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重庆山火凶猛,而同时有许多的越野摩托发烧友自发地奔赴火场,用自己的越野摩托车日夜不停地运载消防队员和物资到汽车开不上去的火场附近,令人敬佩不已!或许有人觉得志愿者们自费付出这么多不值得,在价值判断方面有不同的观点,但从绝大多数人的价值观与道德观方面看,这些摩托车志愿者无疑是社会典范,体现了人生最高的价值观与道德观!
最近我在研究佛学和道学。请允许我用佛学和道学的学者教我的话回答。
1、道德价值判断
道德,其实是一个为人的底线,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品德。价值,是体现一种东西是否能用货币或黄金来衡量的名词。
判断一个的道德底线就像佛中常常说的“善”是有点类同的。大善,大恶。
比如说,一个研究佛学的人,可能会成就为博士后,但其实他只是一个学者。对于佛缘,或者修行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也许最后博士后会沦落为囚犯,但与其是否修行也无关系。
道德价值就会将其区分开来。善是指对众人是否是价值。对社会,对别人。比如舍已救人。则为大善。如果推人下水至死,则为大恶。从小来说,则为行善,为恶之说,从小就有人教育喽,不明说。
其实是一个人的主观行径的客观表现。
2、非道德价值
虽然不道德,却不违法,不犯规,仍有价值。就像香客,他不信佛,也不上香,但并不是坏人。
就像商人,他经营不违法,却仍有可能使其他企业倒闭。可能操纵股票的时候,可能是基金。这些违法吗?不违法,也不在道德线上。属于现实社会的产物。
通俗的说,就是一般的现实社会的真实反映,和社会竞争性的侧面反映。
3、善的判断
善,佛家讲真善,意思就是心净,念纯,无杂念,一心为善。
上善若水,无欲则刚,心净则佛随,心浊则佛离。
道家和佛家,两家人不说一家话,分道不分理。助人,或者为社会有用。
也就是通常人所说的,百善孝为先。善,无处不在。判断善恶,每个的底线不同。有些人的观念不同。事有两面。
4、正当的判断
正当的判断,我们必须从法律上来说,在法律条文上用的比较多。
但其实在现实生活当中,正当的判断只是一个名词。只要有证据或者是判断者的失策未被发现。也可说是正当的判断,一般是在法律允许的判断范围内。
最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理所应当。
品德测评的定义:学生品德评价(也称品德测评或品德考评)是指特定的评价主体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依据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和学段的德育目标,对学生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品德素质和行为表现所进行的在事实基础上的价值判断。应遵循的原则如下:
1、方向性原则。
2、知行统一的原则。
3、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原则。
4、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5、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6、正面教育和积极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7、教育与学蠢段生年龄特征相一致的原则。
8、教育影响连续性和一致性的原则。
9、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10、循循善诱的原则。
11、思想政治工作与其他活旁档裤动相结合的原则。
学生道德认知的测评主要是以学生道德认识水平即个体对道德规范和道德范畴及其意义的认识为对象所进行的评价。它始于19世纪英国巴恩斯采用问卷法对儿童惩罚观念进行的测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1932年出版的《儿童的道德判断》则为道德认知的测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皮亚杰认为只有在儿童对特定行为的评价中才能准确判断儿童的道德认识水平,他反对采用直接提问的方式来测评。因此,皮亚杰和他的同事们设计了许多道德内容的对偶故事,通过对儿童讲述故事及儿童对故事内容的判断来确定其道德发展水平,形成了道德认知测评的基本模式。道德情感是人的情感需要是否得到实现所引起的内心体验。
测评方面:
现行对学说学生道德情感的评价主要在对人的羞愧感、义务感、荣誉感、爱国主义情感、良心和幸福感等方面的测评,大部分采用量表测评,情境测评、完成故事测评、实验测评等方法,但还没有广泛地应用在中小学生日常的品德评价中。
学生道德行为是指学生个体在一定道德认识的支配下所采取的行为,它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关键和重要标志。我国现行中小学教育的学生品德也主要集中在对学生品德行为的评价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