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表达了诗人什么的细腻的感情

关雎表达了诗人什么的细腻的感情,第1张

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开卷篇,它描写了一位“君子”对一个容貌俏丽“淑女”的倾心爱慕与相思,它为我们刻画了一位为爱痴狂的男子形象,第一次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爱情追求中的苦与甜,痛与乐,十分出色而又得体,正如孔子所说:“诗三百,思无邪。”是中国恋歌的滥觞。

首章四句总领全篇,以“兴”起之,就是“君子”看见在河滩上的“雎鸠”正追逐戏耍,而且是成双捉对,自在和谐,幸福欢乐。这情景很自然地拨动了“君子”心中那根敏感的爱情之弦,以前那个他追慕的姑娘婀娜多姿的倩影,又在他脑海浮现,不由得就发出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感叹,好姑娘是值得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去作不懈的追求啊!“好逑”一直当作“好配偶”来解释,这实在是一个误会,“逑”,即追求,“好”,即喜好之好,爱她就努力去追求她,以上解释就比较得体。因为是暗恋,是单相思,是一厢情愿,但又刻骨铭心,不能忘怀,所以就大声地喊出来,这实在是一个男子汉的爱情宣言,表达了勇气,体现了追求,反映了憧憬,刻画了忠贞。

接下来,便生动细腻地刻画“君子”追求“淑女”的苦与甜。诗中以“参差荇菜”起兴,三叠反复,以“流”、“采”、“芼”三个不同的词,既显前后意思互补,而示诗歌在抒写层次的区别,境界描叙的深入,达到一唱三叹的效果。

一丛丛荇菜在水中不停地随波漂摇,你想从左边下手去“采”,它就漂到右边去了,你赶忙到伸手右边去“芼”,它一下子又流回到左边去了,飘忽、摇摆、变幻,多象少女一颗捉摸不透的心,时时吸引着你,但一时又得不到,令人心津摇荡而又神驰心往。“君子”为了捕捉到这颗心,他是醒时在追,梦里也在求,直弄得神思恍惚,“辗转反侧”,寝食难安,直追得“优哉优哉”,长夜难明。这些描写体现了“君子”对爱情的不懈追求,对自己梦中情人的深情爱恋,为梦想而奋斗的坚强毅力和痛苦的心路历程,是酸酸的,又是甜甜的。

这情景,这相思,这心态,更增加了“君子”内心的痛苦和煎熬,以至出现了幻觉,仿佛与那姑娘真的结成了情侣,因此“君子”欣喜若狂,情不自禁,表示要弹琴奏瑟,敲钟击鼓与她亲近,为她娱乐,以博取姑娘的欢心,达到“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目的,去共同享受爱情甜蜜的生活。这是“君子”心中的愿望,也是诗人要表现的主题。在此,“君子”那种如痴如颠的形象,已是呼之欲出,栩栩如生,是痛苦的,也是快乐的。

诗人即景言情,借助气氛的烘托,内心世界的抒写,幻想境界的描写,生动地表达了“君子”强烈的相思之情(可惜只是单相思),朴实而真切感人。

但是,诗中描写和刻画人物形象,采用的手法是不同的。诗人对“君子”的描写,采用的是正面描写的手法,具体而细腻;而对“淑女”的描写,则是采用侧面的描写,概括而大气,即用“窈窕淑女”一句,反复吟咏,来表现女主人公的美貌和风采。虽然只有一句,但却令人心驰神往:“窈窕”,表示女子的美貌,她面目姣好,身材袅娜,体态轻盈,矜持而迷人;“淑女”,反映女子有才有德,文静娴雅,大方端庄。确实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姑娘,难怪“君子”要为她茶饭不思,寝食难安了!。

诗人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由于诗歌所要表现的主题决定的。本诗并非表现男女主人公的相互爱慕,而是反映“君子”热恋“淑女”的单相思,因此作品必须而且只需要突出“君子”的人物形象,用不着多花笔墨去重复表现“淑女”的形象,否则反而喧宾夺主了。

本诗尤为突出的是通过幻境的描写,将诗的意境大大地拓宽、拓深了,形成一种感人至深的力量,非常成功。古诗常用梦境来表现一种思念、缠绵的情感,它比一般直接叙述要生动、形象,而用幻境来表达就更深刻感人。因为梦一般是在特定的时境下才会产生的,而幻境则可能在随时的凝想中出现,它如影随形,其入迷沉醉的程度比起梦境来要强烈深厚得多,所以就更能生动地表现出一种动人的相思之情,对刻画“君子”形象起了非常撼人心魄的作用。

本诗在语言上也颇有特色,以音调的和谐美来表达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它们表现出一种淳朴自然的古风。

《关雎》这首诗通过男子与心仪之人相遇后的一系列思慕,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内心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突出表达了青年男女健康、真挚的思想感情。

《关雎》先秦·佚名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翻译:

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小洲。贤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摘取。贤良美好的女子,日日夜夜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日日夜夜总思念她。绵绵不断的思念,叫人翻来覆去难入睡。

参差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摘取。贤良美好的女子,弹琴鼓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去挑选它。贤良美好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扩展资料

《关雎》的内容其实很单纯,是写一个“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写他得不到“淑女”时心里苦恼,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得到了“淑女”就很开心,叫人奏起音乐来庆贺,并以此让“淑女”快乐。

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十分清楚:“君子”在《诗经》的时代是对贵族的泛称,而且这位“君子”家备琴瑟钟鼓之乐,那是要有相当的地位的。以前常把这诗解释为“民间情歌”,恐怕不对头,它所描绘的应该是贵族阶层的生活。另外,说它是情爱诗当然不错,但恐怕也不是一般的爱情诗。这原来是一首婚礼上的歌曲,是男方家庭赞美新娘、祝颂婚姻美好的。

《诗经·国风》中的很多歌谣,都是既具有一般的抒情意味、娱乐功能,又兼有礼仪上的实用性,只是有些诗原来派什么用处后人不清楚了,就仅当作普通的歌曲来看待。把《关雎》当作婚礼上的歌来看,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唱到“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也是喜气洋洋的,很合适的,

这首诗本身还是以男子追求女子的情歌的形态出现的。之所以如此,大抵与在一般婚姻关系中男方是主动的一方有关。就是在现代,一个姑娘看上个小伙,也总要等他先开口,古人更是如此。娶个新娘回来,夸她是个美丽又贤淑的好姑娘,是君子的好配偶,说自己曾经想她想得害了相思病,必定很讨新娘的欢喜。

然后在一片琴瑟钟鼓之乐中,彼此的感情相互靠近,美满的婚姻就从这里开了头。即使单从诗的情绪结构来说,从见关雎而思淑女,到结成琴瑟之好,中间一番周折也是必要的:得来不易的东西,才特别可贵,特别让人高兴。

关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1]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 雎鸠:水鸟名,即鱼鹰。传说它们情意专一

逑:(雔)之借字,(雔),双鸟之意

荇菜:水草名

寤:睡醒,寐:睡眠

[1]:音帽,有选择之意

《关雎》是“周南”里的第一首诗,也是《诗经》的第一篇。古人把它放在三百篇之首,说明了它的重要。孔子说:“《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此后,历代学者评《关雎》皆“折衷于夫子”。《关雎》写的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其文、义、声、情俱佳,足为“国风”之始,《诗经》之冠。

诗中这位男子在河边听到鸟鸣,顺着鸟声走去,看到沙洲上有成双成对的鸠鸟,因而引起一种美好的联想——淑女是君子的佳偶。因此,诗的第一章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他听着鸠鸟和鸣的时候,有一个姑娘在河边采荇菜,她左右采摘荇菜的美好姿态给了他一个难忘的印象,爱慕之情油然而生,并使他醒时梦时都思念着她。“求之不得”以下四句,总括地写出这种强烈激动的感情。但因为追求这个姑娘没有达到目的,所以“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第二章的八句,写这个男子日夜不安的苦闷和焦灼的心情。最后一章,进一步表达了这个男子对采荇菜的姑娘的深切思慕和美好愿望。“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写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也就是他想像结婚时的热闹情景。

《关雎》与《蒹葭》的艺术特点有什么不同?

《关雎》与《蒹葭》都可以看做爱情诗,但是无论从风格上还是从表现手法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别。

《关雎》一诗着重于“叙事”,我们从诗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小伙子从爱上“窈窕淑女”到追求她,追求不到又在幻想中得到她这样一条线索。《蒹葭》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第一章就写到主人公隔水远望,苦苦追寻,伊人却若即若离。第二章、第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复咏叹,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表现出主人公不能够走近“伊人”,又永远点亮希望的情感状态。与《关雎》相比,《蒹葭》的情感韵味更浓郁。

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兼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做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这正是“托象以明义”,具有“起情”的作用。因为芦苇丛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会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主人公跟“伊人”并无交往,甚至还不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只要能够远望,便心满意足。“朦胧”和“距离”正是这首诗的动人之处。

《关雎》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首章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陪君子的联想。以下各章,又以采荇菜这一行为兴起主人公对女子疯狂地相思与追求。

其内容其实很单纯,是写一个“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写他得不到“淑女”时心里苦恼,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得到了“淑女”就很开心,奏起音乐来庆贺,并以此让“淑女”快乐。

周代无名氏《国风·周南·关雎》,原文为: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

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小洲。美丽贤淑的女子,真是君子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左边右边不停采。美丽贤淑的女子,梦中醒来难忘怀。

美好愿望难实现,醒来梦中都思念。想来想去思不断,翻来覆去难入眠。

参差不齐的荇菜,左边右边不停摘。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表亲爱。

参差不齐的荇菜,左边右边去拔它。美丽贤淑的女子,鸣钟击鼓取悦她。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周南指周以南之地,是周公旦的封地,即今河南西南部及湖北西北部一带。《周南》大多数诗是西周末年、东周初年的作品。其中第一篇《关雎》是有关爱情的诗篇。

赏析:

这首诗共五章:

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其兴淑女配偶不乱,是君子的好匹配。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诗。

第二章的“参差荇菜”承“关关雎鸠”而来,也是以洲上生长之物即景生情。“求”字是全篇的中心,整首诗都在表现男子对女子的追求过程,即从深切的思慕到实现结婚的愿望。

第三章抒发求之而不得的忧思。这是一篇的关键,最能体现全诗精神。此章不但以繁弦促管振文气,而且写出了这种对思念情人的心思的描写。

第四、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琴瑟友之”、“钟鼓乐之”,都是既得之后的情景。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极写快兴满意而又不涉于侈靡。通篇诗是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写求而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

-国风·周南·关雎

《关雎》作者明察秋毫,见微知著,运用比兴,通过描写一个小小的细节(“关关”和鸣),巧妙地表达了夫妻之间心心相印、十分融洽的感情关系,表达了那时人们对新人的祝愿,对婚姻的歌颂和对和谐家庭的期待,表现了作者对美满婚姻的美好期望。

扩展资料:

《国风·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此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首章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陪君子的联想。以下各章,又以采荇菜这一行为兴起主人公对女子疯狂地相思与追求。全诗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双声、叠韵和重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写人状物、拟声传情的生动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8286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