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个好日子,祝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七夕也罢,Valentine's Day也好,都是给情人又一次加深感情的籍口,当然刻意的模仿和别有用心的表演除外。
总有很多聪明人:它们是心灵的窥伺者,细微的感知着你的喜好,写出了n多10w+,刀刀切中的她们的high点:“你可以与左先生谈恋爱,但别忘了和右先生结婚。愿你能早日找到,那个把你当公主宠的人”,有人看了欣喜,貌似找到了失落好久的心灵慰籍,并奉之为圭臬,有人看了默然,不知自己是左好还是右好,如若争辩就貌似显得自己不解风情,气量狭小。
以下不拉仇恨,不论对错,刍荛之见,自娱自乐而已。
“ 只爱自己的人不会有真正的爱,只有骄横的占有”
这些所谓论调的拥趸最崇尚的爱情是:“如父如兄亦如子”,爱她像她爹一样,尊敬她像她哥一样,听话的像她儿子一样。且当我讦以为直,这无非就是钱理群教授说提到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她们不会关心男生的不辞辛苦与忙碌,她们关心的是她们自己,自身的感受、自己的收益,它们的精致在于ps自带美颜、名牌披挂,学历耀眼,能力出众,说实在的除了这群白骨精,一般人还真不会那么自信与资本去标榜自己的独立与自强,她们标的物不过是一个唯她马首是瞻、唯命是从、百依百顺的奴仆,以飨内心世界的矫情 ,说白了她们找的不是爱情、爱人,是无私爱她的爸爸,所谓“爱情的共鸣,灵魂的契合”,不过就是利己主义的遮羞布而已,尽管现在布都不要了,她们渴望宽厚无私的爱和照料,无论是找大叔还是“找个好人就嫁了”中的忠厚好男人,其实都是“妈妈”-一个被阉割的、具有母性的男人,不是一个虎虎生风、有血有肉的男人。
她们而从未想过,对于正常人,都兼有爱人和被人爱两种需要。在相爱者之间,如果这两种需要不能同时在对方身上获得满足,便会出现潜在的危机(小三、二爷就会出现)。那惯常被疼的一方最好不要以为,遇到了一个只想疼人不想被人疼的纯粹父亲型的男人或纯粹母亲型的女人,你遇到的是一个甘心被你消费爱的人,但是你要注意这个爱不是无限额度的信用卡,可以肆意透支,在这茫茫宇宙间,有谁是不需要要有人疼的钢铁侠?还是那句老话“福报有限,请珍惜”。但丁讲过:爱是相互的。单纯索取的爱,无私的爱,仅仅会发生在一种社会关系中,那就是父母与子女之爱,武志红老师在新周刊专访曾提及到中国的爱情模式:中国人的情感模式普遍都停留在恋母期。男人找老婆就是在找“妈”,女人找老公同样是如此。“这话不分男女,所以也别说就是有些lady就这么想了,男的也不咋的。
德国心理学家海良格曾提出了人生的三次分离理论。每个阶段分离的不彻底,就会出现人格不独立,不成熟,不自立的本应该属于上一个阶段的心理特征:“由于与原生家庭有不可分割的连结,伴侣关系中所产生的对抗关系,就是原生家庭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成功地解决原生家庭中各种缠绕命运的牵连纠葛,伴侣关系才能得到解决。”
说句题外话,这真是一个忤逆的命题,而且“原生家庭”这个概念进入国内后,中国的徒子徒孙把这词儿给玩儿坏啦,动不动就原生家庭的毛病,动不动就原生家庭的教育问题,父母养你一回还养出错儿来啦,对于这事儿我真无法冷静接受,18年前姑且可以这么认为,但是在自己经济独立,精神独立之后还抛出这样的言论真是实属不该,对于这样蒙昧的“知道”分子,我只佩服关军先生所著的《无后为大》中能把这种仅限于和肚子中与蛔虫讨论的“xx皆祸害”这类主题拿来调侃。这种话题请考虑一下请污染别人的价值观,一边玩儿去。
今天,在市场的魔力、国家意志的强悍与东方哲学的特质叠加中,每个幸运的孩子不得不在父母的羽翼下艰难生长,说分离既不现实又不符礼法,很少有父母肯舍得和孩子在精神上的“分离”,辛劳的父母在孩子工作之后要送一程,结婚之后还要送一程,而我们平时一直都在嘲笑国外的家庭关系是“无情”的:十八九岁就被轰出家门,而对于爱情大家可曾想到,"私奔"这个词居然是诞生于英国,只有自由、自立的沃土才会诞生不顾一切的、真实的爱情,西方人在对话的时候谈论的是天气、宠物、爱好,精神、价值,而不是非诚勿扰中的“车房票”,更不是伪装在“一见钟情”下面的赤裸交换:见的都是钱,钟的都是性。再深的层次探讨不了了,没那个水平,也与今天所说的无关。
你对我好,我对你好,两好搁一好“
昨天偶然听到一句让我感触颇深的话:你对我好,我对你好,两好搁一好“。这话,清纯、朴实、没有世俗的玷污,如同清冽的泉水涤人心肺。
这话乍听起可能有点小气,好像只有双方在交换上达到平衡,这个爱情才得以驱动,类似于“爱情,不过是懂得相互亏欠。”的意味,但是如果在这个年代还不能尊重人的本性的话,和生活在《动物农庄》当中的理想乌托邦有何区别(党员要讲政治,我说的是童话)。 这个“好”包含了太多的含义:是付出,是陪伴,是吸引,是关怀,是理解,是共生,是精神的共同生长。
《简爱》中说:爱是一场博弈,必须保持永远与对方不分伯仲,才能长此以往地相依相息。而“你对我好,我对你好”正式直接体现出了这种交互性,博弈是性质,不分伯仲体现了一种均衡的操盘智慧,而“相依相惜”体现了和谐共存的美好状态。不管这个前提是爱情还是婚姻,都适用。尽管爱情的保鲜期很短,不会永生,但可以在婚姻中已成员之爱的形式涅槃,“你对我好,我对你好”既可以是相处之道亦可以是状态,他的本质是和谐,是互利,是对人本性的极大尊重,“两好搁一好”更是是对于有爱之人最佳的奖赏。
醉了,睡。
愚孝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说中国人的情感模式都是在找妈妈?
父母关系、亲子关系、夫妻关系,这些关系伴随着人的一生,看上去,它们是与不同的人发生的,实际上,这几种关系紧紧咬合在一起,相互作用,循环往复,它们,也同时影响着人的社会关系,作用于我们一生。
1有关爱的谎言,你有被骗吗?
我爱你,所以你要听我的。这是我们社会最典型的一个爱的谎言,父母用这个谎言控制孩子,老师用这个谎言控制学生,男人(女人)用这个谎言控制女人(男人)。在前面我们就提到过,孩子小时候,很多父母为了孩子安全,过多地干涉他们探索这个世界的努力。实际上,这是在扼杀一个人的生命力,长大后的孩子,也会强迫性重复这类方式,去对待其他人,这是一种补偿,抑或重建与父母的联结。
我爱你,所以我们永不分离。这是另一个爱的谎言,大人常以爱之名,强迫孩子和自己黏在一起,剥夺了孩子独自探索世界的权利;男人或者女人常以爱之名,将对方绑在自己身边,从而剥夺了对方向外部世界敞开、获得滋养的权利。每一个人,都需要独立地成长,也需要更健康的亲密关系,前者常常是个前提,而后者会让人成长得更好。请让我们反思一下,有时候,你的爱,是真的为对方考虑,还是为了自己?
婆媳关系,常常被认为是婆婆和媳妇的二元关系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三角关系问题。前面已提过,传统的家庭是失衡的,亲子关系是核心,夫妻关系成了配角,母亲容易有恋子情结,儿子一旦结婚,意味着妈妈将失去自己最重要的情感寄托,势必会造成婆媳大战。如果你是儿子,请担负起调节母亲和妻子关系的责任,如果你是父母,请记得孩子不是你的最爱,配偶才是你最重要的爱人。
2你是迎合者吗?
前一段时间,电视剧《欢乐颂》热播,由蒋欣饰演的樊胜美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她独自一人,在上海这个大城市打拼,与人合租房子生活拮据的情况下,还不间断接济家里,替哥哥买房、还债,她父母,尤其是母亲,不仅不体恤女儿,还变本加厉,对其过分索取。
电视剧里,了解了樊胜美的家庭,则不难理解她择偶更务实、工作追求安全地带的处事作风。她的父母爱哥哥甚于爱她,在家不被关爱的女儿,为得到父母的爱,常常更乖更懂事更知道迎合父母的需要,越是得不到,越迎合,最后变成只奉献不索取的迎合者,因为他们担心,一旦开始索取就会令关系疏远甚至断裂。
有的迎合者在成家后,甚至会严重牺牲配偶和自己孩子的利益,对父母百依百顺,而父母却总把他们奉献出来的钱财转送给他们一直溺爱的其他孩子。迎合者的内在心理是:我比他们更能干、更孝顺,为什么父母就不能在乎我多一点,真是太不甘心了。如果他们意识不到自己无法去改变父母,意识到父母就是不爱自己这个痛苦的现实,迎合的行为就不会结束。
中国传统家庭里面,结婚常常不以激情或者情欲为源头,而是安稳,即安全感,在一个没有激情的夫妻关系里,双方都得不到滋养,丈夫往往偏孤僻,而妻子更无助,转而抓住孩子,尤其男孩,形成重男轻女的观念,想想这个被轻视的女孩,她会更容易成为一个迎合者,也会将迎合的特质转嫁给新的家庭,这真是一个令人遗憾的轮回。
3中国人的情感模式是找妈妈,为什么?
武志红在本书中提到,男人找老婆就像是在找妈妈,只要一个女人给她温暖的感觉,让他放低戒备,觉得自己像小孩子,那他就很容易被收服,女人也是一样,她们渴望宽厚无私的爱和照料,无论是萝莉找大叔,还是通常婚恋标准中让女人放心的忠厚男人,其实都是“妈妈”――一个被阉割的,具有母性的男人。这种情感诉求,也源于我们小时候没有得到父母那里足够的关注和爱。
仍以婆婆儿子媳妇来举例,如果一位妈妈在男权意识严重的家庭,处于不受重视的外来者地位,她往往会更溺爱自己的儿子,而儿子会害怕被母亲的爱淹没,所以会抗争,抗争的结果就是,逃离母亲,找妻子,却将这种逃离的欲望转移到妻子身上,在父权社会严重的潮汕地区,一般男人不会离婚,老婆就是妈妈,是责任,这就能理解为什么很多男人会去找小三,会把原本应该面向妻子的激情转向了外部,因为向母亲展示情欲是可耻的,同时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男人总是容易被所谓的坏女人吸引,坏女人代表着自我和活力。
妈妈溺爱下的儿子或者父亲过度宠爱下的女儿,在建立亲密关系的时候更易受挫,严重者,可能会出现逃避爱、自闭等情况。人的内心既有对爱的渴望也有对爱的绝望,当我们刚开始与人相爱,很容易将对方看成理想的人,这时候彼此都爱上了想象,看不见对方,一旦真实显现,幻灭感产生,又很容易有爱的疲惫感,只有当我们真正愿意去爱那个与想象中完全不同的人,爱才会再次显现,我们彼此独立,但在一起。
这就是中华大地两三千年的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主张尊老,对长辈服从,还有忠于上级,也就是说人于人有等级。
儒家思想就是西方和东方人性格不同原因所在
不管你认不认,只要你是中华大地的人,或是华侨,你都有这种思想。
想想看,你能否批评你爷爷的观点,不行,为什么?没为什么,儒家思想。
你能否和你领导同起同坐,不行,儒家思想。
这里没用到“子曰”是因为我懒,有空找给你。
我在这好像是批评儒家思想,不要误解,我以前也否定过儒家思想,但近来越来越发现儒家思想的精华之处,那就是和谐。不过这种和谐却是阻碍中国现代化的最主要原因,我说的和谐并不是和谐社会,而是跟微小的,个人和个人的,礼让。
所以造成中国民·主化进程缓慢,政府独大的情况。
有很多想说不会说,文学不好,莫怪。
总之 ,儒家思想就是我们价值观的基础,不会改变,不能改变,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
情侣之间相处模式,应该是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互相尊重,答应对方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这样子才能够走得更远:
1答应完成的事情要尽量做到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就是别人答应自己的事情没做到,会很不开心,本身你不答应我的话,我就不会有期待有幻想,答应之后没做到就很失望,普通朋友之间是这样子的,更别说恋人之间了,所以谈恋爱的时候,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一口答应,答应之后要尽力做到哦,一次两次毁约可能能忍受,时间长了,就很容易出问题。
2谈恋爱要有仪式感,注重细节
经常在网上看一些别人的情感故事,很多人分手的原因都说是因为一些小细节,比如说自己不吃什么东西,给对方说过很多次,但是他没有放在心上,慢慢的就对他很失望,感情也就慢慢的变淡了,男生女生都是一样的,在谈恋爱的时候要注意一些细节哦。还有生活中的一些仪式感也很重要,比如说在过节日时要送对方礼物,这样子以后就有一个美好的回忆。
3要学会尊重对方,平等相处
很多人在追求对方的时候,会很尊重对方,但是开始谈恋爱之后,就会随意很多,有时候自己讲的话会很伤自尊,长期这样子的话,有一方肯定就会介意,慢慢的感情就淡下来,争吵也就变多了,所以一段好的感情,一定是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上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两个人相处是要平等的,不能因为是我追求的你,你就感觉比我高贵一点,这样子谈恋爱也是谈不长的,尊重对方,平等相处很重要。
要避免的不是吵架,而是避免问题之后解决。
综上所述,情 侣建立稳定的感 情基础、保持良好的沟 通模式、平等和尊 重、合理的空间和时间分 配、共同经历和回 忆、协 商和解决分 歧,这些都是很重要的方面。当双方能够共同努力,作为一个团队去处理问题时,就会有更好的可能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情 侣之间要相互尊 重和理 解,坦诚相待和信任,共同成长和进 步,保持独立和自我。只有在双方都能够遵 循这些原则,才能够建立起稳 定的恋 爱关系,走得更 远。建立健康、平等、尊重的相处模式需要情 侣们共同努力。通过良好的沟 通、平等的责任分配、尊重的态度以及积极的心态,可以让关系更加稳 定和持 久的啊。最后,愿有情人终成眷 属,希望生活的琐 碎不是击 垮爱的最后一根稻 草。感情的敌 人从来不是对 方,而是你们面 对的问 题啊。
中国人思乡情结重,和中国社会的乡土性特征有关,中华民族重视自己土生土长的地方,即使不得已漂泊在外,也一定无比怀念故乡。
我们中国是一个几千年的农业大国,这种历史造就了中国社会的乡土性,在历史上中国人绝大多数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因此我们的民族和泥土是分不开的,直接靠农业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很少有地理位置的变动。这和游牧民族以及工业为主的人群不同。
有的人离家数日就开始想念自己的家乡,这种情绪因为白日的繁忙而暂时隐没,却每每随着夜风从心底涌上来。每天“放学”的路上,细数着人们匆匆的脚步,想到这些人回到家里,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家居生活。
而自己却只能望着一弯明月,思念着自己的家乡,自己的亲人,这种感情也许只有月亮才能读懂。即使洒脱如游子,也会时时生出怀乡之情,因为自己工作调动频繁,离乡愈远、愈久,而对故乡的眷念之情也愈深。
就像中国的很多传统节日,都有思乡团圆的内涵:中秋节、重阳节、春节、元宵节,离开故乡,就如孩子离开了母亲的怀抱,到了异地,即使生活得再好,也必在春节回家,故乡才是在外的游子的家。
在现代社会就更是如此,城乡差异的增大,外出务工的,高学历留在大城市的,还有出国留学深造的,因公派遣去外地的,只要离开故土,思乡之情便油然而生。离开了才知道家乡的好,离开了才感到出门在外的孤苦无依。
很多离家千里万里的游子,不管有钱没钱,都要回家过节。中秋节和春节一样,都是中国人期盼家人团聚的大节。他们通过各种努力来赚钱,为的是可以在年底买上一张回家的机票,可以与阔别已久的家人团团圆圆的吃上一个年夜饭。
这个节日的年夜饭,是那么的不同寻常。可以让海外漂泊的浪子跨越半个地球,花费一年的积攒只为春节的一个团聚,回到熟悉的国家,熟悉的家乡。故乡才是我们心底乡愁的归宿。
恋乡思归,是中国文人的一种普遍情怀。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分析,安土重迁的文化传统为文人们铸就了故土难离的恋乡情感模式。儒家教化又强化了人们眷恋亲故、依恋故土的情感指向。以儒道两家学说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哲学,又为文人们的恋乡情结提供了一种哲学模式。这些最终构筑了中国文人的恋乡情感心理模式。
第一章 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
(一)分手是心灵的修复
恋爱,其主要意义不是让我们找到一个能相处一辈子的伴侣,而是让我们真正明白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伴侣是另外一个和自己一样独立、一样重要的人。并且,我们还深深地懂得,这两个相互独立的人,又能无比亲密地相处。
恋爱不是对亲子关系的简单复制。实际上,我们不会简单地按照现实父母的原型去寻找恋人,我们其实是按照理想父母的原型去寻找恋人。
恋爱不只是两人现在的舞蹈,也是两个家庭过去的舞蹈,因为我们的舞步是在童年学会的。
如果恋人很在乎我们,他就会主动去满足我们这个来自无意识的愿望,去扮演理想父母的角色。一旦我们觉得恋人的确符合自己理想父母的形象了,我们就会变成孩子。
如果你只觉得恋人是你的理想父母,那就等于你只是将恋人当作了一个爱的工具或对象,而没有将恋人当作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来理解、来尊重。
婚姻之所以容易成为爱情的坟墓,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婚姻只是我们过去家庭模式的复制。恋爱过程没有完成前,我们彼此将对方当作自己理想中的父母,我们也彼此努力去扮演对方理想父母的形象。但结婚仪式完成后,理想父母回归到了现实,我们不再扮演彼此理想父母的形象,不愿意再给予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if !supportLists](二)[endif] 缘分=娶回“妈妈”,嫁给“爸爸”
对于缘分,心理学也有独特的解释:缘分的确是在过去修下的,但过去不是前世,而是我们的童年,主要是在与父母的关系中修下的。
(三)别拿自己的尺子量对方
感受远比所谓的事实更重要,而在家庭中,理解并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最重要的。
心理需求的核心是感受,亲密关系的一个重要价值就在于交流并相互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
工作中的规则是权力,其运作机制是竞争与合作、控制与征服。家中的规则是珍惜,能抵达珍惜的途径是理解和接受。
(四)孩子不该是你的最爱
健康家庭的父母,深爱孩子,将他养大,不是为了自己分享这一结果,不是为了永远与孩子粘在一起,而是要将他推出家门,推到一个更宽广的世界,让他去过独立而自主的生活。
为了父母的健康,我们不要太恋父母的某一方,认为自己与他(她)的关系胜于他们的关系。为了儿女的健康,我们也不要太恋他们,认为自己爱他们胜于爱配偶。因为,最爱的,我们都必然最难割舍。所以,势必要割舍的,不要让它成为最爱。
配偶才是真正陪伴我们一生的伴侣,才是我们最重要的心理寄托。
二、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 一 )妈妈是婴儿的镜子
若一位妈妈想让你的孩子心理健康,在他婴幼儿时,多和他互动,看到他,并带着喜悦,是至关重要的。
有健康自我的人,他会很爱父母,但他做事情,首先是从自己的感受出发,而不是服从父母的语言。
在母子关系中,或者在任何关系中,我的感受能被感受到,这一刻,我存在,你也存在。这一刻,就是爱。
同情心有两种。一种是对弱者的可怜,但内心同时有一种我很好很强大的自恋。另一种是共情,即,我深深地碰触到了你的感受,进入到了你的世界,感你所感,想你所想。
共情能力的构建,就源自于能彼此碰触的母婴关系,而它的基础,是妈妈能看到婴儿的感受。
中国人的习惯性认识——三岁前的孩子什么都不懂,所以怎么对待他们都可以,是大错特错的。相反,孩子越小,越需要大人特别是妈妈的细心呵护与关注。
( 二 ) 父母不是孩子的答案
国内知名幼儿教育专家孙瑞雪写了《爱和自由》一书,大致的观点是,父母的职责是用爱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但至于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的自由。
分离和爱同等重要,它们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主题,它们一起作用,让一个人成长,让一个人成为他自己。
(三)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点燃这烛光的人,却丝毫不企图在你心中占据重要地位,丝毫不想控制你。他们来了,点燃了烛光,又走了,就仿佛是你生命中的一个过客。但这样的过客,会给你留下温暖,会让你更相信自己,同时也更相信别人。让你对关系更有信心,也让你对自己更有信心。
这样的过客,我称之为我们生命的拯救者。如果我们本来温暖,他们会让我们更温暖。如果我们本来冰冷,这样的温暖会融化我们心中的坚冰。
( 四 )男孩归爸爸,女孩归妈妈
在这一阶段,如父母有意无意顺应了孩子的这个愿望,譬如妈妈与儿子建立无比密切的关系,并让儿子知道,妈妈在乎他更甚于爸爸,或父亲与女儿非常亲密,并让女儿相信,爸爸爱她更胜于妈妈,那么,孩子就会发展出“俄狄浦斯情结”[插图],一方面,他会过于依赖异性父母;另一方面,他会对同性父母缺乏敬畏并与之疏远。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样的孩子还会发展出一系列问题,譬如只结交异性朋友而难以融入同性的圈子,甚至还可能会发展成同性恋。
三岁前,孩子没有性别意识。一般情况下,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与妈妈的关系最亲密。但从三岁左右开始,孩子有了性别意识,会越来越渴望与异性父母亲密,在约五岁的时候,这一愿望达到顶峰。如果父母的关系稳定而和谐,那么孩子这种欲亲近异性父母的渴望就会逐渐下降,并最终表现得与同性父母更亲近。
“在一个家庭中,丈夫和妻子之间的关系有优先权”,做父母的切不可为了“爱孩子”而忽略配偶。实际上,孩子乐于看到父母相爱,而不是都到他这里来争夺爱。如果父母相爱,孩子就会安心地去做一个快乐的孩子,而不是把自己妄想成异性父母的成年配偶,去做一些和他这个年龄段非常不相符的事情。
特别小的孩子,只要有一个人爱他,他就满足了。但三岁大的孩子,会渴望同时拥有爸爸妈妈的完整的爱,也就是说,他既渴望同性父母的爱,也渴望异性父母的爱。“如果少了一个,他会创造出另一个形象来。”胡慎之说
一个小男孩问妈妈:“爸爸在哪里啊?为什么还不回家呢?”
妈妈安慰他说:“爸爸爬到了月亮上面,现在正在里面砍树。”
实际上,男孩的爸爸几年前就去世了,是男孩的妈妈亲自送走的。她不忍心告诉儿子残酷的真相,于是编织了一个美丽的谎言。
这个谎言让儿子的眼睛亮了起来,虽然住在一个整天漏水的破旧房子里,虽然生活是那么艰辛,但每到夜晚,他就会微笑着看着月亮,有时会自言自语地说一些话,他相信妈妈的话:爸爸在月亮上砍树呢,以后会回来盖一栋漂亮的、不漏水的大房子。
几年后,妈妈也去世了,但男孩坚强地活了下来。尽管已经明白,这只是妈妈编织的一个美丽的谎言,但是,每当遇到挫折与苦难时,他只要抬头仰望月亮,心里总会感觉到一股暖意,仿佛在高高的天空之上,真有一双慈祥的眼睛,正热切地注视着自己。
再过了几十年,曾经的男孩变成了国内一家大型建筑公司的老板,已经修造起无数的高楼大厦。
如果只试图爱孩子,却不爱配偶,甚至阻止孩子去爱配偶,那你就会发现,无论你怎么努力,无论你的配偶是多么不堪的人,孩子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男孩成为男人,女孩成为女人,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3~6岁会打下一个非常关键的基础,但如果男孩想成为有魅力的男人,女孩要成长为有魅力的女人,他们不仅要进入同性父母的世界,还要进入同性的大世界,譬如结交众多的同性朋友。我们不断回到异性的世界,但我们首先属于同性的世界,与同性的交往——喝茶聊天、饮酒作乐、在俱乐部里消遣、学习充电、集体运动或随便什么事,都可以让男性补充男性的能量,让女性补充女性的能量,从而让他保持他的男性魅力,让她保持她的女性魅力。这才是这个世界最和谐健康的整体关系模式。
相反,如果男性总停留在女性的世界,女性总停留在男性的世界,那么不管它具体是怎么回事,都意味着一些问题的存在。
溺爱源自父母的自恋,溺爱的父母无视孩子真实的成长需要,而是将孩子当作自己的另一个“我”,给予过度满足。可以说,无限制地给予孩子,其实是在无限制地给予自己。
( 五 )宠爱自己,溺爱的心理真相
0~15岁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培育安全感,15~3岁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培育他们的自主能力。
15~3岁时,对孩子来讲,父母仿佛是全知全能的,孩子有什么需要,他们仿佛都可以轻松满足。但是,对于16岁的女孩,她的需要,父母就很难再满足了。父母不能替她学习,不能替她处理班级的人际关系,也不能替她发展创新能力……这个时候,受惯溺爱的女孩就会惊恐地发现,原来有太多的问题她不能处理。于是,她陷入无法面对自己的自卑。这个时候,她可能就会幻想一个更“全知全能”的新“父母”,期望他能溺爱自己,并化解她现在的所有生活难题,就像原来的父母在15~3岁时帮她化解一切难题一样。
溺爱是陷阱,实际上,溺爱的父母是在满足自己的需要,但它却披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外衣,而变得仿佛不可指责。
( 六 )溺爱=过度地阻碍
爱只会导致好的结果,而不会导致伤害,导致伤害的一定不是爱。
父母越溺爱孩子,孩子越觉得窒息。
看到孩子的真实存在,发现孩子的真实需要,并帮孩子实现他的需要,这便是真爱。
要尊重一个幼小的孩子受挫折的权利。
大人或许以为,孩子的事情看起来很小,但实际上,对一个幼小的孩子来说,他要做的太多尝试都很重大,完成这些任务,要调动很多东西,头脑、身体和心志等。每完成一个他认为的重大尝试,都会让孩子感觉到“我自己行”,久而久之就帮助孩子形成了强大的自我效能感。
(七)对物质的追求,是对爱的渴望
研究发现,孩子要形成稳定的安全感,需要一个条件——在三岁前,和妈妈生活在一起,没有严重的分离(超过两个星期的分离即为严重),而且与妈妈的关系有很高的质量。
假若母爱的累积效应不够,这一领悟没有发生,甚至,母爱稀少,就会导致一个结果——孩子对有形有质的母爱载体非常执着。
最初,爱的载体都有照顾与陪伴功能,经典如泰迪熊,这是美国孩子最常见的公仔,毛茸茸的可以让孩子抱着,也可以充当孩子假想的玩伴与聆听者。健康成长的孩子可能会对泰迪熊很有感情,但他们不容易痴迷,而太痴迷于泰迪熊的孩子,都可能是儿时获得的母爱太少。
**《这个杀手不太冷》中,杀手里昂的“泰迪熊”是那盆植物,后来变成了同样缺乏爱的小女孩。
[if !supportLists](八)[endif] 密不透风的爱,源自自私
(九)精神分裂如何发生
感受被看到,就是最好的治疗
(十)痛苦的童年为神经症“播种”
心理疾病从轻到重可以分为三类:神经症,如抑郁症、强迫症、社交焦虑症和广场恐怖症等;人格失调,如表演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和边缘型人格障碍等;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等。
按照精神分析的理论,五岁之前的人生阶段是人格发展的关键阶段,一个人的人格在这一阶段被基本定型,如果儿童在这一阶段遭遇严重创伤,他就会埋下患病的种子。如果以后的人生阶段再一次重复了类似的创伤,他就可能会爆发相应的心理疾病。
(十一)青少年太听话不是好事
忧愁,而且是莫名的忧愁,是青春期的一个典型特征。因为,青春期处于一个不断“丧失”的阶段。
咨询师胡慎之说,抑郁情绪均来自“丧失”,我们心理世界的任何一部分重要内容的丧失,都会引发或轻或重的抑郁情绪。
从十二三岁开始,一直到青春期的基本结束,是我们生命中的第二个“叛逆期”(第一个是15~3岁)。正常情况下,每个青春期的孩子都会表现出较强烈的叛逆来,不听父母的话,什么事都要自己来。他们这样做,只是为了完成必须完成的任务:脱离对父母及重要亲人的依赖,走向独立的自己。
( 十二 )孩子有问题,大人先自省
成熟的父母不会在第一时间去处理孩子的问题,他们会先处理孩子的感受。
第三章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
( 一 )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
父母,尤其是妈妈,他们自己的成长停滞下来,对自己能否适应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焦虑,但他们不是通过自己的成长去解决问题,而是将希望更多地寄托在孩子身上,结果让孩子承受了双倍的压力。
不能将自己的自我,寄生在孩子身上。
( 二 )孩子为何把网络当成安全岛
许多孩子之所以迷恋网络,一个常见的原因是,他们没有一个可靠的安全岛。他们被父母、学校“遗弃”了,他们的安全岛四分五裂。于是,他们去网络上构建新的、虚幻的安全岛。
缺乏安全感,是一个广泛存在的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
这就涉及一个广为人知的观念——妈妈最好亲自带孩子到三岁。
为什么?因为,孩子在良好的养育环境下,到三岁才能形成两个概念:客体稳定性与情感稳定性。
客体即孩子身外的物体。幼小的孩子没有客体稳定的概念,他们能看到一个事物,才觉得这个事物存在,而看不到,他们就觉得这事物不存在了。所以,和他们玩藏猫猫的游戏,他们会玩得不亦乐乎。
情感稳定性,即一个人只要确认对方是爱自己的,那么,他不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而无端对这一点产生怀疑。
客体稳定的概念,在良好的养育环境下,孩子一岁半即可形成,而情感稳定的概念,在良好的养育环境下,要到三岁才能形成。
只有形成这两个概念后,孩子才能承受与妈妈的长时间分离。长时间,指的是两个星期以上的时间。有研究表明,若在孩子三岁前,妈妈与孩子有两个星期以上的分离,会让孩子形成强烈的创伤。
所以,在三岁前,妈妈要尽可能亲自带孩子,不能与孩子有长时间分离,并且要与孩子有良好的互动。这样一来,孩子才能形成所谓的安全感。
( 四 )孩子总考砸,可能有内情
“生命的价值在于选择,但做父母的常常忘记这一点,他们不让孩子去做选择,总是忍不住要替孩子做选择。”曾奇峰说,“但是,如果父母什么都替孩子做主,那么就无异于是在杀死孩子的生命。”
如果孩子没有秘密,那么孩子永远不能长大。
[if !supportLists](五)[endif] 高十二、初九与压力
[if !supportLists](六)[endif] 和孩子一起直面高考失利
他们怕的其实不是失败,而是怕被人否定。
[if !supportLists](七)[endif] 家有失败留学生怎么办?
除非父母真的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深切地知道了自己是如何伤害孩子的,并向孩子做出了真诚的道歉。否则,不要轻易去叩开孩子的心门,因你势必会带着旧有模式闯进去,而这是孩子受伤的根本原因。
好好照顾孩子,给他做好吃的,这非常重要。这时,孩子会退行到心理年龄很小的阶段,口欲的满足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安慰。妈妈做这一切尤其有疗愈作用,因这是妈妈再一次哺育孩子。
(八)如何一年圆“北大梦”
心理学认为,经历的多样性比经历的单一性更好。顺利会帮助一个人形成一个方向的思维,挫折会帮助一个人形成另一个方向的思维。如果总是一帆风顺,那么一个人的思维就容易陷入单向度思维,对事情的考虑容易片面;如果一个人总是遭受挫折,那么这个人的思维也容易陷入单向度思维。最好的经历就是,既顺利过也遭受过挫折,这样的经历会帮助一个人形成多向度思维。
(九)教孩子知识,不如给孩子爱
(十)教育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大人
怀孕时,只希望孩子正常就好了,别是怪胎就行;
生下来,只希望孩子健康就好了,别总生病;
孩子逐渐长大,看着小小的他,只希望他开心就好了,其他一切都不重要;
进入幼儿园,比较心开始升起,希望自己家孩子比别人家孩子出色;
从此以后,一发而不可收,希望孩子在人生每一步都比别人家孩子更出色一些。
(十一)父亲太暴躁不是你的错
(十二)孩子当不了家庭的保护神
而对于家庭,海灵格形容说,健康家庭宛如平地,孩子会成长为挺拔的大树,而有问题的家庭宛如悬崖,孩子会成长为奇形怪状的树。孩子这样做,目的只是保持家庭的平衡。
理解并接受孩子的善意,让他知道,爸爸妈妈懂他的意思。同时,又要告诉孩子,爸爸妈妈的问题是他们自己的问题,不关你的事情,“我们会努力解决,你要相信我们,你的牺牲行为对我们解决问题并没有帮助”。这样一来,孩子既感觉到了父母的理解,同时又明白他的牺牲行为是错误的,就会放弃这种错误的努力。
第四章中国式家庭
(一)你的感受如何被扭曲
原始的融合焦虑,是指一个人害怕与他人、他物甚至他自己的联系,因关系意义上的链接会让其担心失去自己的身份和自主性,这种惧怕所产生的焦虑即原始的融合焦虑。
简而言之,有此焦虑的人,会感觉哪怕轻度的关系,都会吞没掉他可怜的自我身份。
本质上,融合意味着小我的死亡,但一般的过程是,有一个清晰的小我,托着自己与别人建立关系,不断在关系中感受彼此,信任越来越深,突然间感受到彼此,并在那一刻放下防御,小我死亡,而最亲密的关系建立,一个包含着“我与你”的关系性自我建立了。
若没有这个相对健康的自我托着,而直接去建立关系,那种湮灭感就太强了,令人不敢尝试。
因没有被爱照见过,所以内心是一片黑暗。他们将这种黑暗理解为,真实的自己是坏的,而如此坏的自己竟然还渴望被看到被理解,何等可怕。没有人会爱自己、会在意自己,可自己还是如此渴求!
有时,比暴行更严重的是隐蔽的攻击。隐蔽的攻击,攻击者不会承认,旁观者也看不到,受害者甚至都难以诉诸语言。譬如,许多人,表面上对人很好,可一转身,却会小声咒骂。
若你够幸运,有一个好妈妈或好的抚养者,你的感受不断被碰触、被确认,你会形成一个丰盛而灵动的自我。若缺乏这份幸运,你要花很大努力,朝向这一目标前进。你也可以自己去认识并确认自己的感受,特别重要的是,无论如何,都要勇敢地投身于外部世界,让丰富的事情激活你的感受能力,以此不断碰触自己的感受。若这一点特别艰难,找一个好的心理医生是很好的办法。勇敢地去爱是必不可少的。爱,特别是爱情,能全方位激发你的种种感受。
不管是先天运气,还是后天努力,有丰富感受并被确认的人,都会形成所谓的“存在性安全感”。
(二)你的身体,是不是别人的奴隶
有真自我的人,他的自我围绕着自己的感受而构建;有假自我的人,他的自我围绕着妈妈的感受而构建。
后者的悲哀是,他自动地寻求别人的感受,围着别人的感受转,他为别人而活。
是创造性,而不是其他,让个体觉得生活是有意义的。
顺从带给个体一种无用感,并让个体产生诸如“没有什么事情是重要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等想法。
创造性的生活是一种健康状态,顺从对生活来说是疾病的基础。
——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
(四)触碰你的内在婴儿
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爱与自由。
(五)愚孝是怎样炼成的
什么叫“愚孝”?即孩子会不惜牺牲自己、自己配偶和孩子的利益,而一味地对父母做出极大的牺牲。
歉疚感可能是我们最不愿意面对的一种感觉,尤其是,有人替我们做了我们本可以轻松做到的事情后,还巧妙地想给我们留下歉疚感,这会令我们感到非常愤怒。
明智的愚孝者,应当放下改变父母的渴望,接受无论如何父母都不会更爱他的事实,一旦接受了这个痛苦的事实,愚孝行为就可以终止了。
(六)中国家庭中的轮回链条
(七)有关爱的六个谎言
因为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当一个人不断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时,那么不管这些选择是对是错,他的生命都会因为自主选择而丰富多彩,而他的心理能量都会不断增加。只有做过选择,一个人才算活过。假若这个人的一生中都是别人在替他做选择,那么他的生命就没有意义,不管别人给了他多少东西,不管那些选择从理性上看多么“正确”,他都会因此而虚弱无力。
看上去,嫉妒也是一个三角关系,“我”因为“你”垂青另一个人,而吃起了另一个人的醋。但实际上,嫉妒常是一个借口,目的是控制情侣、伤害情侣。或者从根本上说,是为了转嫁自己的自卑感。
(八)中国人的情感模式
中国人的情感模式普遍都是在找妈妈。男人找老婆就像是在找妈妈,只要一个女人给他温暖的感觉,让他放低戒备,觉得自己像小孩儿,那他很容易就被收服了。
女人同样也是如此,她们渴望宽厚无私的爱和照料。无论是萝莉找大叔,还是通常婚恋标准中让女人放心的忠厚男人,其实都是“妈妈”——一个被阉割的、具有母性的男人。
孩子在三岁到六岁之间是十分脆弱的,成年后很多问题的根源都来自这个阶段。精神分裂症等严重的人格障碍则源于六个月之前的严重心理创伤。所以,孩子越小就越需要妈妈的关注和爱,在婴儿一岁之前,怎么爱他都不过分。
真正的爱是活出来的,幸福不在于找对一个人,就像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纳。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深,就不容易审美疲劳。
美国人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不一样的,那么究竟其根源在哪里呢?其根源主要还是在两种文化的差异上,一种是属于西方社会的文化,一种是属于东方社会的文化,这两种文化在很大层面是不一样的,文化的力量就在于它可以影响人类社会的任何事物,在这里我根据读阅读许先生的文章,认为美国人与中国人生活方式的比较要从认识文化开始,另外还要探讨的是文化中的什么影响了两个民族生活方式,在这里仅从自我、人格和家庭教养方式来进行简单的探讨。 美国人与中国人若按地域区分,是西方与东方之分,若按种族来分,是白种人与黄种人之分,然而要比较这两个国家的生活方式则不能够笼统的简单来概括,与其说是生活方式的比较还不如是说两个民族的文化的比较,我们知道事物都是处在矛盾之中的,矛盾着的事物又都是相互排斥相互包容的,我想这种矛盾中的中西文化正是当今文化的一致性趋向。 研究美国人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选取的工具不应该是放大镜,而应该是显微镜,因为在这两个伟大的民族帷幕后活动着的不是无形的和不可名状的大众,而是具有明确价值、责任和思想的人们,虽然在理智上各异但是却都懂得悲哀、胜利和奉献的人们,令我们关心的我想并不是对他们彼此形成鲜明的多民族历史、习俗、形式或经济制度的描述,尽管在我们通向理解美国人和中国人的旅程中这些和其他某些因素会作为我们的路标帮助我们回答这样的问题,即:在这两种人之间造成这些如此丰富多彩,如此尖锐明显和如此众说纷纭的差异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徐良光曾给过我们一些启示,在这里笔者想要挑选自认为比较重要的方面来阐述美国人与中国人这两种人的生活方式为什么会有如此打的差异。 那么前文中已经提到与其说是两个民族间生活方式的比较还不如说是两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既然讲到文化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阐述对于文化一词的界定。文化这一术语有一个复杂度历史和变化不定的意域,它已经成为英语世界中最具歧义的术语之一,英国文化学者雷蒙德威廉斯认为文化这一术语主要在三个相对的意义上被使用:艺术及艺术活动、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一种发展的过程。他在《文化与社会》一书中认为文化不应等同于以高雅艺术为代表的高级文化,文化从根本意义上说是”整体的生活方式”,由此把文化的含义从狭义的“高级精神”引申为人类学上的“整体的生活方式”。 既然我们说文化是一种整体的生活方式,那么这种生活方式则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不同的区域环境会形成不同的“整体的生活方式”,当然美国人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就是其中之一,这种生活方式是不同社会集团之间发生冲突与融合的舞台,这些集团试图定义世界并把这种自己的理解强加于世界。这种事西方文化所具有的趋向,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在其形成并发生影响的过程之中都会形成一个统一的模式,被英国学者称之为“定型化”,这种定型化就是逐渐形成的同意一的模式,这种模式通过排他的实践把自己封闭起来,把其他文化排除出去,从而维持一种既定的秩序。显而易见的是中国与美国人就是在这种排他中逐渐形成的。这种定型化的文化又会在不同的领域影响着一个民族的各个方面,包括、经济、宗教、社会制度、生活方式。因此说我们研究美国人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其根本是要了解齐文化底蕴,了解了文化那么再来了解为什么美国人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就容易的多了。限于篇幅笔者在这里介绍一下影响美国人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的基本的有原因。 美国人与中国人关于“自我”的理解 我们刚刚仅仅从宏观上说文化影响了美国人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那么究竟是怎么影响的,如何影响,从哪些方面影响的呢?中国学者杨中芳认为美国人与中国人讲的自我是有差异的,这种自我的差异影响到美国人与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首先应该是“自我”的含义上的差异,美国人讲求的自我往往是真实意义上的自我,而中国人眼中的自我则要比美国人宽泛的多,中国人的自我不但包含个体我,还包含形形的社会我。美国人对自我的理解还有一点比较突出,就是美国人往往都侧重于对自己的意识,中国人则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来理解自我,在中国人眼中,没有与其他人的交往就不存在自我。原因很简单,就是汪凤炎在《中国文化心理学》所说的中国人是一个本为关系社会。那么笔者认为正是对于这种对于自我在含义的理解上的差异使得两个民族的在处事与社交上形成一些有目共睹的差异,其中就包括我们所熟知的美国人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意识,中国孩子则是在一种社会关系中成长,依赖性比较强,性比较差,这样我们也可以认为美国人大多是场性人格,而中国人则大多数是场依存性人格。 其次是美国人与中国人自我结构上的差异。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是秉承儒家思想,孔夫子推行“仁”,孟子推崇“人性本善论”,因此在中国人“我”的观念中就很少会体现本我的思想,而超我则是占据大部空间。中国人是在这样一种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我观念,而美国人则深受教原罪说的影响,人们都相信“人性本恶”,这样来看美国人的本我、自我、超我的分配则是比较均衡的,但是美国人的自我又或多或少会占据上风形成美国物欲横流的享乐主义,笔者认为弗洛伊德的的性冲动的原始动力说的这种快乐原则还是比较适合解释美国人的这种生活方式的。美国人与中国人的这种关于“我”的结构上的差异在不断积累中最终定型化为一个民族的典型的民族个性。 第三是美国人与中国人无我与重我的差异。我们知道中国文化的形成基础是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以及法家思想,儒家的一个典型特点就是“仁”,到家的典型特点就是“无为”,发家的典型特点就是“法治”,在这样几种思潮的影响下那么中国人的我也就难免带上这样一种烙印,这就是无我,小我,顺从,仁义,和为贵,这样一种思想,这样一种思想就要求中国人必须要与他人处于一种合理的共存的关系中这才是正确的,换句话说这样一种思想就是要求压抑自我,这就影响了中国人世代的生活方式,时至今日。这种忽视个我,推崇社会我的做法势必造成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应该是内敛的,应该是顺从的缺乏反抗的。与此相反美国人因为从小就开始培养意识,个体我是最重要的,这样也就形成美国人的个人主义,形成美国人各具不同的张扬的性格,形成不同于中国人的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因此,这种对于我的重视程度在不同程度上塑造了两个迥异的民族性格,并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 美国人与中国人的人格差异 普通心理学认为人格就是个性,但实际上人格的含义较广,它是以人的性格为核心,包括先天素质,受到家庭、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心理的、社会的影响,并逐步形成的气质、能力、兴趣、爱好、习惯和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总和。因此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一个人的行为方式也同样会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这种决定性格的因子说到底我们还是要回到文化学中来探讨,就因为人格中的性格是受后天影响相当大的,所以文化对于人的性格的影响也应该成为这两个民族的民族性格形成的决定因素。 首先我们是“性善论”与“性恶论”。中国的传统文化主张的是做人要“仁义礼智信”,这种主张一方面使得注重道德教育的中国人非常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这也正是这样在另一方面也使中国人的本我严重流失,社会我严重膨胀造成一种社会的畸形人格,它否认本我的价值,没能给本我一个应有的地位将其打入冷宫,使得中国人的理想人格的养成缺乏内在动力这才造成今天中国社会的呼吁个人的个性培养的问题,这不仅仅是吧一个教育问题更是把一个文化转型的问题。而美国社会不同的是,他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宗教信仰是其人格组成的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基于对宗教的信仰美国人的心灵比中国人纯净的多,但他们相信的“性恶论”就给了本我定的地位使得个性可以发展不受约束,形成一种中国人所缺失的意识。 其次是美国人与中国人的里人格与个体人格。在中国这样一个关系本为的社会中更多的是关注体或社会的人格,轻视、压抑个体的人格,中国传统文化中推崇的这种“集体人”与中国是一个关系本为的国家是直接相关的,中国的社会就是一个庞大的关系网络,中国人的这种网络是的社会交往方式形成了特定情境下的体个性,在中国评判一件事情往往是以体性格来作为标准的,而美国则是轻视社会我,将个人看成是的存在,这样便形成一种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个体自我。相比较之下中国人在生活中更多的是依赖体,因此就产生一种“体崇拜现象”。笔者认为这种体崇拜就是这种社会我的原型。在这种情境下就会压一个我,推崇社会我,缺乏性和自主性。 这种人格差异的根源就在于美国人与中国人早已定型化的民族文化,这才是社会根源,因此我们也可以说美国人和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不同就是美国人和中国人两个民族人格差异的表现。 美国人与中国人的家庭 首先要说的是从外部特征上看美国人和中国人的家庭结构是不同的,这其中也可以体现出一些民族的性格在里面,比如美国人的家庭通常有一个小院子组成,周围是很矮的篱笆围起来的,而且大多数美国家庭是没有围墙的,从外面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子里面,中国的家庭则是家家户户一个大院,一个高大的墙,一个坚固的大门,从外边是看不到子的任何东西的,醉倒看到的是子的顶部,如果用心理学的投射来理解的话,这里面反映了中国人与美国人生活方式上的开放程度是相差很大的。再看子内部的布局,美国家庭没一个间都是有门的,中国传统家庭则是一个子只有一个门,各个间时相同的。用投射我们也可以看出美国人的私人空间使很多的,也是很注意个人的私人空间,生活中的意识要比中国的大家庭高的多。无论从家庭的外部结构还是从家庭的内部结构的比较我们都能看的出来,美国人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生活方式是不一样的,这是两种不同文化下的产物。 其次是美国人与中国人家庭教养方式的差异。就中国和美国家庭教养的目的而言,两者有着相同之处,那就是教子成人、教子成才。然而在具体方式方法上 ,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中国和美国家庭教养却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家庭教养方式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因素,是在父母与孩子的互动过程中形成并发展的,这种互动的结果不仅从父母对孩子的生存和身体健康离不开父母和成人长时间的精心护理、照料。与此同时,他又开始了由生物个体向社会个体转变的社会化过程,这意味着儿童需要不断学习知识、技能,逐渐掌握社会规范,最终适应社会生活,这一切同样离不开父母和成人的引导、教育。在培养孩子成材的问题上,中国的家长普遍地存在着智能中心主义倾向,而美国的家长更注重孩子天性的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塑造。在子女的养护上,美国人与中国人做法上的区别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中国家长对孩子包办代替, 照顾得无微不至;而美国家长则更加注重孩子的自理能力的训练。其二,中国的家长重生理,轻心理;而美国的家长更加重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注意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这种家庭教养方式上的差别不仅会影响到儿童早期的社会经验,形成特定的人格还会影响到儿童今后的发展,形成与社会相适应的人格特质,并影响直至一生。这种影响我们说应该还是两种文化背景下的产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