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夜晚的情感活动增强。很多文艺工作者都是在夜晚的达到创作的巅峰,因为这时候他们的情感最活跃,所以也容易迸发出灵感的火花。很多浪漫的爱情故事也都是发生在夜幕降临之后,因为这时候求爱者更容易打动爱人的心扉。而另外一方面,夜晚也更容易发生由于情绪冲动而导致的犯罪行为。
为什么人在夜晚的情感最丰富呢?心理学家从神经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角度分别给出了解释。首先,从神经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的高级思维活动主要是依赖于大脑皮层中额叶和颞叶进行调控的,而情绪情感则主要与边缘系统有关。因此,边缘系统也被称为“情绪中枢”。在白天,大脑皮层很活跃,“情绪中枢”所发出的反应都将受到皮层这一高级“思维中枢”的加工与调控,因此,人更易于对自己的情感体验进行理解、识别、合理化,做出与理性判断相一致的行为反应。然而,在夜间,皮层的活动水平降低,“情绪中枢”发出的信号占了上风,人就变得更容易受情感支配,更容易“跟着感觉走”。
其次,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在白天的活动更容易受到社会性身份和角色的约束。每个人生活在自身的社会环境中,都要扮演多种不同角色。我们是领导的手下、下属的上司,我们是长辈的子女、孩子的父母,我们是他人的伴侣、亲属、朋友、同事。这些不同的身份要求我们以不同的角色和行为方式出现。在白天里,社会活动的范围广泛,角色明确,因此要求我们以更具有社会角色特征的多重“面孔”出现。而在夜晚,在独处或一些特定的休闲场所中,我们的社会面孔被暂时性地搁置在一边,“自我”占据了主导地位,情绪情感得到了更多的彰显。
所以,对于人类来说,神秘的夜晚真是难评功过。伴随夜幕降临的,既可能是缪斯女神,也可能是海中女妖塞壬的诱惑。安全的方式是避免夜间航行入深海。减少夜晚进入刺激性环境的机会,而选择温馨舒适的环境,更可能让情感产出积极的结果。
一、感性上的直接体验
对音乐作品情感内涵的体验,首先表现为感性上的直接体验。当我们听到一首乐曲时,它所表达的情感,凭借欣赏者的感性思维,自然产生出一种体验。如突如其来的极强的音响,会让人吃惊;单薄微弱又缓慢、低滑的音响,会使人感情上似乎有放松、平稳、失望、叹息等倾向;一连串急速、昂扬又渐次递高的音响,又会使人感情上似有紧张、热烈、兴奋、昂扬、高兴、希望等等倾向;一、二个非常长的微弱的长音,会使人的感情上有着平稳、舒展的感觉;反之,如果这个长音是渐渐非常强烈的,则会使人感到憧憬、向往等。当我们听到一个快速而又活泼的乐曲时我们会从乐器奏出的音乐主题中,获得一种欢乐和喜悦的感情体验。而当我们听到一个缓慢的,如泣如诉的音乐主题时,一种悲苦、凄凉的感情会不由自主地在我们的心头涌起。广博的音乐,令人舒心;奔放的韵律,给人豁达;细致的歌词,让人静思;忧郁的曲调,使人回首往事……这种种伴随着音乐感知而自然产生的情感体验就是我们所说的感性上的直接体验。
“情感是审美教育的过程与归宿”没有情感的音乐只是一堆杂乱的音响,没有情感的表演者及欣赏者就如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在欣赏过程中如果欣赏者对音乐作品仅是直接的感情体验,虽有可能体验到乐曲的基本感情,但往往会局限于喜怒哀乐的感情类型的体验上面,而不能更深入地体验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也达不到欣赏过程的体验和提高欣赏水平、能力、审美层次的目的。因此,对音乐欣赏中情感体验的进一步要求就是有理解认识的参与,要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从各个方面去研究和了解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也就是超越感性欣赏音乐。
二、理性欣赏音乐的体验
其一、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作曲家生平、历史等相关内容。
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对欣赏音乐会有很大的益处。例如在欣赏《长征交响曲》第三乐章飞夺泸定桥时,让欣赏者回顾红军长征飞夺泸定桥的历史片段,了解红军是怎么样夺取泸定桥的(飞夺泸定桥的背景是什么)红军能否顺利度过大渡河,关键是要夺取泸定桥的控制权。泸定桥的关键作用在于它是横渡天险大渡河的唯一桥梁。而历史上,太平天国的石达开在泸定桥附近的安顺场被清兵最后消灭了。蒋介石也梦想把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红军为了迅速渡过大渡河,粉碎敌人前后夹击合围的阴谋,必须火速夺下泸定桥。左路军前卫红四团,就是在这紧急的情况下,迅速接受夺取泸定桥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的。有了这一背景的了解,在欣赏乐曲时就能更好地对作品所表现的情节及音乐形象加以想象,便以理解作品。再如欣赏《如歌的行板》时,这首作品几乎成为柴可夫斯基的代名词,有时人们简直忘了作者还写过别的作品。《如歌的行板》采取的是复三部曲式。1869年夏,柴可夫斯基在乌克兰他妹妹、的庄园中度假。一天,听见窗外的泥瓦匠在唱一支古老的民歌,他被这支歌深深打动,便记录了下来。这首民歌就是《万尼亚坐在沙发上》。从歌词来看,它显然是一首无聊闲逸的小曲,但是柴可夫斯基以他敏锐的艺术洞察力,从这首歌的旋律中感受到深刻而丰富的内含,于是将它用于《如歌的行板》,作为这一乐章最主要的主题。演奏此曲时,弦乐器都加上弱音器,音色暗淡、情绪内敛,是心灵创痛的抒发。当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于1876年聆听这首乐曲时,禁不住流下了热泪,并赞叹说:“我接触到了灾难深重的人民的灵魂深处。”通过这一介绍使欣赏者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能对作品的情绪更加把握到位。
课标中提出“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以及“注意情感体验,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要求,充分说明了音乐教学对于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及密切关系。
一、音乐审美与情感体验
音乐审美教育具有情感性特征,它是以音乐来激发人的审美情感,使受教育者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产生肯定或否定的审美评价,从而获得心理的满足,情感的共鸣,使情绪得到陶冶,达到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的目的。音乐鉴赏的审美过程是审美主体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功能上综合的动态过程,可分为音乐审美直觉、音乐审美体验和音乐审美升华三个阶段,其中审美主体的情感体验是贯穿审美过程的心理线索。审美体验离不开情感体验,情感共鸣是审美升华之极限。因此音乐审美活动的实质是情感活动,是以情感体验为形式的审美心理活动过程。所谓情感体验,是指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欣赏作品或演唱作品而引起的一系列情感反应。情感既是音乐艺术的刺激源,又是主体体验,感受音乐的归宿。因此让学生了解如何体验音乐,感受音乐,使他们的情感得到释放并引起共鸣,从而达到喜爱、理解音乐,是教师依据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和学生心理、生理、年龄等特征,自觉应用审美因素,按照音乐教育的审美规律精心地创设音乐审美情境,是音乐教学的成功和优化保证。师生在特定的音乐审美情境中,触景生情,通过感情共振获得美的情感体验。学生在情感体验中的爱心就会油然而生。
二、情感体验与课堂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乏有这样的经历:某班或某合唱队演唱,尽管音准、节奏十分准确,无懈可击,但给人的总体感受却是平淡无奇,似白开水一样,淡而无味,引不起听者的情感共鸣。这个问题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没有解决好歌唱中的情感问题。换句话说,就是表演中缺乏情感体验,或者说情感体验比较肤浅,从而导致了艺术感染力的贫乏。我们说音乐是一门感情的艺术,与器乐曲相比,歌曲的情感除了用音乐的形式来表现以外,还通过文学语言(歌词)的形式来现,因而它的情感色彩更加浓郁,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1歌唱教学的情感体验
歌唱教学是通过歌曲的艺术形象及学生的审美活动来感染并教育学生的。假如我们仅仅强调音准、节奏等的技能训练与培养,而忽视了歌唱教学中的感情体验,那么就缺少了课堂教学中多向的情感交流。其结果必然是歌曲本身所具有的思想性、艺术性得不到挖掘与提升,所唱的歌曲也肯定是苍白无力,缺乏表现力。所以只有在丰富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上,以情带声,才能真正做到声情并茂,以情感人。如歌曲《再见吧!妈妈》、《十五的月亮》等歌曲,表现了战士出征时对祖国、对人民的爱,对母亲、妻子的爱,充满了对祖国、对人民和亲人的爱。可见,在歌唱教学中,感染和教育学生的关键应该是歌曲的情感体验。
2欣赏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音乐审美活动中,主体的情感体验本质上就是要求主体全身心、主动参与和投入,以最大限度发挥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否则音乐欣赏活动将难以顺利进行。
思是欣赏教学中进行情感体验、展开理智欣赏的重要环节。中学音乐欣赏教育中的主体“学生”是针对教师聆听音乐前的设疑进行思考、想象,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寻找答案,主动欣赏。如二胡曲《二泉映月》的欣赏。首先应遵循音乐作品的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并以此为线索引导学生投入音乐。从作品本身的情境出发,以作品的情感为线索,让学生想象月光下二泉的宁静优美,老盲人的一声叹息,打破了月夜的沉寂,如泣如诉的琴声将阿炳对生活的不平、愤懑、无奈和憧憬等不同感情揉进每位欣赏者的心。通过作品欣赏,本质上学生全身心、主动地参与和投入,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3作品分析的情感体验
艺术的学习绝不能停留在感官的愉悦阶段,只有相关知识的文化背景支撑,才能站在更高层次去评价艺术作品,感受艺术作品的魅力。因此,为了强化教学中的情感体验,还必须对音乐表现的要素如歌曲、乐曲的体裁,结构、调式、调性乃至和声作必要的分析与思考,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必不可少的知识、以引发学生健康、有益于身心的情感体验。
①作品的体裁往往与某种情感联系在一起。例如进行曲的情感常常是坚定有力,勇往直前的;舞蹈音乐的情感常常是欢快、活泼的,摇篮曲的情感常常是慈祥、安稳、温柔的。②作品的结构,大到整个歌曲,小到短句,都蕴含着音乐的内容与美感。在唱歌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共同任务,就是对作品仔细的琢磨与研究,以尽可能用完满的歌声展现出它的全貌,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使情感得到升华。③作品的调式、调性在色彩上给人以明暗不同感受,在一般情况下,大调式的作品情绪显得明朗,小调式的作品显得暗淡。④ 和声也具有渲染色彩的作用,能形成明暗、疏密、浓淡不同的音响效果,进而表现其特有的音乐情绪。在合唱教学中更应注意它
的作用。风格与流派也是正确把握作品形象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三、情感体验是音乐教育的归宿
只有在丰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才能强调音乐的兴趣,审美能力,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情感目标的制订,既要考虑学生兴趣,学习态度等因素,更重要的是应从音乐作品的内容、形式及其所表达的各种感情,挖掘深刻的情感内涵,再通过教学的过程,经过师生的二度创作,把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准确地表达出来,达到育人的目的。只有在丰富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才能强调对音乐的兴趣,审美能力,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才能在音乐教学中经过师生的合作,促使学生潜在的、内隐的音乐素质及其情感目标得到充分的体现,变成外显的、现实的情感体验。
四、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是丰富情感体验的必由之路
1良好的欣赏环境的创设
音乐欣赏应该有一间专门教室,并把它布置成轻松愉快的环境。比如在黑板上方贴上主题词――音乐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乐海听潮等。装饰一些由皱纹纸剪成的飘带,在教室的横梁上可挂些彩色的纸带交织成的网,它具有很强的动感,墙壁上可挂些彩色纸贴成的五线谱旋律。另外,一些音乐家的头像、音乐教学挂图、以及名言警句的字画也可挂在墙上,使整个音乐教室真正成为音乐艺术的天堂。后墙黑板则是一些学生的音乐习作。学生置于这样的音乐环境中去体验、感受音乐作品,是一种美的享受。每周的音乐课都会在期盼中到来,学生不知不觉地体验到了音乐作品的内涵,体会到了音乐的美。
2语言情境的创设
语言情景的创设遵循了审美心理学中的通感现象。它不但适用于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而且适用于听音乐前学生心理投入的情境引导,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老师语言、体态的表演,使学生心理产生与音乐相适应的想象、联想,从而代替一定的视听感应。
首先,根据乐曲的内容,把握好语言的语调。教师应对音乐作品具有丰富的审美情感,在授课前,教师必须深刻理解,准确把握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教师既要成为作品的欣赏者,又要成为艺术情感的传播者。其次,运用主持人式的语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欣赏前,老师轻松地微笑着来一段精彩的开场白:“各位同学,大家好,一周的音乐课又在大家的翘首期盼中来到了,愿我们能在一起轻松、愉快地度过45分钟…”。再有,运用有声无声的学生语言进行情境创设。学生参与活动是体会作品重要的一步,运用有声(比如演唱、演奏)和无声(比如指挥、即兴表演)的语言,以丰富的情感,描述分析音乐作品中的内涵和情感发展,引导学生感受、领悟音乐艺术的真谛。
3聆听环境的创设
课堂聆听环境的创设是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情境,感知音乐,并积极启动“审判心理操作”来体验和感悟音乐的首要法宝,是培养学生聆听习惯的根本保证,也是指导学生掌握音乐欣赏方法的重要前提。所以,认真抓课堂纪律,巧妙创设课堂聆听环境,才能保证良好的效果。
4遵循作品情境,引导学生情感体验
音乐是美的,就在于它和其他姊妹艺术一样,能描绘让人心动的情境和让人心醉的情感。音乐欣赏教学以情感为切入口,很容易被学生接受,也符合艺术审美活动的客观规律。遵循音乐作品的情境,并以此为线索引导学生投入音乐。例如圣桑的《天鹅》,以情感切入引导学生欣赏,教师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调、有节奏的语速描绘一幅画面:月光、宁静的湖面、高贵优雅的天鹅,一只伤感的面对死亡的天鹅,怀着对生命的眷恋,在月光下慢慢合上翅膀与生命告别。在良好的聆听气氛当中,优美伤感的音乐和教师富有艺术化的渲染,会让学生内心深处受到无穷的艺术美的感染,得到心灵的净化,从而实现审美主体的情感体验。
五、以学生为主体,丰富情感体验
学科教育呼唤学生的艺术化、情感化机制,老师要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把课堂交还给学习的主体―― 学生,使他们由被动接受者的角色转换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以知识意义为主体的主动建构者。
1自选歌曲
流行通俗歌曲中也不乏很多精品,教师应尊重学生的选择,把它纳入自己整体 教学计划 中――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些他们喜爱的内容健康的歌曲向同学们推荐,老师只要对他们自选的歌曲进行思想上和题材上适当的把关就行。如《同一首歌》、《祝你平安》、《爱我中华》、《走进新时代》等,不仅情趣文雅、格调高昂,而且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自行收集资料
在欣赏教学中,课前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来感知、欣赏,使学生首先获得感性认识,课堂中再让学生交流信息,说说自己对音乐作品欣赏的感受,最后老师也可再对作品各音乐要素,主题、艺术风格提出欣赏参与意见,这样就会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3以骨干为中心的小组音乐活动。
独木难支,林多叶茂。把一个班分成若干音乐小组进行各种情境教学活动则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以学生中一些音乐素质较强者为中心,组织一些竞赛小组开展情境类的实践活动,一方面可消除怯场的紧张气氛、互助互励;另一方面也给了学生一个自主学习音乐的空间和展开自我的场所,使音乐素质强的学生或小组的学习兴趣和组织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提高全体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随着人本主义、建构主义教学观的产生,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已深人人心。以学生为本因势引导,不失时机让学生得到情感的体验和能力的锻炼,这样既丰富了自身的课堂教学,又加深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音乐是美的,因为她是用人类情感实现创作与欣赏的,教学也是美的,因为她需要师生间用智慧和心灵撞击出璀璨的生命火花,因此,音乐教育的情感化、艺术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欲望,为学生提供愉快的学习环境和更多的审美愉悦,培养高度理智与高涨情感相互平衡、协调发展的人才、是人们现今的教育主题。作为这个主题的实施者,我将不断努力,做一个优秀的音乐传播者。
林徽因拥有温馨的家庭、浪漫的爱情和许多真挚的朋友,她对爱有自己独到的体验。爱是自由的,是自己的权力。林徽因后来对于与徐志摩那场康河之恋并不感到“羞惭”,对于金岳霖的感情敢于向夫婿坦承,对于北京文化圈内的那一群朋友怀有深厚的友谊。所有这些都给予了她丰富的情感体验。
林徽因在《致沈从文三》中说:“生活必须体验丰富的情感,把自己变成丰富、宽大、能优容、能了解、能同情种种‘人性’,能懂得自己,不苛责自己,也不苛责别人。不难自己所不能,也不难别人所不能”。“人活着的意义基本的是在能体验情感,能体验还得有智慧有思想来分别了解那情感……自己的或别人的!如果再能表现你自己所体验所了解的那种在文字上……使得别人也更得点人生意义,那应该是所有的意义了”。
林徽因这一段话比较完整地自我表述了她对情感的体验,我们可从中看出她为人的坦荡,宽容,大度,她对所有的艰难都直面而过,把曾经经历过的是是非非转化成对自己人格上知识上磨练修养的帮助,进而领会到人性的美好。只有在思想的认知上达到某种境界之后,方可见一个人的真正的性情与大度。
我们都曾经经历过一些情感波折,可是要么深陷其中痛苦不能自拔,要么变爱成仇,或将曾经的爱人视为陌路。其实曾经相爱的人离散时总是有其原因的,别人是这样,自己也是这样,只是有时不便明言罢了。不苛责自己,也不苛责别人。不难自己所不能,也不难别人所不能。如果是真爱一个人,不仅要爱他(她)对你的好,也要尊重他(她)的重新选择。象梁思成和金岳霖那样,一切为对方的幸福着想,才不为枉爱过一场。
什么是真正的相爱?林徽因说:“两个人透彻地了解:一句话打到你心里,使得你理智和情感全觉到一万万分满足;如同相爱:在一个时候里,你同你自身以外另一个人互相以彼此存在为极端的幸福;如同恋爱:在那时那刻,眼所见,耳所听,心所触,无所不是美丽,情感如诗歌自然地流动如花香那样不知其所以。”世界上的事可有多种形式存在,相爱的人也不一定必须成婚,也不一定要成为情人。象金岳霖那样终生不娶而“逐林而居”,为林徽因解忧不也是一种真爱的体现吗?!现代人对于爱情也有许多体验,但与林徽因和她们那一代人相比,我们应该从中吸取宽大、优容和同情种种“人性”才好。
感情丰富,就是说接纳感觉,相信感觉,这类人从小得到父母的关爱比较多,内心深处对环境和他人有一种安全感、信赖感。因此他们不会在内心深处畏惧环境和他人,乐于接纳环境和他人。因为环境和他人总会引发自己的感觉,很多时候是陌生的感觉,这类人相信,即使感觉是陌生的,自己也不会受伤害,因此他与感觉之间有了直接的联系,感觉就丰富。
理性的人,多是些排斥感觉的人,这类人从小缺少安全感,对环境和他人有很深的不信赖,他们喜欢各种理论,用以解释生活,其实是用理论来控制生活,因为他畏惧陌生的感觉,害怕被陌生的环境和他人“吞噬”。用简洁有力的理论来掌控一切,以免生活失控,手足无措。
哲学家的感情丰富往往只是一种对自己的爱,一种“健康的自私”,哲学家大多数是单身,因为他们只能爱自己而不敢去爱别人,他们害怕被他人伤害,比如尼采既喜欢女人也害怕女人,他最终也无法去和心爱的人建立一种亲密关系。
感情丰富这个词也太模糊了,有的人喜欢狗,却没有一个朋友。应该以感情的对象为标准加以区分,分为亲密关系和非亲密关系两种感情,分别加以讨论。
比如卢梭,他在处理亲密关系上就很有问题,卡夫卡也是。
卢梭的《忏悔录》我还没有去看过,以前学世界历史的时候有介绍,不过我看你是对心理学范畴的知识很感兴趣,你可以深入地去品味他的书中魅力。腹有诗书气自华,多读好书对每一个人都是有益处的,而且一开始就要读好书,等到一定程度和高度的时候,就可以度杂点。
下面是我看人民日报关于读书的一个例子,很值得我们去借鉴,很多人只是读过就好了,当然也包括我自己,也许会给自己找借口,要上班……,根本没有时间去理解书本的深意……
我们丢失了对内容的鉴赏能力。读书并不应该停留在读故事,读故事只是消遣,真正的读书是增加人生的分量。
以文学作品为例。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名作《老人与海》,写的是一个叫桑提亚哥的老渔夫,在大海里驾着一条小船打鱼,八十四天没打着鱼,生活没有着落,靠一个小孩给他四处讨吃的,到了第八十五天,他一个人下海,打到了一条大鱼,跟这条鱼较量了几天,把鱼杀死拖回港口,但一路上鱼被各种鲨鱼吃掉,等他回来时,鱼只剩下了一副骨架子。这是一部好作品。你可以把它当励志小说读,因为有大家都知道的警句:“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但往深处看,是一个老人的孤独,一个失败英雄的悲歌,那种深深的孤独感才是作家想表达的。再看下去,你可以发现小说的语言奇妙、温暖,还发现它有许多象征的隐喻,更发现许多让人琢磨不透的东西。比如,作家常写老渔夫梦见狮子,狮子也是沙漠和草原上孤独的英雄,这是老人对海的恐惧吗?等等。在这些之外,你还可以读出一个作家伟大的人道主义情怀。老渔夫的那些可怜又可敬的大量内心独白,等于在和大海不停地说话,和命运不停地说话,没有激烈的言辞,没有抱怨,没有诅咒,只有卑微的乞求和敬畏,宽容和理解。当你读完全篇,读到最后一句“老头儿正在梦见狮子”时,你感到对命运的隐忍也许是最伟大的。所以,真正的阅读会读出更多的东西。
求采纳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女孩在感情中更加感性,有以下原因:
1 角色认知不同。在文化和社会角色的认知中,女性通常被定义为温柔、柔软和容易感情用事的。这样的角色认知和社会期待会在女孩的心理中形成对情感的高度重视和强烈情感的表达。
2 激素影响。女性激素的影响是一个重要因素。女性的情感和行为表现受着不同情境和其自身的生理状态的影响。例如,月经周期、孕期和更年期等,女性荷尔蒙水平的变化会影响女性的情感表达和行为。
3 成长环境的影响。女孩成长的环境也可能会对她们的情感表达形成影响。如果成长环境满足了她们的情感需求,这将有助于她们克服情感和信任问题,形成更好的情感表达和管理方式。
实际上,无论男女,对待爱情都是个人对感情的个体化表达和管理,每个人的情感体验和表达有着自己的方式和风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