甄嬛此生赢到了最后,但丢失的却更多。
在《增一阿含经》里,佛陀举出五种人:应笑而不笑、应喜而不喜、应慈而不慈、闻恶而不改、闻善而不乐,佛陀称这五种人为「非人」,也就是「不像人」。 为什么佛陀称这五种人为非人呢?因为: 一、应笑而不笑:常常在大众场合,大家在谈天说笑,气氛很融洽、很欢喜,偏偏有人就是绷著脸,不肯笑,让人觉得很煞风景。这一种人往往性格古怪,不随众,甚至个性偏激,行为举止总是跟人不一样,所以在大众里就没有人缘;因为应该笑的时候他不笑,他不能合群处众,因此不像个人。 二、应喜而不喜:应该欢喜的不欢喜,比方做好事,这应该欢喜,但他偏不欢喜,这种人在团体里也总是不得人缘,甚至惹人讨厌,因为应该要随缘、随喜,而他古怪不合群,这也不是做人之道。 三、应慈而不慈:「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但是有一种人,应该发起慈悲心,给人一些救济、帮忙的时候,他一点慈悲心也没有。所谓见死不救,没有怜愍心,没有同情心,对人不慈悲,这一种人也不像人。 四、闻恶而不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但是有一种人,有过错不但不肯改,反而为自己的短处、恶行,找出很多护短的理由。这种人因为不肯改恶,不肯迁善,所以一直愚痴、迷惑,不能见贤思齐,不能勇于改过。不肯改过、不肯认错的人,大家也不喜欢他,所以他也不像个人。在团体里,如果姑息这种人,也是不当。 五、闻善而不乐:听到人家做好事,他不高兴,甚至看到别人做好事,他不但不随喜,反而故意说一些讽刺的话。例如你出钱修桥铺路,他会说:「自己都没有饭吃了,还要去修桥铺路。」你帮别人的忙,他说:「自己都泥菩萨过江了,还要帮别人的忙。」他总是在人家做好事的时候,专门说一些风凉话,这种「闻善而不乐」的人,也是非人。
一关于投射 所谓“投射”,简单说来,就是指客体刺激主体,促使主体能动地将客体纳入自己的主观认知经验,从而给客体打上主体的“主观烙印”。“投射”认知机制的存在,使得人类对事物的认识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的认知模式会在人类语言的语法结构上有所体现,因为语法结构的形成是人们经常使用的认知方式凝固化和提炼压缩后的结果。任何语言所包含语法结构和人的认知机制一样,都是有限和抽象的,在这点上,两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目前,语言学家已发现人类语言在语法结构方面呈现出不少普遍特征,像“一切语言都有办法将动词性词语全部或一部分转成名词性词语”等,这不能不说是和人类认知机制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有很大关系。
人的语言能力是和一般认知能力紧密联系、不可分离的。比方说,如果夸一个女孩子长得漂亮,我们会说“她的脸蛋长得真精致”,而不会说“她的胳膊长得真精致”或“她的后背长得真精致”(除非是为了适应某种特殊的表达需要)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我们初识一个人,总是喜欢先观察他的面部长相,而非身体的其它部位;平日里,我们能将此人与彼人区分开来的一个重要依据也是某人的面孔。[1]所以,当一对长相极其相似的孪生兄弟站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不得不依靠身体其它部位的某些特征来辅助我们进行记忆和区分。
二关于比拟
根据张斌主编的《现代汉语》,“比拟”是指这样一种修辞格,即指把物拟作人、把人拟作物或者把甲物拟作乙物来表现:
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著欢乐的歌儿。(拟人)
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拟物)
他总结失败的教训,把失败接起来,焊上去,作为登山用的尼龙绳子和金属绳子。(把甲物拟作乙物)
比拟这一认知辞格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像不仅汉语有比拟,英语也存在着大量的比拟句:
Justice has long arms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拟人)
A man dies the way a lamp goes out 人死如灯灭。(拟物)
拟人以人为源域,无生命的物体、非人生物为目标域。源域中人所独有的动作、情状、感情,通过投射,使目标域中的事物带上了源域的种种特征,表现出原本自己并不具备而为人具备的某些特征。于是,没有生命的物体、非人生物就都能像人一样,发出只有人才能发出的动作,做出只有人才能做出的表情,感受到只有人才能感受的心情。如“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着欢乐的歌儿。”这一拟人句,无生命的浪花经过投射,被赋予了生命,带上强烈的主观色彩,涛声是浪花美妙歌喉发出的声音。
拟物和把甲物当成乙物写这两类比拟与拟人的认知原理大同小异:拟物只是将拟人的源域和目标域对调了一下,拟人的源域成了拟物的目标域,其目标域则成了拟物的源域;把甲物当成乙物写,则甲物是源域,乙物是目标域。
三制约源域的因素
基于拟人、拟物和把甲物当成乙物写这三类比拟的投射原理是一致的,下面就以拟人为代表,谈谈制约比拟其源域和目标域的因素。
由于受地域和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制约,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的认知心理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对待某一事物上会持不同看法。像狗这种动物,东西方人采取的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这种迥异的态度直接反映在我们的语言层面上。自古以来,农业在中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相对用于农耕和作战之用的牛、马来说,狗的作用比较小,只是用于看家护院。由于狗的地位相对低下,其对主人的顺从、依赖反成了骂柄,使“狗”这个词语附着了贬多褒少的文化内涵。汉语里有关“狗”的负面词语可以说是不胜枚举,如“狗傍人势”、“狼心狗肺”、“狗腿子”、“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反观西方文明史,因其最早是以渔猎和畜牧文化为主,在这种背景下,狗不仅受到重视,还被视为人类的好朋友,当成宠物来饲养。正因为如此,英语中的“dog”经常用来喻指人,多含褒义,如:a lucky dog(幸运儿)、a top dog(重要人物、胜利者)等。正因为人对同一事物观点看法存在着差异性,加上某些人认为显著的事物在他人看来未必显著,由此导致人们在填充源域的时候,会选择不同的典型对象。如形容一个人长得壮实,生活在平原地带从事农业生产的汉族人多说“他壮得像头牛”;而生活在山区里的人,就不一定会这样说,像在《阿里山的姑娘》这首歌里有句歌词就这样写道“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
在众多修辞格中,比拟是运用“投射”构成特殊表达方式的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口语和书面语里有很多比拟的句子。值得注意的是,比拟比对偶、飞白、嵌字等修辞格的适用范围要广得多。对偶、飞白、嵌字通常限于出现于书面语里,很少能在口语出现。这主要是因为比拟通过“投射”实现,而“投射”这一认知方式在人脑中已经内化了,以至于我们常常会无意识地应用到它却不自知;对偶、飞白和嵌字是人们有意为之的修辞格,事先都必须经过一番仔细地推敲斟酌,远不如比拟那么随意。
陈颖彦,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08级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研究生。
《长恨歌》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 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艺术形象的塑造,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对《长恨歌》的主题,历来有不同理解。有人认为意在讽喻,“讥明皇迷于色而不悟也”。[1]有人则认为这完全是一首爱情诗,“不过述明皇追怆贵妃始末,无他激扬”。[2]对这个问题的争论至今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笔者认为,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也正是诗人为这首长歌所取的诗题,即“长恨”二字。所谓“恨”就是遗憾、遗恨,对这一情感的全面理解,将有助于我们把握诗歌的深层意蕴。
全诗以“惊破霓裳羽衣曲”为界,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前一部分从“汉皇重色思倾国”起,叙述安史之乱前,玄宗如何好色、求色, 终于得到了杨氏。而杨氏,由于得宠,鸡犬升天。作品反复渲染玄宗之纵欲,沉于酒色,不理朝政,因而 酿成了“渔阳鼙鼓动地来” 的安史之乱。这是悲剧的 基础,也是致“恨”之因,这一部分的讽喻意味是很明显的,甚至可以说是很辛辣的,讽喻论者的依据主要来自这一部分。后一部分具体描述 了安史之乱起后,玄宗的 仓皇出逃西蜀,引起了“六军”驻马要求除去祸国殃民的贵妃,“宛转娥眉马前死”,是悲剧的形成。杨氏归阴后,造成玄宗寂寞悲伤和缠绵悱恻的相思。诗以酸恻动人的语调,描绘了玄宗这一“长恨”的心情,揪人心痛,催人泪 下。玄宗借 道士帮助,于虚无缥渺的蓬莱仙山中寻到了杨氏的踪影。在仙景中再现了杨氏 “带雨梨花”的姿容,并以含情脉脉,托物寄词,重申前誓,表示愿作“比 翼鸟”、“连理枝”,进一步渲染了“长恨”的主 题。结局又以“天和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深化了主题,加重了“长恨”的分量。这是爱情主题说的根据。可以说,《长恨歌》既对唐明皇的荒*误国,杨贵妃以色邀宠有所批判,特别是在诗歌的开头;又对他们之间忠贞不渝的感情有所同情,甚至歌颂,特别是在他们的爱情发展成悲剧之后。对此,陈鸿的《长恨歌传》有很好的说明:“……质夫(白居易友)兴酒于乐天前曰:‘夫希代之事(指玄宗与举杨贵妃的故事),非遇出世之才润色之,则与时消没,不闻于世。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乐天因为《长恨歌》,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也。”不难看出,作品既包含着对主人公的同情,又隐含着对统治者的讽喻,较好的体现了最初的创作意图。对这一意思,我们从两个方面对此进行分析。
首先,诗中的最后一节在铺写了李杨二人生死隔离思而不能乡间相爱而不能复聚的情况之后,诗人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样两句意味深长的诗句结束了全篇。在诗人看来,一对彼此刻骨思念的情人遭遇这样的不幸,正是一个令人哀怜的悲剧。这对于这对情侣来说,以至对于后人来说,都只能为之遗恨千古悲叹不已,在诗中,作者也流露出对两位悲剧主人公的莫大同情。《唐宋诗醇》谓:“结处点清‘长恨’,为一诗结穴,戛然而止,全势已足,更不必另作收束。”在这点题之笔里,刻骨的相思变成了不绝的长恨,特殊的事件获得了广泛的意义,李、杨的爱情得以升华,普天下的痴男怨女则从中看到自己的面影,受到心灵的震撼。诗以“长恨”命题的意义,似乎正在于此。
其次,我们还应看到另一方面。《长恨歌》写的不是一般的爱情,它是封建帝王和获取专宠地位的贵妃之间的“爱”。这种爱在宫廷内即表现为“重色”和邀宠。白居易在谈及自己的创作经验时曾说:“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3]因此,在重视结句的同时,我们同样不应忽视对作品首句的分析。首句“汉皇重色思倾国”,可谓一语双关。“思倾国”,果倾国。正如古人所说:“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自是有银河。石壕村中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的确,在漫长的封建时代,夫妻离散,有情人难成眷属的爱情悲剧举不胜举,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之所以打动人心,还因为主人公的特殊身份。正是这种特殊性,从而使作品具有了与众不同的历史意义。我们不能不说,安史之乱这场浩劫的发生,与唐玄宗宠爱杨贵妃,贻误政事,有很大关系。因此,诗人在描写这个悲剧故事的时候,就不可避免的涉及到悲剧发生的原因。在白居易看来,唐玄宗过分地宠爱杨妃,不理朝纲,(“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任用非人,(“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都是作为一个君主所不应该的事,对此他不能不有微辞。诗中当写到这方面的时候,诗人也毫不掩饰的流露出不满情绪。众所周知,白居易的创作主张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通过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即使是这样一篇表现爱情的作品,也还是闪现着作者“有补于治世”的思想。个人行为而引发了国家的不幸,这里的“长恨”,是否也包含着对这种不幸所产生的深深的遗憾与痛悔?正如南唐后主李煜的词句,“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谁又能说清,这“恨”究竟是对自身遭遇的叹息,还是对国势破败的感慨?
另外,在对作品主题进行探讨时,我们还不应忽视作者本人的经历对本诗的创作所产生的影响。在《长恨歌》中,尤其是作品的后半部分,那些情深意切的诗句,不是有过亲身体验,是很难凭空想象出来的。在艺术创作中,作者不可避免的要投入自己人生的情感体验,这是很正常的。著名的唐传奇《莺莺传》,不就是与白居易同时的元稹根据自己的经历创作的吗?研究表明,贞元二十年(804),白居易在长安任校书郎时,有徐州之游,并曾到节度使张愔家赴宴。席间,张愔善歌舞、雅多风态的爱妓眄眄(即关盼盼)出以佐宴,为此白居易赠诗二句(诗曰:“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从白居易以后所写《燕子诗三首》来看,关盼盼这个多情多义的女子当给白氏留下了深刻印象。另外,白氏年轻时家居徐州符离,曾与当地一名年方十五、六的女子湘灵相恋。白氏33岁时全家迁往长安,这就意味着不得不与正在热恋着的湘灵“生离别”。两年后在他写《长恨歌》时,这段恋情是不会忘记的。因此,正如有些论者所说,诗中“还有作者因与自己所爱女子不能结合而产生的深挚恋情、憾恨之情的投射”,[4]需要指出的是,有人根据白居易的这些经历,断定《长恨歌》表现了作者对旧日情人的怀念,或者是对往日情感的寄托,这显然是过于牵强了。白居易在写《长恨歌》时,特别是在刻画杨玉环形象时,可能有湘灵,甚至还可能有关盼盼的影子,但这毕竟是三个很不相同的女性,白居易对她们的感情投入和思想评价的侧重点是很不一样的。《长恨歌》不仅是成功地写了爱情,首先是成功地写了帝、妃之间的爱情,如果作者过多地借以宣泄作为平民的自身的爱情悲剧,那么读者今天看到的《长恨歌》就不一定有这样深刻的意义了。但我们也可以说,在表现李、杨爱情悲剧的同时,作者多多少少地甚至是无意识地的也宣泄了自己在人生经历中的憾恨之情。由此看来,“长恨”者又何止是唐玄宗一人呢?
对同一部作品见仁见智的争论,在文学史上是屡见不鲜的,正如人们常说的:“说不清的作品未必是好作品,但好作品又往往是说不清的。”《长恨歌》作为一首伟大的作品,其主题的复杂性是完全可以理解。在我看来,本诗至少从同情悲剧遭遇、感慨国事、个人经历与情感的投射这样三个角度体现了这种绵绵无绝期的“恨”。
文学作品的意义是在读者解读的过程中生成的,我的这种理解也许是偏颇的浅薄的,但毕竟是一得之见。不妥之处,望识者斧正。
注释:
[1] 唐汝询《唐诗解》转引自《文史知识》1983年第7期
[2] 参见赵翼《瓯北诗话》
[3] 白居易《新乐府序》参见《隋唐五代文论选》
[4] 参见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人非人 《 佛学大词典 》
(一)人与非人之并称。‘非人’谓天龙八部、夜叉、恶鬼王众等。
(二)乐神名。乃天龙八部众之一,为印度俗神紧那罗(梵Kim!nara )之别名,以其形态似人,而实则非人,故称人非人。又作紧捺罗、紧陀罗、真陀罗、紧捺洛、疑神、歌神等。彼等虽非人类,然参诣佛陀时,皆现人形。〔法华玄赞卷二、玄应音义卷三〕(参阅‘紧那罗’5895)
人非人 《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
(天名)紧那罗之别名。似人而非人也。法华文句二曰:‘紧那罗,亦云真陀罗,此云疑神,似人而有一角,故号人非人。’[囗@又]天龙等八部众之总称,以彼等本非人而诣佛所皆现人体也。舍利弗问经曰:‘八部皆曰人非人。’法华经义疏二曰:‘人非人者,八部鬼神本悉非人,而变作人形来听说法,故云人非人也。’
人非人 《 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 》
1.紧那罗的别名,因紧那罗似人而非人。2.天龙八部众的总称。
男人心里有了别人,你的存在就是多余,对你的态度会有哪些变化?
有一些相遇,注定只是一时的欢喜。来得匆匆的爱情,宛如一场暴风雨,尽情以后,只剩下凋零。厌了倦了,便会去找寻新的风景。心不在你的身上了,自此随意发生一个人,都觉得会比你美丽动人有意思。因此迅速地,他便又对他人爱不释手,这些在你的身上演过的情深戏份,又换一个目标再次开演。
亦舒说:人的天性便是如此薄情,只需拿更加好的换来,一定愿意。对于有些人来讲,爱情只是他无趣的生命一会儿装点,他只是追求完美神秘感,肯定不会情深意重。曾经爱过以后,你的出现便是不必要。然后你就跟他相处里,从此再无温暖可谈,他随处看你不顺眼,时刻都需要闹脾气。乃至到了后来,他连厌烦都不愿给你了,彻底不管你的出现,完全把你闲置在角落。
男生心里有了他人,对你就只剩一个字——冷。由于冷,那么你的激情没用、索要没用、顺从没用。你会在那一段关系里,一次次心如死灰,直到最终保持清醒转过身,才算是放过了自身。
冷,会让你的激情不讨喜仍旧而言,喜欢一个人,一般不会忽视对方热情地。因为他知道,经营感情不易,若他对你的积极关注表现出了厌烦,那么你可能以后就不愿对他好了。还要你,想珍惜,因此决然不容易把你抵触,也不会对你时冷时热。同样,仅有心里有了别人的人,才能按捺不住地想甩开你。即使你对她热情周到,他也表现出厌烦;就算你是有时候才联系他,他也表现出厌烦。
有一段时间,大家很久未碰面,你鼓足勇气打个短视频以往,结论它的面色出现异常不好看。讲话没给您好语调,并且不愿意听你多言,谈了没一两句,就说自己还有事要忙。死心吧,你舔着脸取悦,别人却未曾爱惜,那么说明,你就已经被选择放弃。
冷,会让你的体验被忽视情感之中,爱或不爱身后,是宠爱与忽视的差异。心里有你时,不光会常常在乎你的日常生活,都把把她必须视作一种幸福。心里没你了,一切温柔的对待会化为乌有,他对你会仅剩冷淡与忽视。你日子过得好不好,他也不会再顾及,由于在他潜意识中,你的人生跟他已经没任何关系。即便你跟他发牢骚、跟他说你有多伤心,他也是不给你宽慰,也不会去维持你们之间的感情。
大家看起来在交往,可事实上早就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你就已经很久并没有感受过他对你的关心呵护。你不要不敢相信,他对你不上心,很可能是因为有些人分了他的心。他想要自己用好,去讨好那一个取代了自己的人。现在他满心满眼都是别人,你的情绪,早就被投掷后脑。
冷,会让你的顺从被拒绝置身不被爱的关系里,随时都能感觉到对方抵触。积极主动的取悦,被拒绝;痴情的关注,被拒绝;哪怕是我们的身体,还会被拒绝。忘了从什么时候,他便不再那么想要与你接触到了。就算大家置身同一个室内空间,他也不想靠近你。它会装腔作势地做自己的事。其实是为了防止与你互动交流。
他对你的形式,从冷淡到冷暴力,到了后来,甚至会刻意回避与你出现任何触碰。他不再期盼你的拥抱,不会再沉迷你的温暖,他只想避开、只想逃离。当一个人不会再想要碰你时,那其实代表着,他眼中的你早已没什么诱惑力。你只是存在他身边的一个人,再没有别的实际意义。真正能够引燃它的,就是那个新鲜存有。
心爱之人的移情别恋,是感情中较难应对的事。那会让你,完全猜疑这段感情的真伪,更容易让你越来越缺乏自信。但是,喜欢上了薄情寡义的人,不敢面对也要应对,不想结束也要完毕。你要这么想:多亏尽早看清楚了他真实面目,要不然你还是已经沉迷他、跟随他,想想都觉得不舒服。所托非人,都是我的错。那便宜的情感,更值得你去憋屈辛酸。
徐志摩说:花凋花败,到最后还是一片凄切;认识相恋,到最后还是撕破脸皮。错付一场,撕破脸皮反倒最好是。再也不和他往来,使他慢慢消失在你的世界。之后再遇见爱情,请你一定不要着急,慢慢了解、慢慢的靠近,总是能少吃点苦。
第一节漫漫管理启蒙路
人类管理活动从有人类起就是围绕着“一个人对一群人管理”开始的,围绕着这个“一个人对一群人管理”的课题,人类的管理经历了如下的沿革或变革。
一、原始社会
在原始社会一个人对一群人的管理,以部落首领为核心的一个人对一群人的管理,这似乎没有任何理由,就是一种自然现象,脱胎于动物的群居现象。有关于生命界的群居现象,无论是爬行动物还是哺乳动物,无论是飞禽类还昆虫类普遍存在的现象,尤其是象蚂蚁、蜜蜂的那种近乎完美管理和分工,至今还是一个不能完全解开的迷。
但无论是人类的部落现象还是动物的群居现象,都是了种族或群体能最大限度地获得食物和良种繁衍,一方面通过集体的活动最大限制地获得生存空间和食物资源,另一方面通过自我的竞争,达到优胜劣汰,良种繁衍的效果。
人类社会最原始的管理来自动物界,其实就是最直接的自然现象,但是由于又具有动物所有没有的精神现象,所以原始的管理开始以对自然现象盲目的崇拜和图腾为精神基础,这个时候人类处于多神阶段。
图腾和崇拜基于人对自我、对大自然的无知而产生的臆想或联想,同时也成为了人类自我管理的精神力量和工具。
确切地讲没有人类原始的图腾和崇拜,也就没有人类以后的发展。
归纳:
原始社会:
1、生产资料:原始社会生产力极端不发达,只有简单使用原始的工具,如石器和棍棒等。
2、生产方式:采摘或捕猎,受生产工具的限制,只是采摘或猎取现成的果实和成果,包括植物的身体或动物的身体。
3、维系部落的力量或工具:
a、自然的血缘或种族,这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的起点。
b、对强者的绝对服从,这是从动物种群中沿革而来的自然的法则。
c、个体的力量弱小,不能保证自身生存的起码的食物和安全的需求。
d、性,性是所有动物种群永恒的主题,也是保证种族优胜劣汰,良种繁衍的利器。以母系社会为特征的原始社会,就是母性来选择可以交配的雄性,伴随着也有雄性动物的竞争和决斗,应该说这是一种自然的进步或进化,但无论是从母系还是父系社会都是源自自然。
e、对多神的崇拜、图腾宗教现象,并借对神的崇拜、图腾使弱小者服从强者或部落的需求,但处于从属和补充地位。
4、动因或目的:生存空间的最大化、食物资源的最大化、安全的最大化、良种繁衍。
严格意义上讲原始社会还不存在什么管理,或者说管理还得于一种蒙昧状态,人类主要还是依靠原始的自然力量为主崇拜与图腾为辅的方式行使着自我的管理。宗教现象是作为人与动物相区别的一点点进化,就需要有如此复杂的内涵。
在这一阶段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类创造了神,这是人特有的,动物所没有的,虽然神在这一阶段处于从属和补充地位,但却成为人类社会以后的发展和自我管理主要工具和力量。
二、奴隶社会
奴隶社会,一个人对一群人的管理最典型的就是奴隶主对奴隶的管理,是以刀枪、枷锁、自由买卖、任意杀戮为基础的。虽然说奴隶社会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开端,但文明的开始却是以牺牲一群的做人的尊严与权利换取一个人(一小部分人)的文明,这就是人类社会开始的文明,文明的标志就是人类从部落走向国家结果,而世袭制是人类社会从部落走向国家的直接动因,也就是说人类社会走到以血缘为中心把人分成“人”和“非人”,奴隶社会的管理根本的特征就是“人”对“非人”的管理,其实也就否定人奴隶的精神世界的存在,不允许奴隶有自己的精神世界。为了维护这种以血缘为中心的国家统治,除了对酷刑峻法外,在对神或天的崇拜的基础上高唱“君权神授”、“君权天授”,制度是这一阶段司法制度普遍的特征就是天罚和神判,也就是说人类社会已经能系统地运用鬼、神的力量(对神的崇拜、对鬼的恐惧)来进行自我管理,人类对神和天由盲目的崇拜到了理性的崇拜阶段。
归纳:
1、生产资料:生产工具的奴隶化和金属化,奴隶成为会说话的生产工具与先进的铜器、铁器的工具的大量使用,是奴隶社会最典型的特征,此时人类进入农耕社会。
2、生产方式:种植、养殖为最高形式,原始的采摘或捕猎继续大量存在。
3、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统治的工具和力量:
a、奴隶不是人,剥夺奴隶的人格,不承认奴隶的精神地位。
b、暴力与专制,表现为:绳捆索绑、枷锁、镣铐、自由买卖、任意杀戮。
c、对天、神的理性崇拜主要是为了协调奴隶主阶层内部的关系,而非主要针对奴隶,因为奴隶非人也就没有信仰的必要和意义。最典型的表现是在中国古代奴隶社会表现为“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礼”开始不是为奴隶制定的,而是为奴隶主制定的。
d、奴隶自发或小规模的反抗和破坏都不足以影响或推翻现行的制度和统治,一是因为武器简单和落后,生产力落后。即使获得自由的奴隶也难以独立生存,何况社会环境根本不允许奴隶的自由存在,也就是说奴隶的破坏和反抗只有具备了相当的威慑力才会从根本上动摇或推翻现行的统治制度。
奴隶主对奴隶的管理是建立在对奴隶的直接的赤裸裸的人身控制上,奴隶就是会说话的工具,是最有生产力的动物。
4、动因或目的:为了一个血族的生存空间的最大化、资源的最大化、利益的最大化、安全的最大化而牺牲天下所有人的利益,不惜剥夺奴隶的人格。
奴隶主对奴隶直接的人身控制为主,利益控制为辅是奴隶社会的最基本的特征。
三、封建社会
封建社会,一个人对一群人的管理主要表现为地主对农民的管理。典型的特征是以土地或地租的形式对农民实现利益的控制,地主与农民形成依附关系而非人身的直接控制和被控制关系,这也就是人类社会在文明的进程中又一大进步。
人类进入封建社会是人类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的结果,是对奴隶人格上的解放的结果,加上开始和开发,土地资源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此时人类已经完成了三次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手工业、商业的分工。
人类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进化的直接动因,是生产工具的武器化,随着铜铁器工具的普及,任何的生产工具都可能随时转化成为反抗的武器和破坏的工具,在这种背景下,一个奴隶主对一群奴隶直接的人身控制方式已经变为不现实了。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是人类亘古不变的真理,历史上奴隶反抗奴隶的统治的起义从未间断过,有史记载的世界上第一次大规模奴隶起义姓公元前1750年的埃及,历史上最大的奴隶起义是公元前75年发生在罗马的斯巴达克起义,在中国从春秋开始持续近二百年的奴隶起义,彻底动摇了奴隶制存在的基础,新兴的地主阶级利用奴隶的反抗和起义夺取政权,建立封建政权。
在中国公元前481年齐国的政权实际被地主势力田氏掌握,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晋国,各自建立自己的政权,此后秦、楚、燕各国都相继建立了地主政权,标志中国的历史进入了封建社会。
1、生产资料:丰富的土地资源、手工业发达导致生产工具更新,农民在人格上获得自由,
2、生产方式:农耕、畜牧、养殖、手工业、商业(尤其是金属货币的使用为商品的生为和流通创造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3、地主维护对农民管理的工具或力量
a、土地、地租、赋税、劳役、兵役,农民可以自由在地主的土地上耕种,是封建社会典型的社会特征,向地主交纳地租,向国家承担赋税、劳役、兵役等。
b、宗法或宗教、专制独裁、等级特权,在中国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纲、常、礼、法精神枷锁实现对农民进行长达二千多年的统治,而在西方在中世纪教会利用神学和经院哲学对农民进行长达一千年的宗教统治,就是利用宗法与宗教对农民进行精神上的统治,继续宣扬“君权天(神)授”,中国是抽象的天,西方则是具体的神。但是专制主义、等级特权制度是中西方封建社会共同的特征。
c、成文法,大量制定成文法或认可习惯法,以明确的法律规定来规范地主及农民自身或相互间的关系。
d、残酷的刑罚,在任何社会都必不可少的,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对胆敢反抗或破坏统治关系的,都施以极其残酷的肉刑,在中国有笞、杖、徒、流、死,同时还有砍头、车裂、凌迟、腰斩等等,西方中世纪的神明裁判也是极其残酷,把人烧死、钉死在十字架上是常有的刑罚。
4、动因或目的:封建社会核心就是地位,地位高于一切,有了地位就有了一切。所以导致宗教的、宗教的思想和由此产生的等级特权高于一切,超越一切的利益关系。统治阶级利用其地位优势对农民进行思想和精神控制,达到维护其永久统治的目的。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农民在生产方式上获得了相对的自由,使农民在利益上摆脱地主的控制成为了可能,因此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就必须强化对农民的精神控制,宗法和宗教是维护其等级特权地位的最有效的手段。
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对农民天长地久的统治地位,就必然要利用超越于利益关系手段宗法思想宗教思想来对农民进行残酷的统治和剥削,刑法的残酷正是基于维护永久统治地位的需要。
思想或精神控制为主,利益控制为辅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在这种状况下如果没有彻底的思想革命,彻底摧毁封建的精神枷锁是不可能打破这种看似牢不可破的关系的,政权的更迭也仅仅是换汤不换药的革命。
所以科学也只有科学才能承担起封建社会的掘墓人的使命。
四、资本主义社会
资产阶级革命是以科学思想和技术的革命直接为导火索,引发了为一场声势浩大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在人类历史上,起源于意大利,繁盛于整个欧洲的14至16世纪的文化复兴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空前的转折点。
文艺复兴的社会基础是商品经济已经高度发达,并足以产生独立资本家阶层和商业资本,商业资本的力量和独立的资本家阶层必然呼唤和孕育着彻底摧毁封建制度的资产阶级革命。但是新生的力量正如刚刚出生的婴儿一样,不具备这种能引发思想革命的爆炸式的能量,因而必然经历一场由科学的思想和技术来点燃思想的革命。
一、 中国人发明造纸术纸和印刷术传到欧洲,这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技术基础,这才使得新思想的广泛传播成为可能。
二、哥白尼发表了《天体运行论》,彻底动摇了经院哲学和宗教神学思想的思想根基。
三、找到或创造出可以与中世纪文化相抗衡文化,由于中世纪社会对人们思想禁锢,要想创造新的文化,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借用历史的文化来反对中世纪文化似乎也成为了必然。
而古罗马的文化与中世纪的文化相比所显现出来光彩,促使新兴的资产阶级利用古代文化作为反对封建教会的思想武器。
四、人格和人性的解决成为普遍和势不可挡的力量,人从奴性走向自由。
文艺复兴运动肯定人注重人要求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是人类历史上巨大的进步,并由此推进了宗教改革,并促进了控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文艺复兴运动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发生在法国大革命前的启蒙运动又对资产阶级革命产生十分巨大的影响,在这个时期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思想的得以确立并产生爆炸式的影响,引发了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并于1668年取得最终的胜利;1789年7月14日,群众攻占象征着封建专制统治的巴士底监狱,法国大革命由此爆发,随后建立起了资产阶级政权。1776年7月14日,美国通过《独立宣言》,美利志坚合众国由此诞生。
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是从思想大革命开始的,资产阶级在取得政权后,现代狭义上管理才得以真正的诞生,第一次技术革命的进步孕育了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思想,第二次、第三技术革命催生了德鲁克现代管理思想,管理学也得以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在资本主义社会,一个人管理一群人就是一个资本家管理一群工人,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管理真正的起点。上面三阶段列举的生产资料、生产方式、资本家维护对工人管理的工具或力量、动因或目的,已经无法用简短的语言来表述了。
资本主义社会赖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就是资产阶级法制三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三权分立,这三原则的思想和精神贯穿在是政治、经济、国家管理、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
但是现实的发展过程中,资本家处理与工人的关系中呈现出来的状况,与人类管理沿革的历史的进程表现出惊人的相似,都是人类从本性到人性的过程。
第二节从科学管理到现代管理
一、科学管理
在第二章第一到四部分仅仅的人类管理科学的启蒙阶段,也有人称其为人类早期管理,管理真正作为一门科学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杰出的代表人物有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1856-1915),代表作有:1895年发表的《计件工资》、1903发表的《工厂管理》、1912年发表的《科学管理原理》等。泰勒自己当工人时,遇到这样的问题:雇主实施计件工资后,因提高了生产效率而降低计件工资,同时增加利润分配制度来弥补计件工资的损失,但是工人就是不愿意多干活。泰勒对管理的兴趣和思考由此引发的。泰勒对科学管理的探索有3个最著名的实验:搬运铁块实验、铁砂和煤炭的铲掘实验、金属切削实验。
科学管理的基本出发点是把假定工人是“经济人”,只关心自己的货币或经济利益。
科学管理两个基本原理,作业研究原理和时间研究管理,前者包括:改进操作方法以提高工效,并以合理利用工时为目的;后者是指在动作分解和作业分析的基础上,观察和分析工人完成每项动作所需要的时间,考虑满足生理需要的时间和不可避免的情况而耽误的时间,为标准作业方法制定的作业时间,以确定工人一天的劳动定额。
科学管理管理四项任务:
一、对工人操作的每一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用以代替传统的经验方法。
二、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养和教育,使之学会工作。
三、与工人亲密协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形成的科学原则去办。
四、资方与工人间在工作和职责上进行分工,资方做自己比工人更胜任的那部分工作,从而改变几乎将所有工作或职责都推到工人们身上的管理方法。
科学管理的基本内容:一、作业管理:包括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法,制定培训工人的科学方法,实行激励性报酬制度。
二、组织管理:把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改变凭经验工作的方法而代之以科学的工作方法,以确保管理任务的完成,职能工长制(职能管理员)制度和企业高级管理者只保留对例外事件的处理权的例外原则。
另外与泰勒同时代的人还有很多,重要的有卡尔乔治巴思、享利劳伦斯甘特、弗兰克吉尔布雷思和莉莲吉尔布雷思、哈林顿爱默森、卢埃林库克等等。
科学管理是人类管理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同时也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管理思想的大综合,是管理成为科学的一次质的飞跃,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完善自我管理的一个里程碑。但科学管理仅仅是从“人服从机器”到“把人当作机器”的飞跃。
二、现代管理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是二次世界大战后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整个历史阶段形成的西方管理理论。
彼得德鲁克一个现代管理学的奠基人,是公认的现代管理之父。1954年11月6日,彼得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一书出版,标志着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其代表作有:《管理的实践》、《卓有成效和管理者》、《旁观者》、《二十一世纪的管理挑战》等。有关彼得德鲁克对人类的贡献,笔者在《彼得德鲁克的思想+杰克韦尔奇的实践≠中国式的管理》一文中进行了归纳,彼得德鲁克老先生一生都在做的一件事就是:把人格赋予机构,首先是赋予企业。把人格赋予机构,全部的含义就是:人+技术+机器=人,反命题就是人不能因为有了财富、有了技术、有了先进的机器就不是人了,这也就是彼得德鲁克先生的思想最神圣的部分,也是他的著作可以被称作“管理圣经”的精髓部分。该核心的思想在其代表作《管理的实践》与《卓有成效和管理者》都有体现,从《管理的实践》的管理的本质、管理企业、管理管理者、管理的结构、管理员工和工作等及《卓有成效和管理者》的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掌握自己的时间、我能贡献什么,如何发挥人的长处,要事优先、决策的要素、有效的决策等篇章无一不在演绎着这充满智慧光芒的思想。
现代管理已经把人当作独立于机器的人,强调人与机器的人性化的和谐与统一,但仍属于管理的江河阶段,认识了水的河流性,但尚未上升到水的海洋性。因而管理思想与理论呈现出与大自然的河流一样的错综复杂。
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以及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导致整个世界的格局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尤其是核能的开发和利用,计算机的诞生、应用及发展,新材料的不断发现和应用,加之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应用和发展,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了革命性变化。
企业规模巨型化、垄断企业的混合化、大中小企业的协作化、企业股份高度分散分散化、国际化等特点,为管理科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理、协同论、突变理论为现代管理科学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方法论。
新的思想和流派层出不穷,诸如:管理过程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权变理论学派、数量管理科学学派、经验主义学派、计算机管理学派等等,管理学说、竞争战略学说、领导学说、学习型组织理论、质量管理双子星座、企业再造理论、6σ理论等等。
回顾近一百来人类对管理科学的探索,其中精髓的有:人际关系学派时期、霍桑试验、马洛斯的需求层次论、XY理论、Z理论、激励理论(双因素理论)、成就需求论、挫折理论、亚当斯公平理论、授权理论、期望值理论、权变理论、系统理论、组织行为学、行为科学应用等等。
日新月异的管理世界已经让人眼花缭乱,各种流派异彩纷呈,使管理科学的主流从行为科学逐步演变为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森林,知识和信息的爆炸使管理科学逐步沦为学问家的学问了。
如此管理学就成了美国威尔杜兰特著的《哲学的故事》中的“哲学”了,此书的再版前言中有一段话是这么一段话:“而哲学这门一度把所有学科汇集在它的大蠹之下为这个世界树立一个井井有条的形象,并绘出一幅诱人的善的图景的学问,曾几何时已经没有勇气再去承担协调如此艰巨任务的重负,而是从所有的这些为真理而战的沙场上退避三舍,躲进深奥、狭窄的小胡同里,小心翼翼地回避起人世的问题和责任来了。”管理科学如此继续这样下去就势必会沦为和哲学同样的下场,哲学都躲起来,如果管理学再躲起来,这意味着什幺,意味着人类的活动都成了没思想的活动,这也许是人类正在面临或将要面临的最恐怖最可怕的问题。
也许问题远没有这么严重,回到管理实践中来,撂开所有的管理思想、理论、学说和流派,看一下管理在实践中的演变。
第三节人类管理实践中的“返祖现象”
我们回顾一下自从人类发明了蒸汽机后的人类在管理实践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一、强迫工人服从机器阶段,鞭子、皮鞋、棍棒成为了工厂主管理工人的主要手段,通过圈地运动把工人强行赶出土、赶进工厂,然后用用高压手段、强迫工人从事高强度、低报酬的劳动,纺织工厂的凶狠工头、码头的流氓、矿山的打手、唯利是图的老板与一个个无奈和痛苦中的工人,就是人类现代文明大旗下管理最初的画面和场景,工人一次次反抗和斗争、破坏、消极怠工乃至工人一次比一次声势浩大的罢工,泰勒的科学管理就是在这样画面和场景下产生的。
二、独裁专制加利诱阶段,威胁不行就改利诱。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安全条件、提高工人工资和福利待遇、物质刺激、精神奖励等手段调动工人工作的积极性,胡罗卜加大棒。如中国华为模式,也是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采用的管理模式。
三、丛林法则阶段,通过严厉的绩效考核通过近乎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始内部优胜劣汰机制,将业绩差的赶出企业,典型的有戴尔模式。
四、推行企业文化运动,强行推广企业“宗教”,通过刻意培训、学习、让员工心甘情愿地为企业主卖命,这是自动化流水机器化大生产下的模式,典型的有杰克韦尔奇模式。
这是人类进入机器化生产以后出现的几种典型的管理模式,从野蛮到文明、利益到文化、从人服从机器到机器服从人,从服从独裁者的意志到服从市场、服从顾客等等。这与人类管理的历史沿革中的几个阶段是极为的相似,明显存在管理上的“返祖现象”,这也说明人类从野蛮到文明的过程是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并总是表现为“非人”到“人”的过程,在人类没有涉猎到的新的生存空间、利益空间、技术领域,人类首先表现出来的是“非人性”的一面。当然在此过程中,第四种模式是到目前为止最高级的模式。
五、互联网时代传统的管理思想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集人类管理实践大成者杰克韦尔奇先生的杰克韦尔奇模式,是以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管理思想为基础成功的实践模式。但是这种模式是依据高度自动化、集成化、自动化机器大生产的条件下,回归到以人为本,以管理人达到管理机器的目的,这种管理模式产生的另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基于这样一种潜在的假定:假定工人在工作中得不到应的尊重,那一个员工稍有的懈怠或故意破坏,都可能给企业带来灾难性的损失。
知识与技术都有两面性,能极大地促进生产的发展,也能最大限度地破坏生产,甚至在企业赖以存续的水、汽、电、动力和机器、化学原料任何的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都可能成为引发灾难的“地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继续采用鞭子、皮鞋、棍棒、吊打等野蛮的方式管理员工,哪世界上没有一个大型工厂或企业可能长久地存在下去。
这就不得不回到人性上说管理,人性都有真、善、美与假、丑、恶的两面,付出真善美不一定收获真善美,这有认识上的差异和接收程度不同,而有主观上不同的反应。但付出假、丑、恶收获的一定还是假、丑、恶,奴隶起义、农民选择、工人罢工等往往对贪婪、残暴、唯利是图、利欲熏心、穷凶极恶等的对抗、反抗、复仇。人类政治的文明和管理的文明都是在这个潜规则的作用下得以发展和进化,也是人类以恶制恶的力量的平衡潜规则。
人类进入二十世纪后,尤其是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为人格和人性中一切真、善、美与假、丑、恶思想、情绪、感情、感受都会毫无遮拦地得以表现,人性的二重性得到充分的伸张和释放提供了可能。在这种背景人的外在一切甚至连姓名、躯体都仅仅只是代号和道具,人的思想和灵魂将主宰一切,未来的企业管理不仅仅建立在对人性和人格的尊重认可,而是对一个思想、灵魂的尊重和认可。
面对互联网的挑战,显然人类将面临着一场比文艺复兴运动更为强烈、更为猛烈、更伟大的思想革命。这一场思想革命也许已经开始,也许正在孕育之中,但它一定会来到,历史证明科学技术的革命必然带来思想的革命,思想的革命使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动力。(邱旭瑜)
来源:中国管理传播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