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

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第1张

课程设计(Curriculum design)

不同的定义反映了不同的课程研究取向。不同的关于课程设计的定义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技术取向的,如普拉特(Pratt)认为:课程设计是课程工作者从事的一切活动,这包含他对达成课程目标所需的因素、技术和程序,进行构想、计划、选择的慎思过程(黄政杰,1991,85页);另一类则为理性主义取向,如有学者认为课程设计是指教育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对课程的研究并拟订出课程学习方案,为决策部门服务,拟订教育教学的目的任务,确定选材范围和教学科目,编写教材等都属于课程设计活动

新近的对课程设计的研究成果则试图综合这两种观点。如《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 课程》中对课程设计的定义为“课程设计是指拟订一门课程的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并指出“它决定于两种不同层次的课程编制的决策。广义的层次包括基本的价值选择,具体的层次包括技术上的安排和课程要素的实施。” 其中,所谓广义的层次大致相当于理性主义的课程设计取向定义,而具体的层次则相当于技术取向的课程设计定义。但也有学者认为除了这两个层次的课程设计外,还存在一个更微观的课程设计层次,并且不同层次的课程设计要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 这种课程设计的共同点在于都把内容用作课程的横向、纵向结构的基础,而其他课程成分(目的、目标、学习活动等)对课程的组织所起的作用不大。在这种课程设计的类别中,三个具体设计的例证是科目设计、学科设计、大范围设计。

一科目设计

科目设计强调把课程组织成为许许多多的科目,每一个科目有意识地阐述专门的、同质的知识体系。科目可以是研究方面的分工,如物理、化学、历史、文学、哲学等。此外,还包含一些实践性领域,如家政、打字、汽车机械等。

赞成科目设计的人认为,它是使学生熟知文化遗产要素的最系统、最有效的组织形式,通过学习有组织的题材体系,学生就能有效而经济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当然,这一论点的基本假定是:科目的内在“逻辑”符合学生学习科目时的心理过程;为了在将来的生活情境中能够使用,这样的组织使题当然,这一设计也受到了一些批评。有人认为,这一设计的性质倾向于割裂知识,从而割裂了学生的理解力,脱离现实世界所关心的以及发生的时间,没有恰当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经验,对学和用是无效的课程安排等等。

二学科设计

学科设计出现于二战之后。跟科目课程一样,学科设计以内容的内在组织形式为依据。然而,两者间却有着重要的区别。科目设计对于用来确立科目究竟是什么的原则完全不明显,诸如数学、家政、驾驶培训等多种领域都可以接纳为“科目”,而学科设计则把知识体系确立为学科。

学科设计的倡导者把完全熟悉知识学科视为教育的基础,但他们强调理解学科的要素,而不是像科目设计那样,强调的是占有材料和信息,鼓励学生明确学科的基本逻辑或结构,即学科的关键概念、观点和原理的种种关系,理解学科独特的探究方式。此外,科目设计的讲解过程和记忆特征,在学科设计中为学习的“发现法”所取代,允许学生以自己的学习步调来发现结论。

赞成学科设计的基本论点实质上是科目设计的论点,即它是传递文化遗产最系统、最有效的组织形式,是保存人类知识整体性唯一的组织形式。此外,它以合理的方式给学生提供题材,不是一套要记忆并且在需要时回忆的事实和原理,而是来源于学生自己的活动和思维的概念、关系和理智过程。

这种设计同样也受到了不少批判。如,它给学生呈现的是破碎的课程,而没有提供使知识一体化的手段;它没有论述学校教育同生活的关系,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兴趣和经验等。虽然它在许多方面改进了科目设计中人为化的线性逻辑,但它却坚持学科结构是组织原则,没有考虑心理学研究已经表明了存在着的各种学习方式。

三大范围设计

它是学科中心设计的变体,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大范围设计强调把两门以上有关的科目合并成单一的大范围教程以克服科目课程的破碎形式与固定框架的弊端。例如,在小学阶段,读、写、拼、讲、作文合并为语言艺术,而中学阶段,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质合并为普通科学。大范围设计也有其缺陷,由于它为学生提供的只是各门科目中分散的信息,因而缺乏深度,并且培植的是肤浅性;在某种程度上它也是破碎的,生性就脱离现实设u,无力培养学生的经验和兴趣,无法恰当地说明学习者的心理结构;大范围设计倾向于强调的目标是内容覆盖以及信息获得,很少提供机会来实现认知或情感方面的过程目标,尽管它在这些方面要比科目课程做得好些。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是以人为中心的哲学思想的产物。这种课程设计强调个别发展,强调课程的组织形式要产生于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目的。这种设计的典型例证就是“活动——经验”设计,其主要特征为。

一课程结构由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来决定

这意味着学习者自己直接感觉到的需要和兴趣,而不是由成人考虑学生需要什么或他们的兴趣应当是什么。因此,教师实施“活动——经验”设计的重要任务是:发现学生的兴趣是什么和帮助学生为学习而选择最重要的兴趣。这样,课程就不以学科中心设计的方式来预先计划,只有当教师和学生共同确立追求的目标,规定查阅的资料,计划实施的活动,以及安排从事的评定程序等,这时课程结构才会形成。这种合作计划是“活动——经验”设计的核心。

二重在问题解决

学生在追求兴趣的过程中,会碰到某些必须加以克服的困难和障碍,这些困难构成真正的、学生渴望以挑战而接受的问题。在攻克这些难题,寻找解决它们的办法时,学生实现了体现着这一课程的主要价值——真实性、意义性、直接性、主动性,以及活动与经验的相关性。

然而,“活动——经验”设计的批评家对其教育效果保留态度。他们坚持认为,以学生感觉到的需要的兴趣为基础的课程,不可能保证为生活作充分的准备,课程缺乏连续性。传统的课程设计顺序是以多种因素为基础的,即除兴趣之外还有成熟性、经验背景、先前的学习、效用和难度。然而,当学生的兴趣是课程设计所依赖的唯一基础时,学习的连续性就难以得到保证。 问题解决中心设计与学习者中心一样,同样根植于人为中心的哲学理念。

一生活领域设计

生活领域设计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期。当时,美国的社会学研究正开始把注意力放在人们的共同活动以及这些活动如何有效地进行上。这种课程设计通过强调共同的社会功能体现出试图克服科目设计的内在弱点,同时又避免“活动——经验”设计的基本缺点。但是,这种设计最突出的特征在于围绕生活领域重新组织传统的题材,这同时也是它最基本的问题之一。

由于这种设计没有充分揭示文化遗产,因而也遭致不少批判。这些批评来自科目课程的倡导者,他们提倡对内容进行传统的“逻辑”安排。当然,对此问题的立场要取决于一个人的哲学态度。然而,生活领域的倡导者坚持认为,他们的课程不仅按照当前的社会需要作了充分的揭示,而且是更完善地整合、更加相关、更加有效的课程。

当然,生活领域设计遭致许多与“活动——经验”设计一样的来自实践方面的批评,他们认为它没有为教师作好准备以便有效地进行这种设计,需要实施这一设计的教科书和其他教学材料不容易得到;由于它是当前的社会生活领域为基础的,所以这一课程具有向青年灌输现存条件,从而有使社会状况固定不变的倾向。

二核心设计

核心这一概念起源于20世纪初,核心设计强调为了达到整个课程的紧凑性需要有统一的研究核心,其他科目要与此有关并服从它,用以作为反对破碎形式和从不同科目积累起来的零碎学习。如今至少有六种根本不同类型的核心课程合计:不同科目核心、关联核心、融合核心、“活动——经验”核心、生活领域核心、社会问题核心。在所有这些核心设计中,只有最后两种——生活领域核心和社会问题核心设计一般被认为是“可靠的”问题中心的核心设计。

国际著名心理学家、执教于美国西北大学的黄维仁博士,综合过去三十年来国际最前沿、最尖端的心理学临床实证的研究,以及全世界最好的婚姻治疗和训练中的一些最有效的要素,整合出了一套帮助自我成长、培育情商,提升婚姻家庭品质及其他人际关系的辅导培训课程——亲密之旅。它是训练医学院中心理学博士的课程,却以简单易行的方式传授,被誉为“心理学界的军事武器民用化”。

课程设计者黄维仁博士简介

黄维仁博士是国际著名的临床心理学家,任教于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被誉为“Dr Love” (爱情博士), 擅长婚姻,家庭,群体,与泛文化心理治疗。多次应中国(大陆)、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卡塔尔政府邀请为其培训婚姻家庭与心理工作者。

2002 年5月应美国政府邀请到白宫晋见布什 (Bush) 总统。

2004 年10月应邀担任联合国世界家庭研讨会之主题讲员。

2011年荣获台湾东海大学第12届杰出校友奖。

2013 年荣获美国基督徒心理辅导协会 (AACC) 多元文化杰出贡献奖。

2014 年应邀担任国际扶轮社世界大会之主题讲员。

2016年新加坡政府婚姻家庭大会主题讲员。

2016年美国心理协会(APA Convention)年会主题讲员。

黄博士在西北大学服务的18年之间总共荣获了4个荣誉奖:1997年和2001年的“社区服务贡献奖”; 2005年的“专业领域特殊贡献奖”和2015年的“卓越贡献奖“。

黄博士的著作有《窗外依然有蓝天》、《爱就是彼此珍惜》、《活在爱中的秘诀》、《亲在人生路上》等等。[玫瑰][玫瑰][玫瑰]

心理学普及资格资质证书

完整参加两天的培训后将获得由黄维仁博士、心景视界联合颁发的受训证书。该证书是在全世界开办亲密之旅的国家和地区带领和参与亲密之旅小组活动的凭证,完成晋级流程后可参加后续的中级、三阶课程以及培训师认证考核。

工作中的心理学

谈到领导统御力就是一个人理解他人+与他人联结的能力。(Leadership is all about understanding and connecting with people)我以前不太能理解,总想去学习一些管理方面的技巧,让自己可以从一个不职业的经理人变成职业经理人。但是我渐渐发现,一个人唯有更深地了解自己的情绪状况,了解自己的冲突模式,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人,并与他人产生心与心的联结,当我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能处理好自己与团队成员之间的张力和冲突,并且能帮助团队成员处理彼此的张力和冲突,加上我们的团队常常习惯性地用很多方式来刻意经营友情,我们就渐渐形成了一种“亲密之旅的企业文化”,在这样的团队中,每一个人都可以感觉安全+踏实+被爱,更多精力不是彼此消耗和防范,不是成天争辩“都是你的错”or“都是我的错”,而是彼此激发出每一个团队成员的小宇宙大爆发般的创意与活力。摘自新萍《都是你的错or都是我的错》。

婚姻恋爱心理学

“恋爱,是一个残缺的人找到另一半,于是变成一个完整的人”——这是一种错误观念!爱情的数学符号不是加号:因1/2加1/2并不等于1。爱情的数学符号是乘号:1/2×1/2=1/4。意思就是说,假如两人都要求对方来成全自己,而却没有发展出本身的价值、信心与看法。这会让二人的世界变成越来越小,甚至有窒息的感觉。

正确的爱情观念是:每人都要努力把自己的1/2变成1,然后得出1×1=1的成果。人越成熟,所能给的爱就会越多。恋爱并不是把自己的需要全部依赖在别人身上,每一个人都需要学习为自己的快乐负责。

英文有两句非常传神的话,把恋爱的本质分为两种不同的境界。“I need you; therefore, I love you ” (我需要你,所以我才爱你) ,这是自私的恋爱。哪天,当你不能满足我的需要,我就不爱你了。我会去寻找另一位可以满足我需要的人。成熟的爱应该是:I love you, therefore, I need you (我爱你,因我需要一个流露爱的管道。)这才是恋爱最健康的指标。

在成熟的爱情里,必须在极力地完善自己以后,才能去爱别人,才能真正懂得如何去接纳别人的爱。这是一个同步进行的过程,一方面不断地学习自我成长,一方面在爱情关系中,帮助彼此成长---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博士生导师黄维仁博士。

从深度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爱情是人一生之中最千载难逢的机遇,它可以让我们过去所有的心灵创伤得到医治,所有心中最深的需求得到满足。然而,这也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中最脆弱、最容易伤上加伤的时刻。所以我觉得:如果一个人懂得如何去处理人生中最复杂的爱情关系,其他的人际关系就变得相当简单了---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博士生导师黄维仁。

亲密之旅的设计体系化、模板化、技能化,易复制和操作。按照规则,散布在各地的学员可以组建“学习小组”和“亲密之旅第二家庭”,既为各地渴望了解和学习亲密之旅的人群提供实用的学习环境,也提供了学员跟进、演练和实习的机会,确保了学员将亲密之旅的理念长期不断地内化,成为举手投足都活出健全人格的、充满爱心的一群亲密之旅同路人。其中一些更为出色的,则通过晋级考核成为亲密之旅培训师,正活跃地开拓着亲密之旅本土化的广阔市场。

不仅如此,“亲密之旅”在台湾、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欧洲,北美等华人聚集的国家和地区广泛传播,学习“亲密之旅”已成为一种全球华人流行的风尚。

---该体系适用于所做关系的经营修复重建,从恋爱婚姻中的人与人,到国际交往中的国与国都可以运用亲密之旅的课程体系。

中国目前有4500万抑郁症患者(这个数字很可怕,还不包括隐性抑郁症患者)患者年龄有越来越低的倾向。如何能够防患于未然,在你需要聆听需要理解需要爱时得到支持得到关注得到疏导?

普及心理学教育已势在必行,我们在这里等着你,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也不管你意识还是没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有医治性的人,通过学习可以助人助己,在你的身边开办心理学普及小组,给系统给支持,诚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行列,成为自己和家人的祝福。

我们的生命也许没有办法完美,但我们依旧可以成为带伤的医治者。

黄博士说,我想人最可贵的是有一颗谦卑的,愿意学习的心。在亲密关系中,我们迟早会受伤,但这些人生的伤痕却会带给我们深度。从我的角度看,只有一个受过伤的人,才能够体恤到别人受伤的感觉。而一颗受了伤,还愿意不断学习、不断去爱、不断去寻求医治的心,是一颗最美的心。

        关于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可以说各行各业都有在思考和争夺这一市场,因为大家都能看得到这一行背后所隐藏的巨大潜在利益和价值,同时,在百家争鸣(不如说三教九流并存更合适一点)的时代,国家又缺乏相应的标准和规范时,也就出现了当下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层次不齐的局面,所以,也是就着这一现象,提出自己的一点点思考和想法。

首先,我们还是先来回顾一下,国家对于研学旅行的官方定义,这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去了解和认识研学旅行课程设计。

研学旅行(特指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有计划的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衔接的创新方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在这一官方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就国家而言,对研学旅行的定义是非常清晰明确的,谁可以做,谁不可以做也界定的非常清楚,只是有些机构为了谋取利益而断章取义,搞的市场一片混乱,所以,我们看待一件事情,还是要从根源上挖起。定义中,明确指出了几个关键点——

1、研学旅行是教育系统主导的事情,其他部门都只是配合;

2、研学旅行是综合实践教育的一种形式,是校外教育活动的一种;

3、研学旅行是一种研究性学习,同时兼具旅行体验,只学不游、只游不学都是不可以的;

4、研学旅行是有组织的统一集中活动,单个学生的行为不具备研学旅行的参考价值。

因此,基于以上的几个关键点,我们可以推导出,我们在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上的一些关键点——

1、研学旅行课程是由教育属性的课程,不能简单的等同普通的课外读物、课外知识等,要与校内课程和教育活动充分结合甚至是融合;

2、研学旅行课程要具备研究性价值和调动参与学生的积极性两大要素,能够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和学习,以达到加深和巩固知识的目的;

3、研学旅行课程要能够适应大规模接待的要求,在确保安全操作的前提下,能让几百甚至上千的学生同时参与课程,是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比较清晰的去讨论我们的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了,就等同于,在符合定义的框框里,我们往里面如何装,如何装的丰富多彩,就是我们要去考虑的事情了。

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并不能简单的等同于一本研学旅行手册,研学旅行手册只是研学旅行课程的一部分,它是专门为学生服务的,与之配套的还要有教师的教案和给学生家长做宣传的线路宣传册,因此,一个优秀的研学旅行课程设计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如何给学生呈现,同时也要考虑学校、研学旅行目的地、学生家长等多重因素在内的综合性问题,才能让研学旅行课程更加具备落地和可操作性。

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中,有四项核心要素,分别是:课程目标(即通过课程期望学生能够学到什么)、课程内容(即基于目标选择与组织课程资源)、课程实施(即目标导向的教与学)、课程评价(即基于目标、促进学习的评价)。

在四项核心要素之中,我们可以看到,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中,课程目标的选择与制定是整个课程中至关重要的前提,研学课程目标是展示研学课程教育性的直接窗口、也是指导研学导师进行课程实施的“指南针”。

对于研学课程的目标,我们一般都要设定的简洁易懂和具有可落地行,即不能长篇大论包罗万象、也不能设定一些不符合实际和空谈的理想目标。一个优秀的研学课程目标应该是要从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综合考虑和设定的,如下图:

知识与技能(一维)。 知识目标,主要指学生要学习的学科知识(教材中的间接知识)、意会知识(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等)、信息知识(通过多种信息渠道而获得的知识)。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对完成某种任务所必须的活动方式。

过程与方法(二维)。 过去的教学方式重结论轻过程,现在的教学要求学生不仅知道简单的结论,更要知道一些过程。过去重教法,现在重学法。过程,其本质是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和发展过程,是以智育为基础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品质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方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并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或问题探究的方法、或问题的观察方法,或思维发散的方法,或合作交流的方法,或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 情感,是指人的社会性需要得到不同程度满足时所产生的态度体验。态度,这里不仅指学习态度和对学习的责任,还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等。价值观,指学生对教学中问题的价值取向或看法。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

“知识与技能”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础。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学生就不会规范地去设计学习程序,不会有效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如果没有知识与技能做基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就不会达到体验的层次水平,其促进优化作用也就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过程与方法”是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载体,是滋长生成体验性目标的土壤。没有“过程与方法”, 学科素养的生成就失去了凭借和依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体验性目标,它对所采取的“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结果性目标的逐步整合与达成,起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与优化作用。

以上就是对三维目标的具体解释以及之间的互相关系,我们可以看出,三维目标不是指的就是具体孤零零的三个目标,而是相辅相成的三个维度,他们是相互促进的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三位一体,不可分割。

在这里,我们再总结一下关于研学课程目标设定的几个容易忽视的问题:

首先,研学课程目标的设定主体是面向的中小学生,而不是面向教师,是要让学生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因此,目标的设定一定要符合学生的需求,要考虑学生的年龄、教育程度、接受能力等多方面因素;

其次,研学课程目标的设定一定是要可观察、可测量的,不能假大空,如培养学生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课程执行完了,没有什么标准或者可以实践的机会去看学生是否达到了这样一个目标,这样的目标就不具备可操作性;

第三,研学课程目标的设定要有行为条件的限制,即该研学目标是针对某一个活动或者某一个研学目的地所设定的,必要时还要有相应的辅助手段或者工具的使用或者提供信息和相应的限制来促使达成目标。这一点比较难理解,举个例子来说,“考察自然公园,进行观察记录,列举自然公园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体验到生态内部复杂的依存度关系,发现大自然的神奇,敬畏大自然”,这里的自然公园就是限定条件之一,课程目标的完成是限制在公园范围之内的,而不是考察其他地区的食物链。

第四,研学课程目标的表现程度要基于学生群体的最低表现水准去设定,这里的表现程度是设定该年龄段的学生最低接受能力或者平均接受能力去设定,让大部分甚至是全部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和探索是能够完成的,而不能是最高标准,一场活动下来,难度太大,没有几个能完成的,结果只能是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影响研学旅行的总体效果。

以上,是对于研学课程目标设定的具体讨论,接下来,就是根据目标,进行相应的课程内容实施过程的设计,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部分,它既关乎研学目标的落实,同时也指导后续的课程实施过程,如何讲课程做的出彩但不出圈,就都看这一部分了,所以,这一部分是整个研学课程水平高低的集中展现。

一个优秀的研学旅行课程内容,应具备以下几个原则:

1是要在目标的指导下,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2是要有较强的体验性,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求知欲;

3是要有一定的时代性,即实施方法不能拘泥传统一成不变,要能够充分的将新型的体验方法引入课程实施过程之中;

4是要有地域特色和针对性,这也是一个研学旅行课程设计能够出彩的关键所在,不能到哪里都是体验扎染、造纸和农耕体验,这些常规体验项目可以有,但不能成为主体,课程内容的主体一定是要基于研学目的地的特色和风格有针对性的进行特色化设计出来的;

5是最为重要的,要符合教育属性,研学旅行课程内容的选择与设计,一定要与学校的学科教育进行充分的关联和融合,绝不能脱离学校教育而独立存在,这是至关重要的。

在了解了研学课程内容的设计原则以后,我们可以再来看看研学课程内容的实施过程有哪些值得推荐的方式可以探讨——

研学课程的实施方式中最常见的、也是我们最熟悉的授课形式,即导师讲、学生被动的听和记录,这种方式由学校课堂教育而来,作为组织方学校也好、作为学生本身也好,这种方式无疑是最为保守且不容易出差错的方式,同时,这种方式的缺点也显而易见,呆板、毫无趣味可言,最为重要的是,缺少了让学生直接体验的过程,就是从学校的课堂到研学目的地的课堂,徒有其表,却无其实。因此,这种方法只能作为研学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个环节,适用于那些需要事先说明和强调事项,如安全注意事项、导览介绍或者是最后的总结反思等环节,如果作为研学课程的主要实施方法,那就未免有点喧宾夺主了,毕竟我们要知道,研学课程的主体是——学生本身。

另外,在这种授课的形式下,还会有另外一个共生的问题,上课被动接受,下课了还有“课后作业”,这就是我们常见的有些机构的研学手册,只有一天结束了,才让学生去完成,手册里面的内容也是呆板的“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沦为了学生最为反感的“试卷”和“练习题”,机械的完成任务交差,其能够起到的效果微乎其微。

研学课程的实施方式中,当下比较流行的、也是被许多机构推崇的就是探秘解密的形式,通常都是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会领取到一张任务卡或者任务书(有的也直接把整个研学课程过程做成一本手册或者工具盒),根据任务卡的提示,在规定的时间和活动区域内完成所有任务项,这里面的任务设定,就是根据研学课程的目标和目的地的特色有针对性进行设计的,完成了任务卡,所有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也就都进行的传输,既能充分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也能完成既定的教育目标,一举两得。同时,这种方式的实施的难点在于前端的课程设计,需要课程设计人员对教育知识点以及地域特色有非常好的理解和融合,并能过以体验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而且需要有多条任务线以及活动的交叉,来满足大团队操作的需求,同时,对于每个任务点,尤其需要有工作人员引导和辅助的任务点,要进行标准化的培训,才能保证活动的有序开展和进行,另外,这种操作方式由于学生的自主行为占据大部分时间,其存在的风险也大幅提升,因此,每个环节和每个任务点的风险管控及应急备案都要做到充分的预估和判断。

这种以学生为主导的实施方式,其实还有一个细化的分支,就是我们一直都在提倡的PBL教学法,这在国外的课堂上十分的流行,在国内近几年也在逐渐兴起,但目前限于我国课堂教育的现状,包括班级容量、师资配备、技术水平等都还比较难达到PBL的目标和效果,因此,这也给了研学课程探索其实施的可能性的机会,就课程中的某一项或者某一天的活动,采用PBL的模式进行实施,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可以更加充分的激活学生自己的主导力量,增加其主动学习的动力,促进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以达到相应的教育目标,当然,这种形式的实施,要考虑学生年龄段的接受程度,通常,小学高年级以上的可以考虑不同程度的植入和实施。

以上两种方式,就是当下比较流行的,一个传统,一个新兴,我们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新模式不断被探索出来,而且可以看得到的,就是互联网的普及和虚拟现实的应用技术,也为我们在研学旅行课程的实施上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虽然只有小规模和初步的尝试,但这种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更加符合新兴一代人时代要求的方式,必定也会成为未来研学旅行课程执行的一个特色亮点。

说到这里,也必须要再强调一下,国家从今年开始,在不断的推动“互联网+教育”的应用,包括“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今年教育部的“新春发布会”推出的国家中小学生智慧教育平台,都在表明“国家队”要进军这个行业了,这是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在这大形势向好的前提下,在发展中不断探索新的模式才是硬道理,传统的老师为主导的课堂教育模式,终将褪去主流的外衣。

最后,对于,课程的评价部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这是对于整个研学课程的总结与归纳,是终点,也是新的起点,因此,这一步的实施方法也十分关键,众多机构对于这一步就流于形式和表面化,是否真的基于最初的课程目标做了总结,是否达到了真正的效果,以及对未来的课程实施有怎样的借鉴和完善,一概不知,这样做,是不负责任的,对于参与研学旅行的任何一方都是不负责任的。

首先,课程的评价,需要有来自学生的评价,这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包括了学生的自评(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基于教育目标的掌握情况,也可以采取小组成员之间的互评,或者二者结合使用),以及学生对于整个实施过程的客观评价(导师如何、课程如何、食宿如何、交通如何等等),这是学生作为研学课程主体的最起码的权利,是非常值得关注的,而且课程评价要尽量准确和容易填写,且要便于后续数据采集和总结,如果可以,尽量选择线上的评价方式。

其次,课程的评价,需要有来自教师的评价,这一评价需要分散在研学课程执行的各个环节中,由每个执行老师来有针对性的进行评价,细化到人是非常难实现的,可以对每个组甚至是每个班级在某一个具体的环节中的过程及结果的呈现进行量化,如对课程总体的接受程度、课堂氛围、结果呈现的水准等,这样结合学生的评价,可以有互相之间的参考,不至于只听一家之言造成判断的偏颇。

第三,课程的评价,需要有来自学校的评价,这一评价是学校作为组织方对于研学课程所有环节的总体评价,是否符合学校的要求、每个环节是否还存在问题或者建议等等,这一评价的存在,可以从本质上对课程的设计及执行方进行质量和标准的把控,因为,学校是客源来源,这个不用赘述。

最后,课程的评价,需要有来自家长的评价,这一评价是研学课程目标达成的持续作用的直接表现,学生在参加完研学课程以后,回到家里评价如何,是否对活动满意,以及学到的知识或技能能否应用到日常学习生活中,这些往往也会在家长面前表现出来,同时,这一评价的存在,也是对市场最好的宣传工具,优秀的研学课程,从来都是把评价的当成品牌宣传的最好机会。

关于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的思考,就先写到这吧,共勉。

 

    2018年即将结束,为了逼自己一把,我还是决定简单地“输出”一下(虽然后天就要“献课”了)。2018年,我可以把它定义为“赛课年”,3月份开始准备彭州市赛课,5月份赛课,10月份准备成都市赛课,11月赛课,12月份准备教育研讨会献课,这其中的酸甜苦辣赛过课的人一定能懂。赛完课,我发现自己是最大的收益者,对于心理课有了一些认知。

    在学校,心理课作为实施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发挥着特定的、关键性的心育功能。如何才能上好一节心理课,又或者说怎样的一节心理课才是好的?它有什么样的标准?其实我个人觉得很难用一个绝对化的标准来评判,但我记得龙老讲过,“心理课要么以情动人,要么以理服人,如果两者都具备情景交融是最好的。”所以,对于心理课程设计,我有几点问题需要提醒自己。

一、设计理念有心理味吗?

    心理课是一门专业的课程吗?答案是肯定的。但今天在听一个非心理学老师评课的过程中我突然发现,他评的课好专业,跟我的想法好不相为谋,我似乎觉得好像非专业老师也能去上心理课。他的评课,醍醐灌顶,那我们心理老师呢?试想,如果把心理课上成一节班会课,或者一节闹哄哄的励志课,或者陈述一些谁都懂的道理,那其它学科的老师可能做得更好。所以我们的心理课课程设计一定要做到专业性强,心理味浓。所谓心理味,我个人觉得就是在心理课程设计中能够有效利用心理学理论的相关原理和技术,能够贯穿整个目标和内容的设置、问题的设置、教学方法的设置等等。

二、读懂我的教学对象了吗?

    如果说心理味是心育课程设计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那么当我开始准备一节课时,最需要思考的是他们需要吗?或者说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吗?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强迫症患者的时候那一定是我要赛课前去选择上什么课题的时候,每次在赛课前总是会选择无数个课题去一个个的思考然后一个个的pass掉。记得我在本部实习的时候,龙老说了这样一段话“心理课,一定是上给学生的,学生需要什么我们就上什么”,所以在每一次赛课选定课题前我一定会去思考最近我的咨询案例中同龄的孩子提到的最多的问题是什么,寻找他们的痛点。

提醒自己,最好的爱是“雪中送炭”,最好的爱一定是给他们所需要的,符合他们心理发展水平的。

三、打动人“心”了吗?

    星期六听课的过程中有一个片段是:多年之后,不考虑外部的要求与压力,只需遵从现在内心最纯粹的渴望,你希望你寻得的那份喜欢是什么?作为观察者,我发现好多人分享的时候嘴角上扬,眼睛里充满着对“自己想要的那个未来”的憧憬,我想那是幸福的味道;作为受训者,我轻轻的闭上眼睛去想象,分享时我甚至眼睛湿润了,现在回忆起来都还是甜甜的。这一个简单地过程,有心理学的想象技术,还多了一份心理课有的情感因素。

所以,提醒自己,心理课要解决的问题直接面对人本身,只有让一节心理课鲜活而富有情感,学生才能真正收益。情感,我个人觉得包含两种,一种是理智上的启发;一种是能够引发真情实意,触动情感。

四、 心理课不需要“逻辑”?

    作为一个理科生,我的高中数学老师对我的逻辑思维培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于是让我现在每次备课一定会先找出逻辑在哪里。心理课的逻辑我个人觉得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课程内容上的逻辑,在课程设计的时候,一节课不是东拼西凑几个环节就“凑”成了一节课,而应该是遵循着逻辑“暖身活动——引入——主体活动——情感升华”这样的一个循序渐进的顺序;第二,心理课应该有一个“心理逻辑”,比如情感体验由浅入深,方法寻找“由彼及此”等等。提醒自己,心理课的逻辑性,给听课者和自己一个“行云流水”的感受。

      且思且前行。不断提醒自己,为了让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愿发生。

                20181217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8311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