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核》的主要内容,急~~(请勿抄袭)

《枣核》的主要内容,急~~(请勿抄袭),第1张

枣核是本文的叙事线索,更是一条凝聚这乡情的感情线索。用枣核设置悬念,用枣核推进悬念,用“枣核”揭示悬念。枣核将海外游子之心与故乡故土紧紧连在一起。枣核虽小,但在文中却起到了以小见大的重要作用。

小小的几颗枣核凝聚着海外游子深深的爱国情浓浓的思乡情,这篇文章讲的是作者的一位故友托他从家乡给他带几颗枣核的故事。我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故友是一个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人。“他一下车,就先问枣核带来了吗他把枣核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珍贵……”这可以充分地体现出游子久别故乡后对家乡的思念是多么深厚,仿佛一切珍珠翠钻、荣华富贵都比不上祖国在心中的分量朋友解释说,“北海”假山上的石头都是从唐人街论斤称量买下的。这句话以及友人家中处处洋溢的中国的气息可以看出中华儿女“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祖国,承受了千灾万难,祖国,哺育了一代代优秀的中华儿女,我们决不能忘记这一切。作为新中国的学生,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习这位友人热爱祖国的精神,学习他这种不忘祖国的精神。我们要以实际行动来证明我们是热爱祖国的。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后用自己的能力来报效、建设祖国我们要为祖国的和平献出一份力量,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第七自然段中“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想厂甸、想隆福寺、想旧历年、想胡同枣树”等词语就集中表达了老人的思乡之情。

扩展资料:

文章除了一些具体的事情外,课文中还有更多的词表达出了海外游子深切的思乡之情。

例如:

1、“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写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她带几颗生枣核。”

明确:“再三”,表达出索取生枣核心情之急切,表现出思乡之心切。“生”,为了试种。

2、“拥抱之后,她就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她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 ”

明确:“殷切”,表达心情的急切与真诚;“托”,表达对枣核的珍惜程度;“珍珠玛瑙”,通过比喻加深了贵重的程度。

3、“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

明确:“几十里外”,老同窗不怕路途遥远;“一块块亲手”,老同窗对此事的重视与认真;“论公斤买下”,老同窗不惜重金购置。总之,表现了老同窗依恋故土的深情。

4、“我留意到台阶两旁是她手栽的两株垂杨柳,草坪中央有个睡莲池。”

明确:柳的谐音是“留”,而莲的谐音是“恋”。两个字组成的词语是“留恋”真实表现了海外游子对祖国的热爱。

教师小结:通过同学们的这些例子,我们可知:朴实的话语,只要饱含真挚的情感就能感动人。我们说话作文时就应用这些朴实但饱含感情的语言。

参考资料:

枣核(萧乾散文)_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九课《枣核》这节课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旧时同窗托“我”为他带几颗枣核。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写朋友见到枣核,如获至宝。

第三部分(第5~10自然段):写朋友倾吐思乡之情。

第四部分(第11自然段):提示文章中心思想。

扩展资料

内容:文章以枣核为线索,记叙了美籍华人索要生枣核以寄托思乡之情的故事,反映了同窗美籍华人深厚的民族感情。

方法归纳:

1、以小见大的手法。

2、围绕枣核设置悬念,使文章跌宕起伏。

3、以枣核为线索,贯穿全文的写法。

4、用朴实的语言表达深厚的感情。

《枣核》是一篇优美散文,选自《萧乾文集》,已被编入:上海教育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九课、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课、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九课。

作者萧乾(1910127--1999211),原名萧秉乾。 化名萧若萍,蒙古族,现代著名作家、记者、文学翻译家。祖籍黑龙江省兴安岭地区,生于北京。1926年在北京崇德中学学习,参加共青团,任崇德中学学生会主席兼校刊编辑。

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折、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默读课文,首先明白“枣核”指的是什么,然后弄清楚课文写了哪几件事情,表现了枣核怎样的品质。

 2.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枣核的聪明和勇敢。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会认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折、涨”。

 2.默读课文,然后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感受枣核的聪明和勇敢。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民间故事是充满幻想的故事,要么故事里的人物拥有特异功能,要么主人公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故事的情节有超自然的性质。民间故事一般是人们用口头形式传播而流传下来的,故事一般体现着人们的美好愿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叫《枣核》的民间故事。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中的生字。重点指导边音“犁”,翘舌和后鼻音“牲”、多音字“折、涨”的读音。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新词。

 (1)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亥-核(核心)-咳(咳嗽)-该(应该)

 利-犁(犁地)-梨(梨子)-俐(伶俐)

 生-牲(牲口)-胜(胜利)

 (2)多音字。

 折

 zhē:折腾折跟头

 zhé:折断损兵折将

 shé:折本枝折花落

 涨

 zhàng:涨红头昏脑涨

 zhǎng:涨价水涨船高

 辨析:“折”表示“翻转,倒腾”时读zhē,如“折腾”;表示“断”“亏损”或姓氏时读shé,如“折了、折本”;表示“断,弄断”“损失”“弯转,屈曲”等意思时读zhé,如“折断、打折、损兵折将”。

 “涨”表示“体积增大”“弥漫”“多出来”“头部充血”时,读zhànɡ,如“豆子涨了、烟气涨天、头昏脑涨”;表示“水量增加,水面高起来”“价格提高”时,读zhǎnɡ,如“水涨船高、涨价”。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枣核”指的是什么?

 明确:

 指的是主人公的名字。

 2.“枣核”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明确:

 因为枣核刚出生时只有“一个枣核那么大”,所以夫妻俩就给孩子起名叫“枣核”。

 3.课文写了枣核的哪几件事?

 明确:

 第一件事:枣核一直没有长,但是很勤快,天天干活,学了很多的本领。第二件事:枣核不仅勤奋,而且聪明,设法帮大家解救了牲口。第三件事:枣核解救牲口后引起县官的责难,于是他智斗县官。

 四、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阅读第2自然段后思考:一年又一年过去了,枣核有什么变化吗?爹娘心情如何?

 明确:

 一年又一年,枣核一点儿也不见长。爹娘都很为他担心、发愁,觉得枣核长得太小,什么也做不了。

 2.面对爹娘的担心,枣核是怎么反应的?由此可以看出什么?

 明确:

 枣核安慰爹娘说,自己可以做事情。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3.枣核做到对爹娘的了吗?他都学了哪些本事?

 明确:

 做到了。他能扶犁,能赶驴,柴比别人打得多。

 4.当大伙儿的牛、驴被官府牵走,枣核说他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猜猜看,此时大家都是怎么想的?枣核心里又想着什么?

 明确:

 有的人可能会想:“人长得小,口气却挺大,真能吹牛!”枣核心里可能想:“此时不和你们争辩,等我牵回了牲口,你们一定无话可说!”

 5.枣核解救牲口时,为什么不直接牵走,而是折腾了大半夜?

 明确:

 因为这么多的衙役看守着,想直接牵走牲口是不可能的,只有等到衙役们累了,没精神看守了,才能安全地把牲口牵走。

 6.枣核成功牵走了牲口,印证了文中的哪句话?

 明确:

 第4自然段中的“枣核不光勤奋,也很聪明”。

 7.用“不光……也……”造句。

 明确:

 示例一:小明不光学习好,也乐于助人。示例二:这幅画不光有草有花,也有绿油油的大树。

 8.县官并不知道是谁牵走了牲口,枣核为什么要自己承认呢?

 明确:

 因为县官如果找不到偷牲口的人,一定不会善罢甘休,所以枣核自己承认,是不愿意牵连他人,并且他已经想到办法制伏县官了。

 9.枣核“从铁链缝里蹦了出来,站在那里哈哈大笑”,他会说些什么呢?

 明确:

 县官老爷,你不是要抓我吗?我就在这儿,过来呀!

 10.回顾全文,尝试复述这个故事。

 五、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1)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衙役把牛、驴都牵走了。(改成被字句)

 ②门被枣核打开了。(改成把字句)

 ③枣核说:“大家都不用愁,我有办法!”(改成转述句)

 明确:

 ①牛、驴都被衙役牵走了。

 ②枣核把门打开了。

 ③枣核说,大家都不用愁,他有办法。

 (2)设想一下,枣核离开后,会发生什么故事?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

 明确:

 县官吃了这么大的亏,怎么肯善罢甘休?于是,他派衙役们把枣核的父母抓来作为人质,还威胁枣核:“如果不投案自首,就杀掉你的父母。”枣核这么孝顺,怎么肯让自己的父母代替自己受过?于是,枣核回到衙门,换回了父母,让父母和乡亲们躲进了一座山谷,那里有他准备好的粮食和水,够大家生活一段时间了。

 每到夜深人静,他就偷偷潜入县官的房间。第一天拔光了县官的胡子,县官拿他没办法。第二天,又拔掉了县官不少头发,县官还是怎么也抓不到他……一连几天,把县官折磨得不成人样,只能跟他求饶,赦免了他,答应不再难为乡亲们。大家都夸枣核是一个小英雄!枣核的父母可开心了!

 2.总结。

 枣核虽然长得小,志气却很大,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勇敢智斗恶人,帮助乡亲。希望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也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六、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七、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枣核

 身世和名字的由来

 优秀品质

 勤劳:学会很多本领

 聪明:智斗县官

 人小志气大英雄出少年

 

篇二

 一、学习目标:

 1、理解枣核在文中的线索作用。

 2、学习本文选材具体,小中见大的写作手法;

 3、学习本文围绕枣核设置悬念,使文章起伏跌宕的结构方法;

 4、体会海外华人的思乡心态,培养热爱自己民族和故乡的思想感情

 二、预习检测:

 1、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蹊跷(qīqiāo)掐指一算(qiā)故弄玄虚(xuán)殷切(yīn)

 嫣红(yān)玛瑙(mǎnǎo)山坳(ào)厂甸(diàn)核潜艇(qián)

 匀称(chèn)镶嵌(qiàn)国(jí)籍

 2、解释词语:

 感慨良深——感慨很深。良,很。

 风烛残年——比喻老年人所剩的日子不多了,随时会死去。风烛,风中燃烧着的蜡烛。

 蹊跷——奇怪。

 游子——离家在外或久居外乡的人。

 故弄玄虚——故意玩弄花招,迷惑欺骗人。玄虚,使人迷惑的花招、手段。

 3、填空:萧乾:(1910-1999)现代作家、翻译家和记者。原名萧秉乾,曾用名萧若萍。毕业于燕京大学新闻系。二战期间,曾作为《大公报》的记者,奔波在西欧反法斯战场上,创作了许多优秀的特写报道。主要作品集有:《篱下集》、《栗子》、《人生采访》等。著作选编为《萧乾选集》(六卷本)。

 1980年写作《美国点滴》,由《枣核》等10篇文章组成,这些特写介绍了美国现代生活及一些海外华人的心态。

 三、学习指导:

 (一)、整体感知课文,回答下边问题: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答:友人托我带几颗生枣核,用以在花园里试种一下的事。

 2、请找出文中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句子。

 答: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3、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答:“枣核”

 4、围绕枣核,文章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理解文章,用适当的词填空,完成下图。

 第一部分:(1)索枣核

 第二部分:(2-4)得枣核

 第三部分:(5-10)话枣核

 第四部分:(11)话主题

 (二)、咬文嚼字

 1、他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

 (若改为“他放在手中,像比什么都贵重”,与原句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答;“托”,是手掌或其他东西向上承受物体;“托”在掌心“似乎是在感受枣核的分量,显得十分珍惜。改后的句子,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2、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

 (若改为“这里过圣诞,我想旧历年”与原句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答:过旧历年是炎黄子孙的文化传统,“一”过圣诞,就想旧历年,用上面的句式强调了旧时的同窗游子思乡之情的浓烈和深沉。

 3、他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若“劈头”换成“突然”,句意有什么变化?)

 答:“劈头”有一开始就突然的意思,久别重逢,旧时同窗把“我”安顿好后,不叙别情,却领我去后花园,劈头就问后花园怎样,是为了炫耀后花园的“家乡味”。实际上是表示自己蛰居海外乡思心切,急于倾诉思乡之情。换成“突然”就表达不了上述意思。

 4、“你相信吗?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

 (若删去划线部分,句意有什么变化?)

 答:划线部分表明旧时同窗堆假山时十分仔细。突出了海外赤子的乡土情结。删去划线句子,则表达不了这种情感。

 (三)、体悟情感

 1、这位友人不远万里,再三托付“我”带去几颗普通的枣核,他想做什么呢?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答:这位友人想在自家园中种下一颗枣树——因为他思念家乡

 2、文中哪些句子描写了思乡的心理活动?

 答:(1)、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2)、体会出游子的心境(3)、想厂甸,想隆福寺(4)、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5)、近来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

 3、哪些句子描写思乡的行动?

 答:(1)、栽杨柳树,种睡莲。(2)、亲手建造“北海”。(3)、追忆在北海泛舟的日子。(4)、试种家乡的枣树。(暂未做)

 4、老人的花园里既有垂柳、睡莲,还有北海,还即将种下枣树,老人何以这样不辞辛苦,不嫌麻烦?而且她已到了风烛残年,到哪年才能看到枣树长大?有种枣树的必要吗?

 答:有必要,老人是把思乡的感情寄托在这些事物上,寄托在这几颗看来普通平常的枣核上,真是满园景色,满园乡情——这就是老人表达思乡之情的独特的方式。21教育原创作品

 5、文中美籍华人“家庭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还感到“心中总像是缺点什么”,为什么?

 答:缺的是踩在祖国大地上的踏实感及主人翁之感,缺的是与故友欢聚的温馨,缺的是故乡亲人的亲情……

 因为:身处异国他乡,缺少故乡的风土人情,缺少乡情乡韵,这里不是心的归宿。

今天小编辑给各位分享萧乾简介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萧乾的资料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

作家萧乾的简介?有哪些代表作?

萧乾(1910127--1999211),蒙古族,作家,记者,文学翻译家。1935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新闻系。1942--1944年在英国剑桥大学专攻“英国心理派小说”。曾任职于《大公报》。复旦大学教授。采访过欧洲战场、联合国成立大会、波茨坦会议、纽伦堡战犯审判。1986年获挪威王国政府授予的国家勋章。出版有著译作品43部。其中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篱下集》,长篇小说《梦之谷》,报告文学集《人生采访》,译著《好兵帅克》(捷),以及《八十自省》、《未带地图的旅人——萧乾回忆录》等。

作家萧乾的个人简介谁知道(越详细越好)

一、作家萧乾

萧乾(1910127--1999211),原名萧秉乾,蒙古族,现代著名作家,记者,文学翻译家。

1935年萧乾毕业于燕京大学新闻系。1942--1944年在英国剑桥大学专攻“英国心理派小说”。曾任职于《大公报》。复旦大学教授。采访过欧洲战场、联合国成立大会、波茨坦会议、纽伦堡战犯审判。1986年获挪威王国政府授予的国家勋章。出版有著译作品43部。其中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篱下集》,长篇小说《梦之谷》,报告文学集《人生采访》,译著《好兵帅克》(捷),以及《八十自省》、《未带地图的旅人——萧乾回忆录》等。

一提起萧乾,现在的年轻人马上会想到他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和翻译家,其实他还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二战记者。1910年,萧乾出生在北京一个贫民区里,他是蒙古族人。少年时代的萧乾生活十分贫苦,他不仅没有玩具,没有书读,甚至连起码的温饱都没有着落。13岁的他就成了孤儿。在亲友的资助下,萧乾一边读书,一边在学校开设的工厂里劳动。他在地毯房当过学徒,在羊奶厂做过杂活,这样断断续续地一直念到中学毕业。1928年,18岁的萧乾到中国南方的一所中学里担任教师,一年后,他以教书所得的积蓄为学费,回到北京,考入当时最有名的大学燕京大学,不久又转入辅仁大学。他先学英国文学,后改学新闻专业,美国的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就曾经作过他的老师。

1935年萧乾在燕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开始了自己的报人生涯。他先后在天津、上海、香港三地的《大公报》主编《文艺》副刊。1939年在萧乾的一生中是一个重要的转折。这年夏天,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来信,邀请他到该院中文系任讲师。当时的欧洲已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影所笼罩,去还是不去呢?经过再三考虑,萧乾还是去了英国,这一去就是7年,直到战争结束。在英国,他先是做教师,后来进入剑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43年,他放弃读书,领取了随军记者证,正式成为了《大公报》的驻外记者,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战场上唯一的中国记者。在战火迷漫的欧洲,他随英军几次横渡过德国潜艇出没的英吉利海峡,到达过美、法两个占领区的战场,也曾随美军第七军挺进莱茵,进入刚刚解放了的柏林。从苏、美、英三国首脑讨论战后问题的波茨坦会议到纽伦堡审判纳粹战犯,再到联合国成立大会,这些重大的历史性场面他都报道过。每当回忆起这段难忘的历史,这位老人总是感到很自豪。正是他使当时的中国及时了解到世界上发生的大事。

正象人们熟悉的那样,萧乾同时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中的一位重要作家。早在30年代初,他就因长篇小说《梦之谷》而名噪一时,还先后出版了短篇小说集《篱下集》、《栗子》、《落日》等。他非常珍惜自己早年所写的小说,觉得这是他人生不可分割的部分。因为正是写小说使他开始了创作生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萧乾返回祖国,先后从事报刊编辑和文史研究工作,并翻译了许多外国文学作品。他的译作有《莎士比亚故事集》,曾销售近一百万册,此外有捷克作家哈谢克(HASEK)《好兵帅克》(THEGOODSOLDIERSCHWEIK),英国作家菲尔丁的《汤姆.琼斯》等,他还因为翻译易卡生的《培尔.金特》(PEERGYNT)而被授予挪威国家勋章。而最让人惊叹的是,在80多岁高龄时,他还与夫人文洁若合作翻译了“最难懂的巨著”——爱尔兰小说家乔尹斯的《尤里西斯》,令文坛和世人瞩目、惊叹。晚年的萧乾,勤奋笔耕,写了大量散文、笔记、随笔、回忆录等作品,同时,作为一位有影响的文化战士,他还几次出国参加国际作家聚会。评论界一致认为,萧乾的作品,真诚坦荡,深邃警醒,读来发人深省,耐人寻味。萧乾是一生用“心”写作的人。而他自己则认为,自己这辈子的处事原则之一,就是讲真话。萧乾一生历经沧桑,就在他90诞辰前夕,反映他一生创作和翻译成就的10卷本《萧乾文集》出版,320万字的文集,包括了小说、散文、特写、杂文、回忆录、文学评论和书信,让读者得以欣赏他各个历史时期的大部分作品。

(附:简介二

笔名:塔塔木林、佟荔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10-1999

民族:蒙族

后改名萧乾。北京人。民盟成员。1935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曾任天津、上海、香港《大公报·文艺》编辑及记者,伦敦大学讲师,剑桥大学研究生,《大公报》驻英特派员、随笔记者,1946年回国后任复旦大学教授,1949年后历任《人民中国》(英文)副总编,《译文》副主任,《文艺报》副总编,人民日报社、人民文学出版社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编审。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四届理事,民盟第五届中央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名誉顾问,全国第五、六届政协委员及第七届政协常委。1933年开始发表作品。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篱下集》、《北京城杂忆》、《书评研究》、《红毛长谈》、《栗子》、《落日》,《人生采访》、《一本褪色的相册》、《萧乾创作回忆录》、《未带地图的旅人》、《萧乾选集》(10卷),译著长篇小说《好兵帅克》等。译著诗剧《培尔·金特》获1986年挪威王国政府国家勋章,《尤利西斯》(合译)获全国第二届优秀外国文学图书一等奖,散文集《北京城杂忆》获中国首届散文奖,《倘若我是日本人》获1996年雪津杯杂文征文一等奖,《抗老哲学》获1998年杂文一等奖。)

二、南朝时期萧乾

萧乾,字思惕,兰陵人也。祖嶷,齐丞相豫章文献王。父子范,梁秘书监。乾容止雅正,性恬简,善隶书,得叔父子云之法。年九岁,召补国子《周易》生,梁司空袁昂时为祭酒,深敬重之。十五,举明经。释褐东中郎湘东王法曹参军,迁太子舍人。建安侯萧正立出镇南豫州,又板录事参军。累迁中军宣城王中录事谘议参军。侯景平,高祖镇南徐州,引乾为贞威将军、司空从事中郎。迁中书侍郎、太子家令。

宋书永定元年,除给事黄门侍郎。是时熊昙朗在豫章,周迪在临川,留异在东阳,陈宝应在建、晋,共相连结,闽中豪帅,往往立砦以自保,高祖甚患之,乃令乾往使,谕以逆顺,并观虚实。将发,高祖谓乾曰:“建、晋恃险,好为奸宄,方今天下初定,难便出兵。昔陆贾南征,赵佗归顺,随何奉使,黥布来臣,追想清风,仿佛在目。况卿坐镇雅俗,才高昔贤,宜勉建功名,不烦更劳师旅。”乾既至,晓以逆顺,所在渠帅并率部众开壁款附。其年,就除贞威将军、建安太守。

宋书天嘉二年,留异反,陈宝应将兵助之,又资周迪兵粮,出寇临川,因逼建安。乾单使临郡,素无士卒,力不能守,乃弃郡以避宝应。时闽中守宰,并为宝应迫胁,受其署置,乾独不为屈,徙居郊野,屏绝人事。及宝应平,乃出诣都督章昭达,昭达以状表闻,世祖甚嘉之,超授五兵尚书。光大元年卒,谥曰静子。

萧乾的简介

萧乾(1910年1月27日-1999年2月11日),原名萧秉乾、萧炳乾。北京八旗蒙古人。中国现代记者、文学家、翻译家。先后就读于北京辅仁大学、燕京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长等。

1949年后,主要从事文学翻译工作。1995年出版了《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次大战》,译作《尤利西斯》获第二届外国文学图书三等奖。

扩展资料

萧乾的写作特点

萧乾的小说中带有自传性色彩,很多作品是自己童年经历一定程度上的反映。其次,爱国主义的主题在萧乾的作品中也有不少的体现。一部分作品也反映了萧乾对阶级关系的批判和同情。萧乾自小受到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在萧乾的小说中,经常将笔触着眼于细节描写。萧乾正如其他京派作家一样在自然和童心中不断寻找美,他的文字幽丽清逸,雅洁清通,讲究白描的贴切和真实,整个作品风格忧郁而清新。萧乾还非常善于描景抒情。

萧乾晚年的散文,叙写风格多变,年代跨度大,内涵丰厚瓷实,揉进了丰富的人生体验、深厚的人文知识和浓郁的情感意趣。

情感是支配萧乾散文特写的内在因素。在精选材料的基础上,萧乾注重剪裁的艺术。注重结构的经营。在描绘人物的时候,萧乾摒弃了那种大笔涂抹的地方,他喜欢素描,寥寥数笔,轻色淡抹,人物的神情姿态,脱颖而出。

参考资料—萧乾

问题一:投稿时的自我介绍怎么写 笔名、邮箱地址,真实姓名、****,例如QQ、手机只要能及时联系你的就行。如果自己对自己的文有信心的话可以把自己的银行卡号留下。总之稿子好的话只留下笔名****就行了,编辑会追着向你联系的,到时候一通电俯什么都有了不是吗?

问题二:邮件投稿怎么写自我介绍? 不一定要写自我介绍如果你上稿较多,为使编辑对你有个是个写手&quot骇的印象,可作简单自我介绍,文字不要多,以免编辑烦啊

格式可以是:

稿件题目

作者姓名 (约字)

正文

你的个人资料(含通信地址,邮编,电话)

个人简介

问题三:投稿说明怎么写 编辑您好,很荣幸能向贵刊投稿,感谢您的辛勤工作。本文从……角度出发,探索……方法研究……问题……。有胆您审阅,请批评指正!

问题四:诗词投稿的个人简介怎么写 姓名(或笔名),性别(可不填),年龄(可不填),自我介绍,作品(可不填)

问题五:投稿怎么写 投稿信,是个人或集体(写作集体)向报刊、电台或电视台投送稿件时写的专用书信。它一般随稿件同时寄发。投稿信,主要是介绍作者自己和稿件的有关情况,给对方考虑是否采用稿件时作参考。 2.投稿信的写作格式 投稿信的写作格式与一般书信相同,只是内容侧重点不同,所写事项更明确、更单一。 (1)第一行顶格写对方的称呼,如“《××× ×》杂志编辑部、“编辑同志”、或“×× ×编辑同志。 (2)开头。另起一行,空两格写问候语,如“你好”、“您好或“你们好。 (3)正文。正文的内容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写,主要是介绍自己稿件的有关情况。一般应反映出以下几方面内容: ①表示对对方刊物、栏目的关注之情,并作出诚挚、中肯的评价,切忌措辞唐突或过分溢美之词。 ②如实介绍自己的有关情况。 ③写明投稿的缘由和稿件的有关情况。 ④希望对方对稿件提出宝贵意见。 ⑤希望对方采用稿件,并适当表达谢意。 ⑥希望对方及时复信,表明是否采用稿件的明确态度。 (4)结尾。另起一行,写祝敬语,如“顺问编安之类。 (5)署名和日期。

问题六:给人民日报投稿要写详细的自我介绍吗 萧乾(1910127--1999211),蒙古族,作家,记者,文学翻译家。1935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新闻系。1942--1944年在英国剑桥大学专攻“英国心理派小说”。曾任职于《大公报》。复旦大学教授。采访过欧洲战场、联合国成立大会、波茨坦会议、纽伦堡战犯审判。1986年获挪威王国 授予的国家勋章。出版有著译作品43部。其中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篱下集》,长篇小说《梦之谷》,报告文学集《人生采访》,译著《好兵帅克》(捷),以及《八十自省》、《未带地图的旅人――萧乾回忆录》等。 笔  名: 塔塔木林、佟荔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10-1999

民  族: 蒙族

后改名萧乾。北京人。民盟成员。1935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曾任天津、上海、香港《大公报・文艺》编辑及记者,伦敦大学讲师,剑桥大学研究生,《大公报》驻英特派员、随笔记者,1946年回国后任复旦大学教授,1949年后历任《人民中国》(英文)副总编,《译文》副主任,《文艺报》副总编,人民日报社、人民文学出版社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编审。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四届理事,民盟第五届中央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名誉顾问,全国第五、六届政协委员及第七届政协常委。1933年开始发表作品。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篱下集》、《北京城杂忆》、《书评研究》、《红毛长谈》、《栗子》、《落日》,《人生采访》、《一本褪色的相册》、《萧乾创作回忆录》、《未带地图的旅人》、《萧乾选集》(10卷),译著长篇小说《好兵帅克》等。译著诗剧《培尔・金特》获1986年挪威王国 国家勋章,《尤利西斯》(合译)获全国第二届优秀外国文学图书一等奖,散文集《北京城杂忆》获中国首届散文奖,《倘若我是日本人》获1996年雪津杯杂文征文一等奖,《抗老哲学》获1998年杂文一等奖。)1935年萧乾在燕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开始了自己的报人生涯。他先后在天津、上海、香港三地的《大公报》主编《文艺》副刊。1939年在萧乾的一生中是一个重要的转折。这年夏天,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来信,邀请他到该院中文系任讲师。当时的欧洲已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影所笼罩,去还是不去呢?经过再三考虑,萧乾还是去了英国,这一去就是7年,直到战争结束。在英国,他先是做教师,后来进入剑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43年,他放弃读书,领取了随军记者证,正式成为了《大公报》的驻外记者,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战场上唯一的中国记者。在战火迷漫的欧洲,他随英军几次横渡过德国潜艇出没的英吉利海峡,到达过美、法两个占领区的战场,也曾随美军第七军挺进莱茵,进入刚刚解放了的柏林。从苏、美、英三国首脑讨论战后问题的波茨坦会议到纽伦堡审判纳粹战犯,再到联合国成立大会,这些重大的历史性场面他都报道过。每当回忆起这段难忘的历史,这位老人总是感到很自豪。正是他使当时的中国及时了解到世界上发生的大事。

正象人们熟悉的那样,萧乾同时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中的一位重要作家。早在30年代初,他就因长篇小说《梦之谷》而名噪一时,还先后出版了短篇小说集《篱下集》、《栗子》、《落日》等。他非常珍惜自己早年所写的小说,觉得这是他人生不可分割的部分。因为正是写小说使他开始了创作生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萧乾返回祖国,先后从事报刊编辑和文史研究工作,并翻译了许多外国文学作品。他的译作有《莎士比亚故事集》,曾销售近一百万册,此外有捷克作家哈谢克(HASEK)《好兵帅克》(THEGOODSOLDIERSCHWEIK),英国作家菲尔丁的《汤姆.琼斯》等,他还因为翻译易卡生的《培尔.>>

问题七:简介的投稿介绍 20分 一、 电子邮件投稿应该用什么格式?

主题:投稿栏目、文章名、发表笔名。

内容:文章的全部内容。

落款:您的真实联系地址、邮编、姓名、邮箱地址、固定电话、手机、QQ号码(注明QQ名)、其他您觉得有必要留的联系信息。

除了以上内容,一概不欢迎。

二、 为什么不欢迎使用附件? (水果果提示,只发附件不行。如果正文与附件一起发则非常欢迎。)

大家知道,很多病毒是通过邮件附件传送的,就我知道,很多杂志社的电脑上都装了病毒粉碎机这个软件,就是说在处理电子邮件的时候,有附件的系统一律删除。这意味着您辛苦的文字永远不会被编辑看到。

另外,附件来稿格式不同,往往因为软件问题而打不开,或者,打开是乱码。

所以,为了您自身利益,别使用附件投稿。

三、 来稿之前知道自己的文字适合什么栏目吗?

每个杂志都是由无数个栏目组成的。你在来稿之前,必须确定自己的文章适合哪个栏目。这样,在邮件的主题里列出来,编辑在看稿的时候,也有更强的目的性。此外,这么做,也代表着你对杂志的熟悉程度。编辑在文章归档的时候,也方便。编辑都很懒,喜欢省事省心的作者。

……

以上摘自天使论坛浮云殿,楼主可以加入天使细看

ps:一共三十六个新手投稿须知,太多,窝就不一一贴了

窝总结一下,就是邮箱主题写好,联系人填好(编辑邮箱),正文贴投稿内容,贴完后在文章下贴联系地址,姓名……(约稿函中让填的,废话什么抱编辑大腿的尽量别发,编辑反感),然后除非明确标明不要附件的,否则一律一式两份(正文and附件),其余的都是内容技巧的,与投稿格式关系不大,故不一一细说。

问题八:投稿用写自己的简历吗? 投稿不用写简历,只要写清楚姓名住址,联系电话就行了!

问题九:本科生投稿,简介怎么写 本科生投稿,简介怎么写

简介就是你对这篇文章的简单介绍 用概括性语言写就好

本科生投稿,简介怎么写

简介就是你对这篇文章的简单介绍 用概括性语言写就好

本科生投稿,简介怎么写

简介就是你对这篇文章的简单介绍 用概括性语言写就好

本科生投稿,简介怎么写

简介就是你对这篇文章的简单介绍 用概括性语言写就好

问题十:画画小学生投稿个人简介怎么写 写:

自己在哪里上学,年龄。

再写一下,自己的作品在校、县(市)获奖,或在报刊杂志上发表等。

《枣核》讲述的是作者的一位旧时同窗在国外思念祖国、怀念家乡的情节。 作者在动身访美前,这位在美国定居多年的老人托他带几颗枣核,作者对带枣核的用途感到十分蹊跷。到了老人他家后,才知道他在国外十分想念祖国,思念家乡。每到圣诞节时他想旧历年、想厂甸、总布胡同里的那棵枣树。他甚至还在自家的花园里模拟建筑了一个“北海”,老人要这枣核是想试种一下,让它在异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结果……

学完《枣核》后,我十分理解这位老人的心情。叶落归根,人到了风烛残年就更加思念自己的家乡,思念生养自己的地方。身在异国他乡,几十年都没见到自己的祖国,当然想知道家乡是什么样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岁月像河水一般流过。老人的思乡情却没变,反而思念越切。

老人的思乡情,使我感慨很深,因为我现在也是远离家乡身在英国。这是因为我爸爸在英国读博士的最后一年多时间里,我和妈妈决定到爸爸身边去陪读。当我登上飞机的那一刻,心情十分高兴。因为可以马上和爸爸见面了!也能出国看看了! 到了英国的前一两个星期,一切还都十分新鲜,也并不想家。后来我在英国上了学,人家说我是小“留学生”,我也是海外学子了,时间才过了5个月,我就开始想家了,只有短短地5个月啊,我已经感受到了游子们思念祖国家乡的心情了,这种思念,对没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人是难以想象的。在梦中我常常梦见和同学们一起上学、一起玩的情景。有空的时候,我和爸爸、妈妈都喜欢在网上看看国内的新闻,看看祖国有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一次,我在这儿的学校里,画了一面五星红旗,回家后把它粘在了墙上,让五星红旗永远在我的家里和我的心中飘扬。我还想我在国内的姥姥、姥爷、太姥、爷爷和姑姑们,想从小一起长大的同学,想老师,每当在这里的学校上学时,我就想起国内的学校。总之我也想祖国的一切……。昨日,我在图书馆看到了一本介绍中国的书,就毫不犹豫的借了下来。按道理,我比英国人更了解中国,还用看他们的介绍吗?!这不还是想念祖国的缘故嘛!是啊,一个中国人,一个炎黄子孙,只要有情感,就会思念祖国,永远不会忘记。

不过,我比课文中的老人要幸运的多;因为一年以后就可以回到祖国的怀抱了。现在,我要在这一年时间里好好学习英语和其他知识。把思念祖国的心情化成学习的动力,时刻不停地奋斗,我觉得,我现在在英国的学校里就代表着中国,所以我不能丢中国人的脸。回国后,继续努力学习,长大要为祖国的发展增添一份力量,使祖国的明天更加繁荣昌盛!

第一部分

1、这部分叙述朋友托带枣核时,怎样表现出他对枣核的非常重视?这样写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

答:写在“我”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日同窗写来了封“航空信”。信由“航空”邮寄,惟恐“我”不能在动身前收到,而且信中“再三”托付“我”为他带几颗生枣核;表现出这位朋友对枣核非常重视,亟盼“我”为他带几颗生枣核到美国去,郑重托带枣核。

朋友信中并没有说明枣核的用途,有意让“我”揣个闷葫芦,也表现出他对枣核的兴趣和重视:“我”接到信后感到“用途却很蹊跷”,不能理解托带的枣核的用途,感到奇怪。

这样写出朋友对枣核非常重视,亟盼带去,和“我”对枣核的用途感到“蹊跷”,自然就给读者造成一个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后文。

第二部分

1、2---3段写朋友和“我”见面、接到枣核时的什么样的情景?他怎样回答“我”的枣核用途的问话?这样写具有什么表现力量?

答:朋友和“我”在车站拥抱之后,就“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殷切”,表现出满心期望带来枣核,急欲看到枣核。“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交给朋友后,他“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托”在掌心这个动作,表现出朋友满心欢喜地端详、欣赏枣核的情态;用“珍珠玛瑙”这贵重饰品做比较,表明朋友把枣核看得“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具体地表现出他非常珍爱枣核。

朋友们并不明确回答“我”枣核用途的问话,而是一面把枣核“往衣兜里揣”,一面“故弄玄虚”地说:“等会儿你就明白啦。”使“我”感到“他当年那股调皮劲显然还没有改”。“揣”这个动作,表现出朋友把枣核装入衣兜时的十分小心。“故弄玄虚”,表现出他兴味盎然地故意不对“我”说明枣核的用途,“调皮劲”十足。这和上文“我”的彼此都已是“风烛残年”的心理活动相呼应,更表现出几颗枣核使得这位“风烛残年”的朋友,都欢喜得返老还童了。这就更加深了读者的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后文。

2、文中第5段写朋友居住的环境是不是闲笔?为什么写这些内容?

答:写朋友居住的环境不是闲笔,这样写是为了突出朋友所住山城和他家住宅优美的环境,说明优裕的生活并没有阻断朋友强烈的思乡之情,从而突出主题。

3、朋友把“我”安顿在二楼临湖的一个房间后,就领“我”去踏访他那后花园。“我”对那后花园的观感如何?朋友首先对“我”说了什么话?写这些具有什么表现力量?

答:“我”对那后花园的观感是:“地方不大,布置的得却精致匀称。”朋友“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我”的观感,表明后花园是经过精心布置的:朋友的问话,表明他精心布置“精致匀称”的后花园,为的是要展现出“家乡味道”。“劈头”,开头,有直截了当、单刀直入的意思。领“我”进入后花园“劈头”就问这话,表现出朋友极愿“我”看出花园的“家乡味道”和急于向“我”倾诉思乡心境的感情。

4、朋友指点“我”留意到园中哪些树木、花草?栽种这些树木、花草表现了朋友什么样的感情?

答:朋友指点“我”注意到台阶两旁的“两株垂杨柳”和草坪中央的“睡莲池”。垂杨柳、睡莲,都有具有浓厚的家乡味道,栽垂杨柳、养睡莲,正体现了朋友的思乡之情。他要以在异乡目睹家乡味道的垂杨柳、睡莲,来聊以慰藉思乡之情。

5、为什么“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总象是缺点什么。”?

答:事业的如意,齐全的现代化设备,难补远离故土的缺憾,因为这里不是心的归宿,身在异国,心永远系着故乡。

6、“想厂甸,想隆福寺,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这一串“想”写出了什么感情?

答:这一串“想”字是这位美籍华人朋友用京腔京味述说着对故乡的思念,述说了思乡之苦,它把故乡的形象真切的再现出来,这就充分表达出美籍朋友强烈的思乡感情。

7、朋友为何让“我”万里迢迢带几颗生枣核?

答:为寄托思乡之情,在异乡的土地上之中种上一棵故乡的枣树,以慰藉思乡之情。

8、朋友对我说明了假山石的来历,这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答:这一连串的动作描写是人物思乡的具体表现方式,饱含着游子眷恋故土的深情。

第三部分

1、第11段为何独立成段?

答:抒发美籍华人绵绵无尽的思乡之情,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2、枣核在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有什么好处?

答:以枣核这条凝聚深切乡情的感情线索贯穿全文,结构精巧,有力地吸引了读者,突出了强烈的思想感情。

京派:是30年代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主要成员有周作人、废名、沈从文、李健吾、朱光潜等。称之为"京派",是因为其作者在当时的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其作品较多在京津刊物上发表,其艺术风格在本质上较为一致之处。主要刊物有《文学杂志》、《文学季刊》、《大公报·文艺》。"京派"的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特品格。他们的思想是讲求"纯正的文学趣味"所体现出的文学本体观,以"和谐"、"节制"、"恰当"为基本原则的审美意识。沈从文是京派作家的第一人。京派作家以表现"乡村中国"为主要内容,作品富有文化意蕴。京派作家多数是现实主义派,对现实主义有所发展变化,发展了抒情小说和讽刺小说。使小说诗化、散文化,现实主义而又带有浪漫主义气息。

旧京派作家、学者,我们可以开出一大串的名单:沈从文、朱光潜、周作人、废名、钱玄同、俞平伯、林徽因……这些人的劳作,已形成了一个传统。有关他们的书籍,仍很流行。京派文人,大多带有文化上的某种自觉。他们不太从事政治运动,和时尚文化,亦有距离。今天的文化人,有许多是继承了他们的情调,像王世襄、启功、张中行、冯亦代等。如果有人留心这几代人的思想脉络,当可发现有趣的承传关系。北京文化的“大”与“深”,与这类文化人的存在,是多有原因的。他们的精神品格,抵制了浮躁文化的冲击,在诸多时髦艺术转瞬即逝之后,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他们的背影还刻在文化的路途上。

问题一:投稿时的自我介绍怎么写 笔名、邮箱地址,真实姓名、****,例如QQ、手机只要能及时联系你的就行。如果自己对自己的文有信心的话可以把自己的银行卡号留下。总之稿子好的话只留下笔名****就行了,编辑会追着向你联系的,到时候一通电俯什么都有了不是吗?

问题二:邮件投稿怎么写自我介绍? 不一定要写自我介绍如果你上稿较多,为使编辑对你有个是个写手&quot骇的印象,可作简单自我介绍,文字不要多,以免编辑烦啊

格式可以是:

稿件题目

作者姓名 (约字)

正文

你的个人资料(含通信地址,邮编,电话)

个人简介

问题三:投稿怎么写 投稿信,是个人或集体(写作集体)向报刊、电台或电视台投送稿件时写的专用书信。它一般随稿件同时寄发。投稿信,主要是介绍作者自己和稿件的有关情况,给对方考虑是否采用稿件时作参考。 2.投稿信的写作格式 投稿信的写作格式与一般书信相同,只是内容侧重点不同,所写事项更明确、更单一。 (1)第一行顶格写对方的称呼,如“《××× ×》杂志编辑部、“编辑同志”、或“×× ×编辑同志。 (2)开头。另起一行,空两格写问候语,如“你好”、“您好或“你们好。 (3)正文。正文的内容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写,主要是介绍自己稿件的有关情况。一般应反映出以下几方面内容: ①表示对对方刊物、栏目的关注之情,并作出诚挚、中肯的评价,切忌措辞唐突或过分溢美之词。 ②如实介绍自己的有关情况。 ③写明投稿的缘由和稿件的有关情况。 ④希望对方对稿件提出宝贵意见。 ⑤希望对方采用稿件,并适当表达谢意。 ⑥希望对方及时复信,表明是否采用稿件的明确态度。 (4)结尾。另起一行,写祝敬语,如“顺问编安之类。 (5)署名和日期。

问题四:给人民日报投稿要写详细的自我介绍吗 萧乾(1910127--1999211),蒙古族,作家,记者,文学翻译家。1935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新闻系。1942--1944年在英国剑桥大学专攻“英国心理派小说”。曾任职于《大公报》。复旦大学教授。采访过欧洲战场、联合国成立大会、波茨坦会议、纽伦堡战犯审判。1986年获挪威王国 授予的国家勋章。出版有著译作品43部。其中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篱下集》,长篇小说《梦之谷》,报告文学集《人生采访》,译著《好兵帅克》(捷),以及《八十自省》、《未带地图的旅人――萧乾回忆录》等。 笔  名: 塔塔木林、佟荔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10-1999

民  族: 蒙族

后改名萧乾。北京人。民盟成员。1935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曾任天津、上海、香港《大公报・文艺》编辑及记者,伦敦大学讲师,剑桥大学研究生,《大公报》驻英特派员、随笔记者,1946年回国后任复旦大学教授,1949年后历任《人民中国》(英文)副总编,《译文》副主任,《文艺报》副总编,人民日报社、人民文学出版社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编审。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四届理事,民盟第五届中央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名誉顾问,全国第五、六届政协委员及第七届政协常委。1933年开始发表作品。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篱下集》、《北京城杂忆》、《书评研究》、《红毛长谈》、《栗子》、《落日》,《人生采访》、《一本褪色的相册》、《萧乾创作回忆录》、《未带地图的旅人》、《萧乾选集》(10卷),译著长篇小说《好兵帅克》等。译著诗剧《培尔・金特》获1986年挪威王国 国家勋章,《尤利西斯》(合译)获全国第二届优秀外国文学图书一等奖,散文集《北京城杂忆》获中国首届散文奖,《倘若我是日本人》获1996年雪津杯杂文征文一等奖,《抗老哲学》获1998年杂文一等奖。)1935年萧乾在燕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开始了自己的报人生涯。他先后在天津、上海、香港三地的《大公报》主编《文艺》副刊。1939年在萧乾的一生中是一个重要的转折。这年夏天,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来信,邀请他到该院中文系任讲师。当时的欧洲已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影所笼罩,去还是不去呢?经过再三考虑,萧乾还是去了英国,这一去就是7年,直到战争结束。在英国,他先是做教师,后来进入剑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43年,他放弃读书,领取了随军记者证,正式成为了《大公报》的驻外记者,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战场上唯一的中国记者。在战火迷漫的欧洲,他随英军几次横渡过德国潜艇出没的英吉利海峡,到达过美、法两个占领区的战场,也曾随美军第七军挺进莱茵,进入刚刚解放了的柏林。从苏、美、英三国首脑讨论战后问题的波茨坦会议到纽伦堡审判纳粹战犯,再到联合国成立大会,这些重大的历史性场面他都报道过。每当回忆起这段难忘的历史,这位老人总是感到很自豪。正是他使当时的中国及时了解到世界上发生的大事。

正象人们熟悉的那样,萧乾同时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中的一位重要作家。早在30年代初,他就因长篇小说《梦之谷》而名噪一时,还先后出版了短篇小说集《篱下集》、《栗子》、《落日》等。他非常珍惜自己早年所写的小说,觉得这是他人生不可分割的部分。因为正是写小说使他开始了创作生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萧乾返回祖国,先后从事报刊编辑和文史研究工作,并翻译了许多外国文学作品。他的译作有《莎士比亚故事集》,曾销售近一百万册,此外有捷克作家哈谢克(HASEK)《好兵帅克》(THEGOODSOLDIERSCHWEIK),英国作家菲尔丁的《汤姆.琼斯》等,他还因为翻译易卡生的《培尔.>>

问题五:诗词投稿的个人简介怎么写 姓名(或笔名),性别(可不填),年龄(可不填),自我介绍,作品(可不填)

问题六:简介的投稿介绍 20分 一、 电子邮件投稿应该用什么格式?

主题:投稿栏目、文章名、发表笔名。

内容:文章的全部内容。

落款:您的真实联系地址、邮编、姓名、邮箱地址、固定电话、手机、QQ号码(注明QQ名)、其他您觉得有必要留的联系信息。

除了以上内容,一概不欢迎。

二、 为什么不欢迎使用附件? (水果果提示,只发附件不行。如果正文与附件一起发则非常欢迎。)

大家知道,很多病毒是通过邮件附件传送的,就我知道,很多杂志社的电脑上都装了病毒粉碎机这个软件,就是说在处理电子邮件的时候,有附件的系统一律删除。这意味着您辛苦的文字永远不会被编辑看到。

另外,附件来稿格式不同,往往因为软件问题而打不开,或者,打开是乱码。

所以,为了您自身利益,别使用附件投稿。

三、 来稿之前知道自己的文字适合什么栏目吗?

每个杂志都是由无数个栏目组成的。你在来稿之前,必须确定自己的文章适合哪个栏目。这样,在邮件的主题里列出来,编辑在看稿的时候,也有更强的目的性。此外,这么做,也代表着你对杂志的熟悉程度。编辑在文章归档的时候,也方便。编辑都很懒,喜欢省事省心的作者。

……

以上摘自天使论坛浮云殿,楼主可以加入天使细看

ps:一共三十六个新手投稿须知,太多,窝就不一一贴了

窝总结一下,就是邮箱主题写好,联系人填好(编辑邮箱),正文贴投稿内容,贴完后在文章下贴联系地址,姓名……(约稿函中让填的,废话什么抱编辑大腿的尽量别发,编辑反感),然后除非明确标明不要附件的,否则一律一式两份(正文and附件),其余的都是内容技巧的,与投稿格式关系不大,故不一一细说。

问题七:本科生投稿,简介怎么写 本科生投稿,简介怎么写

简介就是你对这篇文章的简单介绍 用概括性语言写就好

本科生投稿,简介怎么写

简介就是你对这篇文章的简单介绍 用概括性语言写就好

本科生投稿,简介怎么写

简介就是你对这篇文章的简单介绍 用概括性语言写就好

本科生投稿,简介怎么写

简介就是你对这篇文章的简单介绍 用概括性语言写就好

问题八:网络小说投稿时的内容简介怎么写 首先,你要构思好你的小说内容,在写简介时,按照你的思路将整篇小说浓缩,尽量体现出它的特点,以及人物关系的发展,而这个在你的小说通过审核之后,还能修改,所以也不必太着急,千万记住,你的小说简介要精炼,能够充分吸引读者,因为这就像一个门面一样,一定不能马虎

问题九:投稿说明怎么写 编辑您好,很荣幸能向贵刊投稿,感谢您的辛勤工作。本文从……角度出发,探索……方法研究……问题……。有胆您审阅,请批评指正!

问题十:新人作者在投稿小说时作者介绍该怎么写? 没资历真的难写,一般写发表经历,或者你在哪个网站连载,人气如何之类,出过书的要写合作的出版社,要是什么都没有,很多出版社都不搭理新人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8178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