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到底可信么?

中医到底可信么?,第1张

肯定是可信的,中医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而且俗话说的好,中医治本,西医治标,这句话是说的一点都没错。

我的母亲在我小的时候特别的容易生病,他的身体非常的虚弱。所以只要出现什么状况,就会送他去医院里面,但是在医院里面治疗了一段时间之后有所好转,但是每隔一两年都要发作一次。

后来有一次我就对自己的母亲说,叫她去中医院看一看,去中医院里面看了一次,就再也没有发生过这样的现象了,虽然吃了很多的中药,但是效果真的很好。

所以自从那次以后,我就觉得中医肯定是可信的,中医治本一定是有原因的。

我们这边人对中医一般来说就是慢性疾病,或者养生,调理身体依靠中医!当然中医还有很多好处,但是普遍还是认可度不够,现在提倡中西医结合,应该是不错的中医的出口!各种先进设备运用与中医检查治疗相结合!也是很不错的,当然中医有一定局限性,学习也有难度,中医大夫大范围参差不齐也导致很多人对中医比较失望

说句实在话,我是非常相信中医的,尽管那些反中医的浪潮很高,但是我因为感受到了中医的神奇,我才这么说的。

有的人会说中医大夫骗人,说的那些话很像玄学。也有的人批判中医是伪科学,说什么简单的运用阴阳,还有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就能给人看病。很多人就觉得中医像在骗人一样。因此好多人也会用中医和西医去比较,也就是多数人会觉得西医那种拍片子的方法很直观就知道病位病痛在哪里,简单又能说服人。而中医,仅仅就把个脉,看个舌像就能看病。于是很多人就觉得中医神奇的有点离谱,所以就觉得不太相信中医。另外还有就是西医治病,我们说真的是见效很快,病就好了。而中医呢,往往需要吃好长时间的药,有的长达一年还不见的能看出多大疗效。于是人们就怀疑用这些所谓花花草草的药真的就能治病吗?

这些问题也没有阻挡住我相信中医。我知道中医的发展是很悠久的,并且一直能传到现在,也就证明了它的实用性。确实中医学里有不科学的因素,但是吧要知道利大于弊的。并且呢,西医也经常会有被淘汰的部分。

我一直相信中医是慢疗效的过程。就拿青春痘来说,我差不多五年都在长痘,20多岁正好是爱美的年纪,我却都在长痘。一开始我去美容院,是效果也很好,但是没几天不去,又长出来了,最重要的是还更多了。后来又去看了西医,确实也是管用的,但是也没有控制住。后来还是看了中医,他看了痘痘之后,然后给我看了舌像,把了脉,最后就像那个老大夫说的,我长痘痘的原因是因为皮肤出油,有火热。但是呢,火热是内脏有些功能的病化引起的,于是在活血化瘀的基础上,又开始调理内脏。当时我是吃了三副中药,结果还就真好了,从哪以后我就没长过痘痘,有些痘印后期也是通过一些中药面膜,然后慢慢的就淡化了,现在真的是非常的好。

中医的疗效真的是比较朴实的,这样才适合人体。

我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大夫的原因。中医太难了,难在辨证,难在准确用药,学艺要非常精到,否则看病不准确,用药不准确。只有人中精英才可以学医,要非常强的收集疾病信息的能力和全方位分析的能力,要非常强的记忆能力,记住许多味中药,能够灵活调遣。真的很难!难在一句话,中医博大精深。

二是药材的原因。许多时候用药也许对了,可是,药材加工不过关,影响了对疾病的治疗,同时还容易碰到假药,影响了人们对中医的信心。

        当看到招生条件中,要求写一篇《我和中医的缘分》的文章时,我第一个感觉是自己青睐的厚朴学堂果然很特别。以“缘分”作为招生的一个考量维度,这真的很中医。随之而来的第二个想法却是为自己在这一项的“分值”感到担忧。我觉得自己与中医的缘分既不悠久也不深厚,也许跟我脑海中的假想敌们(其他报名的同学们)有很大的差距。

        但是,过去缘分不深厚,并不影响我对中医的虔诚敬畏之心;之前缘分不悠久,更加无法阻止我从现在起与中医结下不解之缘。这几年的经历教会了我一个道理:现状是起点,当下是力点。就好比种一棵树,最佳时间是在10年前,其次就是现在。学习中医同样如是。

       第一次跟中医沾边,是在2015年。在那一年,我成为了新手妈妈。在各大母婴论坛吸收着二手育儿经验。其中有人分享的”小儿推拿”引起了我的兴趣,关注了一个叫“妙手莲花”的公众号。彼时,我的儿子不满一周岁,夜间睡熟之后总是有突然哭闹起来的情况。在排除了屎尿屁以及肚子饿等常见原因之后,孩子爷爷提醒了一句:是不是惊吓着了?于是,我在这个公众号上搜索惊吓的处理方法,果然找到了,并且有点“玄”。我清楚的记得,根据指导方法,我需要先用拇指来感受小朋友的小天心,内劳宫以及中指指根,用不同的力度来感受他穴位的跳动。以此来判断他是轻度惊吓还是重度,是急性还是慢性。接着把自己的双手搓热,用一只手在孩子额头5-10厘米处顺时针转一圈,放回到另一只手心停顿一下,再转一圈,如此往复做7次。这个方法强调必须有血缘关系的亲人来做,说是给孩子补充电磁场。听起来如此玄乎甚至有点鬼祟仪式一般的方法,居然就是这么奏效!孩子那一晚睡的很安稳。亲妈的成就感爆棚,也第一次感到中医的神奇。

        随后,还报名了这个公号举办的线下小儿推拿周末班。第一次听到了气,精,血,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等概念。还学习了常用穴位,基础推拿手法以及小儿常见病的推拿方法。两天的课程,干货满满,信息量极大。虽然之前从未接触过,但是老祖宗的东西天然具有的吸引力,让我学的很上瘾。直到现在,如果孩子发烧,我还会给他做推拿,清天河水帮助他退烧。如果咳嗽但不发烧的话,会给他贴中药脚贴,贴7天,准好。

        业余时间,我也会阅读一些中医相关的书籍来满足自己对中医的好奇和渴望之心。阅读的书籍主要有罗大伦先生的《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1和2,集中讲述了几位中医大师们高超的医术,高尚的情操以及经典的医案。刘力红先生的《思考中医》以及《黄帝内经》。

        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受益,积累了对中医的信任和好感,也逐渐产生了虔诚的向往之心。但我深知中医博大精深,在学习的道路上,需要一盏明灯。我在静静的等待着我的缘分。而这个缘分就在我收听了徐文兵老师和梁冬先生的《黄帝内经》之后,被点亮了。虽然这个影响了数亿人的著名节目是在2008年就播出了,但我居然是在时隔11年之后才与它相遇,相逢恨晚。于是两位老师的声音陪伴我上下班,居然第一次觉得上班的路程有点短。听到妙处,忍不住哈哈笑出声来,无暇顾及旁人侧目,只觉得老师睿智,幽默,博学。每天进门之前,摘下耳机,都是那么的意犹未尽。

        从9月25日才开始收听到节目,到9月26号搜索厚朴的公号,再到发现厚朴学堂,再到发现有三年临床班的课程,再到发现第七期的报名信息居然还有效!这可是几年才招一次啊,怎么就那么巧,正好在10月7日报名截止前被我发现了呢?(宇宙之中,没有偶然)电光火石之间,我激动蒙了,脑海里只剩下几个关键字:三年制,临床班,周末线下,平时线上,5天集训,理论到实操,以培养执业医师为目的这真是为我量身定制的课程,既可以兼顾现在的工作,又可以系统的跟随学习,还有可以理论结合实际进行实操的中医诊所。这符合我对学习中医的一切想象,这就是我一直在等待的缘分。

        激动地心情难以言表,热切的盼望无法表达,我太珍视这次学习的机会了,以至于我都无法轻易的开始我的报名动作。我一直试图理清自己的头绪,沉淀自己的心情,不要在厚朴面前显得过于小鹿乱撞。(其实写到这里,又按奈不住了)

       我阅读了十几遍徐老师写的厚朴中医己亥年招生计划,重点研究了优先录取的条件(没办法,应试教育的佼佼者落下的病根)。其中有一条:收听《黄帝内经前后转》的同学优先录取。我想特别说明,我已经购买了《黄帝内经前传》,但实话实说还没来得及收听,准备在听完《黄帝内经》之后,启动收听。这种感觉就像小时候过年,姥姥给了一个好吃的,舍不得立刻吃掉,要留着慢慢品尝。言归正传,我插播这一条,只是想给自己加点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8362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