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界》教案教学设计

《老山界》教案教学设计,第1张

  学习目标

 1、了解文章叙述的顺序。

 2、通过圈画词语来学习课文按照时间变化和地点转换安排结构的方法。

 3、感受红军翻越老山界中遇到的困难及表现出来坚强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

  重、难点

 1重点:感受红在翻越中遇到的困难及表现出来坚强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

 2难点:感受红军在翻越中遇到的困难及表现出来坚强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模式

 教学理念:以合作探究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模式:“学、探、测”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红军长征路上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正是红军精神的真实写照。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研读《老山界》一文,进一步感悟革命先辈的坚强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文章叙述的顺序。

 2、通过圈画词语来学习课文按照时间变化和地点转换安排结构的方法。

 3、感受红军在翻越老山界中遇到的困难及表现出来坚强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

 三、自主学习

 1、检查预习

 注意划线字的注音和写法

 蜷缩( ) 呜咽( )点缀( )澎湃( )

 咀嚼( ) 篱笆( )酣然入梦( )苛捐杂税( )

 2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正确停顿、读出语气语调。

 3交流文中表示时间和地点的词句,感受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预设:下午----天色晚了----天黑了----半夜-----黎明---下午两点

 山沟 瑶民家 山脚 (山腰) (山腰) 山顶 宿营地

 4交流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预设:红军克服种种困难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5、从红军翻山过程中你感受到红军战士身上怎样的精神或品质?

 预设:乐观精神、坚强意志

 四合作探究:

 1、既然老山界是红军长征途中所经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那么红军在翻山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困难就是“走路难”。

 走路难:

 ①路有怎样的特点?找出文中对应的句子。②红军又是怎样克服的?

 预设:①陡。(第18、25节)

 ②第13-17节。打趣鼓劲;第26节小心登山

 走路难:陡 打趣鼓劲,小心登山

 2、小组讨论:依照上面的例子,思考红军在翻越老山界过程中还遇到哪些困难?如何克服的?

 睡觉难和吃饭难,按照学生的回答的顺序进行,采用追问的方式进行。

 睡觉难:

 ①在什么环境下睡觉?②红军又是如何克服的?

 预设:①路窄、不平、寒气逼人 (第20、22节) 突出强调1尺的概念

 ②第21节酣然入梦;第22节观赏夜景

 睡觉难:路窄、不平、寒气逼人 酣然入梦,观赏夜景

 吃饭难:

 ①文中哪些句子体现出吃饭难?②红军又是如何克服的?

 预设:①粮食少、肚子饿、吃饭工具简单 (第8、28、32、33节)

 ②第28节鼓足勇气;第22节巧妙应变

 吃饭难:粮食少、肚子饿、工具简单 鼓足勇气,巧妙应变

 3、除了走路、睡觉、吃饭等自然因素之外,是否有人为因素导致翻山出现困难?

 处境难 :

 ①文中哪些人也会为红军翻越老山界带来困难?②红军又是如何克服的?

 预设:①伤病员、敌人 (第29节)

 ②第29节搀扶前行;第29节嘲笑敌机

 处境难:伤病员、敌人 搀扶前行,嘲笑敌机

 小结:

 本文记述了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难走的山---老山界的故事,通过记叙红军在翻山过程中遇到的走路难、吃饭难、睡觉难、处境难等困难,表现了红军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反馈检测

 1《老山界》记叙红军翻越老山界的故事,它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按时间顺序记叙的,请你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2老山界是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难走的山。“难”体现在哪几方面?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回答。

 3面对困难,红军战士以什么态度面对,是如何克服的,体现了红军战士的什么精神?(可用文中语句回答)

 4红军是一支人民的军队,他是在宣传群众并同敌军作战中前进的,他始终代表了人民的利益。试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生动的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2背诵一些优美的段落。

 合作探究

 1、作者描写红军夜里翻越老山界的情景,有两处景物描写,找出来读一读。

 (1)第13--19节(2)第23节

 2、作者说:“这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奇”在哪里?

 “之”字火把连到天上仰望

 山路难行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

 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俯视

 3、半夜里醒来,作者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用了什么修辞?

 星星

 视觉山峰由远及近比喻

 山谷

 4、作者除了从视觉方面写所见到的景,还从听觉方面写了所听的各种声响。用了哪些比喻?

 像春蚕在咀嚼桑叶细切而极近的

 不可捉摸的声响像山泉在呜咽

 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洪大而极远的

 像波涛在澎湃

 5、生朗读、感悟、背诵。

 6、品味划线词的作用。

 (1)男人大概是因为听到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去躲起来了。

 反映了瑶民长期遭受军阀的欺压,每有军阀部队通过,就担心人丁被抓,财产被抢,因而不得不“躲起来”的严酷现实。

 (2)她的房子如篱笆都是枯竹编成的,我们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在外面显眼的地方。

 生怕:很怕

 显眼:明显而容易被看到,以引人注目。

 起强调作用,表现了红军对瑶民利益的关切和保护。

 (3)不知道前面为什么走不动,等了好久才走了几步。

 第2、20节是指因山路难走,队伍被堵住了。

 第29节是因又饿又累,极度疲乏而无力再走。

 (4)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

 指红军为北上抗日,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而争取胜利的坚强意志。这是红军长征的思想基础和力量源泉。

 (5)远远地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身手呢?

 红军用嘲笑的口吻讽刺敌人,反映了他们对自己战斗能力的确信。

 总结

 本文真实、生动地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写出了在中国***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反馈检测

 背诵第23节

 板书设计

 星星

 视觉山峰由远及近比喻

 山谷

 像春蚕在咀嚼桑叶 (谈话声)细切而极近的

 听觉像山泉在呜咽 (流水声)

 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山风声)洪大而极远的

 像波涛在澎湃 (风吹树叶声)

 教后反思

    攀岩老山,说其难

    公开课是教研的常规活动,也是新老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

    周一下午教研活动,听两位年轻老师的同课异构《老山界》。这一单元的课文主要表现的是家国情怀,学生能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激发爱国情感。久违的《老山界》再次回到教材,是一篇回忆性散文,真实、生动地记叙了作者陆定一在长征中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的过程,赞颂红军英勇、坚强、乐观精神品质。

    作为回忆长征的散文名篇,但课文的时代背景,距离学生教育加之年龄,个性经验所限,学生没有这种生活的体验。如何唤起他们内心的情感,将自己“浸泡”在作品的氛围,去体会作品的情感呢?两位年轻的老师,可谓备课用心,精心准备,是对自己职业的一种热爱敬畏!同时也是对我们听课老师得尊重。

    第一节是姜雯老师,他用毛主席的《七律长征》引入课文,简笔画山的形状来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清晰的梳理出来爬山的时间的和地点的转移。接着学生批注语句,感受红军的艰辛,感悟老山界是一种难翻的山。最后交流讨论,感受红军身上的精神,作业是传承红军精神。有板有眼,脚踏实地的完成了自己的教学任务,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读其难,悟其情,在老师补充拓展的资料中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怀,学习长征精神。

  第二节是柯悦老师,她的设计让我们眼前一亮,别具一格,抓一句带全篇,且课件至简。引入课文:用书上的《老山界》的插图,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氛围,引入课文。感知内容:课文中找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难翻的老山界的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问题看似很简单,需要孩子们充分的预习,对课文就充分的了解,有几个孩子大声的把它说了出来。接着柯悦老师,抓住这句话几个关键词,难翻、笨重、战胜几个关键词来推动课堂。

一座南翻的山脉

学生造成了体现老山界难以翻阅的句子,问题明确,学生有话可说,回答问题清晰流畅,具体到书的哪一面哪一段,可以看出老师平时引导有术。

一个笨重的队伍

笨重的原因:饥饿疲劳受伤

一个坚强的意志

坚强的意志体现在哪里?

  这些内容都与老山界有关,此时老师又抛出一个题目,红军和瑶民攀谈与翻越老山界表现中心有什么关系?并且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感受军民一家亲的深厚情谊。

最后学生齐读《七律长征》结束课文的学习。作业:熟读背诵批注22段。

    两位老师从不同角度,不同的处理方式,完成了教学任务,她们为此付出的劳动,付出的精力,我很理解。但困难总会克服的,她们不正是传承红军精神吗?

    都说成功的课堂首先是要有成功的设计,听了两节课真的为这些年轻的老师而感到开心,她们知识丰富,用心敬业。为我们组老师奉献了两节优秀大餐,同时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

   

      《老山界》这篇文章叙述了红军长征中,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的故事。表现了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记得自己初中时学过,除了课题和革命文章,还真不记得其他细节。部编版七下第二单元选入了这篇课文,认真读过几遍后,才体会到好文之妙。

        分享几处精彩的描写:

      “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既有山势之陡,又有夜晚星火相连的景致。

    “ 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句式工整,山路陡、高、险不写可知。

      “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这段层次结构清楚、动词使用生动、比喻排比修辞传神形象。夜晚正因寒冷难以入睡,才有了可观之景、可听之声。寂静中的细粹声音就在耳畔,在寒意中慢慢睡去是肯定的。

          “下山十五里,也是很倾斜的。我们一口气儿跑下去,跑得真快。路上有几处景致很好,浓密的树林里,银子似的泉水流下山去,清得透底。 ”直言山下的泉水多么清彻啊。

        文中表现红军坚强的革命意志、互助团结的力量、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及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民众大力支持,正是因为这些,红军攀越老山界才有了可能。

        最喜欢的还是这一段写景中表达的情感。 “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这段层次结构清楚、动词使用生动、比喻排比修辞传神形象。夜晚正因寒冷难以入睡,才有了可观之景、可听之声。寂静中的细粹声音就在耳畔,在寒意中慢慢睡去是一定的。”革命年代,乐观的精神是必不可少的,浪漫主义情怀也是需要的。

        《老山界》一一有滋味的情感、有意思的课文。

   

《老山界》中瑶家女人情绪的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担心和紧张:瑶家女人最初看到解放军时,感到很担心和紧张,因为她们不知道这些陌生人的来意。

2 好奇和疑惑:当解放军向她们解释自己的来意,并表现出和善的态度时,瑶家女人开始对这些人产生好奇和疑惑,开始考虑是否可以信任这些陌生人。

3 感激和感动:当解放军为她们提供帮助,并尊重她们的文化传统时,瑶家女人开始感激和感动,对解放军产生了深刻的情感认同。

4 自豪和坚定:最后,当解放军离开时,瑶家女人感到自豪和坚定,因为她们意识到自己和解放军是一家人,同时也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总之,瑶家女人的情绪变化是由担心、紧张到好奇、疑惑,再到感激、感动,最终到自豪、坚定的发展过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8221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